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電影影評
《長征》觀後感電影《長征》片長1.5個小時,分上、下兩集,向觀眾展示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場景。影片宏偉壯觀,深入的再現了紅軍當年長征所遇到的種種內在和外在的艱難險阻,用史詩筆觸全景刻畫了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 紅軍戰士長征途中的幾次較大的戰役和險境,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觀看這部影片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那麼一些問題:紅軍是憑借什麼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國民黨的軍隊,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為中國的革命保留了珍貴的火種?是什麼讓本來是執行戰略大轉移的一支隊伍,在漫漫的萬里長征中卻扮演了播種機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論散播到千萬戶家庭呢?
影片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為受限於電影片長的原因吧。故事是從湘江河畔,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軍隊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所以部隊帶著大量的緇重擠在湘江橋上,幾天幾夜部隊也沒有能完全通過湘江。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在紅軍的上頭敵人的飛機在狂轟爛炸,後面有幾十萬追兵正洶涌而來,前方,蔣介石在加緊布置幾道攔截的防線。紅軍長征的第一道本來不是難關的難關就這樣橫在了全體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面前。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拚死抵擋住了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為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要不然,此役紅軍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紅軍能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珍貴的喘息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為了理想不怕犧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後衛阻擊,生還的可能性很少,但為了整個集體,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再有後面八路軍和解放軍的發展,更不要說建立新中國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犧牲的先烈們。
在一個集體當中,如果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大家都亂成一團,沒有眾志成城的決心,沒有凝成一股勁的凝聚力,沒有哪怕犧牲個人也要保全集體的信念,那麼這個集體決不會走得很遠,而我們的紅軍指戰員就具備有這些優良的素質,終於能夠令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中華戰爭史上的奇跡。這些精神在我們現在這個國際形式變幻莫測的時代,我們的人民更應該汲取和發揚,不要先自亂了自己的陣腳,大家團結一致,發揚紅軍精神,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強國強軍,保證中華民族能夠在世界之林更好的發展。
2. 關於紅軍長征相關電影影評
coimbrawu 2010-09-28 23:59:42
長征是世界軍事史的奇跡,即使很多人對party很不屑,對老毛很不屑,我覺得這段歷史仍然是值得我們去再三回味的。回味老蔣為什麼失敗,party最後為什麼能成功,其中的細微之處,對於我們以後的工作,有很多的可取之處。
一、團隊
由於之前一篇文章說到了團隊,我們就先從紅軍的指揮團隊開始說起。從紅軍開始,中國的軍隊一直以來的領導都是採取部隊長+政委的配置。紅一軍團軍長林彪,政委聶榮臻;紅三軍團軍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等等。軍長主外,政委主內,一個負責軍事,一個負責後方保障。一般來說,這兩個人是能夠實現性格互補的。軍長勇猛果斷,政委慎密、冷靜、細心,善於處理瑣碎事務。而像彪彪這樣的狠角色,更有鮑文性格這樣的關鍵要素。但是這也只能說是當時紅軍的這種配置是合理的。軍長政務性格大多互補,一內一外,相得益彰。在如今,兩者之間的權利分配,往往更加考研製度設計者的心思和委任者知人善用的能力。
再看三人團。遵義會議之前的三人團,其實是李德主軍事,博古主黨內,兩人在各種領域都是獨斷,周恩來打下手,收拾手尾。遵義之後的三人團:老毛,恩來,洛甫,三人更有默契,對內處理得更好。小事三人團說了算,大事召開常委會議,這個架構不但提高了辦事效率,還可以在重大事件中集思廣益。只是老毛很狡猾,讓洛甫當頭,自己做幕後boss,這樣大大減輕了他身上的壓力。當然,老毛還是很狠的,飛奪瀘定橋,2天走240華里的山路,那可不是一般的狠啊。但是一個細節值得注意:當年在二渡赤水之後,曾經由彪彪提議在打鼓新場發起一次主動功敵的戰役。然後由常委開會表決。結果老毛堅決反對的情況下,仍然大多數人支持,連老朱都支持了……只是恩來沒有表態,決議沒有出來,拖延了一天,結果後來情報出來才證實了老毛是正確的。
老毛在會議討論中提出的觀點是完全正確和合理的,但是很多時候,與會者還是對實際情況不清楚的,懵懵懂懂之中投了贊成票,反對派這時也出來反對老毛,結果正確的聲音當然被壓制啦,後來就經常有這種開大會表決的形式,為領導們的某些邪惡想法做掩蓋,到時一失敗就不用自己背黑鍋啦。這里也看出周恩來沒有立即表態的重要性。當然,電視中描述這些故事也總是太過表面,在四渡赤水的過程中,很多戰役都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一旦失敗,前功盡棄不說,戰局的主動落入敵手,在敵我對比懸殊的情況下,這主動權,就如救命稻草般重要了,當時開會沒有就這個做討論,事實是否如此,只有上天知道了。總之,三人團有效率,那也是建立在領導者能力強,三人配合默契的基礎上,三人貌合神離,也是沒用;常委會集思廣益,但是一些具體的行動的確很多人缺乏對具體情況的認識,反而會幫倒忙。這個例子也就完完全全說明了,大會只能解決大方向問題,但是成功與否,還是不一定的,這是通病,似乎難有好的解決方案。但是,如果如西方企業管理那樣,建立具體的負責制度,會大大降低出問題的可能性。
二、戰法
長征能勝利,兩個要點:主動權與能吃苦。領導是否正確那些內部矛盾不在討論范圍,主動權如前所述,是敵我差距巨大時必須要牢牢抓在手心的。能吃苦,反應出來就是如急行軍、連續作戰、克服飢寒、征服各種天險了。當然,最精彩的永遠都是四渡赤水,一條河能來回折騰四次,然後瀟灑的作弄老蔣數次,還兵臨貴陽,老蔣這輩子也只有這次感受到了被人活捉的危險了,此戰之後,老毛就徹底封神了。
紅軍的主要戰法當然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運動中尋找戰機;但是局勢不明朗時,就原地不動,等委員長先動之後再做部署。最後一條,很大程度上因為紅軍的情報太厲害,這是後話。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做法就是不斷的製造假象,聲東擊西,將計就計,導致對方產生判斷失誤,然後調動敵人,或殲或撤。
但是須知老毛的這套戰法,不是死的,正如他在一次會議中反駁凱豐時說的:世界上哪有打仗照著書本來打的,對戰術的選擇,對戰法的選擇,很多時候,都是根據戰場的情況來確定,而這一塊,老蔣明顯是悲劇人物。why?因為他的每一次部署,基本上都會很快的落到老毛手上……所以為什麼同是老毛,對老蔣就是用兵如神,對小日本,就效果不明顯呢?這個用間的問題,下一節再講。
老毛留下來的最寶貴的思想,運用於商業,啟示也是相當大的。中國的情況總是很特殊,如商業的發展,考慮到中國的國民性格,考慮到我們的發展情況,我覺得一個中國企業要在世界范圍內立足,還是要用到我們的長處,用我們的長處,去走向世界。就辦企業而言,中國的長處在於什麼?人多,很多人能吃苦耐勞。如何運用這些優勢到企業戰略上,這是一個大學問。如果中國的企業能夠利用我們的這些優勢,建立快速靈活的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售後服務,以中國人的人多、勤勞、能吃苦,中國的企業還是會在相關的產業很有競爭力的。
三、用間
《長征》中給我們的特科人員的鏡頭太少太少,但是他們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整個系裡面,都完全沒有見到戰前准備中有最壞分析,列出預備方案這些討論。在獲知敵方的部署之後,老毛做的最多的就是計算地方到達指定地點的時間,然後自己搶在對方之前完成預定動作就可以了(當然他對形勢的判斷和對戰局走勢的把握,還是沒得說的,但是情報人員一個鏡頭都沒交待,太過分啦)。
仍然記得,《孫子兵法》起於《計篇》,終於《用間篇》。至始至終貫穿著「知己知彼」的思想。間之重要,「三軍之親,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親於間」。關於CPC的用間,《敵營十八年》當然是最牛的一部片了,情報在這部戲里幾乎就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不過從孫子的「五間」: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之中,最重要的是「反間」,即敵方官僚為我所用,這點,當然我當還是做到了極致的。
所以,我總是在想,對付外國人,我們的企業,能做到這么牛嗎?到目前為止,我只看到了力拓之胡士泰。我們的崇洋與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偏見,在總體上決定了中國企業只會在用間上處於明顯的下風。
但是如果我們真能夠意識到用間,後手依然能夠有成為先手的機會的。
四、組織與信仰,戰力與分配
戰術與用間,光有想法不行,實際能力來看,當年的紅軍,基本上將朱毛的所有戰術部署都實現了,執行力之強,遠超後來者的想像。軍隊的執行力,本來就必須遠勝於常人,即所謂的士兵需要做的就是服從命令。但是紅軍的行軍,打仗的狠、猛、拼,在世界范圍內也應該是翹楚。除了前面說到的能吃苦的中國農民的特色外,軍隊的嚴密組織,領導的堅決果斷,勝利模式的開啟,以及背後隱藏的分配機制的合理,這都是紅軍能夠打勝仗、常勝不敗的基礎。
紅軍的組織,個人覺得厲害之處就在與dang的領導和嚴明的紀律。軍隊和政治理念結合在一起,而政治理念又和紀律有著緊密的聯系。紀律的重要性,這里不多作論述,古今中外,常勝之師都是紀律嚴明的。而對於企業,紀律和創造性似乎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如果必須以一個較為固定的方式要完成一件事,紀律是最重要的;如果是發善性的完成一件事,在團隊整體不被割裂的前提下,激發個體的創造性,是更重要的。
紅軍的主要領導,同時又是dang的重要領導,這點也很重要,這樣軍隊的目標可以上升到一個更加高的高度。而這些領導,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和洗禮,他們的能力領導這些團隊,無疑更加加強了紅軍的戰力。而且,你可以發現,這些領導大多都很狠,關鍵時刻絕不手軟。朱德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指戰員就越應該堅持在一線指揮,越應該果斷堅決」,你想起了什麼?想起了大學時代期末考之前的瘋狂?想起了那個球場上的壞蛋布魯斯 鮑文?所以,蔣介石當年只看到五萬紅軍血流湘江,卻不知大多數紅軍的將官都保留下來;一戰後德軍裁軍無數,卻保留了帝國的精銳將領。兵貴不在多,但是有領導氣質的將,卻是多多益善。
勝利模式的開啟,這個似乎被人忽視。換一種說法,士氣的高低,也許就明白多了。如同足球籃球的豪門強隊,他們之所以稱為豪門,除了自身的實力,傳統與積淀,非常重要。這種積淀,就是所謂的勝利模式,知道如何去獲得勝利,知道如何在自己發揮不好的時候獲得勝利,知道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獲得勝利,而不是迷迷糊糊的被勝利撞到頭!知道如何取勝,並保持士氣,只會迎接更多的勝利。(非常的叢林法則啊)。所以,要開啟勝利模式,必須要知道How and why.
分配。為什麼參加紅軍?因為紅軍打土豪劣紳,分天分地,沒有苛捐雜稅。士兵當兵,是有目的的,極大多數是功利的。沒有合理的分配製度,能成功嗎?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土地革命帶來的效應和紅軍的大力宣傳,紅軍的士兵能那麼不怕苦,不怕死嗎?老毛說,農民同志的革命性最強,而紅色政權的土地分配,就最大限度的調動了他們的革命性。
五、再談分配
分配製度是什麼?不只是生產工具才有分配,社會資源的分配也是分配,社會財富的分配,也是分配。高考至於教育,是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房地產至於人民,是住房資源的分配;稅收與財政支出、社會保障,則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基礎資源分配。對於企業而言,工資制度,福利制度,及其他一些如辦公場地、後勤,業余活動,甚至上市公司的股權、紅利等等,則共同構成了企業的盈利分配。可以說,分配製度是這個社會的一個樞紐,其重要性,是很多人不能看到的。一個公司能否長遠發展,有很多方面可以參考,但是我覺得是否合理的分配製度,是影響巨大的。
企業怎麼分配,能夠滿足員工的生活需要,如中國人又不能太好,否則其容易失去奮斗的動力?不好則無法吸引人才?上市則公司可能會因股權分置而造成貧富分化?不上市如何融資?上市動力何在?是高薪還是高福利?如果分配能夠處理得好,企業自然可以形成內生機制,不斷的向前發展,千秋萬代。
而對小企業來說,分配大多數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對大企業,分配是否能照顧眾人的利益呢?這是個大問題。我們總是說一部分人的成功經驗要學習,要推廣,但是分配這東西能推廣嗎?我覺得是不行的。農民公社在一些地方可以,不見得全國就可以。浙江的模式復制到廣東,就是四不像。IBM夠牛,但是你照搬他的模式到中國,到一家不上市的公司,也不行。
利益的分配,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具體到個人,但是公司的效率要高,要統一號令,要有公平的制度,這分配與公平,似乎又有矛盾。大企業的經營,確實是門藝術。
3. 紅軍長征題材的影片的影評
最近看了兩部有關紅軍長征題材的影片《萬水千山》和《草地》。在感受當年紅軍長征艱難跋涉的同時,更為紅軍那樣一種革命精神所感染,更感到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它是靠革命前輩犧牲自我換來的。http://zigui.org/article.php?id=160924
作文訓練:讀後感
學生部落-學生Mini小窩-學生作文-紅軍長征讀後感
小學生作文:紅軍戰士你們真棒!——《長征》讀後感<-小山屋作文網>
長征讀後感範文_美魅中國
長征·書評
創新作文網--紅軍戰士你們真棒!——《長征》讀後感
紅軍戰士你們真棒!——《長征》讀後感-番達教育網www.3e.net
長征·書評-玄幻小說網
長征下載
長征下載免費下載| 長征
長征·書評·起筆小說網
《長征》/陰晴/玄幻/小說/起點中文網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 瞭望- 新浪BLOG
中華搜索-網頁
長征精神永放光芒--網通光芒
做新世紀的紅軍戰士
紅軍精神永放光芒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演講稿)
我讀我寫
青少年讀書網--我讀我寫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反光鏡樂隊在線試聽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組圖]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演講稿>>演講致辭-範文
圖書--文化--人民網
獨立書評:漢語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文化--人民網
紅軍長征故事讀後感 參考資料網>> 範文例文>> 體會匯報>> 讀後感
長征路上的故事》讀後感 參考資料網>> 範文例文>> 體會匯報>> 讀後感
傳奇世界-長征縱橫天涯跟貼讀後感天上人間-網易游戲頻道
五(8)班--<」走」完長征的嬰兒>讀後感
上海教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親歷記書評- 閱讀網
長征(24VCD) 書評- 閱讀網
View as HTML
上海市舉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
東方宣傳教育資料網
長征在線看-玄幻小說精選
錢雨含--今天,我們需要長征精神――《萬水千山》讀後感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演講稿)-6226文秘無憂網站|文秘部落|大 ...>
書評: 紅色遠征: 圖書卓越網
蒙牛內幕: 案例分析: 企業管理: 經濟與管理: 圖書: 卓越網
相關報道
讀後感長征的故事
長征路上的故事--讀後感
歡迎來到華北書城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樂評、碟評、影評、書評、社區- 非非共享界Fifid.com
長征小組- 影評、樂評、碟評、書評、社區- 非非共享界Fifid.com
17173.com全球游戲門戶第一站-《傳奇3》精彩文章:
歡迎瀏覽東方講壇網站
一起來聽花開的聲音(4403)-校園博客
中國文明網
書評·長征(原:成長之路)·爬爬書庫
書評·長征(原:成長之路)·爬爬書庫
小荷作文網-璇誨悗鎰-議論文-發表區
長征日記----中國圖書網(網上書店)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演講稿)
書評的腐敗——評《潘岳詩文選》的書評·方舟子· 如果同一篇文章,署名同 ...>
同性戀照片
逐浪小說/玄幻小說/網游小說/修真小說/軍事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
英雄史詩的回響——追尋長征精神—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專輯---中國新書 ...>
SMG|文廣傳媒
壯哉!偉大的長征
書評的腐敗——評《潘岳詩文選》的書評·方舟子· 如果同一篇文章,署名同 ...
精彩書評
2005—2006學年度暑假告家長書
「長征精神贊」徵文啟事
易文網圖書頻道
為什麼蔣介石要放長征紅軍走?(張戎新毛澤東傳摘譯) (安替åšå®¢)
上海啟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_TOM新聞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
觀讀後感--學生無憂網
4. 電影長征觀後感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了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長征》真實再現了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因為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國工農紅軍必須立刻實行戰略性轉移。要突圍敵軍的第三線--湘江,由於從德國來的顧問李德和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倆人的錯誤指揮,從紅軍8.6萬多人降到3萬多人,紅軍損失巨大。
看完《長征》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
偉大的長征
這周,我看了一個名叫《長征》的電視連續劇,以前總聽說長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完後才明白了長征有多麼感人、多麼偉大,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大圍剿,在反圍剿失敗後,紅軍進文秘114版權所有,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行了戰略轉移,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震驚中外的壯舉——兩萬五千里長征。
整個長征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苦,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國民黨部隊的攔截追擊,但是紅軍戰士排除萬難,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勇敢的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斗,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延安,取得了勝利。在整個長征的戰斗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國民黨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後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他們知道他們只能前進,在他們身後有毛主席,有黨中央,有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最後剩下的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牆,沖進了瀘定城,和後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徹底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這次戰斗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為長征的勝利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長征的路上象這樣的戰斗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跡;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其實從一開始紅軍就勝利了,因為他是正義之師。紅軍深得民心、團結奮戰、保衛祖國。無論是大渡河還是金沙江;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無論蔣介石的部隊有多少炮彈;也無論多麼少的食物和多麼惡劣的天氣。這一切都無法阻擋紅軍的步伐。
長征的偉大不僅僅是他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長 征讓我們感到了正義的力量,長征忘我的大無畏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的感動著我們每一代人。讓我們記住那些勇士們,象他們一樣勇敢的走下去,為我們的祖國努力的學習,努力的走下去……
5. 電影長征觀後感800字
《長征》觀後感
電影《長征》片長1.5個小時,分上、下兩集,向觀眾展示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場景。影片宏偉壯觀,深入的再現了紅軍當年長征所遇到的種種內在和外在的艱難險阻,用史詩筆觸全景刻畫了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
紅軍戰士長征途中的幾次較大的戰役和險境,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觀看這部影片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那麼一些問題:紅軍是憑借什麼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國民黨的軍隊,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為中國的革命保留了珍貴的火種?是什麼讓本來是執行戰略大轉移的一支隊伍,在漫漫的萬里長征中卻扮演了播種機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論散播到千萬戶家庭呢?
影片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為受限於電影片長的原因吧。故事是從湘江河畔,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軍隊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所以部隊帶著大量的緇重擠在湘江橋上,幾天幾夜部隊也沒有能完全通過湘江。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在紅軍的上頭敵人的飛機在狂轟爛炸,後面有幾十萬追兵正洶涌而來,前方,蔣介石在加緊布置幾道攔截的防線。紅軍長征的第一道本來不是難關的難關就這樣橫在了全體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面前。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拚死抵擋住了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為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要不然,此役紅軍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紅軍能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珍貴的喘息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為了理想不怕犧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後衛阻擊,生還的可能性很少,但為了整個集體,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再有後面八路軍和解放軍的發展,更不要說建立新中國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犧牲的先烈們。
在一個集體當中,如果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大家都亂成一團,沒有眾志成城的決心,沒有凝成一股勁的凝聚力,沒有哪怕犧牲個人也要保全集體的信念,那麼這個集體決不會走得很遠,而我們的紅軍指戰員就具備有這些優良的素質,終於能夠令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中華戰爭史上的奇跡。這些精神在我們現在這個國際形式變幻莫測的時代,我們的人民更應該汲取和發揚,不要先自亂了自己的陣腳,大家團結一致,發揚紅軍精神,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強國強軍,保證中華民族
6. 《長征》電影觀後感700
最近,一連看了許多當日頗為不屑的所謂主旋律作品,想起過去曾經很是痴迷的外國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來,覺得兩下對比很有意思。
我素來以為,假如按照主旋律的定義,宣揚民族主義,英雄主義和本國的主流價值觀而言,做得最出色當屬美國電影。從早年卡普拉宣揚小鎮 精神的保守倫理的喜劇電影,到福特的的西部片,這個傳統一直是美國電影的主線。〈拯救大兵瑞恩〉,〈空軍一號〉,〈超人〉,無不是宣揚美國的民主主義。基本上,此類電影有兩個線索,一是個人英雄主義,突出孤膽英雄的機智勇敢維護正義反抗邪惡,二是拯救的主題,源自基督教教義的拯救人類的信條,美國拯救世界,美國拯救人類。由於這類電影延續了西方文藝思想的宗旨,那就是以個人的個性描寫來突出整體的正義性,所以這種個人主義色彩的作品很容易被觀眾接受,特別是為年輕人所接受,因此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勝利也就是美國價值觀在世界投放的華麗廣告,和麥當勞大叔所起的作用一樣。
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嚴格的說來以49年以後出產的電影為主,公正的說來,不帶意識形態的偏見而言,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中國電影史不可多得的珍品,至少現在的電影導演是再也做不出這樣的電影了。即使是漫畫意味的文革電影,也自有一翻浪漫唯美的形式主義的美感。文革電影表面為工農兵服務,而其形式與表現手法則是徹頭徹尾的知識份子精神。其原因就是這些電影繼承了兩個傳統,一是中國儒家文化中道德倫理的傳統,二是中國農民的文化傳統。
不知此間的朋友是否對照過國民政府與目前的國歌,軍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舊時的這類歌曲,無論詞語還是曲調都顯示了一種文人色彩,華麗的詞語,沉鬱的音調,莊重肅穆。更適合一個人吟唱。
而後來的此類樂曲,則曲調鮮明,高亢嘹亮,歌詞朗朗上口,有民歌的色彩。適合多人的合唱。雖顯粗糙但是絕對有力量一氣勢。
這就是兩中不同風格的體現,在政治上體現為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交鋒。一個是城市的,一個是農村的,一個是精英的一個是民粹的。
國民政府時期的電影,也更加具有知識階層的特點,即使是左翼電影也是如此。而解放後的電影,則鮮明的帶有中國農民文化的特點,有強烈的禁慾主義和集體英雄主義色彩,其英雄人物的塑造秉承的是傳統中國道德的楷模標准,奮不顧身,為團體的意志為宗旨,如〈董存瑞〉,〈冰山上的來客〉,男女愛情的描寫也是很有鄉土意味的含蓄,靦腆,強調志向與倫理。
中國人寫起英雄來,雖然也相信無情未必真豪傑,但是其主流是水滸式的,農民式的禁慾主義,中國的傳統道德審美也喜歡周恩來與鄧穎超的相濡以沫,而絕非毛澤東的浪漫不羈。雖然毛是個農家子弟,起誓以傳統的等貴賤均貧富為號,但是他本人卻顯示出一個詩人浪漫色彩的一面,而周卻是貴族出身,有儒雅之風,是仕這個階層最佳的範本。
長征是嘆為觀止的。
無論是以任何標准衡量,都是一次史詩般的歷程。
中共之所以能在後來的較量中獲勝,不能不說是長征鍛煉了一支團結的鋼鐵般的隊伍。蔣與毛的對決在長征中以見分曉。雖然本片或許是過度的將毛的歷史功績誇大了,但是毛那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運用中國古典戰術,善於組織以及巨大的領袖的魅力都令人折服。有人說摩羯座的人只要人服從,這是對的,也上毛的勝利,盡管這個過程里也充斥了內部的權利角逐,加之外部的壓制,但是正象毛本人一向所自詡的那樣,斗爭越是激烈,他越感到興奮。他的進攻不是蔣那樣是直接的使用武力與利益的分配,而是高明的調動人性善於把握人性的弱點,象史沫特來所說,他可以等待觀察很久,但是總有一天要為所欲為。
在長征中他是從一個被貶低的邊緣人物到領袖的過程,也是他自己的一生的奮斗的寫照,奮斗不止,革命不息,極度自信,狂傲隱忍。
而蔣在這個過程里的失敗正是由於他無法掌握的地方軍閥的制宰以及他過於迷信武力和精英。這也正是一個正規的軍人和一個農民之間的戰斗,在中國總是誰熟悉農民誰勝利,和專業素質關系不大。而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蘇聯海歸最終臣服於中國傳統的過程,毛不僅僅戰勝了精英主義的蔣也戰勝了教條主義的28B,這也預示了誰是中國的未來。
沒有長征就沒有後來的中國的歷史。
影片的高明之處就是遵循了那個傳統的倫理道德加集體英雄主義的路子,沒有把過多的筆墨用在傾傾我我上,即使是描寫個人感情也基於中國傳統的情,而非性,這要比赤壁里安排周瑜和小喬的床戲高明多了。在描寫男人之間的友誼的時候也是以一種志同道合的高尚的情操而非曖昧的同性友誼,並且在期間溶入了中國傳統的仁義之師的替天行道的綠林好漢的氣血,因此這個情意二字可以作為本片成功的要旨。當一個戰士犧牲了,總要響起十送紅軍的曲子來,正所謂喇叭聲咽,殘陽如血,別有一翻憂傷的滋味。
將中國的農民文化與儒家傳統結合起來,正是中國的根基。
其實我想,無論是美國的〈父輩的旗幟〉還是〈長征〉,我都喜歡,因為裡面有一種振奮人心,打動人心的東西,那就是---
信仰。
人畢竟是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無論這信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