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電影評
很感人的電影
❷ 電影鬥牛諷刺了什麼,有什麼深刻含義
已經久未拍電影的管虎表示之所以想拍《鬥牛》因為自己畢竟是學電影出身,有點小夢想沒實現在有點憋得慌,不是不想拍電影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很多機會都錯過要不因為不喜歡或是平台不好。在碰到山東農村這個口傳心授的故事,管虎覺得很適合電影,於是就創作了《鬥牛》這個劇本。《鬥牛》中的非常吸引管虎,他覺得古人的堅韌品質、血性、對友誼的執著,現代人已經非常缺失了,於是應該贊美現在依然擁有「動物性」的人。
黃渤身上的確有一種導演說的「動物性」在裡面。他演過的角色往往都是混混型小人物,你以為他應該最重視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但他又出乎你的意料,這是黃渤的魅力。《鬥牛》中的角色也是如此,他的貪生怕死是明顯的,一開始都不肯接受藏牛的任務,硬將閆妮嫁給他才好說歹說接了。全村人被殺以後,他也想離開,但是沒有離開。這個無法離開,就是《鬥牛》的核心所在。「奶牛」是他與過去與世界惟一的聯系,他可以去山上離群索居,但是好歹也得有頭牛在,才是過日子。現在的這個核心,不能說表現得非常透徹,但是黃渤這個人物的行為,基本上你看完這個電影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會感到微微有些傷感,人所依憑的情感是如此微薄又如此雄厚,幾乎沒有辦法被打到。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如此卑微,和一頭牛相守一生,人所做的事情又如此偉大,他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言而有信。
❸ 鬥牛影評 1000字左右
在一系列虛大的所謂大片面前,管虎借《鬥牛》的哞聲,寫意地昭示了自己的誠意。而縱觀《鬥牛》全片,蒼勁有力,撼動人心,雖為喜劇,卻有著「笑中帶淚」的質地,一如徐老怪所言的「哀慟的喜感」。同以「村莊」為外部空間的架設,《鬥牛》的氣場卻是《舉起手來》之類「以民族情緒獨攬大局」的電影所無法比擬的。而黃渤也藉此片之力奉獻了一場完整的個人秀。比之於若干年前憑本色詮釋拿到「威尼斯影帝」的夏雨,黃渤的表演顯然更彰顯出一個優秀演員的素養,不乏努力而又靈氣十足。
我絕然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視《鬥牛》為純粹的喜劇,亦同樣視黃渤為純粹的喜劇演員?甚而有人拿其與楊慶的《夜·店》做比,還引申到什麼開拓國產喜劇片領域的高度。這個說法真是汗涔涔地讓人覺得害怕,就跟當初有人拿伍仕賢的《獨自等待》與馮小剛的眾賀歲片相對照一樣,還索性津津樂道於「馮XX第二」的說法。於此,我註定做不了氣喘吁吁的速食主義者,對於這般牽強附會的所謂年度盤點,亦唯有汗顏的份。是為序。
《鬥牛》是一部由大量細節構築而成的好電影,透露於其中的蒼涼的氣質一如大西北的堅實的黃土地。而牛二身上的泥土氣更是滲透於唇齒之間。影片伊始處,管虎即以幾個速描的特寫鏡頭,出色地勾勒出了牛二的牛痞形象,一種低於塵土的悍勁力透紙背沖撞而出,不卑微,不凡俗,一如劉亮程在《一個人的村莊》中寫過的 「雞零狗碎」,甘與現實為伍,卻又一次次陷入沉甸甸的夢。而牛二牽著奶牛來來回回於懸崖邊遊走的幾個橋段,又兀自傳遞出一股微渺而宏大的氣場,我義其為 「在邊緣中尋找恆遠的寧靜」。義其「邊緣」,是契合牛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亂世求生的殘酷處境;義其「恆遠」,是契合如牛二般的牛人們不屈不撓的「硬脾氣」;義其「寧靜」,則是一種安樂的宿願。於是,一人一牛,像兩枚不服軟的「硬骨頭」,開始了它們的「田園牧歌」。念及余華《活著》的結尾,一如看見深入黑暗中的光亮。極言「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想必便是如此這般的命數。
村莊
影片中的「村莊」意象是頗具玄機的,它該與村邊「崖壁」的曠遠放達之景對應著來分析。「村莊」通過狹小的過廊與逼仄的地下暗道來體現其空間的禁閉感。當所有的村民葬身村邊廢墟般的墳場後,牛二和奶牛即成了村中這一切的主宰。然而,鬼子與鄰村飢民的「入侵」使得牛二成了至為窩囊的主人,他唯能穿梭於枯井和狹小的地下通道之間,玩一場殺與被殺的「躲貓貓」游戲。所幸的是,每一場游戲,他都是唯一的倖存者,當然,還有他那頭命賤的奶牛。
細想來,「村莊」的存在給予牛二的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是氣定神閑的,而不是如鬼子般抱著剿殺八路的心態,抑或如鄰村飢民般一味抱著求食的焦渴。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管虎對於「村莊」意象的把握比之於《黃土地》中的大西北荒村,還略欠些火候。管虎還是太過用功於故事層面的表述,而沒有陳凱歌那般融活意象本身並化其為精神動力的仿大師之氣。從這個層面想來,一心關注底層人生的管虎到底還是難成大師的。但於他而言,做做為民稱道的「草根精英」又何樂而不為呢?換個角度想,倘若把鏡頭的筆墨過分用力於意象本身,或許反倒會紊亂故事的節奏也說不定。
奶牛
影片中的「奶牛」令我想及伊朗電影《母牛》,另外還有一部格調迷人的俄羅斯逐幀油畫短片,也叫《母牛》。而《鬥牛》中牛二與奶牛之間的微妙關系,又頗有著法國導演Lamorisse短片《紅氣球》及《白鬃野馬》的氣質。唯一不同的是,後者都是拿孩子與物件之間的「友情」做文章,而《鬥牛》中,牛二與奶牛的關系則略顯曖昧和隱晦。在村民們都還活著時,那頭奶牛被叫做「八路牛」;而當只剩下牛二一個人時,他對奶牛的叫喚開始呈現出另一種色溫。影片中,牛二幾次呼喚他心愛的「九兒」姑娘,回應他的卻至終都唯有那頭奶牛的鼻息與舔舐,而那一句「和九兒一個脾氣」,則幾度把九兒與奶牛的形象在精神內質上達成統一。而另一個關於「娘」的稱呼在影片中的情節暗合主要是關於「擠奶賑災」那個段落,從牛二振振有詞的話語中,牛的哺乳與「你娘」對「你」的哺乳亦成為一種隱喻式的吻合。
至於對奶牛人性化一面的處理,在我以為,不好批判其優劣,就如特呂弗就曾批判過《紅氣球》,稱其「沒有真正的詩意、幻想、感性或真實」,責其不過是一部 Lamorisse的方程式電影;但與此同時,它又無可辯駁地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新經典。《鬥牛》中對奶牛的人性化處理其實同樣是Lamorisse式的,包括奶牛的那枚眼淚(出現在牛二被炸暈後),都彰顯出一股虛構的力量。這種力量在普通觀眾眼裡或而會顯露出脈脈溫情,而在有些評論家眼裡,卻兀自變成一種矯飾的臆想。
銀鐲子
影片中最早出現於牛二手中的「銀鐲子」,是為牽系起牛二、牛二他娘和九兒姑娘三個人命運的關鍵意象。於牛二而言,「銀鐲子」是祖傳的寶貝;於九兒姑娘而言,「銀鐲子」則成了牛二許諾給自己的定情信物。「銀鐲子」的介入使得本片的愛情副線彰顯出更為豐滿的稜角。人說閆妮的表演「四兩撥千斤」,亦可謂是驚鴻一瞥,且又恰如其分地夯實了男主角牛二的整體形象架構。通過拒送銀鐲子、摸八路牛的奶子、發現屍骸中戴著銀鐲子的手等一系列細節化的事件,極為巧妙而簡潔地提點出了牛二與九兒之間純朴的鄉村情愫。
蛐蛐
「蛐蛐」意象的出現始於某日--本--皇---軍的那一句「玩物喪---=國」,我亦兀自想及義大利導演貝納托魯奇的《末代皇帝》,那被溥儀藏於寶座底下的「蛐蛐」,像一個末世的玩笑。而在《鬥牛》中,管虎對於「蛐蛐」意象的運用則要氣定神閑得多。在我以為,這亦是除卻「村莊」與「奶牛」這些牽系大的主題的意象之外,管虎唯一不吝惜鏡頭的一個意象。它幾度出現在不經意的畫面中,在我以為是有意可尋的。
念及牛二與奶牛這倆「牛」的打不爛的賤命,長期養尊處優於囊罐之中的「蛐蛐」,其實何嘗不是村莊中寥寥可數的倖存者之一呢?管虎真是善於「從細微處見真章」,「蛐蛐」意象的引入,一如從最微不足道的命數中尋見了生與死的真理,管虎借「以小見大」之意著實有力的自省了一番。
《鬥牛》亦有些許「欠火候」之處,首先,其整個故事的架構還不夠圓潤,且在剪輯上,現實與回憶橋段間的轉換有點「形散」,調侃點說,就跟「打游擊」似的,這頭打煩了,再換一頭,那頭打厭了,又轉回來。
在我以為,管虎把段落間的過場處理成紀錄片式的長時間黑幕亦有著「打游擊」的嫌疑。不過看至後半部分,我兀自又覺得這樣的「游擊戰」確乎打得有道理。現實與回憶的輪轉中到底有太多難以彌合的漏洞與傷口,於是,他寧願用黑幕來締造一種力道十足的粗礪感。除卻部分轉換有點令人費解外,影片在整體氣韻上的把握確是到了家的。細想來,管虎實在是走了一條契合全片氣場的好捷徑。
❹ 電影《鬥牛》到底要表達一個什麼思想
電影《鬥牛》要表達的是古人的堅韌品質、血性、對友誼的執著。
已經久未拍內電影的管虎表示之容所以想拍《鬥牛》因為自己畢竟是學電影出身,有點小夢想沒實現在有點憋得慌,不是不想拍電影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很多機會都錯過要不因為不喜歡或是平台不好。
在碰到山東農村這個口傳心授的故事,管虎覺得很適合電影,於是就創作了《鬥牛》這個劇本。《鬥牛》中的非常吸引管虎,他覺得古人的堅韌品質、血性、對友誼的執著,現代人已經非常缺失了,於是應該贊美現在依然擁有「動物性」的人。
(4)鬥牛電影評擴展閱讀:
管虎導演拍攝《鬥牛》前大概准備了半年時間,其中對景花費的功夫最多。因為現在盡管是在偏僻的農村也已經多了很多現代化的東西,空調等現代化電器隨處可見,而且現在的樓房必須做舊。
一些在當地生活的居民得遷走,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工程。而且《鬥牛》除了黃渤和閆妮外,「牛」也是一大主角,但動物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這也是拍攝《鬥牛》中遇到的一大問題。導演透露對待動物就是耐心,只要豁出時間豁出精力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❺ 如何評價電影「鬥牛」
戰爭從來都沒有公平,也沒有勝利者,影片中日本學生兵問「人類為什麼要自相殘殺」,一場戰爭的發起,雙方的百姓都是受害者,一將功成萬骨枯,屍山血海堆起來的明天,歷史當銘記。
❻ 急需1500字左右的《鬥牛》影評
晦澀的幽默,真實的生活
——淺評《鬥牛》主題內涵
《鬥牛》是中國首部戰爭喜劇片,影片以一種「黑色幽默」的表現方式,把那個戰爭年代的人性尷尬和悲慘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以記憶般的黑白色調貫穿於故事的始終,在色彩的處理和主題的表現上與之前姜文的《鬼子來了》存在著較大的一致性。導演透過「喜劇」的外在言行,以個體人物的命運探究一個民族的時代根基,壓抑與沉悶的歷史環境折射出的是一個危難民族的蒼涼和苦衷。
色彩的單調不僅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疲勞,同時也暗含著那個時代人們思想的單純和精神世界和匱乏。影片開頭灰暗的色調,空盪盪的村莊,以及牛二帶著恐懼的呼喊聲,與後來回憶中熱火朝天的村莊和喧鬧的村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對比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牛兒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他的身上體現出了濃厚的質朴和妥協,他作為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農民的縮影,在性格和心理上具有較強的典型性。他為了完成一種使命,竭盡全力去保護「八路牛」,他把這頭牛看成是九兒,看成自己心裡一直裝著的一個讓他很難接近的女人,牛兒把人與牛的情感疏離漸漸地拉近,甚至過度到彼此的不相離棄,這就讓我們更少的去體現戰爭帶來的悲慘。
荷蘭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聖化的,即使全村人慘遭日寇屠戮,這頭「八路牛」卻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託和唯一伴侶。潑潑辣辣的九兒已經不在了,但還好,還有一頭牛,一頭像九兒一樣有著怪脾氣的牛,自始至終,朝夕陪伴在牛二的身旁,祖傳的銀鐲成為牛的鼻環,無意中的「牛二之墓」擺寫成「二牛之墓」,那也就意味著,天荒地老,再不分離。
《鬥牛》用小農意識曲徑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洩。他與「八路牛」之間的生活瑣碎和溝通障礙充斥著較強的喜劇性元素,這具有明顯的「黑色幽默」。影片中不斷出現的對過去美好生活的閃回,一方面是對影片單線條敘事的彌補,一方面它也起到了和現實生活的對比作用。戰前的生活是生動的,幸福的,戰後的世界是冰冷的,殘酷的。奶牛有它的象徵意義,它的出現本身就於戰爭不符,西方的奶牛也與中國農村格格不入,這么一個突兀的生物,有一定的荒誕效果對於戰爭的一種戲謔,也讓人不自覺就有一種跳出感,反思鏡頭之後的戰爭,人性。同時,奶牛也有它的現實意義,那就是象徵著中國人民,正是它哺育了八路軍,可是中國人民是軟弱的,不論流民,草寇,日本兵,誰佔有了它都能擠它的奶喝,有的人喝了它的奶還不夠,還要魚肉百姓宰殺他,但中國人民又是頑強倔強的,它能夠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存活下來,有種打不死的精神。
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在劇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在受到日軍的掃盪後,他們所做的不是一種竭力反抗,而是只顧自己,甚至相互掠奪。不得不強調的是影片的總給人一種苦笑不得之感,笑在牛二無賴一樣的說話腔調,哭在處處的慘烈以及人與牛的真情。牛兒借鬼子的地雷炸死想殺牛的難民,完全都是巧合,並非本意,這和導演不想塑造他成為一個英雄有關,因為在這個故事背景下,牛兒是一個被歷史的偶然遺留下來的意外,沒有成為英雄人物的動機。甚至會感到微微有些傷感,人所依憑的情感是如此微薄又如此雄厚,幾乎沒有辦法被打到。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如此卑微,和一頭牛相守一生,人所做的事情又如此偉大,他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言而有信。
與牛兒相比,九兒並非一個自怨自艾的人,她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爭取著自己的權利。這種爭取並非是有革命意識的爭取,而是生存的一種本能。這一點,從莫言的小說中也可以找到影子。她大膽潑辣,在男人堆里絲毫不怯懦,反而提高嗓門大膽地呵斥,而且還鼓動村裡的其他外姓人一起來爭取。當然,這種「鼓動」是無意識的,帶點「唯恐天下不亂」的狡黠心理。這是無法與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比肩的。但導演管虎也並非有讓九兒或者牛二有這種先進的思想,他的目的是還原大多數農民的思想。這一點卻和《鬼子來了》里姜文的想法類似。這不是抄襲,也不是借鑒,而是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小說精神的繼承。當如今滿目都是情愛青春傷痛無病呻吟文學泛濫的時候,還有人,將八十年代的那種精神撿拾起來,融匯成一部電影,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細細讀來,確實讓人留有餘味,故事更是娓娓道來,意蘊悠長。
如何反省一場戰爭,反省一個時代,紀念一種精神,反思一個民族,《鬥牛》做的僅僅是一小點。在追求形式美追求得瘋狂的時代,在無病呻吟的時代,在爾虞我詐的時代,在充斥著色情兇殺亂倫的無數教材的時代,幸好,我們還有《鬥牛》。管虎完美的跳出了國產電影的窠臼,這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更是一種責任的完滿,《鬥牛》確實是一場好戲!
❼ 電影《鬥牛》觀後感1000字左右
《鬥牛》觀後感:末世禪 《鬥牛》 管虎導演,黃渤、閆妮主演電影。 《鬥牛》講述了一個農民牛二在被屠村後和一頭荷蘭母牛相依為命的故事。 《鬥牛》中鬥牛的成分不多,與人斗的還有一些,出路是跳出三界外,獨守小山洞。 以下簡單寫下個人的觀後感: 末世與穿越: 本片的故事發生事件背景算是明顯的,大約在鬼子剛來到抗日戰爭勝利。 片中一開始的滿眼屍體也為本片訂下了基調,基本上是笑不起來的。 在荒野孤村中,在崇山峻嶺間,不斷的挑戰與被迫害, 要麼遇不見人,遇見的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孤單與寂寞堪比終結者2018。 今年以來,穿越不斷, 迷失第五季一穿數年,再生號穿出六七個空間,變形金剛2一穿就博古通今了。 本片的屠村前後的穿越也很明顯,雖然以前日子也不好,但和後來一比那就好多了。 鬥牛與斗人: 一頭八路軍的牛,變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 接受任務的牛二不知道算幸運還是不幸,不過搭了個媳婦應該還不錯吧。 牛很大很倔,可是卻又在一場場戰爭中僥幸或人為的活著, 並在結局時可以牛二並稱二牛,立墓紀念。 鬥牛的戲份其實不多,保護的成分更多。 更多的還是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人性與沖突: 滿眼壞人,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爭描寫, 都是些小場景的零散描寫,但又以小見大,寫出亂世中人性的蒼涼。 日軍的殘忍的屠村、流民的受恩反害牛的思想、國軍霸佔山頭、土匪強牛配種。 真奇怪,除了開頭幾個炸飛了的游擊隊,八路都哪裡去了呢?哎,打住,再說下去就危險了。 禪與農民: 牛二是一個生於憂患的出於亂世有著小農經濟的農民, 劇中也沒有被人為的拔高,有時善良,也有時候懦弱、只顧自己。 在那種環境下,他和牛找不到出路,最後只好歸隱山林。 不過,牛二依然沒有成為那些小說中筆下的隱士或者獨孤求敗式的絕世高手, 而變成了一個骯臟白發的叫花子。 一切都會過去,導演說,彷彿農民的禪意。 但是,如果每個人都不行動起來,災難真的會自己過去嗎?
❽ 鬥牛電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在以抗戰為時代背景的電影中,《鬥牛》巧妙的構制了一種相對於權力敘事的話語張力:對普通農民的生活來說,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國軍,乃至日後的解放軍,都成了過眼雲煙,在最樸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農民卑微而又堅韌的活著,城頭變幻的大王旗永遠無法遮蔽農民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最後,他們還用最質朴的契約理念無情嘲笑了所謂的宏大價值——在市民社會呼之總不出的時候,《鬥牛》用小農意識曲徑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洩。最後當牛二(黃渤飾)拉著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嘆年華的流逝時,我立馬想起了余華在《活著》里描寫的那個老農和他的那頭牛(可惜電影《活著》沒有體現出來)。
作為農耕文明的象徵,牛與農民的緊密關系不言而喻,雖然《鬥牛》里把中國牛替換成了一頭荷蘭奶牛,但從根本上看,還是這頭牛在給農民提供糧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不含三聚氫胺的正宗荷蘭牛奶成了農民難得的營養保證。豐滿的奶牛乳房很容易讓男性農民有性的聯想,於是,偷摸奶牛的奶子成了牛二的罪狀,他甚至因此被戴著高帽遊街。不過在管虎的處理下,遊街也被戲謔化了,全然不見《芙蓉鎮》式的廟堂威嚴。當然,這里也存在者另一種微妙的解構關系:荷蘭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聖化的,即使全村人慘遭日寇屠戮,這頭「八路牛」卻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託和唯一伴侶。而牛二在抓鬮被分配到飼養「八路牛」後,老大的不情願,九兒(閆妮飾)在一旁高喊「要他革命」的情節顯然應合了對宣傳機器的教條敘述厭煩透頂的當代觀眾心理。九兒這個角色很有意思,她處處頂撞權威,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貧瘠的山村裡播撒著生命的意義,然而又是一個偽反抗者——雖然她嚷過「婦女解放」之類的話,但山村封建秩序顯然又庇護了她——她與牛二的婚配完全是宗族勢力的利益安排,但九兒與牛二的愛情便是這樣怪異而又自然的滋長起來。
奶牛成了九兒的替代品(這與《活著》中的描寫很類似),牛二時而稱奶牛為「九兒」,時而稱它為「娘」。我一直把奶牛理解成對中國農村婦女的隱喻,當戰爭讓女人走開時,她們在用另一種決絕的方式參與這場戰爭。奶牛不語,女人沒有話語權;奶牛沉鈍,女人處於弱勢地位;奶牛被土匪拉來黃牛強行交配,女人在命運的洪流中喪失了性的主動權,淪為純粹的生育工具……然而,沒有奶牛/女人的撫育,男人都成不了人。所以,在這場男人戲中,閆妮的出演四兩撥千斤;而在一幫糙爺們你死我活的殺戮游戲里,奶牛的出場總是顯得溫情默默。
難得的是,管虎在沉重的悲情敘事中成功的點綴了黑色幽默的色彩,這種笑中帶淚的技法在劉鎮偉頹敗後幾成華語電影的絕學。當然,這也離不開黃渤的出色演技。《鬥牛》通片看下來,黃渤的個人表演風格已臻完善——表演理論我不懂,反正我喜歡黃渤的表演——幾乎是黃渤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鬥牛》,已然有點老湯在《荒島餘生》里的意思了。而與牛的若干場對手戲,黃渤的表演也十分出彩,比起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