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組合有哪些
㈠ 京劇名稱有哪些
京劇從產生來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自稱。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
據統計,京劇劇目總計五千八百餘個。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劇目。在傳統劇目中又可分為幾大類。一類是徽班原有劇目,以及漢調劇目或徽、漢共有劇目,如《大回朝》、《奇雙會》、《打櫻桃》、《貴妃醉酒》、《羅成叫關》、《狀元譜》、《戰長沙》、《擊鼓罵曹》、《當鐧賣馬》、《四進士》、《李陵碑》等。另一類是從梆子移植過來的劇目如《鐵弓緣》、《辛安驛》、《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類是崑腔的劇目,如《思凡》、《鬧學》、《游園》、《驚夢》、《打虎》、《山門》等。其他還有些唱「啰啰」、「紐絲」的小戲,如《打麵缸》、《小放牛》、《打花鼓》、《探親家》等。這些來自徽、漢、昆、梆的劇目,在唱腔曲調、表演方法的藝術風格上,多少還保留著其前身的遺韻。
㈡ 京劇身訓組合都包括什麼
京劇中他的組合應該包括許多組的
㈢ 京劇有哪些
經典的劇目太多了,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國」之說,據說京劇大大小小有版五千出左右,常演權的三四百。二百多年的歷史,不是經典的都流傳不下來。如:群英會、借東風、空城計、李逵下山、烏龍院、打漁殺家、楊門女將、竇娥冤、西廂記、霸王別姬、刺王僚、鍘美案、貴妃醉酒、徐策跑城、野豬林、趙氏孤兒、釣金龜、白蛇傳、望江亭。。。還有很多現代戲和樣板戲:蝶戀花、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
㈣ 京劇共有哪些派
老生:譚派——譚鑫培;汪派——汪桂芬;孫派——孫菊仙;汪派——汪笑儂版;王派——權王鴻壽;劉派——劉鴻聲;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慶奎;馬派——馬連良;麒派——周信芳;新譚派—譚富英;楊派——楊寶森;奚派——奚嘯伯;唐派——唐韻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來;黃派——黃月山;楊派——楊小樓;蓋派——蓋叫天
小生:程派——程繼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葉派——葉盛蘭
旦角:陳派——陳德霖;王派——王瑤卿;梅派——梅蘭芳;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筱派——筱翠花;黃派——黃桂秋;張派——張君秋
老旦:龔派——龔雲甫;李派——李多奎;孫派——孫甫亭
花臉: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壽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
丑角:蕭派——蕭長華;傅派——傅小山;葉派——葉盛章
㈤ 京劇流派有哪些
在各種藝術中形成不同的學派是很自然的。諸如表現派、體驗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識流等。而京劇中的學派都是以演員的名字命名的,所謂梅派,程派等等。這是因為京劇是以主演為中心的演員藝術,都是通過演員本人廣泛學習與繼
承前輩的表演技藝,結合本身的性格愛好、生理特徵和藝術修養在藝術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藝術見解,並據此所創造的獨具特色的表演劇目、方式和手段,經過頻繁的演出實踐,得到觀眾的承認和歡迎,從而在京劇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員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創造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潮流和學派。
京劇流派的形成不外有三: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長補短,兼容並蓄,融合一身,而不是簡單地繼承某一流派創始人或傳人的藝術衣缽。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系統的,符合觀眾欣賞要求的理論根據和藝術創造,並在頻繁的實踐中得到觀眾的理解和熟悉,而不是通過評選、大賽和某位專家的批准。三是必須建立以主演為中心的創作和表演團體,從編劇、演員、作曲、樂隊、服裝上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例如四大須生的余、言、高、馬,都是在繼承譚、孫、汪等前輩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在長期的演出中逐漸成了簡約明快的余派,委婉俏麗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瀟灑飄逸的馬派。四大名旦的梅、尚、程、荀則是在繼承陳德霖、孫怡雲、王瑤卿等前輩藝術的同時結合自己的本身條件發展成莊重深邃的梅派,矯健流暢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質朴的荀派。三大名凈的金、郝、侯則是在學習何桂山、黃潤甫、金秀山等前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展成以重唱工的金派銅錘、以"架子花臉銅錘唱"為特點的郝派架子花臉和以表現人物精氣神為特徵的侯派架子花臉。
㈥ 唱京劇的樂隊有哪些
京劇的伴奏稱為場面,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以胡琴(又稱京胡)為主奏樂器,伴以彈內撥弦樂、吹管容樂器,拉、彈、吹兼有;武場以鼓板為主,小鑼、大鑼次之,合文場的胡琴、月琴、三弦,向稱「六場通透」。近年來各演出團體,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又增添了琵琶、中阮、揚琴及西方樂器中名目繁多的管弦樂器,使場面更加宏偉,對於渲染舞台氣氛,加強戲劇節奏和烘托表演、美化演唱,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㈦ 京劇是由哪些劇種組成的
京劇起源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厘"。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台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台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夠在爭衡中取勝的主要原因。在聲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黃調以新聲奪人而外,它"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日下看花記》);在劇目方面,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在表演方面,純朴真切,行當齊全文武兼重,因此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據《夢華瑣簿》載,四大徽班"各擅勝場"。三慶以"軸子"取勝(連日接演新戲),四喜以"曲子"取勝(善唱崑曲),和春以"把子"取勝(善演武戲),春台以"孩子"取勝(以童伶為號召)。在藝術和經營上備有側重點,能夠發揮專長,取得較快進展。至道光後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據優勢。《夢華瑣簿》說:"今樂部皖人最多,吳人亞之,蜀人絕無知名者矣。"又說:"戲庄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徽班成長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它向京劇擅變的過程。這一嬗變的完成,主要標志為徽漢合流和皮黃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音樂體系,使唱念做打表演體系逐步完善。最早隨同徽班進京的漢調演員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陽人(一說安徽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約於嘉慶年間加入春台徽班進京演唱,演正生,擅紅生戲,聲望極隆(見《夢華瑣簿》及李登齊《常談叢錄》)。被視為著名漢調演員餘三勝的先驅(當時曲藝唱詞有"亞賽當年米應先"之句)。道光年間(1821-1849),漢調演員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漸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貴、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鴻爪集》(約作於道光十二年以前)說:"京師尚楚調。樂工中如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稱於時。"楚調即漢調,也就是西皮調。可見當時北京已流行西皮調,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又推動了西皮調的革新發展。在徽、漢演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實現了西皮與二黃兩種腔調的交融。開始不同的劇目,根據不同的來源,分別唱西皮或二黃;後來,有些戲就兼唱西皮和二黃,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黃,後轉西皮,並能相互協調,渾然一體。《羅成叫關》(源出徽調《淤泥河》)就是一個例子。聲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音"的格律,字聲間雜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二黃的伴奏樂器,幾經反復,終於在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廢笛,而與西皮統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時仍按徽班傳統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戲大量涌現,徽班中皮黃並奏習以為常。據刊於道光二十五年的楊靜亭《都門紀略》載,三慶班程長庚、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餘三勝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貴等常演的劇目,如《文昭關》、《捉放曹》、《定軍山》、《擊鼓罵曹》、《掃雪打碗》等,與嗣後京劇舞台常見的傳統劇目已大體相同,徽班向京劇的擅變到此已基本完成(雖然當時還不稱京劇)。另一種說法,認為譚鑫培成名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京劇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時皮黃戲從音樂、表演,到唱念的字音、聲韻,才具備了嚴格的規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長庚時代,仍屬徽調范疇。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新建的滿庭芳戲園從天津約來京班,受到觀眾歡迎。同年,丹桂茶園通過北京的三慶班,又約來大批著名京劇演員,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潤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馮三喜(馮子和之父)等。他們都在上海落戶,成為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派京劇世家。嗣後,更多的京角陸續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孫菊仙、楊月樓、孫春恆、黃月山、李春來、劉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際雲(想九霄)等,從而使上海成為與北京並立的另一個京劇中心。
在這之前,約在咸豐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劇進上海後,也出現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這對南方京劇特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傑出演員王鴻壽(三麻子)到滬後,經常參加京班演出,並把一些徽調劇目如《徐策跑城》、《掃松下書》、《雪擁藍關》等帶進了京班,把徽調的主要腔調之一"高撥子"納入到京劇音樂里,還把徽班的某些紅生戲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劇中。這對擴大京劇上演劇目和豐富舞台藝術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藝人田際雲在上海的藝術活動,對南派京劇的發展也有所影響。他的"燈彩戲"《鬥牛宮》等,實為後來"機關布景連台本戲"的濫筋。從光緒五年(1879)起,譚鑫培六次到滬,後來梅蘭芳等名演員也經常到滬演出,促進了北派、南派京劇交流,加速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京劇在進入上海之前,即咸豐十年(1860)之後,隨商旅往來及戲班的流動演出,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圍的河北一帶為京劇最早的傳播地區之一。道光末年,餘三勝即在天津活動(他和他父親死後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員劉趕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動,後來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員孫菊仙也曾經是夭津的票友。山東是徽班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山東幫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因而山東很早就有京劇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時就有安徽藝人入府演戲。京劇的較早流布地區還有安徽、湖北和東北三省。至20世紀初,南至閩、粵,東至浙江,北至黑龍江,西至雲南,都有京劇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在四川、陝西、貴州、廣西等地也有了較大發展。
1919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24年,他再度率劇團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組成的劇組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在蘇聯演出,受到歐洲戲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一、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厘"。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台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台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夠在爭衡中取勝的主要原因。在聲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黃調以新聲奪人而外,它"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日下看花記》);在劇目方面,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在表演方面,純朴真切,行當齊全文武兼重,因此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據《夢華瑣簿》載,四大徽班"各擅勝場"。三慶以"軸子"取勝(連日接演新戲),四喜以"曲子"取勝(善唱崑曲),和春以"把子"取勝(善演武戲),春台以"孩子"取勝(以童伶為號召)。在藝術和經營上備有側重點,能夠發揮專長,取得較快進展。至道光後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據優勢。《夢華瑣簿》說:"今樂部皖人最多,吳人亞之,蜀人絕無知名者矣。"又說:"戲庄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
徽班成長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它向京劇擅變的過程。這一嬗變的完成,主要標志為徽漢合流和皮黃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音樂體系,使唱念做打表演體系逐步完善。最早隨同徽班進京的漢調演員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陽人(一說安徽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約於嘉慶年間加入春台徽班進京演唱,演正生,擅紅生戲,聲望極隆(見《夢華瑣簿》及李登齊《常談叢錄》)。被視為著名漢調演員餘三勝的先驅(當時曲藝唱詞有"亞賽當年米應先"之句)。道光年間(1821-1849),漢調演員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漸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貴、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鴻爪集》(約作於道光十二年以前)說:"京師尚楚調。樂工中如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稱於時。"楚調即漢調,也就是西皮調。可見當時北京已流行西皮調,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又推動了西皮調的革新發展。在徽、漢演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實現了西皮與二黃兩種腔調的交融。開始不同的劇目,根據不同的來源,分別唱西皮或二黃;後來,有些戲就兼唱西皮和二黃,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黃,後轉西皮,並能相互協調,渾然一體。《羅成叫關》(源出徽調《淤泥河》)就是一個例子。聲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音"的格律,字聲間雜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二黃的伴奏樂器,幾經反復,終於在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廢笛,而與西皮統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時仍按徽班傳統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戲大量涌現,徽班中皮黃並奏習以為常。據刊於道光二十五年的楊靜亭《都門紀略》載,三慶班程長庚、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餘三勝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貴等常演的劇目,如《文昭關》、《捉放曹》、《定軍山》、《擊鼓罵曹》、《掃雪打碗》等,與嗣後京劇舞台常見的傳統劇目已大體相同,徽班向京劇的擅變到此已基本完成(雖然當時還不稱京劇)。另一種說法,認為譚鑫培成名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京劇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時皮黃戲從音樂、表演,到唱念的字音、聲韻,才具備了嚴格的規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長庚時代,仍屬徽調范疇。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新建的滿庭芳戲園從天津約來京班,受到觀眾歡迎。同年,丹桂茶園通過北京的三慶班,又約來大批著名京劇演員,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潤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馮三喜(馮子和之父)等。他們都在上海落戶,成為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派京劇世家。嗣後,更多的京角陸續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孫菊仙、楊月樓、孫春恆、黃月山、李春來、劉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際雲(想九霄)等,從而使上海成為與北京並立的另一個京劇中心。
在這之前,約在咸豐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劇進上海後,也出現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這對南方京劇特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傑出演員王鴻壽(三麻子)到滬後,經常參加京班演出,並把一些徽調劇目如《徐策跑城》、《掃松下書》、《雪擁藍關》等帶進了京班,把徽調的主要腔調之一"高撥子"納入到京劇音樂里,還把徽班的某些紅生戲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劇中。這對擴大京劇上演劇目和豐富舞台藝術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藝人田際雲在上海的藝術活動,對南派京劇的發展也有所影響。他的"燈彩戲"《鬥牛宮》等,實為後來"機關布景連台本戲"的濫筋。從光緒五年(1879)起,譚鑫培六次到滬,後來梅蘭芳等名演員也經常到滬演出,促進了北派、南派京劇交流,加速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京劇在進入上海之前,即咸豐十年(1860)之後,隨商旅往來及戲班的流動演出,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圍的河北一帶為京劇最早的傳播地區之一。道光末年,餘三勝即在天津活動(他和他父親死後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員劉趕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動,後來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員孫菊仙也曾經是夭津的票友。山東是徽班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山東幫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因而山東很早就有京劇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時就有安徽藝人入府演戲。京劇的較早流布地區還有安徽、湖北和東北三省。至20世紀初,南至閩、粵,東至浙江,北至黑龍江,西至雲南,都有京劇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在四川、陝西、貴州、廣西等地也有了較大發展。
1919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24年,他再度率劇團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組成的劇組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在蘇聯演出,受到歐洲戲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二、三個發展時期:1860年到1949年,京劇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京劇進一步走向成熟的時期。在劇目方面,從徽、漢、梆、昆等繼承下來的傳統劇目,經過演出實踐不斷加工、錘煉,更見精練。不少本頭戲逐漸刪除繁冗,精簡為自成起訖的摺子戲,如全本《宇宙鋒》通常只演"修本"、"金殿"二折。辛亥革命前後,在社會、政治變革中還出現了一批密切結合現實的新劇目,如汪笑儂的《哭祖廟》、《瓜種蘭因》等。音樂方面,板式、曲調有所增益,字音、聲韻更加定型,使京劇唱腔委婉、動聽,更具特色。舞台表演藝術方面,也更為細膩、精緻,色彩濃郁。京劇史上老生前三傑(程長庚1811-1880,徽派;餘三勝1802-1866,漢派;張二奎1813-1860,京派)還帶有京劇前身徽、漢的地方色彩,傳到老生後三傑(譚鑫培1847-1917,孫菊仙1841-1931,汪桂芬1860-1906)時,原來那種地方色彩已逐漸融會升華,成為京劇自身的藝術特色。
光緒九年(1883)起,大批京劇著名演員陸續被征為"內廷供奉",領取一定銀米,平時在戲園演出,不定期地應召進宮當差,從而打破了乾隆以來宮廷蓄養戲班的舊制。由於皇室貴族的喜愛,既為演出提供了優厚的物質條件,又在藝術上有嚴格的要求,因此留下了一批比較完整的劇目,並為京劇藝術的嚴格規范化奠定了發展的基礎。同時,宮廷演出也在劇目內容的傾向上給京劇帶來一些消極作用。
這一時期,有些京劇藝人直接參加政治斗爭。如戊戌政變中,名旦余玉琴、田際雲等傾向維新變法,為光緒帝傳遞消息。在上海,辛亥革命攻打製造局之役,潘月樵、夏月潤等直接參戰,曾得到孫中山的嘉獎。
光緒二十四年(1908),上海出現了第一個近代化的劇場新舞台。夏月潤弟兄出於愛國熱忱,在當時"租界"以外的地面,興建了備有燈光布景設施的劇場,變革了傳統的方形舞台,從而推動了京劇舞台藝術的革新,並影響到其他各地。
從1917年到1937年,是京劇藝術出現高峰的時期。劇目方面,傳統戲不斷加工、翻新,同時大量涌現新創劇目。題材范圍擴大了,表現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增多了。劇目與演員的表演特色結合更緊,出現了為某些藝術流派所特有的劇目。舞台藝術方面,流派藝術大大發展。早先,京劇舞台上以老生為主,老生流派比較明顯。到這一時期,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銳意革新,積極排演新戲。梅蘭芳在新編演的《嫦蛾奔月》、《霸王別姬》、《西施》等"古裝戲"中,把我國傳統的古典舞蹈藝術吸收到京劇中來,唱腔曲調、伴奏樂器豐富了,服裝、化裝也有很多革新。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等也都發揮各自的創造力,編演了能夠體現自己藝術特色的新戲,如程硯秋的《春閏夢》,荀慧生的《釵頭鳳》、尚小雲的《漢明妃》等,舞台上出現了"四大名旦"爭衡的局面。這不僅使旦角藝術煥發出空前的光采,而且帶動其他行當,爭奇斗絕,流派紛呈。如老生行,余叔岩、馬連良、高慶奎、言菊朋等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出各自的流派。在上海,周信芳(麒麟童)以《蕭何月下追韓信》等新劇目,獨樹一幟,影響廣及江南各地,世稱"麒派"。武生行,楊小樓、尚和玉等與南方的李春來、蓋叫天等,也都形成有鮮明藝術特色的流派。此外,花臉、小生、老旦、丑等,也都人才輩出,京劇舞台達到了藝術高峰。
20年代以來,上海京劇舞台上出現了大量連台本戲。這種戲劇結構形式,原具有情節生動、有頭有尾、通俗易懂的特點,深受一般觀眾歡迎,逐漸流行於江南各大城市,以後也傳到了北京。其中某些片斷還獨立成為單折演出。但後來有些連台本戲走上了資本主義商業化的歧路。有時第一本戲主題還明確,但連演下去,本數越多,離題越遠。
同一時期,京劇舞台上出現了大量女藝人,有的藝術成就頗高。自從道、咸年間京劇形成以來,京劇演員,無論生、旦、凈、丑,一律皆由男演員飾演。大約在同治年間(1862-1874),上海開始有了幼女組成的戲班,習稱"髦兒戲";辛亥革命後,北京、天津也出現了女班,有的女演員,頗著名聲,但由於社會條件限制,大都曇花一現。20年代以後,許多優秀女演員先後脫穎而出,藝術上相當成熟,且能獨立挑班。1930年在北京廣德樓實行了男女合演(上海略早)。這些優秀女演員,除較早的老生恩曉峰、筱蘭英,旦角王克琴、劉喜奎等外,20年代以後有老生李桂芬、孟小冬,旦角雪艷琴、新艷秋等。
這一時期,在人才培養方面,受到較多重視,並採取了新的措施。從光緒六年(1880創辦小榮椿科班,到光緒三十年創辦的富連成科班,都實行苦練幼功、技術第一的教學方法。1919年南方建立的南通伶工學社(歐陽予倩任主任),1930年在北京建立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焦菊隱等任校長),1934年創辦的山東省立劇院,1938年成立的上海戲劇學校,以及同年成立於西安,1945年後遷上海的夏聲戲劇學校等,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改革,除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課程,並授以音樂及其他藝術知識。這種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雖然還處於摸索階段,但對提高新一代演員的藝術修養卻收到了一定效果。
從1937年到1949年,是在戰亂中京劇隊伍分化和重新組合的時期。"八一三"以後,不少京劇演員,積極投身救亡運動。抗戰轉入持久階段後,解放區、國統區、敵戰區,分別出現了不同的情況。在陝甘寧邊區和其他各個革命根據地,八年間,編演了大量的新歷史劇和現代戲。較知名的有《大戰平型關》、《逼上樑山》、《三打祝家莊》、《闖王進京》等。1941年由延安魯藝平劇團和八路軍120師戰斗平劇社合並組成延安平劇研究院,一些進步的京劇演員和愛好京劇的新文藝工作者聚集在革命聖地,和其他各革命根據地的京劇改革工作者一道,在艱苦的環境中,互相配合,為京劇的推陳出新摸索出一條道路。其中不少人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戲曲戰線的領導骨幹。抗戰後期,接收並改造了一些日偽軍隊的劇團和演員。
在國統區,抗戰開始不久,就組成包括各戲曲劇種的抗敵宣傳隊,巡迴於各個戰區,演出新歷史劇《江漢漁歌》等。武漢棄守後,重慶、成都、昆明各大城市雖有劉奎童、劉奎官等維持舞台演出,但藝術上已難求進展。在桂林一部分京劇演員與田漢、歐陽予倩合作,致力於改革,編演了《金缽記》等,為京劇的推陳出新積累了初步經驗。
在敵占區,梅蘭芳"蓄須明志"堅貞不屈;程硯秋隱居農圃,謝絕舞台。周信芳在艱險環境中,編演了具有民族意識的《徽欽二帝》等劇目,與敵偽進行斗爭。但另一方面,反動統治對京劇事業的摧殘,也造成了人才凋零、劇目貧乏的局面。富連成社、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以及上海戲劇學校等都先後停辦。直到抗戰後期,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以及一些女演員如言慧珠、童芷苓、吳素秋、李玉茹等才活躍於京劇舞台上。
㈧ 京劇的代表作有哪些
1.京劇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全國性劇種,現代京劇的代表劇有《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
2. 歐陽予倩,原名歐陽立袁,號南傑,藝名蓮笙、蘭容,筆名春柳、桃花不疑庵主。中國著名劇作家,戲劇教育家,導演。1889年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自幼跟隨祖父讀書。1904年赴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成城中學,明治大學商科,早稻田大學文科。1906年起,他就不顧家庭反對,投拜名師,學習京劇,於1 915年成為正式京劇演員,粉墨春秋十四載,經常與周信芳、蓋叫天等同台演出,以其唱做具精的技藝,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齊名,有「北梅南歐」之譽。京劇代表作:《晴雯補裘》、《黛玉葬花》、《寶蟾送酒》,《人面桃花》、《潘金蓮》、《梁紅玉》、《桃花扇》、《漁夫恨》等;
3.四大名旦與四大須生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旦」;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被人們譽為京劇「四大須生」。梅蘭芳梅派的代表劇目是:《龍鳳呈祥》、《霸王別姬》、《游園驚夢》、《穆桂英掛帥》等。程硯秋程派的代表劇目是:《六月雪》、《文姬歸漢》、《荒山累》、《英台抗戰》等。荀慧生荀派的代表劇目是:《十三妹》、《卓文君》、《釵頭鳳》、《勘玉釧》等。尚小雲尚派的代表劇目是:《四郎探母》、《湘江會》、《梁紅玉》、《銀空山》等。馬連良馬派的代表劇目是:《將相和》、《赤壁之戰》、《趙氏孤兒》、《借東風》。譚富英譚派的代表劇目是:《定軍山》、《空城計》、《擊鼓罵曹》、《群英會》等。楊寶森楊派的代表劇目是:《失空斬》、《伍子胥》、《洪羊洞》、《汾河灣》等。奚嘯伯奚派的代表劇目是:《寶蓮燈》、《烏龍院》、《蘇武牧羊》、《法門寺》等。
㈨ 經典京劇曲目有哪些
1、《長坂坡》
京劇《長坂坡》是依據《三國演義》改編的京劇傳統劇目。
故事敘述: 劉備自新野撤走,在長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與所屬部隊及家眷失散;趙雲捨死忘生,單槍匹馬沖入曹營,屢涉險境,終於萬馬軍中救出簡雍、糜竺;後又奮力拚搏,保護甘夫人及劉備幼子阿斗,突出重圍。
2、《群英會》
京劇《群英會》是依據《三國演義》改編的京劇傳統劇目。
故事敘述:曹操謀士蔣干,與周瑜故交,請求過江勸降。周瑜將計就計,盛會隆重宴請諸將和摯友,號稱「群英會」。席間歌舞歡慶,相邀蔣干共眠,旋即詳裝酒醉,暗將偽造蔡瑁、張允投降書信置於案頭。
蔣干勸降不果,萬般無奈,趁周瑜「熟睡」之際,翻閱文案,「偶遇」此信,大為驚恐,連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斬了蔡、張兩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計,除去了諳熟水戰的將領。
3、《空城計》
《空城計》是傳統京劇的經典劇目,敘述的是諸葛亮因馬謖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軍15萬攻打諸葛亮駐地西城。當時,諸葛亮所部精銳俱已遣出,西城空虛,只有駐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敵眾,萬分危急。
諸葛亮定空城之計,以城門大開,從容不迫,若無其事地登上城樓觀山賞景,飲酒撫琴。司馬懿兵臨城下,見諸葛亮端坐城樓,笑容可掬,焚香彈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計,疑有伏兵,不進而退。再次復回攻城,遇趙雲抵擋而收兵。
4、《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表演的梅派經典名劇之一。
故事敘述:秦末,楚漢相爭,韓信命李左車詐降項羽,誆項羽進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將項羽困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項羽突圍不出,又聽得四面楚歌,疑楚軍盡已降漢,在營中與虞姬飲酒作別。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迷路,至烏江,感到無面目見江東父老,自刎江邊。
5、《打漁殺家》
《打漁殺家》是京劇中著名的劇目。這個戲本是《慶頂珠》中的兩折,又名《討漁稅》,似取《水滸後傳》中李俊事改編而成,為京劇優秀劇目之一。
故事敘述:梁山老英雄阮小七易名蕭恩獲得一顆寶珠,頂在頭上入水,可以避水開路。後來成為蕭恩的女兒蕭桂英與花榮之子花逢春訂親的信物。蕭恩與眾兄弟分手後,帶女兒在江邊打魚為生。遇故人李俊攜友倪榮來訪,同飲舟中。
因天旱水淺,打不上魚,欠下了鄉宦丁士燮的漁稅,丁自燮遣丁郎催討漁稅,李、倪斥之,得罪了丁府。丁府派教師爺率家丁鎖拿蕭恩,蕭恩忍無可忍,將眾人打得落花流水。
而後蕭恩又上衙門,狀告漁霸丁士燮,但丁府與官衙勾結,縣官呂子秋反將蕭恩杖責四十,且逼其過江至丁處賠禮。蕭恩憤恨之下大發英雄神威,帶著女兒黑夜過江,以獻寶珠為名,夜入丁府,殺了漁霸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