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叔影評
① 天下無賊的影評
影片中還多次抄展現火車襲行進中的場景,在晨曦中,在夜幕上。慢鏡頭與正常速度鏡頭的轉換、畫面的重疊剪輯、重復剪輯,構建出動靜轉化的跳躍感使得火車與外界相隔,外面的風景像是美好的夢境,但火車里發生的事又是如此真實不堪。
② 你看到過哪些非常精彩的影評
在豆瓣來裡面有一篇是我至今以來看自過的最好的影評,名字是《文森特是怎麼死的》把電影里每個細節都扣出來了。以前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是覺得結構牛逼 但是真正牛逼在哪也是一頭霧水,當你看完這篇影評,你就會恍然大悟真絕了。
③ 急求專業影評
本片共有7個段落,講述人在境遇里的悲歡離合。 《狗沒有地獄》 講述一個囚徒出獄後帶著女友登上去莫斯科列車的故事,他是誰,影片沒有交代,只有去往莫斯科這個意象有著必然的政治讀解,而他給女友的戒指表達了他內心的堅定和意志的堅決。這不僅是愛的旅途,也是一次心靈對意識形態的皈依。 《生命線》 以1940年6月28日一個西班牙小村落寧靜、安詳的下午發生的意外(新生的孩子肚臍出血)為故事的開始,給我們講述了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導演以鍾擺的擺動、牆上的老照片、水滴的濺落、人的呼吸、樹上掉落的果子預示時間的流逝。而以聖母像和報紙上的納粹軍人的照片為前後呼應。預示著安寧的脆弱和世界的動盪。也給尋常人安寧的生活里抹上了一絲陰影,但是,影片最後孩子單純、甜美的笑容是寄予人類的希望,一種對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 《幾千年前》 白人探險隊給巴西亞瑪遜河流域最後的原住民部落「烏哈烏呼」帶來「文明」的福音,同時也帶來他們沒有過的疾病和困惑,因此使得部落人群降低了天然的免疫力。多年後,我們發現他們的論理觀和生活觀已經開始轉變,美式的棒球帽和T恤已經讓他們遠離了傳統,而他們部落的明天也因為文明的善意「入侵」而成為種群的往昔,他們的家園隨著他們孩子渴望融入現代社會的心而漸漸遠去,同時,帶走的是部落的文化和人類對於歷史的記憶。人類,因為文明的產生、分工的不同而變得遲鈍和懶惰。 《國際組織·拖車·夜晚》 是一部關於因為車禍讓一個女演員滯留在救援車上短短十分鍾的故事。從表面看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但是導演還是通過救援組織許多為女演員服務不同膚色的面孔,解構了地球是個村落的思想,瞬間可以到達的通訊,中國快餐,音樂的世界性這些話題電影不露聲色地表現了出來。 《距離托那12英里》 描寫一個心臟病人自行駕車跨越荒野尋找求助的寶貴十分鍾,大部分時間描寫的是他行駛在荒漠里的艱難旅程。最後,他因為一個可愛的女孩凱特而獲救。最終是磨難之後的溫馨,當他在醫院睜開眼睛,看見了他的救命恩人凱特,凱特的微笑,就是天使的模樣。 《我們將被掠奪》 本段以戈爾參選美國總統的過程為背景,以紀錄片的訪談的手法,直擊戈爾幕僚的心態,並以對戈爾競選總統宣布敗選的最後十分鍾回顧,揭示政客的內心世界。 《百花深處》 喬遷到高樓大廈是百姓們的願望,在現代化名義下傳統正在推土機下呻吟,而遊子的晚歸,找尋的就是故土的一物一件,尋找祖宗的根,這種沒落的感懷是文化的回憶,我們在日新月異的建設里到底得到了什麼,又因此失去了什麼? 小號篇包括:考里斯馬基的《狗沒有地獄》,講一個男子剛出獄,決定與心愛的女人到西伯利亞追尋新生活。風格維持了他一貫的冷硬敘事模式。
艾里斯的《生命線》以一個西班牙農家為對象,圍繞著嬰兒肚子出血而家人一無所覺的狀態,引發出平靜生活中潛藏危機的連串意象,頗有印象派的味道和大地耕作的凝重。
赫佐格的仿紀錄片《一萬年老去》講亞馬遜森林中一個原始部落的「快進」,信息豐富。
賈木許的《休息·化妝車·夜晚》是一個實時小品,講一個電影女演員在化妝車休息十分鍾的情況,戲劇性不強,但頗有幕後偷窺的味道。
文德斯的《12英里到特洛斯》兼具故事性和公路片風格,乃本集錦的上乘之作。它講述一個年輕男子因食物中毒,自己駕車前往醫院途中實在難以支撐,遂攔截了一個剛學會開車的女孩載他到醫院急診。主角在公路上的感覺,用非常感性的視覺形象加以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李的《我們被搶了》是紀錄片,講小布希和戈爾競選總統的爭議,重點是雙方陣營在關鍵十分鍾對選票輸贏確知,顯然戈爾一方認為他們是被犧牲了。
陳凱歌的《百花深處》優雅而傷感,通過一個瘋子讓搬家公司為他尋找已不復存在的故居,反映出時光荏苒,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方式正消失於推土機的隆隆聲中,不勝唏噓。片中以動畫表現深巷舊宅的映像,頗有魔幻寫實的迷人魅力。
大提琴篇包括:貝托魯奇的《水的故事》講一個印度傳奇,中間穿插著移民和異族通婚等劇情,頗有點「南柯一夢」的味道。
菲吉斯的《關於時間2 》更具實驗性,四格畫面同時表現不同年齡的人物,「歲月不饒人」及人類溝通的主題頗為鮮明,但具體細節挑戰理解力。
曼澤爾的《瞬間》反映同一主題,但極為細膩而流暢,它通過捷克演員魯辛斯基不同年齡的鏡頭組合,呈現了一個帥小伙如何變成一個小老頭。
薩伯的《十分鍾後》講述一個妻子不慎刺傷醉酒回家的丈夫,是中規中矩的小故事。
丹妮斯的《面對南希》講一個教授和他的女學生在火車上討論外國移民對本國的影響,有典型的法國式嘮叨,但主題原地踏步,如同乏味的學生作文。
施隆多夫的《啟蒙》則妙趣橫生,古代賢人的語言配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組合成關於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精彩反思。
雷德福的《沉溺於星》索性用科幻故事反映天上和人間的時間差,片中的老爸從太空旅行回來,兒子已經比他老多了。
戈達爾的《時間的黑暗中》依然是高瞻遠矚的夢囈,將世界大事和時光流逝融為一體。額··夠了吧···累·····
④ 有話好好說專業影評
以拍攝鄉土題材影片而蜚聲國際的張藝謀,97年出人意表地推出了這部都市喜劇。相對於張導此前和其後的片子贏得的喝彩和知名度,我們不得不承認該片遭到了冷落,而且是來自雙方面的:就觀眾來說,很可能只是把它當作笑料、噱頭堆砌而成的普通搞笑片來欣賞;就評論界來說,很可能覺察到了該片的出色,但要一五一十地論說其意蘊,又有些無從談起的迷惘。就這樣,在張藝謀的眾多作品中,《有話好好說》彷彿落入了公眾的盲點。
事實上片名已經為我們昭示了,生成片中諸多戲劇沖突的源頭乃是「對話的失敗」。幾乎每一段劇情都以「對話的失敗」為前提來展開,片中的人物也都在對這種失敗有所認識的情況下,使出渾身解數來自主地加以挽回,於是在眾人爭相努力扭轉敗局的情況下,故事情節呈現出汽車剎車失靈般的「失控」局面,朝著片中任何人物都意想不到的方向奔去。在計劃落空、正經的努力付之東流之後,還不得不承受繼之而來的荒唐結局,正是片中人物的這種基本處境的荒謬,喚起了巨大的滑稽感,造就了本片的「笑」果。這種別開生面的喜劇營造方式可謂頗具匠心,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述平的出色編劇。同時,所有的荒謬又是在全然現實的環境中、以現實的材料打造出來的,這種創作上的機智也就越發難能可貴。
對某個實例加以解剖,也許更容易看清這種營造喜劇效果的特殊機制,不妨就拿影片開初的幾出戲來說吧。我們從一開始就見識了趙小帥(姜文飾)的死纏濫打和安紅的寸步不讓,公車上兩人的一番理論教我們明白了,嘴皮子上已經論不出誰是誰非。於是一個躲,一個追。安紅為擺脫糾纏,硬是不把新住址告訴對方。小帥大致摸清了地兒,開始施展喊話戰術。被喊了兩天後,安紅想以發生一次性關系的極端方式來做個了斷。就在兩人的好事即將玉成之際,樓下傳來了新一輪的愛情詩喊話。看到這里,剛剛緊張起來的氣氛一下子散了,觀眾都綳不住樂了起來。這種計劃外的局面失控一再重演。接下來安紅派她的新男朋友劉德龍找趙小帥「好好談談」,結果卻演變成了一場街頭斗毆。安紅對這種出乎意料的結果心懷歉疚,在接下來的交往當中發現了趙小帥優秀的一面,而趙小帥卻被電腦的主人張秋生(李保田飾)纏上了,劉德龍為此差點賠上一隻手。先是拉出一段無法通過正當方式解決的矛盾作鋪墊,然後矛盾雙方煞費心思地尋求出路,結果都在理性的支配下失手將情節推入了滑稽荒唐的境地。這便是該片的「秘密配方」之一。
另一個秘密配方倒是傳統得很,但在片中也得到了妙用,那就是「間離效應」。為說明間離效應在本片中的運用,不妨先來對照說說王家衛導演的突出風格。在王家衛的都市片中,總有大量配樂穿插其間,對此,張藝謀曾十分贊賞地談到,當一段旋律在王的片中某處響起時,馬上就能將觀眾的某種情緒喚起,營造出十足的氛圍。可以說,為了將片中人物的獨特情感體驗傳達給觀眾,配樂在王家衛那裡很好地發揮了作用。而在《有話好好說》里,配樂所發揮的作用,很多時候可說是反其道而行之——製造間離效應,一再將觀眾從對故事的沉浸感中拽出,提醒觀眾時刻保持對片中人物的批判性觀察,從而更好地對荒誕的形成、累積和爆發進行見證,使觀眾在情感相對游離於故事進程的狀態下開懷大笑。
在趙小帥第一次到夜總會追砍劉德龍的那場戲中,小帥失其所蹤,手持菜刀沖進一間間練歌房、健身房,每個房間里轟鳴的音樂也噴涌而出,於是我們聽到了許多傳唱一時的流行歌曲(內容都是情和愛)的片斷連綴在了一起,一並響起的還有小姐們的尖叫、趙小帥的踹門聲,畫面上趙小帥頗為生猛地沖進沖出,一種荒誕的意味無言地傳達給了觀眾。這一段相當鮮明地表明了本片的立意:在給出一個喜劇故事的同時,以質朴的、民俗性的「俗」作為參照,揭露都市人當下生存狀態中華而不實的成分,以喜劇形式完成對都市生活的文化批判。片中兩個塗脂抹粉的老太太哼哼呀呀地演唱「十八歲的哥哥」,還有即將行凶的趙小帥跟東北大姐合唱「姑娘十八一朵花」,無一不是體現著導演這方面的用心。
到了影片的後半部分,迎來了最終的一場大戲。所有的枝節問題都匯總到了喜洋洋餐館,張秋生和趙小帥約了劉德龍前來商談,打算和平地解決此前發生的所有糾紛。餐桌上張秋生發現小帥不改初衷,還是打算「一刀拿下」,張心寒之餘,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勸。在這出長達幾十分鍾的戲里,人物幾乎沒進行任何活動,只是坐在餐桌旁喝酒吃菜,全靠出色的大型對白,將劇情推向熾烈的高潮。這一整套大型對白向我們表明,由於個人修養、身份、立場的不同,「有話好好說」往往只能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對話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化的交際活動,並不象張秋生這位忠厚的知識分子想像的那麼單純,「有理走遍天下」也只是自以為有理者一廂情願的說法罷了。
除了葛優、趙本山、李琦的客串,以及張藝謀本人在片中的露臉,為影片增色添彩的還有毫不含糊的攝影(有力地表達了人物浮躁、動盪的心態)、人物的化妝造型(小帥滿頭是傷和張秋生發狂後的裝扮,令人叫絕)、深沉酣暢的配樂(當然不是指用於製造間離效用的那些段子)、幾段北京琴書(既提示了人物性格,又凸顯了地域特色,本身就是絕佳的創意),上述所有因素糅合到一起,使得本片與「通俗」拉開了明顯的距離,盡管故事情節是老少咸宜、大眾喜聞樂見的。
最後,在趙小帥一刀拿下的計劃落空之際,讓我們來重溫一下片中警察同志的台詞,端正一下心態,為「有話好好說」的禮貌作風打打氣,「以後不管出什麼事兒,都要依靠組織依靠法律,不能隨便舞刀弄槍的,有話好好說嘛,不能胡來」
⑤ 求魔法保姆麥克菲2的影評,要深刻,主要表現本電影的教育思想。1500字以上
參考一下
當麥克菲舉起魔杖叩擊地面時,註定要改變某些人的命運,電光火石之間已經是物是人非。世間從來不曾有過魔法,但生命有時卻充滿了魔力,峰迴路轉跌宕起伏柳暗花明永遠是它的主旋律,所以當孩子們的父親百戰歸來時,影片突然變得情深義重起來,那一刻,本來並非本片受眾的我居然有了些許感動。
「當你們不想要我但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留下;當你們想要我而不需要我的時候,我會離開。」這是魔法保姆麥克菲的做事原則,富於哲理充滿禪機,雖然是說給孩子們聽的,但是我卻幾次從中感受到絲絲凄涼陣陣無奈,這種難言惆悵來自何方?未了之緣,未解之惑,未竟之事,未明之言,我始終說不明白。只是每當麥克菲說出這句話來,我就不免心生漣漪,或許是生命中的那些悲歡離合依然在內心深處留有陰影吧,盡管這部影片是如此的春光明媚和童趣盎然。
麥克菲來自何方去往何處,始終是個謎,但是她總是在需要她的時間和地點出現。五年前,當布朗先生中年喪妻窘迫窮困時,她在電聲雷鳴之中出現,五年後當伊莎貝爾格林夫人焦頭爛額一籌莫展時,她又從天而降。完全是俠客行止仁者風范,或許正是這扶助他人於窮急之時的義舉感染了我,讓我幾乎忘記了這是一部哄小孩的電影,忘記了其中我不怎麼喜歡的孩子鬧騰的場面,也忘記了痕跡過重的誇張表演,不知不覺進入了他們的世界。
「昔我往兮,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中的事易時移物是人非的惆悵與無奈,與本片中麥克菲帶給人的情緒變化截然相反,麥克菲來時的昏天黑地不受歡迎,變換成了去時的眾意繾綣留戀難舍。麥收季節,金色年華,來時雞皮鶴首蓬頭歷齒的麥克菲,去時青春重現容光煥發,帶走是思念和敬仰,褪去的鄙俗和醜陋。當伊莎貝爾夫人看到和麥克菲擦肩而過的丈夫九死一生重回家園時,她說「我不需要了」,這既是離別的憂傷也是心靈救贖的喜悅。
難以超越前作並且費力不討好,幾乎成了續集電影的一般命運。而在我看來,《魔法保姆麥克菲2》恰恰超越了前作,因為它幾乎是獨立成章的,完全拋棄了前作的束縛而另起爐灶,只是最後在健忘的老太太阿吉身上找到了兩集作品的關聯點,這樣給了創作者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樣的搗蛋孩子的成長記,同樣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同樣的不是非常好笑的幽默,同樣有些過頭的鬧騰,甚至會有同樣乏味的橋段,但是《魔法保姆麥克菲2》卻比前作多了一些深沉的感情在內,無論是麥克菲的功成身退還是父親的平安歸來都能夠讓人咀嚼出人生的悲歡離合的況味,對於一部兒童片能夠有這樣的情緒在其中或者它有能力讓成人感受到這樣的情緒,至少是真誠的作品。與前作相比,在娛樂方面,那幾只小豬的出現成為錦上添花的風景,讓人眼前一亮,整個影片也似乎有了一種生趣盎然的感覺。而在情感方面的,多了一段子盼父歸妻盼夫歸的感情戲,這段感情戲讓影片鬧騰混亂的氣氛中多了一份凝重,同樣的皆大歡喜的結局,這一次魔法保姆麥克菲的離去讓我感想更多。
伴隨著麥克菲的嚴肅與慈愛,在魔法的世界裡,孩子們在成長,大人們也在成長。歷經磨難百戰榮歸的父親,倏忽而至悄然而去的麥克菲,鉛華洗盡秋水為心的艾瑪.湯普森,還有一大把年紀依然能為本不屬於自己的影片而感動的我,竟然生出一種「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感觸來,實屬難得。謹把這種情懷獻給電影中的那些美好的角色以及塑造這些角色的人。前些日子在電影院里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時候,看到了這部電影的預告。當時還不知道這部片子原來還有第一部,只覺得預告看來這部電影非常溫馨可愛,於是等待了一個多月後,迫不及待的去了電影院一睹為快。
Nanny McPhee本是英國童話的原型, 不過我沒有看過這部童話,上網查了一下也沒有看到有關的詳細介紹,基本上都是關於第一部電影的介紹和這部電影的宣傳。真正關於這部童話的介紹倒是少之又少。不過既然是童話,那就註定了這部電影是部溫馨好看用來休閑打發時間並讓人感受世界美好的善良的電影。
善良的主婦, 調皮的孩子們, 從城裡來的表兄妹,一直想要賣掉農場的叔叔, 還有兩個客串出場討債的滑稽的女人。 而Nanny McPhee的 出場,更是讓人覺得滑稽與魔幻。說她滑稽因為她剛一出場的造型實在是太有愛了,齙牙,大痣, 連在一起的眉毛還有臃腫的身材,實在是太滑稽了。不過後來每當她幫助孩子們完成她的Lesson時,她就會變美一些,一直到最後變成了漂亮的婦人。不太明白為什麼,不過感覺倒是極其溫馨的。難道教育我們做好事就會變美?哈哈。
英國的鄉村是極其漂亮啊, 小烏鴉也很可愛,還有花樣游泳的小豬,實在是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而電影中各種感人的愛卻也是極其溫馨的。整部電影都籠罩在暖暖的愛中。
如果,你心情抑鬱了;如果,你懷疑人生了;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夠美好不夠有愛了,那就請看這部片子吧!它一定會讓你重新燃起生活的希冀! 哈哈開玩笑, 但是說句真心的,這部片子實在是一部不錯的休閑片子,不需要想太多,只用懷著觀賞的心態去看就好。 笑一笑,十年少。 生活多些這樣的溫馨又有何妨呢?
PS,影片的最後,當Nanny要離開的時候,大家去追她,雜貨店的老太太說了一句極其經典的話: :She will be leaving if u dont need her but just want her. She will be back when u really need her. 看著她遠去的背影,心裡覺得十分感動。也許童話不是現實,不會有這么魔法的事情發生。 但是想想,也許每天都會遇見很多擦身而過卻幫助過你的陌生人,他們難道不像是Nanny嗎? 或許,我們也曾經當過別人的Nanny, 或許我們也曾經讓人快樂,也曾被人感恩的想起吧?
也許一人隻身在外吧,看到有關親情有關成長的電影總是特別敏感, 感謝這部電影,給了我感動與溫暖。
⑥ 原著有多震撼,電影就有多失望,(金色夢鄉)影評
伊坂幸太郎在小說的序言里說自己想要創造出好萊塢娛樂電影般的故事,看完這個小說我覺得他的確做到了,而且高度完成了。看《金色夢鄉》的時候,腦海里一直盤旋著一個念頭,這部小說實在是太適合改編成電影了,跌宕起伏的情節,緊張抓人的節奏,每個人物都擁有著自己的人物弧光和動人的閃光點。整個故事沒有一處廢筆,每一處伏筆都恰到好處的再現,看到那些前面漫不經心出現的小細節在最後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姿勢出現,讀者們或是內心一陣感動柔軟或是會心一笑。《金色夢鄉》中的時間敘述是打碎的,伊坂幸太郎多次採用插敘的手法把相似的情節不同的時間段拼接在了一起,這一點像極了電影的蒙太奇手法。整部小說明明明明講述的是荒誕而恐怖的故事,但是卻讓人看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善良、生命的希望。就好像在無邊無際的黑洞中鑿開了一個洞,射出了一道光,渺小微弱,卻堅毅地閃耀著。
小說里那種全場封鎖的嚴峻形勢,那種命在旦夕的緊張感在電影裡面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電影也沒有再現青柳被逼絕境的那種心酸、無助、絕望的處境,頻繁出現的笑點無意間消解了緊張的節奏和小人物在巨大災難面前的無力感。小說則完美地處理好了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落差感,正是因為青柳他的茫然無助和敵人的步步緊逼,才使得後面朋友、陌生人的幫助變得更加地彌足可貴,才極致地發揮了人性的善良和溫暖。歷經無底洞的黑暗,才方覺光明的耀眼和溫暖。
我認為電影裡面對兩個個人物青柳和切男的塑造是非常失敗的。根據原著的描述,青柳這一角色是俊俏、善良、老實,但是他也是睿智而敏感的,特別是剛開始被追殺的時候,他對陌生人的態度其實是有一個變化的過程的,他有信還是不信的內心掙扎,善良的本性讓他習慣選擇相信,但是擺在面前的誣陷和追捕又讓他不得不保持懷疑。相比之下,我覺得電影里雅人叔對青柳的塑造更像是個愣頭青、獃獃傻傻的老好人的感覺(老是跳戲到《南極料理人》),缺少原著那一層機敏和小心翼翼的防備。
其次是切男的形象,其實小說裡面切男的形象是非常獨特而有魅力的,但是電影首先弱化了這個角色作為恐怖的連環殺手的那一面,其次是大大增加了喜感。這兩個操作對於這個人物多面性的形象塑造而言是致命的。其實,在小說里,切男這個形象他不是簡單的是好人還是壞人之分。可以說,他是黑白都踏足的,他剛開始以殺人犯的身份出現,但是後來他做的又是幫助柳青對抗惡勢力,甚至犧牲了。結尾處房東父子的出現,更是證明了他可能遠非我們想像中那種泯滅人性的殺人魔的形象。小說似乎在暗示我們切男可能是另一個青柳,另一個被那些「頭頭是道」的輿論迫害的人,他們一樣都只是政府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推到風口浪尖的背鍋俠。
看完這個故事有多震撼,看完電影就有多失望!這個故事真心可以拍成一步流暢酣暢淋漓的大片,對於小人物在命運的大齒輪的窮追不舍下狼狽逃竄也可以表現得更加的驚心動魄,給人命懸一線的緊張感。這樣最後,陌生人紛紛無條件伸出援手才會更加地震撼人心。就彷彿從黑暗裡突然鑿出一道光,溫暖和希望生生不息地流淌著。
⑦ 一個都不能少的影評
《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
再看《一個都不能少》已經事隔十年之久,今昔相比,感慨良多。
記得最初觀看《一個都不能少》還是在師范學校讀書時學校特意放給我們這些師范生的,當時操場上除了送給傻乎乎的魏敏芝的鬨笑聲,還有高談闊論聲,甚至有的男同學實在懶得看悄悄的溜回宿舍睡覺去了。看完之後,影片留給我們的印象並不深刻。
參加工作已有八年,當已有八年教齡的我再次觀看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後,心潮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一中國農村、山區教育仍很落後。
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而且奧運會的成功召開讓世界認識了日益蓬勃發展的中國,但是,中國農村、山區教育的落後是不可迴避的事實。資源短缺、經濟落後是基礎教育遲遲未能在貧困山區中普及起來的最主要原因。大部分居於窮鄉僻壤適齡孩兒仍沒有入學讀書的機會,有幸入學的卻又每一刻也在求學和生計間作拉鋸式的取捨。在日益重視教育發展的今天,我想這也是我國政府一直關注也會最終得以解決的問題。
二教師的敬業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水泉小學有一位鞠躬盡瘁,滿心熱摯的高老師,他成為了黑夜中的一線曙光。在數月沒有發工資,沒有錢買粉筆,把僅有資源耗盡的情況下也對二十多個學生不離不棄;即使面對老母病危在床不得不趕回家探望的情況下,他仍對學生放心不下,依然想過不回家探病。但現實卻不容許這事發生,唯有叮囑魏敏芝好好看管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即使在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仍然願意付出五十塊作為魏敏芝的代課酬勞。高老師工作態度之認真,對學生就學的堅持,對山區教育的不離不棄,令所有觀眾無不動容。
魏敏芝為了遵守對高老師的承諾,她竭力的保持著集體的完整,不讓學生去縣城上學,把輟學的學生追回,所以同學們愛她,當同學們分喝那兩瓶3元錢的汽水,他們都想到了小魏老師,都異口同聲地說要給老師喝。當小魏老師做了好多徒勞而得不到結果的事,我們往往認為她很傻,但事實卻不是如此,傻有時候就是崇高。
想想,有多少像高老師、魏敏芝那樣的老師都甘心奉獻於我國的教育事業,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但我也希望能盡快提高教師的待遇,我想這樣一定能使農村、山區老師安心於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三必須增強責任感、有奉獻精神
校長在開學初安排全體教師觀看《一個都不能少》,所有老師都明白校長的良苦用心。
我校近年來正在經受嚴峻的考驗:學生厭學情緒嚴重,教學質量不高,中考成績滑坡……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作為初三老師,我也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為提高成績甘於奉獻。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與同頭老師的協作能夠完成學校交給我們的工作任務。
⑧ 盜墓筆記的影評,有幾條笑死我了
散場的時候有個男的對另一個男的說「這電影比你還傻逼」。
看完盜墓筆記 向九層妖塔道歉
何謂ip電影?急得發燒的資本+滿臉寫著搶錢的原作者+只會復制粘貼的編劇+美術指導冒充的導演+邪教教主及其信徒=照單全收的觀眾。
《尋龍訣》拍的是摸金校尉,《盜墓筆記》拍的是縣城施工隊。井柏然只會打打打,鹿晗只會傻傻傻。特效團隊是《封神傳奇》來兼職的吧,劇本是三叔在安定醫院的時候順手寫的吧。
比《封神》特效五毛一百倍,不少畫面甚至沒渲染開就直接上,最後二十分鍾簡直喪到讓我懷疑人生。智障的製作下是個語焉不詳、烏七八糟的故事,說變就變的人物行為、凌亂剪輯的劇情走向。拋開這些吧,其實最大看點是李仁港毫無節制地用拍異性戀的方式拍兩位小鮮肉,基爆惹~大陸有史以來最基的大製作?
鹿晗不錯,就是角色有點女主屬性,南派三叔給自己挖了一座墓,和尋龍訣差了100部九層妖塔啊。井柏然就一個表情,倆男主太不來電!尷尬癌都犯了!劇作,三叔到後面都自己都編不下去了吧,台詞太瑪麗蘇了,特效美術好次,石頭是沒錢渲染么?幼蛇什麼的簡直了,無力吐槽。不過,鹿晗吹的一手好蕭。
⑨ 求有關艋舺影評
《艋舺》有兩個關鍵詞——意義與義氣。初入江湖的蚊子曾經想探求黑道生活的意義,兄弟卻告訴他「意義是三小,我們講的是義氣!」這句話成為了始終伴隨蚊子的困擾,而五兄弟未來的人生也註定在意義、義氣所造就的重重悖謬中展開。 氣質敏感、天性善良的蚊子對於意義與義氣有著堅定的信念,在他看來意義就是家的感覺、安全感,而義氣則是為捍衛那些給自己這些美好感覺的人,比如說艋舺的黑幫大佬GETA。蚊子的最大悲劇在於他的認識理想而又單純,卻偏偏被置於一個充滿錯綜復雜恩怨情仇的世界中——與心懷叵測的和尚是患難與共的兄弟關系、與外省人灰狼是無法改變的父子關系、卻又在灰狼的死敵GETA那裡真真切切的享受著父愛的溫情。對於自幼缺少父愛、飽受欺凌的蚊子而言,兄弟情、父子愛無疑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你可以想像為什麼當初他會在對其意義充滿迷惑的情況下,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黑道?與其說是多彩的江湖生活讓他心馳神往,不如說是他的四個兄弟所表現出的醇醇的兄弟情讓他欲罷不能。但這江湖生活給了他想要的一切,卻註定要以同樣迅捷的速度終結一切。《艋舺》應該是一部主觀色彩極強的影片,正是因為這種主觀性,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便呈現出不同的樣子。比如說在蚊子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簡單美好的,兇悍的對頭、血腥的打殺很快就可以淡忘、妓女小凝面頰上巨大的胎記可以用長發輕易地掩去,剩下的就是夕陽般溫軟明亮的生活。如果要給蚊子的生命貼上一個標簽,我想該是那飄溢在艋舺街頭的烤雞腿的香氣。與蚊子相比,似乎和尚的內心世界更加單純,單純到他的眼中永遠只有那個叫志龍的人。或許這就是最大的悖謬所在——他一心想一勞永逸的為自己心中唯一的關切掃除一切潛在的危機,卻鬼使神差般的在不歸路上越滑越遠。實際上和尚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極力勸阻蚊子停止報復行動,遠走菲律賓的努力中,他自己何嘗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這種無力、無奈感所激發的悲哀倒在其次,最讓和尚倍感孤獨與無助的是他所做的一切並不為志龍所知、不為他的兄弟們所知。從這種意義上說,和尚從來沒有在他的兄弟中擁有過真正的話語權。他不可能在任何人面前、在任何時候表達自己對兄弟志龍的那種模模糊糊、奇奇怪怪的感情。槍殺志龍的父親GETA的事情敗露之後,他更是沒有機會向人說起自己一切行為的動機。當他讓認識到事情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料之際,和尚陷入了空前的絕望。可能正是這無邊的絕望,讓他突然領悟了生活的意義——讓你牽掛的人知道,你會為對方做一切。影片對這種情愫所進行的處理模糊而又晦澀。但是無所謂,你可以把他理解成兄弟間的一切抑或其他。「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和尚的表白簡單到蒼白,但是於他而言卻是肝腸寸斷、杜鵑啼血。至於太子志龍,他不需要想蚊子那樣善於感觸、不需要像和尚那樣沉鬱、也不需要想白猴那樣孔武,甚至不需要像阿伯那樣平庸。因為不要忘記了他們五兄弟是一隻拳頭的五根手指,因為他們是只講義氣的兄弟。所以他們可以原諒志龍在兄弟遭受懲罰時的沉默、在困難面前的畏縮。如果要為白猴的死做出一種解釋,我想那就是因為他是志龍的義氣兄弟,五個人中必定會有一個人做出這種選擇。灰狼說過一句話,「風朝哪個方向刮,草就向哪個地方倒。年輕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風,等到摔得遍體鱗傷,才知道自己不過是草。」我想蚊子、和尚、白猴就是把自己當做風的人,而志龍、阿伯卻是願意把自己當成草的人。志龍是天子的天然地位使然,而阿伯卻是智慧使然。所以他們成為僥倖存活者。這或許又是個不大不小的悖謬。當然,這並不是《艋舺》的全部,影片在極力地試圖穿透灰暗的視覺障礙,表達對真愛的極端肯定。紛亂如艋舺,卻也並非人間地獄,它也能時常掠過縷縷人情的幽香;倉皇如和尚,卻也並非心灰意懶、冷漠無情,在他冷酷決絕面孔的背後分明躲藏著一顆對友情充滿留戀與神往的心;墮落風塵如小凝,並沒有在肉體交易的歡床上徹底的沉淪,而是在痛苦的煉獄中孕育著希望。如果冥冥中真的有我們無法左右的力量,我們將註定會如同微塵一般被他隨意拋灑。那麼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呢?當奄奄一息的蚊子向和尚伸出雙手,終於迎來和尚溫暖堅實的懷抱,當小凝躺在醜陋嫖客的身下,追憶著和蚊子那場隨風化去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