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鸚鵡好看
❶ 什麼品種的鸚鵡最好養 而且便宜 還漂亮
虎皮鸚鵡價格不貴而且好養,20元一隻
關於虎皮的飼養繁殖,我真是有很多話可以嘮叨。虎皮是一種容易飼養,體質較好的鸚鵡。可由於多年對虎皮的飼養經歷以及對這種鳥的喜愛,令我深深的覺得要將虎皮養好卻絕不是一件不花氣力的事,要注意的事項還是可以總結歸納的。
在選好一對你心儀的虎皮種鳥後。我們就應在食物,巢箱,養籠幾點上花點功夫了。
食物:
眾所周知,虎皮的主要食物一般都是喂小米的。關於是喂帶殼的還是去殼的,我個人比較偏向去殼的。去殼的小米可能會導致一部分的營養流失。不過,這些營養我覺得完全可以從其他途徑中補回。而且,喂去殼的小米對主人和虎皮都方便,省時省力,完全是利大於弊!
對於要繁殖的虎皮來講,只是喂以小米,我覺得是不夠的。這會使得,老鳥可能不堪育雛的艱辛,壽命縮短,甚至奇異夭折。對雛鳥而言,也可能導致它們發育緩慢/不良,成活率低。A`|uBk>5
我建議,除小米外,應還要增加:
1。墨魚骨一根,用鐵絲吊起。既可以使得鳥可以啃食補充鈣質,也能充當雄鳥在孵化期的玩具。雄性好的公鳥體力充沛,非常活躍。當雌鳥孵卵時,他很有可能在孵卵期和幼鳥剛破殼時期頻繁進出孵化箱,肆意踐踏卵和幼雛,導致不良後果。讓公鳥一直有事可做是重要的。
2。綠葉菜和水果(青菜,蘋果),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也可以提高親鳥嘔性。注意:要小心農葯問題。我的青菜一般全年自己種(不要不相信,我就用月餅盒種在陽台里)。Cgzas%
3。我們吃的大米。一開始,虎皮一般都不喜歡吃大米。但我的虎皮都會吃大米。給點時間,讓鳥慢慢適應,你會發現虎皮能吃的東西真的不少!吃大米,是為了給虎皮(特別是小鳥)補充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的植物脂肪質。從小吃大米的虎皮明顯個子較大,體力好,發育的快。5A'-eOp"
4。沙土或碎磚粒(注意要消毒)。另用瓶子掛起,用以補充鳥兒的礦物質攝取。"cA(.lR/"
小米的學問:
喂虎皮的蛋小米是有分別的:
1)生蛋拌小米曬干。生蛋清中,我發現有使得虎皮發情的物質,吃生蛋拌小米的虎皮,比較容易繁殖。只在催情期給sPG{
2)雞蛋蒸小米曬干。從小鳥孵化開始小米就全選用這種了。
3)普小米。喂給剛出窩的小鳥只到它要繁殖
巢箱:
虎皮的巢箱,個人有個人的意見。一般上海市場上出售的巢箱(有兩層,尖頂的小木房子),我除了剛開始養時用過,就對其再沒有好感過。一句話:這種巢箱太爛了。c\_!BOB
虎皮的孵化箱,我一般自己做。後來,我就出錢叫木工按著我自己做的巢箱樣子做省了我一些力氣。
我設計的虎皮巢箱(內壁)要有三個鳥的寬度(約10~15CM),長一個半鳥身(約20CM),高度一般一個鳥的高度多一些(約10~12CM)。
虎皮的巢箱,我一般選用就一層的。講究通風透氣,但盡量不要見光。通風透氣度要根據地方的氣候(溫度,濕度),季節(如果,你希望一年四季都能有保障的繁殖率)而定。YZ
虎皮巢箱的材料選用,我也是有所考慮的。
底板:要有一定的厚度(約三厘米厚以上,但也別太厚,使得巢箱很笨重),木料我一般用松木,容易得到,有自然清香,基本耐用度一年以上,而且不太加重巢箱的整體重量。XpbT`4U
重點:我的巢箱底板上都會鑿一個蛋坑。所以,你現在明白,為什麼巢箱要三厘米的厚度了吧:)試試看吧。
銜接寬度的木板,一般稍厚一些就可以了,可以訂上釘子,承重,那就是它們的任務了。
前後的門面板,一般的復合板就可以了。薄一些便於打洞。
上頂蓋,鐵皮做的蓋子。用途:稍候解釋。
好,有了一個巢就好了吧?對不起,我這人有點完美主義,還有講就呢。再聽聽吧:
巢箱盡量掛籠外,以便於觀察,清理。巢箱內應鋪墊鋸木屑,以保持巢箱的清爽整潔。每窩小鳥出窩,對巢箱應消毒清理。建議,用沸鹽水(或適量高錳酸鉀水)對巢箱清晰消毒,再清水洗凈,置烈日下暴曬消毒。暴曬法也適用於對木屑的處理。
❷ 什麼鸚鵡聰明好看的
牡丹鸚鵡雖然自己的叫聲很刺耳,難聽,但是學其它的鳥叫卻十分像,又好聽(不會學人話)而虎皮鸚鵡顏色單一,但是叫聲比牡丹鸚鵡好聽多了(有的會學人話)
❸ 養什麼鸚鵡好
這是資料,你考慮吧。我建議你買牡丹的,虎皮有點味道難聞。
虎皮鸚鵡
【物種名稱】 虎皮鸚鵡
【又 名】 嬌鳳、彩鳳、阿蘇兒,鸚哥
【拉丁學名】 Melopsittacus unlatus
【英文名稱】 Budgerigar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虎皮鸚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鸚鵡,受到大眾廣泛地喜愛,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5百萬只,它們常是許多剛對鸚鵡有興趣的人買的第一隻鸚鵡,也是最常出現在鳥展的種類,自從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學家-癸格曼德對基因工程的重大發現與突破後,各種虎皮鸚鵡的變種即進入前所未有的多樣性,現在共有上千種的變種,再加上它們非常容易照顧及繁殖,所以會如此的普遍。
外型:鳥體為黃綠色;頭部後方、頸部兩側、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為淺棕色,每片羽毛均帶有黃色和黑色;喉嚨和面部為黃色;臉頰下方帶有不同程度的藍紫色,喉嚨部分有3個黑色點狀;胸部羽毛帶有細窄的黑邊。主要飛行羽覆羽為淺藍色;飛行羽為灰綠色並帶有淺\色的條紋;內側灰色並且帶有白色的斑紋;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為藍綠色,尖端黑色,內側黑色。鳥喙橄欖黃色,蠟膜藍色;虹膜白色。母鳥的蠟膜為灰棕色,僅帶有一點點淺藍色,到了繁殖季則會變為深棕色。幼鳥體色較深,公母幼鳥的蠟膜都為粉紅色,需要3到4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虎皮鸚鵡體長16~18厘米,體重35克。前額、臉部黃色。頰部有紫藍色斑點。上體密布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細條紋。腰部、下體綠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點。尾羽綠藍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腳灰藍色。雄鳥鼻包為淡藍色,雌鳥為肉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虎皮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的草原地區、乾燥的馬利植被區、穆拉加灌木叢和開闊的茂密林區、充滿桉屬和金合歡屬植物的平原地區、農耕區;平時大多不會離開河岸或是水源太遠。他們是群聚性的鳥種,平時大多聚集20隻甚至數百隻,曾經有聚集過25000隻的記錄;如果受到驚擾,則整群會飛起,在空中轉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飛動,然後降落在安全距離附近的樹上;他們是相當合群的鳥種,平時每隻鳥在群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並無階級之分,偶爾會發生爭吵;在破曉時分會先前往水源處飲水,然後才前往覓食,到了正午炎熱的時候會尋找濃密樹蔭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較涼爽時再繼續覓食,到了黃昏整群就會開始回巢休息過夜;白天喜歡在地面覓食,由於身體的羽色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因此相當難以被察覺;他們生性十分友善並不怕人,可以近距離接近觀察;他們大多前往牛羊飲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處活動,通常整群會一起快速的飲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們平常覓食並沒有固定的路線,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處搜尋;在比較寒冷的季節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區,炎熱的季節則會前往南澳。
虎皮鸚鵡人工培育的品種很多,主要從體羽的顏色上區分,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波紋型虎皮鸚鵡國內飼養的虎皮鸚鵡基本屬於這一類。體羽顏色斑紋近似原種,有藍、黃、綠等色,上體布滿黑色橫紋斑。
2.淡色型虎皮鸚鵡可分為上體黃色,腹部綠色和上體白色,腹部藍色兩個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點。
3.玉頭型虎皮鸚鵡一種頭部白色,其他部位體色均為談藍色;另一種頭部為黃色,其它部位體羽均為綠色兩個品系。
4.白化型虎皮鸚鵡全身羽毛為潔白色,眼睛為紅色,稱為白紅眼虎皮鸚鵡。還有一種體羽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塊斑,稱為雲斑虎皮鸚鵡。
5.黃化型虎皮鸚鵡全身體羽為黃色,眼睛為紅色,稱為黃紅眼虎皮鸚鵡。
分布:廣闊分布在澳洲的內陸地區,但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及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的數量稀少,曾引進(包括逃脫的籠養鳥)到許多國家,但絕大部分無法成功順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國、日本、美國、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倫比亞、社會群島、紐西蘭、阿曼等國家,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族群在1950年時引進後卻成功地生存與繁衍後代。
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等為食。繁殖期為6-1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
整體概述:
虎皮鸚鵡飼養簡單,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鸚鵡上嘴具鉤,強壯有力,喜歡啃咬木質,故不能用竹籠,要用金屬寵飼養。作為休閑觀賞鳥可用小型電鍍的金屬籠飼養,籠內設置有棲杠、吊環,供鸚鵡玩耍。作為繁殖鳥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金屬籠,籠的大小為長40厘米、寬35厘米、高35厘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托糞板),便於清理糞便。虎皮鸚鵡的巢箱為橫窩,巢箱大小為長25厘米、寬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個長方形小木箱,中間有隔板,分為內外兩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厘米,外室與內室中隔板上開一個同樣圓洞,直徑4厘米,為鳥出入之門戶。每天應更換清潔飲水,每周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曬鸚鵡。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於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平時應以穀子、稗子、小米或雞蛋小米為主,每天應喂點青菜,牡蠣粉或骨粉作為常備飼料(也可在籠內放一個整塊的墨魚骨任其啄取)。
繁殖:
虎皮鸚鵡4個月齡達性成熟,開始發情、交配,可作為種鳥進行繁殖了,虎皮鸚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窩可產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時雌鳥開始坐窩孵化,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30天左右,雌鳥在孵化期間對外界干擾較為敏感,盡量保持環境安靜,以免親鳥受驚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虎皮鸚鵡繁殖高峰期可達3~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應不斷更新種鳥。虎皮鸚鵡平均壽命7年.
牡丹鸚鵡別名情侶鸚鵡,屬鸚鵡目,鸚鵡科動物。牡丹鸚鵡原產於非洲的坦尚尼亞、烏干達、衣索比亞、蘇丹等國,是世界著名的觀賞鳥。
1 形態特徵及雌雄鑒別
牡丹鸚鵡有8個品種,有棕頭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黑臉牡丹鸚鵡以及人工培育定型的新品種等,它們的體型都不大,一般體長150mm左右。尾較短,呈鏟形,有白色的眼圈。其頭部的顏色因種而異,分別有黑褐色、桔紅色、金黃色、灰色、棕色等。喙朱紅色,頸部有赤紅色領環,胸部橙紅色,背羽及翅羽綠色,翅端近於黑色,尾羽鮮綠色。成鳥雌、雄羽色相同,但雄鳥體型略小於雌鳥,尤其是雄鳥的頭及喙比雌鳥瘦小。
2 飼養技術
2.1 飼喂 牡丹鸚鵡的日常飼料由70%粟(穀子)、20%稗子、10%蘇子混合而成。冬季及繁殖季節可適當增加葵花子、碎花生等脂肪性飼料,但所佔比例應在20%以下,以防鳥體過肥。除此之外,每天要充分供給青菜和水果。繁殖期間增加由60%玉米面、20%碎花生米及20%熟雞蛋混合而成的濕粉料。
2.2 其他管理措施 由於牡丹鸚鵡原產於熱帶,抗寒性較弱,冬季應保持環境溫度1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牡丹鸚鵡的喙堅實有力,不能用竹製籠飼養,而應該用12號鐵絲製成的金屬籠飼養,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cm,籠底應鋪一層細砂。
3 人工繁殖
3.1 繁殖季節控制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牡丹鸚鵡幾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季,應拆除巢箱,控制繁殖季節在春秋兩季比較合適。
3.2 繁殖場所的准備 成對繁殖牡丹鸚鵡,可自製一個70×60×50cm的繁殖籠,內設20×16×16cm的人工巢箱,巢箱的前面開一個直徑為6cm的出入口,口的下方設一木台,巢的側面開2~4個直徑為0.5cm的通氣孔。當繁殖期到來時,可在巢箱中鋪墊一層3~5cm厚的鋸末,並提供一些細軟雜草,供牡丹鸚鵡鋪巢之用。
3.3 配對、產卵、孵化及育雛 進入繁殖季節時,增加雞蛋、小米及青飼料的供應,促使其發情。成年鸚鵡一般為群養,讓它們自由配對,發現成對公、母與大群分開,可單籠巢飼養,讓其實現交配。牡丹鸚鵡一般每窩產卵6~8枚,有時多達10枚。孵化期約為19~22天,完全由雌鳥孵化。孵化期間雌鳥只在飲水、取食和排便時才出巢,每天離巢2~3次,每次出巢僅3~5分鍾。雄鳥在洞外守護並飼喂雌鳥。雛鳥出殼35~40天離巢,雛鳥離巢後,仍需親鳥飼喂2周後才能獨立生活,此時應將親鳥與雛鳥分開,讓親鳥繼續繁殖。一般情況下,1年繁殖2~4窩比較合適。雛鳥出殼後6個半月性成熟。
❹ 什麼顏色的虎皮鸚鵡好看
這個因人而異抄,沒有絕襲對的好看難看與否,目前國內的主流傾向是大頭、雙彩、紫金、彩虹,相對於歐血、日系、台血來說,國內培育虎皮一直沒有形成系統體系,所以玩賞方式存在較大差異,不足而一,也存在較大地域差異和小群落交流互動審美標准,有些傾向於多彩羽衣,有些傾向於大頭,有些喜歡白黑眼,但是如果你只是剛入門,那麼選擇最常規的幾類原始系虎皮是好選擇。
❺ 什麼樣的鸚鵡好
嘴心型,不能閉合的,頭和身子的連接出凹陷的,身體心型,後三鰭不重疊,鰓能版正常閉合不外鼓的,眼權睛不內凹的,尾柄短的,身子比較圓的,頭不太尖的,從正,滿面看兩邊對稱的,然後才是紅的,因為紅是可以養出來的,當然要健康沒受傷的,而且要有食慾,活潑的,再就是回家了放弱酸性的老水中養會更紅,加硝化細菌和沉木可以使水變酸。
❻ 什麼鸚鵡好看一些
虎皮鸚鵡主要有復黃藍白制綠四種顏色組成,顏色鮮艷,容易飼養,能夠和人一起玩,價格一般在25元1對,聰明的虎皮會學人話
牡丹鸚鵡,也很好看,又稱情侶鸚鵡,價格一般在60-100元1對,根據顏色和品種來決定
根據各地市場情況不同,價格有所區別的
❼ 想養只鸚鵡,什麼鸚鵡便宜好看點
見題回答,這是兩難的命題,許多鸚鵡羽毛艷麗、漂亮誘人但很多受人喜歡版的鸚鵡,是保護動物,不權容許飼養,這很遺憾。現在不涉及法律的民間飼養的鸚鵡品種有玄風、虎皮、牡丹等鸚鵡,您可以從這幾種鸚鵡里挑選,例如虎皮鸚鵡里的大頭、牡丹鸚鵡里的藍黑頭、綠黑頭等價格不貴,花色也還算豐富,鸚鵡相對抗病能力強,但養鸚鵡的問題是比較吵人,這是不太被大眾接受的,上述僅僅是個人養殖經驗僅供參考。
❽ 什麼鸚鵡比較好玩
能接受什麼價位的?要是手玩的話,建議買個bb從小手養,雖然有些累,但是養專大了非常的親人,屬現在tb上玩得比較多的是金太陽bb(12001300米,個人很喜歡)如果怕自己養不好,資金又有限,建議買玄鳳(我很喜歡玄鳳,很萌,而且算很便宜的中型鸚鵡,如果想玩的話,買公的比較好,會花叫,會吹口哨,比較活潑能鬧騰,母的文靜,很少叫)大概80100米每隻,但是特殊品種比較貴,譬如白子600米,派特300+,華勒貌似也不便宜,看個人喜好啦……實在都覺得貴,就養虎皮吧,也挺好玩的,其實要拿鸚鵡當朋友,好好對待,都是能玩得比較開心的w
❾ 你說什麼鸚鵡好看
葵花鳳頭鸚鵡好看。我喜歡!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