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名校觀後感
Ⅰ 求一篇以小學生口吻寫的小學生自己采訪名校中學生的訪談錄,是中學生最好進來,就當我們在面對面交談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如果覺得好的話,請採納我的回答,而且把懸賞分給我,謝謝)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Ⅱ 鄉村教師訪名校要寫培訓心得嗎
鄉村教師訪名校培訓心得體會匯編
範文已傳附件,請參考,望採納
Ⅲ 參觀學校榮譽室有感700字
2011年12月2日,我們到博興二中進行了參觀學習,在半天的參觀訪問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別樣的教育,經歷了一次心靈的震動。
一踏進二中的校門,我的眼前就為之一亮,學校的建築布局使我產生了一種親切的感覺,我甚至想能在這里學習生活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學校堅持「以師生發展為本,為師生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秉承「誠以立身,毅以行遠」的校訓,倡導「博愛善導,精研樂教」的教風和「信誠立人,敏學至精」的學風。教育教學成績優異,連續13年榮獲濱州市高中教學質量優秀獎,有數十人升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央美院等名牌大學。學校以「誠以立身,毅以行遠」為校訓,就是要同學們提高的思想道德修養,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在校園內廣泛宣傳誠毅文化,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培養學生明於榮辱之分,自覺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增強中學生遵循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的自覺性。
學校利用學生們的興趣,開展了課程超市,裡面有:體育課程、美術課程、研究性學習等,其中研究性學習已達300多個,優秀的達80多個。學校還開展了每學期教師關注學生評價和老師對優秀學生的培養。
博興二中先進的辦學理念,高效的課堂教學,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美的校園環境,精彩的課程超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深受啟發。
我今後一定要來博興二中讀書,珍惜現在的條件,為了夢想不斷努力,我很羨慕學生們在這里學習,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幾年後,希望我也能在這里學習。
夕陽西下,一天的時光匆匆結束。走了一下午,看了一下午,也思考了一下午。盡管臉上掛滿了疲憊,同學們依然興奮異常,絲毫沒有顧忌到初秋的絲絲寒意,再看一眼美麗的校園吧,也許明年、後年你還會來到這里。「氣有浩然,學無止境」,不管將來你們報考了那所大學,相信這句話會給你們很多啟發。祝願你們今天帶著知識、見識和信念而回,明天擁著希望與夢想,繼續在學海中揚帆遠航。
為幾年後的夢想加油吧!
Ⅳ 學校組織學生觀看采訪好學生的視頻,還要寫觀後感,怎麼寫啊
好學生說了什麼,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你以後應該怎麼做
Ⅳ 《中國教育能改變嗎》觀後感
觀看《中國教育能改變嗎?》觀後感
教育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我們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呢?我們需要讓孩子有個光明的前程,需要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觀看的過程中記錄了這么一個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一段記錄。
美國教育考察團來到中國考察,總結出幾點:1、中國的孩子是起的最早,睡得最晚學習最勤奮的學生;2、中國的學生有一種作業叫做家庭作業,3、中國把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稱之為最優秀的學生,並給他們發證書,而其他人沒有。美國人以此預測中國人在今後的20年科學技術上將遠超過美國。然而有趣的是,中國也派了團隊出使美國考察,訪問團發現,美國的學生無論品德優劣,成績高低,個個都是趾高氣揚,躊躇滿志,他們還在很小的時候就整天奢談發明創造;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音體美活動無不如火如荼,而數理化乏人問津;課堂幾乎失去控制,課堂如逛街一樣,混亂不堪。當時的中國代表團認為美國的教育已病入膏肓,而事實是正是這種病入膏肓使得美國誕生了80多個諾貝爾獲得者。
教育體制的好與壞需要一個標準的,美國和中國教育情形的比較讓我們深思。
「這次考完後我一輩子都不會再用,但正是這一輩子都不用的東西決定了我一輩子。」
「教育的本質在於完善人格。」
「成功沒有標准答案,發現孩子比設計孩子重要。」
這是幾句很有深意的話。
中國的教育道題怎麼了,能改變嗎?許多人在思考、探討這個問題。
想起自己,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中國教育的毒害了。
先說說高考,高考就如同一個指揮棒一樣牽引著許多許多的人,許多的家長為有一個價值理念,那就是都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大學,211高校,985學校,那麼要上這些名校就必須成績好,需要通過高考這個關卡;於是為了上好大學必須上個好高中,為了上個好高中也就不惜花費精力上個好的初中好小學甚至好的幼兒園。這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深入父母的心。在我看來,好的學校確實無可厚非,也認為起跑線很重要,農村的孩子為什麼比不上城市的孩子,不是農村的孩子不聰明,不努力,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城市的孩子教育資源,教育環境,教育質量都比農村的好。
曾經,高考占據我全部的身心精力,曾經,高考深入我心,曾經,成績的提升讓我不斷努力,曾經,一切只是為了高考,為了上大學。當時,沒有什麼宏大的願望,沒有什麼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的夢想。其實真的很簡單,考個本科的大學就夠了,而就是這樣願望,我卻用了三年的時間,三年的高考,最後也還只是考的一個普通的本科學校。當然我並沒有埋怨什麼,能在江西農大上大學已經知足了。那時,成績非常好的同學經常受老師的喜愛,同學的歡迎,因此我也曾經羨慕他們。每年高考的「高考狀元」也備受大家關注。
到了大學之後,感覺教育也出現了問題,許多的同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不僅散失了學生的鬥志,退去了激情,而且對學習上課產生了厭學、不願學的情況。而大學學費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是非常昂貴的。了解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情況後,也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高中時候,對大學的專業不了解,許多同學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到底是什麼,到底應該選擇什麼專業。
中國的教育一直提倡要進行素質教育,卻始終是應試教育。觀看了《中國的教育能改變嗎?》的專題片,有許多的感想。教育的現狀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問題在哪裡?到底應該怎麼改變中國教育的現狀?許多許多問題擺在了中國人面前。
國家的發展靠人才,人才的發展靠教育。「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讓各類人才都擁有廣闊的創業平台、發展空間,使每個人都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別是要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發表講話的關於人才的一段話。
紀錄片第一集《起跑線上》記敘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問題,對小學、初中的教育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與把握,提出教育必須從小時候開始還小孩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在教育的最初階段讓孩子減負,放棄在起跑線上的爭議,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第二集《學習革命》記敘了中國教育的方式的問題,列舉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方案。學習的革命從何開始,有誰能夠給出一個答案?行進在民族復興之路上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樹立起新的教育觀嗎?
第三集《公平之惑》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改革獲得了成功,然而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卻使中國陷入了公平之惑。在這一集上,紀錄片給我們展示了中國城鄉、中國地區之間教育的差距。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偉大工具」中國的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此教育需要公平。但是感覺要做到公平公正確實真的很難。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質。然而經濟的發展本身就是不平衡的,鄧小平提出的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的制度在執行起來確是備受艱難。經濟尚且如此,何況教育的公平公正呢,不過仍需努力。
第四集《高考變局》有人提出了廢除高考這個制度。要不要廢除高考這個制度成為眾人爭議的話題。這一集中記敘了高考的方方面面,指出了其弊端……在高考制度的壓迫下,許多學生產生了厭倦的情緒。高考制度到底好不好?有利有弊,只是希望那些想要取消高考制度的人能夠再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選拔人才的制度或者措施來。
第五集《大學危機》,讓我感慨萬千,大學生的價值真的能體現嗎?《中國青年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上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34%人後悔上大學,51%的人表示在大學里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這也讓我反思,我們讀大學到底能有多少含金量,有時甚至覺得,沒有讀大學的人不僅早賺錢,即使我們將來畢業了工作了工資也不一定比不上大學的高。這一集中指出了大學為什麼讓我們失望,我們國家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大學有其大學精神內涵的,不知道大學危機如何才能解決。大學需要有的是大學的精神,有其培養人才的標准、任務和職責。
第六集《再度出發》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教育改革的問題,但卻難免陷入迷茫與困惑。在這一集中,中國的教育改革再度出發,不說改革到底會怎麼樣,會取得什麼樣的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觀看了《中國的教育能改變嗎?》讓我了解了中國的教育問題,希望中國的教育改革能夠真正有所成效。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能夠徹底地解決。
Ⅵ 名師家長大家訪觀後感300字
,按照上級工作安排,同時為新學期教學工作做准備,使學生能以較好的狀態進入的學校的學習、生活之中,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教師訪萬家」家訪活動。活動期間,教師們利用休息時間,冒著高溫、酷暑上門溝通、了解、宣傳,對於實在難以登門家訪的,教師就用自己的電話,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這次活動對於進一步促進家校聯系起到了助推作用,對於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創設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暑期家訪活動基本情況
本次參與家訪我中心小學及三所村小全部在崗28位教師全部參與,其中黨員家訪範文教師8名,實際家訪學生428名,其中上門家訪336名,電話家訪92名,涉及本中心小學所轄五村學生家長戶。
二、精心組織家訪活動
1、提早部署,要求具體。根據學校實的實際情況,學校提前動員部署。在放假前召開全體教師家訪工作的布置會議,具體布置家訪的內容和注意事項及要求。
2、細化要求,突出重點。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按照學校要求將被訪學生分類進行家訪,重點放在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行為偏差的學生家庭,學習困難的學生家庭,留守學生的家庭等開展重點家訪,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
3、注重反饋,加強溝通。教師攜帶「家訪登記表」進入家庭,家訪後認真填寫「教師訪萬家』活動登記表,開學後及時反饋到學校,學校認真進行梳理,並逐步解決。
通過本次暑期的集中家訪,我們及時把握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建議,全面聽取了社會各層面對我校教育的意見,發現並彌補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而推動教師自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和諧發展。
三、家訪反饋情況統計
本次家訪徵集到的意見和建議累計99條,其中針對教師的意見建議數69條,針對學校和黨組織的意見建議數30條;經過學校認真梳理後,共徵集意見和建議19條,其中針對教師的意見建議數19條,針對學校和黨組織的意見建議數10條。通過開學進一個月時間,我們根據徵集到的意見和建議,結合「辦創做」主題實踐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學校、黨員教師及全體在崗教師已經逐步解決了多數問題,另有極少數問題由於資金和設備條件限制尚未得到解決,學校正在積極想辦法以求盡快處理。
Ⅶ 名校課堂我去采訪怎樣擴句
名校課堂我去采訪
名校課堂我一定去采訪
北京景山學校的名校課堂我一定去采訪
北京景山學校的名校課堂我一定要到現場聽課采訪
Ⅷ 法治在線觀後感
這篇不怎麼看得出時效性。。不滿意的話那個打砸搶燒案件的文章很多,就是是08年的。。 剛剛看了 央視的 《法治在線》,預防青少年犯罪系列,拯救青年----迷途少女。 看了之後,頗有感觸: 沒想到現在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如此之快。以往是一年才進勞教所幾個,而這幾年是一個月里就有十幾個!!這說明了什麼??!! 采訪那些孩子的時候,問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犯罪行為,他們會說,電影,電視,網路視頻里看來的。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可以這樣。 有何感想??現在的媒體,現在的環境,我們成年人是否應該有所思??當我們在享受,在放縱自己的時候,身邊的孩子他正看著呢!! 片中,有位教授接受采訪,(應該是說教,或是解釋些什麼),他呼籲,學校應該建立一個課程:人生教育。告之孩子,如何去面對環境,當與家人,老師,領導,同事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如何來處理,等等一些人處在社會當中的問題。 在這里,我就要提出疑問了:如果把這些歸咎給學校,那麼請問,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該做什麼呢?請不要再無故的給學校添加各樣壓力了!!學校的教育現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體罰與懲罰的界線不分,要求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提倡用什麼什麼來教學,什麼新課程理念層出不窮等等。還要把本不是學校能做的事情,再強加給學校。 節目繼續播放中,孩子之所以走上不歸之路的原因,是家庭。父母離異,給孩子的關心不夠,父親的暴力,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缺少與孩子相處,無法管教孩子。…… 當然我不是為了給教育者找一個托詞。只是想讓大家能夠更理智點,看清楚: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父母,社會都有這個教育的義務。而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家庭的教育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狀況,想必,大家心裡應該有桿稱。 獨生子女,父母對其溺愛,放任;或許更多的是無暇顧及;或許是把教育的權利轉嫁給學校。 這是,一個危機
Ⅸ 朗讀者第三期觀後感
主題詞「選擇」,開場白有種高中時候寫作文的感覺,突然很懷念年輕的我們,那個時候的我們會寫文章,最主要的是文采飛揚,不管真或假,虛或實,現在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朗讀者,從第一期到第三期,每一期都讓我很感動,看的過程不捨得有任何字眼的遺落,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遇見種種的選擇,選擇沒有對錯、好壞之分,選擇了就是一種人生,就不要後悔,就像現在的我堅持選擇愛情,所以註定了孤獨,鮮有人懂愛情的可貴!
秦玥飛,這期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應該和我同齡,耶魯大學畢業,卻回到了那片泥濘之中,這是他人生的追求,他說希望自己這個「小材可以大用」,謙虛而又真誠,黑土麥田的這些高材生,願意服務於農村,價值觀真的很高尚,看著身邊渾渾噩噩的我們,覺得愧對自己那麼多年的努力,我們人生的價值不該止於此,而應該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從「遇見」到「陪伴」再到「選擇」這是人生的種種經歷,成長、蛻變,每一個主題詞都恰到好處,每一期都給我滿滿的感動、滿滿的正能量,董卿的知性美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我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董卿!
女人,最美不過知性美!多讀書,有益身心!
摘選自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