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的術語
㈠ 拍電影時導演喊的Rolling和Action都是什麼意思啊
一、Rolling:表示開機,直接翻譯為旋轉。在膠片時代表示膠片已經在攝影機中跑起來了,經費已經燒起來了,要抓緊拍。
二、Action:意思是開始或開拍,是在拍片現場,各單位準備完畢後,導演用來命令演員開始表演的口頭用語。此時拍攝進行中,直到導演喊停。
在電影或者電視拍攝現場導演、劇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經常用一些「專業術語」在進行交流,不僅節省時間而且能快速反應出問題,提高了在片場的工作效率。
(1)劇組的術語擴展閱讀
其他相關術語:
1.NG
英語「NO GOOD」的縮寫。指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導演對演員的某一場戲不滿意,讓演員再來一次,即為NG。
2.攪片
指底片或影片在攝影機或放映機中攪成一團。有人戲稱之為「沙拉」。
3.機點陣圖
機點陣圖,標明有攝影機位置的場景平面圖。是攝影設計或攝影台本表達方式之一。從機點陣圖上可以看出攝影角度的變化和每個鏡頭的拍攝范圍。
4.speak
錄音師已經准備好錄音機,並已經開始運行錄音機時喊出「Speak」。一般喊在攝影師的「running」之後,導演「action」之前。國內喊法一般為「錄音開機」。
5.ready
「Ready」一般為導演指示各部門完成所有準備進入待命狀態。國內導演一般喊「准備」或「再一個」。
㈡ 誰能提供電影劇本的全部專業術語及解釋和相關的範文呢
要十幾頁,貼不下,只能選一部分了。
影視劇本大約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文學劇本,也就是編劇提供的最初的劇本。
第二種是分鏡頭劇本,細化了的分鏡頭劇本可以成為拍攝的依據,是導演的工作台本。
第三種是實拍鏡頭記錄本,是對實地拍攝的記錄,是由場記負責完成的記錄整個拍攝過程的劇本形式,是場記的工作台本,主要為後期編輯時提供依據,其形式與分鏡頭劇本近似,內容包括鏡頭 順序、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台詞、每個鏡頭的拍攝次數、每次拍攝的時間長度及效果等等。在拍攝中,導演常常臨時改變分鏡頭劇本,所以,實拍鏡頭記錄本才同拍成的影片鏡頭相一致。
簡單地說,文學劇本是編劇構想的影視;分鏡頭劇本是用來拍攝的依據;實拍鏡頭記錄本是真實拍攝的記錄。
但是,有些劇本,處於文學劇本與分鏡頭劇本之間。
一般說來,要寫清楚場、景、時、人等要素;用「內」表示室內景,用「外」表示戶外景,用「日」表示白天,用「夜」表示晚上等。有些劇本要求在動作前加「△」,以區別於對話,哪是動作,哪是台詞,使人一目瞭然。分鏡頭劇本要將每個鏡頭編號。
如,下面就是劇本格式的樣本:
(第七集)
【 1 】時:日
景:衙門天井
人:芊、師爺、官媒婆、衙役眾
△芊的屍首用白布蓋著,停放於天井。
△官媒婆領著師爺前來驗屍。
△官媒婆遠遠地就停下來,顯然對剛才之事仍心有餘
悸。
婆:(指著屍體)師爺,這就是童芊的屍體。
△師爺露出厭惡的表情,只匆匆揭起白布看了一眼,
見芊滿臉血污,狀甚恐怖,馬上又把白布放下。
師爺:(揮揮手)來人!
△兩名衙役上前。
師爺:把她抬到亂葬崗埋了。
衙差:(領命)是!
【 2 】時:日
景:亂葬崗
人:芊、衙差數
△亂石磷殉。
△蓋著破席子的屍體停放地上。
△衙役門拿著鐵鏟,正起勁地挖掘著....
△亂風揭開了席子一角,露出芊那長長的秀發....芊
似是真正的消失在這個塵世里....
【 3 】時:日
景:衙府外
人:虎、環境人物
△市集,熙攘的人群。
△虎拿著畫像,仍在向路人問訊。
△路人好象想起想么,向虎說了幾句話,向前一指指
點點。
△但見虎臉色大變,突然甚麼也不顧人,向前發狂直
沖....畫像也丟在地下....
【 4 】時:日
景:衙門外
人:虎
△狂力的擂鼓聲。
△虎雙手猛力擊鼓,大聲喊冤。
虎:大人,冤枉啊——冤枉啊——
下面是舉例:
舉例之一
文學劇本
電影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二
文學劇本
電視劇《大旗英雄傳》
第十二集
場:1
景:黃蜂銷金窩大廳
時:夜
人:陰儀,水靈光,易冰梅,易冰菊,易冰蘭、艾天蝠、寶兒及鬼谷徒眾
△ 黃蜂銷金窩大廳正中已經擺上了三桌豐盛的酒席,陰儀與三魔女、艾天蝠、寶兒等人坐於正中大桌,其餘徒眾分坐於兩邊兩桌。
△ 幾個下人正穿梭於酒席之間,端上各種山珍海味及美酒。
△ 易冰梅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又拿起酒壺為陰儀及眾人斟酒。
易冰梅:想不到這窩蜂子的老巢里美酒好菜還真不少啊。這陳年的花雕入口溫潤香甜,想必又是江南哪位富家子弟孝敬這群蜂女的了。
△ 寶兒滿嘴水晶餚肉,一雙筷子仍雨點般不停下在各色菜餚上。
寶 兒:(咽下嘴裡的菜)師姐師姐,要不你也找個江南富豪家嫁過門去,我們這些娘家人也就天天都有這好酒喝了,哈哈(大笑)。
易冰菊:去!你這小東西沒大沒小的,仗著師父疼你,嘴裡就老是不三不四的。
易冰蘭:(邊笑邊罵)就是,大人的事情,你小孩子懂個什麼。
△ 陰儀坐在正中看著他們拌嘴慈祥地微笑著。
寶 兒:我怎麼不懂,我知道你們兩個這么凶,一定一輩子都嫁不出去!
易冰梅:好啊,小東西!再亂說話,看師姐們不教訓你!
易冰菊:來!罰你連喝三杯!
△ 艾天蝠坐在一邊微微哂笑。
艾天蝠:(對寶兒)這次就是連師父也幫不到你了。
△ 寶兒端起酒杯,為難的看著陰儀。
寶 兒:師父……
陰 儀:看你年紀小,師父就幫你喝一杯吧。
△ 陰儀端起一杯酒要喝。
易冰梅:師父果然偏心!你要代他喝也行,也得一口氣喝三杯!
陰 儀:師父年紀大了,哪象你們年輕人酒量這么好。
△ 寶兒嘻嘻哈哈地又倒了三杯酒。放到陰儀面前。
寶 兒:師父武功高強內力深厚,喝點酒算什麼,你就幫我喝了吧師父!
△ 陰儀看看這幾個徒弟,又看看面前這三杯酒。
陰 儀:你們這幾個鬼東西,原來是串通好了沖著我來的啊。
△ 易冰蘭端起一杯酒湊到陰儀面前勸酒,陰儀推不過,只好喝了一杯。
△ 易冰菊又如法炮製,勸著陰儀喝了第二杯。
△ 門口水靈光低著頭憂心沖沖地走過,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廳內眾人的嬉笑。
△ 陰儀正被眾人勸得無可奈何,見到水靈光走過,忙向她招手。
陰 儀:靈兒,快進來幫幫我。
△ 水靈光遲疑了一下,緩緩走至席間。
△ 眾人見來了新目標,都拿著酒杯來到水靈光面前勸酒。
易冰梅:妹妹你來得正好,那你就替師父她老人家喝了這杯酒吧。
△ 水靈光仍是低著頭。
水靈光:我不會喝酒。
寶 兒:(有點喝多了)不會喝?我看那鐵中棠也象是個愛喝酒的人,你跟她一起這么久,怎麼會不會喝酒?別找借口啦!
△ 水靈光心頭一緊,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 大廳里眾人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原本熱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
△ 寶兒自知語失,坐了下來,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易冰梅:都怪你這小鬼,口無遮攔的!
△ 陰儀看著水靈光的背影,嘆了一口氣。
陰 儀:問世間情為何物,竟將好好的一個姑娘變成這般模樣。
易冰梅:師父,我去勸勸她。
△ 陰儀點頭,易冰梅追著水靈光走出門去。
△ 艾天蝠端起面前酒杯一飲而盡。
△ 寶兒看了眼眾人,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場:2
景:黃蜂銷金窩廂房
時:夜
人:水靈光,易冰梅
△ 水靈光坐在床邊看著自己手中的草娃娃發呆。
水靈光:(自言自語)你現在會在什麼地方呢?
△ 門外傳來敲門聲,隨後易冰梅推門進來。
△ 水靈光忙把草娃娃藏到懷里。
易冰梅:妹妹,是我,我進來陪你坐坐。
△ 易冰梅來到水靈光身邊坐下。
△ 水靈光仍是一語不發,只是低著頭沉思。
易冰梅:妹妹妹,師父看到你這個樣子很是放心不下,特地叫我來看看你。
△ 水靈光抬起頭來,但不久又低下頭去。
水靈光:你們都對我很好,我知道……
△ 易冰梅抓住水靈光的手。
易冰梅:妹妹,你為什麼要這么折磨自己呢?你這又是何苦呢?
水靈光:(無可奈何)我……我……
易冰梅:唉,姐姐也知道你心裡放不下他,但是你也不要啊,這樣只會使自己更加痛苦。不如你先隨我們回去,師父一定會象對待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你。到時候你更有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們陪著你,不比他一個人強嗎?
△ 水靈光抬起頭來看著易兵梅的雙眼,心中充滿感激之情,但卻又實在放不下對鐵中棠的深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易冰梅:好了,姐姐先不打擾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 易冰梅推門出去了。
△ 水靈光又拿出懷里的草娃娃來看著沉思。
舉例之三
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四
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五
分鏡頭劇本
電影《夢想與少年》
分鏡頭劇本《夢想與少年》
一. 夜 內. 學生宿舍
1.[近景,俯拍]米粒寫完最後一個字,把筆放下.
2.[近景,側拍]米粒嘴裡咬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整理稿子.
3.[全景,正拍]興奮地爬下床,伸了一個懶腰.拿著厚厚的稿子,悄悄走到對面秧子的床邊,蹲下來.
4.[中景,側拍]米粒掀開秧子的被子捅他的胳肢窩,"秧子,秧子."秧子迷迷糊糊的轉過身來,米粒用手電筒照秧子的眼睛.
5.[中景,側拍]秧子擋住照在眼睛上的手電筒光,不耐煩地嘟囔:"你做啥子嘛!"(注:四川話)
6.[中景,側拍]"完了!"米粒的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顫抖.
"什麼完了?"
"我的小說,<<夢想與少年>>."
7.[中景,側拍]"噢,你寫完了,我明天再看吧."話沒有落句,秧子便轉過身去,用被子蒙住腦袋呼呼地睡了.
8.[全景,正拍,]米粒有點失望,站起來掂了掂稿子,爬回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索性爬又下來,走了出去.
二. 夜 外. 宿舍區
9.[全景,正拍]米粒從宿舍大門出來.四周靜悄悄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水般的月光撒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三. 夜 外. 操場
10.[全景,移拍]米粒爬上乒乓球台,揚起頭,舒展雙臂,大聲喊道:"月亮,我要擁抱你!"
"哪個?在嚎啥子?"後面一道耀眼的白光刺過來.(注:四川話)
米粒嚇的趕緊跳下來,拔腿就跑.
"站住!幾班的?"值勤老師追趕米粒.(注:四川話)
畫面淡出...... 片名淡入......
四. 日 外 .學校
11.[大全]學生陸陸續續走進學校和教學樓.
五. 日 內. 樓道
12.[全景]上課鈴響,三三兩兩的學生急匆匆走進教室.
六. 日 內. 辦公室
13.[中景,側拍]米粒耷拉著頭坐著,老師甲在批改作業,抬頭鄙夷地看米粒一眼.
14.[近景,正拍]米粒抬起頭看老師甲.
15.[近景,正拍]老師甲撇一下嘴,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
16.[近景,正拍]米粒回過頭來.
(米粒的畫外音)"我被通知到教導處等待挨訓是我們班正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英語學的不怎麼好,也可以說非常不好."
七. 日 內. 教室
17.[全景]英語老師領著大家念英語單詞.
18.[中景,正拍]米粒生硬地念著單詞,單詞從他嘴裡出來,變的很別扭.遇到不會念的便跳過去.
劉小琴:"你用諧音先把單詞標記下來,就容易讀了."
米粒:"諧音?"
19.[近景,側拍]劉小琴在紙上寫了一個單詞:China.然後在下面註上:茄樂.
20.[中景,正拍]米粒:"啊,這個辦法好,我怎麼沒想到."
英語老師:"米粒."
(米粒的畫外音)"下雨偏逢屋漏,老師居然讓我來讀這個剛學的單詞."
21.[中景,正拍]米粒不知所措地慢慢站起來.
22.[近景,正拍]英語老師:"這個單詞我剛剛領你們讀了."
23.[中景,正拍]米粒的胳膊被劉小琴輕輕拽了一下,米粒低頭看她
24.[特寫]劉小琴在本子上寫了"十劉頓次"四個字.
25.[近景,正拍]米粒抬頭,大聲回答:"十劉頓次".
26.[近景,正拍]英語老師:"坐下吧."
(米粒的畫外音)"我們的英語老師叫張芳國,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她肯叫我,是因為她是新來的,不知道我的底細."
27.[近景,俯,側拍]米粒寫日記.
28.[全景]校園里從人群中穿過的女人.
(米粒的畫外音)"沒見到她之前,我曾在日記本里寫下對她的幻想,比如她可能長的很高,亭亭玉立的那一種,臉紅彤彤的,抿嘴一笑,就像是一支冰清玉潔的荷花."
29.[中景]張老師從門外走上講台.
(米粒的畫外音)"然而她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荷花,而是一隻白皮的倭瓜."
30.[全景]劉小琴帶頭鼓掌,大家也跟著鼓起掌來.
31.[中景,正拍]張老師微笑著點點頭:"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叫張芳國,是你們的新班主任.我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張芳過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母,Rose."以後同學們可以叫我Rose."
32.[全景,正拍]吳遼撓著頭站起來道:"張老師,我們以後可以叫你\'肉絲\'嗎?"
33.[近景,正拍]"可以."張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34.[全景,正拍]秧子:"你這個肉絲,跟我們吃的那個肉絲,意思一樣嗎?"
秧子這句話把全班同學都逗樂了.
35.[近景,正拍]張老師氣的臉色鐵青.
36.[近景,正拍]米粒樂的趴在桌子上:"肉絲?嘻嘻...玫瑰肉絲?哈哈..."
八. 日 內. 辦公室
37.[近景,正拍]"還笑呢!"老師甲白了米粒一眼,把鋼筆往墨水瓶里使勁捅了捅,在作業本上嘩嘩地打著差號.
38.[近景,側拍]米粒直了直身子.
曹老師從窗外走過.
米粒看著窗外.
(米粒的畫外音)"不知道今天誰來教育我,張老師在上英語課,她可能開不了.啊,曹老師,是她!"
九 .傍 晚. 操場
39.[全景,側拍]米粒坐在草坪上.
"米粒,米粒"曹老師向他走來.
40.[中景,正拍]曹老師走到米粒身邊坐了下來,拿出一本作文本,問米粒:"這是你的作文本?"
"是的."
"寫的很好,回去上晚自習吧."
舉例之六
分鏡頭劇本《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鏡號1,鏡號2
鏡號 景別 攝法 內容 音樂 音響
1
2 特
全
中 下搖
拉
切
㈢ 拍電影、電視劇時的專業術語
場記板",每拍攝一個鏡頭,場記都會把這個板子放在攝影機前面拍打一下「第幾場第幾次」,便於後期剪接。
電視劇或電影中一些會輕功的人,他們身上綁的那根繩子 吊威亞
㈣ 電影劇本里的英文術語都是什麼意思
電影劇本裡面有很多英文術語,主要是為了表現一些內容所需處於的位置或者作用而已。比如:FADE IN (淡入),FADE OUT (淡出)這樣的英文術語是比較常見的。
㈤ 找一些拍攝電影時的專業術語
定格
電影鏡頭運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現為銀幕上映出的活動影像驟然停止而成為靜止畫面(呆照)。定格是動作的剎那間「凝結」,顯示宛若雕塑的靜態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場面、某種神態、某個細節等。具體製作方法是,選取所攝鏡頭中的某一格畫面,通過印片機重復印片,使這一停止畫面延伸到所需長度。根據鏡頭剪輯的需要,定格處理可由動(活動畫面)到靜(定格畫面),也可由靜(定格畫面)到動(活動畫面),也有的在影片結尾時,用定格表明故事結束,或藉此點題,以便給觀眾留有回味。
特寫
拍攝人像的面部、被攝對象的一個局部的鏡頭。為美國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所創用。特寫鏡頭是電影畫面中視距最近的鏡頭,因其取景范圍小,畫面內容單一,可使表現對象從周圍環境中突現出來,造成清晰的視覺形象,得到強調的效果。特寫鏡頭能表現人物細微的情緒變化,揭示人物
出畫入畫
電影藝術處理鏡頭結構的一種手法。鏡頭畫面中的中心人物或運動物體離開畫面,稱為出畫;人物或運動物體進入畫面,稱為入畫。當一個動作貫串在兩個以上的鏡頭中時,為了使動作流程繼續下去而不使觀眾感到混亂,相連鏡頭間的人物或運動物體的出畫和入畫方向應當基本上一致,否則必須插入中性鏡頭作為過渡。
圈入圈出
「劃」的一種變化。以圓圈的方式,從畫面中心圓點開始逐漸擴大(圈出),或以圓圈將整個畫面逐漸收縮為圓點(圈入),並由下一個畫面所取代。有時圈入也用於強調或突出畫面上某一細節部分。
切出切入
指上下鏡頭直接銜接。前一個鏡頭叫「切出」,後一個鏡頭叫「切入」。這種不需外加任何技巧的鏡頭組接方法,能增強動作的連貫性,不打斷時間的流程,具有干凈、緊湊、簡潔、明快的特點。往往用於環境描寫、人物對話和行動的銜接。在故事影片的拍攝中,同一場面內的鏡頭,一般多採用這種銜接方式。隨著鏡頭的切出切入,觀眾在視點的不斷變換中,逐漸了解表現對象,並不感到畫面的組接痕跡。
淡入淡出
也稱「漸顯漸隱」。電影中表現時間、空間轉換的技巧之一。後一個畫面逐漸顯現,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的開端稱「淡入」,表示一個段落的開始;前一個畫面漸漸隱去直至完全消失,稱「淡出」,表示一個段落的結束。淡入、淡出節奏舒緩,具有抒情意味,並能給觀眾以視覺上的間歇,產生一種完整的段落感。隨著電影節奏的加快,今已較少採用。
劃入劃出
簡稱「劃」。電影中表現時間、空間轉換的技巧之一。用不同形狀的線,將前一個畫面劃去(劃出),代之以後一個畫面(劃入)。一般適用於表現節奏較快、時間較短的場景轉換;尤其是在描寫同時異地或平行發展的事件時,劃的組接技巧有著別種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不足之處在於,如處理不當,容易使觀眾意識到銀幕的四面框的存在,削弱了畫面形象的真實感。
化入化出
也稱「溶出溶入」、「溶變」,或簡稱「化」、「溶」。電影中表示時間和空間轉換的技巧之一。指前一個電影畫面漸漸消失(化出)的同時後一個畫面漸漸顯現(化入)。兩者隱顯的時間相等,並且在銀幕上呈現一個短時間的重疊,即經過「溶」的狀態實現交替。也常用以表現現實與夢幻、回憶、聯想場面的銜接。「化」的方法,比較含蓄、委婉,並往往有某種寓意。根據內容、節奏的需要,「化」的時間可長可短,一般在1-3秒之間。
長鏡頭
「短鏡頭」的對稱。指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能包容較多所需內容或成為一個蒙太奇句子(而不同於由若干短鏡頭切換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長度並無明確的、統一的規定。一般分為固定長鏡頭、變焦長鏡頭、景深長鏡頭、運動長鏡頭四種。其中運動長鏡頭包括攝影機的推拉搖移升降等運動。由於長鏡頭能把鏡頭中的各種內部運動方式統一起來,因此顯得自然流暢,又富有變化,為畫面造成多種角度和景別,既能表現環境、突出人物,同時也能給演員的表演帶來充分的自由,有助於人物情緒的連貫,使重要的戲劇動作能完整而富有層次地表現出來。長鏡頭的拍攝,由於不會破壞事件發生、發展中的空間與時間的連貫性,所以具有較強的時空真實感。
跟鏡頭
又稱「跟拍」。攝影機跟隨運動著的被攝對象拍攝的畫面。跟鏡頭可連續而詳盡地表現角色在行動中的動作和表情,既能突出運動中的主體,又能交代動體的運動方向、速度、體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使動體的運動保持連貫,有利於展示人物在動態中的精神面貌。
空鏡頭
又稱「景物鏡頭」。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場面描寫而不出現人物(主要指與劇情有關的人物)的鏡頭。常用以介紹環境背景、交代時間空間、抒發人物情緒、推進故事情節、表達作者態度,具有說明、暗示、象徵、隱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夠產生借物喻情、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氣氛、引起聯想等藝術效果,在銀幕的時空轉換和調節影片節奏方面也有獨特作用。空鏡頭有寫景與寫物之分,前者通稱風景鏡頭,往往用全景或遠景表現;後者又稱「細節描寫」,一般採用近景或特寫。空鏡頭的運用,已不只是單純描寫景物,而成為影片創作者將抒情手法與敘事手法相結合,加強影片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手段。
拉鏡頭
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類型電影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美國好萊塢佔主流地位的一種影片製作方式的統稱。電影藝術在其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電影所特有的不同類型的影片。所謂類型,是指由於不同的題材、技巧和格調而形成的影片的范疇、種類或樣式。例如,好萊塢電影最重要類型之一——西部片,具有獨特的題材領域、自然背景、地區特徵乃至於場景、服裝、道具等造型元素,並由此產生這一類型獨有的敘事方式、形象構造、場面調度等藝術手法。其他類型如喜劇片、歌舞片、犯罪片、警匪片、偵探片、恐怖片、戰爭片、社會片、倫理片、幻想片、心理片、歷史片、傳記片、愛情片、兒童片、體育片、災難片等都有各自的傳統特徵。類型電影是藝術產品商業化、標准化的表現形態,多以觀眾喜愛的明星扮演的定型化的人物、觀眾感興趣的流於程式化的情節,富於刺激性的圖解式的銀幕形象牢牢地抓住觀眾;但由於它保留了歷年來藝術家們卓有成效的創造,形成電影自身的傳統,並隨著時勢的推移不斷有所變化,符合大眾化藝術的要求,因此為好萊塢電影贏得廣大的國際市場,並為其他國家商業電影所仿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好萊塢大製片廠制度的解體、導演個人風格的強調、各國新電影流派的興起、觀眾審美情趣的變異,電影類別及其內涵、技法、形式、界限均發生很大變化。
推鏡頭
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被攝對象向前推近的拍攝方法以及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向前推進時,被攝主體在畫幅中逐漸變大,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所要表現的部位。其作用是突出主體、描寫細節,使所強調的人或物從整個環境中突現出來,以加強其表現力。推鏡頭可以連續展現人物動作的變化過程,逐漸從形體動作推向臉部表情或動作細節,有助於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後景
鏡頭中位於主體後面或靠近後邊的人或物。後景在鏡頭畫面中,與前景相對應,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但大多是戲劇環境的組成部分。後景可以豐富畫面形象,產生多層景物的造型效果,增加鏡頭的空間深度,從而構成場景的典型環境和生活氛圍。攝影機取俯角拍攝時,畫面中後景的表現最為明顯。在某些場面處理中,後景即構成背景。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後景也可能相應地轉換為前景。
近景
攝取人物胸部以上的電影畫面。視距比特寫稍遠。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動占據畫面顯著地位,成為主要表現對象,能使觀眾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種形體動作。近景和特寫的作用有相似之處,即視覺效果比較鮮明,有利於對人物的容貌、神態、衣著、儀表作細致的刻畫。在表現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關系方面,近景有其獨到的藝術功能。近景有時也用於攝取景物的某一局部。有些攝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鏡頭,一般稱為「中近景」。
前景
鏡頭中位於主體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具有烘托主體和裝飾環境等作用,並有助於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在某些移動攝影中,藉助前景的變化與更迭,可增強鏡頭的運動感與節奏感。前景應與畫面內容有機結合,片面追求前景的裝飾美,會破壞畫面的統一,甚至削弱或混淆所表現的主體。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前景也可能相應地轉換為後景。
內景
也稱「棚內景」。指在攝影棚內搭置的場景(包括室內景或戶外景)。內景的有利因素是不受天氣、季節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同時較易於創造出所需的環境氣氛和視覺效果;不利的方面是耗資大,製作費時,某些場面容易顯露人工痕跡,缺乏真實感。因此,導演為了追求場面真實,近年多採用實景拍攝。
實景
非人工搭制的場景。電影拍攝中,為了追求環境的逼真效果,所直接選用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一般須作不同程度的加工布置,以符合劇情需要。實景使影片中出現的場面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既可節約製片成本,也有利於加快攝制進度。
全景
攝取人物全身或場景全貌的電影畫面。全景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個動作和人物的相互關系。在全景中,人物與環境常常融為一體,能創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動畫面。全景和特寫相比,視距差別懸殊。如果兩者直接組接,會造成視覺上和情緒上大幅度的跳躍,常能收到特有的藝術效果。
外景
攝影棚以外的場景。包括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等實景,以及在攝影棚外搭建的室內景。優點是真實、自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有利於表現地方色彩或民族特色。外景由美術師根據影片情節的需要事先選定,並可按照導演的創作意圖對實景作一定的加工,使之具有典型特徵和時代氣息。
遠景
攝取遠距離人物和景物的電影畫面。這種畫面可使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廣闊深遠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動的空間背景或環境氣氛。遠景可用以表現規模浩大的人群活動,渲染氣勢磅礴的宏偉場面。同時,遠景也常被用來抒發情感、創造意境,即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烘托或突出人物的內心波瀾。
場記
影片拍攝階段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指擔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主要任務是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的細節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由於一部影片是分割成若干場景和數百個鏡頭進行拍攝的,拍攝時不能按鏡頭順序進行,因此,場記所作的記錄有助於影片各鏡頭之間的銜接,為導演的繼續拍攝以及補拍、剪輯、配音、洗印提供准確的數據和資料。影片完成後,這些記錄還可供製作完成台本之用。
導演
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化裝師
影片的重要創作人員之一。化裝師具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美學素養、繪畫基儲歷史知識和觀察、分析生活的能力,能夠掌握並熟練地運用化裝技法和技巧,帶領和指導助手完成影片所規定的化裝任務。化裝師根據影片總體造型設計的要求和演員形貌的特點,設計角色的化裝造型,指導製作各種化裝造型所需要的零配件,完成全片人物的試裝和定型。在拍攝過程中,化裝師負責保持人物造型的連貫性,並隨著人物性格、情緒、年齡、境遇等因素的變化,予以相應的修改,以保持角色外部形象的真實感。
美術師
舊稱「布景師」、「美工師」。影片造型設計的主要創作人員。美術師的工作,從研究劇本開始,由分析人物入手,根據劇情和劇本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資料積累,進行影片的造型設計。即以化裝、服裝、布景、道具等造型手段創造劇中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影片的空間環境——符合人物規定情境、具有時代感和地域特點、並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較多動作支點、有利於場面調度和拍攝的藝術空間。美術師應具有較高的文藝素養和繪畫造型能力,並能熟練掌握影片視覺體現的特有規律;應善於組織和指導有關美術造型部門的工作,以努力體現總體設計意圖。
特技攝影師
電影特技鏡頭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與特技美術師合作,研究確定設計方案,運用相應的特技工藝技術,以普通的或特殊的攝影設備,完成特技鏡頭的攝制,以體現導演的創作意圖。
特技美術師
也稱「特技設計」。電影特技鏡頭的設計者和拍攝工作的組織者,與特技攝影師合作完成特技鏡頭的攝制。特技美術師兼有電影造型的藝術修養和掌握電影特技工藝技術的能力,能繪制特技鏡頭的畫面氣氛圖,勝任各種透視合成鏡頭所需的繪畫和模型加工等。在與特技攝影師研究確定具體拍攝方案後,運用相應的特技工藝技術,完成特技鏡頭的拍攝任務。特技美術師提出的特技鏡頭設計方案,須能體現導演的創作意圖,與影片總體造型融為一體,並充分考慮到逼真、安全、經濟、省時等要求。
製片人
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
製片主任
攝制組的行政領導者與組織者。根據分鏡頭劇本及導演的創作意圖編制和執行攝制計劃和成本核算,參與選擇演員,確定外景地點,審核布景設計等工作。對影片的政治思想內容和拍攝進程負主要責任,同時也對影片的藝術和技術質量負責。
環形電影
又稱「環幕電影」。一種在圍繞影院圓形內壁、呈360?的環形銀幕上放映的電影。由多台攝影機同步攝制,多台放映機同步放映,有三台、五台、九台、十一台等多種。環形電影院的放映機裝置在環形銀幕上方的放映室中,觀眾站立於觀眾廳中央,可隨意四面觀看。由於視野開闊,具有多聲道立體聲效果,能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但由於設備復雜,放映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僅半小時左右。環形電影院不能兼放普通影片,故限制較大,難以推廣。
多銀幕電影
以特製放映機在多塊銀幕上同時映出不同畫面的電影。觀眾在觀看主要畫面的同時,還能在其他銀幕上看到有關細節。多銀幕電影可以豐富影片內容,加深觀眾對影片的感受和理解。
球幕電影
又稱「圓穹電影」或「穹幕電影」。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一種大銀幕電影。拍攝及放映均採用超廣角魚眼鏡頭,觀眾廳為圓頂式結構,銀幕呈半球形,觀眾被包圍其中,視銀幕如同蒼穹。由於銀幕影像大而清晰,自觀眾面前延至身後,且伴有立體聲環音,使觀眾如置身其間,臨場效果十分強烈。
遮幅寬銀幕電影
也稱「假寬銀幕電影」。一種非變形寬銀幕電影。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遮去畫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度,但不改變畫面寬度,使畫面高寬比由原來的1:1.33,變成1:1.66至1:1.85,能得到與寬銀幕電影相同的銀幕效果。攝制這種寬銀幕電影較為簡便,已得到廣泛採用。
拷貝
英文的音譯,意為「摹本」、「復製品」。用作電影術語,指以正片從電影底片復印出供放映用的影片。
後期製作階段
混錄雙片製作階段和完成片製作階段的總稱。攝制組在完成對白雙片,並經審查通過後,即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其中混錄雙片製作包括配錄效果、音樂和混合錄音;完成片製作階段包括洗印部門底片剪接(通稱「套底」)、配光和沖洗光學混合聲底,以及印出原底校正拷貝和標准拷貝。
配對白
後期錄音的重要工作程序之一。指演員為剪輯完成的後期錄音影片或譯制影片配錄人物對話、獨白等。演員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須反復觀看銀幕上放映的鏡頭,熟記鏡頭中的表演,並使自己的聲音、情緒和口型與銀幕上人物的表演相吻合。
同期錄音
也稱「現場錄音」。在拍攝電影畫面的同時進行錄音的攝制方式。一般使用磁帶片收錄。同期錄音要求攝影棚裝備良好的隔音設備,並在攝影機、錄音機上加裝避音裝置。同期錄音也用於外景拍攝現場,所錄音響供演員配音時參考,以提高影片對白的質量。
先期錄音
也稱「前期錄音」。影片製作中先錄音後拍攝畫面的一種攝制方式。多用於有大量唱詞和音樂的戲曲片和音樂歌舞片,即在影片畫面拍攝前,先將影片中的唱詞和樂曲錄製成聲帶,然後由演員在拍攝相應畫面時,合著聲帶還音進行表演。
聲畫同步
影片中的對白和聲響與畫面動作相一致。即影片的聲帶與畫面嚴格配合,使聲音(包括配音)和畫面形象保持同步進行的自然關系,畫面中的視像和它所發出的聲音同時呈現並同時消失,兩者吻合一致。反之則為聲畫不同步。聲畫同步的作用,主要在於加強畫面的真實感,提高視覺形象的感染力。
音畫對位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包括兩種藝術處理:(1)音畫對比。音樂與畫面的內容和情緒一致,只存在量的差別。例如在中國故事片《紅色娘子軍》中,有一組表現戰士們充滿青春活力、節奏快速的生活畫面,而音樂是氣勢悠長、從容不迫的《五指山上紅旗飄》。這樣的對比,產生了加強畫面結構的作用。(2)音畫對立。音樂的形象和情緒完全相反。例如在故事片《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被逼成親時撞頭尋死。興奮歡快的結婚音樂,和祥林嫂頭破血流、痛不欲生的畫面形成尖銳的對立,深刻地表現了舊時代的悲劇性。音畫對位有時也能預示劇情的發展。例如在故事片《天雲山傳奇》中,當宋薇和吳遙結婚時,表現宋薇沉重痛苦心情的音樂與喜慶場面相對立,預示著她婚後的不幸。
音畫平行
也稱「音畫並行」。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指影片中音樂與畫面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藝術風格和戲劇性矛盾沖突相互貼近,但速度節奏並不同步。其基本特點是音樂重復或加強畫面的意境、傾向或含義。說明性音樂、渲染性音樂都屬於音畫平行的音樂。
音畫同步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指音樂與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相同。常用於動畫影片。美國美術電影導演沃爾特·狄斯尼(WaltDisney,1901-1966)在他所導演的「米老鼠」影片中充分運用音畫同步的藝術處理。因而音畫同步的音樂,也稱「米老鼠音樂」。也常用於歌劇片、舞劇片、戲曲片或喜劇樣式、驚險樣式的故事片中。有時還會形成畫面、音樂與音響效果三同步。例如中國影片《孫中山》中,北伐軍出城跑步出征,先是畫面與腳步音響同步出現,然後音樂也同步出現,腳步聲與音樂的低音聲部相結合,加強了音樂的低音,顯得更加雄壯和緊張。
㈥ 電影劇本里的英文術語都是什麼意思
電影劇本正文里,
首頁左上角會出現 IN (淡入),
末頁右下角會出現FADE OUT (淡出)。
中間的轉場,常用的有CUT TO/ DISSOLVE TO/ FADE TO,根據不同轉場方式決定寫哪一個。
場景標題(scene heading/slugline)中,
EXT.表示Exterior(外景),INT.表示Interior(內景),EXT./INT.後面寫的是某個具體地點。
DAY表示白天,NIGHT表示夜晚。
INTERCUT表示某場景的情節在兩個不同的地點同時發生,需要進行鏡頭交切。
FLASHBACK表示閃回,閃回段落結束後會有END FLASHBACK.
角色對話中,出現在括弧里的詞屬於對話的輔助性描寫(parenthetical instructions)。
常用的有(beat),表示故事節奏上的變化,通常是對話中的停頓;(pause),表示對話中的停頓。
(in French/German/Chinese...)表示該角色說的是某一種外語,但劇本里用英文寫出來;
(English subtitles)表示這段外語對話會加上英文字幕。
出現在頁尾的(MORE),表示本頁最後一個角色的話沒講完,到下一頁繼續;
(CONT'D),即Continued,用於該角色上一頁的話沒講完時,或者同一頁中該角色的話被某個動作/狀況打斷時,表示對話繼續。
(O.S.),即Off Screen,表示角色在該場景中出現,但觀眾看不到他/她,只能聽見他/她的聲音。
(V.O.),即Voiceover,表示角色在該場景中並沒有實際出現,但觀眾可以從場景中的電話/收音機等設備里聽見他/她的聲音;(V.O.)也同樣用於角色的內心獨白/解說。
(into phone)和(hangs up),用於電話對白。
SERIES OF SHOTS:
A) ...
B) ...
C) ...
與
MONTAGE:
A) ...
B) ...
C) ...
SERIES OF SHOTS和MONTAGE都表示把一系列鏡頭/畫面排列組合起來,從而避免使用過多的場景標題。
SERIES OF SHOTS通常用於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事情,注重邏輯順序;
MONTAGE則是把不同時空內的場景進行組接,用來渲染情緒或製造氛圍。
A) ... B) ... C) ... 每一條表示一個鏡頭/畫面。
㈦ 導演拍戲時的術語都有什麼
action 開始
cut 叫停
OK,就是過嘍
拍戲是知道各部門就位,燈光,音響,攝象,OK?action……cut!收工
黑色的板是打板,但不一定都是黑色的
打板了就是action了
㈧ 導演拍戲時的術語都有什麼
樓上的答好多,不過還有一個:全世界stay by,就是全部人准備的意思,一般說全部人時都說成全世界.我就知道這個和樓上說的
㈨ 劇組拍戲時的常用語
1.場面調度
一詞來自法語,原指舞台上處理演員表演活動位置的技巧。在電影藝術中,它包括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兩個方面。構思和運用電影場面調度,須以劇情、人物性格、人物關系為依據 。利用場面調度 ,可以在銀幕上刻畫人物、渲染氣氛、交待時間間隔和空間距離,對造型也起著重要作用。
演員調度分為:①橫向調度,即演員從畫面的左或右方橫向運動;②正向或背向調度,即演員面向或背向鏡頭縱向運動;③斜向調度,即演員沿與鏡頭水平線成夾角的線路作正向或背向運動;④上下調度,即演員從畫面上方或下方垂直向相反方向運動;⑤斜上斜下調度,即演員在畫面上方或下方沿與鏡頭垂線成夾角的線路向反方向運動;⑥環形調度,即演員在畫面中作環形運動;⑦無定形調度,即演員可在畫面上自由運動。演員調度的著眼點,不僅在於演員在畫面中構圖的美感,還應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動作邏輯。
攝影機調度的形式即攝影機的運動形式,如推、拉、搖、跟、移、升、降等;根據鏡頭位置可分為正拍、反拍、側拍等;根據鏡頭角度分為平拍、仰拍、俯拍、旋轉拍等。
電影場面調度是演員調度與攝影機調度的有機結合,它們相輔相成,都以劇情發展、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所決定的人物行為邏輯為依據。這兩種調度的結合,通常有以下 3種方式:①縱深調度,即在多層次的空間中配合演員位置的變化,充分運用攝影機的多種運動形式,例如跟拍一個人物從一間房間走到屋子深處的另外幾個房間。這種調度利用透視關系使人和景的形態獲得較強的造型表現力,加強三度空間感。②重復調度。在同一部影片中,相同或近似的演員調度或攝影機調度重復出現,會引起觀眾的聯想,領會其內在的聯系,增強感染力。③對比調度。如調度上的動與靜、快與慢再配以音響的強弱、光影的明暗則會使氣氛更為強烈。
場面調度與蒙太奇並不相悖,這兩種特殊的表現手段如果能夠相互結合相互融合,電影會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2.cut-- 剪輯
fade in--(電影畫面或廣播聲音)漸現,淡入,漸強
fade out(電影畫面或廣播聲音)漸隱,淡出,漸弱
fall off--逐漸降低亮度
sets--〈戲〉布景;大道具;〈電影〉攝影棚
shot--〈電影〉連續鏡頭或者拍攝
3.全景
攝取人物全身或場景全貌的電影畫面。全景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個動作和人物的相互關系。在全景中,人物與環境常常融為一體,能創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動畫面。全景和特寫相比,視距差別懸殊。如果兩者直接組接,會造成視覺上和情緒上大幅度的跳躍,常能收到特有的藝術效果。
4.閃回
影片中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一種手法。即突然以短暫的畫面插入某一場景,用以表現人物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和感情起伏。與一般回憶及倒敘不同,閃回不需要中斷原來場景中的動作和節奏,而擷取最富於特徵、最具有鮮明形象性的動作或細節,用極其簡潔明快的手法加以強調和表現,給觀眾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閃回」的內容一般為過去和已經發生的事情,如表現人物對未來或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預感則稱為「前閃」,兩者統稱為「閃念」。
5.跟鏡頭
又稱「跟拍」。攝影機跟隨運動著的被攝對象拍攝的畫面。跟鏡頭可連續而詳盡地表現角色在行動中的動作和表情,既能突出運動中的主體,又能交代動體的運動方向、速度、體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使動體的運動保持連貫,有利於展示人物在動態中的精神面貌。
6.拉鏡頭
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類型電影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美國好萊塢佔主流地位的一種影片製作方式的統稱。電影藝術在其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電影所特有的不同類型的影片。所謂類型,是指由於不同的題材、技巧和格調而形成的影片的范疇、種類或樣式。例如,好萊塢電影最重要類型之一——西部片,具有獨特的題材領域、自然背景、地區特徵乃至於場景、服裝、道具等造型元素,並由此產生這一類型獨有的敘事方式、形象構造、場面調度等藝術手法。其他類型如喜劇片、歌舞片、犯罪片、警匪片、偵探片、恐怖片、戰爭片、社會片、倫理片、幻想片、心理片、歷史片、傳記片、愛情片、兒童片、體育片、災難片等都有各自的傳統特徵。類型電影是藝術產品商業化、標准化的表現形態,多以觀眾喜愛的明星扮演的定型化的人物、觀眾感興趣的流於程式化的情節,富於刺激性的圖解式的銀幕形象牢牢地抓住觀眾;但由於它保留了歷年來藝術家們卓有成效的創造,形成電影自身的傳統,並隨著時勢的推移不斷有所變化,符合大眾化藝術的要求,因此為好萊塢電影贏得廣大的國際市場,並為其他國家商業電影所仿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好萊塢大製片廠制度的解體、導演個人風格的強調、各國新電影流派的興起、觀眾審美情趣的變異,電影類別及其內涵、技法、形式、界限均發生很大變化。
7.ACTION 開拍
在拍片現場,導演用來命令演員開始表演的口頭用語。
ACTION CUTTING 表演場次
為了便於影片的拍攝,通常將影片分成獨立的場景進行拍攝,上一個場景常包括下一個場景的開頭,以保持劇情的連戲。
ACTION FIELD 表演區
攝影機鏡頭所能攝入的區域。
ACTION FILM 動作片
泛指以快節奏動作製造趣味的電影,如西部片、功夫片、警匪片,但某些強調動作的鬧劇也可包括在內。第一部廣受歡迎的動作片是1903年的《火車大劫案》。
ACTORS STUDIO 演員工作室
1947年,由伊力.卡山、勞勃.路易斯和雪莉.史勞復在紐約成立的職業演員訓練場所。曾對1950年代的美國戲劇和電影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著名演員如: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等均出於此。
ACTUAL SOUND 真實聲音
在一場戲中,聲音的來源由演出實況而產生,例如演員的念白、街上的環境聲音,都是真實聲音。
AD LIB 即興台詞
未寫在劇本中,由演員隨興表達的對白或妙語。
8.後景
鏡頭中位於主體後面或靠近後邊的人或物。後景在鏡頭畫面中,與前景相對應,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但大多是戲劇環境的組成部分。後景可以豐富畫面形象,產生多層景物的造型效果,增加鏡頭的空間深度,從而構成場景的典型環境和生活氛圍。攝影機取俯角拍攝時,畫面中後景的表現最為明顯。在某些場面處理中,後景即構成背景。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後景也可能相應地轉換為前景。
近景
攝取人物胸部以上的電影畫面。視距比特寫稍遠。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動占據畫面顯著地位,成為主要表現對象,能使觀眾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種形體動作。近景和特寫的作用有相似之處,即視覺效果比較鮮明,有利於對人物的容貌、神態、衣著、儀表作細致的刻畫。在表現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關系方面,近景有其獨到的藝術功能。近景有時也用於攝取景物的某一局部。有些攝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鏡頭,一般稱為「中近景」。
前景
鏡頭中位於主體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具有烘托主體和裝飾環境等作用,並有助於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在某些移動攝影中,藉助前景的變化與更迭,可增強鏡頭的運動感與節奏感。前景應與畫面內容有機結合,片面追求前景的裝飾美,會破壞畫面的統一,甚至削弱或混淆所表現的主體。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前景也可能相應地轉換為後景。
內景
也稱「棚內景」。指在攝影棚內搭置的場景(包括室內景或戶外景)。內景的有利因素是不受天氣、季節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同時較易於創造出所需的環境氣氛和視覺效果;不利的方面是耗資大,製作費時,某些場面容易顯露人工痕跡,缺乏真實感。因此,導演為了追求場面真實,近年多採用實景拍攝。
實景
非人工搭制的場景。電影拍攝中,為了追求環境的逼真效果,所直接選用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一般須作不同程度的加工布置,以符合劇情需要。實景使影片中出現的場面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既可節約製片成本,也有利於加快攝制進度。
全景
攝取人物全身或場景全貌的電影畫面。全景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個動作和人物的相互關系。在全景中,人物與環境常常融為一體,能創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動畫面。全景和特寫相比,視距差別懸殊。如果兩者直接組接,會造成視覺上和情緒上大幅度的跳躍,常能收到特有的藝術效果。
外景
攝影棚以外的場景。包括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等實景,以及在攝影棚外搭建的室內景。優點是真實、自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有利於表現地方色彩或民族特色。外景由美術師根據影片情節的需要事先選定,並可按照導演的創作意圖對實景作一定的加工,使之具有典型特徵和時代氣息。
遠景
攝取遠距離人物和景物的電影畫面。這種畫面可使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廣闊深遠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動的空間背景或環境氣氛。遠景可用以表現規模浩大的人群活動,渲染氣勢磅礴的宏偉場面。同時,遠景也常被用來抒發情感、創造意境,即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烘托或突出人物的內心波瀾。
9.吊威亞(吊鋼絲)
10.後期製作階段
混錄雙片製作階段和完成片製作階段的總稱。攝制組在完成對白雙片,並經審查通過後,即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其中混錄雙片製作包括配錄效果、音樂和混合錄音;完成片製作階段包括洗印部門底片剪接(通稱「套底」)、配光和沖洗光學混合聲底,以及印出原底校正拷貝和標准拷貝。
配對白
後期錄音的重要工作程序之一。指演員為剪輯完成的後期錄音影片或譯制影片配錄人物對話、獨白等。演員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須反復觀看銀幕上放映的鏡頭,熟記鏡頭中的表演,並使自己的聲音、情緒和口型與銀幕上人物的表演相吻合。
同期錄音
也稱「現場錄音」。在拍攝電影畫面的同時進行錄音的攝制方式。一般使用磁帶片收錄。同期錄音要求攝影棚裝備良好的隔音設備,並在攝影機、錄音機上加裝避音裝置。同期錄音也用於外景拍攝現場,所錄音響供演員配音時參考,以提高影片對白的質量。
先期錄音
也稱「前期錄音」。影片製作中先錄音後拍攝畫面的一種攝制方式。多用於有大量唱詞和音樂的戲曲片和音樂歌舞片,即在影片畫面拍攝前,先將影片中的唱詞和樂曲錄製成聲帶,然後由演員在拍攝相應畫面時,合著聲帶還音進行表演。
聲畫同步
影片中的對白和聲響與畫面動作相一致。即影片的聲帶與畫面嚴格配合,使聲音(包括配音)和畫面形象保持同步進行的自然關系,畫面中的視像和它所發出的聲音同時呈現並同時消失,兩者吻合一致。反之則為聲畫不同步。聲畫同步的作用,主要在於加強畫面的真實感,提高視覺形象的感染力。
音畫對位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包括兩種藝術處理:(1)音畫對比。音樂與畫面的內容和情緒一致,只存在量的差別。例如在中國故事片《紅色娘子軍》中,有一組表現戰士們充滿青春活力、節奏快速的生活畫面,而音樂是氣勢悠長、從容不迫的《五指山上紅旗飄》。這樣的對比,產生了加強畫面結構的作用。(2)音畫對立。音樂的形象和情緒完全相反。例如在故事片《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被逼成親時撞頭尋死。興奮歡快的結婚音樂,和祥林嫂頭破血流、痛不欲生的畫面形成尖銳的對立,深刻地表現了舊時代的悲劇性。音畫對位有時也能預示劇情的發展。例如在故事片《天雲山傳奇》中,當宋薇和吳遙結婚時,表現宋薇沉重痛苦心情的音樂與喜慶場面相對立,預示著她婚後的不幸。
音畫平行
也稱「音畫並行」。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指影片中音樂與畫面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藝術風格和戲劇性矛盾沖突相互貼近,但速度節奏並不同步。其基本特點是音樂重復或加強畫面的意境、傾向或含義。說明性音樂、渲染性音樂都屬於音畫平行的音樂。
音畫同步
影片音畫關系的一種。指音樂與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相同。常用於動畫影片。美國美術電影導演沃爾特·狄斯尼(WaltDisney,1901-1966)在他所導演的「米老鼠」影片中充分運用音畫同步的藝術處理。因而音畫同步的音樂,也稱「米老鼠音樂」。也常用於歌劇片、舞劇片、戲曲片或喜劇樣式、驚險樣式的故事片中。有時還會形成畫面、音樂與音響效果三同步。例如中國影片《孫中山》中,北伐軍出城跑步出征,先是畫面與腳步音響同步出現,然後音樂也同步出現,腳步聲與音樂的低音聲部相結合,加強了音樂的低音,顯得更加雄壯和緊張。
㈩ 劇組專業術語(N頂)是什麼意思英文嗎
是在描述需要N頂帽子之類的嗎?
英文是:N caps 意思是:N頂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