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我愛你中國影評

我愛你中國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12 16:22:37

A. 你看到過哪些非常精彩的影評

在豆瓣來裡面有一篇是我至今以來看自過的最好的影評,名字是《文森特是怎麼死的》把電影里每個細節都扣出來了。以前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是覺得結構牛逼 但是真正牛逼在哪也是一頭霧水,當你看完這篇影評,你就會恍然大悟真絕了。

B. 我愛我的家鄉影評

《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雖說是喜劇片,但是有些片段讓我朋友感動的不行哈哈哈哈。在假期的尾巴看了這部電影,真的是太喜歡這種由各小段故事拼湊而成的電影了,出色的導演和優秀的演員。劇情不拖拉,煽情不矯情全程無尿點。每段故事由向祖國家鄉慶生的短視頻銜接,接地氣不突兀,最後結尾用全國各地的人民的對祝福匯聚在祖國的地圖上,和劇情斜接相呼應,同時也切合國慶檔為國慶生的主題。
《北京好人》
從《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葛優大爺的表演表演還是那麼接地氣,演繹了小人物在北京生活的樂趣和心酸,為幫助遠房表舅治病,讓舅舅裝成自己用自己單位的社保看病。過程詼諧,尾聲感動,結尾反轉。到了最後治好病的時候卻發生表舅自己也有農村醫保,側面體現出國家的政策好,讓窮人有保障!
《天上掉下個UFO》
隨著我和我的家鄉熱播票房破十億,劉昊然也成為了主演電影超過100億的男演員!我不追星,但是他演的電影我都看,說白了人家就是演的好接的戲好。一個97年的青年演員就能有這樣的成就,屬實讓人覺得佩服!成功我覺得並不是偶然的,需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機會和貴人,我覺得陳思誠就是劉昊然的貴人,從出道的北京愛情故事到唐探系列的這個ip。陳思誠和劉昊然可謂是伯牙遇子期,一個剛好是喜歡拍青春活力電影的導演,一個剛好演技好弟弟臉的好演員。劇情方面就是一個追求愛情的苗寨青年鬧的UFO烏龍,沒想到卻帶動全村的GDP發展的故事,村裡很和諧沒有反派就讓人感覺和舒服,以揭秘UFO的起因展開,以真相和愛情的感動結尾。最後有個細節,村長把UFO的牌子換成了科技村的牌子。很擅長利用自身村莊的優勢和特點去給村子掛標簽,吸引流量。能有這樣的思維我覺得是挺不容易的!
《最後一課》
一位在瑞士定居的老人,由於腦血栓記憶卻停留在他多年前支教的那一課。隨著老人兒子的一通電話,之前的孩子們也在籌備給老師復原著最後一課。首先不得不感慨這個立意真的好新穎,利用這種方式讓主人公回到之前的地方,也讓時間回到過去,展現時代的更迭和情誼的長存。劇中有一個一鏡到底,繞著大夥為老師復原的教室,表現了大夥為老師的康復所做的努力。張譯演技是真好,長鏡頭下才能體現一個演員的游戲和台詞功底!最後老師因為記憶中的畫和復刻的畫不一樣而察覺了事實,便游盪到了村子正當迷茫之際便遇到了之前送他畫的小男孩,看著此時的小男孩長大了,老師釋懷了。
《回鄉之路》
鄉愁是是什麼,小時候我們在這邊眺望著那邊。長大了,我這那邊,而你已經不在這邊了。一個吃百家飯的孩子,可能沒什麼文化,可能也不入流。但是為了高媽媽的遺願,他總是為家鄉建設付出了很多。比起在外打拚混出成就的閆總才想回家的閆總,紮根一線建設的人我覺得更值得欽佩。這個片段閆總算是一位事業成功的女強人,短視頻帶貨也是符合了如今當下的網路時代。也算是鼓勵大家利用好網路去帶動家鄉的農產品了。
《神筆馬亮》
沈騰馬麗再度和曾經春晚導演聯手,整體感覺就像是看小品一樣輕松,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卻有很多。愛情最重要的是陪伴還是成長。一個女人在懷孕的時候竟然能把自己老公送去進修?雖然劇中馬麗是跆拳道教練,比較悍勇。但是當她一個人做孕檢散步的時候我有些感慨。馬麗可能是希望老公能夠成長,能夠讓家庭以後的生活能夠的更好,但是在自己最需要照顧和陪伴的時候愛的人卻沒有在身邊我覺得是不可取的!其次就是前途和家鄉的建設。有機會去國外進修卻因為家鄉老了,想給家鄉帶來一些活力卻留在家裡當村官。首先我得先佩服他能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那種精神,但是如果真的有這種機會首先我們考慮幾點,我們的投入到底能不能去影響村裡什麼?我們的投入能不能讓村裡的人對我們的態度和反饋和電影一樣美好?我們這種舍棄前途獻身的投入值不值得?這其實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大家心裡也理因有不同的答案。
張藝謀和寧浩都是資深的導演了,真的很擅長做一些把握人情緒的事,剪輯順暢,同時電影又有深度,令人沉思,引人入勝。這部劇和《我和我的祖國》題材不一樣不一樣,刻畫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五個片斷,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小人物的故事,貼近生活,才能觸發共鳴。才能有影響力,或許哪個片斷就能引起你的共鳴!我們需要典型,需要英雄。正如電影所體現的我們需要去做家鄉建設。這部電影在國慶節期間就很好的把握了愛國的情緒喚起了大家對家鄉的熱誠!

C. 愛國主義影片的影評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烈火金剛》觀後感

剛剛看完優秀抗日題材電視劇《烈火金剛》,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顆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現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縛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或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與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更新忍悲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內心的強大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和後來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激射的鏡頭描寫,淋漓盡致地突現了英雄的愛恨情仇。而肖飛身負重創,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大喊,更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女戰士林麗奮力掙脫漢奸的阻擋,沖向敵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讓人肝腸寸斷,頓生無限敬仰、強烈的愛國主義革命情感。同時,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更是充滿了無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現了犧牲了的英雄們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涅盤,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是一樣的。但奮不顧身、為國犧牲或與邪惡抗爭的勇氣及對強寇頑敵捨命拼搏、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境界,筆者認為,現代的我們與英雄們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英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要不,為什麼在和平的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那麼多醜陋的行徑,罪惡的舉止,無人阻止或止而不絕?公交車上肆無忌憚的騷擾、偷搶;大街上圍觀惡人的揮刀行凶,以及那麼多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腐敗機構的橫行霸道,魚肉民生的種種惡行。這林林總總的新聞或消息報道的內容,都令人發指,深惡痛絕。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趨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縱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筆者認為,是浮躁的時代冰封了人們的愛心和正義感,無數個血淋淋的案件事實和身邊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例,也側面反映了機制的不公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顛倒或泯滅。人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選擇了面對囂張罪惡的忍氣吞聲。究竟誰之過,到底誰之責?這個時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嗎?難道是我們不需要了,還是英雄真的都已成為過去?

筆者深深相信,時代在變,但我們呼喚英雄的聲音依然熱切。讓我們呼喚英雄,創造時代的英雄。英雄歸來!

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那些永遠不能被忘記的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是電影《我的1919》中的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駁斥日本竊取我國山東主權的慷慨陳詞。在這次會議上,顧維鈞分別從歷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駁斥了日本的種種狡辯,使日本代表啞口無言,狼狽不堪,並博得了在場與會各國的熱烈掌聲。

然而,巴黎和會畢竟是戰勝國的一次分贓會議,美、英、法三國竟不顧中國代表的反對,將山東主權出賣給了日本。

為什麼美、英、法三國膽敢無視事實出賣中國?是中國的代表團沒有努力嗎?不是。是中國政府自願將山東拱手相讓嗎?不是!是中國人民神情麻木,沒有抗爭嗎?不是!都不是!那是因為中國國力弱小,國家積貧積弱,使人家小覷!縱有千千萬萬像顧維鈞這樣的外交官又如何!縱有千千萬萬像肖克儉這樣為了國家民族甘願自我犧牲的志士又如何!縱有千千萬萬憤怒的中國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辯,據理力爭,以死抗議,換來的只是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卻不能換來中國主權的完整。

弱國無外交!

在當今,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國仍受美國霸權主義及日本的威脅,我國還尚未完成統一,因此我們必須全力發展經濟,才能使中國崛起,民族振興,才能使我國在外交事務中擁有強有力的後盾。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

D. 《我們的愛》劇評觀後感:中國式離婚里多少孩子被犧牲

今天,看完了《中國式離婚》電視連續劇,對劇中角色有一些看法:宋建平:他本是一個挺知足的人,但在妻子對物質慾望不斷地渴求,甚至用性生活作為懲罰手段後,他不得不辭職,去了娟子所在的外企--但實際上,我覺得,兩個人婚姻悲劇的出發點就在這里,宋是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男人,在工作中,他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在生活中,他愛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孝敬岳父岳母,但為了滿足妻子對財富的慾望,不得不辭職,背叛了他的信仰,而同時卻又得不到真正心靈上的慰藉...不管肖莉是否參加東北的婚禮,他都需要找個傾訴的對象,去宣洩自己的內心。宋同時也是一個懦弱的人,其實很多誤會他都可以第一時間像自己的妻子做出解釋,但為了避免傷及自己的面子,他窩里窩囊的選擇了沉默,結果有些事越描越黑,直至超出了自願做家庭主婦的小楓的心靈承受力,但同時他也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人,面對對他報以好感的女人,他堅守住了自己作為丈夫的底線,他的心沒有像小楓一樣出軌,不管妻子怎麼鬧,他最後都深愛的是小楓。最後結局時,他告訴娟子責任有時是要大於愛情,我感覺很好笑,作為一個丈夫,他好像做的並不是像他所說的那樣責任大於愛情--除了工作,他沒有為妻子的夢想做任何的事,盡管有些時候他主動提出幫妻子承擔一些家務,但只限於口頭,被妻子拒絕後就又去看自己的專業書;面對網上妻子對生活的不滿和自己的懷疑,他並沒有去承擔作為丈夫的責任,而是選擇了逃避... 網上有評論說,宋是他們婚姻結束的罪魁禍首,我不敢苟同,我覺得他們離婚的根本原因是這個片面追求物質生活,而忽略精神溝通的時代:為了滿足妻子的物質慾望,他拋棄了自己的精神信仰;為了能讓丈夫安心工作獲得最大的物質財富,而不是丈夫想要的家庭生活,妻子承擔起原不該是她一個人獨自承擔的家庭瑣事,喪失了自己的信仰和工作,磨蝕掉了自信,也成為了一個孤獨的人,以至於面對網戀,心靈出軌... 林小楓:其實她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本沒有錯,她自以為是的犧牲是為了更好的物質利益,但她忽略了自己丈夫心理的失落,也忽略了家庭作為心靈港灣的價值,當她所有的信仰都丟失後,她自己也失落了,變成了一個怨婦... 相對於心機頗深的肖莉和善良直率的娟子,小楓其實在現實社會中更為平凡,更能引起每一個家庭主婦的同情,她們願意為家庭做出自以為是的犧牲,說自己為了孩子為了丈夫任勞任怨,但實際上,她們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家庭是夫妻的家庭,夫妻雙方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盡量滿足對方的價值理想,去分擔家庭的責任。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別人身上,自甘墮落卻又愛慕虛榮,內心不累才怪。無論如何,小楓最後在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後,經過痛徹心扉的思考,還是解脫了。肖莉:一個被自己丈夫傷害卻又處心積慮去利用宋建平的頗有心計的女人,她獲得了自己夢想的高級職稱,受到林小楓的諷刺和辱罵在感情方面確實有些冤枉,但在道德層面,她應該受到譴責和懲罰東北:見一個愛一個的花花公子,為了得到心愛的娟子,放棄了自己不願結婚的誓言;其實,他追求的是甜蜜生活的愛情,不是負責任的婚姻,所以他和任何女人結婚都不會長久,都會感到累... 娟子:一個平凡的漂亮女孩,她希望美好甜蜜的愛情能給自己帶來幸福的婚姻,卻看錯了人愛上了一個不願意去為婚姻負責人的丈夫,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打擊,她打掉了孩子,離了婚...最後,她愛上了和丈夫完全不同的有自控力的宋建平,但宋心裡明白,她愛的是宋的自控力,不是他...祝福娟子。林小楓父親:一個幸運的背叛者,他清楚的知道小楓的毛病,卻因為懺悔的心被老伴屢次拒絕其說出小楓的身世,在老伴去世後,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告訴了小楓真相,使她能夠深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林小楓母親:一個聰明的女人,用寬廣的胸懷包容了自己丈夫的出軌,但我懷疑她對小楓的溺愛和看出了小楓的毛病,卻數次勸阻丈夫說出小楓身世真相是不是一種報復...

E. 我一直深愛著你的影評

1)很出色的心理劇,敘事層層推進,扣人心弦.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貢獻了從影以來最好的表演。
——《影像日報》
2)菲利浦·克洛代爾在這部處女作中流露出的才華值得肯定。
——《名利場》

F. <<我們倆>>影評

電影《我們倆》-- 領悟四季冷暖 回味人間摯愛

一個孤寡老人住了一輩子的空盪盪的簡陋四合院,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天,闖進來一個尋求住處的女孩,她的到來給這個空間帶來變化,老人的生活開始了有戲劇色彩,可老人需要秩序,在老人面前,眼前這個女孩子是一個常犯規的人,老人有很多禁忌,讓她每一步皆有障礙。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生活過程中,兩個人的關系似乎升華了,從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關懷,產生友誼,似乎有些要相依為命的假象,可是女孩子註定要走的,要繼續過自己的軌跡和生活,她必定要離開這個四合院,她只是一個短暫的過客,她的離開在老人的眼裡就是那種突如其來的欣欣向榮、希望、活的色彩也等於隨之而去,盪然無存。老人開始病了,很快就離開人間。老人想抓住的未必是小女孩的關心,而是對溫情和生活的需要。

就對藝術電影的內涵要求而言,《我們倆》談不上多麼藝術或深刻,也沒有叫囂所謂人性和靈魂,人物只有兩個,一個老太太,一個小女孩,在租房相處的過程里,形成了一種人與人之間堪稱失落已久的聯系,不能說是感天動地,但它就是抓住了人內心的一種感情,朴實無華如四季更替,卻與許多人一樣平凡的生命緊緊相連。
《我們倆》的導演手法和影片結構一樣簡單,基本不玩花樣,一場一場的敘事、對話,小女孩風風火火進出,老太太端坐屋前默默端詳,彼此之間從不信任地相互抗爭到自然而然如同家人,感情隨著四季發生、生長、成熟、消失,最終留下了傷感,也留下了一些驅之不走的印記。

《我們倆》中代表著季節更替的空曠鏡頭,不免令我想起韓國導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也以四季比喻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倆》的畫面恐怕遠不如《春夏秋冬又一春》精緻耐看,只是在精神內核上《我們倆》比之更簡約,亦沒有以四季蘊涵的禪意拔高自我境界的訴求,現在的電影難的不是追求表達什麼,反而是無欲無求。以簡單朴實取勝的《我們倆》在某種程度上就幾乎達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退去了一切復雜的外在包裹,內里反而清晰明了一如浮雕,久久不能在你腦海中消逝。

導演馬儷文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愛我的那個人去了》出手時已給人驚喜,感情豐沛、催人淚下,但與《我們倆》相比就有煽情之嫌疑,而從描寫母女感情到透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我們倆》的收斂、冷靜、顯示出了馬儷文的表達能力及世界觀都有不同層次的進步。馬儷文表現出一些和同時期總想針砭時弊的年輕導演不同的特質,她更沉靜,更看重屬於個體的內心感情。比起那些總想表達自我對世界的看法實際上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的作品,《我們倆》在這個越來越難踩下足跡的時代,倒是顯出十分難能可貴的存在價值。

看罷《我們倆》,頗有些又喜又悲的復雜心情,悲的是真正優秀的作品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里卻要承受著刻骨的寂寞,喜的是盡管在這個惡劣的現實底下,仍然有人能夠保持清醒堅持前行,那麼使我輩脆弱者,也對現世留存了些微的希望。

該文為轉載。

G. 《美麗中國》的影評

許多人說好,而且推薦。看了,是很好,但僅僅是技術上的好。鏡頭里,中國很美,美得讓人非常的遺憾——為什麼,這樣的片子不是我們自己拍的呢?為什麼決定資金去向的部門要很SB地把錢花在那些無聊的主旋律上,花在央視的類似垃圾上,用很SB的方式灌輸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要愛國,多拍幾部這種片子,不是比什麼口號都管用嗎?!如今只能在BBC的片子里感慨中國之美。
這種感慨早在看日本的《野鳥歲時記》時就很強烈,日本四季里的鳥,風物與北方家鄉幾多相似,看起來那麼親切。或許類似的片子,也就是單純欣賞與贊嘆國土之美的片子仍將不被鼓勵,因為它是去政治化的,與土地上管理國家的人們沒有關系。
回到BBC的該片,主要問題在於鏡頭後面的見識,簡單說,就是解說很成問題,充分暴露出視角的差異:即,這不是我們的文化眼中的故鄉風物,這是旁觀者的獵奇之眼,他看到了美,但缺乏理解。據說是一個系列,我只看過陽朔那集和長城那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長城為線索的內容里,因為長城是作為文化存在的,對文化的陌生與缺乏尊重,就會格外清晰的暴露,而不像面對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時可以很容易守住價值中立的立場。
陽朔那一集里,最扎眼的是引用了一句俗語「四條腿的,除了桌子不吃;長翅膀的,除了飛機不吃」來戲謔中國人的好吃,把野生動物都吃光了。這個立場作為閑談是無所謂的,但如果我們把BBC的該片視為嚴肅作品,就不太合適了,畢竟,吃什麼不是一種文化嗎?憑什麼歐洲人說韓國人吃狗肉很殘忍很不人道,而他們鬥牛就很文明呢?輕易論斷人,有時只是見識短的表現。這讓片子顯得不那麼嚴肅了,對野生動物保護來說,最大敵人是工業化生產方式等等,老外們並不能輕易免責,當然,這就沒意思了,不如引用幾句怪話好玩,畢竟,片子只是逗人開心的。
長城部分的問題大致如下——1,在記錄了鄂溫克人溫情的生活後,解說來了一句:很難想像,長城就是來防禦這些人的。首先,長城是歷史上東方的農耕文明所選擇的應對游牧文明的辦法,用今天溫情的北方生活畫捲去質疑長城背後歷代統治者的意圖,鏡頭後面的主觀批判意圖實在太明顯了,只能說,和國內的類似作品一樣弱智。2,隨後介紹蒙古族生活,解說提到,長城是防禦騎兵的等等,似乎表明,拍攝者是知道長城作用的,但之後在介紹西部的長城時,又對為什麼在這么荒涼地方建築長城表示疑惑,這反映出2個方面的缺陷,一是對生態環境的演變茫然無知,今日荒涼之地,昔日可能是豐美草原,游牧與農耕文明爭奪拉鋸的地區本身就生態脆弱容易荒漠化;二是對游牧民族騎兵的機動能力根本不理解,毫無軍事常識。以上表明,鏡頭顯然並不願意理解長城所代表的文明,但卻很願意評價它。3,對於蠶、絲綢的解說,顯得過於玩笑,再次暴露該片其實只是給老外解悶的東西,並非嚴肅作品。而且顯然有意淡化了絲綢屬於漢族文化的貢獻這一事實。絲綢之路上其他民族的歷史貢獻主要是流通環節上的。這並非苛求。BBC在面對這塊土地上的文化時,如果過於迴避漢族的角色,顯然並非尊重文化與尊重歷史的態度。不過是遵從今日西方的政治正確以及呵護其文化優越感的一次弱智行為。我原以為類似這種片子,BBC會配備一支熟悉中國文化的中英學者顧問小組,但就片子看,鏡頭背後的文化視野和潛在的分析框架完全是外刊駐華記者的水平,也就是說,基本採取簡單的二元對立立場,在面對、處理文化領域問題時,這是最沒文化的表現。
所以,這僅僅是一部向西方遊客推介中國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很不錯的旅遊宣傳片而已。而這部片子竟然是中英合作的,顯然,從上可見,中方沒有任何影響鏡頭立場的能力,至少,不是作為一個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來參與的,至多是商業上的合作者,充其量,提供了拍攝方便而已,因為在國內拍攝這樣的片子沒有政府方面合作是不可能的。而中國觀眾對它的褒獎,過於輕率了,至少是降低了對BBC的專業要求,呵呵。當然也可以這樣引申一下,畢竟,BBC也不是常有機會面對另一個依然活著的不屬於西方的文明。這就是拍攝本片與拍攝其他地區的類似片子的不同,因此,這是對BBC的一次考驗。事實證明,BBC的攝制組成員在文化上對中國的態度,其實與百年前他們的祖先比,並無根本上的變化:中國依然是一個吃許多古怪食物、因為一個不可思議的夢而搞出了四大發明的國家,所謂創造所謂古代的知識產權,呵呵,他們留給央視去拍了。當然,他們也依然採取弱化漢族抬高少數族裔的立場,這固然與今日國內的民族政策失當之處有關,但必須看到,這也是老牌殖民者對殖民地的一貫策略。
然而中國觀眾的悲哀在於我們沒有選擇,只有借著BBC的眼睛在壯麗山河面前驚艷,並想到一個詞——熱愛。為此,我也會集齊這套碟。BBC留給央視拍的,央視並沒有表現出拍攝的沖動,而是為了自己獲得了一次與BBC合作的機會而樂得花枝亂顫。從這個角度上說,或許BBC沒想到要殖民,他只是從他自己的角度出發而已,每個人看世界不是都從自己的視角出發的嗎,而央視卻等著被殖民呢,他們做到了不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其實從本質上說現在的世界是現實的世界 我們世界一般來說可以分解成物質和精神 歷史緩緩的來到了21世紀 我們世界完全變成了由貨幣、等值交換、自由貿易等構成的物質世界和由平等、博愛、自由自我等所構成的精神部分所主導 人類的歷史長河像潮汐一樣 各種文明一浪又一浪的沖向前台 又一次又一次的被回收進混沌的海洋 現在的世界所有的基礎似乎都是西方文化所來 而這也正像是代表現代化的工業企業一樣 強者愈強 弱者愈弱 在這一輪平靜的戰爭中 人類漸漸的從鬆散的個體和部落 逐步接受了同一種生活方式 而這種生活方式的悲哀之處卻在於它的終點只會是唯一 我們無法說西方的制度不好 反之它的確有很好的構造 只是當判斷事物正確與否的標准都化為同一種取向時 我們有一天會驚奇的發現在人類追求自由的努力中我們又一次被統治 而且是一種對原有自己的徹底否定 文化輸出就是一種價值觀 世界的價值現在用一種物質的眼光來評價

H. 紐約我愛你影評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334814/
這里有很多這部電影的影評。

I. 關於愛國電影的影評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J. 愛國電影影評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