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重慶影評
A. 情書和重慶森林的影評
《重慶森林》:
一方面,時間的必然性令人敬畏(膜拜倒計時的「有效期」);另一方面,時間的偶然性總是毫無理由地隨機伏擊世人:「56小時後我愛上了這個女人」,「7小時後她愛上了另一個人」。都市星系的芸芸眾生,難免有軌道相交、撞出火花的時候。《重慶森林》就是兩幅午夜孤獨者的星雲圖,時間坐標是午夜,空間坐標是英文題目「重慶特快」——尖沙咀的重慶大廈和中環蘭桂坊的快餐店「午夜特快」。
生日來臨之際,也是愛情失效之時。兩顆孤星相遇在午夜,天明之後各奔東西。「重慶大廈」這一節,筆調冷峻。相形之下,「午夜特快」的故事簡直是一出輕喜劇。California Dreamin'的歌聲震耳欲聾,王靖雯在加州的夢里舞蹈。她象《阿飛正傳》的人物一樣憧憬著流浪,但態度是嬉皮式的無所謂:「去也行,不去也行。」她和梁朝偉(警察663)的約會結果是南轅北轍:梁如約去了蘭桂坊的California酒吧,她在香港的凄風苦雨中不禁想像「另一個加州是否陽光明媚」,終於跟隨夢的翅膀飛去了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亞。梁得到王的承諾--空頭支票似的「登機證」,時間是一年之後,目的地不清楚。
一年之後,王靖雯倦鳥飛還。用她的話來說,「加州,也沒什麼特別。」其時,梁朝偉已進駐「午夜特快」。那是他們偶然相遇的地點,他卻在這里等到了必然的結局。1994年的香港已不同於1990年的香港,「過期日」是更近了,但人們也逐漸學會適應,學會照顧自己,就象失戀的梁朝偉,和毛巾肥皂談話也不失為消解孤獨的方法。與其一味詛咒現代社會的物化,不如在物化的社會里發掘人性。
《重慶森林》是嬉皮式的隨意而機智的幽默小品,在各方面與巴洛克式繁復的悲劇巨制《東邪西毒》形成了對比。一言以蔽之,王家衛與杜可風的風格是典型的「萬花筒、MTV、後現代」。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在一年前學校禮堂的大屏幕投影上。那天晚上,人越看越少,我是堅持到最後的幾個人之一。就象生命中註定要遇到的一個人;我遇到的是這部電影,和王家衛的這片森林。
不止一個人看到片名問我,重慶有森林嗎?也不止一個人看過幾眼後就問我,這片子到底想講什麼故事?兩個問題我都回答不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清楚答案。事實是我沒看到與重慶有關的森林;看到的兩男三女也沒能發生什麼可稱為故事的事件。但對我來說,有些東西是閉著眼睛也能感受到的:一個人的孤獨;兩個人加在一起的孤獨;被拒絕卻無法遺忘;最後是無望的堅持。
每次在聊天室里試圖收購王家衛的全套影碟時,都有人問我,他的電影看起來很累,為什麼喜歡他?我說不出。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搖擺的鏡頭,也不習慣多過對白的獨白。但至少,他不在電影里胡亂講道理;所以累的應該是他:說感情要比講道理累得多。或許喜歡的就是他這種不講什麼道理的愛情。於是也就相信兩人不經意的對視,不小心的相撞,就可能是愛上一個人的理由;而一瓶鳳梨罐頭或者一份廚師沙拉都會成為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
誰能理解這一切呢?當人們和你在片名的晦澀和梁朝偉出場太慢上糾纏不休時,他們無法理解的不止是這部電影。
他們不會明白為什麼失戀的金城武會期望一份不過期的記憶;為什麼毒品販子林青霞會用雨衣和太陽鏡一起抵抗未來的不可知;為什麼空姐周嘉玲會用一張取消的登機證來拒絕一份感情;為什麼警察梁朝偉會擁有一間感情豐富到會流淚的房子;為什麼痞兮兮的王菲會用搖滾代替思考;用夢游來承載所有的情感。
這是一種方式,當一個人只能面對自己時,維護感情的唯一方式。
希望自己有梁朝偉一樣憂郁的微笑;也告戒自己不要愛上一個喜歡吃鳳梨或者當空姐的女孩;甚至覺得這篇文章都可以由一千字的台詞來代替,即使王家衛的台詞已經成為被抄爛的經典,我也仍然相信漢語的表達魅力可以這樣的細膩。當對一部電影的感情成為這樣一種絕對時。我知道自己和那些自言自語的人們是一樣的。我也會在雨天進行最為私人的跑步;或者獨自在月亮下思念一個不再和自己有關的女孩。
是的,一年來,我和兩個可能牽手的女孩無法繼續。你以為可以擁有的,最終卻會失去;你期望能夠永遠的,往往才最為短暫。
這一年裡我沒有放棄尋找王家衛的六部影片的碟版。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一直無法得到。有時不得不這樣安慰自己:有些電影只能看一次,只能感受一次,只能理解一次;就象有些人一生只能真正愛一次。其實是害怕,害怕這一年的放棄和失去會讓自己不再相信原本相信的一切。害怕的是自己一直要找的只是一部記憶中的電影。
其實在時間的灰燼里執著於永遠的豈止王家衛一人。其實我們也都清楚在這個日漸數字化的世界,一切都可能改變,一切都可能過期,包括自己。我們被時間一點點磨損的是一種細膩,一種本可以用來抵抗時間和遺忘的細膩,一個普通男人或女人的細膩。正是由於這種細膩,我們每一次情感才使生命存在意義。
於是,當最終把這張找了一年的碟放進電腦光碟機後,王家衛再次讓我看到的那個拌著各種調料吃光三十瓶鳳梨罐頭然後說永遠的人和那個對著空空的衣櫃數一二三的人都是,我自己。
你沒法對每個人解釋重慶和森林之間的關系,因為你自己也未必清楚。
重要的不是重慶有沒有森林,而是你心裡有沒有重慶的那片森林,或者你是否有一顆足以承載一片森林的心。
http://www.mtime.com/movie/13048/comment.html(有其他的影評)
《情書》:
兩個同名同姓的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岩井俊二的《情書》婉轉動人地彈奏了一曲愛情的敘事詩。《情書》之於岩井俊二本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對於整個日本電影來說,它起到的則是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岩井俊二將故事的重心分散剝離,分別放置到故事的每一個階段中去,用大量的細節串聯著故事,使得細節推進了故事的發展,從而營造出宛如音樂般悠揚動人的敘事節奏,這是日本純愛電影的一次偉大的革新,也是《情書》留給後世的最大財富。
博子只不過是故事的旁觀者,而真正的故事主題發生在兩個藤井樹的身上,這種利用旁觀者的記憶閃回表現故事主題的敘事手法在日本電影中並不少見,但是如《情書》一般,將整個故事的主體置於閃回之中,利用旁觀者引出故事的卻不多。岩井俊二設計的兩個藤井樹的愛情並不新鮮,但新鮮的卻是通過男性藤井樹的未婚妻和女性藤井樹的通信,將兩人萌生於青春少年的初戀慢慢揭開,更顯得真切自然、羞澀懵懂。
故事被博子的回憶非常自然地切割分成了幾個部分,從一開始博子對藤井樹的一無所知,到後來慢慢揭示出了藤井樹學生時代的愛情萌芽,記憶的擠壓將樹的生活細節逐一呈現,成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相比完整的敘事線條,《情書》將分離的線索置於回憶的片段中,從一開始發現地址的畢業相冊,到只打了27分的英語試卷,再到最後在書中發現畫有書樣子的借書卡,所有的線索以非常清晰、自然的脈絡呈現於觀者眼前,而博子和女性藤井樹的命運也被隱藏在這段故事的發掘之中,將既往與現實相溝通,起到的作用是讓現代的人更能理解過去的那段愛情。
博子的生活是單調而乏味的,在她了解到藤井樹的過去之前,她對死去的未婚夫始終報著未知的好奇,而對阿樹的懷念也讓她無法接受對自己有好感的千葉;女性樹始終生活在孤單之中,她除了周而復始的工作,對生活沒有熱情和回憶,對周遭的人也平淡而冷漠。而這段愛情的發現給他們開啟的是不同的生活:博子找到了新的幸福,她洗去了阿樹在心中的回憶和模糊,而女性藤井樹則找到了值得懷念的記憶,她對於生命的懷念和家人的依戀又深了一層。於是,在被挖掘的這段回憶中,曾經愛過藤井樹的博子,和曾經被藤井樹愛過的女性阿樹,都得到了他們應有的幸福,也可以說,是死去的男性藤井樹留給他們的遺產。
岩井俊二對於細節的表現開創了日本愛情電影的一頁新篇章,這也是《情書》的最大意義。在原有的故事體系中,像《情書》這樣,採用了雙主角敘事的設置並不少,但是岩井俊二別出心裁將中山美穗放在不同的兩個角色中,利用一個已經死去的人,串起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同時,他大量堆砌的細節描寫,如試卷,如畢業手冊,如跑道,這些銘刻著青春回憶的物品,才一次又一次在故事中發出光芒,感動觀眾。
如筆者在此前討論《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中所提到的,故事的薄弱雖然沒有被細節的豐富所取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細節的豐富讓觀眾的視線轉移到了故事要表述的核心上來,不過究其根源來說,這只是一個治標而不治本的方法,用概念和細節,都只能矇混觀眾一時而矇混不了一世。《情書》最大的貢獻不在於它的細節鋪陳,而在它將故事和細節的完美結合,才是其超越一切前輩和引領後來者的最重要一點。
《情書》對於愛情的描述是細膩而溫和的,但是在愛情之外,《情書》還將愛情對生命、親情的呼應做了生動的詮釋。雖然這幾者之間彼此制約,但是卻並不矛盾:女性藤井樹對愛情的不寄望,使她對生活和親情也充滿了淡泊,但是當她慢慢從記憶的書堆中找到愛情的蹤跡時,就慢慢感受出了身邊人們的溫暖:爺爺的守舊並不代表了退步,反倒是一種眷顧和包容的象徵;博子也在對遠山的呼喚中寄去了對阿樹的懷念,從此她可以真正安心找到自己停靠的港灣。
岩井俊二在《情書》中展現的是他極富生命力的故事創造能力,以及宛如樂章般柔和舒緩的鏡頭語言。劇中藤井樹倚窗看書,當風驟然吹起,白色的窗簾在藤井樹臉上若即若離的拂過,代表的其實也是當時少女那萌動的愛情心靈。岩井俊二的鏡頭語言絕非是故弄玄虛,而是在當時故事大環境下的精心植入。而《情書》的故事之所以能感動許多人,源自於故事之中對愛情淺顯但是卻處處迎合的解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封《情書》,而每個人都能從《情書》中看到自己的初戀愛情,每個人都能從《情書》里尋找到自己對愛的感悟。雖然故事只是短短的兩小時,但是真實生活中的《情書》卻每天都在不斷上演,一部不朽的作品,它的理念是可以在任何一個時代被無限復制的。
http://www.mtime.com/movie/11600/comment.html#menu(有其他)
兩部電影我都看過,都留與我深久的觸悸。《情書》關於暗戀,《重慶森林》關於遇見。
B. 重慶電影遠親觀後感
通過觀看電影,感受人間的大愛,講述一對姐弟與父母失聯後,家回里又遭遇火災燒毀房答子,經歷一系列災難後姐弟倆的不幸遭遇引來許多有好心人的幫助,從姐姐去賣核桃,遇到好心旅客高價買了她的核桃,再到程渝夫婦收養姐弟倆。深深地體會到人間大愛。
C. <重慶森林>影評(要簡短精闢的)
一 主題思想 王家衛導演的這部以現代都市題材的愛情影片,以兩個愛情故事為敘事對象,描寫了兩對人之間的感情故事。兩則故事均以男主人公失戀為背景,表現了在日益現代化,速度化的今天,人們情感的多變與脆弱。太過素多的戀情常常以更快的速度消逝。分手,別離另人神傷。比如影片中警察何志武與相戀5年女友分手,原因是他不了解女友,而巡警與空姐分離則屬女友精神上的厭倦或可說是迫於飛來飛去的工作原因。導演用較長的篇幅表現何與巡警的個人化敘述,呈現出都市男人感情受挫後的傷心失落以及對昔日情人和那段感情的不舍。但當感情一去不返時,他們沒有消極的逃避而是勇於追求下一個目標,尋找真愛。 這部影片依舊採用王導一貫做法,在語言上優美華麗,內容憂慮感傷,集中反映了現代愛情觀與價值觀的沖突,表現對真愛的強烈追求。 二藝術形式 1個人化的敘述方式 影片四位主角均採用個人敘述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各自的思想活動。其中以何志武與巡警的個人敘述居多。這種敘述方式把觀眾帶入了敘述者的個人世界裡,彷彿與他們一起經歷失戀的苦楚,寂寞與神傷。而失戀的感覺和這種成長的感受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驗證了:越是個人的越是世界的。最終達到了更加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同時從男女雙方的個人化敘述來看,全然表現出了男女對待愛情的不同看法。何志武的敘述顯示了他對昔日戀情的不舍以及失戀後彷彿被全世界拋棄的失落。巡警也有同樣的感受。通過他與肥皂,毛巾,和玩具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他是在借口它們的傷心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真正感受。林青霞扮演的女子在酒吧里沒有回答何志武的提問,影片採用自述的方式表現出了她對都市男人的不信任,或許著也是她對待男人冷漠的原因,從側面表現了她對待愛情極度缺乏安全感。 2貫穿全文的主線:失戀 戀愛 兩個故事均以男主人公失戀為背景展開敘述,均描寫了他們失戀時的傷心痛苦,最終經過一陣強烈的感情掙扎後重找真愛。其中他們也面對了殘酷的事實:何志武在六年來第一次抓住通緝犯後打電話給女友不想卻是一莫名男子接的電話,巡警在便利店中巧遇前女友砍刀了她現在的男友。最終何志武決定在也不找和自己前女友叫同樣名字的女孩做女友,巡警也逐漸接受了暗戀他的服務員阿菲。 三攝影 全篇開始採用一系列快鏡頭表現了一種緊迫感營造出一種緊張錯亂無緒的氛圍 ,給觀眾一良好的視覺感受。同時鏡頭虛化使中心人物在追趕販毒分子時形象突出。當林尋找印度人時快鏡頭的運用表現了她的焦急與慌張。在槍殺美國人時酒吧的慌亂更顯她的臨危不懼 。第二則故事阿菲將信交給巡警時,周圍行色匆匆的人群不斷經過只有他們安靜的喝咖啡,這一鮮明的動靜對比 ,為影片設置了懸念:巡警現在在想?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四影片中音樂的設置與氛圍的營造 從整個影片來看,那首動人的英文歌曲一直貫穿全篇。特別是在第二個故事中不停穿插。而這種歡快,動感的音樂出現時常常表現主人公當時心情的明朗。印度風格音樂的穿插:在影片中當林在一群印度人中間穿梭聲音嘈雜,緊迫的音樂隨之響起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氛圍,給觀眾一種強烈的聽覺震撼。稍候隨著印度人的出場,印度風格的音樂隨之響起,從這一點 就不難看出是考慮到國度和風俗的變化。印度人的出場印度風格 的音樂奏起,兩者交相輝映。同時在或舒緩或緊張的印度歌曲中中將銀牌的氣氛渲染的淋漓盡致。 五懸念的設置 在這部影片中導演精心設置了許多懸念,既有貫穿全篇的大懸念又有關系局部發展的小懸念。這些懸念的利用很好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從而達到了導演創作目的 。全篇的大懸念就是兩對主人公經歷磨難會不會有情人終成眷屬。伴隨這大懸念有化解在細節中分支出許多小懸念。如 何志武描述他有時會在女友家裡過夜因為害怕被女友的父母發現時常會從窗子爬出,而分手之後還會不會有這個機會無人能解。直到他生日那天女友都未打過電話懸念才解除。林讓一群印度人將毒品放在隨身的物品中 進入機場,會不會被發現?後來印度人消失且苦苦找尋無果,印度人到底去了哪裡?知道影片結束也沒有表示。第二則故事阿菲潛入巡警家中能否被發現設置懸念。巡警的邀請阿菲沒來她到底去哪了設置懸念。一年後阿菲回到表哥店裡巡警拿出一年前的機票阿菲會不會允許他登機?影片用開放式的結尾給觀眾一廣闊的想像空間。在這些段落,導演充分調動各種視聽語言技巧來延長這種懸念,我們將隨片讀解。
D. 重慶森林英文影評
http://us.imdb.com/title/tt0109424/usercomments,這個網頁上有好多,下面摘一個給你看,不合適的話,自己再去找吧。
I love this film. There, that is as simple as I can make it out. I am not going to go into any details about the plot (some people have accused it of not having one)or what takes place in the film, just want to say that this is the real deal. A film about love that is mired in reality (though shot through the lens of alcehmist - truly a visual experience to be savoured)though not gritty reality, just every day boring life and love, the sort of love we go through each day ourselves, the kinda incomplete love where two people touch each other briefly and spend more time dreaming of what could be rather than it actually taking place. A film that is romantic in all the right places, in all the right ways (believe me it will make you smile not reach for the sick bucket - Hollywood take note)and has a deft light comic touch that leaves you smiling in recognition at the heartbreak rather than crying over it. The acting and script are both first rate - tony leung can do no wrong in my book - and overall it leaves you hungry for more little gems like this. (Either that or wishing you were in love...)
E. 求《重慶森林》影評
一方面,時間的必然性令人敬畏(膜拜倒計時的「有效期」);另一方面,時間的偶然性總是毫無理由地隨機伏擊世人:「56小時後我愛上了這個女人」,「7小時後她愛上了另一個人」。都市星系的芸芸眾生,難免有軌道相交、撞出火花的時候。《重慶森林》就是兩幅午夜孤獨者的星雲圖,時間坐標是午夜,空間坐標是英文題目「重慶特快」——尖沙咀的重慶大廈和中環蘭桂坊的快餐店「午夜特快」。
生日來臨之際,也是愛情失效之時。兩顆孤星相遇在午夜,天明之後各奔東西。「重慶大廈」這一節,筆調冷峻。相形之下,「午夜特快」的故事簡直是一出輕喜劇。California Dreamin'的歌聲震耳欲聾,王靖雯在加州的夢里舞蹈。她象《阿飛正傳》的人物一樣憧憬著流浪,但態度是嬉皮式的無所謂:「去也行,不去也行。」她和梁朝偉(警察663)的約會結果是南轅北轍:梁如約去了蘭桂坊的California酒吧,她在香港的凄風苦雨中不禁想像「另一個加州是否陽光明媚」,終於跟隨夢的翅膀飛去了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亞。梁得到王的承諾--空頭支票似的「登機證」,時間是一年之後,目的地不清楚。
一年之後,王靖雯倦鳥飛還。用她的話來說,「加州,也沒什麼特別。」其時,梁朝偉已進駐「午夜特快」。那是他們偶然相遇的地點,他卻在這里等到了必然的結局。1994年的香港已不同於1990年的香港,「過期日」是更近了,但人們也逐漸學會適應,學會照顧自己,就象失戀的梁朝偉,和毛巾肥皂談話也不失為消解孤獨的方法。與其一味詛咒現代社會的物化,不如在物化的社會里發掘人性。
《重慶森林》是嬉皮式的隨意而機智的幽默小品,在各方面與巴洛克式繁復的悲劇巨制《東邪西毒》形成了對比。一言以蔽之,王家衛與杜可風的風格是典型的「萬花筒、MTV、後現代」。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在一年前學校禮堂的大屏幕投影上。那天晚上,人越看越少,我是堅持到最後的幾個人之一。就象生命中註定要遇到的一個人;我遇到的是這部電影,和王家衛的這片森林。
不止一個人看到片名問我,重慶有森林嗎?也不止一個人看過幾眼後就問我,這片子到底想講什麼故事?兩個問題我都回答不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清楚答案。事實是我沒看到與重慶有關的森林;看到的兩男三女也沒能發生什麼可稱為故事的事件。但對我來說,有些東西是閉著眼睛也能感受到的:一個人的孤獨;兩個人加在一起的孤獨;被拒絕卻無法遺忘;最後是無望的堅持。
每次在聊天室里試圖收購王家衛的全套影碟時,都有人問我,他的電影看起來很累,為什麼喜歡他?我說不出。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搖擺的鏡頭,也不習慣多過對白的獨白。但至少,他不在電影里胡亂講道理;所以累的應該是他:說感情要比講道理累得多。或許喜歡的就是他這種不講什麼道理的愛情。於是也就相信兩人不經意的對視,不小心的相撞,就可能是愛上一個人的理由;而一瓶鳳梨罐頭或者一份廚師沙拉都會成為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
誰能理解這一切呢?當人們和你在片名的晦澀和梁朝偉出場太慢上糾纏不休時,他們無法理解的不止是這部電影。
他們不會明白為什麼失戀的金城武會期望一份不過期的記憶;為什麼毒品販子林青霞會用雨衣和太陽鏡一起抵抗未來的不可知;為什麼空姐周嘉玲會用一張取消的登機證來拒絕一份感情;為什麼警察梁朝偉會擁有一間感情豐富到會流淚的房子;為什麼痞兮兮的王菲會用搖滾代替思考;用夢游來承載所有的情感。
這是一種方式,當一個人只能面對自己時,維護感情的唯一方式。
F. 重慶森林 影評如何評價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搖搖晃晃的動感和迷離恍惚的聲色畫面
一方面,時間的必然性令人敬畏(膜拜倒計時的「有效期」);另一方面,時間的偶然性總是毫無理由地隨機伏擊世人:「56小時後我愛上了這個女人」,「7小時後她愛上了另一個人」。都市星系的芸芸眾生,難免有軌道相交、撞出火花的時候。《重慶森林》就是兩幅午夜孤獨者的星雲圖,時間坐標是午夜,空間坐標是英文題目「重慶特快」——尖沙咀的重慶大廈和中環蘭桂坊的快餐店「午夜特快」。
生日來臨之際,也是愛情失效之時。兩顆孤星相遇在午夜,天明之後各奔東西。「重慶大廈」這一節,筆調冷峻。相形之下,「午夜特快」的故事簡直是一出輕喜劇。California Dreamin'的歌聲震耳欲聾,王靖雯在加州的夢里舞蹈。她象《阿飛正傳》的人物一樣憧憬著流浪,但態度是嬉皮式的無所謂:「去也行,不去也行。」她和梁朝偉(警察663)的約會結果是南轅北轍:梁如約去了蘭桂坊的California酒吧,她在香港的凄風苦雨中不禁想像「另一個加州是否陽光明媚」,終於跟隨夢的翅膀飛去了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亞。梁得到王的承諾--空頭支票似的「登機證」,時間是一年之後,目的地不清楚。
一年之後,王靖雯倦鳥飛還。用她的話來說,「加州,也沒什麼特別。」其時,梁朝偉已進駐「午夜特快」。那是他們偶然相遇的地點,他卻在這里等到了必然的結局。1994年的香港已不同於1990年的香港,「過期日」是更近了,但人們也逐漸學會適應,學會照顧自己,就象失戀的梁朝偉,和毛巾肥皂談話也不失為消解孤獨的方法。與其一味詛咒現代社會的物化,不如在物化的社會里發掘人性。
《重慶森林》是嬉皮式的隨意而機智的幽默小品,在各方面與巴洛克式繁復的悲劇巨制《東邪西毒》形成了對比。一言以蔽之,王家衛與杜可風的風格是典型的「萬花筒、MTV、後現代」。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在一年前學校禮堂的大屏幕投影上。那天晚上,人越看越少,我是堅持到最後的幾個人之一。就象生命中註定要遇到的一個人;我遇到的是這部電影,和王家衛的這片森林。
不止一個人看到片名問我,重慶有森林嗎?也不止一個人看過幾眼後就問我,這片子到底想講什麼故事?兩個問題我都回答不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清楚答案。事實是我沒看到與重慶有關的森林;看到的兩男三女也沒能發生什麼可稱為故事的事件。但對我來說,有些東西是閉著眼睛也能感受到的:一個人的孤獨;兩個人加在一起的孤獨;被拒絕卻無法遺忘;最後是無望的堅持。
每次在聊天室里試圖收購王家衛的全套影碟時,都有人問我,他的電影看起來很累,為什麼喜歡他?我說不出。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搖擺的鏡頭,也不習慣多過對白的獨白。但至少,他不在電影里胡亂講道理;所以累的應該是他:說感情要比講道理累得多。或許喜歡的就是他這種不講什麼道理的愛情。於是也就相信兩人不經意的對視,不小心的相撞,就可能是愛上一個人的理由;而一瓶鳳梨罐頭或者一份廚師沙拉都會成為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
誰能理解這一切呢?當人們和你在片名的晦澀和梁朝偉出場太慢上糾纏不休時,他們無法理解的不止是這部電影。
他們不會明白為什麼失戀的金城武會期望一份不過期的記憶;為什麼毒品販子林青霞會用雨衣和太陽鏡一起抵抗未來的不可知;為什麼空姐周嘉玲會用一張取消的登機證來拒絕一份感情;為什麼警察梁朝偉會擁有一間感情豐富到會流淚的房子;為什麼痞兮兮的王菲會用搖滾代替思考;用夢游來承載所有的情感。
這是一種方式,當一個人只能面對自己時,維護感情的唯一方式。
希望自己有梁朝偉一樣憂郁的微笑;也告戒自己不要愛上一個喜歡吃鳳梨或者當空姐的女孩;甚至覺得這篇文章都可以由一千字的台詞來代替,即使王家衛的台詞已經成為被抄爛的經典,我也仍然相信漢語的表達魅力可以這樣的細膩。當對一部電影的感情成為這樣一種絕對時。我知道自己和那些自言自語的人們是一樣的。我也會在雨天進行最為私人的跑步;或者獨自在月亮下思念一個不再和自己有關的女孩。
是的,一年來,我和兩個可能牽手的女孩無法繼續。你以為可以擁有的,最終卻會失去;你期望能夠永遠的,往往才最為短暫。
這一年裡我沒有放棄尋找王家衛的六部影片的碟版。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一直無法得到。有時不得不這樣安慰自己:有些電影只能看一次,只能感受一次,只能理解一次;就象有些人一生只能真正愛一次。其實是害怕,害怕這一年的放棄和失去會讓自己不再相信原本相信的一切。害怕的是自己一直要找的只是一部記憶中的電影。
其實在時間的灰燼里執著於永遠的豈止王家衛一人。其實我們也都清楚在這個日漸數字化的世界,一切都可能改變,一切都可能過期,包括自己。我們被時間一點點磨損的是一種細膩,一種本可以用來抵抗時間和遺忘的細膩,一個普通男人或女人的細膩。正是由於這種細膩,我們每一次情感才使生命存在意義。
於是,當最終把這張找了一年的碟放進電腦光碟機後,王家衛再次讓我看到的那個拌著各種調料吃光三十瓶鳳梨罐頭然後說永遠的人和那個對著空空的衣櫃數一二三的人都是,我自己。
你沒法對每個人解釋重慶和森林之間的關系,因為你自己也未必清楚。
重要的不是重慶有沒有森林,而是你心裡有沒有重慶的那片森林,或者你是否有一顆足以承載一片森林的心。
G. 重慶森林前二十分鍾的影評以構圖分析
分太少了,多給點啊
H. 重慶森林觀後感,謝謝大家,我真的好喜歡那電影
1.始。
也許,《阿飛正傳》還停留在王家衛風格的試驗時期;那麼,在這部《重慶森林》里王家衛的個人風格已經開始成熟了。
電影開頭大量的手提鏡頭讓我迷糊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等到我開始明白點什麼的時候,鏡頭已經開始安分起來,不再不停地搖晃了。從開始的那些手提鏡頭到後面大量的近焦特寫,看起來有著一種高反差的視覺效果。
手提鏡頭和關於自動電子表的跳動時的特寫,透著一種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悲涼的急促;與後面的舒緩帶著一種反襯和和諧,用兩種完全不同的手法來表達時光流逝。或許,急促是飛逝;而舒緩,卻是疲憊。
2.父親和王家衛。
父親陪著我看完了整部電影,我不知道在他的眼裡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王家衛,在我的記憶里他是從不看電影的。我看到的王家衛,或者說在這部電影里的王家衛,其實不是在拍電影,更像是一個落寞的男人在房間的某個角落裡對著手上拿到的任何一件東西不停地喃喃自語。
所以我會驚嘆,從不看電影的父親居然陪著我看完了整部《重慶森林》。我在想,在他習慣於邏輯思維的腦海里會形成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呢。我在想父親會不會也跟著驚嘆,現在的年輕人腦子里究竟在想些什麼東西呢,或者,現在的電影到底要表達什麼東西呢。
當然,父親從來不和我交流這方面的東西。所以我無從得知。也許並不是王家衛的電影真的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而僅僅只是對著閃爍的屏幕不去看的話實在無所事事。這是我對於父親以及電影無聊時的遐思。父親也許更習慣於很多年前類似《地道戰》之類的題材而不習慣王家衛的這種昵喃式的自戀,以至於無所適從。
我看到父親的臉上明顯有種蒼老的跡象。因為在他的臉上我看到了吃力的輪廓。我偷偷地帶著點傷感地發現,他面對了幾十年的機械和塑膠也從來不曾皺過的眉頭居然為了王家衛而皺起來了。
我承認,讓父親看王家衛,是我的不是。呵呵。
3.王家衛的故事脈絡。
在王家衛的電影里尋找故事的脈絡永遠是一個徒勞的工作。而這部電影似乎相對還顯得清晰一些。
幾個人各自的故事,用某種似有似無的轉則聯結在一起,就成了一部電影。也許只有王家衛對這樣的轉折才能用得如此熟練而委婉。
當然,也許故事並不是王家衛想表達給我們。王家衛只是不停地喃喃自語,我們如何看待已經是次要的了。自我的表達才是王家衛的重心所在。
看完這部電影,其實我很難說清楚這部電影在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概念。當我試圖去弄清楚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徹底地迷失在王家衛的森林裡了。
拋開電影的故事情節本身,也許才是解讀王家衛的王道。
畢竟在王家衛的電影里,故事情節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虛無的只是為了自我表達的表象線索而已。人物才是王家衛電影的核心。正如在看小說的感覺一樣,各人有各人的風格,有的作者強於故事情節的緊湊和表述,而有的則重於抒情,可是我們很難說清楚光就小說而言,哪一類的作者更成功一些。
王家衛的電影最強的不是表述,也不是抒情,而是人物的塑造。所有的主角或者配角,在那些浮光掠影般的鏡頭里進進出出,一切只是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本身。
看他的電影,也許我們可以弄不清楚他所要講述的是什麼,可是毋庸置疑的是,他的鏡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而且豐滿,給我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故事情節只是他的表體,他的本體在於他的鏡頭下的人物。
4.金城武。
失戀。在那些慌亂的手提鏡頭里奔跑。我突然抓住了這個關鍵詞。
沒落。或者哀傷。跑步。這是一個疲憊得不知所措的男人。每天去超市買一瓶五月一號就過期的波蘿罐頭。永遠盲目地相信,過了五月一號,除了罐頭會過期,他的愛情也一樣會過期。
因為四月一號所以一切似乎只是玩笑。只是愚人節過去了整整一個月,所有的玩笑都會成真。
這個人物帶著一種悲情永遠在不停地奔跑。因為身上所有的水分都變成汗水流幹了以後,就沒有眼淚哭泣了。然而我喜歡這個男人蹲在地上替女人擦皮鞋時的彎著的腰脊。
Call機狂躁症。我想。每天給Call台復機,只是為了等一個人。只是,那個人永遠沒有迴音。
電話狂躁症。我想。坐在地上給所有認識的女人打電話,甚至打給小學四年級的同學。
這是一個徹底疲憊而無所事事的男人。寂寞也許不用用任何言語來表達,只是鏡頭對著那個坐在地上不停打電話的男人,直到他絕望地離開那個地方。
我在想,什麼樣的情況下我會拿著身邊所有的東西不停地說話呢。在一所空空盪盪只有一個人的屋子裡。
所有的東西都會過期,因為所有的東西在不知什麼時候都被標上了一個日期。愛情呢,沒有人知道會在什麼時候過期。我們都在祈盼的一萬年其實永遠不會到來,沒有人知道結果,因為我們在一萬年前都會死去。
5.林青霞。
末路。奔逃。一個看似追殺的過程,其實只是一停地奔逃。
都市裡在不停奔走的中年女人。看似在堅守自己無望的生活。其實只是在逃離自己無辜的傷感。看著這個女人我總有這樣的想法。很傷感。非常傷感。
什麼樣的女人跑到酒吧里,單獨一個人喝酒並且拒絕所有的人靠近呢。在終日的追凶以及逃亡的生活里,這樣的一個夜晚也許就意味著最後的一次平靜。而當平靜也能成為生活里偶有的盛宴的時候,這個女人充滿著哀怨的味道。
倒在床上,也許就是最後的一次安睡了。沒有人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所以,疲憊到了極致,也許就只有這一次安睡了。看著這個女人,我總有種末路的感覺。
金色的帶有點惡俗的假發和永遠不曾脫下來的墨鏡。這個女人和在街邊等嫖客的妓女如此相似。只是,她出賣的是身體;而她,出賣的是靈魂。
沒有人知道這個靈魂是否將安然地留存在這世上,或者留存多久。於是,她的眼睛永遠不再看到一個清澈的世界。墨鏡後面永遠帶著一種灰色調的悲愴。
每每想到這個女人,我的胸口有一種堵得荒的郁悶。而且我沒有力氣掙脫出這種感覺。悲涼不似悲涼,憂傷不似憂傷。
當她躺倒在床上時那個疲倦的背影讓我心疼得說不出半句話。我看到金城武給她脫下那雙涼鞋並用領帶給她擦拭的時候,我突然悲憫得不知所以。我在想當她起床的時候她會想到什麼,當她看見自己涼鞋突然煥然一新的時候。
我在想,這也許就是她唯一的感動了。
不是漠然和麻木,只是嗜血的日子讓她已經忘記了所謂的感動和快樂。而沒有感動和快樂的人生也許已經沒什麼意義了,也許這就是我看著這個女人總感覺悲愴的原因吧。
6.梁朝偉。
一個人。一個不算凌亂的房間。對著家裡所有的東西不停地說話。或者只能算是喃喃自語罷了。寂寞。或者不能算是寂寞。只是找不到說話的對象罷了。或者不是。
正如我時常無事對著電腦的屏幕感嘆說:看電影,或者不看電影;這是個問題。
不是因為我找不到說話的對象。只是因為我疲憊得不想跟別人說。我如果跟別人說上面的那句話,也許我還得要解釋為什麼那是個問題;可是對著電腦屏幕說,它永遠不會問我為什麼。而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把自己所有的傷感和悲思都投放到所有任何一件拿到手上的物品上。自我安撫,或者安撫。其實沒什麼區別。或者說,當任何人都看得出來他在自我安撫的時候,這種所謂的區別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始終相信這是一個細膩的男人。似乎只有細膩的男人才會這樣子對著屋子裡所有的東西不停地說話。可是很多時候我還是挺懷疑的,一個細膩的男人怎麼可能會在自己的房子里的東西都被偷偷換走而無知無覺,甚至投射進一些情感。
也許,只能說這是一個細膩而帶著浪漫遐思的男人。就算每天都在同一個街道上巡著一條一成不變的路。
就算買宵夜也永遠一成不變。永遠的不願改變的口味意味著這是一個固守著所有習慣而不願改變的男人。女友的離開似乎沒有半點值得疑慮,一個喜歡新奇的女人和一個固守著所有習慣的男人。
永遠不看最後一封信,意味著他已經脆弱得不想經受半點改變。他應該知道信里說的是什麼,可是他寧可給自己許一個莫須有的希望。於是日子就在這樣莫須有的期盼中逐漸地流逝。
這是一個感性得接近脆弱而固執得近乎一成不變的男人。似乎只能給出這樣的一個判斷了。
然而他會接受便利店老闆的推薦其它口味的宵夜,這只能說明他並不那麼固執。可是這沒什麼,畢竟所有的人生都是充滿著矛盾而無法和諧統一的。
7.王菲。
奢華。鏡頭之內的人卻不停地游離在鏡頭之外。帶有點玩世不恭的戲謔味道。
迷戀自己喜愛的男人以及他的房子。於是每天會偷偷地戴著手套並且用塑膠袋把自己的腳也給套上去他的房間里遊玩,收拾。偷偷地把裡面所有的東西換掉。
我記得親愛的ay說過,如何徹底地佔據一個男人的生活呢。在這個男人不覺意間把他所用的所有東西都偷偷地換成自己送給他的東西。這是一種強勢的霸佔手法。
可是她連送的過程都省下來了。偷偷地,偷偷地。一點,一點,全部換掉。
我看到她換掉罐頭的商標把男人的櫥櫃都塞滿的時候,很感動。呵呵,男人傻乎乎地想,我發現一些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原來茄汁沙丁魚也會有豆豉的味道。看到這里我真的很想笑,很溫馨的那種笑。
拖鞋。牙刷。肥皂。面巾。襯衫。CD。甚至魚缸里的金魚。男人在不停地困惑里永遠沒有發現自己身邊所以最細致的東西已經全部被一個深愛自己的女人換掉了。
漫柔地包圍。我在想還有什麼樣的方式能比這種方式更加溫柔而感人了。
因為迷戀。用一種看似奢華的方式把自己深愛的男人徹底地包圍在自己心裡。自己深愛的男人把兩天前放在他那裡的CD播給自己聽然後跟我說,那是他女朋友喜歡的音樂。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暗暗喜悅和快樂。
8.末。
所有的人其實都是陌路人。除了自己。
於是最陌生的陌生人看起來都似乎是可愛的。便利店裡所有路過的以及做工的人們也許就是最可愛的一群了。沒有任何原因。只是因為陌生。
我們會說起一起我們不想跟熟悉的人們說起的話。我們會想起我們本來已經忘記的那些事。
而這部電影,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用這個便利店給聯結在一起的。永遠都是第一人稱的述事。金城武,年輕失戀的便衣警察;林青霞,墮落而美麗的毒販子;梁朝偉,慣性使然的制服警員;還有王菲,一個游離在這一切之外的迷離的女人。
所有人都在喃喃自語。在便利店裡,或者外面,家裡,街頭上,酒吧,不停地喃喃自語。
而述事人的轉換,只是擦身而過里的回眸。
這部電影很像詩歌。美綸絕代。就算只是王家衛一個人自我不斷地述語。
都市童話故事。用電影的鏡頭語言不停地述說著這一切。看起來的確很像詩歌。
我很認真地看了王家衛的幾部電影。按照那些電影公映的時間很仔細地看。這是王家衛的第三部電影,我想說,看完這一部電影的時候,我終於無法避免地徹底地迷戀上王家衛的這種電影風格了。
沒有任何原因,只是因為,如果在電影里尋找詩歌的話,王家衛的電影無疑是最接近詩歌的電影了。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足夠的淺顯的維系情節的故事線索。
一切很隨意,一切也很刻意。在王家衛的鏡頭開始一種完全自我的描繪里,我發現,我開始喜歡上他的這種浮光掠影式的昵喃了。
電影不是只能像小說一樣的刻板。電影也可以像詩歌一樣地抒情和唯美。這是王家衛的電影教導我們的。嗯,男人其實也可以像王家衛一樣喃喃自語。沒什麼不好。
像233的便衣警察,或者像633的制服警員。在自己的家裡跟所有的一切事物說法。帶有點落寞,帶有點傷感。的確,這沒什麼不好。心理醫生告誡,我們要經常性地表達自我的感覺,這樣有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
《重慶森林》,一個戴著墨鏡的導演在浮光掠影里不停地喃喃自語。在他的鏡頭里永遠干凈得像詩歌一樣純粹。我記得誰說過,從今以後,愛上王家衛。這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