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1500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1500

發布時間: 2021-02-10 20:49:17

⑴ 肖申克的救贖 英語影評2000字

《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
The story may sound simple, but the truth behind the words is remarkable. When I heard the name of the film first time, I considered the Shawshank to be a man』 name, but in face it is a jail——a hell in the world. Not only for the inhumanity of the jailors——they behaved brutally; but also for the jail gnawed at people』 heart by keeping them waiting and waiting as life passed. It seemed that only those utterly worthless people who gave up everything could survive. That』s where the story happened.

The part impressed me most is when Andy got out of the jai. He extended his arms in front of him in the heavy rain as if he were welcoming the fresh air and the freedom. At that moment, I saw the faith win the darkness, discharging light dazzling the eyes in the dark blue sky. Under the light, I could feel my recreant innermost being shivering as his voice said: 「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That』s why I like this film: it encourages people to fight to preserve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lif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keep hope forever. He once that is born, that is die. Everyone is the same. The only difference is whether busy living or busy dying. The film tells me even a man can live once, but if he keeps faith, keeps hope and works his life right, then once is enough. The faith is the bird that feels the light when the dawn is still dark, the hope is the chief happiness that this world affords, and the life should be full of the singing of the bird and the happiness hope brings. " What』s that do you think? It』s the trembling of the heart, the singing of the mind, the flying of the soul and the hope to be free.」
這個故事也許看似簡單,但是其中的道理卻是發人深思的。我第一次聽到這電影的名字時,曾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但事實上它是一所監獄的名字--鯊堡。說它是人間地獄,不僅那裡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它還侵蝕著人的心靈。生命在漫漫無期的等待中消逝,似乎只有那些行屍走肉般放棄了所有的人才能夠活下去。
這就是故事的開始。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逃出牢獄時候的情景。大雨滂沱之中他伸出手臂似乎在迎接新鮮空氣和自由。此刻,我看見自信戰勝了黑暗,其光芒照亮了深藍天空中的眼睛。在此光輝下,我可以感覺到自己那顆怯懦的心在顫抖,似乎在說:記住,希望是好東西,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東西永遠不會消逝。
它激勵人們為人類的尊嚴而斗爭,為生命的美麗而感恩,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永懷希望。這就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有出生,就會有死亡,人人均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忙著活,還是勞碌死。電影告訴我們,雖然人只能活一次,但是如果帶著信心和希望好好地活,一次也就足夠了。信心就像在黎明前看到曙光的鳥,而希望則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最重要的禮物,生命應該充滿鳥兒的歌聲和希望帶來的快樂。
你認為如何你呢?我想這是心房的跳舞,思想的歌唱,靈魂的翱翔,以及對自由的渴望。

⑵ 求一篇 肖申克的救贖 英文版影評1500字以上最好 質量高哦

Can Hollywood, usually creating things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only, create art? To create something of this nature, a director must approach it in a most meticulous manner, e to the delicacy of the process. Such a daunting task requires an extremely capable artist with an undeniable managerial capacity and an acutely developed awareness of each element of art in their films, the most prominent; music, visuals, script, and acting. These elements, each equally important, must succeed independently, yet still form a harmonious union, because this mixture determines the fate of the artist's opus. Though already well known amongst his colleagues for his notable skills at writing and directing, Frank Darabont emerges with his feature film directorial debut,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Proving himself already a master of the craft, Darabont managed to create one of the most recognizable independent releases in the history of Hollywoo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defines a genre, defies the odds, compels the emotions, and brings an era of artistically influential films back to Hollywood.

The story begins with the trial of a young banker, Andy Dufrense, victimized by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resulting in a conviction for the murder of his wife and her lover. After a quick conviction, Andy finds himself serving a life sentence at Shawshank prison, with no hope of parole. He exists in this prison only in appearance, keeping his mind free from the drab walls around him. His ability to do this results in the gaining of respect from his fellow inmates, but most of all from Ellis Redding. Ell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Red, finds gainful use of hi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within the drab walls of Shawshank by dealing in contraband and commodities rare to the confines of prison. Andy's demeanor and undeniable sense of hope causes Red to take a deeper look at himself, and the world around him. Andy proves to Red and the other inmates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walls of Shawshank prison convention will find no home in his lifestyle.

By creating the film's firm foundation, the meticulously chiseled screenplay paved the way for this film's success. Frank Darabont outdoes himself with the phenomenal adaptation of Stephen King's equally noteworthy novella,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 In this novella, King demonstrates that he can break free from the genre he dominates and still create a marvelous piece of modern literature. Though the film mirrors the novella in many ways, Darabont illustrates a focused objective of improving upon the areas where the novella came up short, resulting in one of the best book to film transitions ever.

While maintaining some of the poetic and moving dialogue of the novella, Darabont also proves that a film's score can generate a great deal of emotional response from its audience, as dialogue does. He employs the cunning Thomas Newman, son of the legendary Hollywood composer, Alfred Newman. Darabont shows recognition for the film's needs by employing Newman, who makes the gentle piano chords whisper softly to the viewer, as if a part of the scripted dialogue. Newman lends himself to indivialism and tends to drive more towards the unique in the realm of score composition. His effort in Shawshank did not go unnoticed, as his score received an Oscar nomination in 1995. While unique and independent, Newman's score never once intrudes on your concentration or distracts from the film.

With work from vast array of talented scene designers, costume designers, composers, cinematographers, and various other Hollywood artists, the cast of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had a strong foundation to work with. The marvelous cast of this film will dazzle you with some of the most convincing performances you will witness in a film. While both Tim Robbins and Morgan Freeman shine as Andy and Red, respectively, the true spectacle of acting lies within the plethora of amazing supporting actors who easily disappear into their roles. Most noticeable of these, the veteran film star James Whitmore, who portrays the elderly Brooks Hatlen. Brooks, a man incarcerated for an unmentioned crime for so long that he finds himself attached to the Shawshank and the daily life he has lead. Each of these actors show a true dedication to their art, and a focused purpose in their motivations, creating a convincing setting that never once caters to anything unbelievable.

With all of the aesthetic touches and attention to cinematic detail, the most beautiful part of the film lies within its thematic material, such as its focus on the human desires for the most abstract concepts, like hope and freedom. These themes, which concern things the human spirit undoubtedly yearns for, seem so intricately woven into the plot that it easily draws its audience in to its story. Though full of hardened criminals, your heart will go out to these men as they display the most basic of human emotions, and deliver some of the most quotable lines in a film to date. Like a great novel, this film manages to succeed at greater things than simply entertaining an audience. Darabont tells his story most masterfully, illustrating principles and inspiring his audience to think. He leaves us a poignant film with a powerful message of hope, and redemption, something we all seek.

This film manages to redeem Hollywood in the eyes of people who feared it long lost in a dark sea of cliché and predictability. Darabont shows us that artists still work in the Hollywood studios and proction facilities. These artists show their capability to proce art; real art that inspires you to look at the deeper aspects of life and the world around you.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delivers much-needed breath of fresh air for anyone who realizes the capability of film. It proves that masters of the craft still live on this earth, and still bless us with timeless masterpieces that we will never forget.

⑶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

在我們自己的現實中,我們註定是自己劇中的主角,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我們經常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實。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

片中瑞德關於監獄高牆的一番話語發人深省:「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監獄就是如此的將一個人徹底改造,獄中計算時間的單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為一個計量單位。當看到忽然間歲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人的希望都會消失殆盡。瑞德曾經告誡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它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倔強的安迪始終堅信著希望,沒有一刻不在構築著自己的希望,而且他一直試圖用圖書和音樂重新點燃獄友們的希望。

肖申克就如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那裡有最廣大的「遵紀守法」的市民,有橫行街市的惡霸,有濫用職權的當道者,有巧取豪奪的投機者,當然有潛伏伺機而發的智者。肖申克中生存體制又如當今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者干著骯臟的勾當卻會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稜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習慣逆來順受的時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當瑞得「因沒有報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時,伴我的不是發笑而是顫栗:體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到來時因無法承受陽光的照耀而選擇死亡,那一幕,我看到的不是老布懸掛著的身軀,而是個性與思想的死亡。

「制度化」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或許不是真正的體制,而是我們所依賴的生活習慣。平時,我們依靠習慣生活,也在超越著習慣,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實現個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樣拯救了自己,卻也拯救不了集體。瑞德一直在努力「改過自新」,卻又無助習慣性地生活著,最終在最後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時,留給我們一段經典的台詞

「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我想瑞德絕不是對審查者說這番說,而是說給我們芸芸眾生。是啊,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如果能夠回到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該有多好!如此,我們會面對那些愛錯或沒有愛錯的人,會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誠再博一次。可是,世上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到過去。

再次經歷了140分鍾聽覺與視覺的洗禮,沒想到這次依然被感動的差點熱淚盈眶,影片中真摯的情感讓我想起來了社會上流行的「四大鐵」,我想鐵窗肯定應該也算「同過窗的」吧!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傑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⑷ 求一篇1500字的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擺脫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的過程

現在好象比較時興將人分為體制內和體制外的人,體制外的人通常有某種優越感,似乎自己的人格才是獨立的.可實際上,真正願意做體制外的人還是很少的,而且是很痛苦的.余傑北大碩士畢業後差一點進了他想進的國家圖書館作一個體制內的人,可由於他寫了一些比較反體制的文章,最後還是被迫做了一個體制外的人,一個自由作家,所以他牢騷不斷.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裡面,那個圖書管理員老布在被囚禁了大半生以後終於獲得了自由,然而他在自由的世界中卻不知所措,無時無刻不想回到那個剝奪他自由卻讓他習慣了的肖申克監獄,最後他終於上吊自殺了.於是,摩根•弗里曼演的阿瑞就發表了他對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這個詞的見解,他將監獄說成一個institutionalization的場所,他說:

一開始你恨(hate)它,它剝奪了你的自由;接著你會慢慢的習慣( get used to)它,熟悉它;最後你會離不開它,離開它你將象老布一樣不知所措.

相信我們中間的許多人,尤其是體制內的已經工作過許多年的人都很有感觸.我們所在的那個叫做"單位"的地方又何嘗不是一個institutionalization的地方?何嘗不是一個監獄?

大部分的人就象老布,最終在這個institutionalization中沉淪了下去;

有些人就象阿瑞,差一點沉淪了下去,可是命運對他不薄,他結識了安迪這樣的朋友,最後終於獲得了自由,肉體的以及內心的自由;

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象安迪那樣,他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對自由的不死的嚮往,憑著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不僅在監獄中做了許多別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為獄友們掙啤酒,為獄吏們們報稅,建設監獄圖書館;最終他逃出了監獄,並將那個窮凶極惡的典獄長告翻,過上了自由的生活…….

其實,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擺脫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的過程,這個institutionalization不僅僅是我們身處的那個「單位」,更是我們內心裏面無數的「監獄」。

⑸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一千字。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

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

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沖動。在監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在影片中,有人在改變,也有人在習慣。影片中的「肖申克監獄」隱喻著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對於在監獄里呆了50年的老托馬斯來說,改變意味著毀滅;但對於年輕而富於激情的安迪來說,改變則是一種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斯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也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

在牢獄題材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

該片觸及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和當下的不可迴避困境。電影的結構比原小說更精當,台詞比原小說更有節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錘煉、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說更鮮活有力。導演以豐富、機巧的藝術文本,將自由精神高揚在天地之間。

(5)肖申克的救贖影評1500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⑹ 求《肖申克的救贖》影評,無劇情 有視聽,感悟多一點 1500字左右

本文同樣來自於網路,是一篇不錯的影評,1700多字。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十幾年而魅力不減。它靠什麼吸引我們?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不過我覺得這個情節明顯是戲劇化的,這只是導演在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這樣的結尾只是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贖」最終成功了,否則整個情節和主題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反映的其實是「希望」對於人是多麼寶貴。是的,片中直接講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獄後給瑞德的信中所說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許這正是作品和導演想告訴我們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這句話已成名言。
對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打動我的地方不僅於此。
先說說我對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個鯊堡監獄,裡面的囚犯和官員,似乎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眾生相。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獄警長海利和其他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們是不是象極了我們現實中的掌權階層?我稱之為鯊堡這個「小社會」的統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當然是關鍵人物,我認為他是整部影片的線索:其實,整部電影中對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瑞德的獨白說出來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對鯊堡生活的反思總結和他對安迪的解讀。
瑞德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在鯊堡混得非常好,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鯊堡生活的本質,他對安迪說:「在鯊堡,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處的環境中,人們一定會說「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練」雲雲。但是,和現實中的那些所謂「智者」一樣,盡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鯊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鯊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湯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鯊堡的,他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為之努力,可是他年輕幼稚不懂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諾頓和海利謀殺。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說他們是「禽獸」,是鯊堡這樣一個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雞奸狂,我們可憐的主人公安迪數次慘遭其毒手。博格斯他們雖然不是鯊堡統治者的一分子,但他們是統治者威脅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湯米被諾頓和海利謀殺之後,安迪拒絕為諾頓洗黑錢,諾頓就曾以此威脅。但博格斯最終也是因為欺負安迪,影響了諾頓和海利們的貪污而被打成廢人。
當然還有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我震撼的一個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鯊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鯊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為什麼要安排老布這樣一個人物呢?我覺得導演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絕大多數囚犯們的未來。他是不是也象我們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的未來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盡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准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⑺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在肖申克的監獄里,高聳的圍牆,陰暗的環境,苛刻的管理,獄霸的暴力,無時無刻不在敲打和吞噬著人們的靈魂,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肖申克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人性、沒有希望的世界。這里沒有生氣,沒有人性的關懷,就好像一潭死水,沒有變化,這里的人們如行屍走肉一般日復一日地生活。就如影片中的典獄長說的「把你們的精神交給上帝,把你們的軀體交給我。」如瑞德的話說,「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恨它們,接著你適應了它們,時間久了,你開始離不開它們,那就是被體制化了。」老布一樣在監獄中待了五十年,出去以後反而不能適應外面的生活,對自己感到絕望,最後不得已上吊自殺。瑞德和老布都曾經想到過要再次犯罪,這樣他們就可以再回去那個熟悉的地方,可以再向以前那樣繼續生活。習慣的枷鎖已經悄悄地套住生活的頭顱,而忽視了生活的其他色彩,人無法適應生活的改變。電影中有兩個觸動人心靈的畫面。一個是1949年的春天,重修工廠屋頂後,「一群在工廠上面裝修的罪犯,早上十點坐在屋頂上,享受著清涼的啤酒和肖申克最嚴密的保護,這種事在肖申克從未發生,我們坐著喝著啤酒,陽光灑在肩頭,覺得是個自由人(free man),感覺就像在裝修自己家的屋頂,我們就像造物主。」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為朋友們爭取到一點點的幸福,露出笑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同時瑞德他們真正第一次感到了自由的快樂和美好。第二次是安迪播放了別人捐贈的唱片,而這而這個唱片的音樂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使肖申克的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自由,透過瑞德的視角道出,「我到今天也沒明白,這兩個義大利女人在唱著什麼,事實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東西不說更好。我想那是如此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美得讓你心痛。我告訴你,那音樂飛翔比在這個灰暗地方的任何一個人夢想的都要高遠,像一隻美麗的小鳥,飛進了我們這灰色的鳥籠,讓這些圍牆都消失了,觀後感《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在那一刻,每個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但是,這令典獄長很憤怒,安迪被關禁閉兩周,當被放出來以後,別人問他是否值得時,他卻說是他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有莫扎特先生的陪伴。在頭腦中,在心中,「這就是音樂的魅力,他們不能把它從你這邊奪走。」在肖申克的人,好像一切被剝奪的了,心靈好像被掏空,只剩下軀殼。自己什麼也沒有,但是心中藏有的希望,自由是任何人奪不走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用石頭圍成,有些東西,在內心不能到達、不能觸摸的,屬於你。(安迪語)」這就是「hope(希望)」。在這里,音樂使得這些長期封閉在狹小世界裡的人沖破了艱難的束縛,體驗到了自由的感覺,音樂、希望、自由是連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體。通過瑞德的三次假釋的審查,可以清晰地看出安迪對瑞德的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在一點一滴中形成的。第一次,「你因被判終身監禁已在此二十年,你感到後悔嗎?」「是的,絕對有,先生。我是說,我得到了教訓,我敢說我已經完全改變了,我不再危害社會。這是神的真理。」結果,瑞德沒有合格。第二次,「你覺得自己被改造了嗎?」「是的,先生。毫無疑問,老實說我已改過,我不再危害社會,上帝可以作證,真的改變了。」可以看出,回答和第一次如出一轍,結果可想而知並沒有通過。而在第三次,可以看到瑞德真正的變化,「你因終身監禁被關了40年了,你覺得你已改過了嗎?」「改過?讓我想想,我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沒有一天我不感到後悔的,不是因為我在監獄,或者你認為我該這樣,我回首過往,一個年輕的愚蠢的孩子犯了大罪,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講講道理,告訴他做人道理,但已經不能了,那孩子已無影無蹤,只剩下這個老人,我得這樣生活下去。」從這可以看出,瑞德的回答已和前兩次有著很大的區別,並不是說表面上的話,而是真正地從內心認識到了當年所犯下的錯誤,懷有對自由的嚮往。最後,瑞德假釋出獄了,但是他常常感到對於社會的不適應,甚至想重新回到肖申克中,而安迪的一封信改變了瑞德的想法。安迪對瑞德說「希望是件好事,也許是世間最好的事,好的事情從不會逝去。」瑞德改變了,在去尋找安迪的路上,心情激動,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個自由人,重新擁抱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旅程。瑞德曾說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最後他在重新啟程的同時,也擁有了希望,「我希望我能成功越過邊界,我希望看見我的朋友,和他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我夢中那樣的藍,我希望……」當兩個老朋友相遇時,他們在廣闊的天空下,蔚藍的大海邊盡情地擁抱,這時,他們獲得了新生,朝著未知的結局,開始了漫長的旅途。安迪在拯救了自己的同時,也拯救了自己的朋友,共同向著新的生活邁進。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⑻ 求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2000字

影片主要是圍繞著「自由,友誼,希望」。 主人公ANDY有著顆非常堅強的心,更有著堅毅的信念和永恆不變的對自由的嚮往追求,無論是獄中的惡劣的生活環境,孤獨寂寞的精神折磨,時間的消磨都未曾讓他放棄過追求自由的信念,片中典獄長曾對他說:「把你的信念交給聖經,把你的賤命交給我」而安迪一直堅信救贖之法就在其中,他把信念交給了非形式化的聖經而是其表現的一種精神上給予萬物的救贖,就是靠一把別人眼裡要鑿600年的錘子,鑿通了整堵牆面,挖出了一條隧道通向自由。但是他並沒有急於逃離,相信機會有很多,但是他留了下來是為了給整個鯊堡的每個人帶來一點精神上的東西,那就是希望,通過幫助別人通過考試,圖書館,等等無不看出他所做的努力。 或許你可以禁錮我的軀體,但你不可能給我的靈魂套上枷鎖,它嚮往自由,懷揣這夢想是你永遠無法毀滅的 其實影片不在於他的布局越獄有多精密,他有多智慧,而是這些表層之後的東西一個人為了自由的活著,為了給人帶來希望所能迸發出來的勇氣和忍耐。 對於一個人來說,實際空間上的大小並非所謂自由的定義,真正的自由在你的心裡,在於你敢去想敢有夢,有了希望就有你生存的空間,所以對於安迪來說心靈的自由讓他無論身處何地都有追求的動力。而像老布,即使出了獄,但是長時間的囚禁讓他徹底的絕望---那是用了一個人大半輩子的時間換來的絕望,一切服從制度不再敢想,甚至不再有自己的想法沒有了夢想沒有了追求沒有了希望,這樣的人即使已不禁錮住你的身軀,也已經沒有了靈魂,所以他的心難以得到真正的救贖。 所以感悟就是雖然我們一無所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有著莫名的恐懼,但即使這樣我們都未曾絕望,未曾沮喪,因為我們有夢想,因為每個清晨醒來我們都會懷著憧憬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一切皆於金錢。。。無關,所以在任何情況下不能犯罪,不能放棄,不能沒有希望

⑼ 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從法律的角度)

越獄的電影故事很多,且大多情節曲折,很吊人胃口,與之相反,《肖申克的救贖》卻在平緩的情節和低沉的旁白中,精彩的詮釋了一個道理,即對生的嚮往是忍受苦難的重要精神支柱,主人公杜福雷始終信仰法律,並且成功的運用了法律武器,懲罰了那可惡的典獄長諾頓。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該片進行解讀,我選擇從法律的角度進行解讀,因為可以發現很多令人深思的問題。
從程序法的角度來看,杜福雷這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謀殺妻子的罪名是完全成立的,因為,案發現場留下的證據完全可以認定他就是兇手,所以,當他被送進肖申克監獄時,不像別人那麼恐慌,哭鬧,他冷靜的接受了這一切,從他後面對獄友海德瑞的表述來看,一方面是出於對妻子死亡的一種懺悔,因為妻子的出軌他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他想尋求一種靈魂的救贖;而另一方面,他深知法律的冰冷與無情,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他無力改變終身監禁這殘酷的現實。顯然,這與我國的佘祥林悲劇存在本質的區別,因為佘案的錯誤在於程序違法,一旦程序違法,皮之不存毛將覆焉?只有保證程序正義才有可能實現實體正義,當然,後者不是前者的必然結果,可法律就是如此,立法者在設立法律時主要是將其作為裁判規范而不是行為規范來考慮的。這一如辛普森殺妻案一樣,法官能做的就是嚴格遵守法律,證據不足就只能疑罪從無,由於世間事物的復雜性,不排除冤枉或者放縱,但,這就是法律。
當新來的獄友無意中說出杜福雷妻子的兇手另有其人時,杜福雷充滿了希望,實際上,這是杜福雷信仰法律的結果,在他的心目中,法律依然能給他帶來正義,認為這可以讓自己重新翻盤,實現自由。但自私的典獄長諾頓為了一己自私使哈德利卻指將關鍵證人槍殺了,以此永遠控制杜福雷為其洗黑錢,典獄長的權力殘忍地掐滅了杜福雷嚮往自由的火花。在強暴的權力面前再談什麼權利和自由,卻顯得多麼不合時宜。其實杜福雷殺死諾頓的機會很多,他完全可以將其殺死,但他卻沒有選擇這么做,他清楚的知道由此將付出的代價,而是理性的選擇了收集證據,寄希望法律公正的裁判,這看是平淡的舉動,卻表現出人類的進步之處,與野蠻社會相比,沒有將報復交給私權而是理性的交給公權,由國家來裁判。
監獄,作為人類發泄的場所,充斥著罪惡與黑暗。新來的杜福雷經常遭到同性戀犯人侵犯的性侵犯,甚至被暴打,杜福雷一如既往的沉默,然而始終沒有屈服,他求生的希望如監獄高牆之上的探照燈始終明亮,他夢想著外面自由的生活。這與海德瑞以及年邁的布魯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布魯斯被告知假釋出獄,卻想以傷害獄友的方式繼續留在監獄,因為他們已經完成被制度化了,即使布魯斯最後出獄了,也努力著嘗試融入社會,但他無法適應,最終選擇的自殺。這也是被某些刑法學家所詬病的封閉式的監禁制度,使犯人完全與社會隔離,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問題。將犯人繩之以法實現特殊預防之後,怎樣使犯人能真正融入社會是個極其重要卻又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在西方國家,假釋後的犯人經常想法設法違法假釋條例又被送進監獄,因為在這里吃喝不愁;而在中國,釋放後的犯人卻成了第二次犯罪的重要群體,而且,監獄的交叉感染使這些人具備了更強的犯罪能力,獄友之間的特殊感情使他們的人際關系更為復雜,種種跡象表明,對犯罪人的改造,現實與理想還相差很遠。因此,怎樣在特殊預防的實現與犯罪人的合理改造並對社會有用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