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紅磚廠照片觀後感

紅磚廠照片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09 02:11:07

A. 求大型文獻電視片《開天闢地90年》觀後感 800字

自從盤古開天劈地起,我們的先人就一直在不停地尋找探索一條能讓國富民強的道路。經過數世紀的風雲變換,19世紀以前,中國的綜合國力仍然處於世界前列。從1840年到1905年的65年中,中國人民一直籠罩在列強侵華戰爭的硝煙之中。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強國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通過一個個苛刻的不平等條約,中國一步步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今年我們懷著滿腔豪情又迎來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90華誕。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中央電視台隆重推出了《開天闢地》這部電視劇。《開天闢地90年》是獻給偉大祖國的賀禮。電視劇《開天闢地》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成長,放在近現代史的宏大的背景中,展示了共產黨在歷史中的主旋律。這部電視劇始終圍繞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條主旋律,讓人們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毛主席。在無比復雜的歷史事件中,塑造了共產黨人一心為公和無所畏懼的光輝形象。在中國「開天闢地」象徵著偉大的首創精神。他是打破一個舊的黑暗和渾沌的世界,開辟一個晴朗而純凈的天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是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在以後近四十年的時間里,中國革命的先驅們用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開辟出一片暫新的天地。電視劇《開天闢地》非常好的完成了從神話到現實的詮釋。因為「開天闢地」首先讓我們想到中國一個偉大的神話,就是盤古開天地。用這樣一個神話象徵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這裡麵包含著很多很多深刻的底蘊。她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這個偉岸巨人的誕生,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的開端。
《開天闢地》確實把中華民族的追求和理想,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中國人民的選擇和共產黨的偉大都深刻的揭示出來了,它不但描述了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內有軍閥混戰、外受帝國主義欺辱這樣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民族的獨立而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還挖掘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黨史,觸及了過去有很多空白的事件和人物。另外,這個劇的成功之處還在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劇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不再是臉譜化的人物,在歷史過程中,這幾個人物都是對等的。它在詳細地詮釋了孫中山、李大釗和陳獨秀革命先驅的同時,又展現了毛澤東在當時如何正確理解和運用馬列寧主義,並把它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毛澤東形成思想。還詳細地表現了毛澤東敏銳的洞察力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以及非凡的組織能力。再有,在《開天闢地》里,把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創立前期,所發揮的巨大的作用展現出來了,讓周恩來這個光輝形象更加的豐滿了。蔣介石的陰險狡詐和那種特殊的笑聲也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開天闢地》吸引我們走進這批革命偉人的歷史,從他們的歷史中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他們,這是《開天闢地》中人物塑造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
我想這部電視劇不僅僅是教育了我們普通百姓的,更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了的歷史教材,讓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國革命選擇中國共產黨來完成其歷史使命,不是偶然的,這是歷史的必然。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怎樣為中國的勞苦大眾謀利益的,今天的政權又來得多麼地不容易。水能載舟,也可以覆舟。要做一個愛國家愛民族的人。唯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就是為了總結經驗教訓,面向未來,促進發展。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過去,要牢記歷史,因為這是一個民族的「魂」。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年風風雨雨,她的豐功偉績已載入史冊,萬古不朽。讓我們攜起手來,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牢記歷史使命,堅持信念,開拓進取,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而共同努力。

B.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觀後感

來到一大會址,會情不自禁地肅然起敬,就從這幢青牆紅磚的石庫門里,跨出了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只能各國歷史性的一步,雖不是驚天動地,卻也足以堪稱開天闢地。

來到門前,門楣上有半圓形的礬紅色堆塑,烏黑的木門上配有一對沉甸甸的銅環,門框四周有米黃色的花崗岩石條圍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種朴實典雅之感。一路走進去,廚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風貌。
漫步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覽廳面積450平方米,陳列革命文物、文獻和歷史照片148件。為了生動地再現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展廳按中共「一大」整個會議廳並不大,整齊而有序,莊重而嚴謹,重現了黨的誕生全景地:毛澤東慷慨陳辭,董必武側耳傾聽,李達會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蠟像定格了這一偉大的時刻。這些彷彿又讓我回到1921年,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段,當時百姓窮無立錐之地,要想建立一個代表人民利益的黨當然也沒有落腳之處。然而這樣的創業維艱並不能阻擋時代前進的步伐,更不能冷卻共產黨人的滿腔熱血。當我再次仔細的端詳著那些開會現場的小桌小凳,彷彿穿越時光觸摸到了一種深邃的力量。執政為民,立黨為公,從這些簡陋的會場立坐而論道到身體力行,浴血奮戰,指點江山,把一個個綱領宣言變成現實,這是何等傲人的氣魄啊!
我們的黨從無至有,經歷艱難曲折無數,時至今日,我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什麼叫「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高深境界,無數的革命先烈創造了中國共產黨,泱泱大國所醞釀的巨變將是全人類史的偉。
時光不再,英雄雖逝,精神長存,猶如黑夜中的明燈盞盞,照亮了黨前進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撫今追昔,我們躊躇滿志,我們所接過的使命,是不僅僅對黨的忠誠與敬仰,更是令華夏子孫世代繁榮的熱望。
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一九六一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幢建於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風格的石庫門樓房,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樓下一間十八平方米的客廳內召開。來自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明、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及陳獨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國53民黨員出席了大會,共產國際的兩名代表——荷蘭人馬林和俄國人尼柯爾斯基也參加了大會。大會通過了黨綱和決議,選舉了由陳獨秀、李達、張國燾三人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7月21日,當時還只是幾十個人的組織,但是由於吸收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先進思想,共產黨註定要給中國帶來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風暴。孫中山的幾次革命相繼失敗後,中國進入了黑暗的軍閥混戰時期,民不聊生;而當時的段祺瑞政府只顧了和別的軍閥開仗,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權益統統放棄,終於五四運動等一系列愛國救國運動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開了,而中國也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會議對於中國共產黨乃至中國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首先,這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的第一次會議,它代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思想理論,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眾利益的政黨;在軍閥混戰時期孫中山曾經對軍閥產生過幻想,打算「以閥制閥」,但事實證明「南北軍閥是一丘之貉」,根本無從利用,而共產黨的成立給處在困境中的孫中山以勝利的希望;一大開得十分簡單,前後不過幾天,但就在這短短的幾天里把黨的任務黨的奮斗目標中國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研究了個遍,並相應得制動了黨章,黨的領導人以及黨今後的奮斗目標。這在當時黑暗統治下的中國無疑帶來了勝利的曙光。
臨去了,我的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時光不再,先烈們已經遠去;撫今追昔,我們躊躇滿志。撫摸那些灰色的牆壁,我希望能將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手心,將那八十年前的一段記憶銘刻於心。整個參觀的過程都是讓我刻骨銘心的,但我只想用我們後輩尋找這歷史遺跡的小事來告訴我們青年,不要忘記歷史。
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87年光輝發展歷程的了解,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幾十年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大在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如何立足本職,率先垂範,增強主人翁意識,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努力學習,為黨旗添彩。

C. 父母寫做心靈的攝影師觀後感的作文

小時候的記憶時常想起,回憶起來酸酸的,發霉、帶土的瓜干就是小時候的干糧,不想吃也得吃的滋味很不好受,父親趕著星星,頂著月亮,每天扛著轆轤的辛勞記憶猶新。學生的我目睹了上級檢查生產隊晚上勞動,隊長安排社員在地頭杴把上綁上燈籠,坐在地上晃動杴把像勞動的樣子,歷歷在目。
比起鄰居的日子,那個年代父母的日子也算扎實,每年的秋天下來蘿卜、辣疙瘩時,母親咬著牙去姥爺家借幾塊錢,填滿四個鹹菜缸,以備來年春天青黃不接,沒挨餓的滋味就是靠這四個鹹菜缸,熬到小麥下來,每人才分到幾十斤,擀頓面條算是下來了小麥,根本捨不得吃,有的用1斤小麥更換1。4斤瓜干換著吃。
69年二姐奔著姐姐去了東北,我留下了二姐要我送沒送的遺憾。殊不知姐姐的境遇更不好,十九歲的二姐去了很難回,思維不敏捷的姐姐知道二姐病了不去醫院搶救,(又是一年聖誕節作文)經濟、愚昧的緣故導致二姐發燒至腸穿孔,姐姐用揉肚的辦法直到二姐死去。那年代醫院是貴人的地方。我也不想多怪罪姐姐。回憶、想起二姐來心裡多少有點怨恨。
三姐比我大四歲,從小就很聰明,為父母過日子立下了汗馬功勞,時刻鼓勵父母做鄰居們做不到的事情,因此,吃的雖然不好,但沒挨餓。七九年秋天,三姐帶領全家大膽的檢、拾生產隊包干到田收後的莊稼,從那開始家庭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我以後娶媳婦打下了堅強的基礎,記憶中的土牆、門樓煥然一新。
三姐帶領全家收坡,收了足有兩千斤玉米粒,徹底解決了糧食不夠吃,壘院落、門樓的資金問題,這是特殊時期奴隸翻身從小記憶吃不飽的一次革命,這一行動也著實大膽。據後來和老大隊書記在一起議論這件事時,原來多虧了我是新提拔的團幹部,大隊的幹部告狀多次了,老支書的阻攔避免了遊街示眾的風險。
三姐、母親、我磨豆漿,做的豆腐起初父親賣,第一次父親推著小木車不好意思出門,那年代人們沒做生意的觀念,怕人笑話,真的難為了父親,就只知道下苦力,父親賣豆腐不在近處,大半天的時間。換上我專門在近處,用送福的話語、豆子、玉米更換的辦法送貨上門,計量是沒人看秤的,我的信譽也到現在。
八零年的春天,院落都是紅磚,那年代,老遠就很奪目,說親已不成問題,娶媳婦的資金無著落,三姐、母親的建議做起了豆腐,這在當初的決策,也是非常了不起,所用的石磨、等工具和現在建工廠的干勁差不多,豆腐渣白賺養豬,每個豆腐利潤三元,吃的是玉米餅子,在當時有種小康的感覺。
八零年的冬天,我被大隊推薦團支書,自我感覺良好,帶著美好的理想扎實的工作,工作不斷的推陳出新,幾年的時間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青年幹部,東營市新長征突擊手,廣饒縣傑出的團幹部。連年參加大王鎮政府經商致富的鼓動會,我感到了時代的節奏,雖然搞了小打小鬧的膠管加工廠不成氣候,過日子到管了用。

D. 小紅磚廠對地方環境有沒有污染

紅磚廠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廢氣(燒磚產生的)、廢水(作為凝固磚時加的過量水和專生屬活污水)、廢渣等,是否造成污染首先查看該磚廠的合法資質,例如是否進行了環評,是否通過了污染防治設施三同時驗收等。其次,如果有相關資質,是否造成污染,可以進行環境損害評估。對於環境污染問題來說,從職能上建議向環保部門反映,他們更專業,解決也更有力度。我從事環保工作,推薦幾種方法給你。1、便捷的方法就是撥打環保熱線12369,說清楚污染的類型,地點,留下聯系方式就可以了。2、可以到環保局的信訪科直接實名投訴,同時你可以提供一些照片等資料,更有針對性。3、撥打當地縣區的12345市長(縣長)熱線反映,他們會轉給環保部門處理。如果當地環保部門不作為,可以到上級環保部門投訴,例如市環保局或者省級環保廳信訪處投訴,在當前的環保高壓態勢下,環保部門肯定會處理的。

E. 2011年7月今日說法的觀後感,2篇就好,500字的……

最佳答案
1921年夏,從上海里弄里三三兩兩地走出一群人。他們之中有些人穿著長衫,有些人系著領帶,身著西裝。他們說著各地的方言,消失在上海近郊的黑夜裡。幾天後,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這群人又聚集到了一起。湖面細雨如絲,那艘精巧的畫舫里,突然傳出了低聲的呼喊:「共產黨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萬歲!」微弱的呼喊聲迅速淹沒在雨聲中,然而,在中國大地上,一股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正在迅速匯聚,它將推動著中國革命的紅船,揚帆起航。

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在中國現代歷史上,這是——

石庫門——紅色火種傳播地

2001年5月22日,晨光初露,日影投射在上海那幢著名的石庫門房屋上。這幢房子始建於1920年秋天,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外牆青紅磚交錯,有著濃厚的中西合璧色彩。這里就是聞名中外的中共「一大」會址,原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

那帶有殖民色彩的礬紅色半圓形門楣,呈現巴洛克式卷渦狀水草花式。粗重厚實的花崗岩門洞下,如潮的人群正從全國各地涌來,瞻仰紅色火種的傳播地。叩響那對黑色石庫門上的閃亮銅環,人流與歷史在這里交織,肅穆與景仰凝聚成一種力量。陳列櫃中那些泛黃的書卷,是開啟歷史大幕的鑰匙,而那如織的人流不斷地探尋著歷史的足印,留下的是一長串崇敬。

記者跟隨前來瞻仰會址的人潮,從貝勒路樹德里(今黃陂南路374弄)魚貫而入。80年前,13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共「一大」代表是否就是從這里步入會場的呢?

會址的建築格局恢復得與80年前別無二致。建黨80周年前夕,這里又經歷了一次大規模整修。會址紀念館的流沙玲副書記告訴記者:「這所革命的老房子曾經遺失了近30年,解放後重新發現它時,根本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它已成了『恆日福麵坊』,面目全非。」

1951年4月,經過半年勘查,中共上海市委找到並確定興業路76號、78號 為中共「一大」會址。上海市委組織有關部門按當年原貌進行全面修繕,所有的傢具、陳設均根據有關當事人的回憶按原樣仿製。從它被發現的那刻起,對它的保護和修繕從沒有停過。「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保持著這塊革命聖地一如既往的風骨。

石庫門下,烏漆實心厚木門內是一方狹長的小天井,一間18平方米的客廳被擋在6扇落地玻璃長窗後,中央長形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桌上放著紫銅煙灰缸、銅制立式火柴盒、白瓷茶具,還有一隻荷葉邊粉紅色花瓶。桌子四周圍著十五張椅子。

樹德里——歷史的大會在這里召開

1921年7月23日晚,上海望志路106號那扇黑沉沉的大門後,譜寫著中國革命史詩的起首句,它的韻律深沉而又凝重……采訪小組的記者把這里作為一個開端,探尋起革命先驅昔日的足跡。

1921年夏,操著湖北、湖南口音的,江西、山東、廣東、貴州口音的,乘長江輪、坐長途火車的,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們朝著同一個目的地——上海匯攏。他們行動秘密,毫不聲張,以至於1952年,謝覺哉在回 憶當年的情景時說:「一個夜晚,黑雲蔽天,忽聞毛澤東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動身赴上海,我頗感到他倆的行動突然,他倆又拒絕我們送上輪船。後來知道,他倆是去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會。」

乳白色荷葉邊燈罩下,在1921年7月23日那天曾散發出黃暈的燈光,屋外是沉沉的夜,它像是要指引摸黑前行的路人。對著望志路寓所前門的是一畦畦菜地,四周蔓草叢生,行人稀少。

望志路106號是李漢俊和哥哥李書城的寓所。李書城早年追隨過孫中山,參加過辛亥革命,曾任北洋軍閥陸軍總長,「李公館」的特殊背景和寓所周圍清冷的環境,使中共「一大」在這里召開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夜幕下,代表們陸續到達會場,圍坐在長桌四周,8點以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開幕。這一天,距離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還不到一年時間。

出席「一大」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包惠僧、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共13人,代表當時全國50多名黨員,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也出席了會議。兩位著名的共產黨人陳獨秀與李大釗未能出席。

二十四歲的張國燾被推選為會議主持,毛澤東和周佛海擔任記錄。張國燾在報告了大會籌備經過之後,提出大會的議題,即制定黨的綱領、實際工作計劃和選舉中央機構。他還念了陳獨秀交給陳公博帶來的信,信中談了四點意見:「一、黨員的發展與教育;二、黨的民主集中制的運用;三、黨的紀律;四、群眾路線」。

北京代表劉仁靜坐在馬林身邊,把張國燾的話譯成英語,講給馬林聽。會上,馬林代表共產國際致詞:「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共產國際增添了一個東方支部,蘇俄布爾什維克增添了一個東方戰友。」馬林在會上滔滔不絕,講了很長時間。

散會後,代表們分批走出「李公館」。和大多數上海人一樣,寓所前門望志路106號是關著的,代表們經後門貝勒路樹德里(今黃陂南路374弄)離開會場。據有關人士介紹,這是中共「一大」惟一一次代表全部到齊的會議。

博文女校——代表們曾經的住所

除陳公博偕夫人住在南京路大東旅社外,大多數代表住在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博文女校內。幾經努力,記者被允許去博文女校原址采訪。記者從貝勒路樹德里(今黃陂南路374弄)向前步行100多米,右轉彎,同樣是一座老式的石庫門房子,一樓一底。如今,這里已經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列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劉榮珠說:「為了保護這幢建築,紀念館將空置的博文女校原址利用起來,有人住在屋裡,還可以做些日常維護。」博文女校面積不大,二樓曲尺形走廊盡頭,第二進房間是代表毛澤東和何叔衡曾住過的屋子,現已恢復原狀:窗戶邊放著老式的小書桌,兩張木板床上鋪著草席,呈丁字形擺放,中間放著竹製書架,屋裡一塵不染。劉榮珠說:「當年從上海里弄里認出這幢房子時,以前的博文女校已是當地文化局的職工宿舍。前些天,這里的老住戶回來看過,還拍照留念了。」

「一大」召開時,有9位代表住在博文女校。當時正值暑假,師生都已離校。博文女校開辦於1917年,董事長是黃興夫人徐宗漢,校長黃紹蘭。代表們的住宿是李達夫人王會悟具體安排的。當時,王會悟參加了上海女界聯合會,擔任《婦女之聲》的編輯,與徐宗漢、黃紹蘭關系很好。她以「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的名義,向黃紹蘭校長租借教室,作為代表們的住宿地。黃紹蘭一口答應下來。

會議7月25日、26日曾休會兩天,起草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等會議文件。根據馬林在第一次大會上的提議,推選成立了起草綱領和工作計劃的委員會,由張國燾、李達、董必武組成。經過休會兩天緊張地工作,起草了黨的綱領和決議。

然而,今天會址紀念館的展示廳里,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卻沒有中文原本。一些黨史專家告訴記者:「黨的『一大』起草的綱領和決議的中文文件極其珍貴,可惜由於我們黨長期處於戰爭環境,這些中文原件以後都散失了,現存的只有俄文、英文兩種譯本。俄文譯本原存於共產國際,50年代由蘇共中央作為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檔案資料,移交給中共中央。英譯本是陳公博1924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寫的論文《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的附錄。」

7月30日晚,舉行中共「一大」第六次會議。會議依舊在八點以後舉行。馬林和尼柯爾斯基出席了會議。原定議程是由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對會議討論的各項問題發表意見,然後討論通過黨的綱領和決議。

代表中,只是周佛海沒有來,據說,當時他鬧肚子,出不了門,只好獨自一人躺在博文女校樓上的地板上。

會議剛開始不久,會場後那扇虛掩著的後門突然闖進一個穿著竹布長衫的中年男子(後據有關人士回憶,此人是法租界巡捕房探長程子卿),他朝四下環視一周。代表們問他干什麼,那人含糊其詞地說:「找社聯王會長?」又說:「對不起,我找錯地方了。」然後,匆忙退出。距李漢俊寓所第三家確實是上海各界聯合會的會所,但各界聯合會沒有會長,也沒有人姓王。馬林問代表,是否認識此人,代表們都說不認識,富有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當機立斷:「一定是密探,我建議會議立即停止,大家分別離開。」

會議被迫中斷,出席會議的人員除李漢俊和陳公博外,立即離開了會場。十來分鍾後,法國巡捕房派了一個法國總巡、兩個法國偵探、兩個中國偵探、一個法國士兵、三個翻譯共9個人包圍了李漢俊家,並進入室內搜查盤問。他們翻箱倒櫃,足足搜查了一個多小時,除查到了一些介紹和宣傳社會主義的書籍外,沒有發現可疑的物品。室內抽屜里放著一份黨綱草案,因為塗改得很凌亂,字跡模糊,被巡捕房的人當做無關緊要的廢紙,踩在腳下。闖入者一無所獲,離開後,還在這所房子周圍布下暗哨,監視進出人員的行動。

老漁陽里2號——里弄里的中央工作部

當晚12點左右,代表們不約而同地來到了老漁陽里2號《新青年》編輯部,也是陳獨秀寓所。

老漁陽里2號離會場不遠,5月22日,記者花了些時間,在上海老城區一條條狹小而又繁忙的馬路間尋找。在淮海中路臨街的水果攤邊,一位六十多歲的胖大媽坐在里弄口乘涼。她不知道老漁陽里2號在哪裡,卻反問:「你們是找陳獨秀的老房子吧?呶,在那邊,門口有塊牌子。」老太太露出了一臉笑容。才十來步路,記者就看到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的誕生地———《新青年》編輯部。黑色的大門緊閉,銹跡斑斑的門環貼在門上,看上去是上海里弄再普通不過的老式牆門。只有左側一塊漢白玉的紀念牌還能說明這里是《新青年》編輯部,陳獨秀寓所。記者用力地敲響門環,門里出現一位睡眼惺忪的婦女,她說:「來參觀的人太多了。」她指著自己居住的房間說:「裡面還有一塊紀念牌呢。」五、六平方米的房間堆著一些家什,在長沙發上,一塊漢白玉的牌子告訴人們,這間不起眼的屋子曾是中央工作部所在地,毛澤東也曾在此工作過。

「一大」代表消失在黑夜中後,在這間屋子聚會,決定轉移會址,幾天後,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誕生了。
歷史像一位老人,從容地安排著一切。法國巡捕的侵擾,雖然沒讓代表們受到直接損失,但代表和會址均受到監視,會議已不能在上海繼續進行。為了安全,必須改變開會的地點。有人提出轉移到杭州繼續開會,但大家覺得杭州過於繁華,容易暴露。後來李達夫人王會悟提議,可轉移到她的家鄉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嘉興南湖環境幽靜,遊人少,而且距上海又近,交通方便。代表們採納了她的意見。
茫茫大上海——尋訪代表後人
對中共「一大」的采訪已經進行了兩天,記者在繁華的上海大街和里弄穿梭,總算采訪到了全部的舊址,也采訪到了眾多知情人。但有一個念頭一直在我們心中纏繞:「一大」代表是否還有後人在世呢?雖然「一大」距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80年,但我們似乎有一種預感,在這片大上海的茫茫人海中,肯定能找到「一大」代表的後人。事實證明我們的預感是正確的。就在我們打算離開上海的時候,偶遇會址紀念館研究員陳紹康,他透露,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2位代表的子女生活在上海。一位是王盡美的兒子王傑,另一位是劉仁靜的女兒劉文瀾。在陳老不遺餘力的幫助下,幾經波折,記者終於得到了他們的住宅電話號碼。兩位老人聽說是要談談自己的父親,欣然應允。
5月22日夜,記者驅車趕往康平路找尋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的兒子王傑。上海的計程車司機一聽是去康平路,肅然起敬:「那裡住的可都是這個。」他豎起了大拇指。80年過去了,上海的夜依舊涼爽而濕潤,然而,租界沒有了,一路行來,沿街的外企辦公樓高聳入雲,但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了。王傑已逾古稀,當年王盡美趕到上海參加中共「一大」時,他還在母腹中。老人是隨軍南下幹部,後調至上海交通局任局長,今日他還保持著軍人的習慣:穿軍褲,著布鞋,隨和而平易,一口山東口音,聲若洪鍾。談起王盡美,老人頷首而笑:「我父親去世時,我才三歲,知道的不詳盡,大多是聽我奶奶講的。」牆上顯眼位置掛著王盡美的遺像。王傑說,這張照片還是奶奶藏在老家土牆里才保存下來的。王盡美長期離家在濟南進行黨的活動。反動軍隊知道王盡美是共產黨員,經常到他莒縣的祖屋騷擾,有一次還抓走了王傑的奶奶,幸好鄰居湊了些錢,才贖出來。老人還記得王盡美去世時留下的遺言,雖然這份遺書上隻字未提自己的家庭,卻道出一名共產黨員最真摯的期盼「為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奮斗」。
道別時,王傑老人固執地要到家門口,目送我們離開。
5月23日,記者駐留上海的最後那天早晨,我們拜訪了劉仁靜的女兒劉文瀾。這個名字讓人感到如此熟悉。安順路那個小區綠樹環抱,鳥鳴陣陣。劉文瀾搬入新居不久,屋裡清爽、明亮。她長得極像照片上的劉仁靜。劉文瀾和丈夫陳良廷曾合作翻譯過《亂世佳人》、《教父》等書,名字為人熟悉也就不足為怪。說到從事翻譯工作這一點,劉文瀾說:「是受父親的影響」。劉文瀾饒有興趣地講述了劉仁靜生活中的許多趣事。劉仁靜有一次偕妻子到上海看望女兒、女婿。他和女婿陳良廷坐在一輛三輪車上,談著談著,劉仁靜冷不丁地問了一句:「你是黨員嗎?」陳良廷說:「不是。」劉仁靜不再做聲。劉文瀾笑著說:「後來,我愛人說,我父親聽說他不是黨員,一臉不高興,他還是相信黨的。」令人惋惜的是,1987年8月5日,85歲高齡的劉仁靜清晨外出鍛煉時,不幸被公交車所撞而去世。劉文瀾說:「父親的追悼會是在八寶山開的。」告別時,我們看到劉仁靜的外孫女陳造容正在創作一幅以中共「一大」為主題的水彩畫:杏黃的背景下,映射出淡淡的「一大」會址背景,一團鮮紅的烈焰襯托著鐮刀、鐵錘,欲噴薄而出。她說:「這是為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創作的。」
南湖畫舫——中國共產黨的搖籃
5月23日時近正午,中共「一大」會址前,人流如潮,董必武的題詞「作始也簡,將畢也巨」掛在展廳的結尾,面對它的是南湖上那艘精緻的畫舫。
嘉興南湖與大運河相連,分東、西兩部分,形如兩鳥交頸,故雅稱鴛鴦湖。比起杭州西湖來,嘉興南湖顯得小巧而精緻。湖面不大,當年虛稱八百畝,如今經航空攝影精確測定為624畝。放眼望去,湖的四周鑲著一圈依依垂柳。
1921年,7月30日,上海望志路會場遭到破壞後,王會悟與部分代表提前趕到嘉興,在市內張家弄鴛湖旅館租下兩間房,並托旅館的賬房雇了一條遊船。另一部分代表們在第二天到上海北站,乘車南下。陳公博則因30日晚開會時的變故,31日黎明他住宿的大東旅館又發生了一起兇殺案,心有餘悸避走杭州,到靈隱寺安心靜養去了。馬林和尼柯爾斯基不便繼續出席會議,沒有同行。
在嘉興城老城區,記者找到那時被稱作張家弄的馬路。如今嘉興已將其拓寬改稱「勤儉路」。據當地的地方誌專家介紹,舊時張家弄是嘉興城最熱鬧的處所,唱戲的、變把戲的、說書的,濟濟一堂。王會悟當年租下的鴛湖旅館,在當地屬「星級」較高的。然而,它的繁華只能在南湖紀念館的展廳中才能看見了:兩層迴廊式結構,頗有氣派。50年代嘉興舊城改造,鴛湖旅館也隨即灰飛煙滅,向老一輩的人打聽,才知道它的位置是今天勤儉路上的人民劇院。5月25日上午,記者找到人民劇院後門,一群劇院工作人員正在拆洗座套。一位五十來歲的老工人說,鴛湖旅館就是這里,要說它的歷史,那就長了,以前它對面是五芳齋粽子店,熱鬧著呢,後來拆了。
趕往嘉興城的中共「一大」代表,或許當時就從記者所在的位置上,緩步走向南湖的獅子匯渡口,開創了一段偉大的歷史。南湖湖心島煙雨樓如今成了攬勝之地,東南方那艘精緻畫舫停泊岸邊,南湖革命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介紹:「當時紅船就停靠在這前後一百米左右的方位,那時這里是很僻靜的。」
1921年7月31日上午10時左右,代表們先後到達嘉興車站,在南湖附近的鴛湖旅館稍事休息後,借用一葉小舟登上租下的中型畫舫。這一天是陰天,間有小雨,湖面上有四五條遊船,代表們叫船主把船泊在比較僻靜的水域,用篙插住。泊船東南向斜對著南湖湖心島的煙雨樓。湖上細雨如絲,聽來如軍士銜枚急走。王會悟坐在船頭望風。開會時,還特意將帶來的麻將牌倒在桌上,以掩人耳目。船艙里,金碧輝煌,每根柱子都刻著金色盤龍。四壁雕著金色的花卉、耕牛、人物、飛鳥。橫匾上鐫「湖光彩月」。
甩掉跟蹤的密探,遠離人喧車囂的上海,如此安謐,如此秀麗,淺綠色的湖上飄著翠綠色的菱葉,中共「一大」最後一次會議就在這里召開。午後,小遊船增多,湖上到處是留聲機唱京戲的聲音,酒龍詩虎,呼盧喝雉,一派喧鬧。5點左右,湖上出現了一條小艇,代表們以為是政府巡邏艇,曾暫時停止開會,當得知是私人遊艇後,會議照常進行。那張被密探忽視的「廢紙」,成為代表們字斟句酌的文件。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綱領》第一條為: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黨綱明確地聲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組織原則以及與其他政黨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是依據馬克思主義學說為理論建立的。接著在南湖的這艘遊船上,還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並選舉黨的中央機構。
下午6時,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共「一大」圓滿結束,代表們當夜離開嘉興城。
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那艘在波濤中輕輕搖晃的畫舫,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搖籃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