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紀錄片影評
Ⅰ 紀錄片專業影評怎麼寫 為了藝考! 急啊!!
紀錄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紀實性,紀錄片的本性應當是客觀物質現實的復原。在紀錄片的創作中,集中反映不經人為控制的敘事結構,堅持紀錄片的紀實本性,並不排斥可以擁有其他屬性,如藝術性 政論性 文學性 哲理性等,但他們都服從於紀實性,而且通過紀實性來表現。通俗點說,紀錄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 環境 事件真實 真實反映生活的新片種,客觀反映 極少有編導主觀色彩。但是無論這部電影反映的一系列屬性,前提必須真實。
那麼該怎麼評紀錄片吶?在這里向大家講一個固定格式套路:結構——真實性——畫面——色彩,如果你按這個套路走的話,即使你語言不夠華麗,分數也差不到哪去,不會看著很亂,沒有條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紀錄片的分析中,把握長鏡頭是非常重要的,長鏡頭伴隨紀錄片至始至終,通過長鏡頭記錄特寫畫面,用中景全景對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烘托氣氛,從而闡述現實意義,比較成功之處。
而藝術片因為不是重點(不是重點不代表不會考)在這里不多說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記錄片差不多:結構——畫面特點——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個真實性。除了上述,藝術片需語言優美,詞彙華麗才能體現其藝術性。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貶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二)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紀了優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棗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四)電影特性的評論。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 電影語言評論。《 紅高梁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 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 平津戰役 的結構藝術》。
3. 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 開天闢地 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 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周恩來>的節奏藝術》
5. 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碟中碟>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音響》
7. 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 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 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活體、問答體、隨感錄。近年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緊扣"電影"與"評論"。
所評論的內容必須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從說明書和報刊故事中尋找。
要抓住電影藝術的特質,評論的對象有畫面感、運動感。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能獲得對影片的大致了解,認同你的觀點。
要展開評論,明確中心,嚴密地進行說理與論證,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觀點而無論證。
(二)總體把握,細部突破。
首先對一部影片有正確的總體評價,在此基礎選擇一個較小的視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鑒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雲亦雲。
另一方面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力求寫出鞭辟入裡的專論,不要寫泛論、散論。目前各類報刊包括專業電影報刊為了搶時效,搞"炒作",發表的大多是新聞記者根據編導散發的資料摘編的綜合評介,陷入"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藝術特色+演員介紹+拍攝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側重於社會意義的評論要注意兼顧影片的藝術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銀幕形象進行說明與論證。有一學生寫《火燒圓明園》的影評,只是對這一歷史事件抒發感慨,全文與影片毫無關系,嚴格講這樣的文章不是影評。
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評論要把握藝術表現中體現的思想內涵。
要講究評論文章自身的藝術性。
(四)注重思辯、講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求新穎、深刻,寧可是"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不要趨同,說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確觀點"。構思立意如同兵家謀略,"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耳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
注意評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注意句式長短得當、音韻和諧,既要有理論色彩,又要明白曉暢,讓理論文章給人語言美感與動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認為看電影就看電影唄,評什麼?論什麼?但事實上,在你寫影評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回溯在這一個半小時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爛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用什麼眼光來看?沒人願意製造一部人人唾棄的大爛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爛片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製片.導演.演員們用著不同的想法來拍攝?
這些,當你開始用心寫影評時,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明,想的范圍愈來愈廣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體會,也能將你的體會帶給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評中,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文筆進步了,看電影時能看到更多的細微末節,能感動到心靈的深處,那麼,你成功了
當然,沒人是一蹴可磯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學創作者外),當我自己回顧一開始寫的文章,也覺得自己的文筆生澀,眼光不夠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發現自己很自然的就長篇大論了起來,當然,現在依然不夠好
最好的一句話是-
"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
不是一定要中規中矩的寫影評,正面.反面.側面的見解都是很獨到
化簡為繁,化繁為簡,字字都是精采
28%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聽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本質,發掘影片本身所包括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剖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剖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要實事實是地剖析評價。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剖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電影《花季,雨季》時,在一片叫好聲中,有同學冷靜地認為編導將銀幕中的學生形象給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剖析。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低進行剖析。這種剖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觀賞優秀影片來解決。每年的美國奧斯卡電影大獎評選,世界各國的影展都給我們供給了這樣的機遇,雖不能親臨其境,但通過多種媒體一樣能懂得動態,捕捉到世界電影發展的最新信息。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對於我們師范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能、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隨著寫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剖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發掘,連綴成篇。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電影最直觀可感的,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剖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幕上的111ttt.com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
我們在寫影評的進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盛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本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Ⅱ 紀錄片的影評該怎麼寫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電影《花季,雨季》時,在一片叫好聲中,有同學冷靜地認為編導將銀幕中的學生形象給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每年的美國奧斯卡電影大獎評選,世界各國的影展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雖不能親臨其境,但通過多種媒體一樣能了解動態,捕捉到世界電影發展的最新信息。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對於我們師范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巧、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隨著寫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分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挖掘,連綴成篇。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電影最直觀可感的,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幕上的共產黨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Ⅲ 紀錄片《最後的山神》影評
——評《最後的山神》
定居像一道線,劃開了鄂倫春人的過和現在。
《最後的山神》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孟金福夫婦山林生活的故事,這看上是一個很平淡的故事,而且從中沒有很是強調他的生活是怎樣,但是卻讓觀眾走進山民的內心世界。影片中從畫面上的使用,人物的細節刻畫以及音樂的轉場上都使其籠罩著一層靜穆的悲哀,一股遺老的味道。
該片在畫面上傳遞著一種意念。影片中,進山拜神時,孟金福雙手合一,頭微微抬起,然後打開雙手,頭朝地上磕.一個全景,固定的長鏡頭,把一個這位最後的薩滿刻畫得栩栩如生.此時的山林中只有偶爾的幾聲鳥鳴.寂靜的環境渲染著庄嚴、肅穆的氛圍.正反襯著孟金福的信仰,他的信仰是庄嚴的、肅穆的,容不得半點馬虎的.而在人們砍掉了畫了山神的那棵樹時,一個中景看到孟金福跪在只剩下樹根的樹前將頭埋下,畫面中前景是半截的樹根,而背景才是孟金福蜷縮的身影,兩者相互映襯,「山神」與他感同身受,孟金福流露出淡淡的悲傷。還有的是跳神的時候,全景鏡頭充分佔山人物的形體動作以及人和環境的關系,黃昏時,夕陽落下,金黃的色調,巨大的太陽,舞動的剪影,讓逆光的充分運用,使畫面彌漫著一股遺老的味道,這究竟是倒數第幾次跳神了。
該片在人物上的細節刻畫尤為突出。孟金福作為鄂倫春最後一位薩滿,他的行為中必然帶著很多鄂倫春人特有的氣息,時間萬物皆為神靈。每次進山都會拜山神氣球得到獵物,並且認為這是山神的施捨,打獵失敗時也會給跟煙山神,這些都折射出鄂倫春人的內心世界。他善良,不用夾子和套索打獵,因為他知道分老幼的獵殺;他自信,不用先進點的槍,因為這不能展示他的技術;他質朴,看見畫有山神的樹被砍掉時沒有過多的言語,因為覺得就像自己被砍伐了。如果僅僅描寫孟金福或許還沒有一種遺老的味道。那麼從描寫郭寶林時,可以看出年輕一代只能看到山林就是山林,而老一輩則是看到山林是有靈魂的,可是孟金福母親也說過一句話"神走了,不會來了。"那麼究竟是兩代人的思想差異呢?還是什麼? 所有人都不再相信神靈的庇護,也沒有人能理解孟金福這個最後的薩滿的悲哀。誰也不能,就連同為鄂倫春人的他們也不能。
該片在音樂上的巧妙獨特。一段段似悠揚似憂愁的音樂與畫面形成聲畫同步,山林中的景色,白白的雪地,湛藍的天空,漸隱漸入,這些看上微不足道的情景,正是山神所代表的的食物,而畫面與音樂相互配合使情緒的拉長。山神究竟還在不在?時代的必然變遷,即使孤獨,也無力反抗。
Ⅳ 日本有一部紀錄片叫做《731部隊的真實》,你怎麼看
發自內心的感嘆一句:算他們有良心!
我去年剪輯了一部科教片,裡面就有關版於七三一部隊的內容。權我本人也親自去觀看過哈爾濱的七三一部隊遺址舊館。通過一些歷史物品的展示,以及當時被實驗人員的自我陳述資料,日軍的罪行真的歷歷在目。
有一部影片還原了一些當時的畫面,叫做《黑太陽七三一》。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當時七三一部隊的罪行。當時那個導演為了畫面真實,真的買了一些屍體去做道具。在冰凍實驗的拍攝中,為了讓演員表演更加真實,竟然真的在室外做了這個。雖然是在一些人員的保護下,但演員還是受了很多苦,據說那位演員就是導演的侄女。
後來因為影片畫面太過血腥,成為禁片。而我為了更多地了解,在網上找到資源下載到了這部電影。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才敢看,有很多畫面讓人毛骨悚然,我覺得那是人性丑惡面的極端了。所有的實驗都是殘忍至極!
我們也因為當時的影片與七三一新館的工作人員交流過,據說在日本的歷史書中並沒有對七三一部隊罪行的描述。但是有很多日本人來館里拜訪過,並且為自己國家曾做過這么反人類的罪行而表示深深的歉意。
雖然這是史冊上慘痛的回憶,但我們身為後人更要汲取教訓,銘記歷史,警鍾長鳴。願世界和平。
Ⅳ 紀錄片《高三》影評
曾經年少:《高三》
同樣是這樣的季節,一年前,我跟風去看了《高考1977》,現在情節已經基本遺忘,只記得那裡面有一個女生考上了北大。我還記得,那時我在日記里寫道:能通過某種方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是一件多麼幸福和可貴的事情。
同樣是這樣的季節,四年前,離高考還有20多天的時候,窗外的法國梧桐的葉子已經綠得很鮮艷,天氣已經非常燥熱,沒有空調的教室里,時常聽到扇扇子的聲音,還有班主任的教導聲,還有課間同桌的歡聲笑語……
偏偏是在面臨畢業的時候,心懷著很多壓抑和感傷,我遇到了這部紀錄片,和那裡面的老師、家長和同學們,遇到了自己的回憶,遇到了當年的自己。
影片里講述的是,福建西部一個山區小縣城中學文科班的高三故事,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涵蓋了太多的內容:父母的殷殷期盼,老師的諄諄教誨,青春的希望與叛逆,清醒與懵懂,挫折與勇氣、理想與追求……還有高三一年可能經歷的很多事情:黨會、班會、家長會、早讀、早操、晚自習、體檢、照畢業照、早戀、泡網吧……
片中的班主任老師,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他除了具備眾多高三班主任必備的責任心之外,還真實地了解每一個同學的想法,與每一個同學真誠地交流,他不僅僅是一個鞭策者,而更是一個引導者和陪伴者。送走了一批有一批的學生,他年復一年地駐守在這個崗位上。
片中的學生們,有積極上進非常努力的,也有頑皮、偏執與迷茫的。他們生活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有一點大抵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在這一年都經歷了真正的成長。那個成績好的女孩子,在距離高考還有100多天的時候,把北大校歌《燕園情》抄寫在日記本上,這個細節讓我非常感動,心中有夢想和執念,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那個父親早逝的男孩,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喝得爛醉,在距離高考還有14天的時候離校出走,最後在與自我斗爭的過程中重新回到學校,奔赴考場,追求理想,這也讓我非常感動,經歷過挫折又能爬起來的人生,是值得敬佩的。
對於本片,又可能會有另一種思考,譬如,關於中國教育的發展趨向的冷靜思考,那麼多的年輕人,為了走出大山,肩負著讓人難以想像的壓力,班主任老師每一年都重復著幾乎同樣的勞動,對這樣的教育制度以及它帶來的種種辛酸和壓抑,他早已適應,早已麻木。
但是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未必全部是這種比較沉重的思考,甚至可以說,更多的是關於自己成長的回憶和思考。
中學的那幾年,可能是我成長最快的幾年。毫不誇張地講,高三那年給我帶來的幸福感,是一輩子都難以超越和忘懷的。
那個時候,生活非常純粹,一個明確和清晰的目標引領著我每一天的生活,我把從北大帶回來的未名湖圖案的掛歷放在一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地方,每次看到它平靜的水面,我的心就會安靜下來。
那個時候,每天晚上爸爸10點准時來我房間熄燈,所以我每天抓緊時間快速地把作業做好,以至於數學作業的證明題我確定我會做的時候就直接在上面寫上「即得證」三個字了事,然後迅速地完成當天計劃的復習任務,省下的時間我就用來讀書剪報,每天10點的時候都會戀戀不舍地合上喜歡的閑書,我睡覺以後媽媽會幫我做課外閱讀的讀書筆記,為的是給我積累好的寫作素材。
那個時候,我每天6點02分起床,這是爸媽精心給我計算的時間,每天我會在優美的英語散文朗誦中醒來,然後吃完早飯精神飽滿地去學校,晨讀的時候我不會浪費一分鍾的時間,上課的時候我會在老師講笑話的時候我會忽略之,自己復習做過的習題。
那個時候,我不上網,沒有qq,沒有博客,沒有豆瓣,但是每天都有最知心的朋友與我交流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我也會經常寫日記,每次班主任讓交周記我都會交特別長的一篇,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的感悟,班主任老師會在我的周記之後給我很多的鼓勵。
高三那年的春天,陽光經常是溫暖的,南方的雨也不那麼多,幾次模擬考的天氣都非常好,澄澈的陽光灑在考卷上,我考試用的圓珠筆顫抖的光影,像是有一個生命在試卷上跳舞。那是我目前為止見過的家鄉的最後一次春天,讓自己對家鄉春天的記憶定格在那一年,也沒有什麼需要嘆息和遺憾的了。
高三那年就是那樣過來了,像是一支班得瑞式的輕音樂,最後是漸漸回歸到安靜,偶爾還伴有聽得見的鳥語和聽不見的花香。高考結束之後,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顧城的詩》。拿到北大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比自己想像得要平靜得多,過了一整個夏天,我來到現在置身的這個園子,開始如同我現在的生活,如今,這樣的生活,已經走到盡頭了。時光真瘋狂。
我對自己的現狀基本還算滿意,但是,我沒有像高三時那樣的純粹、那樣的激情了,我經常會莫名地犯困,經常會一天上了幾節課、寫了幾篇劣質的論文還覺得乏力得很委屈,偶爾寫的小文章,很多大抵也都是對生活的抱怨,我估計現在遇到的一些煩心事,或許是高三那時候的我完全可以忍受的。我本以為我會在清晨經常去靜園讀書,但是這四年來我似乎幾乎沒有讀過英語。我高中的時候,老師講笑話我就不聽,專看書復習,現在,在國際貿易的課堂上,老師講笑話我才會想認真聽,講正事兒我反而想逃避。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變化可能是永恆和必然的,但是這樣的一種變化的方式,可能是一種悲哀。
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突然想起一句我在考完高考當天晚上看到的一句話,「高考是中國學生的成人禮」,記得當時我冷笑了一下,然後覺得很凄涼。現在的我還是覺得這句話給人一種很殘酷的感覺。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高三那年,賜予我們的成長,是不可替代的。
Ⅵ 紀錄片《空山》影評
1997年,有一部叫《空山》的紀錄片開始拍攝。全片以宋雲國為主線,講述了位於中國大巴山南麓上的一個103平方公里的大山壩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壩子里居住著六千多人,因為整個壩子處於石灰岩地區,裸露的石灰岩竟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使地表含水層遭到極大的破壞,這就造成整個壩子常年嚴重缺水,山民們的祖祖輩輩都只能靠雨水為生,他們把雨水叫作"救命水"。因為缺水,山就少了幾分靈氣,所以人們就稱之為"空山"。
《空山》的開篇是宋雲國的輕誦:天上下雨灑灑稀,莫嫌我來穿舊衣,十個指姆有長短,山林樹木有高低。宋雲國是一個老實的農民,因為缺水,他倒插門來到媳婦的家裡。"空山"家的女孩子們是留不住的,在還未成年的時候就早早的嫁出去,但類似於宋雲國這樣的情況也是多見的,人們都在困境中堅強的活著。《空山》里有很多經典的鏡頭,都如實反映了壩子里因為缺水而造成的困難局面,人們的生活都異常的艱苦,特別是人們的飲水問題更是得不到緩解。《空山》里有一組長鏡頭,宋雲國的孩子紹娃子進屋用盆里的剩水洗臉,隨後紹娃子習慣性的把水倒進門口的小壇子里,倒完水後他再用背簍將壇子蓋起來,然後等牲口回來給牲口喝。如果壩子里的水溝沒有水之後,宋雲國必須得背著背簍到十幾里地外的蓄水坑打水,接一桶水需要五個小時,背一桶水早晨從家裡出來,有時候都會在太陽下山後才能趕到家。因為缺水,加上土地貧瘠,空山壩只能播種玉米和土豆這兩種旱種物。玉米成了山民們的生食,《空山》中,紹娃子拎著空袋子去鄰居家借玉米。本來想借30斤玉米,後來只借了15斤,7歲的紹娃子背著重重的袋子回了家。五月的壩子村,陽光燦爛,宋雲國在地里種起了向日葵,他聽說種向日葵可以賣很多錢,最重要是因為向日葵好栽種。六月,空山壩已經停水20天,喝水是眼下必須解決的問題。空山壩的年長者說,空山壩曾經有一條美麗的大河,貪戀人間美景的七仙女經常偷偷來到空山下河戲水。玉皇大帝知道以後勃然大怒,便發配七仙女在空山立地成佛。最後,大河消失了,多了座美麗貧瘠的山,後人將這座山取名為"七仙包"。七仙包將空山壩團團圍住,它們並沒有發揮傳說中的神奇力量。幾乎在一夜之間,壩子里的六千多畝土豆苗全部開始枯竭,最有經驗的老人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宋雲國望著自家的已經死去的土豆苗,也只能無奈的搖搖頭罷了。七月來臨以後,宋雲國家種的土豆苗全部枯死。這個時候,人們已經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愛爾蘭飢荒症"。早在1845年,愛爾蘭人的主要口糧土豆,染上了病菌,有數十萬愛爾蘭人,因嚴重缺乏口糧而餓死,這場大規模的死亡成為著名的"愛爾蘭大飢荒"。而這次空山壩的受災面積,在中國都是少見的。
在美麗的十月,宋雲國種的向日葵在空山如此特殊的條件下奇跡般的全部成活了。滿山的向日葵開在田野間,燦爛的向日葵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了希望,那是生存的希望。日子仍然一天天的繼續,宋雲國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也是《空山》的希望!
Ⅶ 歷史紀錄片影評套話
歷史學不僅僅是一種活動,不僅僅是專門的學問或學術,也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內體系,它容更是一門在研究對象和任務方面都具有科學性的特殊學科。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來說,它不僅僅是一門一般意義上的科學,它更是一門完成的科學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科學。
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由於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既存事實,對歷史學是什麼的回答,就不應該再繼續停留在一般歷史學的認識階段,而必須把它當做一門完成的知識形態意義上的科學來看待。中國歷史指導其歷史研究;而且,並非每一個體歷史學家、每一次具體的史學實踐,都必須承擔起揭示某一或每一民族、國家的歷史運動特殊規律的任務。但是,諸如此類產生於歷史認識和歷史學發揮其功能與作用過程中,僅僅來自史學主體的主觀認識和這種認識形式、認識手段的特殊性和歷史學利用方式的特殊性,或發生在個體史學主體身上的特殊現象,來自歷史學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所產生的特性,而不是產生於歷史學確定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本身,更非結合今天歷史學發展現實狀況的東西,是不能成為否定歷史學是一門科學的根據的。
Ⅷ 紀錄片影評怎麼寫
又分為專業的寫,非專業的寫
專業寫影評,縱向從拍攝背景、拍攝手法,情節設置,意義專等多較為全面屬專業的角度來寫,橫向要與其他同類型的紀錄片做對比,有什麼新的特色等
非專業寫法,從個人主觀感受入手,帶給人的感受是怎麼樣的,好不好,想不想在看第一遍,有沒有什麼啟發,推不推薦等
Ⅸ 紀錄片梅蘭芳的影評
大眾影評網《梅蘭芳》影評:導演經驗與歷史經驗
ps:內容有點長,希望 對你有用,若要借鑒最好註明出自 大眾影評網
四合院和紙枷鎖 我小時候住的胡同,有梅蘭芳一棟洋樓,是有露台的二層小樓。 因了陳凱歌的這部電影,各種梅家的資料浮出水面,我才知道這 棟樓是梅蘭芳在民國時用來存古董的,而我小時候樓里已住了人。 洋樓做了中式的修正,在一片瓦房中竟然和諧。梅蘭芳是講 究的人,此樓花了心思。六年前,胡同改建成樓區,洋樓被推倒, 作為回遷戶的梅家,在樓房的包圍圈中,得到了一座新蓋的四合院。 樓區擠滿低檔汽車,四合院門前有一片空地,所以梅家門口總有 扭秧歌的老太太。 四合院是傳統,還是洋樓是傳統?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看 罷《梅蘭芳》,恍然明白了,四合院是傳統。傳統是個樣式,傳統 不需要生活的痕跡。好萊塢受批判,因為好萊塢電影是個樣式, 美國人不愛生活。 為了《梅蘭芳》,重看了《孩子王》。《孩》中教師第一次上課, 讓一學生自由發言,學生的反應是「你要整我么?」這不是 一句話,這是一個時代的險惡。憑此細節,陳凱歌便是一流的導演。 敘事藝術不是直言的,我們只表現人物關系。以人物關系的 變異,來折射社會。所以敘事藝術是反光鏡的藝術。 《孩子王》的敘事,有著極佳的分寸感,當學生說完「你要整我么?」,陳凱歌沒有順著這句話去發展故事,而是拍了別的事。 但這句話像一道創痕,留在觀眾心裡,一直在疼。很像是圍棋里 的「試應手」,閑置一招,不走了,等全局改觀後,這閑置的一招 就成了點睛之筆。 最重要之處不去濃脂艷抹地描畫,反而要閑置著,國畫里的「留 白」也如此。金聖嘆是以美術理論來批《水滸》的,明確地說中 國的畫法就是中國的文法。在東方的藝術里,圍棋、小說、繪畫 的原則是一致的,《孩》頗得此三昧,難怪李翰祥說《孩》是一部 「有道」的電影。因為其故事看似鬆散而內含玄機,是站在東方的 敘事傳統上。 《霸王別姬》有一場床戲,那是段小樓和妻子在受批鬥的心 理壓力下,爆發出了強烈的性慾。因為害怕,而情慾高漲 個變異的人物關系,折射著社會。他倆的床戲沒有在青春時出現, 陳凱歌非要等到這對男女老了,再拍他倆的床戲,真是高明。 可惜在上床前,菊仙多嘴,說自己害怕。其實,他倆做愛了, 就是他倆害怕了。拍害怕,就不要說害怕了。敘事是旁敲側擊、 意在千里的。多了兩句嘴,耽誤了好戲,普通地解釋, 就是表演課上的「無言少言」練習,限制語言交流,以培養學生 對行為的興趣。 因為表演是視覺化的,行為的魅力大於語言。在審美上解釋, 則涉及敘事法。朱天文是侯孝賢的編劇,她只用小女生的話語談 論藝術。她口中好的敘事為:「什麼都在裡面了!」 在裡面,就像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少男少女 的精氣神是完整的,所以有著令人一見鍾情的感染力;而年齡大了, 精氣神散了,理性分析能力增強,雖可令人欽佩,畢竟不是魅力。 所以好的敘事,要像唐詩一樣懵懂,宋詩不如唐詩,便是把事講 得太分明了。 我們現在的編劇觀念,過分講求事件演進的邏輯,傷害了事 件的血肉,結果很多片子前面情節的鋪陳,好像只是為了解釋後 面的結果,這便乏味了。 菊仙不必在床戲時說出一番她害怕的話,來跟觀眾打招呼, 以預示後面她將被整死的災難。設想一下,一個女人做愛了,接 著她被整死了這個直率的效果更有力。敘事不是為了直說人 物內心的,敘事是折射人物內心的,此處不需要她的內心。 一部電影里,內心表露得太多,往往達不到深刻的效果,因 為內心活動用語言表現出來,總是浮淺的。如果非要用語言,這 語言也要和內心想法有差異,這樣才能保證內心是寶貴的,這個 人物才是值得我們迷思的。羅蘭,身上 的最後一塊布拿掉後,就不性感了 《霸》中的瑕疵在《梅》的中年段落泛濫起來,人人都在掏心 掏肺地說話。《霸》中誤戲的「害怕」一詞,延續到了《梅》中, 梅蘭芳多次表示「我怕」,作為梅蘭芳紅顏知己的孟小冬則勸他「別 怕」說明他倆沒有愛情,真實的孟小冬把梅蘭芳罵成一個誘 拐少女的老泡,反而說明他倆有愛情。 陳凱歌的內心是美好的,這種美好是一代革命電影塑造的, 導演總是逃脫不了自己的童年。他筆下的梅孟之戀,很像是《革 命家庭》、《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地下黨的愛情,為了一個純潔的 理想而在一起,男女之間的活動主要是相互鼓勵。而梅蘭芳首先 是一個尤物。 即便是當代的男旦,也有尤物之感,與他們接觸,現實就破 碎了。他們的生活用語保留了很多的戲詞,管請坐叫「落座」,女 旦們反而在口語中避免戲詞,盡量跟時髦女大學生持平。男旦普 遍有清爽之氣,不單是女人的媚態,這點可以從扮演青年梅蘭芳 的余少群身上看出來。我分析,這是民國期文人對男旦追捧的根本原因,不是求同 性戀,而是求「清」。在古代詩詞、繪畫中,「清」都是高品,為 文人夢寐以求。這個結論,是我在查閱鴉片文獻時恍然明白的, 抽鴉片並不是常人想像的如海洛因、搖頭丸一樣的強刺激效果, 抽鴉片講究有一根老槍,要借眾生之力。 槍是在煙館里被千百人抽出來的,槍管內的煙油沉澱到一定 火候,就會產生一種類似名茶而強於名茶的口感鴉片還是 求的一個「清」字。 這種老槍一歇火就變味,只能留在煙館,不能獨享,是真正 的民主,所以大富之家抽鴉片也是去煙館的。鴉片、男旦、詩詞、 繪畫在民國文人眼裡是一樣的,只看是好哪一樁了。 陳凱歌《風月》中的大少爺是個煙鬼,但他躺在家裡床上就 抽了,說明他還是個土財主家的孩子,並不會抽鴉片,結果把自 己抽得心理變態、相貌如鬼據此分析,陳凱歌是懂鴉片的, 所以他也懂男旦。 真的懂,《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智囊的袁四爺不是簡單的同性戀,他是有審美的,對程蝶衣有一份敬畏之心,他在求「清」。做 梅蘭芳智囊的邱如白,則是個沒文化、不懂戲的人,這是陳凱歌 有意的設計:邱走七八步給母親夾菜,用手接著菜湯;邱第一次 見梅蘭芳扮女人,就咽了唾沫。 這類粗俗不堪的舉動,貫穿全劇,他對梅蘭芳沒有敬畏之心, 也沒有情慾,只有佔有欲,所以他會對梅蘭芳指手畫腳,干擾梅 的生活。 邱如白這個人物,顯然不是來自梅蘭芳的真實生活,沒人對 梅這么放肆。如果不是來自梅蘭芳的生活,那麼可能來自陳凱歌 的生活,我一下理解了,邱這個人物不是民國文人, 而是個八十年代的藝術院校考前班的老師,陳凱歌可能有過這樣 的老師,我學藝時趕上了八十年代的尾聲,有過。 八十年代藝術班的多數老師,被耽誤了青春或中年,他們有 藝術知識而無藝術素養,教著藝術卻不懂藝術。他們給報考藝術 院校的青年做輔導,看重的是成功率,如果教過的人考上了,便 會將這個人當作自己的私貨,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影響他,以代替 自己的壯志未酬。 偏偏他們又不太懂藝術,於是變得蠻橫。跟自己的啟蒙老師 鬧掰了我這代人身上是幾率很高的事,問了八零九零的人, 幾率也高。有恩於你、水平低、對你的生活有著強烈的干預 欲,算上陳凱歌一代人,看來是長達三十年的社會 現象,但在我們的電影里還沒有表現過,陳凱歌作出了突破。 紙枷鎖是《梅》片一開始便確立的寓意,紙做的枷鎖,可就 是無法掙脫,這是內心的束縛。寓意深刻,可以泛指一切事,但 在片中究竟指什麼? 京劇?怕不是,因為全片沒有表現梅蘭芳對京劇的痴迷。職 業身份?怕不是,因為職業帶來的最大麻煩是日本人要聽他唱戲,他蓄須明志了,突破了。 邱如白?從視聽語言的角度上分析,陳凱歌是這個意思,全 片以紙枷鎖開始,以邱如白的形象結束,劇終時看到梅蘭芳還沒 有擺脫邱如白,我心中生起了寒意。 這種人,外國電影《鋼琴師》里有,那是一個父親,他熱愛 鋼琴但不懂鋼琴,把兒子送入了音樂名校,卻要求兒子按自己的 指導來練琴,結果把兒子逼瘋了。邱如白便是這樣,全片看不到 他對梅蘭芳藝術的鑒賞,只看到他濃重的功利心,他在美國大劇 院里的表現就像在澳門賭場一樣,梅蘭芳演出成功後,他狂喊亂叫, 像個贏了錢的賭徒。 我想,陳凱歌塑造的邱如白不單是在諷刺我們的老師,而是 在泛指我們的父輩,一切凌駕於我們之上的人。或者陳凱歌的生 活里屢屢遭遇這種人,陳凱歌只是出於本能的厭惡,才把電影拍 成了這樣。 紙枷鎖只能是邱如白。不能說這種人沒有愛和付出,但這種 愛和付出是毀滅性的,因為他們是外行。 美育和黑幫 《無極》中雪國人被滅的戲,酷似《小兵張嘎》里日本鬼子進 村的戲,導演都逃脫不了少年時受到的影響。對於陳凱歌塑造的 梅蘭芳,我很理解,因為我也本能地是這個路數。 我所受的美育,是要為天下受苦的人代言,在我的青春,對 街頭乞丐的興趣,遠遠大於漂亮女生。我們崇拜梵高,對高更不 以為然,因為梵高苦到割了自己的耳朵,高更雖然窮困之極,但 他畢竟在塔希提島上玩土著女人,享受了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