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復興之路影評

復興之路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10 22:06:36

『壹』 《復興之路》觀後感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著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艷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6集,影像資料豐富,解說詞准確感人,生動再現了16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斗追求的歷程,清晰地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省。以「復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即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回顧歷史不是為了給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為久壞失修到麻木的靈魂豐富情感,銘記歷史是為了明白昨天是什麼,現在該做什麼,將來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我想,這是我們反復溫習歷史最起碼要得到與明白的。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以共產黨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積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初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之後,正為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自覺地「用歷史感悟未來」,在中國未來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問題上,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論說,這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很有益處。

現在中國正走在復興的路上,正是回歸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GDP躍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強中,中國也佔了30個席位(大陸23家,台灣、香港7家)有人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2050年經濟總量超過美國,這不是狂吹,這是對中國成績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三位,衛星發射次數佔世界總數的17%,世界各國也越來越感覺到同中國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國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文化、漢語感興趣。

現在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復興將在我們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對歷史使命,我們應該勇敢的擔負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用科學文化來武裝自己,為國家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長的,前途是光明的,總有一天中國會再次登上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到發展,就要努力學習和發揚功臣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團結一心,勵精圖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我相信,我們會讓祖國更富強!

●●《復興之路》觀後感
歷經風雨滄桑,歷經時事變故;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圓明園被燒的恥辱……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晨曦中,當國旗伴著太陽冉冉升起的一刻;陽光中,當自己伴著人歡樂在教室上課時;黃昏中,當斜陽伴著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飯時……你,是否想過,這一切來得有多麼艱辛不易么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印婉認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上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時;當國人還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踢門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於是,中國與世界給魚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
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確實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從此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國破家何在 "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斗:譚嗣同,梁啟超,秋瑾,孫中山,毛澤東……一批批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僅過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奮斗,終於迎來開了今天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國賦予我們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國是不一樣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樑;在老人眼中,她是一個大家庭,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來,這片中華大地宛如一汪碧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華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遠碧綠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輸入,同時還要向外疏通,讓世界認可,要讓世界離之不得.我們的領導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改革開放是解放的中華大地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現在的中國,一方面是經濟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這樣便導致了道德和社會發展嚴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時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經濟的發展腳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
"請不要隨地吐痰""請自覺排隊""請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類似於這樣的提示在當中國今社會隨處可見,不只大家看到之後有什麼感受嗎再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遍地可見這樣的提示,作為一名中國人,特別是高素質的大學生,大家不覺得著讓人很別扭嗎特別是,做為一名中國人當你在國外看到用漢語寫的'請不要大聲喧嘩''請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的標語時,你心裡是怎樣的感受呢他們為什麼要用漢語不用英文呢我認為這值得大家認真考慮,反思一下——這還是'禮儀之邦'么還是'謙謙君子'的國度嗎當前中國便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誠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們口口聲聲喊著要'復興'要'強盛',難道只是要復興'經濟''軍事''政治'嗎我們的優良傳統,優秀傳統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難道不應該復興么作為一個中國人,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復興,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復興,強盛……
或許,你還兀自沉浸在風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許,你還神遊在天朝物產豐盈的夢幻之中;或許,你還為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績而熱血澎湃;或許……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為歷史被人們塵封在記憶的深處了.我們的復興之路遠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們還有很多的事要做……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可想而知,我們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所以,當你還泡在網吧時,當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時,當你逃課時……我們可以想想,這一切是如何來的,來的易么我們這樣做對么對得起誰么 ……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少的滄桑歲月,此才得來今朝幸福生活.為了中華的復興大業,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華夢,也為了每個人心中的夢,同學們,我們大家共勉之.為了明天,覺醒,努力吧

『貳』 200字電影復興之路的觀後感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衛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12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震撼」「激動」「落淚」……這是眾多觀眾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所用的話語。「觀眾有感觸,我們的心血就沒有白費。」製作《復興之路》,就是要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並讓無數觀眾從這種變遷中感受並觸摸幸福。

觀看復興之路的歷程,使我回顧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深沉的語言、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

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復興之路》後兩集,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

『叄』 誰有《復興之路》的觀後感,1000字以上(要與眾不同)

由邱敦紅同志著、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復興之路》,是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精神結合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實際,緊扣當代中國發展與世界若乾重要問題的好書,是作者幾十年來潛心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及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結晶。
之所以取《復興之路》這個書名,作者說,「是因為此書的內容都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關」。

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近代中國遭受了難以細說的屈辱。盡管孫中山先生向國人發出了「振興中華」的號召,並在1911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徹底消滅封建制度,也沒使人民擺脫帝國主義的奴役。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仍是一片渺茫。多少志士仁人為此嗟嘆!這種狀況直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到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才得以根本改變。但也正如作者所說的,「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進行前所未有的社會主義建設,盡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沒有使中國甩掉貧窮落後的帽子」。於是,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新時期從1978年開始起步,中國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全國的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國力大為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巨大。民族復興之路在人們眼中也開始逐漸明朗了起來,而當我們步入21世紀後,這條偉大的復興之路更是清晰可見。

《復興之路》全書分為五輯,55萬多字。內容涉及政治和黨建,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三農」問題,國際形勢、外交和國家安全,港澳回歸和「一國兩制」,海峽兩岸關系和祖國統一等等內容。其涉及面之廣泛,論述之精闢,論證之嚴密,為政治學家中少見。可以說,通讀此書,會對當代中國發展和世界若乾重要問題有更透徹、更全面的認識,從而對本身肩負的責任也會有更深切的體會。

由於作者擔任過黨內「第一支筆」(鄧小平語)胡喬木同志的秘書,長期接受胡喬木同志的言傳身教,因而,他的文章論述起點高,視野寬,立意新。比如,他在論述黨的建設時,就將中國共產黨在21世紀的歷史機遇,嚴峻挑戰和庄嚴歷史使命講得相當清楚;而在《論21世紀的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則從我們黨執政面臨的外部環境、深化改革給黨的建設帶來的新問題,黨的建設必須不斷創新、實現自我超越,學習和思想教育是根本大計,轉變領導觀念、改進領導方式,反腐敗斗爭必須常抓不懈等方面娓娓道來,條分縷析,給人以很大的啟發。而其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政治文明與黨的執政方式等等文章中的觀點,不僅讓人可以窺見作者的淵博學識,更讓人體會到其企盼中國共產黨珍惜優勢,發展政治文明,鞏固執政基礎,更好地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偉大復興之路的熾熱之心。

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的領導是根本。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黨也要十分注意冷靜審視,腳踏實地,切實抓住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顯然,作者在這方面對「三農」工作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對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糧食與其他農產品問題、土地承包與規模經營、農民增收與減負、地區差別與扶貧、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農業科技開發、調整產業結構與農業現代化、農村精神文明和基層組織建設等問題,都結合「三農」實際作了詳盡的闡釋,讀後有豁然開朗之感。

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國際形勢的穩定。這樣,對中國安全戰略的研究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作者依據其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高度理解和對我國家利益的強烈關注,分別對國際幾大強勢力量之間如俄美、歐美、日美關系作了較深刻的分析,對當前國際形勢的主要特點和中國對外政策的基礎方針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同時還對全球化的定義、特點和實質,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等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可以這么說,看過這些文章,加上平時有閱讀、觀看國際新聞的習慣,人們一般就可以在看似千變萬化、撲朔迷離的國際形勢中找到問題的症結之所在。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同志為處理港澳回歸問題而提出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把高度的原則性和操作的靈活性相結合,把目標的一致性和方法的多樣性相結合,形成了具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主權體制。這是對社會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展,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又一成功範例。作者曾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新華社澳門分社工作過幾年,因而,他對「一國兩制」國策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有著比常人更深的體會,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及記者的敏銳觀察寫出的幾組文章,既有其本人的親身經歷,也可以說是真實的記錄,其中更多的則是豐富的歷史知識、縝密的論證和睿智的思辨。

至於台灣問題,作者傾注了很大的心力。他斷言:「民族復興離不開祖國的完全統一,基本可以說海峽兩岸統一之日,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時!」作者說,無論台灣今後什麼黨和什麼人掌權,由於國際社會承認一個中國的基本格局不可逆轉,祖國大陸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海內外中華兒女反對分裂,人心思統的歷史不可逆轉,所以他對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景是樂觀的。此言極是。聯想國共兩黨關系已逐漸正常化,國民黨在台灣贏了大選,兩岸「三通」逐步實現,同胞之間聯系日益頻繁,血濃於水、有難同幫、共克時艱已蔚然成風。海內外中華兒女見此一切無不欣慰之極。

《復興之路》是一本好書,正如本書封面所提示的:「從醒來到站起來再到富起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就是這樣在復興的征途上一步一步奮斗過來的。」讀後讓人受益良多。掩卷長思,本書理論上的制高點、論述上的嚴密性、選題上的廣泛性,更是非常值得自己借鑒和學習的。因為這些都是黨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所應具備的素質和優點。自己不僅是站在黨的宣傳輿論陣地的一個戰士,肩負著沉甸甸的重擔,而且是一位老共產黨員,理應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肆』 復興之路觀後感1000字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著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艷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6集,影像資料豐富,解說詞准確感人,生動再現了16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斗追求的歷程,清晰地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省。以「復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即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回顧歷史不是為了給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為久壞失修到麻木的靈魂豐富情感,銘記歷史是為了明白昨天是什麼,現在該做什麼,將來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我想,這是我們反復溫習歷史最起碼要得到與明白的。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以共產黨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積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初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之後,正為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自覺地「用歷史感悟未來」,在中國未來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問題上,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論說,這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很有益處。

現在中國正走在復興的路上,正是回歸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GDP躍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強中,中國也佔了30個席位(大陸23家,台灣、香港7家)有人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2050年經濟總量超過美國,這不是狂吹,這是對中國成績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三位,衛星發射次數佔世界總數的17%,世界各國也越來越感覺到同中國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國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文化、漢語感興趣。

現在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復興將在我們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對歷史使命,我們應該勇敢的擔負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用科學文化來武裝自己,為國家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長的,前途是光明的,總有一天中國會再次登上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到發展,就要努力學習和發揚功臣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團結一心,勵精圖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我相信,我們會讓祖國更富強!

●●《復興之路》觀後感
歷經風雨滄桑,歷經時事變故;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圓明園被燒的恥辱……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晨曦中,當國旗伴著太陽冉冉升起的一刻;陽光中,當自己伴著人歡樂在教室上課時;黃昏中,當斜陽伴著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飯時……你,是否想過,這一切來得有多麼艱辛不易么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印婉認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上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時;當國人還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踢門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於是,中國與世界給魚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
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確實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從此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國破家何在 "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斗:譚嗣同,梁啟超,秋瑾,孫中山,毛澤東……一批批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僅過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奮斗,終於迎來開了今天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國賦予我們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國是不一樣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樑;在老人眼中,她是一個大家庭,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來,這片中華大地宛如一汪碧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華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遠碧綠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輸入,同時還要向外疏通,讓世界認可,要讓世界離之不得.我們的領導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改革開放是解放的中華大地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現在的中國,一方面是經濟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這樣便導致了道德和社會發展嚴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時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經濟的發展腳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
"請不要隨地吐痰""請自覺排隊""請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類似於這樣的提示在當中國今社會隨處可見,不只大家看到之後有什麼感受嗎再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遍地可見這樣的提示,作為一名中國人,特別是高素質的大學生,大家不覺得著讓人很別扭嗎特別是,做為一名中國人當你在國外看到用漢語寫的'請不要大聲喧嘩''請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的標語時,你心裡是怎樣的感受呢他們為什麼要用漢語不用英文呢我認為這值得大家認真考慮,反思一下——這還是'禮儀之邦'么還是'謙謙君子'的國度嗎當前中國便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誠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們口口聲聲喊著要'復興'要'強盛',難道只是要復興'經濟''軍事''政治'嗎我們的優良傳統,優秀傳統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難道不應該復興么作為一個中國人,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復興,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復興,強盛……
或許,你還兀自沉浸在風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許,你還神遊在天朝物產豐盈的夢幻之中;或許,你還為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績而熱血澎湃;或許……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為歷史被人們塵封在記憶的深處了.我們的復興之路遠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們還有很多的事要做……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可想而知,我們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所以,當你還泡在網吧時,當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時,當你逃課時……我們可以想想,這一切是如何來的,來的易么我們這樣做對么對得起誰么 ……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少的滄桑歲月,此才得來今朝幸福生活.為了中華的復興大業,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華夢,也為了每個人心中的夢,同學們,我們大家共勉之.為了明天,覺醒,努力吧!

『伍』 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觀後感,1000字參觀體會

展覽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充分展示了歷史和人民為什麼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

復興之路總共分為五個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第三部分,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第四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第五部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觀看復興之路的歷程,使我回顧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深沉的語言、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

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近代中國遭受了難以細說的屈辱。盡管孫中山先生向國人發出了「振興中華」的號召,並在1911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徹底消滅封建制度,也沒使人民擺脫帝國主義的奴役。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仍是一片渺茫。多少志士仁人為此嗟嘆!這種狀況直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到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才得以根本改變。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進行前所未有的社會主義建設,盡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沒有使中國甩掉貧窮落後的帽子,於是,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新時期從1978年開始起步,中國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全國的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國力大為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巨大。民族復興之路在人們眼中也開始逐漸明朗了起來,而當我們步入21世紀後,這條偉大的復興之路更是清晰可見。

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並指導全黨。正是由於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才得以正確地判斷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不是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而是在堅持中發展,於實踐中創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隨時根據新的情況,提出並解決新的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因此,才有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產生。

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國的歷史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所實行的都是精英式的改良或革命路線,只有到了共產黨這里,才找到了正確的前進道路。人民是共產黨力量的源泉,勝利的保障,是歷史的主人。只有共產黨一直自覺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樣,它才有效地喚起人民,並將其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使之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體力量。這一點是任何其他階級的政治力量始終沒有也是根本無法做到的。只有真正選擇了人民,才會最終被人民所選擇。

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這也是復興之路所給予人們的啟示。一個強大或追求強大的國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演進中,有過無數的輝煌,也曾多次經受各種天災人禍的考驗。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內憂外患,災難深重。但是,無論經受怎樣難以想像的磨難,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是能夠從坎坷中奮起,百折不撓,闖過難關,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形成、發展並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也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支撐、引導著我們從歷史中走來。這一精神的血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然而,發展之中總有一脈相承,這就是要永遠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與自信,時刻將祖國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置於首位。可以這樣說,復興之路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可見,復興之路所證明的正是今天的中國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所面臨的,而且必須作出正確回答和正確選擇的根本問題,那就是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這與黨的十七大所確定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主題正好吻合,展覽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歷史重現,講述了中國從民族覺醒、民族救亡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新的歷史條

『陸』 [復興之路]觀後感 2000字左右

《復興之路》觀後感

11月8日,由系裡組織我們學生黨員前往中國軍事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展覽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重任、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解說員熱情認真的講解,大量歷史圖片與實物,生動地再現了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斗追求的歷程,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省。以「復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通過參觀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即解說員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則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且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不是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而是在堅持中發展、於實踐中創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而誕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才有了改革開放之舉措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之路。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必將迎來偉大的復興!
(城市科學系04級涉外物業管理專業 俞 爽)

10月18日,我走進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大型主題展覽《復興之路》。展廳里陳列的景觀、翔實的史料、文物實物和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深深地吸引著我、感染著我。
我在參觀中了解到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我們為新時期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而感到驕傲。十幾本厚厚的留言本,記滿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學生、解放軍官兵、港澳同胞熱情洋溢的留言。
展覽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展覽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我們作為新一代青少年,祖國的未來是我們的,所以盡管現在我們還不能為祖國續寫光輝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學習為將來做准備。我堅信,祖國的未來將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現代化並且成為一個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家!

2、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衛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12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震撼」「激動」「落淚」……這是眾多觀眾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所用的話語。「觀眾有感觸,我們的心血就沒有白費。」製作《復興之路》,就是要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並讓無數觀眾從這種變遷中感受並觸摸幸福。

觀看復興之路的歷程,使我回顧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深沉的語言、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

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復興之路》後兩集,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

『柒』 求記錄片《復興之路》觀後感

《復興之路》這是一部能夠讓我們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後,我洶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國歷經風雨滄桑,歷經時事變故;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圓明園被燒的恥辱……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寶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中國與世界給予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時,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斗。中國的革命道路可謂是曲折而艱難,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同樣遭遇了失敗,就其原因是沒有從太平天國運動汲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轍。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們積極的從前人那裡總結經驗,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並能勇敢地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奮勇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多次磨難。98洪水泛濫,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中國。災難中最高領導人出現在最前線,鼓舞我們要有戰勝一切磨難的勇氣和信心。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品質和精神,足以讓國人自豪,叫世界震驚。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讓人民失望,沒有讓世界當成笑柄,抗擊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橫行。生活秩序又回歸正常,從這里,我看到了不屈,學會了堅強。如今中國正在變得強大而富有。在世界驚嘆之餘,我們更不能有片刻鬆懈。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於現狀的享受,要充分發揮自己現在的創造精神。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為了中國在世界上的穩固的地位,我們一起開拓!
中國作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東方冉冉升起,光輝照耀世界的每個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像登上珠穆朗瑪峰一樣踏上強國之巔!通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國賦予我們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輸入,同時還要向外疏通,讓世界認可。
我們的復興之路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少的滄桑歲月,才得來今朝幸福生活。看完《復興之路》,我們在震撼之餘,最重要的是要繼往開來,沿著前輩們在復興之路上留下的足跡,更成功的走好復興之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現階段,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加強和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捌』 <<復興之路>>觀後感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衛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12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震撼」「激動」「落淚」……這是眾多觀眾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所用的話語。「觀眾有感觸,我們的心血就沒有白費。」製作《復興之路》,就是要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並讓無數觀眾從這種變遷中感受並觸摸幸福。

觀看復興之路的歷程,使我回顧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深沉的語言、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

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復興之路》後兩集,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

『玖』 《復興之路一》觀後感 300字

700多字,看樣子刪減一下吧
《復興之路》觀後感

寒假,經老師的介紹,我在網上觀看了這部電視紀錄片,看完後,感觸良多。
《復興之路》講述的是中國自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到2009年的事。
乾隆年間——中國的最後一個盛世——當人們還沉浸在盛世的歡樂中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西方國家正在進行一次人類史上空前的政治體系大轉變,使他們跨入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先列。而當時的中國呢?又在干什麼呢?在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下,人們還在自給自足的生活。
終於,有一場戰爭喚醒了人們——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終於讓清政府為「閉關鎖國」緊鎖地國門,被西方列強的鐵蹄蠻橫地撞開了。中國的近代史就此開始。
國門被撞開了,自然會有沉重的代價——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這個條約讓中國開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2年,英國因不滿條約的利益,與法國一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又一次被迫簽訂《天津條約》。
終於,這喚醒了清政府的重視,成立了「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展了20多年的「洋務運動」但最終,還是以中日甲午戰爭和黃海海戰的失敗徹底破產。
除了清政府的墮落,這部紀錄片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文革時期。
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運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場「文革」讓許多知識分子淪落到了一種非常不受人尊敬的地位。使中國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產生了諸多問題而停滯不前。直到1976年,毛主席的去世,「四人幫」的垮台被捕,文革才算真正結束。
文革被中國官方於1981年正式否定,並認為毛澤東負有主要責任。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決議,正式宣布這場10年之久的文革,是「由毛澤東錯誤發動和領導,被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所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中國的未來,是美好的。而這美好,需要我們年輕的一代加倍努力,去創造,去開創!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