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章節觀後感

章節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08 05:30:39

⑴ 紅樓夢經典章節讀後感

1、文藝版
春逝花落,本是人間常事。殘花飄逝,落紅無蹤,本是人間常態。
可是在黛玉心中,偏偏與他人不同。桃花樹下,葬下花魂。
已是消逝的花,在她心中仍就珍貴。
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儂知是誰,凄婉的無奈中,是寄人籬下的辛酸,是前途渺茫的悲歌。
她不是葬花,而是葬了自己的迷惘,葬了自己的一生。
花落人亡兩不知,花逝了,無人憐愛,而她自己終究也不過如這一場落花,就那樣死去。

2、肉麻長版
書中的《枉凝眉》唱到:「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盡!」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紅樓夢》諸多悲劇里最讓人魂牽夢繞、萬般嗟嘆的。
一邊是金玉姻緣,一邊又是木石前盟;一邊是封建家庭選定的標准媳婦,一邊是心靈相通的紅顏知己。賈寶玉苦苦徘徊,終究敵不過封建制度的力量。「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曹雪芹通過賈寶玉的眼睛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柔弱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林黛玉,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黛玉的清高個性也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
黛玉葬花的那一節最讓人記憶深刻: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在常人看來,落英繽紛該是無比美妙的場景了,可是面對落花,黛玉想到的卻是自己死後的情景,竟然到達無法釋懷,潸然淚下的地步。在現實社會中,除了寶玉,再沒有別人能夠讀懂她的心靈。可是寶玉常常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不停地被封建禮教的追隨者拉向他們那邊。我們常常在書中讀到黛玉生氣的描寫,難免留下她小氣的印象,其實她小氣的背後卻是自己與眾不同。
瀟湘館內 一路芳魂隨風飄散 竹葉搖曳 催人淚下
怡紅院里 燈紅酒綠新人成雙 海棠依舊 杜鵑滴血
她 是林黛玉
他 是賈寶玉
他們是同一枝條上開出的倆朵幷蹄蓮
有著生生世世的芊草結
也許你喜歡金玉良緣
可是我喜歡木石前盟
也許你喜歡艷冠牡丹
可是我喜歡清水芙蓉
也許你喜歡豪邁奔放
可是我喜歡多愁善感
也許你喜歡山中高士晶瑩雪
可是我喜歡世外仙株寂寞林
雙親早故 愛情早夭
最後還要 紅顏早逝
試問人間 輓歌如此
又怎一個悲字了得
她是才女 寫出的卻是悲情賦
她是佳人 奔赴的卻是黃泉路
她是絳珠仙子 無奈遇上奇緣香消殞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倆不知。

⑵ 求每一章的讀後感(400字左右)

看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感觸很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著名作家奧四的代表作。書中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並以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蘇聯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寫出蘇聯時期斗爭的艱苦和那個時代的美好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品質。
我很敬佩保爾的這一點品質,他的確是一個頑強的人,當他負傷不得不退出戰場之時,他仍然在後方不停地為社會的發展做著貢獻。當他被診斷出神經中樞有毛病時,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設法的工作,爭取多為社會做事。最後,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不得不放棄工作。但他仍然堅決的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做起了斗爭。正如貝多芬所說:「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應該屈服於命運,應該奮斗終生,頑強拼搏。在小說中,我最欣賞其中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認為這話很對,准確地說明了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難道不是這樣嗎?一個人不應虛度年華,也不應碌碌無為。一個人總應該為社會、為大家甚至為自己做一點事,那怕是一點點,也不能虛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著」。
對於我們來說,狼煙滾滾已成為歷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了解了歷史,讓我們銘記許許多多的革命先輩們,認識到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所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愧為是一本好書。

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早年喪父,12歲被母親送去車站食堂洗碗,飽受苦難。後到發電廠燒火,認識了朱赫來。紅軍撤走後,德軍進攻保爾的家鄉,加上階級斗爭,人民的日子很艱難。布爾什維克朱赫來被追捕時,暫住保爾家,給他講許多革命道理,對他很有影響。後來,朱赫來被捕,保爾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來,自己卻入獄。出獄後,他住在冬妮亞家冬妮亞找到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讓保爾參加紅軍。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重傷,但最終死裡逃生。出院後,不宜回前線,便做團的工作,修築鐵路等,以後他參加工業建設和邊防戰斗,入了黨。由於他多次受傷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幾乎完全癱瘓,雙目失明,他在忍受極大痛苦的情況下,決心幫妻子達雅進步,並開始文學創作,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保爾能成為英雄主要在於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他從小就有一身正氣,反對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反對官僚主義。他佩服朱澤培·加里波第,在朱赫來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麼——就是將個人事業與祖國的需要相結合,做一個能盡一切力量奉獻於祖國的革命者。為了這個理想,他經受住了生活和戰爭的考驗,的確稱得上是一名堅強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事業與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在任何情況下,他的革命信念總是堅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戰勝死亡與病痛,將畢生投入事業中。這就是保爾這個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鋼鐵就是在這如同烈火燃燒的斗爭考驗中煉成的。

從小說中,我們也看到了對待挫折的正確方法。保爾癱瘓失明後,想到自殺,但自殺就等於背叛革命,於是他又極力鼓勵自己振作起來,想辦法活下去。對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辦法,活著就是一種希望,沒有什麼比堅強地活下去更有意義了。在面對挫折時,應該想到目標,你還有多少沒有完成,你應該從痛苦中走出來,重新為它努力奮斗,理想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即使破壞了,還可以再樹立一個,像保爾那樣的處境,都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為何不可呢?
保爾曾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句話說有了人應該有偉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動,行動了就要盡力,盡力了才不會有遺憾,他這種為實現理想而拼搏的恆心、決心與行動實在令人震驚,正是他這種精神讓中老年人懷念,又鞭策了無數年輕人,為千萬青年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在時過境遷的現代社會,人們對事業的追求不再那麼執著了,往往是力不從心,茫然無措或是一蹶不振,人們仍需要從這樣的書中汲取精神。應該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好書,保爾是一個永遠的人生強者,一個樂觀主義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遠是不變的向導。
實現理想並不是件容易之事。不過,你應該明白,理想就像空中的風箏,離你再遙遠,你手中的線總是牽著它,一切盡在你的掌握中,你得從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撿起一顆釘子,為別人倒水,都是實現理想,培養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為你的事業一定是要奉獻於人的,如果能這樣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鍛煉自我,你也會是一塊鋼鐵,相信,你一定有抓住「風箏」的一日。
這是最後一章的總結。 其他的以後再發。

⑶ 名著按章節分的讀後感。一章只需兩三百字的一篇。

老人與海讀後感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 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斗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盡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⑷ 朝花夕拾每一章節的讀後感

朝花夕拾 狗、貓、鼠》讀後感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夠正確。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魯訊先生說他討厭貓的第2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態,正同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是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偽。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積極,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訊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並非全部都那麼討厭,其實有寫隱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摧殘,其實,人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生靈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為什麼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這篇帶有深刻寓薏的問張文章,雖說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早聞《朝花夕拾》,但沒有機會去欣賞一下。所以,趁這個暑假,我飽讀了《朝花夕拾》。
初讀《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雲。但順順溜溜地將全書讀完後,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懷青少年時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誠摯的懷念,又真實的書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的一角。

我最喜歡讀的是《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里的長媽媽,在幼年魯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瑣的禮節。但她又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買到《山海經》。對於長媽媽魯迅只挑了幾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如長媽媽睡覺時伸開手腳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佔領全床;切切察察說話時,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簡略幾筆,就活畫了長媽媽的個性特徵。

比如《阿長與山海經》,描寫的是魯迅家的保姆阿長。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舊時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有人比喻這篇文章是魯迅從記憶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異常鮮美的「朝花」。的確,對於這個婦女,魯迅不但沒有避諱寫出她的美與丑,反而是懷著真摯的感情懷念她的一切。不論魯迅對她是佩服、厭煩、喜歡或是討厭,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還發現,這個「長媽媽」跟 「孔已己」很相似,同是舊中國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們的名字,都是已經被人遺忘了的,而外號也是隨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五猖會讀後感
《五猖會》是魯迅兒時回憶去東關看五猖會的一件罕逢的盛事。

因為東關離縣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前夜預定好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陸續搬下去了。兒時的魯迅笑著跳著,催他們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臉色變得很謹肅了,小魯迅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他身後。父親叫他把書拿來,他忐忑著,拿著書來到父親面前。父親教他讀,「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背出來就讓他去看會,否則不準去。這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了魯迅的頭上,他讀著,強記著。

太陽升得很高了,魯迅才有把握走進了父親的書房,夢似的就背完了。父親這才答應讓他去。大家同時活動起來。工人們把他抱起來,彷彿在祝賀他的成功一般,但魯迅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這一切對他都失去了意義。

這篇文章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沖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魯迅說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

在封建統治的社會中,魯迅生在一個縣城裡的家境小康的讀書人家,遭逢社會變革和家庭的日漸敗落。魯迅被包圍在這種黑暗封建的家庭風習和社會現狀。

魯迅的童年,許多來自兒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氣都被抹殺了。我們的大人,真該反省反省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
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後,十分羨慕魯迅先生在百草園度過的美好時光。文中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彷彿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呢!
文中的長媽媽還給魯迅先生講過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然而這個故事給魯迅先生有了些「後遺症」。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心,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合理的寫出了魯迅先生年幼時害怕的心情。
當魯迅先生要到上學的時候,家裡人將他送到三味書屋,也就意味著魯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蓮等……要說拜拜了。
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生活。盡管如此,魯迅先生還是經常和同窗們出三味書屋後的一個小園玩。雖然能折梅花、尋蟬蛻、喂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這遠遠不及在百草園的自由、快活。
這篇文章不僅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達了魯迅先生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情。

魯迅《父親的病》讀後感
這篇文章十分生動地體現了當時就社會庸醫的無能,他們明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蒙騙,看似開的是神丹妙葯,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並且對治病只是忙於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只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錢。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
落墨的部分是很令人驚詫的。「名醫」居然對臨之將死的人說「不要緊的」果不其然治死了人,卻仍然提筆寫下百元的葯方為死人服下。荒唐!而那主人仍舊很客氣地送他出門。魯迅前輩真的是很偉大,所以,我便要推翻第二段對網站上的事發表的觀點了。從這篇文章——根據看得懂的文章分析,魯迅前輩不是那種使勁罵的人,我覺得,他只是通過大量的諷刺而讓人們認識自己的錯誤,例如這個事件,罵了么?找不到罵人的詞語。所以,魯迅前輩是那種很厲害的人——批判家(好像是這個詞),用俗話說,就是罵人不帶臟字,不過,魯迅先生比這還高一些,他是為了民族的崛起而批判,全是出於公心。我只能深深地在他身後的風塵里鞠躬了。「名醫」的貪財便如山峰般「屹立」。
接下來,就是「名醫」用大量雜亂的葯治了魯迅前輩的父親兩年,沒有醫好,就介紹別人來醫治。「名醫」的形象如雕刻般越刻越深,為了保全名聲不顧病人的死活。唉,我只能嘆氣。不過,這種人值得為他嘆氣么?算了。
也許,這位才是名醫。可惜,這位又是「名醫」。依我看來,他滿腦子裝的不是學問,而是借口。尤其是最後一個,特別具有代表性「醫能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好小子,有一個推卸責任的泥鰍,居然還有顏面問「對不對?」再看看他們用的葯:河邊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一對蟋蟀、舊鼓皮製成的敗鼓皮丸。看到這里,我已經快說不出話了,也只能向老牛喘月一樣撲哧撲哧地大口地喘氣。
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著,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作批判!而現實社會中這種現象也不少見。 對於社會上游盪、坑蒙拐騙、我們要與他們斗爭到底!並從小懂得追求真理、學會揭穿丑惡事物的本質、辨明是非,並呼籲大家、廣泛宣傳、共同促進精神文明的時代進步!
魯迅前輩,真的是一個很難得的人。對於他的文學功底,不是我最欽佩的;而他那大無畏的精神和滿懷為國的火紅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魯迅前輩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個平常的人,他不願在沉默中死去,而願意在沉默中爆發。他像一道雷鳴閃電,炸醒了沉睡的人們,震驚了後人的我們。

《瑣記》 讀後感
《瑣記》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沖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 第九段中說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也的確說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認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污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持。
《瑣記》可以說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不錯的回憶性散文。

《藤野先生》讀後感
《藤野先生》回憶魯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敘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著模糊,他為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藤野先生》也同樣記錄了魯迅的心路歷程,學醫救國到棄醫從文的轉變,表達了魯迅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感。在魯迅留學日本之時,是「風雨如磐暗故園」之時,也是魯迅個人處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時期。他曾說:「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但從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中,魯迅才深刻地認識到,學醫可以拯救人的身體,卻不能拯救人的靈魂。魯迅說:「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學醫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強健,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提倡文藝運動了。」

范愛農讀後感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 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范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范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據。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范愛農失足溺 死於河中。
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葯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贊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 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范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 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⑸ 文化苦旅每一章節的讀後感

1.《道士塔》

余秋雨在這篇充滿了個人臆想、近似小說化了的散文中所寫和表達的內容只消三個字即可說明,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的粉淚聲腔而彷彿在幾卷線裝古書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竟把無縛雞之力的臃腫全身綳緊,舉輕若重、繪聲繪色的泣涕道:「我好恨!」

他的「恨」一如他結尾處的雖說「默默地」但實際仍「好激動」一樣,都對我夠不成任何透徹肺腑的情感沖擊力和感染力。他的「恨」實在恨得膚淺,竟能把幾乎所有毀損敦煌文物的罪過和仇恨的矛頭都加諸於這個「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的道士身上?!余秋雨在百年之後裹著一身「文化學者」的知識優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書案前遙遙對視著世紀之初的暗夜裡那焚盡生靈的硝塵,像一個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兒申斥著他從未真正了解、認識過的看門老僕——你為何如此敗家?那時侯余先生從這老奴身上是頗找回了些道德優越感的自我滿足的。《道士塔》的實質作用也僅限於此。

聰明的作者沒有忘記在最後借某個日本學者的話「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來挽回中國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來,而以往那些他剛剛咬牙切齒描寫的中國的愚昧、荒蠻、落後、病態都集中處理算在了王道士一個「個人」的身上,並且這本應該切入審思、深思中國各種根深蒂固之病態與愚劣以及展開對影響產生了像王道士這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的深層文化傳統的批判之可能,都在「過去時」與「現在時」的涇渭分明的割裂式劃分中被完完全全的消解掉了;於是,中國只要一有了壞事,便據說總是因為某幾個「小人」作亂的緣故,而中國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證明了整個中華民族「向來優秀」的集體榮耀,我們的民族和文化上之「自尊」與「自信」便是這樣得以實現和得到滿足的。正是這種阿Q式的毫無自我批判、解剖與懺悔的「勝利法」,讓余秋雨筆下的中國文人與文化在矯柔造作的「痛楚」和自我麻醉式的超脫中無往而不勝,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會是一副貌似自信的「勝利在握」的模樣。但我知道,他心虛得緊。

但是中國的某些知識分子都願意退回進所謂「燦爛文明五千年」的故紙堆里重揀起傳統士人情懷的人格面具戴上,何況「到處可以遇見的中國平民」則更需要從尚未捂無熱乎的「我們的文化」中找回魯迅先生所諷刺的那種「合群的自大」式的「自尊」與「自信」來。余秋雨很好的為庸眾們做成了此事,所以我認為他的散文本質上是一種「媚俗」,並不冤枉他,只不過他這回所賣的,乃是「文化」這劑高雅體面的春葯。

2.《莫高窟》

《莫高窟》所運的文字是唯美而稍顯綺靡多姿的,辭藻富繁而無雕琢的贅感,將靜態的敦煌壁畫用活的線條和氣勢舞動起來,既合人與背景的內容,又能賦予橫亘時空的強烈的生命與美學意義,人隨畫動,畫從心轉,幻境與當下交織,歷史與色彩共升,細膩入微又磅礴揮灑,悄然無語而樂章交響。

作者的立意很清楚:想要追求一種超越了宗教、道德的敦煌藝術之「美」來。你可以取別的視角,但「美」這個視角是合適的,同時又兼顧到了莫高窟的多層意蘊,也就是「層次豐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像敦煌的意義與價值顯然是「說不能盡」的經典,余秋雨是在「美」的藝術心理觀照下截取他想要和欣享的敦煌片段,從這一層面來講,應該說作者的眼界不乏大氣、開闊、高遠,這是其獨到的地方。但問題是,伴隨著「多方面生命」的呈現、聚會、狂歡、釋放,余秋雨漸漸走入了他實則認知較淺薄的「歷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敘述之中,「人性」「生命」「人格」都成了反復歌詠卻蒼白空泛的符號,我們看到了濃墨重彩的一幅幅曼妙醉神的畫,卻見不著更深厚的對生命或人性本身的詮釋與穿越,最終,又是頂禮膜拜式的表達了對盛唐這一個時代的無限憧憬與自豪,於是說「我們的民族,總算擁有這么一個朝代,總算有過這么一個時刻」,個體的生命藝術之美被宏大的歷史主題與廉價的民族自尊遮蔽了,於是「我們曾經擁有」「我們一千多年層層累聚」,這中間只有機械的堆疊,大失立體多維度的穿越審思,所以余秋雨的審美只能浮在表面的裝修上,卻無法扣問靈魂,力透出生命的本色來。莫高窟的「美」,也因此減色不少,單薄不少。

3.《陽關雪》

陽關「終成廢墟,終成荒原」。那麼這原因何在呢?作者極其隱晦的表達出這樣一個觀點,即:當權的統治者似乎沒有給藝術家們以足夠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藝術家們的創作,然而藝術家們可是足夠優秀足夠天才足夠好的。

「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這句話很有意味,很能夠透視出余秋雨在拿著古代知識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時,他的雙眼始終沒離開過「長安的宮殿」為其所開的「門」,余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著對「權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較深隱的體現。他通過對古代文化名人的悲嘆、哀痛、傷悼乃至鳴不平,甚至常常要擠出幾滴酸度超強的枯淚來,其實正是欲寄託他自己希望當權者能施捨給像他這樣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間甚或重用之的企望,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士人的情結,是沒有或缺乏獨立人格,始終活在權力話語的陰影下謀求自我的定位,余秋雨藉此將他作為這種知識分子的虛榮表現得淋漓盡致,荒原?千萬別侮辱艾略特的經典大作,那不過是無奈的看著自身終入塵土的壘起的墳而已。

余秋雨仍沒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藝復興時的西方藝術大師那裡尋回一點可憐的「驕傲與自豪」,但他卻不願也不肯再繼續追問:為什麼如此輝煌的唐朝藝術卻無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藝復興為什麼卻偏偏能開出一個史無前例的近現代人類文明呢?

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發明」之類國故上高唱凱歌頌謠的孝子賢孫們,自然是想不明白的。

4.《沙原隱泉》

此文的文筆流暢,余秋雨的文字工夫確是很強很吸引人的,其敘事往往帶有鮮明的戲劇性,這是他行文的優點。有論者因此批評他在散文里「編故事」,走金庸小說的套路,已經偏離了散文「真我」「寫實」的文體要求等等,我以為這種局限性很大的批評並沒有多高的價值,文學藝術上的打破文體自身或先前的定義要求與局限而進行創新、開拓、嘗試是一件更應該注目和鼓勵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對余文沒有多少批評,盡管他自己後來把自己的拓展寫作給模式化了,為人所詬病。但是藝術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實上」的真實(其實我們傳統所謂「真實」也並不真的真實,也只是心理認識的結果),但我一直認為寫作的主觀「態度」必須是真誠的,失卻了真誠則一切休論。

努力攀爬著才剛剛自比「高加索山頭上的普羅米修斯」,旋即「啞然失笑」,竟以所謂「康德所說的滑稽」作評價,康德講了那麼多精深的哲學,他偏要選用這個「滑稽」。我的感覺是,余秋雨不具備真正的悲劇精神和意識,雖然他最會煽情掉淚。

述老尼處簡直是文人式的矯情造作,一個老人幾十年的生存經過和精神情感歷程竟被「眼光又轉向這脈靜池。答案應該都在這里。」一句輕輕作結帶過,那這是怎樣「神奇」的一脈泉啊,竟然超過涵蓋了一個衰老生命的豐富與厚度?!

「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但不知余秋雨本人願不願意也這樣「很有道理」的活著,尊重不應只是一種淺薄的認同,更需要一種穿透人生苦難的願力與慧力。

5.《柳侯祠》

倘若讀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屍,還自己的魂」的深隱之意,便會覺得這是一篇作嘔指數很高的「文化散文」,與其說通篇都在兜售著「文化」這個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說是一個文化人急於想做官的心靈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濃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識,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現任柳州市副市長的幾句話使我聽了眼睛一亮。」這樣肉麻的話來直接會通今古,就差從棺槨中拉出柳宗元來現場講幾句了,並且說「從根子上使柳州開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貶官」,柳州當代的開放和崛起是否真是「從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貶官們的文化遺產,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余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沒忘記格外強調了這位副市長「也是個文人」,那麼我們可以說他余秋雨也是個「文人」,而且是級別更高的大文人,那麼中國若想「從根子上」好起來,實在只有起用這群大文人、小文人們來做大官、小官這一條不二法門了?可以說透過此文,我們完全看得出余秋雨骨子裡幾乎全然未消化現代法治社會、憲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許知道一些理論,但他接受的卻是比當代新儒家還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做官的附庸風雅操控著文化,文化人附勢權力賣弄著文化,可笑的是余在文中竟還哀嘆柳宗元失去了「個人的意義」,在官本位的專制體制下,個體當然無法獨立或倍受壓制,余既然看到了這點,卻不向制度問責,而把希望寄託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豈是真在替古人鳴冤?「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罷了!

6.《白蓮洞》

「桃花源」千百年來竟成中國人時時夢寐以求的人間樂土之所在,「桃源」所樂者何?無戰亂與征賦,平等而富足,如是而已矣,並無精神之超越,無對人性本具之罪惡與生命本有之苦難的復雜性之認識,「桃源」人也是人,就算避世再遠,也逃不開罪的鉗制。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要麼向王權低頭,要麼就隱遁超脫,並無為愛為公義為超越性之真理而獨立奮爭的精神。不是遮與蓋,就是逃與避,在苦與樂之間徘徊不止,走向「桃源」的同時,也走向了精神價值的虛無,難道這竟是陶淵明和千百士人所嚮往的樂土?

7.《都江堰》

這依然是一篇借著都江堰寫李冰,借著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里,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為贊賞,並且說「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么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著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脫「人治」帶來的歷史循環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宏大主題與取媚民眾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余秋雨在文中說:「在這里,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為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8.《三峽》

李白的詩飄逸靈動、超拔縱橫、吞吐山河有餘,而沉鬱練達、憂患深情、悲心苦難不足,讀其作品如閱其人,羽化超脫而心向隱遁的仙道氣始終伴隨著這位才華橫溢的天之驕子,在世事的艱辛、惡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順中他選擇了以桀驁不遜的風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歡,這與杜甫的始終不棄不舍,執著當下,痛入心髓而猶深懷抱負與憂悲進入民眾、國家的苦難大有不同。中國的多數人可能大抵都更愛讀李白,因為從李白那兒能讀出一種速度和快感來,但我卻偏愛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靈氣潑灑的音符,更是一種血淚沉澱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脫,所以他超越了那時代的每一個神往超脫的詩人。

9.《洞庭一角》

「貶官文化」的確是中國文化中很重的一筆,貶官們仕途興隆、官運亨通時不見有特別優異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貶外放了,才「只好與山水親熱」,有了悲戚哀憤的常情,文采竟也飛揚起來,「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可見貶官們的寫作與抒情豈能不暗懷著盼主上查閱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貶」了,就無奈的寫寫東西,這寫出的東西便恰好印證了貶官的「文品」,既是別有深意和目的而寫,則這製造出的「文品」確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虛偽得緊。那麼,倘若中國文化「極其奪目」的一筆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員們弄出來的,就不曉得到底是中國的貶官們太有才了,還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自我評價「太有才」了。

不過文學在此文只是裝裱,重要的是「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的「聲名」效應,貶官們都化了灰,山水亭閣也仍是這樣的山水亭閣,還理會他什麼「文學」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賺得的「聲名」才是眼睜睜的取之不竭的實利,文學既「幫襯」了貶官的官運又「幫襯」了旅遊景點的聲名,大約可以名垂青史,不朽於後人了。讀懂了余秋雨的「幫襯」,也就讀懂了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半。

10.《廬山》

文人因其對山水景緻的吟詠而招引來世俗的擁擠,從而失去了此山此水,於是「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

但中國文人真的有敘述的這么高尚超拔嗎?「苦旅」之「苦」會因為「世俗的擁擠」而消失飄散?其實,恰恰是世俗的打破山水原貌才能使精神貴族們感到苦澀,而文人在面對山水世俗化後反覺其「不苦了」,欲別尋苦境,這說明無論「苦」或是「樂」實際都未進入文人的精神深處,皆非精神加工品味後沉積轉變成的苦與樂,而停留在感官層面;倘若不是這樣,進入了精神層面而猶言世俗化的「不苦」與原貌之「苦」,則說明中國文人的精神較之我等俗輩凡夫實也無特異超絕之處,可以不必揚起文化優越感的架子,要獨占這山那景觀的,而且非得和「大官人」「大商賈」站成一線湊這很抬身價也很勢利很虛榮的熱鬧。

11.《貴池儺》

「迷信」這個詞本身充浸著一種粗暴的判斷情緒,也交織著從中古甚至原始文化向祛魅的現代理性文化過度的激烈掙扎和矛盾心理。尊重一種哪怕是荒蠻的文化是否就真的可取呢?談尊重的大抵都是置身於其外的人,而為此荒蠻文化所深深影響的族人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困境也許才是更大更需要思索的問題。價值真的可以是多元的?誠如文中所言,今日鄉民的重演儺戲究竟還保留幾分誠意?或許內里都懷著現代商業功利的心思罷。而這種「誠意」的保留真的需要嗎?傳統文化在現代性中的融解是一個大智慧的疑難問題,我個人相信真理一元,「多元」只能是形而下的多元,無論如何,「迷信」的文化不該是用強制暴力去推倒砸爛的,因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談尊重人的權利與尊嚴。何況人類尚有太多的未知,尚需更廣闊的胸襟,透過一個儺戲,可以窺視當下整個中華民族轉捩期的文化困境。

12.《青雲譜隨想》

徐渭諸人的「狂」和後來「揚州八怪」的「怪」都是中國歷史和文化中所特有的。魯迅先生曾談到魏晉時的「竹林七賢」大抵並非出於對儒家禮教的不滿,乃恰恰是出於對儒家禮教被當權者虛偽利用而導致的名存實毀的現狀的憤懣。像「狂」與「怪」的文人究竟是欲反叛主流統治的文化還是變相的守護文化「真義」而僅針對當權者呢?倘若「狂」與「怪」之士果真超越了傳統儒、道、釋文化,則他們所藉靠的精神資源是什麼?還是走向了更為膚淺頹廢的虛無主義?在我看來,這些「狂」「怪」之士就像拔著自己的頭發想要離開大地飛天一樣,僅僅是做出了一種姿態而已,他們的無力被掩飾起來了,其實「狂」「怪」們並未真正超越甚至割斷他們表示憎惡、鄙夷、輕蔑的東西,他們的血液里何嘗不流淌著文化傳統的因子?而且恰恰可能因為他們的資質而更深的植入。「狂」「怪」們走入了一個他們跳不出的文化怪圈,就像如來手掌心的孫大聖,到頭來反而因其獨異、新奇的個性和淵博的學養而被傳統文化掩埋得更深,最終卻可能熔煉成了文化傳統「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葯,被數百年後的「文化學者」們反復玩味、擦拭,然後藉以大作文化保守主義的文章。「狂」「怪」們是在輪回里尋找精神突圍,事實證明他們失敗了,又走了回來。對於一個沒有神也沒有救贖的古老民族來說,精神突圍只能是又一次的「以自我為義」的自以為是。

27.《老屋窗口》

老屋只屬於作者個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諸自負的渲染呢?作者太愛慕虛榮了,此文可與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對比,魯迅的懷舊散文從來沒有這些自命不凡的虛飾之筆,先生所寫的乃是切切實實的人和人生,卻不是名和聲名。余文實在相形見拙,品低一等。

28.《廢墟》

並非所有的廢墟都能體現「悲劇精神」,也並非所有的悲劇都講化為廢墟。廢墟是一種常態,廢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關注。

29.《夜雨詩意》

夜雨未必與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顧影自憐,自哀自嘆,於詩意中逍遙自適,甘願被夜雨包圍、吞噬,再無沖出的生命力和慾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毀行旅者前進的目的。

30.《筆墨祭》

一個「祭」字,保守的心態流露筆間,筆墨書法是文化藝術的載體,也有情感融入,但筆墨何嘗不在千年裡時時更新著內容?拒絕更新就等於自毀生命的延續。

31.《藏書憂》

藏書之「憂」實則出於讀書人對「物化」了的知識的吝嗇與自負上,文人相輕也相妒,慢條斯理、徐徐道來自己的藏書之富之精之珍貴,那種文人式的自得與虛榮表露無遺,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並非格外的鄙棄錢財,出手大方,當他像孔已己似的窮得排出幾文銅錢買酒吃時便也一樣要灰頭土臉,最多不過吟幾句「君子固窮」的聖言以備精神上對自我「文化優越」的文人身份製造幾分超乎眾群的幻覺,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愛藏書,我認為無須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書的確一定程度的體現出藏書人特異的精神世界、治學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調,但也僅此而已。文人仍需將自身回歸到平常心態中去,這是我的觀點。

32.《臘梅》

臘梅大約真的可以給人啟迪、激勵的情感萌發罷,也只有人才可存有這認識,或者耳耳相傳,便給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徵,所以後人一定要從臘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堅韌、頑強的這面來,卻見不到萬物的復雜性和生命中許多悖論。臘梅固然可以禦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熱呢?

33.《家住龍華》

禪味在歷史的敘述和古老廟堂式建築的煙塵中愈發顯得泛黃脆軟,凝固成衰朽的氣色浸透在文人懷舊和超然自適的情感頹廢中,家住龍華的人有很多,到頭來,雲在天空水在瓶,縱使老僧裁得布匹幾十,喝破了柏樹子的佛性有無,亦不過是家住龍華而已矣。

34.《三十年的重量》

曾經仰慕以為高大而偉岸的長輩老師若干年後卻被自己帶著施捨般可疑的悲憫目光俯視,並且變現成了貌似感慨命運無常卻實則是在某種自得的深隱心理驅動下揣摩掂量著別人的暗瘡,虛弱的喟嘆聲掩飾不住欲在對比中滿足虛榮的潛意識。

曾經的「仰慕」是否真的僅僅是仰慕而非「出乎意料」的獲獎後產生的虛榮心與感激提拔心理的結合品?一個孩子他對那位他之前從不知曉但現在卻號稱「仰慕」「崇拜」的老師能了解多少?倘若沒有光燦燦的獎,會有這一系列的情感與心理的化學反應、物理變動嗎?曾經的影子其實是假的,那些溢美之辭同樣建築在自我膨脹的幻象里,然而幾十年後的身影就「真實」了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為對於一個把無論是人是物,是山水亦或事件,都拿來為我所用、為我服務、為我注腳的作者來說,這世界何勞庄禪般若的消解?本來就從未存在過深究真實的誠意。

35.《漂泊者們》

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拚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顧念著早已離去遠逝的精神故鄉?漂泊者又如何確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腳而重返故鄉會不讓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絕望?漂泊,是出於無奈的選擇還是意志堅強憑著信心開始的?希望不是因為有可料定和可見得著的目標才出現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虛無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於無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國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舊袋裝新酒的雙重麻醉和快慰中不願睜眼,結果酒與袋都得不著,他們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憑吊、抒情的朽骨,他們永遠也無法體驗《老人與海》中那個生命如基督般始終豎起、堅忍、熾烈、無法擊敗的老人的魂靈,他的信念帶著他伸開雙臂擁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時,是一種救贖式的涅盤。

36.《華語情結》

語言是文化強有力的載體,人類文明正屬於語言性的存在,但人言異於神言(Word),人言存在的有限性、欠缺性、虛假性被一次次證明,或者不證自明。人言不應該被過分迷戀、執著和沉陷,運用它並超越它,而不是戴著所謂「母語」的鐐銬跳舞,應不為其所累所操控,才是現在文化人的使命和人言發展的方向。華語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古老民族接受西方文明的腳步,過去是表現為白話文同文言文的空間爭奪,現下卻呈現出更趨復雜、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心理的彷徨、掙扎與整合之中。

37.《這里真安靜》

文章寫到最後,也僅剩「安靜」而已。「軍人、妓女、文人」這個模式被拔高起來賦予莫名其妙的涵義,人全都成了符號,包括那個被作者濃墨強調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格外重要,僅僅因為是「文人」?歷史的悲慘歷程最終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靜,草木的安靜,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靜,當懦弱者不肯直面個體生命的深重罪苦和百病纏身的靈魂時,他就會一廂情願的閉上自己的雙眼然後說:安靜罷,一切都回歸清凈了。無聲而黑暗的東方就是這樣在麻木的自醉中失掉了曠野里為拯救的光吶喊的嘴巴。

苦旅,便如是安靜的化為恆久的無味和無聊。。。。。

⑹ 《水滸傳》中經典章節讀後感,最好10篇以上600字左右

《水滸傳》觀後感(一):對新版水滸之零星印象之一
名著總是名著,經得起反復地品,最近偶然看了幾集新版電視劇《水滸傳》,又重新燃起了對於《水滸》的熱情,或者這熱情從來沒有熄滅過。
「拳打鎮關西」、「智取生辰綱」以及「風雪山神廟」,都是高中語文課本里就有的。後來自己讀《水滸》,最喜歡有女性出場的幾節故事,也喜歡「火並王倫」,「楊志賣刀」等精采片段。
其實嚴格追究起來,我似乎沒有資格評論《水滸》,因為不管是原著還是兩版電視劇,都沒有從頭到尾細細看完過。原著開頭的前幾十回反復細細看過幾遍,都是好漢們未上樑山前的經歷,喜歡讀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到了後來好漢們紛紛上了梁山,開始東征西討地打仗,就看不進去了,對那些打打殺殺的戰爭故事提不起興趣。看電視劇也基本一樣,只挑著看了前半部分的若干集。
之前提不起興趣看新版,也是因為新版《水滸》剛籌拍還未推出時,即大造聲勢,各路媒體聞風而動,作了些相關節目報道之類。我當時偶然看到一個電視訪談節目,訪談對象是在新版水滸里演潘金蓮的甘婷婷,好象也有演西門慶的杜淳。時間長了,記不大清了。只記得甘婷婷說:導演要求她與杜淳要表現得象「乾柴烈火」。我聽了頓時打消了看新版電視劇的念頭:因為之前就早被某些盲目模仿歐美片的國產劇倒了胃口:西方人性格shuai真,感情表達直接,熱情燃燒起來可能會象影視作品中表現的那樣,互相撕扯衣服,恨不得一把火把彼此燃燒貽盡。但中國人也照搬這樣的情景未免可笑,那樣的舉動符合東方人的個性嗎?男人或者會,女性會嗎?一點矜持羞澀皆無?
於是認定了這個導演是個庸才,弄不出什麼好東西。
不過,最近,在豆瓣上看到新劇的評分不算低,就看了幾集,確實比我原來預想得稍好。但與央視98版比,確有許多不足。
與老版的相比,新版情節拖沓,正可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好漢情事不是不可以表現,但表現得那麼粘粘糊糊,牽牽扯扯,根本不符合人物性格,一點兒都不爽利,連我這個女流看著都嫌煩。比如林沖與林娘子,固然是模範夫妻,感情甚篤。但是,把一個留守婦女託付與一個出家人照顧,豈止有悖常理,簡直荒唐。之後又因為妻子之死而遷怒於魯智深,拔刀相向。那還是林沖嗎?《水滸》里最能忍辱的英雄,在新版電視劇里成了個不曉事愛沖動的meng漢。而且看得出,新版不是沒有借鑒過老版,老版有幾處改編的神來之筆,例如風雪山神廟里,林沖夢到林娘子,新版也用了,並稍作改動,改得比舊版更妙些:林沖的夢境更浪漫也更符合生活經驗:新死之人,神魂會去最後望一眼至親至愛的人。
中視版的選角也象在與央視版的較勁:演員幾乎個個比老版的更漂亮,偏盧俊義除外。真是咄咄怪哉。玉麒麟最應該由帥哥來演。新版好漢雖相貌標致卻陽氣殺氣不足。或者怪不得導演,現代人確實是日益雌化弱化了。導演或者是「顏控」,或者是為了迎合觀眾口味。(特別留意看了下,新版的演員大都是南方人,例如演武松的陳龍是上海人,演林沖的胡東是浙江人,演晁蓋的呂良偉是香港人。怪不得演員們紛紛叫苦,說拍戲時快被凍死了。)新版的宋江也比老版的標致硬朗,有鋒芒。使宋江這個原著中不討喜的人物多了幾分魅力。李雪健的宋江,雖其貌不揚,卻鋒芒內斂,胸有滔略,外形和氣質都更符合原著對宋江的刻畫,是真梟雄該有的樣子。宋江是深謀遠慮的,深諳權謀的,而晁蓋,是沒機心的直性人。只想過江湖好漢的快意人生,並不想棄惡從善改邪歸正,對於梁山的未來,並無明確地打算。於是不明不白卻恰逢其時地死了,到底被宋江取而代之。
另外,新版有些細節也欠推敲:比如好漢身上的紋綉,一看之下著實令我吃了一驚——竟是些花花草草。而非凶神猛獸。燕青身上花枝招展倒也罷了,魯智深身上的刺青竟也是些花草鳥蟲,不由得人不吃驚打怪。再有就是好漢桌上的菜餚:份量少,菜色鮮,是典型的精緻小菜,哪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江湖豪俠氣?看到那裡,我不由一嘆: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吶,連《水滸》也可以拍得這么秀氣。
《水滸傳》觀後感(二):好新潮的水滸,好正派的小潘!
剛看完武大郎 武松 潘金蓮 西門慶 王婆的故事,看完很是失望,導演從一開始就決心要把潘金蓮描寫成清純的良家婦女,從演員的選材上就可以看到,甘婷婷那白眼球過多的眼睛裡充滿了純情之意,而在戲里她的到處出軌只是因為自己的命運不濟,當武松怒殺潘金蓮的時候,背景音樂再次想起了那凄美,充滿無辜色彩的音樂。
可是原著的潘金蓮在哪裡呢?原著里潘金蓮自從嫁給大郎之後,便已開始偷漢子,「無般不好,為頭的愛偷漢子」這是清河縣居民對潘金蓮最真實的寫照。而後搬到陽谷縣更是變本加厲,難道這一切只是因為她的機遇不濟?當看見大郎的親弟弟武松之後,再次動了淫歡之心,對武松多次勾搭。在潘金蓮的眼裡,只有淫慾和貪念,沒有任何道德倫理之感,可是這一切在新的水滸傳里則有了其所謂的重新定義,潘金蓮不再是那個人盡可夫的盪婦,而是一個純情,對愛情充滿嚮往,因生活所逼,被迫才出軌的良家女子,當每次潘金蓮想起武松辱罵她賤人一詞的時候,潘金蓮則充滿可憐的哭泣 說道:「 我不賤! 我不賤!」並每次伴隨著凄涼的音樂,那純情的臉上,寫滿了無辜。如果羅貫中和施耐庵還活著,想必定不會把版權賣給這個新導演。因為原著的定義很清楚,小潘的濫交,起決定因素的是她本身縱欲的本性。
潘金蓮道德的「重新定義」只是新水滸眾多定義的一部分,但是
在一部古典名著,確切的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里,做如此之大的改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中國這個奇特製度的社會下,媒介們只管賺錢盈利,並不考慮對社會的影響,看看非誠勿擾這個非常受歡迎的欄目,想必有不少觀眾只是去看樂子,知道這裡面都是假的,只是為賺取收視率。但是仍有更多的人從這個欄目去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當中華民族都充滿了馬諾那樣的人時,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當涉世未深的孩子看著這樣的潘金蓮時,對未來的成長和人格的定義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也許,把新水滸傳當成一部流行電視劇來看可以打五分,但是當作史詩正劇來看,那則完全是對歷史名著的侮辱!
《水滸傳》觀後感(三):好漢的輓歌(六):難兄難弟
新版中林沖和盧俊義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同門師兄弟。林沖是水滸主要人物中第一個上樑山的,盧俊義恰巧是最後一個。殊途同歸,也真算得上是一對難兄難弟。
林沖是個隱忍的人,也可以說是窩囊。窩囊到什麼程度?原著中描寫高衙內將林娘子騙至陸虞候家中欲施強奸,林沖聞訊趕到後,竟不直接踹門進去揍那無賴,還「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開門!』」,莫不是在給高衙內發信號,叫他趕快逃走?相比之下,西門慶與潘金蓮通姦,武大郎聞訊趕到後,卻第一時間「搶到房裡邊,用手推那房門時,那裡推得開,口裡只叫得『做得好事!』」武大郎是個弱者,事到臨頭尚且有這份血性;林沖空有一身本事,關鍵時刻卻畏葸不前,連武大郎都不如,哪裡算得上英雄?大概是編導也看不慣,新版林沖倒是直接沖進去,也虧高衙內腿腳利索,省卻了發信號的麻煩,才稍稍有了些英雄氣概。
自秦以後,中國進入帝國時代。由於戰爭不再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因此軍人的地位不斷降低。即便是在所謂的強漢盛唐,漢武帝征伐大宛的「天兵」,主要是由囚犯和「惡少年」組成的;唐玄宗專用胡將胡兵御邊,釀成安史之亂。而宋代重文輕武,又是歷代之最。宋朝有所謂「配軍」制度,是以罪犯充軍的方式來召集兵員。水滸中凡臉上刺字的罪犯,都被罵作「賊配軍」,軍人在社會上是個什麼形象,也就不問可知了。林沖個性中有窩囊的一面,與軍人地位低下,處處受氣,不得不凡事小心謹慎,忍字當頭的風氣是分不開的。
然而這種隱忍,退讓,並沒有給他的命運帶來任何轉機。只是為了他干兒子的淫慾得到滿足,高俅就可以動用國家機器的力量來迫害一個無罪的軍官,而作為司法部門的開封府,竟也不敢稍有忤意,只是府尹動了惻隱之心,才免了死罪;林沖刺配滄州,在野豬林險遭不測;下了大牢,為了十兩銀子棒打洪教頭,只為不吃那致殘的殺威棒;看守草料場,又差點被賊人縱火燒死……無一處不暗伏殺機,真可謂步步驚心。最後風雪山神廟一節,先抑後揚,林沖的憤怒就像草料場的大火,在瞬間被點燃,花槍如破空之電,把前幾回郁積的暴力全都釋放出來,真有說不出的痛快。讀至此處,每每為之快意。新老兩版電視劇,在風雪山神廟的演繹上都不約而同,把陸謙變成高手,憤怒秒殺於是變成了拖沓的打鬥,結局還是那個結局,然而遠不如原著凌厲。
走投無路的林沖,在朱貴酒店的粉壁上寫下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朴忠。
江湖馳聞望,慷慨聚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篷。
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與宋江殺氣騰騰的「他日若遂凌雲志,血濺潯陽江口」相比,林沖的詩又是另一番境界——他本是個老實人,沒什麼野心,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享受小公務員的平淡生活。即使當了強盜,也只不過就是「威震泰山東」,除了高俅高衙內,沒想報復誰。上了梁山,他又不受王倫待見,寄人籬下,似乎做回了窩囊廢。吳用上山後,一眼便看出林沖的憋屈,便撩撥得他殺了王倫。林沖當時說的一句話值得玩味:「到這個份上我林沖還有什麼不敢的?」哎,只有逼到絕路上,豹子頭才有個豹子膽!接下來的晁蓋宋江時代,是林沖一生最揚眉吐氣的幾年,作為山寨老資格的頭領和最強的騎兵將領之一,他頗受器重,幾乎參加了梁山所有重大戰役,屢立奇功。那張苦逼臉,也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然而好景不長,當宋江放走高俅,接受招安,連李逵,武松都沒二話,唯獨林沖的反應最為強烈。老版直接安排他氣死,讓投降派宋江手上又添了一筆血債,而新版的林沖,是黯然辭別的,他不願再回到那黑暗的體制內,與不共戴天的仇人同朝為官,聽其節制。在這一點上,林沖是毫不妥協的,這也是他的偉大之處。
相形之下,盧俊義可算是林沖的高級版。原著中他只不過是一個大土豪,新版中將他塑造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曾隨童貫征遼。盧俊義的作戰方略是自引一軍做誘餌,引遼兵出戰,然後童貫大軍自側後包抄,里外夾擊,定可成功。想不到童貫想獨吞功勞,故意按兵不動,坐視盧俊義孤軍奮戰,盧俊義後來雖大難不死,卻也不得不解甲歸田。其實經歷這種遭遇的又何止他一人?盧俊義之前,潘美與楊業的故事自不必贅述。就連大名鼎鼎的狄青,也因為面刺金印,有功而不得用,被歐陽修彈劾「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被罷去樞密使,最後憂憤而終。歐陽修是忠良賢達,尚且如此狹隘,更不用說高俅童貫這樣的貪官奸臣了。盧俊義之後,果然又有岳飛十二道金牌之事,可見忠義之士多不得善終,乃是中國政治的常態。
新版中,林沖曾在火燒草料場後傷感道:「娘子,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即便回去了又如何?即便沒碰上高衙內,林教頭也許能成為林統制,林都監,也許也可以擁有萬貫家財,然而身處末世,他又能避得過奸臣的冷箭,保得住這苦心經營的家業嗎?看看盧俊義的結果,就知道答案。表面上看,盧俊義的厄運是梁山的陰謀,然而,如果官府是公平講理的,那麼盧俊義也不難把這件事解釋清楚。可惜中國的官府,從來都是喜歡「吃大戶」的。所謂「有了政權就有了一切,什麼百萬富翁億萬富翁都可以打倒」,千真萬確。隨便做個冤案,便叫玉麒麟傾家盪產,身敗名裂,可見有產者在中國是多麼沒有安全感。當初送林沖上滄州的撮鳥公人是董超薛霸,送盧俊義去沙門島的,還是董超薛霸;一樣的百煎滾湯洗腳,結果好漢的猛惡林子,也四處可見。原著中甚至連二者的判詞都一模一樣,一字未改。朝廷官府害人早就是輕車熟路,標准化操作流程,無論林沖還是盧俊義,說到底都是朝廷千方百計走流程送上樑山的。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梁山好漢但凡結義盟誓,無非這兩句話。然而真正主動踐行的,卻寥寥無幾。林沖盧俊義這一對難兄難弟,自然也沒有死在同一天。倒是給他們洗腳的董超薛霸死在了一塊兒,也真難說到底誰「來生一個媽」了。
《水滸傳》觀後感(四):忠義宋江,厚黑亦宋江。
還是很喜歡張涵予版本的《水滸傳》。
小時候看到的只是打來打去,八仙過海。
宋江確是個官迷,從一開始就可以看出,他非要強調自己是鄆城縣的第一名押司。結果被人嘲笑。
小吏的失落感,更激發了他的疏財仗義,結交江湖好漢,無法盡忠報國,這樣「義」字就更重了。
似乎他尋找到了自己的路徑,由義到忠,可以說宋江開始是拚命不演義上山,後來實在逼上樑山時候,其實已經有招安的想法,說起來也是給各位好漢找個歸宿,找到梁山的出路。
一將功成萬骨枯,需要很多的炮灰,需要很多人墊背。最終還是成全了忠義雙全,「參天忠義」,建立祠堂,世代可以享用冷豬肉。
宋江能夠贏取江湖上的威名,確實不簡單,孝義疏財。
厚黑二字,在遇到晁蓋時候就明顯了。晁天王明顯內功弱爆了。
我看到更多的,還是忠義二字。
參天忠義。
魯智深,武松跟佛門的緣分,或許更多是因為二人以前確實殺人如麻,罪孽深重。一場轟轟烈烈過來,最終頓悟自性。
《水滸傳》觀後感(五):誤讀水滸(一)
水滸的世界
突然忽發異想,想起來再讀水滸,之所以說再讀水滸,是因為前幾年很多人都品讀了N次水滸了,有名的有無齋主人的《「黑話」水滸》、十年砍柴的《閑話水滸》,易中天如日中天的時候也出過他很如日中天很多年前寫的關於水滸的片段,還有很多人或者水煮或者細說,真是熱鬧得很,之所以叫「誤讀水滸」,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吸收了很多前輩高人的看法,又融入了我自己的一些觀點,想必錯誤甚多,請大家批評指正。
很多學者分析《水滸》時,把它當成一次農民起義來解釋,只是在下陋見,這根本算不上一次農民起義,因為它沒有一個顛覆社會的綱領,說白了就是宋大哥領著我們干什麼?地球人都知道宋大哥口口聲聲要「替天行道」。
我們國家大的朝代,諸如秦、兩漢、隋唐、元、明的更迭無一不是自下而上的揭竿而起動搖了王朝的根基,雖然朝代的滅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政治黑暗。但宋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朝代,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史學家在爭論到底是唐朝還是宋朝是封建社會的巔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縱觀大宋一朝,政治空氣之開明是整個封建王朝中最好的,它的滅亡,與其說是女真的驍勇善戰,不如說是游牧文明對農業文明的一種侵襲,對我們來說,處於中國經濟、文化巔峰的宋朝的滅亡是一種落後生產方式取代一種先進生產方式的無奈。
宋朝是個很有意思的朝代,它的讓人嚮往是因為它的開國皇帝,發動陳橋兵變的趙匡胤,我們國家有一個古老的傳統,臣子叛君大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典型的例子是書生王莽的改制,弄得自己身敗名裂,連他早年的折節恭儉都被人說成是精心設計的,「周王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這首唐詩將他釘在史上惡人的柱子上,連王莽稱帝程序的「合法性」都沒人提了。
說遠了,趙匡胤從一對孤兒寡母的手中奪取了帝位,比起王莽來心黑手辣不是一點點,可是我們的民間還流傳著正面評論他的評書,我小時候就是聽過《趙匡胤演義》,這難道真應了那句話「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後來讀書才覺得,還是歷史偉大,只有它會公正評價每一個過客。請看這樣一則史料: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約有三:
一、 保全柴氏子孫,不得因有罪加刑;
二、 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三、 不加農田之賦。
誓約中,嚴重地警告說:子孫不得背棄上述誓言,否則是為不祥,將遭天譴。
在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中,這是唯一一份出自皇帝之手的、帶有人性光輝的誓約。其意圖在於約束自己的子孫不要作惡。據說,這塊刻著誓約的石碑,置於太廟寢殿的夾室內,封閉甚嚴。新天子繼位時,朝拜完太廟,必須禮啟後,跪著默誦誓詞。屆時,只有一個不識字的內侍跟隨,其他人只能遠遠恭候。因此,除了歷任皇帝,沒有人知道誓約的內容。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金國人為了搜羅戰敗賠款,將帝國皇宮宮門全部打開,人們才一睹其神秘容顏。據說,該石碑高約七、八尺,闊約四尺余。乃大宋帝國的祖宗家法,世世傳承。
在中國所有世代里,只有宋太祖趙匡胤,以至高無上的開國皇帝之尊,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這樣的誓約,這也是宋朝的可愛。曾經看過這樣的話語:「昏(暴)君殺人,聖君既殺人又誅心」、「三流的皇帝讓人敢怒不敢言,譬如明末的崇禎;二流的皇帝讓人敢言不敢怒,譬如唐宋諸帝(大部分如是);一流的皇帝讓人既不敢怒也不敢言,譬如康熙等」。但我一直拒絕認可康熙是千古一帝,因為他治下唯獨缺少人性的光輝。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