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佳琳綜藝節目
⑴ 廖佳琳的個人經歷有什麼
2010年考入星海音樂學院 師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系主任楊岩老師 在其悉心教導下 轉型為假聲男高音 在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假聲男高音之一 並多次在國外出演歌劇 擔任主角
2013 2014年赴法國參演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扮演凱魯比諾獲得好評。
2014受法國政府的邀請 於卡納克開了一場具有極度影響力的獨唱音樂會
2015年受羅馬教皇的邀請 於梵蒂岡開獨唱音樂會。
廖佳琳說,看似晦澀難懂的歌劇在國內其實一直有市場,有人欣賞,「歌劇也好,美國鄉村音樂也好,那就是人家的方言。能流行、能被市場認可,是因為有人在做,不能因為難就不做了
廖佳琳,綜藝節目《十三億分貝》參賽選手,湖南人,因為湖南話寧鄉版本的《Rolling in the Deep》走紅。
⑵ 廖佳琳 rolling in the deep什麼節目
是來自節目《十三億分貝》第8期。
《十三億分貝》中華方言歌唱大賞是由愛奇藝與尚眾傳播聯合出品,光啟傳媒製作的國內首檔方言音樂綜藝節目。
⑶ 汪涵跟撒貝南主持 一個綜藝節目 一個男的用湖南話唱roll in the deep 這個節目叫什
汪涵跟撒貝南主持 一個綜藝節目,其中一個男的用湖南話唱roll in the deep,這個綜藝節目是《十三億專分貝》屬。
1、《十三億分貝》是方言撞上音樂,零門檻全民狂潮,民間高手玩轉方言。
2、《十三億分貝》以「地方話」為演唱形式,進行「原創、改編、翻唱」等創作,魔性十足。
3、用湖南話唱roll in the deep是廖佳琳。
(3)廖佳琳綜藝節目擴展閱讀:
1、《十三億分貝》中華方言歌唱大賞是由愛奇藝與尚眾傳播聯合出品,光啟傳媒製作的國內首檔方言音樂綜藝節目。
2、以「一本正經,高唱胡聊,土洋結合,南腔北調」為節目定位的首檔方言音樂綜藝《十三億分貝》,通過「方言+音樂」的混搭形式,為用戶提供別具一格的視聽享受。
3、2016年4月19日,《十三億分貝》召開啟動發布會。4月1日-5月30日,製作組以沈陽、北京、長沙、杭州、西安、廣州、成都七城為坐標,輻射32省,深入全國159個城市,聯合239所高校組織報名。
參考資料:網路_十三億分貝 網路_廖佳琳
⑷ rolling in the deep廖佳琳參加什麼節目
十三億分貝》中華方言歌唱大賞是由愛奇藝與尚眾傳播聯合出品,光啟傳媒製作的國內首檔方言音樂綜藝節目。方言撞上音樂,零門檻全民狂潮,民間高手玩轉方言,音樂頑童方言大師保駕護航。此項目跨越2016年第二、三兩季度,受到線上線下高度關注。創作團隊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國家語委發文啟動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策劃、研發此檔音樂大型節目,旨在於更好地從文化傳播、媒體推廣的角度保護中國語言資源,將各地方言進行寶貴傳承。節目之中,方言與音樂共襄盛舉,各地文化、風俗全面展現。節目秉持寓教於樂、輕鬆快樂的傳播原則,以全民參與的形式,將國家政策貫徹到底。
⑸ 如何評價廖佳琳湖南花鼓戲版的《Rolling in the deep》
最近在微博和朋友圈裡都被《十三億分貝》里的一首歌刷屏了:一位湖南籍美聲歌手廖佳琳用寧鄉方言和長沙花鼓(湖南花鼓的一個流派)改編了 Adele 的《Rolling In The Deep》。簡單說來,這歌之所以火了是因為:1、混搭得好(高大上的阿獃與土掉渣的花鼓戲完美融合),2、洗腦搞笑(廖小哥的演唱夾雜了很多戲曲中的詼諧要素,而且強力假音也唱得十分魔性)。
有必要先給大家簡單講講花鼓戲:
花鼓戲是一種漢族戲曲劇種,在湖南地區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也有分布。早先源於漢族民歌,隨後陸續加入了戲劇表演元素,演出規模也不斷擴大,在清朝中後期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花鼓戲。早先花鼓戲都是由半職業劇團在農閑時期季節性演出,建國後陸續成立了各級專業花鼓劇團,還在當地學校中設立了相關專業。
花鼓戲大體使用了中華五聲調式,羽調式居多,且大多以角音和羽音(3 和 6,也就是調式的主音和屬音)作為骨幹音展開旋律。旋律方面級進多、跳進少,倚音使用頻繁。歌曲律動相對規整,旋律與基礎律動重合度高。整體聽感熱情、活潑、詼諧(戲曲本身也與方言音韻互相影響)。舉個大家都聽過的例子,《豬八戒背媳婦》就很有湖南花鼓戲的特徵(雖然這是由許鏡清老師創作的)。
那麼具體到這首花鼓版《Rolling In The Deep》,廖佳琳的改編從《比古調》(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的選段)中借鑒了很多元素,比如圍繞著骨幹音 3 和 6 展開旋律、比如類似的裝飾音用法,以及歌中的花舌顫音,等等。與此同時,Adele 這首歌的主歌段碰巧和聲是 VIm IIIm V,且演奏的是不完整和弦(其實只彈了和弦根音),省略的 7 對於湖南花鼓戲而言的本身就是調式外音,而保留下來的根音 6 3 5 又是湖南花鼓戲的調式音(而且是旋律骨幹音),這就使得《RITD》的主歌段的原版伴奏配上花鼓戲畫風的改編旋律,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匹配了。再加上俏皮的寧鄉話,湖南英語的咬字,以及廖佳琳本人充滿喜感但技術含量其實頗高的演唱的加持,整個歌曲就被強行扭了畫風。
所以總結起來,這首歌改編的成功之處在於:1、在流行音樂中尋找到有混搭介面(簡單說來就是 4 和 7 少)的歌;2、根據傳統音樂特點對既有旋律進行改造;3、加入方言歌詞,以及相關帶有民族特點的演唱技巧。三位一體,構成了完整而有機的民族化改編,而不是像有些歌手只是把歌詞替代成了方言,在調式、和聲和旋律上缺乏相關的支撐。
當然,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廖佳琳版《RITD》的 Pre-Chorus 和副歌段聽起來的「融合度」沒有主歌段那麼高:因為和聲中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 IV,而 IV 不光帶來了 4 這個對於花鼓戲而言是完全違和的調式外音,而且 IV 參與的有明顯根音下行痕跡的和聲連接與花鼓戲的慣常和聲形態完全不符。最關鍵的是,廖佳琳對副歌旋律線的改動程度遠遠小於主歌段(當然,他總得保留 Hook 句,如果再大改這歌就不成為《RITD》了),所以,盡管特徵要素和演唱細節仍然保持了主歌段強烈的畫風,但 Pre-Chorus 及副歌出現了旋律、和聲以及配器上的不協和元素,使得「畫風」構建得沒有主歌段那麼純正。
總體看來,副歌段中的不協和比起主歌的魔性程度而言可以忽略,整個歌的改編還是非常成功的。那麼再次總結一下,這版《Rolling In The Deep》混搭花鼓之所以成功是在於:
1、調式和聲匹配
2、旋律及演唱具備足夠多的民族特徵
3、增加文化元素的支撐
當然,我們還可以換個角度再思考一下,花鼓戲中增加了《RITD》里的什麼元素才變得好聽了呢?
1、強化節奏(說中國人節奏感差不是沒道理的)
2、優化曲式(主副歌結構確實是最有效率的情緒推進曲式)
3、……
我還沒總結出三。但廖佳琳版的《RITD》作為一個爆款案例,也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到底該怎麼混搭改歌?或者說,要怎樣進行中國傳統音樂元素進行流行化改造?
整個《十三億分貝》里全是相關案例。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寫過,像這種以方言演唱為核心線索的音樂節目,必然需要包含對傳統音樂元素進行流行化提煉,而這個提煉過程,不僅需要有方言文本,更深入到音樂和文化維度。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具體如何實現,廖佳琳這版《RITD》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佳案例:除了示範了一種更有效的音樂元素重組方式並用亮眼技巧把它演繹出來之外,它還很好玩——主持人們在節目中的綜藝感可以無縫延伸到這首兼具混搭美感與惡搞精神的歌里。
其實除了這首《RITD》外,在《十三億分貝》中我們還能發現一些其他的優秀案例,把土的方言,用傳統音樂的元素串聯到酷的音樂當中,比如玖壹壹的《再會中港路》、馬幫樂隊的《一切會過去》、王建房的《長安夜》、C-Block 的《長沙策長沙》等,他們對於各種風格元素的重組都有不同的思路,也都試驗出了效果很好的配方。把這些散落在各地的醉心於此的音樂人集中在《十三億分貝》彼此碰撞一季節目,一定可以彼此激發出更多的靈感和思路。如果能從這些優秀案例中提煉出一些原則和方法,是一定能夠批量發掘、包裝甚至是引領出更多的兼具傳統音樂元素和流行音樂優勢的方言歌曲的。
而這也正是在構建一個全新體系。
⑹ 廖佳琳在十三億分貝有什麼表演 十三億分貝廖佳琳是哪一期
廖佳琳參加2016-08-05十三億分貝第八期 :大張偉遭辣妹腿咚 蛇精女魅惑郭麒麟。廖佳琳在節目上表演的rolling in the deep。
廖佳琳,綜藝節目《十三億分貝》參賽選手,湖南人,因為湖南話寧鄉版本的《Rolling in the Deep》走紅。他是當今國內優秀的假聲男高音 六歲開始接受正統的聲樂訓練。曾為國內多部動畫片演唱片頭片尾曲如《藍貓淘氣三千問》《虹貓藍兔》。2002年獲得全國金嗓子杯大獎賽金獎。2003年參加全國希望之星大獎賽金獎 全國推新人大獎賽金獎。2008年參加湖南衛視春晚 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2010年考入星海音樂學院 師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系主任楊岩老師 在其悉心教導下 轉型為假聲男高音 在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假聲男高音之一 並多次在國外出演歌劇 擔任主角。2013、 2014年赴法國參演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扮演凱魯比諾獲得好評。2014受法國政府的邀請 於卡納克開了一場具有極度影響力的獨唱音樂會。2015年受羅馬教皇的邀請 於梵蒂岡開獨唱音樂會。2016年參演《暴走大事件》第四季節目。
《十三億分貝》中華方言歌唱大賞是由愛奇藝與尚眾傳播聯合出品,光啟傳媒製作的國內首檔方言音樂綜藝節目。方言撞上音樂,零門檻全民狂潮,民間高手玩轉方言,音樂頑童方言大師保駕護航。此項目跨越2016年第二、三兩季度,受到線上線下高度關注。創作團隊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國家語委發文啟動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策劃、研發此檔音樂大型節目,旨在於更好地從文化傳播、媒體推廣的角度保護中國語言資源,將各地方言進行寶貴傳承。節目之中,方言與音樂共襄盛舉,各地文化、風俗全面展現。節目秉持寓教於樂、輕鬆快樂的傳播原則,以全民參與的形式,將國家政策貫徹到底。
⑺ 綜藝《聲入人心》第一季里,你最喜歡誰唱的歌
《聲入人心》真的是一檔神仙節目,36個成員唱歌都超級好聽,其中我覺得阿雲嘎唱歌最好聽。第一期出場的時候,節目組給阿雲嘎的劇本估計是和鄭雲龍對峙的那一種,其實力可想而知的強。在第一期的時候,嘎子穿著黑領毛衣,皮膚狀態也不太好,唱了一首《心臟》。所以一開始阿雲嘎的外貌並沒有多吸引人,可在聽他唱《心臟》這首歌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他那種愛的深沉的情緒,非常有感染力。
⑻ 《聲入人心》中哪位選手讓你最印象深刻
其實說實話《聲入人心》節目應該是我第一次看過的從專業角度以美聲音樂為主旋律的選秀節目,根本不同於以前的偶像選秀節目,《聲入人心》這檔節目更加直接的挑戰唱功,減少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擾,是一檔絕對純粹的音樂節目。有的人說《聲入人心》是最近綜藝節目的一匹黑馬了,相信有很多看過第一期節目的觀眾都跟我一樣,直接入坑了。不僅男選手們個個一鳴驚人,而且顏值更是爆表啊,再加上三位出品人老師的極強專業性,不失為一檔專業的高水準的聲樂節目。如此的無懈可擊,自然節目一開播口碑便扶搖直上。
歌唱中的仝卓看起來也是十分有魅力的。其實在點評中廖昌永教授和劉憲華都對其聲音的品質表現出了喜歡, 恰恰因為這首歌是廖昌永教授和劉憲華老師兩人最喜歡的曲目之一, 導致仝卓在演唱時突然改變了原本想改編的唱法,最終讓出品人覺得唱的不夠熟練而未能獲得首席權, 確實是太可惜。希望仝卓以後會越來越順利, 奪得最終的首席位達成自己的目標。我也祝願他可以越走越遠!
⑼ rolling in the deep 廖佳琳 是哪一期
2016-07-01第八期 17分40秒左右開始。愛奇藝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