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高壓線影評

高壓線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13 17:23:30

1. 法國恐怖片《愛定你殺定你》到底講的什麼

一切都抄是那個小姑娘乾的,襲所謂的殺人犯只是小姑娘的心裡想出來的,小姑娘是人格分裂患者,她喜歡她的同學,處於嫉妒、吃醋心理,開始殺人(同性戀……)。我開始也沒想到,到最後居然女主就是那個殺人狂,是自己精神分裂出來一個殺人的男子形象。

這里有兩個影評,看一下吧,對了解影片有幫助: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9194/

http://www.mtime.com/movie/12816/onecomment.html

2. 電影《爆裂鼓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爆裂鼓手》講了一個有著爵士鼓手夢想的少年,在一名嚴格到變態的老師指導下,突破極限,不斷超越自我的熱血故事。這部影片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了許多電影打分網的公認的優質電影。

Andrew最後的表情與電影剛開始他打鼓的表情完全不同,他最開始打鼓表情輕松帶有一些堅韌,而最後完全是一種痛苦。結局讓電影脫離了「追求夢想」這一單一主題,更深層次地挖掘了心理的問題,通過打鼓這一行為具體化,讓觀眾得以窺探Andrew已經病態的內心。

影片最後的一分鍾,兩人相視而笑,Andrew繼續打鼓,鏡頭先給到Fletcher,明顯他最後拋開一切認可了Andrew,隨後Andrew的笑,他獲得了他內心所想。鼓上沾滿了血,也呼應了影片的Andrew兩次提到的,像查理帕克一樣為自己愛的事業奉獻生命。

影片的結局也是高潮,導演用開放式的結局,就是希望引發不一樣的思考。電影不是傳統的勵志片,也值得每個在奮斗的年輕人細細品味。

3. 抖音神評論有哪些

抖音上的許多評論懟人神句非常經典,滑稽搞笑,一起看看他們的神評論吧
1、能回用方天畫戟答 給我削個梨嗎 或者用玉璽給我砸核桃,實在不行用高壓電線給我彈首東風破 給我解解悶兒也行
2、這笑聲沒有幾年的哮喘是笑不出來的/這笑聲和我家水壺開了是的/敷面膜的我直接笑出了皺紋!
3、我對你付出的青春這么多年,換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成全了你的瀟灑與冒險,成全了我的碧海藍天。
4、朕的江山養你一個禍水夠不夠。
5、小三是個好東西她帶走了不愛你的狗東西
6、那天我把乞丐裝滿錢的碗拿走後,竟然治好了他多年以來的殘疾。
7、開始以為是青銅,沒想到是個王者。
8、看到了有人摔倒了我毫不猶豫的點贊了!
9、從前初識這世間,萬般流連,看著天邊似在眼前,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如今走過這世間,萬般流連,翻過歲月不同側臉,措不及防闖入你的笑顏。
10、你已觸犯銀河正義法中不可饒恕之蛇皮罪,我獨秀鎧甲將剝奪你的一切權利並對你實行封印緝捕,束手就擒吧!

4. 青藏線這部電影的400字的觀後感

觀《青藏線》有感

五十年前,在那中國遙遠的青藏高原上,一群充滿著理想的年輕人,將木樁打入冰雪,開始了一個在那高原上修建鐵路的夢想!在形勢十分惡劣的情況下,一位年輕人永遠地被留在了雪山之中。二十年後,他的遺子帶著他父親的遺物來到了這片雪地,向青藏鐵路發起了沖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那條鋪到昆侖山的鐵路。卻不得不停了下來。昆侖山的一次地震,吞噬了他的戰友與初戀。時光飛逝,他率領千軍萬馬再次來到了這里。進行了可怕的戰斗。他們克服種種困難,經過種種磨難,把每座塔建的十分牢固,雖然有人受傷,雖然有人離去,但最終他們勝利了!,地震沒有將他們的建築物吞噬!藏族人民為他們鼓掌,藏羚羊為他們自豪,他們毫無損傷!完成了1160公里的青藏鐵路!

高壓,缺氧,地震,天氣情況惡劣,在5000多米中國最高方,他們完成了他們的理想。為中國人民鋪上了這條世上最高的鐵路。

去年期中大考,我考砸了,仔細一想,這是我自己的問題,上課沒有認真聽,做作業只求速度不求質量,回家只知道玩電腦,這樣你的學習成績怎麼會好呢?電視里,羅尼·奧沙利文從一個斯諾克小將,成為一個世界第一的高手,因為他有理想
!他戰勝了自己!我在全年期中考後仔細反思,認真復習,刻苦學習,終於在期末獲得良的成績。雖然沒有全部成功,但是這個學習我會加倍努力,努力超越自己,這就是我的理想。

《青藏線》這部電影拍的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學習,我們學習他們永不放棄,去征服所有的困難!

5. 怎麼評價電影《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 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了圭多一家在納粹集中營中的悲歡離合,展示了圭多對美麗人生的憧憬。

《美麗人生》在殘酷環境中特有的樂觀。這部電影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反映二戰題材的影片,它是一幕黑色的喜劇,它以一種超越常規的新鮮的角度,通過另一個側面來面對二戰這段歷史。羅貝托·貝尼尼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為在二戰中所有受傷的人們注射了一針止痛劑。

《美麗人生》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羅貝托·貝尼尼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但絕對不是為了媚俗大眾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

貝尼尼只是想通過這部影片告訴所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們,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

(5)高壓線影評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圭多:演員羅伯托·貝尼尼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來到阿雷佐小鎮,途中邂逅多拉,兩人終成眷屬。但是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多拉:演員尼可萊塔·布拉斯基

多拉是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女教師,圭多使用各種方式希望追到她,而多拉則是已經有了婚約,不過圭多仍在多拉的生活中添加了許多驚奇,多拉也漸漸愛上圭多,兩人結婚後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但是不久後,她的丈夫和兒子就被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多拉則因是女人而被送到女子集中營。最後美軍抵達,多拉與兒子重逢。

喬舒亞:演員喬治·坎塔里尼

他乖巧可愛,原本和父母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因為有猶太人的血統而與父親一起被送往了集中營。在德軍投降的前一晚,父親為了不讓喬舒亞受害,編游戲讓喬舒亞躲到箱子當中,慢慢等待美軍的到來,喬舒亞照做了。翌日,美軍抵達,喬舒亞按照與爸爸的約定從箱子中出來,他見到了美軍的坦克,並且也與母親重逢。

6. 物理版的影評,求高人TVT

同學 不當學生很多年了
所以不太清楚現在高一物理的水平達到一個啥程度了
先給你提供幾個影評 你參考一下

影評一:
從物理角度看星際迷航:未來人類如何飛行

一個蟲洞的模型。如果要從宇宙中的A地飛行到B地,傳統飛行路線較長,而利用蟲洞則可以快速抵達

霍金坐在輪椅上指出,理論的革新可能使太空旅行的速度獲得革命性進展,繼而使開拓外星殖民地成為可能。「科學幻想可在一瞬間使你到達目的地,」霍金說,「不幸的是,這將違背科學法則。科學法則說,任何事物的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論動體電動力學》一文。這極大地激發了科幻想像,但也製造了一個無情的夢魘———任何物體相對運動速度不可超越光速。不過,超光速旅行依然是人類對宇宙暢游最美的一個夢。科幻片《星際迷航》已經率先超越愛因斯坦。

1 翹曲飛行

瞬間到達目的地

為了實現超空間旅行,五花八門的幻想特技在《星際迷航》中輪番上陣———翹曲飛行(Warp Drive)、蟲洞、三維傳輸器、全息幻覺甲板等等。

對觀眾來說,翹曲飛行是一種炫技;但對「企業號」來說,這是它的基本技能。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主角必須在光年量級的銀河系中,迅速地從地球到達另一星球。

企業號的翹曲飛行,是將普通空間中距離甚遠的出發地和目的地,在高維空間上重疊在一起,從而來實現超光速旅行。在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江曉原和他的一名博士生穆蘊秋合作的論文中,他們指出在《星際迷航》的專門技術手冊中甚至能看到製作者為「企業號」翹曲飛行編寫的基本公式。隨著電視新系列的推出,企業號的升級換代,這個公式還被不斷加入新的參數來進行修正和完善,盡管它從未直接在電視畫面中出現過。

科普作家張旭表示,從柏拉圖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雖然物理學概念理論已經天翻地覆,「但支撐物理學的因果律巋然不動」。比如,炮彈要先打出炮膛才能擊中敵人,不可能炮彈先擊中敵人再打出炮膛,相對論不允許超光速,「因為超光速破壞因果律,物理的邏輯性就消失了。」

《星際迷航》聰明地使用了翹曲飛行,既不破壞因果律,又實現了超光速。表面上,它是在很短時間里到達光速都到達不了的地方,實際上飛船在負能量密度的奇異物的支持下,改變空間物理結構、建立捷徑縮短空間距離,讓太空船在時間上「打敗光速」航行。

盡管,《星際迷航》的翹曲飛行是個幻想,卻依然在點燃科學家的熱情。近日,貝勒大學物理學副教授克利文(Gerald Cleaver)及其博士後研究員奧伯塞(Richard Obousy),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試圖讓《星際迷航》中展現的翹曲飛行向現實邁進一步,當然他們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

2 蟲洞

在宇宙中「穿越」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索恩(Kip Thorn)提出的著名「蟲洞」理論和翹曲飛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蟲洞」的性質很早就被討論過了。江曉原與穆蘊秋指出,1916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發表後的幾個月,史瓦西在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里發現了一個解———著名的史瓦西解。1935年,愛因斯坦和其學術助手羅森在一篇論文中,把連接宇宙中兩個遙遠區域之間的假想通道稱為「橋」———後來這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也就是「蟲洞」。

科普作家張旭舉例說,假設我們生活的普通宇宙是一個蘋果,人類是生活在宇宙表面的蟲子。他們只有能力在表面爬來爬去,如果有一天他們認識到他們說明的果面是曲面,並且具備了咬穿果面的能力,蟲子在蘋果里「咬」了一個洞。那麼,從一地到另一地的距離就也要比果面距離短很多。我們的宇宙未必就是平直的、樸素的,有可能存在更高維的空間。地球距離織女星是26.5光年,但若通過一條蟲洞連接它們的話,也許就才1千米。

不過,以蟲洞來進行超光速旅行所面臨的問題,那就是怎樣保證蟲洞的開放時間。索恩的最終設想是以具有「負能量密度」的奇異物作為保持蟲洞持續開放的物質條件,由此蟲洞將被改造成違背因果律的時間機器用於星際航行。「此外,用兩個黑洞來作為蟲洞也成為一種假設被提出。」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指出。

3 光波傳送

回到過去,飛往未來

《星際迷航11》中,年少不羈的寇克被分解成「量子」,被放逐到雪地里,遇到怪物襲擊,意外地見到了老年史巴克。

寇克的這一奇遇之旅是「企業號」的「光波傳送系統」實現的。這一高科技傳送裝置也是一時間機器,能讓企業號的成員到達任何地方。這一裝置是虛構的。可為了實現時間旅行,眾多的時間機器被設計出來。而其相關理論都源自這樣一個觀念:和構成空間的三個維度一樣,時間也是一個可變的維度。

1905年之前,物理學家們認為,時間如同一支射向未來的箭,射出了就不會轉向。而要想讓時間倒轉,就需要超光速。然而,光速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極限。李淼指出,無論是經典力學還是量子力學,光速都是無法超越的。然而也有特殊情況,那就是在量子力學范疇中的糾纏態。量子物理學認為,一對相互作用的微觀粒子可能有著某種特定的聯系。對其中一個粒子作用,可能同時對另外一個同時產生影響,即使兩者已經相距很遠。很顯然,這種同時作用超越了光速。

與此同時,科學界無數的假說在破解著超光速的難題,從而為時間機器的超光速之旅找到依據。1937年,荷蘭物理學家J. van Stockum從愛因斯坦場方程中得到一個解,指出有一根快速旋轉而又無限長的柱體重力場。這樣一個場將會違反因果律,它允許出現連接兩個時空的閉合類時間曲線。1949年,奧地利數學家哥德爾(Kurt Godel)發現一個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描述了一個旋轉但既不膨脹也不收縮的全宇宙。從理論上而言,它允許時間旅行。當然,我們觀測到的宇宙正在膨脹,但並沒有呈現出轉動。李淼指出,盡管現在出現了一些對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但目前對於時間機器的假說中大都是關於這種閉合的類時曲線。

影評二:
《決戰猩球》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還記得20世紀60年代的科幻電影傑作《決戰猩球》嗎?

三名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中意外被捲入「時間空洞」(物理學專有名詞),被迫降落在一顆由猩猩統治的陌生星球上,而那顆星球其實就是幾千年後的地球。物理學家反復咀嚼這部電影的情節之後發現:很多人認為狹義相對論使得時空旅行成為可能,但是這個例子恰恰說明,狹義相對論使時空旅行成為一種挑戰。

根據狹義相對論,在這部電影里,以這幾名宇航員自身為參考系,他們持續飛行了一年半,而其間地球上的時光已飛逝了2000年——根據狹義相對論法則,這是真實的一幕。但是,這怎麼可能呢?因為,無論從哪一個參考系進行觀測,光速(c)都是恆定的,通過一系列邏輯推理,愛因斯坦證明了: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長度,取決於你對之進行觀測的參考系,所以自然而然就會有這樣的結果。

根據狹義相對論,任何質量不為零的物質,其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但是,當你運動的速度足夠接近光速的時候,就會出現時間膨脹。時間膨脹公式如下:

Tship = Tearth(1-v2/c2)1/2

(以上公式顯示,相對於地球來講,太空船必須以v = 0.9999997c的平均速度飛行,才能獲得《決戰猩球》中那麼長的時間膨脹量。)

因此,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假如你的飛行速度足夠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達一個地方。但是,當你到達目的地時,你很難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總統是何人。當你返回地球時,你的孩子可能比你還老。至少,這會讓你感到尷尬。

影評三:
《星球大戰》里的太空「傳奇」

說白了,《星球大戰》基本上就是一系列以太空為背景的恃強凌弱的冒險。相關的幾部電影都不像科幻小說那樣注重「科學」原理,而是違反了許多簡單的物理學原理。有一個違反物理學原理的例子顯而易見(這在改編成電影的科幻小說中普遍存在):我們聽到影片中的戰斗轟炸聲不絕於耳,這些「太空中的巨響」其實不可能存在。

我們知道,聲音不可能通過真空進行傳播。然而,在相關幾部電影里,每一個跟太空有關的場面中(尤其是在太空戰爭中),每當各種星球巡航艦和戰船齊齊開火時,我們這些電影觀眾都能「享用」到各種各樣的聲響:呼嗖聲、尖嘯聲和爆裂聲等等。

然而,導演喬治·盧卡斯和他的編劇團隊的確承認,想要在一個個相距遙遠的星系中穿梭飛行(不受時間膨脹影響),電影中的人物必須想辦法快速到達那些地方,而方法就是鑽進「超光速」飛行器里。實際上,「超光速飛行器」無法用任何(科學)道理來解釋,只是一個必要的情節設置。

不過,或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證明「超光速飛行器」的存在是合理的,我們來看看下一部科幻電影的分析,這部電影做了超光速旅行的嘗試。

影評四:
《黑洞表面》和廣義相對論的「恐怖」之處

在恐怖科幻電影《黑洞表面》中,精神狀態不穩定的威爾博士(Dr.Weir)向我們描述了一個人怎樣才可能繞過狹義相對論中的光速極限:威爾博士拿了一張紙,在紙的兩端畫了兩個記號,表示這兩個記號是距離能多遠就有多遠的兩個地方。然後,他把紙折起來,讓那兩個記號相互挨著。他解釋說,假如我們對空間也能夠這么做,並且能夠跳躍穿越這樣的「捷徑」的話,我們就能在距離極其遙遠的星系裡以極短的時間穿梭旅行,而不會違背狹義相對論中所指的物質運動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這一原則。是的,威爾博士雖然很瘋狂,但他可不笨。顯然,他對廣義相對論也略知一二。

廣義相對論稱,物質可以讓時空彎曲。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假如你能夠創造一個足夠大的引力場,你就能在時空中把遙遠的兩個地方拉在一起,非常接近。

這個設想聽起來前景光明,但仍有幾個大問題:第一,任何一個引力場,假如它足夠強大,能夠做到以上假設的話,那它就會摧毀你的宇宙飛船。第二,製造這樣一個引力場所需要的能量之大,是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的。第三,即使你找得到一條連接兩個端點的路徑的話,你也可能陷入上面兩點提到的麻煩里去。

然而,電影中那艘「地平線號」破飛船命中註定還是找到了那條捷徑。不幸的是,那艘飛船進入了我們所知宇宙之外的一個混沌世界,玩完了,許多恐怖和不快事件發生在飛船全體乘員身上。

影評五:
被電影「顛覆」的物理學定律

在科學家看來,好萊塢導演和編劇在現實世界的物理定律面前編造了詩一般的故事。細究起來就會發現,有些電影的情節是多麼的荒謬。美國中學物理教師亞當•維納在他的新書《好萊塢電影的物理學:千萬不要在家裡嘗試》中對好萊塢電影中違背物理定律的事實予以了抨擊。他在書中談到了好萊塢電影中有悖常理的典型案例以及這些案例背後的科學,提醒別被好萊塢騙了。

1.《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1970年)

片中,查理和喬爺爺偷喝「泡沫翻湧的『節節』升空飲料」時,他們的雙腳立即離地,身體升入空中,在漫天泡沫中飄浮。這也許是他們腹中碳酸化作用的結果,使喬爺爺和查理的浮力增至可以克服他們自身重力的水平,從而讓他們飄在空中。

然而,根據阿基米德定律,我們能計算出完成這種升空游戲所需的空氣數量,以及由於查理和喬爺爺體內飲料的碳酸化作用,而導致必要的體積增加。要想抵消自身重力(估計在70公斤左右),喬爺爺的身體必須膨脹到54立方米的體積——如果他是個球體,身體的直徑要超過5米。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計算一下:要想製造電影中的這一情節,則飲料的密度必須為6×109公斤/立方米,這樣才能包含足以把維奧萊特身體充圓的液體,而這種密度的液體目前還沒有出現。

2.《後天》(2004年)

在科幻大片《後天》中,讓人類感到恐慌的敵人是零攝氏度以下、不斷移動的「颶風」,能把風暴「眼」底下的一切東西變成冰柱。在影片中,這些風暴的成因令人匪夷所思:通過將零下100攝氏度的冷空氣快速從地球對流層(在這個大氣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吸至地球表面,獲得冰凍的動力。

導演丹尼斯•奎德沒想到的是,對流層上部的大氣壓只是地表大氣壓的1/10。根據波義耳定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壓強跟其體積成反比),空氣降至地面,其壓力增加,體積減小,由於氣團是極佳的絕緣體,在這種體積轉換期間,相對少的能量就會產生颶風。按照熱力學第一定律,作用於氣團的力量因其體積減少而產生能量,因此使溫度升高。但升高多少呢?在理想條件下,零下100攝氏度的空氣在到達地面時,將升至零上57攝氏度。問題是,會有57攝氏度的「冰颶風」嗎?

3.《碟中諜2》(2000年)

在吳宇森執導的《碟中諜2》中,湯姆•克魯斯和多格雷•斯科特騎著各自的大馬力摩托車,有過一次猛烈的碰撞。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兩人在這次半空中的碰撞過後竟然沒事,照樣爬起來跳上摩托車溜走。接下來的一幕更令人吃驚,兩人在地面上繼續打鬥,似乎並未受傷,在影片的剩餘部分也是如此。

假設克魯斯和斯科特兩人的體重分別為80公斤和90公斤,摩托車速度為時速50英里(約80公里),碰撞持續時間0.015秒,那麼碰撞產生的力是驚人的12.4萬牛頓,全部施加於兩人上身。假設撞擊區域的面積為0.35平方米,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計算出他們的身體在撞擊時所承受的壓力為350000牛頓每平方米。

讓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描述350000牛頓/平方米這一數據吧——即便你不清楚1牛頓力的感覺如何:在撞車試驗中,人體遭受如此大的壓力,他活下來的幾率不超過50%,即便活下來,他也會受嚴重的內傷。在現實世界中,經此一撞的克魯斯肯定需要復雜、長期的治療,才能從傷病中恢復。

4.《蝙蝠俠》(1989年)

在這部電影中,「蝙蝠俠」為救金•貝辛格飾演的心上人,與一幫惡棍展開殊死搏鬥。一連串的惡斗之後,蝙蝠俠與金•貝辛格從城市最高的鍾樓一同摔了下來,結果被鍾樓滴水嘴的一個掛鉤鉤住,成功脫險。如果你注意他們倆的表情,和繩子毫無彈性的猛拉,你就會明白這段情節有多麼不可信。

假設蝙蝠俠與金•貝辛格的體重一共是140公斤,下落的速率是每秒60米,在0.1秒內,下落忽然為零(如此會產生600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蝙蝠俠通過繩子承受的力是8.5萬牛頓。在這么大力的作用下,蝙蝠俠需要多結實的繩子可想而知。即便繩子不會斷,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產生的力,肯定會讓繩子連著的骨頭折斷,造成嚴重傷害。但蝙蝠俠在整個摔落過程中毫發無損,自始至終緊緊抱著貝辛格的細腰。除了電影,上述一幕只能在夢境中出現!

5.《生死時速》(1994年)

片中有個鏡頭嚴重失實:被安置了定時炸彈的公共汽車,前沖後撞地越過高速公路上一個看上去有50多英尺(約15米)寬的可怕裂縫。作為觀眾,我們對這個裂縫存在疑問,因為鏡頭清楚地顯示,桑德拉•布洛克駕車一躍時,高速公路的坡度實際上為零。她是如何使巴士不碰到橋下支架的呢?

在巴士要沖過去的千鈞一發之際,桑德拉•布洛克將車加速至70英里(約113公里)/小時,這意味著,當車子跨過處於同一水平面的50英尺(約15米)裂縫時,重力作用會將車拉下,至少低於橋水平面3.5英尺(約106厘米)。即便我們假設,存在一系列不可能的理想條件——公路傾斜2度,完全不考慮空氣阻力,那麼,這輛巴士作為一個拋射體,在完成「跳躍」動作之後,其自身的「癲狂」行為還將持續0.22秒。想一想,在0.22秒之內,巴士又會繼續前行多遠呢?約22英尺(約6.7米),即不足裂縫長度的一半。不言而喻,上述鏡頭絕對荒誕至極。

6.難以出現的太空聲音

毋庸置疑,科幻影片最常犯的物理錯誤是,在描述直沖雲霄的宇宙飛船、爆炸的行星以及旋離的激光束發出的誇張聲音時,漏洞百出。正如大家老早就知道的那樣,聲波需要以振動的方式,通過媒介來傳遞,這樣才會被聽到。空氣、水和耳膜,三者均是傳遞上述振動的「稱職」媒介。

可是在太空的真空狀態下,沒有任何事物足以擔負起作為傳遞聲音媒介的重任。事實上,對於那些所搭乘的宇宙飛船發生事故的宇航員來說,在飛船爆炸,聲音振動穿過飛船進入駕駛員座艙的加壓大氣中時,他們確實可以從飛船內部聽到一連串的轟鳴聲。不過,一旦爆炸完畢,太空又會回歸到以往的那種寂靜。

PS:比較短的可以放在一起寫 也可以對某一個物理現象進行拓展
而且僅供參考 建議對部分進行修改
不要忘了 你在網上搜索 老師也一定會進行這方面的工作
盡量寫出自己的特色才是王道

7. 急!急!!急!誰幫忙寫一編1500左右字的電影《怒火攻心》的影評

看了個開頭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不過看了大家的評論想說兩句,沒有看過就沒有發言權,所以硬著頭皮看完了影片,真的感覺被高壓電擊中一樣,讓人感覺很是不爽。不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再想想,如果我不是中國人呢,我是一個不了解中國的美國人呢?我會問別人,「這電影開頭的一段那些都是什麼人啊?」「中國人?」「怎麼會這么骯臟這么暴力?」「那個相片是誰?」「中國的某一代領導人?」「……」

先拋開個人感情,看過以後感覺影片過於暴力、血腥,甚至有些鏡頭讓人作嘔。不喜歡這種風格的電影。

再說說關於影片里侮辱中國人的內容,不知道那些說沒有反華辱華的人你們注意到沒有,影片里那個骯臟的妓院、黑窩里邊居然掛的是毛主席的相片,且不說毛主席的功與過,多少人愛他多少人恨他,但是,他畢竟是中國的一代領導人,作為領導人,他的形象代表的就是我們中國,影片里居然用這種手段來侮辱我們中國人,你們竟沒有一絲察覺嗎?我們不是憤青,我們也許不是很愛國,但是人總是要愛惜自己吧?別忘了你也是中國人!當人家罵你的時候,你還要去舔人家的臭腳,難道你就沒有一點廉恥心和自尊心嗎?

誠然,過去我們也曾經宣傳過別人的丑惡,不用說是針對國外,即便是對我們同為中華民族子孫的國民黨軍隊也醜化過侮辱過,可是現在呢?無論是輿論也好還是電影也好都開始承認了他們曾經做過的貢獻,開始展示他們光輝的一面!對於國外,我們更多的是宣傳他們的美好,如果不是輿論宣傳了他們的好,又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嚮往國外的生活呢?當然在政治攻擊的時候也會宣傳一些反面的新聞事實,不過那些都是就事論事!我們都已經放下那份執著了,為什麼他們就放不下呢?

是,我們曾經宣傳過他們的不好,不過從來沒有把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位領導人放在那麼骯臟丑惡的環境里去貶低去挖苦吧?

有的人說中國人給人家的印象不好,或者直接說中國人自己就是不好,那麼多醜惡,那麼多骯臟。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又有哪個國家沒有丑惡沒有骯臟?所以請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說中國人丑惡的時候別忘了你自己也是這丑惡中的一份子!

這種影片產生的直接效果就是讓那些不了解中國,沒到過中國的人害怕中國,憎惡中國,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感覺嗎?

我不敢妄加評論電影的導演有沒有反華辱華的傾向,但是我可以肯定我不喜歡這種表現形式。至於這部電影是一個純粹的娛樂消遣還是帶有了某種情緒,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吧!

我不憤青,我也不敢說我愛國,但是對於這種影片我只能說我很討厭,發自內心的厭惡!

(給分呀~O(∩_∩)O~~)

8. 急求《真相至上》的影評

《nothing but the truth》(《真相至上》),講了一個從平凡到偉大的故事。影片敘事和拍攝技巧未見得如何,但導演羅德•拉里所見長的影片內涵構造卻十分出色,尤其是從導演系列作品中看出的一脈相承,那是好萊塢所少見的良心。
這部片子乍看是一個記者堅持新聞倫理的故事,但我作為新聞專業的學生,非常清楚這並不是全部。在一個沒有良心和基本正義的地方,真正的新聞自由、新聞倫理是不可能存在、也不被需要的。
美國新聞法律和相關修正案雖然規定了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但隨著近些年來美國國內威脅感的上升,包括愛國者法案在內的許多新通過的法律法規,還是越來越多的開始干涉公民的神聖私人領地,從居所到思想都難倖免。但現在美國法律認為在國家安全的前提下,記者應當跨過倫理供出信源。現實中許多記者就是這樣,甚至一開始就對可能招致麻煩的新聞避而遠之。開始時候人們都認為,瑞秋•阿姆斯特朗很快就會在法庭和看守所的高壓之下屈服,但這個女人並沒有這樣做。
我以為整部電影真正的懸念,並不在於誰是那個給記者提供信息的人,而在於這個女人到底能不能堅持到底。
看過影片,最值得討論的是這幾個問題:
1、瑞秋•阿姆斯特朗堅持的是什麼?
最開始做這條新聞,是因為需要報道事實真相,這是記者的職責所在,從她跟編輯說這個獨家新聞的神情可以知道,瑞秋很激動,也有絲想一舉成名的虛榮。畢竟這種能角逐普利策獎的新聞是所有記者夢寐以求的。但是為了虛榮,不值得她背上藐視法庭的罪名被羈押。後來面對特別檢察官,面對法官和陪審團,她堅持的理由,是記者有責任保護信源,也有為信源保密的特權。但是特別檢察官在法庭上用「國家安全」這個無比堂皇的理由,讓她的堅持也沒了道理。數月之後,就連瑞秋自己的律師都打了退堂鼓開始勸她張口。
瑞秋打動律師的那番話,說明了一切:她如果知道自己會落到今天這樣的境地,作為一個母親她可能不會做這條報道。但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回頭路。她必須保密,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才是對的。
國家雖可氣勢壓人,但她至少可以選擇不屈服。一句「國家安全」並不足以消解一切個人權利。將一個保守秘密的記者收監將近一年合理、合法在哪裡?這只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對抗。
社會化,是讓自然人去重新養成一套行為法則、道德法則,允許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下,自主選擇適用的倫理,從而更適應生存的需要。當一切成為習慣,世代傳承的那套根本的道德倫理准則,逐漸動搖甚至消失。一切只剩「相機而動」。
檢察官以效忠政府職位的腔調說,這是他的工作,他有充分的權利去做他對瑞秋做的那些事。是不是這樣?當然,在某種倫理中是這樣,認為對待工作就是要不擇手段的去完成,這是社會性對合格社會成員的要求。倫理在不同條件下可以變化的那麼迅速,以至於有時可能前後相悖。而在分工細密、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這卻被廣泛接受和認可了,雖然並不意味著這樣做就是對的。
瑞秋的堅持變得不合時宜,甚至有些人搞不好還同意檢察官的觀點,「她包庇罪犯,就業是一個罪犯。」這都是在社會視角下的判斷。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只是一種倫理的結論,更別說這種倫理是衍生的、次級的、蛻變過的。
我們原本是有一套倫理道德體系,就是人內心的道德守則、是良知,哲學上叫做「自然道德」。這種基本的是非感——什麼是什麼,什麼不是什麼。是絕對意義上非黑即白的。就好像瑞秋的兒子在車上說的那樣「你這是打小報告,打小報告是不對的!」是一種人之初生而具有的直覺。
瑞秋一直在堅持的就是這樣的自然道德。她的信源那個小女孩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給出了信息而她答應會小女孩保密。在自然道德判斷中,真相值得追求,揭露罪惡與保守秘密是對的;而告密是不對的,背叛違約是不對的。瑞秋只是跟隨了自己的良知。
在大部分時候,社會培養我們適應的自主道德與自然道德是一致的,人們感覺不到不妥,但也有很多類似瑞秋遭遇的時候,需要進行艱難的抉擇,在這樣的時候才能看出人的高下。

2、為了堅持自然道德,多少代價是值得的?
這個問題乍看起來很理性,但實際上沒有意義。
對於一個信守自然道德的人而言,堅持不能被衡量。就好像中國前幾年那個著名的社會大討論「大學生救老農民被淹死值不值得?」一樣,答案就是——沒有值不值得,只有應不應該。救死扶傷、見義勇為,是人應該做的。
我並不否認,自主道德或者說是這個社會上流行的各種道德倫理守則,會更有效率、更「理性」,大部分人都這樣做,但這並不會從終極上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瑞秋為了自己的堅持幾乎一無所有:自己在監獄里遭到毒打和限制自由、精神嚴重摧殘,一年多的關押後還有兩年刑期,她失去撫養權眼看著兒子與自己疏遠,丈夫迅速變心。這個女人,這個記者,為了一點堅持,付出太多。她所付出的,甚至超過了人們對於一個記者、一個母親、一個女人所要求的程度。
最後她乾脆把自己的結婚戒指送給檢察官當做「戰利品」,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她剛進監獄都不捨得摘下來。婚姻是社會對人的一種安排,而這場婚姻的迅速破裂是因為,丈夫選擇獨善其身,他的道德是另一種。這正好非常諷刺的說明,「相機而動」的倫理根本不可能有幸福。而導演也借片中律師之口說出自己的意見:這兩人根本就不應該在一起。自然道德和自主道德從根本分歧,表面的美滿只因未到考驗的時刻。

3、告密與告密者
人不應該告密。但許多人都做了這樣的事情。在影片中有人告密,在導演羅德•拉里2000年的《暗朝洶涌》里有人告密,在美國的麥肯錫時代有人告密,在柏林牆那邊有人告密、在蘇聯大清洗期間有人告密,可悲的是在中國文革期間,甚至「告密光榮」。這是多麼乾坤顛倒的世界?!
我看了章詒和女士的幾篇文章,也看了聶紺弩刑事檔案,還看過巴金的回憶錄,這些我一直知道發生著的事情,還是證據鑿鑿更讓人震撼。
這些人都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來,說自己受了壓力,迫不得已,說本性並非如此。事實是,他們本性就是如此,告密者的本性都是如此,沒有借口。
聖經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中國古話說的「血債血償」,到了現代社會,都被認為是不文明、野蠻。可是文明文雅的方式,就足夠伸張正義、足夠懲戒罪惡?我們相信法律,只是因為我們選擇了社會的游戲規則。可惜這個規則不能面面俱到不說,還包藏權力的私心。
從歷史上看,告密者往往生活的很滋潤。他們的罪孽,往往可以因為政治的原因而被忌諱或者隱藏。而那些只是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倫理與「有權的那些人」不同而被告密的人,做了歷史的炮灰。用自然道德直接就能判斷,這都是不對的。告密可恥、告密導致他人受傷害的應當承擔責任。可不公平也不正義的是,這些人往往逃脫制裁。讓善良的人們怎麼接受這事實?
在樸素的正義觀念、刑罰觀念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血債血償」意味著有罪必究,絕不饒恕。可一涉及政治,現實就齷齪得讓人氣餒。告密還罷了,對更嚴重的犯罪,各國政府都還時常期期艾艾。
猶太人沒有遲疑過:摩薩德和猶太復仇組織在戰後一直追殺納粹兇手。罪魁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抓獲送回以色列受審,以15 條罪行判處死刑,屍體焚化沉入地中海;另一被稱為「里加屠夫」的赫伯特•庫克斯被復仇者擊斃在南美某國的犄角旮旯里。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告密,對待人性惡的罪行,情況怎麼也不會比現在更差。

4、關於環境和個人選擇
為什麼選擇告密?無非是因為這樣生活起來能少一些艱苦、有利可圖。
其實選擇一直都是存在的,對與錯、善與惡、難與易,生與死,這些選擇甚至是一望便知的。你大可以堅持自然道德樸素的是非觀干凈的活著或死去,不去走「捷徑」。
出現這樣的事情,全怪人自己也不客觀,他們生活的社會也難辭其咎。社會允許告密,收容甚至犒賞告密者,才讓這種事情不得斷絕。甚至說的遠一點,告密只是人道德偏差的一種行為而已,還有許多其他。而多少悲劇,都是因為正義不得伸張,都是因為環境和人力交互作用沉入墮落的螺旋。
社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權力運作畢竟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必要的時候當權者就是耍手段、搞高壓、混淆視聽,無所不作。一方面是自保的需要,一方面只因它有這個能力——暴力(國家暴力)。
我認為,在一個正直良好的環境里,人是可以做出正確選擇的。可惜,誠如李敖在《天堂不是我們的》一文中寫說:垂死前的蘇聯老一輩「職業革命家」盧巴雪夫(Rubashov)曾表示:「我們全走了!只留下你們,歷史在你們手裡,我要能叫你們明白我當年的好夢和一開始就做錯的地方就好了……我的兒子,休想能硬把天堂造出來!」這是一句多麼凄慘的哀呼!這種哀呼的深刻意義,在於告訴人們,天堂是渺茫的,想在人間造天堂的人,是一場好夢、一場一開始就做錯了的好夢,天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更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是——環境已然如此,我輩該當何如?
馬克思•韋伯講:「在無數情況下,獲得善的結果,是同一個人付出代價的決心聯系在一起的。」、「一個人得確信,即使這個世界在他看來愚蠢不堪,根本不值得他為之獻身,他仍能無怨無悔;盡管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仍能夠說;『等著瞧吧!』只有做到了這一步,才能說他聽到了召喚。」
不管什麼時候,這就是有良知、有使命感的公民選擇的道路,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們會下定付出代價的決心。

5、國家與個人
這是一個宏大的主題。我只想說一點自己的看法:有先賢說,為了自由,人必須始終與國家做抗爭。個人選擇道德守則都如此困難,我們對國家的期望值便應該放的更低,因為掌控國家的是政治家。
片中僅僅因為爆了國家軍方的醜事,女記者便迅雷不及掩耳的被當做「叛國者」、「罪犯」,她拒絕國家意願,於是在國家機器里受傾軋。一個勢力更渺小的個人,與幾乎無所不能的國家和政府正面對抗,毫無勝利希望的痛苦會將人吞沒。
國家對違背它意願、阻擋其利益的人,從來毫無寬容可言。美國在911之後的許多行為,都已經赤裸裸的剝奪個人權益,這是國家的膨脹,也是當權者的膨脹。打上叛國者、恐怖分子的標簽,國家便可以對其為所欲為,隨便關到古巴小島的監獄施以酷刑,連司法程序都不必麻煩。絕對權力下,必然是絕對腐敗。國家時常會混淆自己的權力與權利,必須警惕,必須通過自由負責人的媒體來監督。在中國,尤其是這樣。

影片結尾,在不會造成太大傷害的情況下,女記者說出了獲得信息的原因,換取減刑三年。她也沒有堅持到最後。這是導演本人的通透,現實無奈,電影也不會happy ending.
但重要的是,這個女人在最艱難的時候堅持下來了。而只有在困難的時候,才能顯出堅持的意義。偉大的人,與他的原則是不分離的。他的自然道德就是他的原則,這些值得付出任何代價。

9. 寫一篇影評400字

這部電影講的一個青春美少女志華,他從小在草坪上放風箏,因為風箏一不小心掉在了高壓電線上和高壓電線箱的中間,志華用棒拿風箏,突然高壓電線爆炸,讓他失去了雙手,使她做任何事情都很不方便,也因為傷勢太重,無法治療,原本一家三口健全快樂的家,壓力又加倍的重了,愛女兒的媽媽和志華就稍微吵了幾句就氣的不成樣子了,而女兒雖然失去了雙手,但是還可以考試考第三名,可是媽媽卻一定要求考一百分,在罵女兒的時候,丈夫也大吵了一句,後來,她母親因為讓她太生氣了,搖搖擺擺的走到了河邊不知不覺的走了下去,等到了湖中央的時候人整個的沉了下去,幸好被幾個村民發現的早,得救了救醒後,就瘋瘋癲癲的了,而志華沒有像媽媽沒瘋之前不會吃飯,不會穿褲子,反而,她還反過來照顧媽媽,她雖然不能一人褲子,可是她的兩手雖然失去,可是他那毅力,讓我佩服。

而我們沒失去手,我們比她快樂的多了,但她用腳寫字,寫的都和我們手寫的一樣,我們有些人還比不過,我們可以用手吃飯她也可以,我們用手做的,她可能用腳也會……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