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觀後感800
1. 我對屈原的通俗理解 文:余秋雨 讀後感800字
我對屈原的通俗理解(余秋雨)
一
在中國文化奠基的時代,所有奔忙在黃河流域的諸子百家,辛苦雖然辛苦,卻一路被詩歌所籠罩。
他們不管是坐牛車、馬車,還是步行,心中經常會回盪起「詩三百篇」,也就是《詩經》中的那些句子。這不是出於他們對於詩歌的特殊愛好,而是出於當時整個上層社會的普遍風尚。而且,這個風尚已經延續了很久很久。
人類幾個輝煌的古文明都經歷過以詩歌建立民族共同話題的階段,那些詩歌,大多是敘事體的傳說史詩。中國古代也進入了這個階段,但以散篇抒情詩為主。這個區別,將會決定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一系列審美習慣。沒有區別的是,大家在從愚昧、野蠻進入文明的一個關鍵台階,居然都詩情漫漫。
由此可知,我們遠祖的精神起點很高。在極低的生產力還沒有來得及一一推進的時候,就已經「以詩為經」了。這真是了不起,試想,當我們在各個領域已經狠狠地發展了幾千年之後,不是越來越渴望哪一天能夠由物質追求而走向詩意居息,重新企盼「以詩為經」的境界嗎?
那麼,「以詩為經」,既是我們的起點,又是我們的目標。《詩經》這兩個字,實在可以提挈中華文明的首尾了。
當時流傳的詩,應該比《詩經》所收的數量大得多。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是孔子把三千餘篇古詩刪成三百餘篇的。這好像說得不大對,因為《論語》頻頻談及詩三百篇,卻從未提到刪詩的事,孔子的學生和同時代人也沒有提過,直到三百多年後才出現這樣的記述,總覺得有點奇怪。而且,有資料表明,在孔子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詩經》的格局已成。成年後的孔子可能訂正和編排過其中的音樂,使之更接近原貌。
但是不管怎麼說,無論是三千選三百,還是三萬選三百,《詩經》的選擇基數很大,則是勿庸置疑的。
我本人一直非常喜歡《詩經》。過去在課堂上向學生推薦時,不少學生常常因一個「經」字望而卻步,我總是告訴他們,那裡有一種采自鄉野大地的人間情味,像是剛剛收割的麥垛的氣味那麼誘鼻,卻誰也無法想像這股新鮮氣味竟然來自於數千年前。
我喜歡它的睢鳩黃鳥、蒹葭白露,喜歡它的習習谷風、霏霏雨雪,喜歡它的靜女其姝、伊人在水……,而更喜歡的,則是它用最干凈的漢語短句,表達出了最典雅的喜怒哀樂。
這些詩句中,蘊藏著民風、民情、民怨,包含著禮儀、道德、歷史,幾乎構成了一部內容豐富的社會教育課本。這部課本竟然那麼美麗而悅耳,很自然地呼喚出了一種普遍而悠久的吟誦。吟於天南,吟於海北;誦於百年,誦於千年。於是,也熔鑄進了民族的集體人格。
在朦朧的夜色中,一群人馬返回山寨要唱幾句約定的秘曲,才得開門。《詩經》便是中華民族在夜色中回家的秘曲,一呼一應,就知道是自己人。
《詩經》是什麼人創作的?應該是散落在黃河流域各階層的龐大群體。這些作品,不管是各地進獻的樂歌,還是朝廷採集的民謠,都會被一次次加工整理,因此也就成了一種集體創作,很少有留下名字的個體詩人。這也就是說,《詩經》所標志的,是一個缺少個體詩人的詩歌時代。
這是一種悠久的合唱,群體的美聲。這是一種廣泛的協調,遼闊的共鳴。這里呈現出一個個被刻劃的形象,卻很難找到刻劃者的面影。
結束這個局面的,是一位來自長江流域的男人。
二
屈原,一出生就沒有踩踏在《詩經》的土地上。
中華民族早期在地理環境上的進退和較量,說起來太冗長,我就簡化為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吧。兩條大河,無疑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兩條主動脈,但在很長的歷史中,黃河文明的文章要多得多。
無論是那個以黃帝、炎帝為主角並衍生出夏、商、周人始祖的華夏集團,還是東邊那個出現了太皞、少皞、蚩尤、後羿、伯益、皋陶等人的東夷集團,基本上都活動在黃河流域。由此斷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點不錯。
長江流域活躍過以伏羲、女媧為代表的苗蠻集團,但在文明的程度和實力上,都無法與華夏集團相抗衡,最終確實也被戰勝了。我們在史籍上見到的堯如何制服南蠻,舜如何更易南方風俗,禹如何完成最後的征戰等等,都說明了黃河文明以強勢統制長江文明的過程。
但是,這種統制,不足以消解長江文明。任何文明的底層,與地理環境、氣候生態、千古風習有關,偉大如堯舜禹也未必更易得了。幸好是這樣,中華文明才沒有在征服和被征服的戰火中,走向單調。
自古沉浸在神秘奇譎的漫漫巫風中,長江文明不習慣過於明晰的政論和哲思。它的第一個代表人物不是霸主,不是名將,不是聖賢,而是詩人,是一種必然。
這位詩人不僅出生在長江邊,而且出生在萬里長江最險峻、最神奇、最玄秘、最具有概括力的三峽,更是一種必然。
為什麼說是必然?因為天地無言,需要象徵。有象徵才有精靈,有精靈才能表達天地之心。
我多次坐船過三峽,每次都要滿心虔誠地尋找屈原的出生地。我知道,這是自然與人文兩方面經過無數次談判後才找到的一個交集點。
如果說,《詩經》曾經把溫煦的民間禮儀化作數百年和聲,慰藉了黃河流域的人倫離亂和世情失落,那麼,屈原的使命就完全不同了。他只是個人,沒有和聲。他一意孤行,拒絕慰藉。他心在九天,不在世情……
他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樣,而每一個不一樣又都與他身邊的江流、腳下的土地有關。
請想一想長江三峽吧,那兒與黃河流域的差別實在太大了。那兒山險路窄,交通不便,很難構成龐大的集體行動和統一話語。那兒樹茂藤密、物產豐裕,任何角落都能滿足一個人的生存需要,因此也就有可能讓他獨晤山水,靜對心靈。那兒雲譎波詭,似仙似幻,很有可能引發神話般的奇思妙想。那裡花開花落、物物有神,很難不讓人顧影自憐、借景騁懷、感物傷情。那裡江流湍急,驚濤拍岸,又容易啟示人們在柔順的外表下志在千里,百折不回。
相比之下,雄渾、蒼茫的黃河流域就沒有那麼多奇麗,那麼多掩蔭,那麼多自足,那麼多個性。因此,從黃河到長江,《詩經》式的平原小合唱也就變成了屈原式的懸崖獨吟曲。
如果說,《詩經》首次告訴我們,什麼叫詩,那麼,屈原則首次告訴我們,什麼叫詩人。
於是,我們看到屈原走來了,戴著花冠,佩著長劍,穿著奇特的服裝,掛著精緻的玉佩,臉色高貴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遠。這么一個模樣出現在諸子百家風塵奔波的黃河流域是不可想像的,但是請注意,這恰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個體形象出現的偉大詩人。《詩經》把詩寫在萬家炊煙間,屈原把詩寫在自己的身心上。
其實屈原在從政游歷的時候也到過黃河流域,甚至還去了百家匯聚的稷下學宮,那當然不是這副打扮。他當時的身份,是楚國的官吏和文化學者,從目光到姿態都是理性化、群體化、政治化的。稷下學宮里見到過他的各家學人,也許會覺得這位遠道而來的參訪者風度翩翩,舉手投足十分講究,卻不知道這是長江文明的最重要代表,而且遲早還要以他們無法預料的方式,把更大的范圍也代表了,包圍他們在內。
代表的資格無可爭議,因為即使楚國可以爭議,長江可以爭議,政見可以爭議,學派可以爭議,而詩,無可爭議。
汨羅江岸,你披頭散發,神情凝重,面色枯槁。空氣中充溢著凝重悲愴的氣味,這一刻我也屏息凝視,雖然早已知道結局的壯烈,但內心還是焦灼不安的不希望看見你縱聲一跳後留下的凄涼景象。
我知道你忍受了很多痛苦,你的身心備受煎熬,挫折的經歷讓你痛苦難耐,眾人的誹謗令你無可奈何。這樣的選擇一定是你經過良久思忖後做出的!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與死的權利,所以對於你的選擇,雖然我很不贊同,但卻表示尊重。
你能言善辯,明於治亂,你是楚懷王的得力左膀,天下人尊敬你,擁戴你。但是,人一旦成功了小人就不會放過污衊誹謗的機會。他們見不得你的得寵,嫉妒甚至憎惡你的才華,於是流言惡語便被製造出來。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人之語謗君子之為,以小人之語妒君子之才。於是,你被疏遠了。你在寂寞中獨行,陪伴你的是你剛直的精魂。苦悶中你賦《離騷》,抒發你內心的苦楚與悲憤。
終於,你還是無法適應殘酷的現實,你決定與汨羅江為伴,站在江邊你終於道出了心中壓抑的不快:「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你寧願「赴長流而莽於江魚腹中」,也不願「皓皓白雲而蒙世之溫」。
你縱身一躍,以轉瞬即逝的生命表達你對朝廷的怨恨,在江中留下一顆不屈的心和一首不朽的詩!
3. 看屈原觀後感作文800字
《屈原》這部作品是我在晚上熄燈以後拿來翻看的。
借著台燈那微弱的白光,用了兩個多小時就看完。其實每次靜下心來看書,就會把書中所描繪的情節,在自己的腦海中放入一張幻燈片,讓它清晰地在眼前放映出來.屈原,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世界名人,在這篇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個高大而雄渾,深沉而奔放的屈原形象。
全書以《橘頌》開始,極力地塑造屈原詩意的靈魂,表現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從高的德行。他教育弟子宋玉:在大波大瀾的時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他被張儀他們陷害,致使被革職,又被他們稱為瘋子。在向風,雷,電的吶喊中,使人看了心情也跟他的一樣,心潮澎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那是反抗的吶喊,戰斗的召喚;那是對黑暗的猛烈攻擊,對光明的熱切嚮往;那是高尚情操的獨白,是凜然氣節的贊頌。最後,屈原與衛士甲一起到漢北去抵禦強暴,捍衛祖國。
「最毒婦人心」。也許我不該說這句話,因我是一個女孩。但是看到南後這一形象,我又覺得我說這句話沒有錯。她是一個心狠手辣的陰謀家,在輕佻,妖艷的軀殼里,藏著放縱和淫盪,身居高貴,榮耀的皇後之位,卻陰險,冷酷,兇殘,為鞏固寵位,不惜殘害無辜,誣陷忠良,與亂臣狼狽為奸,愚弄國王,把楚國和百姓推向覆滅的深淵。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都喜歡裡面的嬋娟。嬋娟是屈原的侍女和弟子,她是一個心地善良,剛強不阿的女孩。當屈原被蒙冤時,她卻發誓要跟先生站在一起,她不相信外面的流言,她相信先生是清白的。在與南後見面時,她絲毫沒有表現出一點兒畏懼,南後要割她舌頭,她沒有臨陣脫逃,相反,她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被南後關進檻里後,宋玉和子蘭來救她出去,但是她沒有出去。最後,由於誤飲屈原的毒酒而死,她用自己的生命粉碎了敵人企圖謀害屈原的陰謀。一個那麼善良的女孩,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國家,她是屈原精神的繼承者,是真善美的化身。郭沫若曾說嬋娟在斗爭中「化為永遠之光明,永遠之日光」。
屈原的形象是偉大的,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沉思,南後的陰險毒辣,亦是如此。
4. 深入民間的屈原讀後感
屈原是我國戰國時期的愛國主義詩人及政治家,我很敬佩他.
屈原十歲就成了小神童.有段時間,他的家鄉經常遭受秦兵的騷擾,他組織隊伍,把他們打的落荒而逃.後來,屈原得到了楚懷王賞識,做了高官.為了祖國的將來,他改製法,與他國聯盟,終於,楚國強盛了.
但是,屈原遭小人誣陷,流放偏遠地區.他十分悲憤,痛惜自己的理想不能實現,於是,他寫下了《離騷》,《九章》等作品.
公元前278年,秦國消滅了楚國,屈原悲痛萬分,寫下《懷江》後投江自盡.
我為屈原感到惋惜,雖然胸懷大志,但是機遇甚少.他愛國憂民,但老天弄人,有了用武之地,卻又似夢一場.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像金子被永遠埋在地下,再無發光之時.
我敬佩他那顆愛國之心.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為了國家能富強,他嘔心瀝血;為了人民能幸福生活,他絞盡腦汁.
他的文采也令人驚嘆,以詩抒情,以詩來表達自己堅持正義,遭受打擊,信念絕不動搖的堅定決心.
而我們呢?現在的人,哪個不是好吃懶做?哪個能完全做到不愛錢愛利?學生們也一樣,胸無大志.怪不得有人曾說過:現在的我們沒有進化,反而退化了.
我們要有恆心,有毅力,有愛心,有激情,有夢想.這樣,我們人類文明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讓我們竭盡全力的去努力,去創造那個頂峰吧!
5. 求一篇屈原離騷的讀後感(1000字,高中生水平的)
讀了《離騷》的前半部分,心裡一直覺得有什麼在抖動。也許,冰冷的文字背後,隱藏的是詩人火熱的心。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離騷》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 以至於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詩 人鮮明的個性光輝,這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離騷》的創作,既植根於現實,又富於幻想色彩。 詩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通過極其豐富的想像和聯想,並採取鋪張描敘的寫法,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詩中又大量運用 「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意識品性、復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所謂「《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於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王 逸《楚辭章句》),說的就是這一藝術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並不僅僅停留在個別事物的類比上,還體現於整個形象體系的構思中,因而又含有整體上的象徵意義。《離騷》在語言形式上,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統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則往往配以「之」、「於」、「乎」、 「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也有全句不用虛字的。這種新的詩歌表現形式,為《詩經》以後興起的騷體文學奠定了基礎。 《離騷》中又多用對偶。據統計,全篇對句在百句以上;並已出現了錯綜對,如「固時俗之工巧兮,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在一句中,還往往以雙聲配雙聲,疊韻配疊韻, 前者如「鬱邑而傺兮」,後者如「聊逍遙以相羊」, 等等。這就形成了《離騷》的詩句在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中又富於變化的特點,讀來節奏諧和,音調抑揚,具有一種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同時,《離騷》又大量運用楚地的方言詞彙,如「汩」、「搴」、「莽」、 「馮」、「羌」、「諑」、「傺」、「閶闔」等,並常將狀詞冠於句首,帶有濃厚的南國情調和地方特色。詩中對形容詞的使用也十分恰切並具有新意,如寫雲霓翻騰之貌,「岌岌」喻高冠聳然之勢,「蜿蜿」 狀神龍游動之態,都可謂循聲得貌,曲盡其妙。《離騷》在藝術上取得的高度成就,與它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光照千古的絕 唱,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曾贊之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漢文學史綱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範。
《離騷》作於楚懷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漢北後的兩三年中。漢北其地即漢水在郢都以東折而東流一段的北面,現今天門、應城、京山、雲夢縣地,即漢北雲夢。懷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和主張聯齊抗秦,被內外反對力量合夥陷害,而去左徒之職。後來楚國接連在丹陽、藍田大敗於秦,才將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齊國。至懷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於黃棘,秦歸還楚國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漢北。
漢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遠。《離騷》當是屈原到鄢郢拜謁了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後所寫。詩開頭追述楚之遠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臨睨舊鄉」而不忍離去,中間又寫到靈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節,都和這個特定的創作環境有關。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傷靈脩之數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上完全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託情意,「以情為里,以物為表,抑鬱沉怨」(劉師培《論文雜記》)。而詩人採用的比喻象徵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於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於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盪盪,不見端緒。但是,細心玩味,無論詩情意境的設想,還是外部結構,都體現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匠心。
從構思上說,詩中寫了兩個世界:現實世界和由天界、神靈、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風、雷、鸞風、鳥雀所組成的超現實世界。這超現實的虛幻世界是對現實世界表現上的一個補充。在人間見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樣見不到天帝;在人間是「眾皆競進以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樣一事無成。這同《聊齋志異》中《席方平》篇寫陰間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經過由人到鬼的變化才到另一個世界,而《離騷》中則是自由來往於天地之間。這種構思更適宜於表現抒情詩瞬息變化的激情。詩人設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傳說中的神山昆侖之上,這是與從原始社會開始形成的一般意識和原型神話相一致的,所以顯得十分自然,比起後世文學作品中通過死、夢、成仙到另一個世界的處理辦法更具有神話的色彩,而沒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詩人所展現的背景是廣闊的,雄偉的,瑰麗的。其意境之美、之壯、之悲,是前無古人的。特別地,詩人用了龍馬的形象,作為由人間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間的工具。《尚書中候》佚文中說,帝堯繼位,「龍馬銜甲」。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龍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駿馬。《周禮》中說「馬八尺以上為龍」,《呂氏春秋》說「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在人間為馬,一升空即為龍。本來只是地面與高空之分,而由於神駿變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則高空便成了天界。詩人藉助自己由人間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間的情節變化,形成了這首長詩內部結構上的大開大闔。詩中所寫片斷的情節只是作為情感的載體,用以外化思想的斗爭與情緒變化。然而這些情節卻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長篇抒情詩易流於空泛的弊病。
從外部結構言之,全詩分三大部分和一個禮辭。第一部分從開頭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自敘生平,並回顧了詩人在為現實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斷自我完善、不斷同環境斗爭的心靈歷程,以及慘遭失敗後的情緒變化。這是他的思想處於最激烈的動盪之時的真實流露。從「女媭之嬋嬡兮,申申其詈予」至「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為第二部分。其中寫女媭對他的指責說明連親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獨是無與倫比的。由此引發出向重華陳辭的情節。這是由現實社會向幻想世界的一個過渡(重華為已死一千餘年的古聖賢,故向他陳辭便顯得「虛」;但詩人又設想是在其葬處蒼梧之地,故又有些「實」)。然後是巡行天上。入天宮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掙扎與不斷追求的頑強精神。從「索藑茅以筵篿兮」至「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為第三部分,表現了詩人在去留問題上的思想斗爭,表現了對祖國的深厚感情,讀之令人悲愴!末尾一小節為禮辭。「既莫足以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雖文字不多,但表明詩人的愛國之情是與他的美政理想聯系在一起的。這是全詩到高潮之後的畫龍點睛之筆,用以收束全詩,使詩的主題進一步深化,使詩中表現的如長江大河的奔涌情感,顯示出更為明確的流向。詩的第一部分用接近於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現了詩人所處的環境和自己的歷程。而後兩部分則以色彩繽紛、波譎雲詭的描寫把讀者帶入一個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現出無比廣闊、無比神奇的場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雖然不能不說是一首飽含血淚的傑作,但還不能成為像目前這樣的浪漫主義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後兩部分而沒有第一部分,那麼詩的政治思想的底蘊就會薄一些,其主題之表現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既含蓄,又明確;既朦朧,又深刻。
《離騷》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徵。「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長顑頷亦何傷。」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寫上「屈原」二字,人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就是因為都依據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徵性的描寫。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循繩墨而不頗」),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反對統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陳辭一段可見)。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範,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徵的手法。如以採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佩帶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來,是照應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徵性地表現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於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來,「香草美人」就已經成為了高潔人格的象徵。
再次,全詩以四句為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回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最後,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離騷》不僅是中國文學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趙逵夫) 從屈原在當時社會中的身份來說,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詩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創作成就來說,他又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詩經》中也有許多優美動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眾性集體性的創作,個性的表現甚少。而屈原的創作,卻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熱情打上了鮮明的個性烙印。這標志了中國古典文學創作的一個新時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詩人。他關心國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為堅定的愛國者受到高度評價。雖然他的愛國和忠君聯系在一起,在這一點上,他並不能背離所處時代和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但同時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較為強烈的自我意識。他並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僕,而是以君主從而也是國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對自己的政治理想與人生理想有堅定的信念,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與自身所屬社會集團的大多數人對抗,寧死不渝。這就在忠君愛國的公認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獨立思考、忠於自身認識的權利。作為理想的殉難者,後人曾從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處世的方式,也被後世正直的文人引為仿效的榜樣。
屈原的作品,以縱恣的文筆,表達了強烈而激盪的情感。漢儒曾說,《離騷》與《詩經》中《小雅》同為「忽而不傷」之作,明代詩人袁宏道於《敘小修詩》中駁斥道:《離騷》「忿懟之極」,對「黨人」和楚王都「明示唾罵」,「安在所謂怨而不傷者乎?」並指出:「勁質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風」的特點。他的意見顯然是正確的。不僅如此,屈原贊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實袒露;詠唱神靈的戀愛,是熱情洋溢、淋漓盡致;頌揚烈士的犧牲,是激昂慷慨、悲涼豪壯……。總之,較之《詩經》總體上比較克制、顯得溫和蘊藉的情感表達,屈原的創作在相當程度上顯示了情感的解放,從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於生氣和強大感染力的詩歌風格。由於這種情感表達的需要,屈原不能滿足於平實的寫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話材料,用奇麗的幻想,使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宏瑰麗的特徵。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後代個性和情感強烈的詩人如李白、李賀等,都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發。
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破滅了夢想。他畢竟沒有被現實擊倒。他不能成為歷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為偉大的詩人。
香草美人,講述著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瓊枝玉樹,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輪廓。
曾經,是那麼的躊躇滿志。後來,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違背了他的本意。憤怒、煩惱、失望,每一個失敗者都會經歷的心靈痛苦,令他刻骨銘心。他只有在竹簡上、絹帛上寫出自己的苦惱,留給後人。
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或許還日思夜想,想著君王有一天會醒悟。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真的絕望了。他無法挽救國家,無法使國家強盛,只有看著國家走向毀滅。
他也不是沒有過彷徨的時候。「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既然無法改變,只有選擇遺忘。他想盡辦法遠離這個圈子,然而,他最終回來了。對於他而言,是否能夠有所作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離開並非是他的本意。在人的心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斗爭。是否有過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評價一個人物的關鍵。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強大、也最可怕的力量。而屈原,是一個有信念的人。
他有信念,然而無法成功。失望、痛心,在這個時候達到了極致。徘徊著,只有一束束美麗的香花,可以略減他的痛苦和失落。
換一個角度來想,如果屈原能夠順從一些,或者能夠注重一下與那些小人的交往方法,或許就能免於災難。然而,他根本不是那樣的人,做不出那樣的事情。他是寧折不彎的人,在他眼中,那不是圓通,而是鬼鬼祟祟、違背原則。他是一個堅定的人,但因為他只注重自己的堅定信念,所以只能一事無成。
既然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就只能逃避。在流放的路上,他開始吟詩作賦。每一首詩篇中,都滲透了幾許蒼涼和悲壯。或許,是現實的失意,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千古留名的詩人。
歷經千年以後,再讀他的作品,不知道該做何感想。他是幸運的,他寫出的詩篇流傳千古;但他又是不幸的,終其一生,他也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
屈原是一位愛美的詩人。他對各種藝術的美,都不以狹隘的功利觀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處處渲染音樂歌舞的熱烈場面和引發的感動。「羌聲色之娛人,觀者憺兮忘歸」,在屈原筆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樣,他的詩篇,也喜歡大量鋪陳華美的、色澤艷麗的辭藻。他還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賦予草木、魚蟲、鳥獸、雲霓等種種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託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詩歌的美質。大體上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注意華美的流派,最終都可以溯源於屈原。
在詩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詩經》那種以整齊的四言句為主、簡短樸素的體制,創造出句式可長可短、篇幅宏大、內涵豐富復雜的「騷體詩」,這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6. 屈原的故事讀後感400字
這是個謬論啊。屈原一生都奉獻在改革上。屈原從小就懷著振興楚國的遠大志向。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館教育,飽覽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詩書。
楚懷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學侍臣晉升為左徒。這職務相當高,僅次於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相當於後來的副宰相。這時候,屈原才22歲。
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張的提出,在楚宮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老百姓拍手叫好,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因為屈原的政治主張特別是改革主張,跟楚國早年的改革家吳起有許多共同之處,對舊貴族勢力顯然不利,對楚國內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現後鄭袖、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後的公子子蘭。他們結成死黨,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用惡語中傷屈原。
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分賞識,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為孤傲自大,頭腦簡單,無一定主見。懷王經不起鄭袖、靳尚一夥的挑唆,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職務,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務,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 從此屈原鬱郁而行。
楚懷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見親秦派已經得勢,趁著懷子欞柩運回郢都,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拚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擊。他被流放了,標志著他的政治生涯的結束
可以說屈原的一生都是個悲劇。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為何「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把滿腔憤怒化為詩歌。著《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發了他熱愛祖國、同情人民、嚮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熾熱感情。這些詩作如今萬古流芳。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克楚國郢都,長期在洞庭湖流域過著流放生活的屈原,深知楚國大勢已去,他絕無回天之力,只好以身殉國,於當年五月初月懷石投汩羅江而死,終年62歲。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一個改革家的悲劇,一個正義毀於邪惡的悲劇。縱觀他的一生,作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為後人所惋惜。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後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近代學者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尤其是有異彩的一等明星」。聞一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中國文學史》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大網路全書·文學》評價屈原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7. 影評《屈原》800字,快點,謝謝
汨羅江岸,你披頭散發,神情凝重,面色枯槁。空氣中充溢著凝重悲愴的氣味,這一刻我也屏息凝視,雖然早已知道結局的壯烈,但內心還是焦灼不安的不希望看見你縱聲一跳後留下的凄涼景象。
我知道你忍受了很多痛苦,你的身心備受煎熬,挫折的經歷讓你痛苦難耐,眾人的誹謗令你無可奈何。這樣的選擇一定是你經過良久思忖後做出的!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與死的權利,所以對於你的選擇,雖然我很不贊同,但卻表示尊重。
你能言善辯,明於治亂,你是楚懷王的得力左膀,天下人尊敬你,擁戴你。但是,人一旦成功了小人就不會放過污衊誹謗的機會。他們見不得你的得寵,嫉妒甚至憎惡你的才華,於是流言惡語便被製造出來。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人之語謗君子之為,以小人之語妒君子之才。於是,你被疏遠了。你在寂寞中獨行,陪伴你的是你剛直的精魂。苦悶中你賦《離騷》,抒發你內心的苦楚與悲憤。
終於,你還是無法適應殘酷的現實,你決定與汨羅江為伴,站在江邊你終於道出了心中壓抑的不快:「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你寧願「赴長流而莽於江魚腹中」,也不願「皓皓白雲而蒙世之溫」。
你縱身一躍,以轉瞬即逝的生命表達你對朝廷的怨恨,在江中留下一顆不屈的心和一首不朽的詩!——————
從小,我就聽爸爸給我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古代楚國傑出的政治家、詩人,他那不怕死,不貪圖榮華富貴,主張變法革新,他那種偉大無私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當我看《屈原》時,我就深受感動,甚至熱淚盈眶,他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前進。
屈原是我國古代楚國的一位大臣,為了國家興盛,他主張變法革新但被奸臣陷害,楚國國王不聽屈原的忠告,被秦國打敗,百姓遭殃,屈原十分痛苦,寫下了很多愛國詩詞,《離騷》是他的代表作,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
沒有變革,社會就不能前進,經濟就不能發展,國家就要落後,混亂,人們就不能過上好日子。我們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總設計師棗鄧小平就中國的實際情況,大膽改革,建立經濟特區,使貧窮落後的小村鎮發展成現代化城市,使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們小學生在這優越的環境里,要認真學習,刻苦鑽研,珍惜眼前的一切,盡自己的能力,多學一些知識,將來為建設祖國貢獻我們的力量。 ——————
他得知楚國淪陷後,一人獨自在江邊徘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哭笑著,頭發散亂,形容憔悴,狀似癲狂,然而我們都知道他不是真的癲狂,但我卻願此時他是真的癲狂!「我自命清高,我不是自命清高!」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著楚王,對著楚國的大臣們,對著楚國的千萬百姓大喊。「這是楚國的土地,可惜......」他突然趴下來,撫摸著眼前這片土地,這片他極愛極愛的土地,這是楚國的土地,是他願意為之拋灑熱血的土地,可是如今卻落入外國之手……他喃喃自語,像是撫摸著情人的臉一樣撫摸著這片土地,但是已經永遠無法改變楚國易姓的事實……「我要……我要與你們共存亡,我要與楚國共存亡!哈哈哈哈哈……」逐漸變弱的凄厲笑聲,望著滔滔的江水,他的眼裡失去了光芒,他的心已經隨著心愛的楚國逝去了,眼前的他,只是一具軀殼。「投身向水唱兮,心聲水裡響,狂歌一曲當哭唱兮,披怒發闖盪,飄然過千里兮,百重浪……」悲愴的歌聲響起,而他縱身一躍,從此陪伴他深愛的楚國大地而去,只留下幾千年後屏幕前的我們熱淚盈眶……
這是我自初中以來頭一次沒有注意到一個演員的外表,頭一次覺得屏幕里的那個人就是屈原,就是那個幾千年前悲憤投江的屈原…….於是又讓我想起了高中時學的《離騷》,當時只覺它難背、討厭,現在閉目回想,「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於是痛恨那時的自己竟如此寡情。如此熾烈的愛國情,那時竟能如視無物。
路漫漫其修遠兮
,
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原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五月初五日
行吟澤畔
楚國詩魂屈原
憂國寧死不屈
你把肉體獻給了魚蝦
把《離騷》留給華夏
汨羅江的水啊
為你奔流洶涌
……
在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不會中止斷流
今天是穩定和諧的節日
我們懷念你
為你投入竹葉裹米粽
請你享用,安魂
啊!不泯的屈原
你和江水一樣源遠流長
潤澤大地,情暖人間
這是近日看見的為屈原贊頌的一首詞,這才勾起了我對他深刻回憶。
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人。
因報國受陷而投江自盡
,
老百姓駕著龍舟去打撈他
,
為了不讓魚鱉吃了屈
原
,
大家紛紛往江中拋粽子
,
用粽子把魚鱉引開。於是民間就有了端午節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由此我記住
了屈原是個好人。
自古文人官場多失意。屈原在詩歌創作上獨步千古,然而在官場上卻屢遭排擠打擊,最終自沉汨羅
江。詩人餘光中寫道:
「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有龍舟競渡就有人擊鼓」
;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
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每當觀端午龍舟競渡,聽橈聲鼓聲人聲,把一條條江抬起,我就彷彿感覺,這
龍舟是從千年的歷史河道劃來,是在文化的航道里競渡。
龍舟――已成為一個民族紀念一位不朽精魂的恆久載體。無論粽子的清香、艾蒿的苦澀,已化作
千年習俗,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屈原身後
300
年卻並不見諸文字
,
幾乎在史書上消失。其實這是不足為奇的:秦
兵攻陷郢都,白起火燒夷陵,屈原以戴罪之身、亡國之民、
「專政對象」
,回天無力,抱石沉江,雖悲憤
慘烈,卻哪有資格「欽史」留名?他的著作,自然也在被禁被焚之列。直到秦亡漢興,劉項皆楚,司馬
遷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略考其事,
綜其終始,
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
楚國詩人才得以在太史公筆下
「復
活」
,散失民間的詩章重見天日,屈原的傳說在底層悄悄流行。正是黎民百姓保護了屈原及其詩作,使
「哀民生之多艱」
者得到了回報與慰藉!
嗟呼,
「其人雖已沒,
千載有餘情。
」
屈原——中國的愛民詩人!
屈原的作品是
他堅持「美政」理想,
與腐朽
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
錄。
他
的「美政」理
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
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離騷》
)
。
所謂「舉賢授
能」,
就是不分貴
賤,
把真正有才能的
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
,
反對世卿
世祿,限制舊
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
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
戚的歷史事跡
為例,說明了
不拘身分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
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
明法度,
即法不阿貴,
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
屈原的「
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與楚
國腐朽貴族集團及其勢力的
尖銳對立,
表達了他革除
弊政的進步要求,
而其最終目
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
使
楚國走上富強
的道路
,
讓楚國成為最強大的國
家。
與此相關
,
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
了楚國政治的
黑暗、
楚國
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和
大臣們的叛國,
表現了他堅
持「美政」理
想、堅持節操
,「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
精神;同時也表體了他憂國憂
民、愛國愛
民、矢志獻身
於祖國的決心。
屈原雖遭讒被
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
念,希望楚王幡然悔
悟
,奮發圖
強,做個
中興之主
。他明知
忠貞耿直
會招致禍
患,但卻
始終
「
忍而
不能舍也
」
;他明
知
自己面臨
著許許多
多的危險
,在
「
楚材
晉用
」
的時代
完全可
以去別國
尋求出路
,但他卻
始終不
肯離開楚國半
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
及其
「
可
與日月爭光
」
的人格與意志。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雖然
屈原離開人世已經二千二
百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卻一直在人間閃耀著晶瑩奪目的光彩。
我反復讀過屈原的詩,反復在咀嚼文字背後的政治意義。他對政治的思考相當精細,但他統
籌不了整個背景,
他還是回到單純的文人世界。
但是,
屈原的文字支撐著中國一代代文人們的文學
修養與人格,作為
21
世紀的我們,在沐浴了一代偉大文豪的光輝和榮耀之後,該做些什麼呢?這
並非吃幾個粽子就夠的。
在擦乾嘴唇的那一刻,
有沒有人能夠感受到滯留於唇邊的苦?有沒有人能
夠咀嚼出那種無人替代的攪心的痛?端午節來了,
當我們吃粽子的時候,
更要翻出塵封的
《離騷》
,
沐浴更衣認真誦讀,
讓清新雅緻的古韻沉澱到浮躁精神中,
用清明坦盪的悠遠精神敲打麻木的神經,
用理想人性之光提醒曾有的遲鈍,努力成為一個高雅謙遜、通情達理的精神君子,而不要成為
「
庸
俗的賺錢機器和齒輪
」
。
當下社會精英,其實就是古之所謂
「
士
」
,
不僅與世同濁、
偕眾而醉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人還
是
「
先天下之濁而濁
」
,願意盡力爭取的只是一己之名利。因此繼續提倡屈原之
「
道
」
,引領社會精英
們多些追求、多些承當,多些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極有必要,極為重要。一個國家的強盛,
必先
強精神。
曾看見這一片
報到,
在屈原故鄉秭歸縣徐家沖港灣
,每年都要舉行
延續了千百年的「清晨祭
江」儀式
,
秭歸縣縣城還籠罩在一片暮靄之中,但在徐家沖港灣的江邊祭壇前,早已聚集了不少市民,
他們等待著每年一度的
「清晨祭江」儀式的開始。祭壇處,高高的招魂幡在隨風飄擺
;
招魂幡前,是三
閭大夫屈原的靈位,靈位前,擺放著白、紅、黃三種顏色的龍頭及龍尾主祭向啟良負責為龍舟披紅。將
大紅緞子披在龍頭上後,來到屈原靈位前鞠了一躬,口中念道:「端午佳節悼忠魂,大夫豪氣世長存,
移風雅俗今尚在,忠貞清冽日月同。」
「招回屈原其魂兮,天不可上兮,上有雲層萬里
;
地不可下兮,下有九關八極„„」司歌者凄慘婉
轉的「歌魂贊」,飽含屈鄉人民對於屈原的熱愛。聽著這朗朗上口的詩詞,不由得又一次沉靜在屈原的
凄涼悲痛中„
.
願端午節那萬千競渡的龍舟,能夠多載回些屈原的精神,使更多人重新登臨屈原遺
留的那座精神島嶼。
昔日,古人報國無門,今日海闊憑魚、天高任鳥飛,祖國為我們展現了廣闊的報國機緣,等待我們
去發現,去探索,去發揚我們中國的偉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