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文化觀後感
㈠ 現實生活中 關於仁的例子 如果寫出來百家講壇孔子仁的觀後感加50分
百家講壇
孔子(一) 孔子眼中的仁
孔子眼中的「仁」
人格意識
什麼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說這個人有人格,就是有道德。沒道德那就沒人格。那這個人道德很高尚,高尚就是人格高,這個人道德低下就是人格低下。
孔子認為,人格應該高於身份,孔子當然很強調等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強調證明君臣上下這種等級是要講的。但是這種等級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於等級。孔子說過這種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帥就是身份。帥是高等級的,但是帥可以被別人奪走。敵人可以把你的帥給俘獲,給奪走,但是人格是奪不走的。匹夫,普通的老百姓,不可奪志也,志是人格。這個「匹夫之志」和「三軍之帥」的比較,反映出孔子有這樣一種觀念。就是人格高於等級,你雖然等級比我高,但是,等級高並不代表你人格高,並不代表你道德高。
人格不是人天生所具備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所以孔子特別強調學習。孔子是怎麼樣學習的,孔子這種學習就不單純是一種知識性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人格性的學習,人格性的培養,真正是「學而時習之」,真正是貫通全身的學習。據說孔子大概是二十九歲的時候,跟魯國著名的演奏家師襄子彈琴,彈的特別好。師襄子教了他一首旋律,孔子很聰明,這個旋律很快就會彈了。那麼師襄子也認為他彈的不錯,彈的不錯可以往下學了,但是孔子認為自己沒有真正的學會,師襄子就問他怎麼沒學會啊,這個旋律你都會彈了,你怎麼能說你沒學會呢。孔子說我還沒有掌握這個旋律的數,數是什麼呢?相當於節奏,就是旋律我雖然會彈了,但是旋律的背後所隱藏的那種節奏,內在的節奏我還沒有真正的掌握,那麼師襄子就覺得這個學琴的年輕人了不起。就是他對這個音樂的學習,對旋律的學習,不是一種表層的掌握,不僅僅是知道而已,他要求深層的掌握,那麼他就讓孔子繼續練習,那麼孔子又練了很長時間,練到後來怎麼樣,彈的就相當棒了,跟剛開始光掌握旋律就不一樣了,那麼一旦掌握節奏,那就會怎麼樣,撥動人的心弦,師襄子後來聽孔子彈這個旋律的時候,他的心弦就被撥動了。他感到很感動,這說明什麼,孔子對這個旋律的掌握已經不是淺層次的掌握,而是深層地掌握了,掌握了它的數,那麼師襄子就跟孔子說現在你學的相當好了,彈的相當好了,可以往下學了,但是孔子說還是不行,我掌握的還是太淺,還沒有掌握這首旋律的志,這個志是什麼?主題思想,當初做這首旋律的人他要表達什麼樣的主題思想,他的想法是什麼,那就相當深了,比數還深,比節奏還深,大家注意要想掌握前人的主題思想,掌握最深層的思想,需要什麼,需要彈琴的人,同時你的人格,你的思想道德也得跟著一步一步地向上升華,如果你不能升華到一定的境界,你根本不可能體會出前人的主題思想,你根本不可能掌握前人的靈魂,所以孔子又進一步的練,最後練得怎麼樣,終於體會出,這首旋律的主題思想。我通過這個例子要說明什麼呢?說明人格的培養不是一般性的培養,人格的學習不是一般性的學習,不是簡單的認識的學習,而是一種熏陶、一種體會,是一種品位,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孔子用「學而時習之」來強調求知的重要性,顯然,一個人如果缺乏知識,那他就會在事業上缺乏一定的成就。所以孔子以好學著稱,他提出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名言,被後世學者視為座右銘,所以我們說人格是靠培養的。
人類意識
在孔子看來,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都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那麼要想達到仁的境界,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有他人來推動。所以孔子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那麼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體現「為仁」的呢?
「仁」的第二個意識:人類意識。大家注意,孔子的偉大還在於什麼呢,他能夠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問題,突破家族,突破種族,甚至突破我與別人。在《論語》裡面有這么一句話: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顏淵》。孔子有一個學生,說過這樣的話,說別人都有兄弟,而我沒有兄弟,感到心裡很難受,那麼孔子有一個學生子夏就對他說,你怕什麼沒兄弟啊,「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人都是你的兄弟。那麼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在當時中國的社會,宗法觀念非常濃厚,家族意識、血緣關系、群體意識非常濃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能夠突破家族的局限,宗法觀念的局限,具有人類的意識。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孔子教的學生,並不都是魯國人,孔子在教學時候,已經打破了國家的界限,各個諸侯國的學生都教。為什麼?因為在他的觀念當中,他的道德意識是人類的意識,不是某一個家族的意識,不是某一個國家的意識,不是某一個人的意識,是人類的意識。所以孔子提出了這樣一個思想,什麼思想呢?就是一個人如何處理自己和別人的關系,應該採取這樣一種方法,叫做「推己及人」。就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設身處地地為其他人著想,當你想到其他人的時候。你也應該想一想你自己處於這種情況的時候你自己如何,你自己怎麼想的。所以孔子說出這種話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欲立而立人」什麼意思呢?你自己想立得住,你也應該好好想想,人家也想立得住。你「推己及人」,你設身處地,你想立得住,別人也想立得住,你不能說我想立得住我不讓別人立得住,或者說我想立得住,別人不會想立得住。不!你想立得住,你也應該設身處地地考慮,人家也想立得住。「己欲達而達人」,你自己想通達,你也得讓別人通達,別人也想通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喜歡的東西,你厭惡的東西,人家也厭惡。人家也不願意,你不能去損害別人。把你所不願意的東西強加給別人,這是不行的。所以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偉大的,具有一種人類意識。
人為貴意識
從《論語》中仁的觀點看,其價值內涵主要體現在仁的情感,它教會我們在當今社會中如何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系。只有關系和諧,社會才能和諧。所以「仁愛」是孔子思想的精髓,那麼在孔子的行為當中是如何來體現這種「仁愛」呢?
「仁」的第三個重要的意識是什麼呢?人為貴意識。人為貴,天地之間人為貴,這是儒家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論語》鄉黨篇里頭記載說孔子上朝,上朝回來以後,有人告訴他馬棚失火了,結果孔子馬上就問,「傷人乎」。不問馬,什麼意思?失火了,人傷著沒有。這反映出什麼?人為天下之貴。當時這個社會,那些奴隸主貴族,那些有錢人,他們恐怕最重視的是這種自己的財富。馬棚一失火,他肯定想到我的,有很多高貴的馬。那麼這種觀念在我們當今社會不能說完全被消滅了。那麼在古代,在孔子那個時代,這種觀念是比較普遍的。舉個例子,比如晉國,晉平公。有一次出去狩獵。見到一隻鳥,他拿箭射那個鳥,鳥也射中了,但是射的可能是擦了一點邊,那個鳥沒有射死。只是鳥傷著了,大概傷得也不是很厲害,晉平公馬上讓自己的奴隸趕緊過去把鳥給抓回來,剛一抓,這個鳥蹭一下飛起來。又飛跑了,結果晉平公大怒,就指責這個奴隸,你的動作太慢了,鳥跑了。晉平公大怒,怎麼樣,就殺死這個奴隸。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當時還有一個壞的風氣,殉葬,野蠻、落後的風氣。拿人當財物給那些貴族,給統治者殉葬。拿人來殉葬,拿人當物質、當財富來殉葬,這是非常殘忍的。那麼孔子對這些做法,是非常憤恨的。有的人說,我不用活人來殉葬,我用佣來殉葬,行不行呢?孔子也反對,用這個也不行,為什麼呢?因為你弄的這些東西樣子還是人,你用佣來殉葬,反映出在你的觀念里頭,在你的理念里頭,還是想用人來殉葬,這是不可以的。
㈡ 跪求《醫者仁心》觀後感 800-1500字!寫得好的再加!
央視八套近期正熱播《醫者仁心》這部電視劇。前面幾集我沒有看到。這個劇早就有預告,但我並未過多留意。劇目大概播出了四五集的時候,我在偶然的轉換頻道中,只掃了一眼劇情,但就這一眼,卻讓我再也無法將視線挪移開了。仁華醫院新來的心外科主任鍾立行大夫,在上班第一天查房後,對科室全體人員提的要求,以及他那獨特的表達方式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鍾立行是留美醫學博士,曾在美國呆了十來年,醫術精湛,頗受醫院上下的好評,更是年輕大夫的心中偶像。
鍾的副手,另一位外科大夫王冬,虛偽,好大喜功,醫術很差卻自以為是。其所作所為,科室里同事頗有微詞。一天,當年輕大夫顧磊找到鍾立行說王冬的不是時,鍾馬上打斷說,「我不想拉幫結派,我只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地要求自己。」
「每個人都能自覺地要求自己」 。這句話說得多好啊!我聽了之後,很有感觸。這可能也是鍾立行在國外留學行醫十幾年的人生感悟吧!
「自覺地要求自己」。這是一種自省意識。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隱藏著一個或大或小的魔鬼,這魔鬼就是人性的劣根性。比如,人人都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不好的話;人人都有名利心,並有可能會為此不擇手段;人人都有嫉妒之心,等等。如果我們對自己沒有「自覺地要求自己」的這種自省意識,我們就會被隱藏在心底的魔鬼施以魔法,看人做事就有可能偏離正確的軌道。我們會產生自大的情緒,驕傲自滿的情緒,聽不得不同意見的情緒。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往往會傾向於「偏聽」。如果我們是一個領導,則會借用手中的權力來以勢壓人,甚至欺人。盡管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不妥,然而,處在弱勢的一方,比如下屬,雖然對我們的強勢,口裡不說什麼,或者也不能說什麼,但在其內心裡,我們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了,我們在他們的心裡已經威信掃地了。
「自覺地要求自己」。這是一種自警意識。人人都有好為人師的毛病,把別人的缺點和不足看得一清二楚,而自己則成了「燈下黑」,看不到自己。因此,要求別人甚於要求自己。如果我們人人在要求別人的時候,能夠捫心自問一下,我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我自己做到了嗎?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做到,那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孔子在幾千年前就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夫子為什麼會這么說呢?因為作為大教育家的孔子深知人性三味,如果自己不願做的事,或做不到的事情,卻非要強加給別人去做,那別人肯定也做不好,對方除了反感,抵觸之外,內心深處也瞧你不起。因為你首先沒有做到,沒有起到表率的作用,那你的要求,在對方看來,那是無理的要求。「自覺地要求自己」,就是說,我們時時要有一種自我警醒意識,要自我提醒自己,我的一言一行,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
「自覺地要求自己」。這是一種自強意識。人都有惰性,都有拈輕怕重,好逸惡勞,希圖僥幸成功的心理。這也可算作人性劣根性的一些表現吧!如果我們幹事稀鬆平常,卻希望別人很高的評價,這本身就是唯心的,是一種不切實際的非分之想。反之,如果真有人對我們幹得並不怎麼好的事情說好,那不是一種反諷,就是一種墮落,違背了人在社會行為中所秉持的起碼的公正與良知。這種不良現象,放在任何一個團體里,都是一種誘人墮落的社會病。無論於個人的成長,還是於團體事業的發展,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自覺地要求自己」,就是說,我們在幹事的時候,必須做到干什麼就得干出個樣子來。在競爭成為社會常態的今天,只有我們精益求精地做事,才能自強,才能超越自我,也最終才能強於人,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自覺地要求自己」。這是一種自立意識。人若沒有自立意識,就沒有獨立的思想和見解,遇到事情總是讓自己的大腦休眠,不加分析地人雲亦雲,隨大流。這也難怪,幾千年來的「三從四德」的道德教化,早就滲入到中國人的骨髓里。我們平時在這種道德文化的熏染下,凡事都習慣了服從,習慣了當順民,不習慣當「諍民」。我們的想法,常常得仰賴於別人,尤其是強勢的一方。而我們自己的想法,則在說出口之前,便已「胎死腹中」了。我們都很世故,做事圓滑,八面玲瓏。其結果是,看到問題存在,卻明哲保身,不願多一言,視若無睹。等到問題演變成了災難,造成嚴重後果的時候,又不願意去正視,去面對,總是想辦法文過飾非,將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結果,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更大的災難又來臨了。
㈢ 《品味中華文化》觀後感
觀後感寫法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報閱讀文章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過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㈣ 中國傳統仁愛觀現實價值的個人體會或感悟
1.
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代表,「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當代學生處於社會變革的轉型期,價值觀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有諸多積極因素,也不乏消極成分,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等。本文探討儒家仁愛思想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建構的現實意義,認為「仁」是人的內在要求,是人應該遵循的道德准則和行為准則,也是人的內心修養目標。指出當代大學生應批判的繼承儒家仁愛思想,把「愛人」與為人民服務精神、「愛家」與集體主義精神、「愛自然」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領悟儒家文化的真諦,古為今用。
2.
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文化整個價值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具主導作用的價值取向,它集中體現著人們關於個人、家庭、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的終極理想,左右著人們在政治、社會、倫理、審美、歷史領域對於是非、善惡、美醜、正邪的基本判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和諧"、"仁愛"、"自然"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世俗生活的現實要求以及對未來前景的美好憧憬,這種終極理想分別體現在哲學、社會、政治、倫理、審美等不同精神領域。它既是中國文化代代相傳的歷史基因,也是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文化資源,是推進中華文化不斷發展的無形力量。
自己在修改一下,歡迎採納~~~~
㈤ <論語里仁>讀後感
這是一個 應試教育的時代,很多學生和讀者看《論語》都是帶著很強的功利性,有的是為了迎合教育改革浪潮的趨勢而讀的,有的是為了將來展現自己的知識淵博而讀,有的是為了安居樂業,修身養性而讀。。。不管當代人是出於怎樣的初衷來讀《論語》,既然它在穿越時空隧道時能經過焚書坑儒及清代的文字獄,從而成為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就足以證明了《論語》在當代仍然具有可讀性和必讀性。
《論語》這本書分有20篇,其中,學而篇、為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這里簡單地陳述下本人看了《論語之里仁》的讀後感。
我讀《論語之里仁》印象較深的詞句有: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白話解:孔子說:「古人不隨便說話,因為恐怕說了不能做到,是一件可恥的事。」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白話解:孔子說:「君子對自己想要說的話,相當慎重,顯露出有點遲鈍的樣子,做起事來卻十分勤快敏捷。」我是個心直口快的人,經常愛和別人開玩笑。我自己可能平時沒太注意,以為看玩笑能活躍氣氛,增進友誼。同時不經意間我也經常隨便應允某人的要求請求,事後又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我常常責備自己這個不好的習慣,卻不知常說話不算數的惡果將給人不信任感,是種非君子的可恥行為!(從此刻起,一定改)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白話解:孔子說:「服侍父母,如父母有過錯時,應當委婉勸諫,父母不接受時,應當照常保持恭敬的心,不可以違逆不孝,等待機會再行勸諫,雖然如此憂心操勞,內心一點怨恨也沒有。這點沒做到還是我性格的原因,我是個直腸子的人,有什麼說什麼。記得高考報志願時,我打算去北方,或者離家遠有雪的地方。但是父母堅決不同意。她們的理由是北方不但在環境,飲食,語言方面的不同,而且一個人出門在外無依無靠,使他們不放心。叛逆的我和他們吵起來,還以不吃飯抗拒,不搭理父母。。。現在想想當時挺傻的,餓的是自己,又鬧得父母愁眉不展,身心煩躁。如果我等到父母心平氣和時再和他們交談,認真地做規劃,在家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動他們,也許現在的我早就如願以償地站在北方的雪地里看飄雪,打雪仗。。。。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白話解甲:孔子說:「如果能在早上聽聞『人生大道』,就算是晚上死了,也了無遺憾!」這是一種對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尤其是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里,很多人即使明白了人生大道或者從錯誤中醒悟了,但是趨於愛面子的壞毛病,還是不肯低頭認錯。甚至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從而離真善美越來越遠。。。
㈥ 孔子觀後感500字
孔子》觀後感
今天,搶先在首影前觀看了《孔子》,不能說悶,也沒有十分激動,總體上還有點失望,所以要寫觀後感,真的讓我久久不能下筆。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片,電影《孔子》選擇了最為嚴肅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用名人拍出一幕激情四射的通俗劇,它幾乎沒有娛樂片的特質,可以稱得上是「嚴肅的商業片」,大段的半文對白,繁瑣禮法的悉數呈現,春秋五霸的權勢關系,都需要觀眾做好「備課」的准備。我雖然在此前已惡補了一下,但還是有不少話語聽不明白;而且很多劇情很快地一下帶過,對歷史沒有相當了解的人,是會完全看慒的。感覺導演在這方面的處理,是比較文藝化了,考驗觀眾的智慧啊!
故事從孔夫子五十多歲,得以實現夢想,踏上仕途開始,感覺開場有點突然,接下來就是孔子運用計謀,抗衡齊國、三桓,然後平步清雲,連升幾級,做到代相國之職,劇情很緊湊。精彩的辯論,讓人精神一振,不過不失的特效,也帶來了一點視覺刺激。不過,總覺得有那麼點不明所以,在半知半解中努力往下看,頭上冒出的問號越來越多:作為三桓之首的季孫氏,為何讓孔丘當代相國?孔丘推行墮三都的時候,季孫氏又讓旁邊的人推動此舉,任由孔丘拆他的城牆?這此似乎都是他的計謀,但看不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了對他有什麼好處,電影對此沒有交待清楚。接下來與公山狃一戰,也挺振奮人心的,不過其中的萬剪齊發,而孔子「無懈可擊」,然後又出現「諸葛連弩」,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中段的「子見南子」也讓人印象深刻,美色與權勢擺於前,孔夫子還是選擇了仁義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聖人也! 不過那一幕想要表現南子的美艷,我卻感覺不出有任何的吸引,同是周迅,比起畫皮里的小唯真是差遠了。
再到後面,讓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顏回落水,來回多次在冰水裡搶救竹簡一幕,雖然他的行為很偉大,我也有那麼一點感動,但轉念再一想,這樣是不是有點迂腐呢?不管怎樣,他是為這些孔子最愛的書簡獻身了,導演讓他死得很唯美。
最後,孔子與弟子們得以回魯國,一眾人喜極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門前跪拜,老淚縱橫,那時候我也哭了,不過不是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員的入戲所帶動。
總的來說,「就這樣吧」!
㈦ 傳統文化觀後感
時代不同,有些價值取向也會有所不同。傳統文化有好多值得我們借鑒,但不是一味模仿,不要以為穿上古裝就是有傳統文化的人了,現在好多人就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卻滿腦子的男盜女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