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譜電影
『壹』 梁斌的「《紅旗譜》三部曲」是:
1953年開始抄創作三卷本長篇襲小說《紅旗譜》,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譽為反映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式作品,引起強烈反響,並被改編為話劇、電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記》,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煙圖》。
『貳』 紅旗譜的故事梗概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2)紅旗譜電影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叄』 梁斌《紅旗譜》的續集《播火記》、《烽煙圖》講的是什麼
1.《播火記》:
故事緊接「七六」慘案,描繪鎖井鎮上的農民生活和斗爭。馮貴堂進城後,拉攏「馬快頭」張福奎成立民團,剿滅共產黨。
又派老山頭拉土匪頭子李霜泗來「肅反」總隊幫凶。但李霜泗一向殺富濟貧,他舅父又是共產黨區委書記,不斷聽到舅父的勸說。因此張嘉慶按照賈湘農的指示,很順利地完成了爭取李霜泗的工作。
2.《烽煙圖》:
主要講的是「高蠡暴動」失敗後,朱老忠為顧全大局,和馮貴堂立下協定,把二貴和慶兒(朱老星之子)送去馮家扛長活。自己忍氣吞聲,開始了秘密工作。「雙十二事變」爆發,國共二次合作。嚴萍經過多方奔走,成功搭救江濤出獄。江濤返回鎖井鎮開展工作,使朱老忠的心中重現曙光。
(3)紅旗譜電影擴展閱讀
《梁斌紅色經典三部曲》通過冀中平原朱、嚴兩家三代農民和馮家兩代地主的激烈矛盾,輔以「反『割頭稅』斗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反映了從清朝末年到大革命前後,冀中人民的血淚史和可歌可泣的斗爭史,生動描摹了一幅我國北方農村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畫卷。
梁斌1953年開始創作多卷本長篇小說《紅旗譜》,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譽為反映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式作品,引起強烈反響,並被改編為話劇、電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記》,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煙圖》。文化大革命以後,1977年出版了長篇小說《翻身紀事》(上部)。
『肆』 《紅旗譜》故事簡介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4)紅旗譜電影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伍』 紅旗譜的電影簡介
電影片名:《紅旗譜》
上映:1960年
類 型:劇情片
出 品:北京電影製片
導 演:凌子風
編 劇:胡蘇 凌子風 海默 吳堅
『陸』 電影紅旗譜主角叫什麼名字
電影《紅旗譜》,來根據梁斌同源名小說改編。主演:朱老鞏(崔嵬 飾);嚴志和(蔡松齡 飾);賈湘農(魯非 飾)等。
二十世紀初,冀中平原民不聊生。地主馮蘭池(葛存壯 飾)為霸佔官產,砸鍾毀證。農民朱老鞏(崔嵬 飾)為民挺身,無奈抵不過強大的封建勢力,氣病身亡。幼子虎子(陳帆 飾)——朱老忠(崔嵬 飾)逃離家鄉。25年後,正值壯年的朱老忠帶領全家從關東返回家鄉。深知盲目尋仇解決不了任何問 題。不久,他結識了地下黨領導人賈湘農(魯非 飾),並同嚴志和(蔡松齡 飾)、伍老拔(李建國 飾)等人一起走上革命道路。在朱老忠的帶領下,他們在鎖井鎮和地主階級展開了斗爭。志和的長子運濤(趙聯 飾)南下黃埔軍校,參加了北伐戰爭。蔣介石背叛革命,運濤被捕入獄,革命陷入低潮。朱老忠帶著江濤(趙萬德 飾)去探望,從運濤那裡知道了更深刻的革命道理。返鄉後,他們串聯鎖井四十八村的農民,要在平原上捲起風暴。
『柒』 紅旗譜的內容簡介
電影《紅旗譜》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在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鎖井鎮,惡霸地主馮蘭池為霸佔48村的公產,陰謀砸碎作為公產憑證的古鍾,農民朱老鞏挺身而出,反抗地主的無理侵佔。但馮蘭池依仗強大的封建勢力,砸碎了古鍾。朱老鞏因斗爭失敗,一氣病死,女兒受辱自盡,幼兒虎子——朱老忠被迫逃離家鄉。25年後,流落關外的虎子懷著一顆復仇的心,帶著全家返回家鄉。這震動了地主馮蘭池,他悔恨當初沒有斬草除根,於是又設毒計,將朱老忠的兒子大貴抓去當兵。朱老忠聞訊奔到院中,拿起鍘刀要去找馮蘭池報仇,忽然想起當年父親護鍾慘死的情景,決定暫時吞下這口氣。朱老忠的朋友伍老拔是地下黨員,在他的引導下,朱老忠結識了地下黨領導人賈湘農,並走上革命道路。在黨的關懷教育下,朱老忠認清要報仇,只有走革命道路。朱老忠年幼時的窮兄弟嚴志和的兩個兒子江濤、運濤及受苦的農民兄弟,在朱老忠的帶動下,在鎖井鎮展開了革命工作。由於革命形勢的發展,運濤被派往黃埔軍校學習,參加了北伐。北伐戰爭鼓舞著鎖井鎮農民,地主則萬分恐慌。蔣介石叛變革命,革命轉入低潮,運濤被捕。朱老忠帶著江濤前去探望,朱老忠從運濤那裡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賈湘農表示了入黨的願望。在黨的培養下,朱老忠成為一名無產階級戰士。馮蘭池返鄉後,比以前更加猖獗,他和反動政府的縣長狼狽為奸,在年關時節利用權勢勒索農民,設「割頭稅」,包收稅款,禁止農民設立殺豬鍋。在黨的領導下,朱老忠率領鎖井鎮的農民群眾展開轟轟烈烈的斗爭。朱老忠的兒子大貴也從國民黨軍隊中逃回家鄉,和父親一起參加到斗爭的前列。馮蘭池不甘失敗,驅車到縣城,企圖利用反動政權勢力鎮壓群眾。朱老忠率群眾尾追而來,砸毀稅局沖進縣衙門。反動政府的縣長在群眾強大的壓力下,不得不宣布免除「割頭稅」,農民的斗爭狠狠打擊了地主馮蘭池。農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經過一場激烈的斗爭終於取得勝利。
『捌』 「梁斌《紅旗譜》」當代文學作品分析
《紅旗譜》在創造民族化的藝術風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無論是專在主題思想、人物刻畫、藝術手屬法和語言運用上都實現了作者把《紅旗譜》寫成「一部具有民族氣魄的小說」這一宏偉的藝術追求。同時,作品在充分重視民族化的又注意吸收中國現代文學乃至西方小說的一些表現技巧(如心理刻畫等)。因此我們說,《紅旗譜》堪稱一部真正體現文學民族化的典範之作。
《紅旗譜》是梁斌創作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在中國當代文學殿堂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品所展示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藝術成就,堪稱體現文學民族化的典範之作。
《紅旗譜》的民族化成就首先表現在作品濃郁的民族風格上。
作品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氣魄的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生活。從「朱老鞏大鬧柳樹林」 「反割頭稅斗爭」「高蠡暴動」的描寫中,看到的是中國農民革命特殊的斗爭道路和斗爭方式。
一群群農民,邁著有力的步伐,學生們唱著《國際歌》,站滿了一條街。……(江濤)把哨子一吹,人們 唿嚕地擠上去,擠了門子,砸了窗戶,闖進稅局子。嚇得馮老蘭變貌失色,跳過牆頭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