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演員扮演 » 劇組常識

劇組常識

發布時間: 2021-02-25 10:31:03

Ⅰ 導演需要學習什麼知識

導演首先要知道的是專業的知識,首推鏡頭知識,絕對的基本功,然後還有場面調度,安排演員走位,像男主角走3步到桌子前坐下女主角必須走4步到桌子前坐下這類問題。然後是鏡頭感,所謂的鏡頭感不是演員的那種對鏡頭的敏感一喊開機立即自動補位而是導演對畫面的感悟力,人物是放在黃金分割線上還是正中?鏡頭里的道具要有哪些?如果是多人物那麼怎麼安排他們的站位?還有關於劇本的調度,劇本里拉拉雜雜一大堆話而你的電影要求它在3分鍾內解決,如何取捨?如何讓演員說完所有台詞鏡頭上一點也看不出無聊?如何調度鏡頭和機位?關於燈光——不需要知道具體的操作,但導演必須清楚打的燈是否符合畫面需要,是否美觀或者另有用意。

首先要給人當上一陣的執行導演,然後是副導;學習導演的工作。在自己覺得基本上學會了後才能獨立幹活。
導演首先要知道的是專業的知識,首推鏡頭知識,絕對的基本功,然後還有場面調度,安排演員走位,像男主角走3步到桌子前坐下女主角必須走4步到桌子前坐下這類問題。然後是鏡頭感,所謂的鏡頭感不是演員的那種對鏡頭的敏感一喊開機立即自動補位而是導演對畫面的感悟力,人物是放在黃金分割線上還是正中?鏡頭里的道具要有哪些?如果是多人物那麼怎麼安排他們的站位?還有關於劇本的調度,劇本里拉拉雜雜一大堆話而你的電影要求它在3分鍾內解決,如何取捨?如何讓演員說完所有台詞鏡頭上一點也看不出無聊?如何調度鏡頭和機位?關於燈光——不需要知道具體的操作,但導演必須清楚打的燈是否符合畫面需要,是否美觀或者另有用意。
除了專業知識,如果是作為商業片的導演那麼還應該具備一張巧嘴,或者身邊有會說話的人,他必須在拿到准備拍攝的劇本後跑電影局拿拍攝許可證,拿到以後還需要跑贊助商;贊助拉來後就是招募演員籌建劇組,開拍後導演身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協調人員那麼導演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好的協調各方關系的人,別的不說,起碼在建組的這段時間哪怕互相有深仇大恨也得讓他們壓到劇組解散後再去解決。拍戲的過程中如果有外景那麼勢必牽扯到一個與另一方協商的問題,是趁機拉個贊助讓他們無償提供場地將來電影里會出現他們的招牌之類的還是花錢租?租攝影棚或者影視城又需要協商雙方檔期問題,在公共場合拍攝還需要與管理部門打招呼——這些不是導演本身要做的,但導演應該在戲開拍前派人與他們協商好,一個劇組里導演最大,什麼事情都會問導演,所以管理知識必不可少。在戲拍完後進入後期,導演又要與後期人員共同製作。片子做完了導演又得跑電影局要發行許可,跑院線商量具體上映時間——只有大導演的戲或者主旋律電影才是院線主動來找主動安排時間,其他的一概自己跑去。確定上映日期後開始帶著演員四處宣傳,找記者來開發布會之類。跑完這些還有一項,找DVD、VCD發行商,如果電影賣的好一般是他們主動找上門來,但也有需要自己跑的。
很多東西是當了執行或者副導後才能從別的導演身上學來的,所以一般大家都是從執行甚至劇務干起。

Ⅱ 劇組怎樣才能進去

【想做演員必看】這些話主要是寫給新人看的。如果你想做演員,但是僅僅停留在嚮往層面,還沒考慮過這些現實問題,那你現在就必須好好考慮,免得到時候碰一鼻子灰。

第一,演員是沒有勞動保障的。拍戲不是上班坐班的職業,沒有人事主管跟你談待遇,沒有所謂的社保沒有五險一金。戲都是拍一次算一次,走一步算一步。現實中成千上萬的演員在跑龍套,哪怕幾百塊錢的群特都搶著演,出於各種原因最後很多人夢斷演藝圈,回老家打工。拍戲說得好聽點是自由職業,說得難聽點是臨時工、閑散人員。如果你想上社保,你必須自己想辦法找地方掛靠。每次有人找我說想做演員,我一提這個就能嚇跑大部分人。所以如果你正在面臨就業選擇,有一份穩定職業擺在你面前,或者家裡阻止你走演員這條路,你應該三思。

第二,腳踏實地,不要想著簽公司。演員不存在公司簽約入職一說。普通演員都是自由職業,他們只和劇組的選角人員打交道,比如群頭領隊、經紀人、副導演、選角工作室。演員都是靠發展圈內人脈、跑組遞資料來爭取試鏡的機會,經歷一次次試鏡失敗,出了一次次洋相,才最終演到角色。而簽約都是對那些有成就、有商業價值的藝人來說的。你值多少錢?正規公司只關心這個。如果你沒有商業價值卻想著找公司,正規公司都會直截了當地說:不好意思,公司憑什麼花錢養你。話不好聽但是沒毛病。而皮包公司都會說:相信自己,我們要簽約你培養你做偶像,下個明星就是你!話雖然好聽,最後騙得你褲衩都不剩。所以想做演員必須看清自己的定位,腳踏實地不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

第三,謙虛做人注意修養。演藝圈是人脈社會,選角人員是你的引路人也是老師,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群頭,他也擁有你所沒有的人脈。你認識的選角人員越多,朋友越多,遞資料渠道越多,試鏡機會越多,演角色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如果你不擅長和人打交道,不懂得維護人際關系,或者發表一些大跌眼鏡的言論,給選角人員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拍戲基本就沒你什麼事。大家本來就都是陌生人,一言不合拉黑你再正常不過。所以個人修養和社交能力很重要。如果你想在演藝圈有發展,要從細節入手注意自己的修養。

第四,劇組里所有人都是臨時工。劇組是為了拍一部戲臨時成立的,拍完就解散。失業的不只是你,所有的劇組人員包括導演和選角人員在內都會各奔東西,等待下一部戲進組的機會。所以想做演員的新人要明白,你演一次戲不能代表你還能演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第四次。你要重新找劇組,重新去試鏡,重新去和別人競爭。競爭有輸也有贏,你能做的就是盡量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補充自己的短板。如果你自身缺乏競爭力,就只會輸多贏少,沒什麼好怨天尤人的。現實中就連明星也會陷入戲荒,因為明星要和明星競爭,草根要和草根競爭。在無戲可拍的時候並沒有人養你,很多明星成名前都是交不起房租靠吃泡麵。當然你可以選擇堅持,但是如果你目前的生活狀態已經捉襟見肘,面臨各種壓力,不妨把夢想放一放,找個穩定工作更符合實際。

第五,社會上的演員培訓班並沒有什麼卵用。正規的表演系學生普遍有先天的外貌優勢、有藝術特長,並且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參加藝考培訓,經過殘酷的藝考淘汰才進入表演系學習,再學完四年的表演專業才算功德圓滿,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社會上大部分演員培訓班的學制僅有幾個月,不但費用高得離譜,堪比大學私教帶課,而且還沒有招生門檻,基本都是交了幾萬就能進,師資和生源素質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些機構為了招生打出所謂包分配進組的廣告,事實上不過是送你去當群演,甚至要自己進群報戲搶通告。我並不是反對草根演員去參加培訓,但是去之前應該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畢竟幾萬元不是小錢。

第六,群演和演員其實是兩碼事。群演更確切地說是人肉背景道具。做群演沒有什麼門檻,基本報上名了就能做。人數一湊齊,站在人堆里,給你一百塊,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如果群演想往上發展,到前景、群特、特約、角色,就對形象和演技有要求。沒錯,群演想站第一排也要看臉。現實中大部分群演因為自身條件局限,並不會有什麼發展,畢竟底子擺在那裡。群演做得好的人往往會做群頭領隊,負責帶帶新來的群演,或者成為一些小劇組的演員副導,負責給他們招招人。當然有極少數人通過努力順利演到了角色,並且有了一定的辨識度和商業價值。但從整體上來說,越來越多的群演還是把目光投向了短視頻自媒體,很多搞笑UP主都有群演背景。所以群演萬一如果沒戲了,快手抖音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發展方向。

目前就寫這么多,以後想到了再寫。希望迷茫的新人能對演藝行業有個大致了解,避免像無頭蒼蠅亂撞。如果你想做演員,手上有演員資料,想給我們的工作室遞資料,網路一下「AP演藝經紀工作室」就能找到我們,但是請准備好演員資料。准備好資料是演員遞資料的第一步,不然什麼都是免談。具體怎麼做資料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Ⅲ 現在的劇組如何顛覆觀眾的認知

現在娛樂圈確實十分的混亂,而且出現了一些劇組欺騙大家的事情,這些劇組的花招比較多,大致是幾個方面,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大家可以參考:

三、劇組利用鏡頭,誇大節目效果!

現在很多的劇組,利用一些鏡頭的手段,讓一些明星個人的表演,變得十分精彩!比如一個簡單的舞蹈動作,只要鏡頭自身做一些調整,這樣就顯得十分的動感,實際上明星的表現很拙劣,還有一些乾脆假唱,這都是欺騙大家的主要手段!

Ⅳ 請問劇的常識(菜鳥)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厘"。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台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台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夠在爭衡中取勝的主要原因。在聲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黃調以新聲奪人而外,它"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日下看花記》);在劇目方面,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在表演方面,純朴真切,行當齊全文武兼重,因此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據《夢華瑣簿》載,四大徽班"各擅勝場"。三慶以"軸子"取勝(連日接演新戲),四喜以"曲子"取勝(善唱崑曲),和春以"把子"取勝(善演武戲),春台以"孩子"取勝(以童伶為號召)。在藝術和經營上備有側重點,能夠發揮專長,取得較快進展。至道光後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據優勢。《夢華瑣簿》說:"今樂部皖人最多,吳人亞之,蜀人絕無知名者矣。"又說:"戲庄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徽班成長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它向京劇擅變的過程。這一嬗變的完成,主要標志為徽漢合流和皮黃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音樂體系,使唱念做打表演體系逐步完善。最早隨同徽班進京的漢調演員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陽人(一說安徽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約於嘉慶年間加入春台徽班進京演唱,演正生,擅紅生戲,聲望極隆(見《夢華瑣簿》及李登齊《常談叢錄》)。被視為著名漢調演員餘三勝的先驅(當時曲藝唱詞有"亞賽當年米應先"之句)。道光年間(1821-1849),漢調演員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漸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貴、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鴻爪集》(約作於道光十二年以前)說:"京師尚楚調。樂工中如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稱於時。"楚調即漢調,也就是西皮調。可見當時北京已流行西皮調,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又推動了西皮調的革新發展。在徽、漢演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實現了西皮與二黃兩種腔調的交融。開始不同的劇目,根據不同的來源,分別唱西皮或二黃;後來,有些戲就兼唱西皮和二黃,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黃,後轉西皮,並能相互協調,渾然一體。《羅成叫關》(源出徽調《淤泥河》)就是一個例子。聲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音"的格律,字聲間雜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二黃的伴奏樂器,幾經反復,終於在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廢笛,而與西皮統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時仍按徽班傳統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戲大量涌現,徽班中皮黃並奏習以為常。據刊於道光二十五年的楊靜亭《都門紀略》載,三慶班程長庚、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餘三勝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貴等常演的劇目,如《文昭關》、《捉放曹》、《定軍山》、《擊鼓罵曹》、《掃雪打碗》等,與嗣後京劇舞台常見的傳統劇目已大體相同,徽班向京劇的擅變到此已基本完成(雖然當時還不稱京劇)。另一種說法,認為譚鑫培成名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京劇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時皮黃戲從音樂、表演,到唱念的字音、聲韻,才具備了嚴格的規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長庚時代,仍屬徽調范疇。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新建的滿庭芳戲園從天津約來京班,受到觀眾歡迎。同年,丹桂茶園通過北京的三慶班,又約來大批著名京劇演員,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潤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馮三喜(馮子和之父)等。他們都在上海落戶,成為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派京劇世家。嗣後,更多的京角陸續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孫菊仙、楊月樓、孫春恆、黃月山、李春來、劉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際雲(想九霄)等,從而使上海成為與北京並立的另一個京劇中心。

在這之前,約在咸豐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劇進上海後,也出現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這對南方京劇特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傑出演員王鴻壽(三麻子)到滬後,經常參加京班演出,並把一些徽調劇目如《徐策跑城》、《掃松下書》、《雪擁藍關》等帶進了京班,把徽調的主要腔調之一"高撥子"納入到京劇音樂里,還把徽班的某些紅生戲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劇中。這對擴大京劇上演劇目和豐富舞台藝術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藝人田際雲在上海的藝術活動,對南派京劇的發展也有所影響。他的"燈彩戲"《鬥牛宮》等,實為後來"機關布景連台本戲"的濫筋。從光緒五年(1879)起,譚鑫培六次到滬,後來梅蘭芳等名演員也經常到滬演出,促進了北派、南派京劇交流,加速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京劇在進入上海之前,即咸豐十年(1860)之後,隨商旅往來及戲班的流動演出,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圍的河北一帶為京劇最早的傳播地區之一。道光末年,餘三勝即在天津活動(他和他父親死後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員劉趕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動,後來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員孫菊仙也曾經是夭津的票友。山東是徽班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山東幫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因而山東很早就有京劇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時就有安徽藝人入府演戲。京劇的較早流布地區還有安徽、湖北和東北三省。至20世紀初,南至閩、粵,東至浙江,北至黑龍江,西至雲南,都有京劇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在四川、陝西、貴州、廣西等地也有了較大發展。

1919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24年,他再度率劇團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組成的劇組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在蘇聯演出,受到歐洲戲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Ⅳ 關於演員進娛樂圈的常識、步驟(潛規則不用說了...)

多年以來,我幫助很多的朋友解答了相關的問題,下面我們來共同分析一下:首先,

還是希望你能夠認真學習考上例如中戲、北電、軍藝、上戲這樣的藝術類院校,從培訓

到整體的訓練都是比較系統化、正規化的。

不過,由於現在受到演藝行業誘惑的人越來越多, 即使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也都沒有戲拍,幾百

甚至上千人去拼搶那可憐的幾個角色,競爭力很強。 甚至一些已經成名的明星如孫某某、劉某

某、黃某某.......都要由經紀公司或本人自掏腰包以給劇組贊助的形式加入該戲,也有直接進入了

製片人或導演的腰包。

明星都這樣,那些二、三線至不入流的演員就更不用提了,私下和副導演、製片主任、導演......

等人交易,這樣才會換來參演角色的機會。 我在影視行業十幾年,從事藝人包裝、宣傳工作,這

樣的事情可以說是層出不窮,見怪不怪了。 如果不想通過專業學校的培訓直接進入影視行業也有

其他的辦法 你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的影視經紀公司或經紀人來幫忙運作,這樣的公司可以通過對你

的整體包裝以及路線設計來達到你進入演藝圈的目的,甚至一夜走紅。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

不過,這些前期的費用是需要你自己承擔的,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自費藝人!

在影視文化行業從事藝人經紀工作十幾年,見到了太多太多擁有銀幕夢想的年輕人,他們都和你

一樣的狂熱與積極。

但是,這個行業是很現實的,畢竟這就是個名利場,想要在這里獲得成功或是更大的成績不僅僅

是靠著夢想就可以完成的,一個明星是需要經濟基礎、人脈關系、專業知識以及一個策劃推廣團

隊的整體成功運作才可以完成的,並非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簡單。所以,你如果真的想要進入

這個行業,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擁有完成夢想的實力。

畢竟,這個行業中的每一個人都很優秀,而明星卻又是優中選優,而且,這個行業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Ⅵ 成為導演基本入門知識!

導演首先要知道的是專業的知識,首推鏡頭知識,絕對的基本功,然後還有場面調度,安排演員走位,像男主角走3步到桌子前坐下女主角必須走4步到桌子前坐下這類問題。然後是鏡頭感,所謂的鏡頭感不是演員的那種對鏡頭的敏感一喊開機立即自動補位而是導演對畫面的感悟力,人物是放在黃金分割線上還是正中?鏡頭里的道具要有哪些?如果是多人物那麼怎麼安排他們的站位?還有關於劇本的調度,劇本里拉拉雜雜一大堆話而你的電影要求它在3分鍾內解決,如何取捨?如何讓演員說完所有台詞鏡頭上一點也看不出無聊?如何調度鏡頭和機位?關於燈光——不需要知道具體的操作,但導演必須清楚打的燈是否符合畫面需要,是否美觀或者另有用意。

首先要給人當上一陣的執行導演,然後是副導;學習導演的工作。在自己覺得基本上學會了後才能獨立幹活。
導演首先要知道的是專業的知識,首推鏡頭知識,絕對的基本功,然後還有場面調度,安排演員走位,像男主角走3步到桌子前坐下女主角必須走4步到桌子前坐下這類問題。然後是鏡頭感,所謂的鏡頭感不是演員的那種對鏡頭的敏感一喊開機立即自動補位而是導演對畫面的感悟力,人物是放在黃金分割線上還是正中?鏡頭里的道具要有哪些?如果是多人物那麼怎麼安排他們的站位?還有關於劇本的調度,劇本里拉拉雜雜一大堆話而你的電影要求它在3分鍾內解決,如何取捨?如何讓演員說完所有台詞鏡頭上一點也看不出無聊?如何調度鏡頭和機位?關於燈光——不需要知道具體的操作,但導演必須清楚打的燈是否符合畫面需要,是否美觀或者另有用意。
除了專業知識,如果是作為商業片的導演那麼還應該具備一張巧嘴,或者身邊有會說話的人,他必須在拿到准備拍攝的劇本後跑電影局拿拍攝許可證,拿到以後還需要跑贊助商;贊助拉來後就是招募演員籌建劇組,開拍後導演身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協調人員那麼導演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好的協調各方關系的人,別的不說,起碼在建組的這段時間哪怕互相有深仇大恨也得讓他們壓到劇組解散後再去解決。拍戲的過程中如果有外景那麼勢必牽扯到一個與另一方協商的問題,是趁機拉個贊助讓他們無償提供場地將來電影里會出現他們的招牌之類的還是花錢租?租攝影棚或者影視城又需要協商雙方檔期問題,在公共場合拍攝還需要與管理部門打招呼——這些不是導演本身要做的,但導演應該在戲開拍前派人與他們協商好,一個劇組里導演最大,什麼事情都會問導演,所以管理知識必不可少。在戲拍完後進入後期,導演又要與後期人員共同製作。片子做完了導演又得跑電影局要發行許可,跑院線商量具體上映時間——只有大導演的戲或者主旋律電影才是院線主動來找主動安排時間,其他的一概自己跑去。確定上映日期後開始帶著演員四處宣傳,找記者來開發布會之類。跑完這些還有一項,找DVD、VCD發行商,如果電影賣的好一般是他們主動找上門來,但也有需要自己跑的。
很多東西是當了執行或者副導後才能從別的導演身上學來的,所以一般大家都是從執行甚至劇務干起

Ⅶ 看話劇的常識

看話劇的時候是不能吃零食的,因為吃零食會有聲音,會干擾到舞台上演員的表演。飲料也是不可以帶的,白水可以。話劇舞台的座位離舞台還是比較近的,14排的座位,如果視力正常可以不用帶望遠鏡。

話劇的觀賞常識與注意事項

一、請著深色服裝入場觀看。

舞台上演員的專注力很重要。面對觀眾是一種挑戰,台下淺色的衣服一動,台上演員會分心。

二、請准時入場、對號入座;如果遲到要聽從場務人員安排安靜入場或等候幕間入場。

不能站在過道或者走來走去找位子,不這樣但會影響其他觀眾觀看,也會影響台上的演員表演。

三、不能將任何食品、有色飲料帶入場內。

四、請在演出過程中保持安靜。

關手機,手機最好設為靜音而不是震動。也會會發出不小的聲音。不要說話互相交流,等散場後。

五、切勿喊偶像的名字,不舉手牌、條幅、熒光棒等物。

舞台劇不是演唱會,演唱會上那些活躍現場氣氛的手段要是出現在劇場內。

六、嚴禁沖上舞台。

不管多麼喜歡台上的演員,也不可以沖到台上去影響演出。私闖「禁地」、沖上舞台等「過激」行為一旦出現,必將嚴懲!

七、未經許可,演出過程中嚴禁錄音、錄像、拍照。

八、演出結束後,請起立答謝劇組全體人員。

一般話劇、舞台劇演出結束後,演員和導演會上台———謝幕。

(7)劇組常識擴展閱讀:

話劇指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來到中國。與傳統舞台劇、戲曲相區別,話劇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台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

話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本創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缺一不可。中國傳統戲劇均不屬於話劇,一些西方傳統戲劇如古希臘戲劇因為大量使用歌隊,也不被認為是嚴格的話劇。現代西方舞台劇如不注為音樂劇、歌劇等的一般都是話劇。

話劇藝術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話劇演出都是藉助於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種樣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員表演劇情,一利觀眾從各個角度欣賞。

直觀性

話劇首先是通過演員的姿態、動作、對話、獨白等表演,直接作用於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再用化妝、服飾等手段進行人物造型,使觀眾能直接觀賞到劇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徵。

綜合性

話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特點是與在舞台塑造具體藝術形象、向觀眾直接展現社會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適應的。

對話性

話劇區別於其他劇種的特點是通過大量的舞台對話展現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其中有人物獨白,有觀眾對話,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內完成戲劇內容。

Ⅷ 哪裡可以找到真正的劇組

一般北京或者橫店拍戲劇組比較多,但是找到劇組你也進不去呀。得需要自己條件去接劇組的戲通告才行,剛入行一般只能從群眾演員做起。

群眾演員如何進劇組,是很多想當群眾演員最頭疼。

即使面前一推劇組,你單槍匹馬的找上門去,人家都不拿正眼看你。

你也不知道該找誰,導演組通常來說一般是不管群演進組的事情的。

那麼,該誰管呢?

群頭兒閃亮登場!群演上戲找群頭,這應該是混群演最基本的常識。

群頭選人,第一個基本條件是自己管理得動的,你不服從管理,敢跟群頭炸刺兒,下回就拜拜了您那,你就被擋在了藝術大門之外。所以,群演一般都是很服從管理的。

這是第一道管控。

負責任的群頭會把當天的戲大致說給群演聽,讓群演們做到心裡有數。

拍攝之前,演員副導演會過來關照一下,核對人數,說說戲,講講劇組紀律,順便物色幾個質量較好的群演做配用。如果是成百上千人的大規模群演戲,會有好幾組人馬,各路人馬都有自己的群頭。

目前北京跑群演,跟組,特約,角色演員接戲渠道,

主要靠人脈和自己手裡接戲渠道:

一,有親朋好友帶,如果一個人圈內跑戲時間久了,肯定會認識圈內靠譜的副導演,群頭,領隊以及演員經紀等人員,他們主要是給劇組籌備演員,劇組拍戲用人,首先會找人要人,他們每天接單,手裡有拍戲具體用人通告,每天會根據劇組拍戲進程和用人需求在圈內通告拍戲信息,作為演員,基本是每天去接他們拍戲通告!如果有人帶,至少自己接戲人脈廣了。

二,對於沒親朋好友帶,自己手裡有能夠接戲通告的渠道門路(例如圈內演員通告群,或者是帶隊,經紀和副導演的微信,他們朋友圈發的用人通告)!然後慢慢建立自己接戲人脈和渠道資源。

三,自己手裡有接戲渠道方式,例如一些正規從事演員人力方面的平台,北京一些平台專門從事演員人力這方面,自建影協或者演員協會之類,專門負責劇組和演員的對接,如你北京跑演員沒有接戲渠道門路,可以找小瓶子人力資源工作室,他們有專門演員資源,專門接劇組用人單子,然後幫忙找演員,演員每天可以通過他們接戲通告。

無論在哪跑演員,只有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才能在這圈內有飯吃:

1:有接戲渠道門路。

如果你沒有渠道門路,即使你再什麼專業優秀也沒有用,你沒有渠道門路去接戲,也是沒有用。

2,自身條件和表演專業程度能夠達到接戲條件。

劇組拍戲花錢找演員,不是隨便見人就要,用人也是根據劇情需要去找能夠勝任的演員,每個用人通告都是有一定要求,演員只能看到通告之後,在自己條件達到而能夠做之後才可能去報名去爭取機會。劇組用人也都是擇優而用,通過看了報名簡歷資料,挑選最時候的人員。如果你光有接戲渠道而自身條件達不到,那也沒用,再好接戲渠道資源,你自身條件達不到門檻,也沒人去用你!

如果北京跑演員沒有接戲渠道門路資源,可以找:小瓶子人力資源工作室——北京專業提供演員,提供拍戲通告信息服務。

Ⅸ 如何進入正規劇組

正規劇組一般是指院線電影電視劇劇組,這種劇組不對外找人,都是只從圈內協調,看你進入劇組干什麼了,想干什麼就要找到相關的關系人,才有可能進組。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