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觀後感
❶ 故事巜茶葉的由來》的讀後感
晚上,燈下,我手中捧著書,面前一杯清茶。橘黃的燈光中,茶越發淡雛,而我,彷彿也隨著那幽幽的茶香,逃脫了塵世的羈絆。難怪人們說茶是有靈性的…… 跟爸爸媽媽去茶樓喝茶,大人們談公事,我不懂;小姐們在認真地表演茶道,我也不懂。只有眼前杯出里的茶水,淡淡的,彷彿流動著的貌泊,卻更蘊含著一縷清香,讓我沉醉其間。 我又想起日本的茶道,似乎比眼前的更煩瑣,也更精緻。但茶總可算是一種殷勤待客之道吧。到中國人家做客,可以沒有煙,沒有酒,茶是絕不可少的。客人來訪,主人的一杯清茶多少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一次去茶莊做客,主人特別熱情,招呼我喝茶,我便在一張老八健桌前坐下了。主人往白瓷茶壺里倒入小半杯水,細細放入茶葉,待一片片都漾開,再注滿壺,茶葉在壺中翻滾著,隨即一陣馨香。 我想起周作人先生曾說過:「喝茶當於瓦窗紙屋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入共飲,得半日之閑,抵十年塵夢。』大約茶、喝茶早先是文人的雅事吧。 我望瞭望眼前這忠,茶葉早已舒展開,就那麼兩三片,靜靜地躺在杯底,很悠閑。 我突然記起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么一段談茶論茗的趣聞: 茶葉初到國外,那些外國人常把整磅的茶葉放在鍋里煮,到水燒開,潑掉水,加上胡椒和鹽,專吃那葉子。
其實我也挺喜歡吃茶葉,但絕不會煮了再加佐料。拿一片茶葉,放在嘴裡,細細地嚼,那味兒苦苦的,卻與中葯絕不相同,一會兒淡,一會兒濃。嚼完後,一陣陣甘甜便溢出來,舌上、齒上滿是,讓你忍不住再嚼上一片。 有人要笑了,說茶哪能吃呢?其實各人都有不同的吃法,(紅樓夢) 中妙玉的「三杯即是蠢物』有她的道理,劉姥姥的「牛飲「不也別具風味嗎? 說到「牛飲「我又想起了大碗茶,當年蒲松齡先生在泉邊開一小茶座,不就是用大碗茶換來的(聊齋志異》嗎? 我又想起『醉茶』。一次,我為了復習迎考,泡了一壺濃茶,卻才飲了兩杯,胃就不舒服,大人說這叫醉茶,我心想:茶也會醉呀!就胡亂猜想北方喝大碗茶的人天天跟醉酒似的,有趣! 我笑出了聲,杯子跟著微顫了兩下,杯中的茶水,也跟著晃了起來,又一陣淡淡的馨香,我醉了……
❷ 杭州茶葉博物館觀後感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開車去中國茶葉博物館遊玩,剛從車上下來,就聞到一股茶香。路旁都是一排一排的茶樹,清翠欲滴,真使人心曠神怡。
我走進了博物館的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碩大的字——茶。接著,我們來到了展廳。我們先走進了茶史廳,這里有各種各樣古代精緻的茶具,還有許多關於茶的知識介紹,我們還在這里玩有獎競答題,我還得了個一等獎。其中就講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後,我們又來到茶萃廳,這里陳列了好多種茶葉,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還知道了茶總體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還有加工茶類,如花茶、緊壓茶等。最有趣的是緊壓茶,緊壓茶是用許多干茶壓成各種形狀製成,可以存放很長時間。展廳里就有好幾種形狀的緊壓茶,有一個南瓜形的緊壓茶最逼真,怎麼看都象一個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
後來,我們又參觀了茶事廳、茶緣廳、茶具廳、茶俗廳這四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有自己的特點,讓人看了還想再看一遍。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許多從來沒看到過的東西,還對我國的茶文化有了許多親身體會,這次游覽可真是滿載而歸啊。
❸ 舌尖上的中國關於茶文化的觀後感
下文僅供參考:
我一開始猜想,這不會是介紹一些山珍海味的紀錄片吧,結果真是如此。我對於那些美味佳餚並不感興趣,但我卻完完整整的把這集紀錄片給看完了,原因在於我看到了美味佳餚背後農民們付出的艱辛,那些鏡頭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
片子開頭介紹的是山茸,這是一種野生菌,實在很稀少,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每天早上凌晨三點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時候不能破壞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將山茸取出,之後還要將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茸再度生長。那個小女孩說:「必須凌晨三點就起來去找山茸,現在是雨季,山茸長比較好,特別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別人搶光了。」多麼朴實的語言,多麼艱苦的農民,據說在市場上一份碳烤山茸能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當你拿起菜單,一揮手,財大氣粗的喊道:「把最貴的都給我點上。」有沒有想過美味背後是農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當你要走時看到桌上還有剩菜時,你是否想過這都是農民們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成果。當你在酒店裡暴殄天物時,你是否理解農民找不到山茸時那份絕望的心情。你們無視的剩菜是農民們視如珍寶的食品,你們視如珍寶的金錢讓農民們視如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更為可恥,更為可恥的是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別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或許僅僅只是欣賞,而每個農民看到自己家鄉的產物被播出來,那就不僅僅是一種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絕不亞於汪曾祺面對別人說起自己故鄉的鴨蛋,因為紀錄片記述的是他們的辛苦,是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是美味佳餚,更是中國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❹ 神奇普洱茶的品質觀後感
普洱茶的功效與禁忌
1、降脂減肥 普洱茶與脂肪的代謝關系密切,普洱茶經過獨特的發酵過程生成了新的化學物質,其中有的含有脂肪分解酵素的脂肪酶,能對脂肪產生分解作用,因而普洱茶有減肥的效果。 2、普洱茶的降脂、降壓、抗動脈硬化 法國巴黎聖安東尼醫學院Emil Carobi對40位(男13,女27)高血壓患者進行實驗,服用普洱茶後77%的患者甘油三脂含量下降,50%的患者膽固醇含量下降。日本、我國台灣、雲南、西南農業大學等都進行了普洱茶降血脂的實驗,都獲得了肯定的效果。 3、防癌、抗癌 科學家通過大量的人群比較,證明飲茶人群的癌症發病率較低。而普洱茶含有多種豐富的抗癌微量元素,普洱茶殺癌細胞的作用強烈。 4、健齒護齒 普洱茶中含有許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能去除口腔異味,保護牙齒。 5、護胃、養胃 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的飲用普洱茶後可以起到護胃、養胃的作用。這是國內外崇尚飲用普洱茶的消費者稱謂普洱茶為「美容茶 」、「益壽茶」的主要原因。 6、抗衰老 經研究證明,人體中脂質過氧化過程是人體衰老的機制之一。普洱茶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茶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緩衰老過程,因此普洱茶被稱為「益壽茶」。 7、防輻射:據廣東中山大學何國藩等用普洱茶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飲用2%普洱茶可以解除用鈷60輻射引起的傷害。 8、醒酒 《本草綱目拾遺》載:「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腸、醒酒第一。」 事實醫學證明:茶葉中的茶多酚能促進乙醇代謝,對肝臟有保護作用。使乙醇代謝能正常順利進行。喝茶能增加血管收縮功能。茶鹼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體外,減少酒醉後的危害。飲茶還可以補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維生素C,興奮被酒精麻醉的大腦中樞。因而起到解酒作用。並且用茶解酒,絕對不會傷害脾胃,不會使醉者大量嘔吐,發生反胃的痛苦。 9、美容 普洱茶能調節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調節人體,自然平衡體內機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在海外被稱為「美容茶」。 普洱茶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剛開始喝普洱茶的朋友,由於對普洱茶不熟悉,所以對普洱茶的禁忌也不是很清楚,現在引茶網來告訴大家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忌:禁忌水溫太低;一般要沸水沖泡才能將普洱茶中的營養成分泡出來,或者直接煮茶也是可以的。 第二忌:禁忌喝得過多;因為普洱茶熟茶全發酵,所以要注意適量,否則可能會有茶暈現象,就像醉酒一樣。 第三忌:禁忌泡得太濃;這個跟第二忌是同樣的道理。 第四忌:禁忌不洗茶;普洱茶上多少有些灰塵或者不幹凈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先洗茶,也就是用沸水沖一遍。 第五忌:禁忌亂加其它東西;比如說決明子呀、瀉液呀等,這樣可能會讓身體不舒服。 第六忌:禁忌把普洱茶放在潮濕地方;因為普洱茶一般經過渥堆發酵的,所以很容易變霉,存放一定要注意防潮。
❺ 茶葉一片樹葉的故事1500字觀後感
1)分別心
在老師布置看完《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之前,我只看了第一集和第三集。豆瓣上說這兩集是最好的,因為分集導演不同的緣故,另外幾集水準稍顯參差。
而因為這次作業的緣故,我只好從頭去看。看完六集,慚愧於自己的分別心,差點被自己錯過的那幾集原來這么棒。放下判斷和分別,是這部紀錄片給我的第一課。
2)大悲咒
六集中有兩次《大悲咒》的音樂升起的時候。
第二集,卓瑪一家在酥油茶的陪伴下,踏上朝聖之旅,全身長頭200公里一步步到達拉薩大昭寺。一路天寒地凍,層土飛揚,物資缺乏,他們帶著明亮的雙眸和動人的微笑,將生命視為尋找心靈凈土的旅程。
第六集,茶人李曙韻把她一向唯美的封閉的茶會移到香格里拉的自然天地間,整個茶會,有風雨相伴,同時帶來更溫暖的意象。「不擔心是假的,擔心又如何,接受它,放下它」。跟天地共享這杯茶的美和感動。
3)極簡主義的內審
有多少物質是現世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我們所消耗的每一個物品,從其誕生到到達我的手上,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多少時光的沉澱?
茉莉花茶,需要9次窖制,每次間隔3天。因為茉莉花晚上才開,每次窖制都是深夜進行。制茶的師傅們要寸步不離。
而采茉莉花的女工,每一年如候鳥一樣為了生計在不同的季節和土地上遷徙,她們從來不吝惜自己的體力。而用花做成的茶,她們是一口都沒有喝到過。
日本的禪寂文化,削減到本質,但不剝離它的韻,保持干凈純潔而不要剝離生命力。
日本的茶道,形式即是內容,形式讓心靈凈化,培養細微的感觸力,對自然的美和心境的推崇,極簡主義的本質已經沉澱並滲透與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這個物質極端豐富的時代,這樣的自然情趣、對簡潔專注的虔誠追求,是日本的茶道帶來的內審。
4) 茶人
「我相信,沒有比做土碗更好的工作了。」 每天起早長時間重復勞動的印度土茶碗老闆。
「我把悲傷的事情都忘記了,現在覺得很幸福」。把茶道作為崇尚和平,兩個民族間坦誠交流平台,20年來免費來中國授課的丹下明月。
「好人做好茶。」用羊糞來給茶園施肥,為了培育產量只有其他土地1/3的有機白茶的方守龍。
「不要抱怨,不要跟我說沒錢,不要半途而廢,如果你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做了。」創辦殘障兒童收容機構的美惠子夫婦。
「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夏天如何使茶室涼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溫暖,炭要放得適當,利於燒水 ,茶要點得可口,這就是茶道的秘訣」。讓我讀得心裡蓮花盛開的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的生前逸事。
有些人,他們的存在,因為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到最安寧、最平衡、最自在的狀態,每天帶著這個最平衡、最自在、最安寧、最好的狀態去跟人相處的時候,他們的存在就是最高的布施。
感恩這些茶人和宗師,他們的臨在和光芒穿越時空,照耀和溫暖我,他們是茶的靈魂。
感恩身邊的老師,感恩因茶緣而像水滴一樣聚集在一起的茶友,你們的教誨和分享,讓我走進茶的現在和將來。
5)茶與禪
喜歡這部記錄片的片頭語, 「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
同一樹葉,不同的加工能製成完全不同品性和特質的茶;同一茶葉,不同的人能泡出不同的茶湯;同一杯茶,不同的人能吃出不同的味道。
茶與禪一樣,自己的領悟和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吃茶去。
從端起一杯茶的當下,讓我們體驗時間的光澤,品嘗簡潔安靜中質朴的美,感恩「諸行無常」的不完美生活。
❻ 茶葉店到別的茶葉店觀後感怎麼寫1500字左右。
老北京的茶館大約有三種,即清茶館、書茶館和茶飯館。清茶館只是喝茶;書茶館里則有藝人說書,客人要在茶資之外另付聽書錢;茶飯館除喝茶之外也可以吃飯,但提供的飯食都很簡單,不像飯館的品種繁多。老舍先生的名劇《茶館》里的裕泰茶館,就是一家茶飯館,所備食物似乎只有爛肉面一種。 茶館的伙計都是青壯小夥子,沒有用女招待的。因為用女招待,客人如不規矩,則使主客都不快。這是一種行規。王利發在茶館經營不下去時,說到自己打算請女招待,要自己掌嘴,原因就在於破壞了行規。這種行規似乎不只限於茶館,飯館也是如此。電影《老店》,話劇《天下第一樓》寫的都是舊北京的飯館,伙計也都是男人。茶館伙計提水壺的手勢有專門的講究,要手心向上、大姆指向後。我們一般人提水壺時的手心向下徑直握住提系,在茶館里被認為是提尿壺,如此,對客人是極不禮貌的。茶譜寫在特製的大摺扇上。客人落座之後,展開摺扇請其點茶。茶客自帶茶葉稱為自帶門包,茶館為其泡茶只收水錢。講究的茶客落座之後,要拿出一塊專用的布鋪在桌沿上,一隻胳膊的小臂支在上面側身坐著,再拿出手帕等放在桌子上,這是一種派頭兒。茶館里不供神像,只在櫃台前放一缸水,表示以水為利。茶館只用方桌長條板凳,沒有用椅子的。四川茶館多是較矮的竹椅,半坐半躺,顯得更加懶散。 坐茶館的樂趣不只在於喝茶,也在於其熱鬧,既可以融入其中,說一些可有可無的閑話,也可以出乎其外,在喧鬧之中兀然獨坐品味生活的悠閑,使悠閑更加豐富和突出,這才是坐茶館的真味所在。至於在茶館中談生意說事情,把茶館當成別致的辦公室的,如《茶館》中的劉麻子,在茶客中只能算作下品,雖然沒了這樣的茶客,茶館也就不是茶館了。 舊北京茶館很多,這有兩個條件,一是愛喝茶的人多,二是有閑的人多。北京人喝茶的風氣很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都有每天喝茶的習慣。窮困如拉黃包車者,日暮收工時也要買一包茶帶回。高碎或高末就是舊時北京所特有的,其實是茶葉店篩茶時篩出的茶葉末,在別的地方是棄之無用的東西,北京的窮人買不起好茶,故茶葉店也將此物出售,意為高級茶葉末。北京茶葉店包茶,一兩茶可包為五包,也是因為窮人每次買茶很少。不少北京人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燒水的專用工具叫氽,用白鐵皮製成,直徑約一寸半,細長筒狀,徑口處有長柄,加水後可直接插入爐火中,使水能很快燒開。茶喝夠了才吃早飯。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見了面要問候:喝了沒有?如問吃了沒有,就有說對方喝不起茶的嫌疑,是很不禮貌的。 北京人獨重花茶,著名的茶葉店如張一元、吳裕泰,都以窨制花茶,工藝精細、貨真價實而獲信賴。南方人往往看不起北京人的愛喝花茶,汪曾祺就說,他不喝花茶,但好花茶除外,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他喝的花茶想必品質極高的。對北京人好喝花茶的原因說法不一。一說是北京地下水質不好,花茶香氣濃郁,可以蓋過水的苦澀;另一說法是過去交通不便,南方新茶運抵北京要一個月,路上風吹雨淋,茶葉往往都變質了。用花窨過之後,變質的茶味就喝不出來了。這兩種說法都未必可靠。山東的水質沒什麼問題,四川當地就產茶,山東和成都的人也都愛喝花茶。估計還是和口味有關系。愛喝花茶的地方的人口都比較重,綠茶的滋味對他們來說過於輕淡。是不是還有其它原因就不清楚了
❼ 茶文化作品的讀後感有哪些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中國茶文化》內容概要:全面地介紹了中國茶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而且從哲學層面論述了其由技而藝,由藝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點和思想……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來自亞馬遜卓越網的網友:《中國茶文化圖典》,寫的是茶文化發展的大脈絡;在茶文化形成過程中與禪、藝術、民俗的種種聯系;因茶派生出的雅事趣事。不論慣喝茶或是不慣喝茶的人,從歷史角度來講,這本書的價值都十分高。即使不喜歡讀歷史,書中也有許多有關茶的民間小故事,可以聊供消磨時光。熱愛旅行的人,也能從這本書中獲知各民族亦或地域的吃茶傳統。少年時,家中養了一株白茶花。特意種植在大花盆中,擺放到院子西側。院子東側,一半是花卉,一半是蔬菜。花卉多以紅黃紫為主,蔬菜大抵皆是綠色。東西院對比,東院錦簇招展,西院潔凈清幽。祖父習慣喝茶。同事或是親友知曉他的愛好,時常送他好茶,但他都不喜歡,只喝市場買來的袋裝茉莉茶。把茶葉放在杯子中,再采三兩朵白茶花丟進茶杯,用滾燙的開水一沖,茶香與新鮮花香便四溢開來。水波平穩後,細細碎碎的白茶花會飄浮到最上面,襯著一杯茶色,讓人單是看已心曠神怡。記得一句話,應該是汪曾祺書中寫過的,但忘記最初是誰寫來:記得舊時好,跟隨爹爹去吃茶。門前磨螺殼,巷口弄泥沙。最是人生顛沛流離處,回憶少年時分,會覺得別有滋味在心頭。茶花、花盆、院子,應該都被另一戶陌生人家鏟除了。關於這些的印象,也在腦海中逐漸模糊。唯一記得清楚的,是祖父摘花沏茶時的動作。用大拇指與食指的指甲一掐,放在嘴邊吹去上面塵土,再放進杯子。現在說來是簡單的,可是當年,對於尚年幼的我來講,其實極具誘惑性。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到現在我也喝茉莉花茶。雖然再沒有新鮮白茶花堪佐之,但總算可以慰籍一分思舊之情。古往今來,茶的名字都很好聽。
❽ 茶葉博物館觀後感
以茶為伴
茶是我們杭州一大特產。今天我們就來到「茶葉博物館」,來探訪那有淵源歷史的茶。
一進博物館,看見一個刻有「茶」的石碑,水在石碑上「嘩,嘩」的流,讓人立刻進入了幻想,多麼美啊!
之後是前言,概括的介紹了茶。
接著就是茶的歷史了,大多以畫為主,旁邊還有許多典故,介紹。
我們看得津津有味,學到了許多知識,像制茶的過程,還有茶的來源。
不禁痴迷於茶了,看了一幅畫,看了一則介紹。慢慢地走,默默地看,看了一篇又一篇,累了,也不願停下來。這可能就是茶的魅力吧!
還有一些特殊的茶名,像緊壓茶、造型茶。
再有就是茶具廳,大多都是場景,有大廳,有茅屋,有卧室……無一不擺上一套茶具。沒想到,茶是這么深受人的所愛啊!
站在山上,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有博物館,品茶的亭子,但最美的還是那一大片翠綠——茶園。
遠遠望去,只看見一顆顆綠色的小絨球,但細看,每一片葉子都挨得那麼緊,密密的組成了「綠球」。
在博物館里我學到了以往沒有的知識,我知道了乾隆、康熙愛茶,我知道了「神農嘗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而解之」茶有葯的效用。
但我在茶園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和人的偉大的傑作。人們在大自然探索,發現了茶,才有品茶等享受。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茶可以令人痴迷,可以令人健康。我不覺已被茶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