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觀後感
❶ 寫寧都反圍剿觀後感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基本情況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位於寧都縣梅江鎮背村與逕口村之間通往翠微峰道路南側,是全國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的軍事紀念館,填補了我國無全面展示我黨我軍這段光榮歷史紀念館的空白。年接待能力達30萬人次,是繼紅色故都瑞金、將軍縣興國、長征第一渡於都後又一重要的國防教育基地和軍事教育基地,於2009年2月被列為江西省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一、工程概況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佔地面積240畝,由館體建設、廣場建設、館內陳展和連接線建設共4個部分組成,總投資約1.2億元。
其中,館體建設主體工程佔地面積2486.67平方米,建築面積5855.6平方米,建築層數為地面二層,局部三層,紀念館高度為16.4米,建築合理使用年限為100年,防火設計等級為一級;紀念塔高度為30.1米,佔地面積為28.26平方米。廣場建設面積14932平方米,綠化及景觀佔地面積55438.3平方米。館內陳列展覽面積3450平方米。連接線總長2030米,設計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道I級,投7455.67萬元,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09.01畝。
二、建設情況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的建設歷程,如同寧都的蘇區革命史一樣,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
紀念館的前身為建於l970年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三次反『圍剿』歷史陳列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曾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外交部定為外賓考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參觀點,接待過國內所有省、市、自治區和國外近20個國家的參觀者,參觀者人數多達數十萬人。由於受當時經濟實力、技術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陳列館設施過於簡陋,陳列技術落後,適應不了時代的需求,社會各界要求新建的呼聲日益高漲。
2005年8月,就興建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這一議題,我縣在北京專門召開專家論證會。2006年6月,中央辦公廳正式復函省委,同意在寧都興建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
2011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搶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歷史機遇,把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建設作為繁榮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遊、提升紅色歷史地位的「一號工程」來抓,全面啟動項目建設。
為把紀念館打造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高標准建造成國家級精品館,我縣堅持高標准要求、高起點規劃,在建館之初就定位為「全國紅色旅遊一流紀念館」,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紀念館設計方案,優中選優,最後選定了全國具有知名影響力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方案,邀請到北京軍事博物館研究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聚英執筆撰寫陳列大綱,館內雕塑由中國著名青年雕塑家廖凱進行設計創作,並邀請了多批次中央、省、市黨史、軍史、以及陳展藝術專家親臨紀念館現場實地觀摩指導,不斷完善陳展工程。
紀念館緊扣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史這一主線,突出展示人民戰爭的光輝思想、紅軍將士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彰顯「雄渾、厚重、大氣」陳展特色。序廳雕塑採用圓雕和浮雕相結合的形式,前面是反「圍剿」的關鍵人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一組圓雕,後面象徵五次反「圍剿」的浮雕,虛實相間、氣韻靈動,栩栩如生。大型半景畫《黃陂大捷》、《廣昌保衛戰》,動態沙盤《紅四軍進軍贛閩》、幻影成像《寧都起義》等,採用聲、光、電等現代陳展手段,再現了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背景畫面、地面藝術塑形、藝術道具、彩塑人物營造真實戰場環境,聲光電配合再現戰場氛圍,多媒體技術模擬再現爆炸、機槍、沖鋒槍等真實戰場影像。同時,展廳內還藉助了油畫、國畫、浮雕、版畫、雕塑等其他藝術形式,豐富了展出形式、提升了展示效果的藝術性,其規模和設施可躋身全國一流場館。
❷ 有關抗日戰爭的電影的觀後感的作文
《地道戰》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期間,日軍對翼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軍常常襲擊老百姓,讓老百姓吃了不少苦頭。
高老莊群眾在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指導下,把家家戶戶的地窖連在一起,組成地道,並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會發現,並告訴老百姓下地道,讓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傳寶接到上級的通知,說有武工隊要來,這話傳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讓漢奸打扮成武工隊的樣子,去打聽地道。漢奸到了那,被高傳寶一眼就認了出來,殺死在地道里。
敵人出了炮台,走進村子,沒發現什麼人,但是,高傳寶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備,敵明我暗,打了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最後還活捉了鬼子小隊長。
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過著八路軍打來的生活,我想起高老莊人民和高傳寶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❸ 第五次圍剿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贛水蒼茫-紅軍五次反圍剿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我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而說到長征,就不能不提到了那次著名的使中國革命陷入了泥潭之中的那次著名的第五次反圍剿
在紅軍在1930到1934年先後打破了敵軍四次圍剿之後,蔣軍不甘心失敗,又出動了大批人力,對紅軍進行了第五次反圍剿
但是由於紅軍內部的很多士兵過度的驕傲自滿情緒、加上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再加上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阻撓,紅軍雖然費盡了九牛兩虎,但是仍未打破敵軍第五次圍剿,不得不撤出了江西的革命根據地,開始了著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這件事兒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驕兵必敗
正是吸取了紅軍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以及之前郭沫若「甲申300年祭」所提到了的1644年李自成率兵反明、攻克北京獲得勝利,以及在此後他因為過於居功自傲而在第二年兵敗被殺的教訓,所以說,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 就告誡咱們黨的幹部「務必要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要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所以我覺得這應該是他作為紅軍五次反圍剿失敗的親歷者做好的向咱們黨的幹部的告誡,所以說,如果沒有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的教訓,就不會有後來的長征,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遵義會議,確立毛 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所以說這後來的這兩個務必也是毛 作為紅軍五次反圍剿和長征的親歷者,對咱們黨的幹部的諄諄誥誡。
❹ 求一篇觀後感,電影名叫做《圍剿》要求2.、300字左右 急用!!!!!!!!
前天我看了影片《圍剿》,是戰爭年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主要內容是:日本人侵略中國,來到一個小村莊。把一個村莊的幾家人都殺了,只剩下3個兄弟。3個兄弟為了報仇,拿著獵槍與敵人做斗爭,把敵人殺的片甲不留。後來,大哥因去拿二胡被敵人打死,三弟因為大哥報仇也死了。二哥為了給他們報仇,足足等了一年才活活把一個鬼子逼死了。
看了之後,我的感想很多。日本人當初為何要出兵中國,難道只是擴展地盤地盤,獲得資源嗎?可是你們不知道你們的惡行害死了多少無辜的人嗎?你們的心是鐵打的嗎?如果沒有你們的惡行我們中國找就屹立於世界之林了。你們這幫狼心狗肺的傢伙,你們欠下的血債太多了,太多了。
❺ 圍剿毒才讀後感
是圍剿毒村吧
看的很激動,很觸目驚心,對於毒品認識更深一層
❻ 洪學智黑河圍剿 觀後感 怎麼寫
不好寫 網路下活得啟示吧
❼ 圍剿 觀後感 300字以上 精煉
《圍剿》是一部小成本電影再次展現了中華民族是不屈不撓的民族,沒有令人眼版花繚亂的恢宏戰權爭場面,甚至全片動用的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一枚日軍投入農舍的手雷,然而這卻並沒有影響故事整體給我們帶來的深深思考,也正迎合了中國山區農民反抗侵略的客觀實際,——他們有槍我們有斧頭,想在我們的土地上橫行霸道門兒都沒有,你們一個也跑不了。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安排得很巧妙,一輛日產SUV駛過老人二喜的面前,老人蹣跚而去,極為巧妙的詮釋了現實中我們復雜的心情,抗日戰爭與抵制日貨。
❽ 抗日戰爭紀錄片觀後感
建國大業》這一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雲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話題人物齊聚,四大天王中的兩位捂婚天王劉德華,黎明,功夫之王成龍,李連傑,華表獎的雙黃蛋得主陳凱歌,馮小剛,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趙薇,實力派男星姜文,陳道明,陳寶國,葛優等演員紛紛出馬,以置於使筆者無法一一列出,這些大腕在影片拍攝和上映的檔期,每個人身上出一條新聞,對影片的宣傳就不可小窺,更何況中影掌門人韓三平十多年後重新掌鏡,眾大腕零片酬出演,國產片拷貝又創新高等新聞本身就有著巨大噱頭,讓人們重新喚起了對主旋律影片的熱情!
其實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對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觀眾做過嘗試,2005年,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輝,劉德凱分別飾演國-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獻禮影片《八月一日》同樣選用了呂良偉,李子雄飾演了葉挺和汪精衛,兩部影片在這一類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機制無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建國大業》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說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而且對這一類型片的宣傳,說教的功能大為改觀。國共兩黨人物喜怒哀樂都給予了描寫,凸顯了人性化。然而影片從皓如煙海的史料中選則材料,修改劇本,難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掛一漏萬,下面是筆者看出的幾點,一吐為快。
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阻撓,硬是選上了副總統。片中有一場蔣,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職的戲一閃而過,未做交待。其實當時蔣對李很是憤恨,想讓李宗仁出醜,於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職時穿軍裝。自己反到穿一身長袍馬褂。當李宗仁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就職典禮時李宗仁站在蔣介石旁邊,象極了一個跟班。
片中結尾處斯-大林對中-共的代表慷慨陳詞: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國,就第一個與中國建交,顯得很丈義。但是片中也提到過一幕,起初共-產黨攻陷南京,蘇聯的駐華使節並沒有留下,而是和蔣介石一同退往廣州,事實上蘇聯對國共兩黨的政策一直是曖昧的。對中國是否劃江而治也提出過意見。但是還是毛-主席有遠見,有魄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詞就點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國人的事還得中國人自己作主!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並沒有無私的援助!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象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建過大業》觀後感範文二:
看完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
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
祝偉大的祖國60歲生日快樂!!!祖國,我愛你!!!
《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三:
昨天單位組織一起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常總是看一些網路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後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後,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子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後來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麼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他們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❾ 我們應該拍什麼樣的電影(圍剿)影評
如果我們拍電影願意回歸現實主義,願意腳踏實地,願意誠實的表達人的喜怒哀內樂,願意把鏡頭對准容真實的人。芸芸大眾看到它就會想「啊!這是我的故事!」「啊!這樣的英雄就在我們的身邊!」那麼我們我們就有力量,我們的電影就能打動人,我們的事業就欣欣向榮。
如果我們拍電影只能盲目追求生病的市場,只能固執在「愛情」,只能描繪無人感同身受的情感,只能編造天馬行空一樣的情節,角色冒著我們的臉以我們的名義做我們不能理解的思考行我們不能接受的事。我們就虛弱,我們的電影就是無病呻吟,我們的事業就會走向滅亡,也應該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