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個人影評
Ⅰ 十二怒漢 影評 1500個字左右
影片描述一名紐約青年被控殺父,將被判處一級謀殺的死刑。已經有十一名陪審員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陪審員8號)覺得事態可疑,堅持已見提出異議,並且憑耐心與毅力逐一說服其他陪審員推翻原意,終於為這一宗幾乎已成冤案的判決平反。故事本身並無新意,但是該片選擇極其特殊的方式展現:場景單調得離奇——全片只有一個場景,就是一間陪審團的休息室,把旁邊的小廁所計算在內都不會超過40平方米!全部電影一個半小時候的情節幾乎全部發生在這里。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要與案件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里討論案情,並要一直通過嫌犯是否有罪,才能正式結案。這部電影就是從11比1認定嫌犯有罪到12個人全部認定他無罪討論的全過程。出色的演技,精彩的對白,巧妙的切換,一氣呵成,絲絲入扣讓人看的心潮起伏,暢快淋漓。
「這部電影試圖向人們展示:(在理性的條件下)各種觀點可以經過充分的討論和論證而達成共識,並切中客觀真相。」 八號陪審員從對一個人到十一個人的絕對劣勢到最終全面的其它人的這一過程,靠的不是武力,不是權威,而是規則。兩個規則,一是邏輯規則,二是制度規則。
其它的這十一個人各自背景不同,開始的時候還讓觀眾覺得他們中有些是「講理的」,有些是「不講理」的,看到最後仔細想想其實那些「不講理」的人也還是講道理的,最起碼在討論的時候遵守基本的邏輯規則,通過論據論證論點。你要證明我的論點不對,可以指出我的論據與事實有出入,我的論證推理不嚴密,我的論點總結不科學,如果這些你都反駁不倒我,那麼你就只該認同我的這一個論點,不能先搞偷換概念歪曲我的論點,再東拉十八扯去說別人的其它論點,到最後說不過了再死活不認賬或者顧左右而言他。八號陪審員提出一個又一個合理的假設,置疑一個又一個控方提出的證據,每次他提出一個假設的時候先都一定有人會反駁他,但是當他證明他的假設合理,對方又再找不出反駁的時候,對方就會放棄之前有罪判決,從而傾向於無罪判決。這難道不是「講理」嗎?
第二個規則是制度規則,在這里具體的是投票制度。要確定有罪或無罪,必須是全票通過,「一票都不能少」。投票的過程,是每個陪審員履行陪審職責的具體表現。這個電影之中,好多陪審員的觀點都在改變,有的人甚至來回變。但表達他們的觀點的方式始終沒用變,投票!剛開始討論摸底,投票,1:11。說服一個,再投票:2:10。提出一個假使,證明一個,再投票,3:10……一直到最後11:1,12:0,唇槍舌戰不停在發生,但是大家對每人一票的尊重是貫徹始終的,不會說從數量上講,現在我們是11:1,你的那一票就不算數;從質量上講,我覺得你比我傻,你的一票就只該算半票,甚至0.1票。一人一票,每票相等。這是另外一個規則。
邏輯和制度,正是這兩個規則保證了少數可以說服多數,一個群體可以從各持己見到達成共識,接近客觀真相。
我不知道字數夠不夠,要是不行就去電影網找找吧
Ⅱ 如何評價十二公民改編的成功么
《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是一部無論從劇情設定還是演員演繹,都改編得比較好的劇作。
《十二公民》是一部反映中國現實的群像作品,對經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電影里最直接表現的是西法當中的陪審員制度,在發展比較好的美國,陪審員制是體現民主性和司法獨立性的重要標志,很多人甚至認為陪審員制度要比民主選舉來的更加重要;
(2)第十二個人影評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他們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
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後,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
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隨著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Ⅲ 十二公民電影影評視聽語言分析
當12名陪審團成員剛剛走進會場的時候,估計除了帶有特殊使命的號陪審員(就是何冰飾演的角色),其餘各位都並沒有將這場討論當回事。他們或主動或被迫來到這里,只希望迅速達成一致,趕緊散夥各回各家。
正如人際心理學所講:我們永遠無法直接觀察另一個人的內部狀態,也永遠不知道真實的對方是什麼,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反應了我們對自己內部體驗的理解。有限的證詞和背景資料,無法還原真實的弒父嫌疑人的全部,所以,其激發出的陪審員們對富二代的分析,多多少少承載了他們自己的人生經驗。
或許正因為如此,當討論持續深入,參與者越來越多捲入個人經驗的時候,對案情的討論,彷彿成為對各自陪審員人生經驗的討論,因此出現更多的推己及人,甚至情緒沖突。
比如,當11:1的局勢僵持不下,第一個站出來對何冰表示支持的急診科醫生。他不贊同無罪的觀點,但是卻贊同何冰的態度,因為,面對工作當中遇到腦死亡的病人,生命雖然已經不可逆,但要同意家屬放棄治療的建議,仍然覺得非常艱難,所以覺得應該尊重生命。
比如,第一個改變投票傾向的空巢老人,他改變想法是因為對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了么?並不是,而是早年自己和父母被打成右派天天遭批鬥搞得不想活下去的經歷被喚醒,想起曾經站出來鼓勵他的人,由此推及:如果富二代真的沒罪,只要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話,他就有可能活。
比如,那個長著黑社會的臉說話很少卻很沖的陪審員,一度情緒激動,因為他曾經因為冤判在監獄中度過一年半的時光。一個人被判了八年,到一年六個月的時候和你說你是被冤枉的,一年半什麼概念?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誰管你冤不冤,你畢竟是蹲過大牢的人,有嘴都說不清楚。所以他堅信,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對於當事人就是一萬的影響。
比如,當陪審團陷入對證人證詞的質疑,也有人跳出來表達對老頭的理解。老頭並不是想要說謊,只是為了得到重視,因為它第一次被人拜訪,第一次上電視,他知道有人在拍他,他說話緊張,這個瘸腿老頭,之前從來沒人注意,沒人關心。所以當面對鏡頭的時候,他不能不說話,他得說,他得站起來,並且得讓自己相信自己說的話。
如果說這幾個陪審員的自我暴露或多或少和案情本身還有點關系,你會發現那個大學保安和小賣部老闆的交鋒,彷彿和剩下的人完全沒有關系,處理的都是從外面帶進的「個人恩怨」。作為小賣部的老闆,不僅需要無條件支持學校的各種有道理沒道理的要求,還要在學校內部和保安鬥智斗勇,一切為了生計,憋屈了一輩子。他說:動不動就讓我配合,誰配合過我呀?我說的話你們聽得見嗎,全都聽不見!
而從始至終,以毒舌和難搞的形象貫穿始終的3號陪審員(韓童生),與其說他是在表達對富二代的控訴,不如說是在表達對自己的父子關系的哀嘆,「我不管他爹是一什麼樣的人,他是遺棄了自己的孩子,不遇到天大的難處誰會捨得把自己的親兒子給扔了?你們有人問過這當爹的一句嗎?就算一個人曾經犯過罪,就不能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嗎?我兒子十六歲那年和我吵過一架,我動手了,打那時候起,六年沒回來,一個電話沒有」,所以,起早貪黑的辛苦不知道是為了啥。
最後,他們達成了一致,而投票的場景,已經泣不成聲,走出模擬法庭,我們看到了他們和自己的和解,比如,父親和孩子相擁,保安為小賣部老闆扶起倒地的車子……
可以說,審判的游戲已經結束,但當陪審團們從房間里走出來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已經不一樣,因為曾經內心的傷痛得以釋放,而曾經的創傷,也因為經歷了審判過程中的抽絲剝繭,完成了壓抑情緒的釋放和對過去的替代性彌補,從而,他們自己的生命會得到升華。
或許,這並不是一場補考,而是一場生命的饋贈……
Ⅳ 誰有近期電影的影評啊緊急!!~~~~~~~~你可以體會吧
1.這個殺手不太冷,我看片無數,這是最經典的,我看過很多很多很多遍,非常的棒!!!!會被感動的!由娜塔莉波特曼、加里奧德曼、讓雷諾演。我第一眼看這部片子就愛上它了。最打動我的是劇情本身:瑪蒂爾達是個成長在問題家庭的問題少女,十二歲,父親靠幫黑社會的人轉手一些毒品之類的東西養活一家大小。家裡還有她的繼母和一些同父不同母或同母不同父的兄弟姐妹。她暗戀隔壁住的一個獨居男人,而她並不知道他是個殺手,每天在他回家必經的樓梯口等著,見他來了,就開始搔首弄姿,想引起他的注意。殺手是JEAN.RENO演的。他不象我想像的殺手那樣高大威猛,但是我見了他,不得不承認他比我想像的殺手更象殺手,他有一股子的殺氣彌漫全身。象所有的殺手一樣,他又是孤獨的,沒生意的時候,除了鍛煉身體,和把一盆他喜歡的盆栽擦得一塵不染,他還喜歡一個人去看老電影,空盪盪的電影院,黑白的鏡頭,他傻笑的樣子,讓人有些心酸。
改變他們生活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中午。瑪蒂爾達的父親惹來了滅門之禍。而這一刻,瑪蒂爾達為了逃避惡姐姐的欺負,也為討殺手的歡心,去超市買東西。小姑娘抱著購物袋回來的時候,在門口看見了家裡血流成河的慘狀,好在她有點急智,直接就去敲隔壁殺手的門。殺手其實聽見了隔壁的動靜,一直拿著槍在門後面靜觀其變,小姑娘敲門,他遲疑了二十秒左右,而這二十秒對瑪蒂爾達和觀眾來講,有一生那麼長。門開啟了,本來不怎麼相乾的兩個人的生命交織了。也不是沒有抗拒:殺手問了瑪蒂爾達有去處沒有,他也想過在夜深人靜時一槍結束她的生命,可是他都無法決絕地做到。
十二歲的瑪蒂爾達宣布她愛上了殺手。殺手卻只當她是女兒。不過,短短的時間里,殺手那顆曾堅冰一樣拒絕融化的內心也是滄海桑田:有一種叫牽袢的東西慢慢潛入,還有一種柔情也漸漸侵淫著他心裡的堅冰。也不知為什麼,他們之間的那種唇齒相依,讓我感到的生命的暖意,勝過很多正常的親情和愛情。為了逃避仇人,也為了逃避周圍人的冷眼,他們搬過兩次家。除了一些換洗衣物,他們總隨身帶著那盆栽。他們搬家的畫面都差不多,一大一小兩個人提著隨身衣物,抱著那盆栽,伴著背景音樂,行色匆匆又很快樂地走在大街上。
後來,瑪蒂爾達無意中發現了殺死她全家的兇手——緝毒署的一名警察。對這名警察的描繪也是很精到的。他也許是個天生殺人狂,可又是個唯美主義者。殺人之前要來一段巴赫或者莫扎特的音樂。瑪蒂爾達莽撞地孤身一人潛進了緝毒署的大樓要找那個人報仇雪恨,殺手回家後看見瑪蒂爾達的遺書,義無返顧地就趕去了,救瑪蒂爾達於水火,卻讓自己萬劫不復——與那惡警察拼了個魚死網破、玉石俱焚。最後,瑪蒂爾達傷心地把象徵殺手生命的盆栽埋到了土裡,「這樣你就有了根。」她說。特別是最後的音樂響起,感動死了!!劇中雖然沒有一點情愛鏡頭,甚至男女主角連親吻都沒有過。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愛你的時候,那是來自心裡的感動
2.斷臂山我已經看了,非常不錯
看《斷背山》的原著小說時,覺得電影一定會拍得很感人,看預告片和評論時,覺得電影一定是顆超級催淚彈,可是,直到看電影,才知道,原來,一段泣血的愛情也可以這樣平淡自然。
不用過多的去描述情節,已經有太多精彩的影評,已經有太多詳細的介紹。故事太簡單了,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一個關於渴望愛,卻不能愛;渴望逃離愛,卻不得不愛的悲劇。
於是,在二十年無望的期待、無奈的躲避後,在兩個人都不知道要怎樣才能解脫這段永無結果的愛情時,上帝為他們做了決定。
只有死亡才能解脫,只有死亡才能分離。
——在那天那時那地方,我們遇過一些人,然後錯過。
3.《夢想家》(戲夢巴黎),它既緊張又鬆弛,既粗礪又夢幻,既性感又傻氣,既哀傷又深刻,你可能覺得它說教,但它同時又是開放性的,所有這一切加起來,是一部極度性感的、毫不掩飾地寫給1968年巴黎的舊式情書。要完全地享受該片,你就必須容忍那些做作的部分,因為這是這部令人愉快的電影的成分之一。我看了以後非常喜歡,就是那種浪漫情調。這是貝托魯奇幾年來帶給我們的最好的電影。多部經典電影被明確地引用,這或許會令部分觀眾感到不耐煩,但這些細節強調了在那個沒有錄像帶、沒有DVD的時代里,像席奧和伊莎貝這樣的電影狂熱者的不幸與絕望。或許不具備原著小說那種伏爾泰或王爾德式的格言式指揮,但這是一部有趣的、深邃的電影,它忠實於時代,情色而不色情,三位年輕演員的表演充滿了自信,且毫不做作……三者都深入探討了在一個私密世界中發生了異變的性愛歡愉,在三部電影里,主角在道德上與肉體上的墮落都直直指向死亡
4.還有一部就是<Helen of troy>(不是Troy),它比布拉德彼特的特洛伊好看很多,但在國內沒有名氣,但是非常非常地好看,什麼叫史詩片,就是它這種,畫質很美的愛琴海,非常棒的片子
Ⅳ 求一份《十二怒漢》的影評,1500——2000字
憤怒中的公平與正義
———《十二怒漢》觀後感
東北師范大學03社會學 WSJ
內容提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十二怒漢》是一部男人的電影,但是由於它的魅力,依然讓包括我的很多女同學津津有味地看了兩個小時。對它的解讀,可以是從政治學,社會學,哲學,也可以是從倫理學的角度。本文就是試圖從倫理學的角度關於它的正義的方面來解讀它。
關鍵詞:羅爾斯 公平 正義 《十二怒漢》
(一) 何謂正義?
「如果我們承認倫理學是一種思想,就必須承認它與政治或宗教等意識形態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倫理學不承認任何一種觀點的權威地位,它不打算偏袒,它不為"某 些人或多數人"(some or majority)著想,而是為"所有人或每個人"(all or every)著想。這條原則把思想與意識形態區分開來。因此,倫理學將以所有人或每個人所追求的價值作為無疑的前提,去說出如何獲得這些價值的真理。」————趙汀陽:《不含規范的倫理學》
對於正義的追尋,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人類在各個領域里都留下了探索的腳步。但是各個學科的價值旨趣不同,關於正義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政治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也在追求正義,但是這與倫理學的正義不一樣,就象趙所說,它為「所有人或每個人(all or every)著想」,我想這是與其他學科的最大不同之處。
就倫理學內部而言,關於正義也有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探 討正義觀念,嚴格地講只能限於西方的制度文明,因此要說變化,也只能說正義觀念在西方的演變。基督教文明下的西方正義觀念因為以人為本位, 就註定了這種觀念將隨著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不斷變化。在古希臘、古羅馬,人們認為把人分為奴隸和自由民是正義的,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劃分人群的方 式逐漸被人類拋棄,被認為是不正義的;中世紀處死異端被認為正義,而後經過文藝復興,又被拋棄,被認為不正義。直到上個世紀,歐洲列強對其他小國的無端侵 略還沒有被認為不正義,美國蓄奴也還得到大量基督教信徒的認可,本世紀初,美國的婦女都還沒有選舉權。直到今天,西方世界依然存在著不少非正義觀念等待解決。而且有大量觀念在原來的生活方式中被認為是正義的,現在也開始受到懷疑(如人類以動物為食物就開始遭到質疑,以至於許多西方人提出動物的權利,可是這在佛教中根本就不成其為問題),原來被認為是不正義的,現在卻開始得到寬容和尊重(如同性戀問題),從這樣的演變中,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脈絡就是所 有的變化都貫穿著一個主線——尊重人的權利,甚至這種尊重將延續到動物、植物以及不會說話的大自然。
正如上文所說,正義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古典倫理學家,近代以及現代的倫理學家都對它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本文的所說的正義,主要是指羅爾斯的正義觀。
相對於古代社會和中世紀,現代社會的主要特徵是多元化。人與人之間,不僅宗教觀念互不相同,道德和哲學觀念大相徑庭, 追求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也各異其趣。非但如此,觀念與觀念之間,還常常互不相容,甚至勢不兩立。然而,這些人生觀價值觀不同甚至對立的人們,必須生活在同 一個社會,接受同一個政府的統治。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在有關社會制度和行為規范的基本原則上,我們究竟有沒有相互重疊的共識?如果有,它們是什麼?
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就想回答這些問題。他觀察到,在現代社會里,任何一個關於人的本質或人生價值的全面性理論,不管它是宗教的、道德的,還是哲學的,都不大可能獲得社會所有成員的一致支持。因此,現代社會的正義觀念,不能像古典理論家那樣,以一套特殊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為預設前提。這樣一種盡可能不預設人生目的和價值觀的正義理論,以什麼為基礎呢?羅爾斯說,公平。公平是正義的基礎,正義不外乎公平。
那麼,什麼才是公平呢?羅爾斯說,理性的個人,在擺脫自身種種偏見之後,大家一致同意的社會契約,就是公平。公平就是沒有偏見。那麼,什麼才算是「擺脫自身種種偏見」呢?這個要命的問題,是羅爾斯正義理論的第一個關鍵點。他必須給出一個清晰而嚴密的定義,才能依據它推導出他的一整套理論。
2006-5-22 22:06 回復
wsj2725
1位粉絲
2樓
羅爾斯的回答絕了:「無知才能公平」。沒有偏見就是無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不知道自己屬於哪個階層,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和才能,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追求什麼的時候,他的決策就是毫無偏見的。當所有的人都在這樣一重「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背後作決策時,他們所一致公認的社會契約,就是正義的。這樣一種人人都無知,因而人人都無偏見的狀態,羅爾斯管它叫「原初境況 (original position)」。羅爾斯的看法是,我們人類有通感,可以通過自我反思,擺脫一切偏見,達到像未投生靈魂那樣思考的境地。
最後羅把他的正義原則闡釋如下:第一原則:每個人都擁有享受彼此相容的最大限度自由的平等權利;第二原則:社會經濟不平等應當(a)盡可能地有利於從中得益最少的人,(b)權力和地位在機會均等基礎上對每個人開放。在這兩大原則中,平等自由原則優先於其他原則:除為了更好實現自由以外,不能因其他緣故(如經濟理由)而限制自由。在第二原則內,機會公平開放原則又具有優先性。
在我看來,羅爾斯的正義觀在某種意義上是對西方幾大倫理原則的超越,他秉承了西方的以人為本的傳統,尊重人的權利,特別是對少數人,使弱勢群體的權利得到實現。對每一個人,不管是公平還是自由,都盡可能得到兼顧。
(二)《十二怒漢》中所體現出的正義
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因此這里的平等只是一種機會上的平等,而不是結果上的平等。對於那位年僅18歲的少年來說,他能否得到一個公正的審判將決定他的命運,但是個體的人在國家政權面前永遠是弱者,在一個沒有正義公平的國度里,清白善良的人完全可以被無辜地判罪,象美國這樣一個有無數人追求正義的歷史上,依然可能存在著許多不正義的判決。於是人們把希望寄託在陪審團制度上。然而這是否能實現人們所期待的公平與正義呢?影片給我們一個疑問,只是在我看來,即使看完電影後,我依然沒有解開這個疑團。
公平首先要體現在機會公平上,那個男孩審判時按西方的法律應該有被指定的律師,如果他沒有錢請律師的話。但是這不是我所討論的范圍之內。我們只是關心那一個陪審團。毫無疑問,當程序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男孩的命運就系於這使十二個人了,因為所有的證據都證明男孩有罪。而這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十二個人,以前素不相識,他們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法律素養。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從事不同的職業,有自身更關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經驗,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更有不同的社會地位。
根據法律,他們只要一致表決通過有罪,就可以完成使命。他們按號入座,開始舉手錶決:11票有罪對1票無罪,結果有一人異議,這意味著必須討論下去、給出懷疑無罪的理由。8號是持懷疑態度的那個人。他不知道那男孩是否真的有罪,只是他不確定那些證據的可靠性。他們開始辯論,隨著辯論深入,控方證據的混亂和矛盾之處不斷揭示出來。在辯論過程中間經歷了六次表決,表決方式有寫紙條、舉手、口頭表示,其結果分別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來越少,最後頑固堅持被告有罪的陪審員終於放棄立場。被告終於被宣判無罪。
在整個電影人物中,相信大家對那個8號的印象是最深刻的。8號的最開始的懷疑,才使案件有了討論的可能。在那個8號心裡,一定對公平和正義有著自己的理解。我認為他有兩個角色,一個是男孩的辯護律師,一個是中立的法官。因為另一方的力量太強大了,在開始的時候,他不得不一人分飾兩個角色(盡管在我們看來是矛盾的)。他認為那個男孩應該有別人為他辯護的權利,所以他是律師。另一方面,他還要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來判斷。因為情感不能代替法律。但是後來隨著討論的深入,這兩個角色已經有更多的人來承擔,案情開始有一點明朗。
當由一部分人來決定另一部分的人的時候,這件事本身就具有嚴肅性,更何況還有法律的嚴肅性。但是從一開始,我們看不出有什麼嚴肅的。他們只是把它當成了一種他們不得不履行的一個程序。他們中有人惦記著自己的生意或下午的球賽,有人在發呆,在想自己的事情。爭論的開始,也是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職責的開始。一位陪審員終於道出了自己對此的心聲:「我們的責任重大,我們擁有偉大的民主。我們被認可和信任為真正無辜的人洗脫嫌疑。我們擁有權力。這是我們強大的原因」。他們最後用犧牲自己那點自由換得了那個年輕人的人身自由。
在這里不得不說到一個詞:偏見。偏見是一個人對事情的的歪曲認識,它來源於印象的刻板化。在電影中,我們也能看到偏見。有陪審員認為男孩來自平民窟,彷彿天生就有不好的基因。這時判斷已經不是基於事實,而是一種印象,是針對人做出的判斷。羅爾斯希望人們能回到毫無偏見的狀態,事實上這不可能,就象人們很難做到絕對的客觀一樣。但是人們在交流中依然可以盡可能地以偏見來判斷。就象在電影中,一個也是出身貧民窟的人當即對那個人的偏見做出了反擊。
理性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理性也是萬萬不能的。社會學總是在爭論,人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抑或是情景的。我認為理性在倫理中也應該有它的位置。但是理性本身不是目的,它是實現倫理目的的手段。情感和偏見都不能代替理性的邏輯的推理和判斷,因為倫理學最終要實現的是公平和正義。如果說推動結果的改變僅僅是8號的堅持,是不全面的。他讓那些人開始認清自己的職責,對使命的尊重,他是所有人中最理性的。但是最終是大家一起努力才使結果發生了改變的。只是其他人的態度的改變並不一定是處於一種理性,更多的是一種情景的,其次是情感的(既有憤怒,也有同情等等其他復雜的情感)。這彷彿是民主的一個悖論。
一個正義的社會,必定是一個盡可能使社會中處於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處較少受損的社會,此即照顧弱者原則。法律給了人這樣的平台,而倫理中的正義卻給人提供了方向和價值。我們不知道事實上的真相以及最後那位男孩的最終結局,但是至少在電影中,他得到了他應有的公平和正義,而那十二個陪審員也對自己的職責和關於公平和正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Ⅵ 霸王別姬影評
《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巔峰,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獲得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大獎的華語片。
(6)第十二個人影評擴展閱讀
《霸王別姬》登場人物:
1、程蝶衣
京劇名角,對京劇非常痴迷。自小被母親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後與師兄段小樓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程蝶衣飾演虞姬時達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忘我程度,再加上程蝶衣小時的奇特經歷,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自己的「戲夢」中。在文革時期,程蝶衣對畢生的藝術追求感到失落,在跟段小樓排戲時自刎於台上。
2、菊仙
花滿樓頭牌妓女,為京都優伶名角段小樓所喜歡,後來與段小樓日久生情,二人最終走在一起並結為夫婦。新中國成立後爆發文化大革命,段小樓為求自保違心的說不喜歡菊仙,這讓菊仙徹底看清了段小樓的面目。在與程蝶衣告別後,她在屋內懸梁自盡。
《霸王別姬》劇情內容: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系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立業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鞏俐),致使程蝶衣認定菊仙是可恥的第三者,使段小樓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戰開始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
Ⅶ 從心理學的角寫十二公民觀後感
當12名陪審團成員剛剛走進會場的時候,估計除了帶有特殊使命的8號陪審員(就是何冰飾演的角色),其餘各位都並沒有將這場討論當回事。他們或主動或被迫來到這里,只希望迅速達成一致,趕緊散夥各回各家。
正如人際心理學所講:我們永遠無法直接觀察另一個人的內部狀態,也永遠不知道真實的對方是什麼,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反應了我們對自己內部體驗的理解。有限的證詞和背景資料,無法還原真實的弒父嫌疑人的全部,所以,其激發出的陪審員們對富二代的分析,多多少少承載了他們自己的人生經驗。
或許正因為如此,當討論持續深入,參與者越來越多捲入個人經驗的時候,對案情的討論,彷彿成為對各自陪審員人生經驗的討論,因此出現更多的推己及人,甚至情緒沖突。
比如,當11:1的局勢僵持不下,第一個站出來對何冰表示支持的急診科醫生。他不贊同無罪的觀點,但是卻贊同何冰的態度,因為,面對工作當中遇到腦死亡的病人,生命雖然已經不可逆,但要同意家屬放棄治療的建議,仍然覺得非常艱難,所以覺得應該尊重生命。
比如,第一個改變投票傾向的空巢老人,他改變想法是因為對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了么?並不是,而是早年自己和父母被打成右派天天遭批鬥搞得不想活下去的經歷被喚醒,想起曾經站出來鼓勵他的人,由此推及:如果富二代真的沒罪,只要有人站出來說一句話,他就有可能活。
比如,那個長著黑社會的臉說話很少卻很沖的陪審員,一度情緒激動,因為他曾經因為冤判在監獄中度過一年半的時光。一個人被判了八年,到一年六個月的時候和你說你是被冤枉的,一年半什麼概念?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誰管你冤不冤,你畢竟是蹲過大牢的人,有嘴都說不清楚。所以他堅信,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對於當事人就是一萬的影響。
比如,當陪審團陷入對證人證詞的質疑,也有人跳出來表達對老頭的理解。老頭並不是想要說謊,只是為了得到重視,因為它第一次被人拜訪,第一次上電視,他知道有人在拍他,他說話緊張,這個瘸腿老頭,之前從來沒人注意,沒人關心。所以當面對鏡頭的時候,他不能不說話,他得說,他得站起來,並且得讓自己相信自己說的話。
如果說這幾個陪審員的自我暴露或多或少和案情本身還有點關系,你會發現那個大學保安和小賣部老闆的交鋒,彷彿和剩下的人完全沒有關系,處理的都是從外面帶進的「個人恩怨」。作為小賣部的老闆,不僅需要無條件支持學校的各種有道理沒道理的要求,還要在學校內部和保安鬥智斗勇,一切為了生計,憋屈了一輩子。他說:動不動就讓我配合,誰配合過我呀?我說的話你們聽得見嗎,全都聽不見!
而從始至終,以毒舌和難搞的形象貫穿始終的3號陪審員(韓童生),與其說他是在表達對富二代的控訴,不如說是在表達對自己的父子關系的哀嘆,「我不管他爹是一什麼樣的人,他是遺棄了自己的孩子,不遇到天大的難處誰會捨得把自己的親兒子給扔了?你們有人問過這當爹的一句嗎?就算一個人曾經犯過罪,就不能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嗎?我兒子十六歲那年和我吵過一架,我動手了,打那時候起,六年沒回來,一個電話沒有」,所以,起早貪黑的辛苦不知道是為了啥。
最後,他們達成了一致,而投票的場景,已經泣不成聲,走出模擬法庭,我們看到了他們和自己的和解,比如,父親和孩子相擁,保安為小賣部老闆扶起倒地的車子……
可以說,審判的游戲已經結束,但當陪審團們從房間里走出來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已經不一樣,因為曾經內心的傷痛得以釋放,而曾經的創傷,也因為經歷了審判過程中的抽絲剝繭,完成了壓抑情緒的釋放和對過去的替代性彌補,從而,他們自己的生命會得到升華。
或許,這並不是一場補考,而是一場生命的饋贈……
Ⅷ 2012電影觀後感
不久前我看了電影《2012》。現在想起,我的心中還是會涌動著很多感想,還是會覺得很震撼,還是會想起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這部電影主要是根據瑪雅歷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會毀滅的傳說,描繪出了世界末日來臨時地震、海嘯等特大災難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和人們面對災難的表現。其中,發現世界末日要到來的人是印度的科學家;而最後,製造好「方舟」,拯救人類的是中國,我為中國和亞洲感到驕傲。
在電影《2012》中,主角叫傑克遜,他在發現災難來臨時,立刻帶上自己的家人,開汽車,開飛機,歷盡艱難萬險來到中國,在一個造「方舟」的工人的幫助下進入了方舟。可是卻因此給「方舟」造成了損壞,差點害死了全船人。於是傑克遜冒著生命危險與兒子一起齊心協力解決了故障,讓大家都得救了。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犯的錯需要我們去承擔!」我很佩服他在這種危急時刻選擇了知錯就改,勇於承擔。
影片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美國總統。災難來臨時,這位美國總統選擇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學家們發現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訴全世界的人們,而不是隱瞞真相,讓人們有時間與自己的家人告別。美國總統說過「我們是一家人,我會留下來和你們一起度過難關!」這位美國總統是最有權力上「方舟」,逃過這次劫難的人,但他卻認為驚慌的人們需要有人指揮;恐懼到了極點的人們更需要有人去安撫。美國總統最後選擇了留下,被海嘯淹沒。他做了一個普通人難以做到得偉大的選擇!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不會有這么大的災難,但也會有面臨選擇的時候。有一個黑人在白人一統天下的西方世界,選擇了努力與奮斗,最後成為美國總統,他就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今年的感恩節,奧巴馬與兩個女兒一起出現在白宮,接收國家火雞協會按傳統向總統贈送的火雞。奧巴馬曾計劃把這只伙火雞吃掉,但女兒上前阻止,他就沒有吃,並且假裝嚴肅地把手放在火雞的頭上,說:「你被赦免了。」在威嚴的總統和慈愛的父親之間,奧巴馬選擇了做一個慈愛、幽默和會讓女兒快樂的父親。相信這樣的總統,這樣的父親,在碰上《2012》這樣的災難時,也會做出像電影中的總統一樣的選擇!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捨生取義的人,但我更希望我們在現在選擇健康,選擇環保,讓《2012》的悲劇永不出現!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