库利扮演者
『壹』 海上钢琴师童年的扮演者是谁
童年1900是Julien
Lovett演的,制但是没名气,也不太能查到具体资料。
所有四个1900演员依次是:
Julien
Lovett/Julien
Lovett
…………
Child
1900
(uncredited)
Easton
Gage/Easton
Gage
…………
The
Young
1900
I
库利·布克/Cory
Buck
…………
The
Young
1900
II
蒂姆·拉夫/Tim
Roth(英国)
…………
Danny
Boodmann
T.D.
Lemon
Nineteen
Hundred
'1900'
『贰』 是知道《蓝精灵》中的格格巫的扮演者是谁
华商网-华商报8月日报道 1964年出生在纽约的汉克·阿扎利亚,是一位资深的喜剧演员、配音专家。他七次赢得艾美奖提名并最终得到了其中的四次奖项。此次在影版《蓝精灵》中扮演蓝精灵的天敌格格巫,阿扎利亚表示,自己不仅要为格格巫“牺牲色相”,故意扮丑,还要用假声来配音,最让他头疼的是要四个月留个秃顶。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看过电影的人都告诉我,“你才是这个电影中最出彩的那个人,你是大反派,也是大主角。”
为演格格巫留光头四个月
华商报:您的格格巫造型,是一次成功完成的还是不断改善后的造型呢?
汉克·阿扎利亚:造型师只是把格格巫的鼻子向下夸张地扭曲了一下,然后其他的造型设计都是和最初的一样,不得不承认这种造型确实很符合格格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为了这个角色,我刮光了我的头,但是并不是因为我敬业,只是为了每天节省半小时坐在化妆间的椅子上戴假发套,所以刮个秃头是最方便、最简单的选择。我唯一郁闷的是我只花了五分钟就刮了个光头,但是我却要保持光头的造型四个月。
华商报:想要令格格巫的声音完美,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吧?
汉克·阿扎利亚:为格格巫配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怕的是脑海中总浮现出那些经典卡通片中经典恶棍的形象。他们说话总是尖声尖语,为了表现出格格巫的邪恶,我在拍摄前就刻意地把自己说话的声音降低两到三个分贝,当我读台词的时候,我也一直保持这种声音,但格格巫的声音不能总是保持一个腔调,为了让观众不至于讨厌格格巫,我适当对格格巫的声音做了些改进,让他的声音听上去更具有幽默感,因为一个长相丑陋的巫师整日孤零零地和一只猫住在一起也的确很可怜,所以我希望他能快乐点。
《蓝精灵》作者女儿被我吓哭
华商报:和那只可爱的阿兹猫在一起表演是不是很困难?
汉克·阿扎利亚:和那只猫表演太不容易了。在片场的时候,它总是抱着那些蓝精灵玩偶。在电影中,阿兹猫是一只被动画了的猫,有一些镜头中,观众看到的不是真猫,有些镜头中,猫是真的,但是它的尾巴却是经过后期制作的。和猫在一起工作可不像是和狗或者是猩猩在一起工作那么简单,最难的是我想让猫来添我的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把猫食涂抹在我的脸上。这样我想让它什么时候舔我的脸,它就什么时候舔我的脸。从烟雾中出场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我能成为这些烟雾的所有人。你知道演一个巫师必须要有种神秘的感觉。
华商报:怎么评价你在片中的表现?
汉克·阿扎利亚:因为那些蓝精灵都不是真人,只是些虚拟的形象,朋友们说看到我都咬牙切齿,他们的孩子都被吓哭了,其实拍摄期间每天照镜子也不觉得恐怖,只是觉得自己的鼻子有点大而已,但是《蓝精灵》漫画的作者贝约的女儿,维罗妮卡·库利福德曾经看到我的格格巫造型后,竟然也被吓哭了,要知道她都四十了,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我应该是这部影片的最佳男主角,尽管我是反派。
『叁』 歌剧魅影里的子爵是谁演的
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男, 生于1973年 7月3日 ,美国弗吉尼亚州
星座: 巨蟹座
帕特里克的父亲约翰是名电视主持人,妈妈玛丽是个专业歌手同时还会教授学生如何发声,父母的遗传基因这让他在戏剧表演方面更多了一份天赋。成长在这样一个文艺家庭,也让帕特里克从小就对登上舞台充满梦想。
可以说,帕特里克·威尔森是才华型的演员,他毕业于世界顶尖的内基·梅隆私立大学的戏剧系,并且取得了美术学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曾因《钢琴课》一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殊荣的霍莉·亨特也毕业于此,良好的学业经历为帕特里克登上表演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班毕业也让他在接下来的表演岁月里表现得游刃有余。
大学毕业后,帕特里克·威尔森就开始在百老汇演出,与其他表演者命运不同的是,帕特里克超然的自信和俊美的外形获得大部分剧组的青睐,再加上良好的艺术修为,使得帕特里克一开始便得到男主角的头衔,而真正让他成功地走到戏剧巅峰的就是歌剧《俄克拉荷马》与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音乐剧《光猪六壮士》,这两出歌剧让帕特里克两度获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提名。在《俄克拉荷马》中,帕特里克扮演的库利是个乐观、幽默、热情、以捉弄女主角为乐的年轻牛仔,虽然四肢发达且头脑却像孩子般顽皮。以帕特里克的柔弱书生气能够体现出那种让人信服的粗犷也着实不容易。他在演出中刚出场时哼唱的那句“Oh,What a Beautiful Mornin”完全得益于他那天生的好嗓音,听起来也格外让人赏心悦目;而他在歌剧版《光猪六壮士》中的那幕经典的性感舞蹈,也曾经令台下的女观众和男同志们尖叫到疯狂。
正是在舞台上的顺风顺水让帕特里克受到了好莱坞的关注,冥冥中,他的表演舞台注定将变得更加宽广。
『肆』 海上钢琴师童年的扮演者是谁
童年复1900是Julien Lovett演的,但是没名气,制也不太能查到具体资料。
所有四个1900演员依次是:
Julien Lovett/Julien Lovett ………… Child 1900 (uncredited)
Easton Gage/Easton Gage ………… The Young 1900 I
库利·布克/Cory Buck ………… The Young 1900 II
蒂姆·拉夫/Tim Roth(英国) ………… Danny Boodmann T.D. Lemon Nineteen Hundred '1900'
『伍』 格格巫的饰演者
电影《蓝精灵(The Smurfs)》由拉加·高斯内尔(Raja Gosnell)导演,2011年8月在国内上映。格格巫(Gargamel)由资深喜剧演员汉克·阿扎利亚(Hank Azaria)饰演。最初格格巫化妆耗时三小时,但在拍摄中期,缩短为了90分钟,而汉克·阿扎利亚更决定剃成秃头,以便能够提高速度。阿扎利亚表示,自己不仅要为格格巫“牺牲色相”,故意扮丑,还要用假声来配音,最让他头疼的是要四个月留个秃顶。
1964年出生在纽约的汉克·阿扎利亚,是一位资深的喜剧演员、配音专家。他七次赢得艾美奖提名并最终得到了其中的四次奖项。(附演员采访:)
华商报:您的格格巫造型,是一次成功完成的还是不断改善后的造型呢?
汉克·阿扎利亚:造型师只是把格格巫的鼻子向下夸张地扭曲了一下,然后其他的造型设计都是和最初的一样,不得不承认这种造型确实很符合格格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为了这个角色,我刮光了我的头,但是并不是因为我敬业,只是为了每天节省半小时坐在化妆间的椅子上戴假发套,所以刮个秃头是最方便、最简单的选择。我唯一郁闷的是我只花了五分钟就刮了个光头,但是我却要保持光头的造型四个月。
华商报:想要令格格巫的声音完美,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吧?
汉克·阿扎利亚:为格格巫配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怕的是脑海中总浮现出那些经典卡通片中经典恶棍的形象。他们说话总是尖声尖语,为了表现出格格巫的邪恶,我在拍摄前就刻意地把自己说话的声音降低两到三个分贝,当我读台词的时候,我也一直保持这种声音,但格格巫的声音不能总是保持一个腔调,为了让观众不至于讨厌格格巫,我适当对格格巫的声音做了些改进,让他的声音听上去更具有幽默感,因为一个长相丑陋的巫师整日孤零零地和一只猫住在一起也的确很可怜,所以我希望他能快乐点。
华商报:和那只可爱的阿兹猫在一起表演是不是很困难?
汉克·阿扎利亚:和那只猫表演太不容易了。在片场的时候,它总是抱着那些蓝精灵玩偶。在电影中,阿兹猫是一只被动画了的猫,有一些镜头中,观众看到的不是真猫,有些镜头中,猫是真的,但是它的尾巴却是经过后期制作的。和猫在一起工作可不像是和狗或者是猩猩在一起工作那么简单,最难的是我想让猫来添我的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把猫食涂抹在我的脸上。这样我想让它什么时候舔我的脸,它就什么时候舔我的脸。从烟雾中出场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我能成为这些烟雾的所有人。你知道演一个巫师必须要有种神秘的感觉。
华商报:怎么评价你在片中的表现?
汉克·阿扎利亚:因为那些蓝精灵都不是真人,只是些虚拟的形象,朋友们说看到我都咬牙切齿,他们的孩子都被吓哭了,其实拍摄期间每天照镜子也不觉得恐怖,只是觉得自己的鼻子有点大而已,但是《蓝精灵》漫画的作者贝约的女儿,维罗妮卡·库利福德曾经看到我的格格巫造型后,竟然也被吓哭了,要知道她都四十了,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我应该是这部影片的最佳男主角,尽管我是反派。
『陆』 海上钢琴师演员表
蒂姆·罗斯Tim Roth 饰演 Danny Boodmann T.D. Lemon Nineteen Hundred '1900'
普路特·泰勒·文斯Pruitt Taylor Vince 饰演 麦克斯Max Tooney
比尔·努恩Bill Nunn 饰演 1900养父Danny Boodmann
梅兰尼·蒂埃里Mélanie Thierry 饰演 女孩The Girl
Clarence Williams 饰演 Jelly Roll Morton
Niall O'Brien 饰演 Harbor Master
加布里埃莱·拉维亚Gabriele Lavia 饰演 Farmer
Vernon Nurse 饰演 Fritz Hermann, the Bandleader
Alberto Vasquez 饰演 Mexican Stoker (as Alberto Vazquez)
补充: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1994年所著的《海上钢琴师》讲述了孤儿一九〇〇天才的一生。《海上钢琴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成为史上流传最广的电影之一,其中的台词几乎照搬于这部作品,至今仍为影迷所津津乐道。
『柒』 《黑客帝国》反派主角的扮演者是谁
Hugo Weaving
雨果·维文:《指环王》三部曲中精灵王和《黑客帝国》系列中史密斯探员的饰演者
男,生于1960年4月4日,尼日利亚,奥斯汀
全名:雨果·华莱士·维文(Hugo Wallace Weaving)
身高:6' 2" (1.88 m)
星座:牡羊座
简介
雨果·维文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演员之一。他1981年毕业于国家艺术学院,之后在影视舞台上辛勤耕耘。他最近的角色是在彼德·杰克森的史诗影片《魔戒》中出演林谷主人精灵王艾尔隆。
雨果·维文1960年生于尼日利亚,家中三兄妹他居中,有一位哥哥西蒙和一位妹妹安妮。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戏剧艺术学院,这位蓝眼睛、气质独特的演员首次担纲主演是1983年社会道德题材的低成本剧情片《城市边缘》,据称这是澳大利亚第一部从同情的角度刻划土著人所处恶劣环境的影片。
1991年,雨果因在乔斯林·穆尔豪斯执导的影片《证据》中成功地刻画了盲人摄影家马丁,而获得澳大利亚电影协会最佳男演员奖。1994年,雨果·威文因在倍受推崇的影片《沙漠妖姬》中饰演一位神秘的舞会皇后蒂克而在国际影坛上赢得了声誉。次年,他在影片《变种猪》中为牧羊犬配音,得到了观众的进一步认可。这期间,雨果·威文还参加了几部美国电视剧的拍摄,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视短剧《达达之死》。与此同时,雨果·威文除了继续在澳大利亚发展外,还参加拍摄了好莱坞高成本影片《黑客帝国》。
1988年他因在克莱格·摩纳罕(Craig Monahan)的《采访》(Interview)中担任主角而获得澳大利亚最佳男主角,91年雨果因乔丝林·摩尔豪斯(Jocelyn Moorhouse)的《证据》(Proof)一片得到了他的第一个AFI(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奖品;94年,导演斯蒂芬·艾略特(Stephen Elliot)《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一片终于为他带来了国际声名,并使他再次获得AFI奖。
维文的其他作品包括《爱读罗曼史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奇异行星》(Strange Planet),《黑客帝国》,《卧室与走廊》(Bedrooms and Hallways),褒贬不一的《真爱一团糟》(True Love and Chaos),斯蒂芬·艾略特的《骗子》(Frauds),《监护人》(The Custodian),保罗·考可斯(Paul Cox)的《放逐》(Exile),《不计后果的凯利》(Reckless Kelly)《砸胡桃》(Wendy Cracked a Walnut),《右撇子》(The Right Hand Man),《只是为爱》(For Love Alone)和《城市边缘》(The City's Edge)。
他在电视中扮演过的角色则包括,大受好评的迷你剧集《体线》(Bodyline),澳洲电视剧《哈利法克斯》(Halifax f.p),连续剧《刺痛》(The Bite),迷你剧集《棕榈希尔顿酒店》(妮可儿·基得曼主演),《脏水王朝》(The Dirtywater Dynasty), 《赤裸》(Naked - Coral Island),《从巴洛刀到枪》(Barlow and Chambers: A Long Way From Home and Melba)
他的舞台剧角色包括曾在悉尼影院上演的《麦克白》,《完美主义者》《樱桃园》以及《田园牧歌》,他也曾在墨尔本大剧院演出过《无事生非》《驯悍记》,并在南澳洲剧院上演过《裘利斯·恺撒》,《与月初升》(Ring Around)和《私人生活》(Private Lives)。
IMDb资料
雨果·华莱士·维文于1960年4月4日出生于尼日利亚,是三兄妹中的老二。雨果有一个哥哥西蒙,以及一个妹妹安娜,目前两人都在澳大利亚生活。在雨果的童年时代,维文一家经常在尼日利亚、英国和澳大利亚之间迁徙。三兄妹的父亲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工作,有许多跨国业务要处理。到了70年代,十几岁的雨果在英国居住了三年,期间在布里斯托的伊丽莎白女王医学院(Queen Elizabeth's Hospital School)学习。在那里,他在演艺方面的才华最早被显示出来。他的历史成绩很好,在O-级测验中拿到了A。1976年,他在澳大利亚定居,在悉尼的诺克斯文理学校(注:Knox Grammar School为悉尼最好的私立男校)读完中学。1981年,雨果自澳大利亚国家艺术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ramatic Art, NIDA)毕业。NIDA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它的知名校友包括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和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从那时起,雨果开始了他在电影、电视剧和戏剧行业的稳健生涯。雨果表示,尽管他的影视作品为人所瞩目,他本人却觉得在舞台上表演更为自在。他经常参加澳大利亚的戏剧演出,大多数情况下是与悉尼剧院合作。他的成功得到广泛赞誉。雨果获得的奖项无数,其中包括两项澳大利亚电影学院(AFI)最佳男主角奖和三项提名。AFI是澳大利亚电影的最高奖项,相当于美国的奥斯卡奖,雨果在《证据》(Proof, 1991)和《审问》(The Interview, 1998)中的表演为他赢得了这一荣誉。由于在《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中的出色表现,他亦得到AFI提名。除了AFI获奖之外,在1998年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上,雨果凭《审问》夺得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他当选澳大利亚的年度之星。近年来,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中饰演的特工史密斯、以及《魔戒》三部曲中的精灵王爱隆为雨果赢得了更多国际声誉,《黑客帝国》系列中的出色表演使他成为二十一世纪影坛最富盛名的反派人物之一。随着每一部新作和新角色的推出,雨果不断超越观众的期待,成为当今最多面的全能演员之一。雨果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和伴侣卡特琳娜·格林伍德(Katrina Greenwood)生有两个孩子。他们没有结婚,雨果多次表示,结婚的念头会把他“吓得半死”。
八卦
·雨果毕业于澳大利亚国家艺术学院(NIDA);
·父母带着小雨果离开尼日利亚的时候,他还不满一岁;
·和格林伍德的孩子:哈利(Harry,出生于1989年)和霍莉(Holly,出生于1993年);
·他的父亲为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因此经常搬家。直到最后定居在澳大利亚,雨果的童年在南非和英国度过;
·80年代中期,他的妹妹安娜-简·维文曾经在巴黎有过一段短暂的歌手生涯;
·凭借在《海达·嘉伯勒》(注:Hedda Gabler,易卜生的戏剧)中的出色表演获得2005年霍普曼奖(Helpmann Award)最佳男配角提名;
·和澳大利亚演员亚当·加西亚(Adam Garcia)、休·杰克曼(Hugh Jackman)、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ton)、雷吉·利弗莫尔(Reg Livermore)以及编剧斯图亚特·比蒂(Stuart Beattie)、电台主持约翰·劳(John Laws)是高中校友;
·在英国居住期间,曾在布里斯托城外的瓦拉索(Wraxall)私立小学The Downs School(OTZ实在不会翻)读书,很凑巧地,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也在那个学校呆过一阵子;
·患有癫痫症,曾经在悉尼歌剧院的一次演出中突然倒地并开始抽搐,被急忙抬下台,这次意外被解释为现场太多闪光灯的作用;
·在摄制《黑客帝国》系列时,雨果的髋关节在一次拍摄中骨折。他的伤势后来痊愈,但自这次受伤之后他的特技动作一般使用替身演员完成;
·从13岁起便受着癫痫症的折磨,雨果很早就决定绝不开车,而且他也没有驾驶执照;
·雨果是一个鱼素食者(原文为pesco Vegetarians),即是说他吃鱼但不吃肉;
·他的伴侣是卡特琳娜·格林伍德(1984年至今);
·雨果自很受欢迎的英国连续剧《红矮人》(注:Red Dwarf是一部经典的科幻聚集,自1988年的第一季以来,已经连续拍摄八季,第八季摄制于1999年,下文提到的Holoship系92年第五季的第一集)中得到了如何演绎《黑客帝国》里特工史密斯的灵感。他认为,Holoship那一集中的赫库利·普拉蒂尼船长(Captain Hercule Platini)这个角色,就是他演绎史密斯的最佳方式。
·他曾为1997年的贝尔格莱德电影节揭幕。
作品年表
·《变形金刚2》(Transformers, 2009) —— 威震天(配音) / Megatron
·《温柔的钩子》(The Tender Hook, 2008) —— 麦克希思 / McHeath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2007) —— 威震天(配音) / Megatron
·《吃蜜蜂的女孩》(The Girl Who Swallowed Bees, 2007) —— 旁白(配音)
·《关键人物》(The Key Man, 2007) —— 文森特 / Vincent
·《魔戒:中土之战II,巫王崛起》(Lord of the Rings: Battle for Middle Earth II -- Rise of the Witch King, 2006)[音频] —— 爱隆 / Elrond
·《快乐的大脚》(Happy Feet, 2006) —— 长者诺亚(配音) / Noah the Elder
·《魔戒:中土之战II》(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Battle for Middle-Earth II, 2006)[音频] —— 爱隆 / Elrond
·《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2005) —— V
·《小鱼》(Little Fish, 2005) —— 莱昂内尔 / Lionel
·《桃子》(Peaches, 2004) —— 艾伦 / Alan
·《万事皆空》(Everything Goes, 2004) —— 雷 / Ray
·《魔戒:王者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 爱隆 / Elrond
·《黑客帝国:革命》(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身后之事》("After the Deluge", 2003)[迷你电视剧集] —— 马丁·科比 / Martin Kirby
·《黑客帝国:进入矩阵》(Enter the Matrix, 2003)[音频]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黑客帝国:重装上阵》(The Matrix Reloaded, 2003)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胡闹》(Horseplay, 2003) —— 旁白(配音)
·《魔戒:双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 爱隆 / Elrond
·《魔戒:魔戒重现》(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 爱隆 / Elrond
·《俄罗斯玩偶》(Russian Doll, 2001) —— 哈维 / Harvey
·《读爱情小说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 2001) —— 卢比肯多 / Rubicondo
·《魔法布丁》(The Magic Pudding, 2000) —— 比尔·巴尼科(配音) / Bill Barnacle
·《奇异星球》(Strange Planet, 1999) —— 史蒂夫 / Steven
·《迷失的回声》(Little Echo Lost, 1999) —— 回声人 / Echo Man
·《黑客帝国》(The Matrix, 1999)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本色》(True Colours, 1999) —— 艾德·柯旺 / Ed Kirwan
·《我很乖,因为我要出国》(Babe: Pig in the City, 1998) —— 牧羊犬雷克斯(配音) / Rex the Male Sheepdog
·《卧室与走廊》(Bedrooms and Hallways, 1998) —— 杰里米 / Jeremy
·《审问》(The Interview, 1998) —— 埃迪·罗德尼·佛莱芒 / Eddie Rodney Fleming
·《吻》(The Kiss, 1998) —— 弗兰克 / Frank
·《真爱一团糟》(True Love and Chaos, 1997) —— 莫里斯 / Morris
·《前线》("Frontier", 1997)[迷你电视剧集] —— 亚瑟长官 / Governor Arthur
·《哈利法克斯:这不浪漫么?》(Halifax f.p: Isn't It Romantic, 1997)[电视] —— 汤姆·霍克斯探长 / Det. Sgt. Tom Hurkos
·《珊瑚岛》(Coral Island, 1996)[电视剧集"Naked: Stories of Men"] —— 马丁·弗隆 / Martin Furlong
·《狂野澳洲:边缘》(Wild Australia: The Edge, 1996) —— 旁白
·《咬》("The Bite", 1996)[迷你电视剧集] —— 杰克·香农 / Jack Shannon
·《边城小镇》("Bordertown", 1995)[迷你电视剧集] —— 肯尼斯·皮尔森 / Kenneth Pearson
·《我不笨,所以我说说说》(Babe, 1995) —— 牧羊犬雷克斯(配音) / Rex the Male Sheepdog
·《流放》(Exile, 1994) —— 伊内斯 / Innes
·《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 —— 安东尼·蒂克·比罗斯 / Anthony 'Tick' Belrose (Mitzi Del Bra)
·《怎么了,弗兰克?》(What's Going On, Frank?, 1994) —— 超市里的古怪搬运工 / Strange Packer in Supermarket
·《骗局》(Frauds, 1993) —— 乔纳森·维茨 / Jonathan Wheats
·《大盗明星梦》(Reckless Kelly, 1993) —— 约翰先生 / Sir John
·《监护人》(The Custodian, 1993) —— 丘奇侦探 / Det. Church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 1993)[迷你电视剧集] —— Lust
·《通往爱丽丝的路》(Road to Alice, 1992) —— 莫里斯 / Morris
·《证据》(Proof, 1991) —— 马丁 / Martin
·《砸胡桃》(Wendy Cracked a Walnut, 1990) —— 杰克 / Jake
·《曼谷希尔顿》("Bangkok Hilton", 1989)[迷你电视剧集] —— 理查德·卡莱尔 / Richard Carlisle
·《达达之死》(Dadah Is Death, 1988)[电视剧] —— 杰弗里·钱伯斯 / Geoffrey Chambers
·《脏水王朝》("The Dirtwater Dynasty", 1988)[迷你电视剧集] —— 理查德·伊斯特维克 / Richard Eastwick
·《独臂伯爵》(The Right Hand Man, 1987) —— 奈德·德文 / Ned Devine
·《梅尔巴》("Melba", 1987)[迷你电视剧集] —— 查尔斯·阿姆斯特朗 / Charles Armstrong
·《只是为爱》(For Love Alone, 1986) —— 乔纳森·克劳 / Johnathan Crow
·《天空海盗》(Sky Pirates, 1986) —— 暴徒 / Thug
·《体线》(Bodyline, 1984)[迷你电视剧集] —— 道格拉斯·杰尔丁 / Douglas Jardine
·《城市边缘》(The City's Edge, 1983) —— 安迪·怀特 / Andy White
·《或许此次》(...Maybe This Time, 1980) —— 学生乙 / Student 2
获奖情况
澳大利亚电影学院
2006年,凭《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2005)获最佳男演员提名
2005年,凭《小鱼》(Little Fish, 2005)获最佳男主角奖
2004年,凭《读爱情小说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 2001)获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8年,凭《审问》(The Interview, 1998)获最佳表演奖
1994年,凭《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获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凭《证据》(Proof, 1991)获最佳男主角奖
百视达娱乐奖(注: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为奥斯卡颁奖礼之后,一年一度由全球2000万影迷投票产生、代表美国观众口味的奖项)
2000年,凭《黑客帝国》(The Matrix , 1999)获最受欢迎的反派角色提名
美国广播影评协会奖(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04年,凭《魔戒:王者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获最佳表演奖(全体演员)
澳大利亚影评协会奖(Film Critics Circle of Australia Awards)
2005年,凭《小鱼》(Little Fish, 2005)获最佳男配角奖
2004年,凭《读爱情小说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 2001)获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9年,凭《审问》(The Interview, 1998)获最佳男演员提名
IF奖(注:Inside Film Awards,澳大利亚国家最高电影奖项)
2005年,凭《小鱼》(Little Fish, 2005)获最佳男演员奖
MTV电影奖(MTV Movie Awards)
2004年,凭《黑客帝国:重装上阵》(The Matrix Reloaded, 2003)获最佳打斗奖提名(with基努·里维斯)
蒙特利尔电影节(Montréal World Film Festival)
1998年,凭《审问》(The Interview, 1998)获最佳男演员奖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2003年,凭《魔戒:王者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获最佳表演奖(全体演员)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3年,凭《魔戒:双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获最佳表演奖(全体演员)
凤凰影评人协会奖(注: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亦是一个网上电影评论社团奖,简称PFCS Award)
2004年,凭《魔戒:王者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获最佳表演奖提名(全体演员)
2003年,凭《魔戒:双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获最佳表演奖(全体演员)
2002年,凭《魔戒:魔戒出现》(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获最佳表演奖(全体演员)
美国演员公会奖(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04年,凭《魔戒:王者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获杰出表现奖(全体演员)
2003年,凭《魔戒:双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获杰出表现奖提名(全体演员)
2002年,凭《魔戒:魔戒出现》(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获杰出表现奖提名(全体演员)
『捌』 求大家帮我介绍一下戈夫曼德拟剧论!!
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
——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
芮必峰
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
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
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
——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摘要]符号互动论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本文试图透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人际传播的内涵和特点。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表演;互动;人际传播
如果将米德、库利视为符号互动论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布鲁默就是第二代代表人物,而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 1922-1982)则属于第三代代表人物。与早期的符号互动论者一样,戈夫曼并不关心客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符号互动。阅读戈夫曼的著作,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上述莎翁的著名比喻,故社会学界将戈夫曼的理论称之为“拟剧理论”或“戏剧理论”。不管戈夫曼的理论表面看多么新颖、有趣,其理论原则与詹姆士、米德、库利等创立的符号互动论则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早期符号互动理论强调人们获得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敏锐且正确地指出了人际传播与“物际”传播的重要区别,其研究重点在“符号”;而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1] 本文不打算全面介绍戈夫曼的社会学观点,而是试图透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人际传播的内涵和特点。
一、表演人生
真诚通常被视为人的美德,但在戈夫曼看来,我们全都是一些假戏真做、装腔作势的骗子。人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演戏,目的是赢得观众的认可乃至喝彩。例如,一位中产阶级家庭主妇,认真地准备她要举办的家宴,精心地打扫她的房间,挑选合适的衣服,梳妆打扮等,所有这些都是表演,目的在于想留给客人一个良好的印象,那就是她是一位富有魅力、和善而称职的主妇。在宴会上,她热情大方地招呼着每一位客人,尽量避免单独和某人谈话而冷落了别的客人,注意对所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表现出宽容态度,极力掩饰自己的疲劳或对个别客人的不满情绪。当客人们走光后,这位主妇会一反风度翩翩的举止,踢掉高跟鞋,懒散地倒在沙发上,冲着丈夫发泄自己的不满。所有的人际互动中都含有这种表演和做戏的成分。青年男女在异性面前竭力表现自己的才华与美貌;律师在法庭辩论中努力展示自己的雄辩;职员在上司进来时尽量表现出忙碌的样子等等。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戈夫曼的全部著作都是以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为前提的。
当然,表演本身又分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表演,即不自觉的表演;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表演,即自觉的表演。戈夫曼把前一种表演称之为“真诚的”表演,后一种表演称之为“玩世不恭的”表演。举例说,一个玩世不恭的男人为了使女人相信他的爱是真诚的,可能有意识地表现出手足无措;但一个真诚的爱人表现的手足无措则可能是不自觉的。这里的问题是:在具体的人际传播中,我们无法从外部判断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真诚的还是玩世不恭的,因为两种表演的区别深置于表演者的内心世界,只要表演者的演技高明,别人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惟有表演者自己知道。这就是人际传播的困难所在:他表现得像朋友一样,但我却无法断定他究竟是不是朋友;她表现得像爱人一样,但我却不知道她究竟是真爱还是假爱。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戈夫曼才以科学家的眼光冷静审视人类行为,大量搜集人际互动的经验材料,深入分析人类通过使用符号进行表演的复杂过程。他无情地剥去了人类神圣的外衣,这多少使我们感到有些局促不安。
更让人不安的是,上述带有欺骗性的表演并不仅仅表现在人类行为的经验层面上,而且还有某种深层次的先验根源。当代许多哲学家倾向于将制造和使用符号视为人的基本特征,凯西尔更是明确地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如果我们承认学会使用符号在我们成为“人”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符号的属性在一定意义上昭示甚至决定着人性。的确,“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将就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的人类生活。”[2] 从一定意义上说,符号本身就具有某种欺骗性,符号的基本属性就在于是其非是。杨柳依依如果仅仅是杨柳依依就不是符号,只有当它表示或象征离情别意时才是符号;分开伸出食指和中指如果仅仅是伸出两个指头也不是符号,而只是在表示庆贺胜利时才是符号。所以艾柯将符号学定义为“原则上是一门研究旨在撒谎而可以利用的一切事物的学科”。因此符号也就是“能用来撒谎”的事物。符号能力的获得使我们永远地脱离了单纯的物理世界,“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3] 从上述意义看,符号是“假的”,所以人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假的”。符号即是其非是,我们受了符号的欺骗,我们欺骗了自己,我们也欺骗着别人。对此,我们别无选择,无能为力,不能自拔。因为我们必须使用符号,我们是符号的奴隶。
根据戈夫曼的观点,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因此,人际传播者实际上是带着符号制作的“假面具”的表演者。这样看来,我们是否真的无可救药?恐怕还不能完全这么看。我们毕竟是生活在同一个符号世界,我们所带的“假面具”通常要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相一致,否则便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更难赢得他们的喝彩。所以,带着“假面具”表演的意义不完全在欺骗,它还具有约束真实自我所固有的冲动、不安、随心所欲等非社会化因素的作用。长期表演某种角色往往会产生角色同化;长期带着“假面具”,真的自我也往往在习惯中发生某些变化。
既然我们不得不表演,不得不欺骗,那么是否在表演、在欺骗,这个问题本身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重要的是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表演?怎样去表演?这些才是戈夫曼传播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印象管理
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而表演?戈夫曼认为,我们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大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4] 这就是所谓印象管理。“连结戈夫曼著作的纽带,总是印象管理的各种变化形式。”[5]
一个人一旦介入他人的存在,就要考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因为正是这些印象构成了这个人事实上的社会存在,相比而言,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倒是无足轻重的。为此,人们会利用来源于戏剧技巧的方法来制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印象,即采用各种策略来进行印象管理。戈夫曼通过大量的经验材料对人们在与他人互动时的印象管理策略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宋林飞教授将戈夫曼描述和分析的印象管理策略概括为以下四种:[6]
(一) 理想化表演。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掩饰。“表演者会掩盖或部分地掩盖与他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便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一个学者读错字或错用了成语典故,往往会推说自己粗心,而不承认自己知识欠缺。戈夫曼指出,人们为在“前台“演出中充分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不可避免地要在演出中隐藏某些东西,具体包括:1、掩饰在参与演出之前的秘密性纵欲行为(如饮酒),更经常是试图隐藏过去的生活中不兼容于演出的行径(如酗酒);2、掩饰演出前的准备失误,以及修正这些错误的步骤(如出租车司机会极力找借口掩饰未遵照乘客指示方向前进的原因);3、只展示结果 而掩饰过程(如教授上课时只表现他对题材极为熟悉而不表现他为准备这些题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4、隐藏不让观众知道结果产品的幕后“肮脏的工作”,这些肮脏的工作“可能是肢体上不干净、半合法、粗鲁残暴的,或是其它堕落的行径”;5、可能将其它的标准原则置于一旁;6、隐藏参与演出时所必须遭遇的羞辱或耻辱的处置待遇。
(二)误解表演。使别人产生错觉,即得到假印象的表演叫“误解表演”。富人装穷,
流氓扮绅士都是误解表演的例子。误解表演有两个目的:1、为了获得利益,如没有学问的人装得有学问是为了获得社会的尊重;2、为了满足某种虚荣心,如有生理缺陷的人掩饰自己的缺陷。误解表演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出其不意地为朋友举办一个生日晚会,让他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获得一分惊喜,就属于善意的误解表演。
(三)神秘化表演。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之为
“神秘化表演”。戈夫曼认为,对于一个人越是熟悉,就越是容易产生轻视的感觉。所以一些西方国家的军队中,军官与士兵不在同一个食堂用餐,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相互之间太熟悉了,将来打起仗来士兵可能不听命令;我国有些单位也不提倡亲戚同在一个部门工作。角色隔离的目的是避免双方相互能看到对方“后台”的行为。
(四)补救表演。补救表演是用来应付一些意外情况的,如无意动作、不合适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等,这些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对此,戈夫曼提出了三种补救措施:1、表演者使用补救自己表演的预防性措施,包括戏剧忠诚(高度的内团体效忠等)、剧组素养(演员牢记自己的角色等)、戏剧规则(事先决定演出的最好办法等);2、观众或局外人用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的保护性措施,包括避免进入后台、对表演者的失误装着看不见等;3、表演者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使观众或局外人都能为了表演而使用那些保护性措施,包括表演者必须善于接受观众的暗示、表演者需要误传事实时要按特定的礼仪进行(如以开玩笑的口气说假话)。
上述印象管理策略相当程度上涉及表演技巧问题。在戈夫曼看来,表演是否成功与表演技艺密切相关,相比而言,表演内容似乎反倒成为次要因素了。有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例子,由劳伦斯·奥利维尔扮演的哈姆雷特给人感到自然、真实、可信,而由一个中学生扮演的哈姆雷特则可能使人觉得呆板、虚假、缺乏感染力。这当中的区别不在于表演内容,因为两者念的完全是相同的台词,而在于表演技巧。戈夫曼的这一思想还可以从对表演内容和表演技巧与表演效果的关系的具体分析中得到说明。在人际互动中,表演内容和表演效果均好的表演者,其演出效果自然好;相反,表演内容和表演效果均差的表演者,其演出效果自然差;不过,内容好而技巧差的表演者却很难取得好的演出效果;而内容差但技巧好的表演者则完全可能获得理想的演出效果。可见,表演技巧在人际传播中的重要性要超过表演内容,因为表演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效果才是客观的、实在的。我们永远生活中舞台上,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是最本能、最真诚地与他人互动时也是如此,所以戈夫曼认为,追问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真正”是什么,这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的表演使观众感觉到什么,他们“实际上”就是什么。这些思想多少现出库利“镜中之我”的影子,更让人联想到汤玛斯的“情境定义”。
三、表演框架
与上述思想相对应,戈夫曼并不关心客观世界的实际状况,而是关心这个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状况,即人们对它的定义。“我所面对的也不是社会生活的结构,而是个人在他们社会生活的任一时刻所拥有的经验结构。” [7]这种主观的经验结构就是所谓表演框架,人们是依据这种主观的经验结构来表演的。框架被戈夫曼定义为“一种情境定义,它是根据支配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主观投入作出的”。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8]
首先,框架是一种主观的情境定义。情境定义是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由“个人的即刻投入”作出的,这是一种玩笑,一场游戏,一次上下级的正式谈话,还是私人间的闲聊,全看参与者如何定义。参与者的这种主观定义直接引导着交往活动的展开,规定着表演者选择怎样的角色,支配着表演者的表演内容和方式。表演者在进行印象管理时所选择怎样的角色,支配着表演者的表演内容和方式。表演者在进行印象管理时所依据的也是这种表演框架。就是说,在人际传播中,我们是依据自己对情境的定义来展示自我的。“这里存在着一种个人和角色的关系。这种关系要符合互动系统——框架,正是在这种互动系统或框架中,角色被扮演,并可以窥见到表演者的自我。这样,自我就不是一种半遮半掩在事件后面的实体,而是在经历这些事件时管理自己的一种可以变化的程序。正如目前的情境规定办公室职员的装束一样,我们也会掩饰自己,这告诉我们要在什么地方进行表演以及如何表演。”[9] 表演框架的主观性要求我们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正确判断他人对情境作出的定义,进而尊重对方、理解对方,甚至宽容对方。
其次,框架又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包括现存的社会规范、准则和一系列惯例。表演框架或情景定义并非完全是个人的一种主观心态,否则基本的人际交往便成为问题。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在一系列社会化过程中,各种社会规范、准则和惯例会潜移默化为我们认识和判断事物的根据。朋友的生日晚会不同于招待外宾的国宴,婚礼不同于追悼会,工作不同于娱乐等等。所有这些都已预先决定,容不得我们“主观的”混淆。正因为如此,戈夫曼承认,“在每一个方面社会都是第一位的,而个人的参与则是第二位的”。[10] 之所以强调“第二位的”,是因为在戈夫曼看来,这方面问题常被人忽视。而在现实生活中,恰恰是这“第二位的”东西左右着人际互动的进行。请看下例:
互动行为:一记耳光
情境(框架) 两人争吵 剧中演员 父亲对说谎孩子 出生一周的小孩
定义(解释) 侮辱 演戏 惩罚 打爸爸,好玩
情感(反应) 大发雷霆 继续演戏 害羞 乐趣
可见,同样的行为,由于情境不同,我们的解释不同,进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反应并不取决于该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他对情境的定义或解释。[1]对某一特定情境的定义或解释是否合适,取决于我们对现存社会规范、准则和一系列惯例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第三,框架也不完全是互动过程中“当场产生的”,事实上,第一种框架在更广泛的交往中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史,多数情况下,人们对由此产生的意义有一种广泛的、一致的共同理解。这也是人际传播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表演框架并非表演当场实际发生的一切事物,表演有自己的程序和规则,这些程序和规则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所有参与者(包括演员和观众)都必须了解这些意义。戈夫曼曾援引瑞泽勒论述游戏的一段话说明自己的思想:“我们做游戏,如下国际象棋或打桥牌等。这些游戏都有游戏者一致同意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并不是‘现实世界’或‘日常生活’的规则。国际象棋有自己的皇帝和皇后、马和兵、自己的空间和几何形状、运子规则、自己的要求和目的等。皇后并不是真正的皇后,也不是一块木头或象牙。它是游戏中的一个实体,其定义是由游戏允许它进行的活动所确定的。游戏为皇后之所以为‘皇后’提供了一种背景。这种背景并不是现实世界或日常生活的背景。游戏自身构成了一个它自己的小天地。”戈夫曼认为,在人们的“日常接触”中也一样,“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件以及使这些事件得以产生的一组角色,共同构成了一块进行戏剧性竞赛的场地,一个存在的平面,一部产生意义的引擎,一个自我独立的世界。除了同一种游戏在其它时间进行而产生的世界外,这一世界与其它所有世界都是不同的。”[11] 因此,在戈夫曼看来,人际传播活动应该放在框架分析的背景中进行研究。一场学术讨论与一次朋友间的聚会构成的“表演框架”显然是不同的,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框架中分析和理解具体的传播行为。
四、污名问题
戈夫曼这样定义“污名”:“当一个陌生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马上就有迹象表明他具有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使他可能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成为一种不大值得羡慕的人――总而言之,一种坏透了的,或一种非常危险的人,或一种非常懦弱的人。他就是这样在我们心目中从一个没有缺陷的、正常的人贬低为一个有污点、被轻视的人。这样一种属性就是污名。”[12]
可见,污名同样涉及到一个定义或评价的问题。一个人本身是否有缺陷或者有污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在一定的襁褓社会群体和交往关系中被其它人视为是有缺陷、有污点的人。所以戈夫曼强调:“污名所涉及的,与其说是一群具体的、可以分成有污名的与正常的两组的人,不如说是一种到处都有的双重角色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至少在生活的某些联系和阶段中参与了这种双重角色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至少在生活的某些联系和阶段中参与了这种双重角色。正常的与有污名的不是个人而是人们相互关系的外观。” [13]现实生活中,有三类人容易产生污名问题:生理上有显著缺陷的人,品质上有缺陷的人,以及来自不受欢迎的阶层或群体的人。
污名会使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有污名的人会利用各种表演方法和技巧,把由于这种境遇所遭受到的伤害和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他们通常选择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退出社交圈,不参加对自己不利的演出;二是通过“误解表演”掩饰一些东西,使污名不被人发现;三是其它一些直接对付各种不利局面的方法。
任何人都不可能过与世隔绝的生活,有污名的人也一样。退出正常的社交圈是为了减少由此而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对那些不会利用污名来伤害他们的群体,自然要另当别论。戈夫曼发现,受污名问题困扰的人往往选择这样两种群体进行交往,一种是具有相同污名的人组成的群体,另一种是由正常的、又具有同情心的人组成的群体。在前一种群体中,他们可以完全不介意自己的污名问题,并公开地谈论这些问题,甚至以污名作为资本,使自己在该群体获得某种相应的地位。例如,伤疤在一个曾经属于决斗团体的德国大学生组成的群体中,就是一种资本,一种使自己可以傲视那些没有伤疤的人的标志。在后一种群体中,他们感到别人没有把污名当成什么问题,因此他们无须感到羞耻,无须进行任何特殊的自我控制。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发现这个群体的人对污名的含义有一种全新的解释。戈夫曼举例说:“娼妓,尤其是用电话召唤的妓女,尽管嘲笑高雅,但她在上流社会中还是极度敏感的。她有空闲就躲在那些放荡不羁的艺术家、作者和演员中间,自命为有知识者。在那里,她被认为是一个不落俗套的人而毫不感到奇怪。”[14]
“误解表演”为的是掩饰污名,或者使污名转变为一种次要的问题,如盲人戴墨镜虽然不能掩饰眼瞎,但却能掩饰由于眼瞎而造成的面容上的缺陷。“印象管理”中涉及的误解表演是一些有污名的人常用的表演技巧。与此相对应,在得体的日常接触中,人们对他人的生理缺点大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仿佛它们根本就不存在一样。但这种表演策略也可能使交往陷入更深的困境。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对由此产生的交往困境进行过阐述:“就那些具有明显的生理缺陷或性格怪癖的人而言,人们同他们的特殊交往很可能使(他们的)自我感觉的不正常表现进一步恶化,即使不使它们进一步增强的话。如果这种特征十分明显,足以打断与他人的轻松而熟悉的交往,并使人们在谈话时只是想着、谈着关于他的事,或对着他讲话,而不是同他交谈,那么,这种特征是不会没有这种影响的。如果他天性傲慢或急躁易怒,那么,这些只有靠同情心的爱抚才能得以矫正的倾向却可能有增无减。一个人倘若表现出精神失常的症状,那就几乎不可避免但又令人痛苦地失去与他人进行自然而随意交往的机会;从某种角度上说,他就像一个被都会驱逐出来的人一样;人们的每一个面部表情――好奇、冷漠、反感或同情――都会不知不觉地使他感到孤独。如果他还有足够的人的情感,还需要与他人进行自由而平等的交流,并且在得不到这种交流时能有所感觉,那么,他就会感到痛苦不堪,感到失落空虚;这种痛苦和失落的程度其它人只能模模糊糊地想象到,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视而不见我,他由此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人们与他格格不入,总之,他‘不在其中’。因此,他常常感到沮丧、恐惧与疑惑。这种‘怪状’一经察觉,则马上因来自于其它人头脑中的反射而得到增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况在身材矮小者、畸形者、破相者,甚至在聋子和遭受老年病痛折磨的人微微身上也有所表现。”[15] 最后,有污名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还会针对一些具体情况去直接应付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常见的方法是主动“打破沉默”。主动打破沉默又分两种:一种是在交往之初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正视自身的缺陷,努力获得别人的理解或谅解;另一种是在交往过程中以行动证明自己,肢残者向人展示上楼、爬树或写字、绘画等技能就是这方面例子。
戈夫曼通过对人类社会的深入观察,揭示出人际传播中人们不愿提及或者不敢正视的问题:真诚的交往其实是虚假的表演;成功的传播更多地依赖于狡猾的伎俩;意义的理解在于人们对它的主观定义;有污名的人和常人一样都十分介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有学者认为:“在戈夫曼的著作中关于人类事件的报告比许多具有大量资料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更富有客观性和真实性”。[16] 的确,戈夫曼注意到的问题是真实的,他的分析和研究也是冷静客观的。但符号的使用、传播的技巧、意义的理解和印象的管理无不建立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而积极的实践需要真诚的合作、坦率的交流、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些被既往人类社会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也必将为以后的实践所证实。一句话,正是人类普遍的社会实践为人际传播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框架背景,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立脚点。从这一意义上看,戈夫曼所看到的现象是表面的,其分析也是肤浅的。
作者简介:芮必峰,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注 释:
[1]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纽约,1959年,第16页,页3-4。
[2] 凯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页33。
[3] 凯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页33。
[4]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纽约,1959年,第16页,页3-4。
[5]〔美〕W·D·库伯等:《西方社会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337。
[6] 参阅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288-291。
[7] 戈夫曼:《框架分析》,剑桥,1974年,页13。
[8] 戈夫曼:《框架分析》,剑桥,1974年,页10-11。
[9] 戈夫曼:《框架分析》,剑桥,1974年,页573-574。
[10] 戈夫曼:《框架分析》,剑桥,1974年,页13。
[11] 参阅〔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商务印书馆,1990年,页177。
[12] 戈夫曼:《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页12-13。
[13] 戈夫曼:《污名:关於宠坏了的人的管理笔记》,“弄糟了的身份的处理”的注释,新泽西: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普林第斯-霍尔,1963年,页2-3。
[14] 戈夫曼:《污名:关於宠坏了的人的管理笔记》,“弄糟了的身份的处理”的注释,新泽西: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普林第斯-霍尔,1963年,页137-138。
[15] 戈夫曼:《污名:关於宠坏了的人的管理笔记》,“弄糟了的身份的处理”的注释,新泽西:恩格尔伍德·克利夫斯,普林第斯-霍尔,1963年,页28。
[16] 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纽约,1922年,页259-260。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rt of Performance
------ Erving Goffman’s Communication Ideas
Rui Bi-feng
( )
Abstract: Erving Goffman is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representative of sigh interaction theory. His “drama-imitating theory” mainly paid attentions to how people apply signs to pre-design and exhibit his own open image in daily life, which means how to apply signs to perform and to achieve favorable effect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through discussing Erving Goffman’s drama-imitating theory.
Key words: Erving Goffman; Performance; Interactio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责任编辑 樊 葵]
载于香港《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 2004年第1期.
『玖』 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电影
作品:
复兴
近日,始终在动画界保持先锋位置的法国又推出了一部令人瞠目结舌的电影作品———融合动作捕捉和动画渲染技术的全3D黑白电影《复兴》(Renaissance)。 《复兴》于3月15日在法国250块银幕上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54年巴黎地下世界的侦探故事。一位名叫卡拉斯的警长寻找一个失踪的女科学家伊洛娜。 故事中包括审讯、神秘失窃的笔记本、残暴的...
007之皇家赌场
皇家超级间谍出世 在完成两桩暗杀任务之后,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获得了杀人执照,英国军情六处007号间谍正式诞生。而他的第一次“007”任务,便是监视马达加斯加的恐怖分子莫拉卡,在追踪线索到巴哈马之后,另一个代号为“数字”的神秘人引起了他的注意。邪恶的“数字”是世界恐怖分子的赞助商之一,也与各秘密情报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他表面...
声名狼藉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讲述了“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创作名篇《冷血》的过程——貌似与今年提名五项奥斯卡奖并最终斩获影帝的《卡波特》“撞车”。不同之处在于,《Infamous 》以卡波特与青梅竹马的友人哈珀·李的关系为侧重点(《卡波特》里凯萨琳·基纳扮演的女性),故事也更生活化、更八卦。
非关命运
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十四岁犹太少年——卡维,在上工的途中被拦下来,送往“奥许维兹集中营”。在他天真懵懂的眼中,德军沉稳、整洁,而有纪律;“营区”大路旁铺着鹅卵石,绿地赏心悦目,阳光下黄花点点;虽然饥渴交迫,但仍乐意遵守规矩、认真工作、努力当个好囚犯。 附近皮革工厂的烟囱不时传来一股让人不敢恭维的臭味,有点腥甜、有点黏……。仔细观察之后,却惊讶地发现,远方也...
慕尼黑
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奥运会在西德慕尼黑举行。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的国家,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以色列也派了一个到当年为止最大的代表团——尽管有些人身上还有在德国纳粹集中营留下的肉体和精神的伤痕,但他们对参加这届奥运会显得兴致勃勃。 运动会开始一周里,运动员的成绩骄人,人们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祥和与欢乐之中。...
爱无可忍
这是一个注定非常特殊的下午,大学教授乔·罗斯(丹尼尔·克雷格 饰)准备好了红酒和求婚的戒指,打算在晴朗旖旎的牛津郊外与身为雕塑师的女友克莱尔(萨曼莎·莫顿 饰)来一次浪漫的野餐。可是,他们刚刚坐定,红酒尚未开瓶,一只失控的热气球载着一个惊惶失措的小男孩晃晃就悠悠地飞将过来,一名男子正竭力想拉住气球,但不时被脱离地面,乔和其他三位路人见义勇为、奔了过去,大家一...
夹心蛋糕
暗红的底色,乌黑的枪管,松懈的食指,一个金发碧眼的男人,眼神真空的注视,徘徊犹豫,再加之细密黑色的网格,透出错综复杂的氛围。不错,这张《夹心蛋糕》的海报已经将影片题材和情节的基本轮廓隐讳的暗示了。 海报上的这个男人便是本片的男主人公,从未被提及姓名,暂且叫他X先生(丹尼尔·克雷格饰)。他的职业是倒卖可卡因和摇头丸的中间商,他处事圆滑,彬彬有礼,衣冠楚楚,优...
瓶中美人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美国诗人Sylvia Plath(Gwyneth Paltrow 饰)与英国诗人Ted Hughes(Daniel Craig 饰)的一段感情。 Sylvia生于大萧条时期的波士顿,起初进入史密斯大学就读,却因无法适应环境而自杀未遂,后来获得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她在剑桥遇见年少气盛的诗人Ted而堕入爱河,不久即嫁为人妇,然而好景不...
梦游非洲
库利·高尔曼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随家人一起前往非洲,她被那美丽的土地及无数的野生动物所深深吸引。成年之后,已经二十五岁的她和丈夫保罗、及儿子伊曼纽尔再次返回非洲,回到那他们梦寐以求的神奇土地。库利和保罗建起了一座牧场,立志要保护非洲的大象、犀牛这些濒危动物。对库利来说,非洲既是个美丽的充满神奇的土地,但它也处处存在无情的危险和灾难。不久保罗因意外...
『拾』 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或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解释电影《孔雀》中姐弟三人
姐姐二十出头,虽看起来清瘦文静,内心却刚烈执拗,为实现梦想可以将自己豁出,无奈现实无情,经过多次挫败后她学会听天由命;哥哥二十三四岁,因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父母对他的关爱皆多一层,经人介绍与精明的跛脚姑娘结婚后,他过上自己很满意的日子;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世界过于丰富,因为某件事被父亲赶出家门后,开始在外面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所获只是时间将其改造得面目全非。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这与传统心理学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适成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