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山影評
A. 《綠里奇跡》影評
影片以保羅對死囚行刑過程的回憶為開端採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一個關於生命意義的故事。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和監獄的背景之下。
《綠色奇跡》獨辟蹊徑地展現了獄吏與死囚間的微妙關系,其中的黑色懸疑氣氛、象徵不同道義符號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間錯綜復雜的心理沖突,在導演德拉邦特的精準地把握之下既有娛樂效果又具思考空間。
影片以陰暗的監獄為大背景,表現出一連串個性鮮活的人物,其中實實在在的道德困境令觀眾不禁對活著的意義和個人的取向做出反思。影片雖然長達188分鍾,但絲毫感覺不到冗長或沉悶。除了溫情而輕松的情節外,影片還加入了不可思議的靈異元素,這為影片增添了些許的神秘色彩也加重了影片的娛樂效果。
(1)逃山影評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獄監保羅(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這天迎來了一位不平凡的殺人犯――約翰•考夫利(邁克•克拉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飾)。約翰因殺了兩名幼女被判死刑來到了這座著名的冷山監獄,監獄里有一片稱為「綠里」的綠地,綠地那頭就是刑場。
約翰不僅不像想像中的兇殘,相反,他出奇的溫厚、機智。約翰的到來給獄中的各人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老囚犯特里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強度,給特里沃最後的人生帶來最後的慰籍。
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羅和馬琳達;將金保斯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保羅這些天也從約翰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諦。約翰行刑的那天終於到了。
B. 禁閉島影評 心靈的自我發現
雖然結局是開放式的,很多人也抱怨看不懂,但僅僅因此而抱怨電影不好可有夠白痴的。看完的那天晚上我上網找了些影評,發現同志們的看法基本有:Teddy瘋了,一切是他幻想出的/Teddy沒瘋,一切是演戲為了把他搞瘋兩種。之後兩天和看過的幾個朋友談了談,倒搞出幾個想法。
這是一部心理恐怖片,一部非常弗洛伊德的電影。弗老說「精神神經症。。。為潛意識的願望滿足」,而夢也一樣。從這點出發,仔細觀察電影的細節,分析一下,不難得出結論:『Teddy』,或者我們更該叫他Andrew,確實瘋了,而一切是圍繞他做出的心理學試驗。電影本來就是從他的視角拍攝的,主觀的敘述外加夢境代表的無意識應該能說明真相。
1。關於名字的暗示
主角叫Teddy Daniels,看似非常正常,非常普通的名字,太普通了,普通到不適合作恐怖片男主角的名字。為什麼用這個名字?
片中燈塔里院長Dr. John Cawley在紙板上標出了4個名字,雖然有點快(話說再詳細再慢點就成了柯南的解疑了),讓人一時反映不過來,不過可以拿來做分析的線索。
Teddy Daniels(主角) Andrew Laeddis(主角記憶中的殺妻兇手)
Dolores Chanal(主角之妻) Rachel Solando(失蹤的女病人/醫生)
仔細拆開名字中每個字母,可以發現Teddy Daniels = Andrew Laeddis,Dolores Chanal = Rachel Solando。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夢之解析的那套片語合的理論。
而 Dolores這個名字,在西班牙語中dolor是疼痛的意思。Teddy是Theodore的呢稱。而Theodore來源於希臘語,是「上帝的贈與」的意思。這都是夠明顯的暗示了。
2。一切都是演戲
a。作為一個marshal,在監獄門前交槍的那幕,chuck那半天掏不出的樣子只能說醫生你這事先沒排練好吧。
b。Teddy激情詢問醫護看守人員,而他們那心不在焉的態度很可以說明一些事情
c。Teddy詢問一個殺夫女病人的時候,為什麼這個女的把chuck支開就為Teddy一個人寫了個「RUN!」?
d。那個很老的精神病醫生Dr. Naehring對Teddy說話的態度可有夠親切的,就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樣溫暖。
e。那懸崖其實也滿好爬的,看似瘦弱的 Solando醫生都能爬下去,為什麼那麼多看似很壯的搜索人員不敢爬所以啥也沒搜出來?
f。Chuck建議Teddy乘亂去C區,當teddy碰到George Noyce時他可閃的真是時候。
g。2個看護討論額外演出費用時被Teddy聽到了(此條來自wiki,我只有那麼點印象)
h。那麼重要的燈塔的守衛居然就一個人。。。也真好ko
i。Teddy對Dr. Cawley說他在懸崖洞中遇到Solando醫生,而且他們永遠抓不到她。光頭冷笑:確實我們抓不到。
j。記憶/幻想中的 Andrew Laeddis長的實在是太魔獸了,有夠不現實的。可以理解為作為「善」的 Teddy(不喝酒又喪妻傷感的二戰老兵+國家認證marshal)分裂出來的那個代表惡,導致妻子死亡的自己的分身。而Dolores Chanal,Teddy之妻為什麼瘋了,親手殺了3個小孩?也許可以從「找到的病人」 Rachel Solando身上分析。可以想像,「teddy」參軍前與Dolores有婚約,Dolores在漫長的等待中有點不正常了。雖然人戰後回來了結婚了有小孩了,但是Teddy精神狀態不好有酗酒問題又經常出差(他是出差回來發現妻子殺子的,出差回來第1件事情倒是給自己倒了杯==),於是慢慢的Dolores就瘋掉了。Teddy意識到杯巨的起因就是他自己,悲痛之極把這段記憶給抹去了,把自己分裂成了Teddy和andrew兩個人格。
k。至於記憶是怎麼被自動修正的。我的建議是看south park 「 Fish dick」一集cartman是怎麼一點一點的改變自己的記憶的。話說開頭輪船在大海中航行的鏡頭拍的有夠影棚的,而電影從Teddy洗臉,然後看著鏡子中自己的臉開始,「假」,「幻覺」的畫面感一開始就開始塑造了。(老馬你向自己的電影致敬是吧!)
3。借古喻今
講述二戰士兵的戰後綜合症的電影,好像不多,也可能我看的不多。不過見過第一批進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美國大兵的情節,讓我想起Godard在電影史1A中畫外音說的:「如果George Stevens沒有用16厘米彩色影片拍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屍山的場景,也不會有後來(回到好來屋掌鏡)拍下的Elizabeth taylor在陽光下幸福的場景。」他也講到了「集中營屍山」的畫面是無法「想像」,無法「表現」的。對個人而言,納粹軍官企圖自殺漫天飛紙片的夢境/回憶似乎有點過於「表現力」了。而和妻子在一起的夢中房間里滴水=現實中天花板漏水漏他身上也過於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理性了點。不過這不妨礙Shutter Island是一部很棒的作品。
原作寫於2003年,寫的是1954年的事情。為什麼選擇戰後這個人們已經達到普遍共識的年代寫?Dr. Naehring對Teddy提到的Trauma,指的是因為精神創傷造成的情緒過度反應甚至長期心理問題。美軍戰後綜合症已經不是新鮮名詞。這樣的新聞有很多。我可以摘抄幾段:
「美國防部統計顯示,2008年至少有128名陸軍士兵自殺。今年年初至4月份,已有48名美軍士兵自殺。此外,五分之一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歸來的士兵至今仍受沮喪、創傷性應急障礙和自殺傾向等精神疾病困擾,難以回歸正常生活。」
「一些心理問題專家提醒說,陸軍的這一計劃更像是一種實驗。但他們也說,這項計劃可以解答心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能否教會人擁有堅強意志。
在一節「抗壓力」培訓課上,教官要求一級士官詹姆斯科爾和一名同學參加角色扮演游戲。情景是筋疲力盡的科爾和戰友們在一天快結束時接到命令,要求他們完成一個艱難任務。」
而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早已不是新聞,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躍瘋人院)便是經典。只不過70年代之後,這個臭名昭著的手術才被放棄。至於製造沒有意識的國家殺人機器,恐怕不僅僅是科幻和漫畫中的人才有的幻想吧。
為什麼說Scorsese寶刀未老,借二戰題材反映當代美國問題,也許是最聰明的選擇。電影最後「Teddy」為什麼對「Chuck」說那些」I can't stop thinking, do I want to live forever and being treated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saint?" 的話,明明他已經想起了一切?也許是因為他看著遠處的Dr. Cawley,Dr. Naehring和獄長,就像他們所代表的政權軍權和科學權威,統治著小島這個一個孤立社會的最高階層。他明白了自己是永遠不能逃出他們的掌心,而發瘋並不能使他忘記痛苦的過去,並不能幫他逃離責任和命運。他只能作為一個曾經的國家機器,並繼續作為將來的國家機器而存活下去。
C. 如何描寫逃亡的故事影評
十九歲的女主SIGNE出生在一個疾病困擾的國家,家裡非常貧困。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他們一家踏上了尋找新生活的旅程。可是不幸發生了,在一個偏僻的山路上,一幫殘忍的歹徒殺害了他們,歹徒將SIGNE帶回了營地。至此,SIGNE知道,她要面對的是比死亡更糟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逃跑。
中文名
逃獄者
製片地區
挪威
導演
Roar Uthaug
編劇
Thomas Moldestad
類型
動作
主演
Kristian Espedal,英格麗德·波爾索·貝達爾
上映時間
2012年9月20日 奧地利
對白語言
挪威語
D. 請一篇電影《冷山》的影評
《冷山》影評
我是在網吧看到《冷山》的,看到了過多激情渲染的片子宣傳,據說這是一部可與《泰坦尼克號》相庇美的片子。當時,聽到這樣的評論,我只是輕輕一笑,泰劇給我們帶來的無論是劇情還是情感上的沖擊,直到現在還有人念念不忘,YOU JUMP ,I JUMP!還有什麼樣的愛情誓言能比這句話更容易蠱惑人心?
結果,看《冷山》時不覺中我就已經淚流滿面,直到影片結束時,我心裡澎湃的感情仍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人類從來都沒有放棄的愛是我們真正需要這個電影的理由。電影開頭的前十分鍾內點亮天空的戰火幾乎讓我錯以為這只是部描述南北戰爭片子而盟發了離開的念頭。而就在烽火即將燃盡一切的時候,美國南北戰爭末期受傷的士兵英曼出於對戀人的思戀,不遠萬里踏上歸家的旅程;艾達經歷了喪父之痛,飽償孤獨與艱辛,也是依靠對戀人的思戀,不斷地與粗礪尖銳的生活抗掙著……那座在一部小說中偶然提及、巍峨兀立的冷山,是他們整個思緒中唯一的思想聯系,唯一的情感寄託,唯一的心靈慰籍。
從路上為了衣食出賣因曼的普通南方老百姓,到對於孩子的生命非常殘忍的北軍士兵,還有遭遇北軍時先向因曼等南方逃兵射擊的南軍。南北方的士兵在戰場泥濘中的翻滾廝殺,到最後一刻血肉相見時已經丟失的最初的戰斗目標,人的生命在頃刻間無法預知的失落,丑惡的人性赤裸裸地暴露在戰爭當中,而這時唯有超越性的愛是治癒一切人性惡和傷痛的良葯,這才是電影體現的最終意圖。那些在鏡頭下慢慢展露的愛,使得我們對於暴力和殘忍的透視一直和強烈的感情結合在一起,使我最終一點點被感動,直至淚流滿面。看這樣一部電影,我們就一直不會丟失希望;這希望籍由人群之間的愛,好象那不歇止的寧靜透明的水流,緩慢但堅韌的在亂世中流過。
艾達貫穿電影始終的畫外音,在妮可纖細的嗓音下,是亂世當中最堅韌的穿越人心的細細風箏線,她在三年間寫下的103封書信當中很多時候脆弱而深情的心聲,一直是牽引他回到家鄉的信念。對於經常不看電影的我來講,關注不到戰爭背後備受凄苦的人民,也了解不到影片所賦予的沉重背景。我只是單純的被兩個人的愛情感動,他們的愛情幾乎沒有強烈的身體語言,只是通過眼神的彼此渴慕,甚至顯得窘迫的肢體細微動作來體現那種深沉的依戀,即使結尾處的重會也捕捉了人物最微妙的心態。而他們彼此的思念,導演僅僅通過艾達的畫外音和反復出現的艾達和因曼各自珍藏在身邊的對方的照片,不露痕跡地展示:那兩張幾乎一樣色彩和光線的黑白照片,相片中都不快樂的臉,似乎反襯出愛情的美麗和無法規避的戰爭的憂患。
我記不住導演的名字,可是我卻一直記得,記得愛情在心裡留下的餘音,它讓我相信:我們,還可以相信愛。
E. 尋找《斷背山》的相關專家 影評!
眼前一亮
林奕華專欄
第六十三屆金球獎揭曉翌日,我到沙田一家中學給二百個中四學生講課,該校老師給我的范圍是「文化視野」,我便給他們帶去一座《斷背山》。當我問眼前這群約十五六歲的學生「是誰奪得金球獎最佳影片和導演」,一呼百諾傳來「李安」和「《斷背山》」。但李安是誰?《斷背山》是什麼?你對這出電影有興趣嗎?議論紛紛之中,我面前有個戴眼鏡的男生呶著嘴搖著頭:「沒興趣!」 ——因為說的是男同性戀。
我不是徒手帶同學們游《斷背山》。在一份參考資料里,詳列了李安導演生涯簡介和關於他的著作;《斷背山》原著安妮·普露的介紹;英文詞彙EPIC的解釋;原著小說選段;小說背景懷俄明州的圖文介紹,包括名勝黃石公園;有關懷俄明州地理環境和美國牛仔神話的千絲萬縷;以及在《斷背山》出版後一年,發生在懷俄明州的一件真人真事:一名懷俄明大學的同性戀學生馬修·雪帕在拉阿密(Laramie)被仇恨同性戀的凶徒綁在鐵絲網上毒打,之後幾天幾夜因沒人經過理會才死去。震動全美國的這宗事件,後來先後被搬上舞台和電視,命名《拉阿密計劃》(港譯:《少年同志殺人事件》)。舞台版本更經常在美國各中學巡迴演出,如台灣同志作家紀大偉說的:「化解仇恨,就要趁早」。所以,在參考資料里,我也把紀大偉寫的「什麼是sex,gender,與sexuality」放進去——同學們如能掌握上述資料,到了《斷背山》正式上映,他們便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更多相關議題,屆時,《斷背山》肯定不只是關於男同性戀,甚至不止於是可以發生在任何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
每當有人問我《斷背山》好不好看,我都會說我是先看原著,再看電影,因此,我會建議他不如看了電影再讀小說。這不是說電影沒有原著好,而是「情到濃時情轉薄」的心境,到底較易在紙上感動我們。電影中的兩個男主角都是高大俊朗,小說寫的,一個是「鷹鉤鼻與狹臉,肩膀前凸導致胸部稍微內凹如穴,瘦小上身搭建在犬尺形長腿上」;另一個是「滿頭鬈發,矮小身材,微笑時顯露暴牙,令人側目」。兩個版本有明顯差異,我只覺得原著借主角的外貌平凡凸顯了背景的貧瘠和身世的孤苦,致令二人的渺小身影更溶入無邊無垠的山野:「白天時,恩尼司往大山谷的另一方眺望,有時候會見到傑克,小小一點在高地草原上行走,狀若昆蟲在桌布上移動;晚上傑克待在帳篷里,將恩尼司視為夜火,是巨大黑色山影的一粒紅色火花。」
沒有對「隔離」(isolation)的不同狀況的細膩描寫,《斷背山》便不會有它的動人力量。地理的空曠和開闊造成人與人的疏離,但當兩個人在冰雹、風雪和杳無人煙的環境中找到靠背和取暖的對方,對同性戀的顧忌使他們先無法面對自己,再沒法面對彼此的關系。在他們還是小夥子時,他們對自己說「我(們)才不是同性戀」,二十年悠悠過去,傑克無法忍受分離的痛苦而對恩尼司咆吼:「二十年來,我們在一起的次數,你給我算算看。量一量你套在我身上的狗繩有多長……要是我知道怎樣戒掉你就好了。」李安讓恩尼司站在畫面中央,如一根柱子,我們要藉助鏡頭搖左搖右才看到在他身後的傑克,恍如說,無語那一位的痛苦只有更多而不會更少。
因為他比傑克更不能面對他們的愛情。電影把他的內心恐懼在銀幕上放大:小時候見過被懷疑是同性戀的人活生生被打死。電影還有一場把恩尼司對愛人的猜疑拍成事實:傑克是真的寂寞難耐而到墨西哥尋找一夕歡娛。甚至,原著中恩尼司是在傑剋死後才從傑克父母中得悉他打算在離婚後帶一個夥伴回鄉整修農庄,恩尼司因此猜到傑克可能已經移情;電影則安排一場傑克夫妻與朋友飯聚的戲:飯後通過傑克跟妻子女友的丈夫對話的曖昧性,對我們發出他們兩個將走在一起的暗示。
而不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恩尼司也不是沒有「外遇」,只不過對象「還」是女性。所以你可以說,即便是對愛人「不忠」,恩尼司還是沒有傑克般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想要什麼。而這,或許便是構成「斷背山既成泡影,斷背山也是全部」的矛盾所在——只有在沒有別人視線干預的斷背山上,恩尼司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使人感觸的是,後來不管在什麼人眼裡,恩尼司卻是最「自由」的:離婚後沒有家庭,沒有負擔,連住的都是貨櫃屋,又隨時准備上路。然而我懷疑像他這般的孑然一身,有多少是出於他對自己性向的不能面對,不願抉擇?就像從前妻子多次央求從農場搬到市區而被他拒絕,在他心中的理由是「他比較喜歡這樣,因為想離開隨時可以」。
對於承擔(commitment)的恐懼,使他終於成為了斷背山,等待幾朵白雲偶爾的來訪。我很喜歡原著以恩尼司的夢境作為故事的始和終,尤其結尾的描寫:「傑克開始現身他的夢境,是他初見傑克的模樣……他會在傷心之餘清醒,有時則心懷舊有的喜樂與釋然:枕頭有時會濕,有時候濕的是床單。」
誰是你和我的斷背山
南方都市報 林奕華
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座斷背山。
近乎「一語成讖」的這句話,是我聽過、看過最有力量的宣傳語。又或者,作為一部電影的宣傳句子,它會叫人擔心短短一行,可能比電影還要好——尤其當它是部改編文學作品的電影,需要承受雙倍壓力。
尤其當這部小說沒有長篇累牘——Annie Proulx的敘事風格被認為是散文式的,兩個男主角發生肉體關系的過程,不過花了三句句子的筆墨。然而文字精簡不代表格局狹小,《斷背山》是橫跨二十年的「愛情故事」——括弧中四個字是導演李安再三強調的「本質」,因為看過與還沒看過電影的人都有可能被「同志牛仔片」的卷標引領到類型片的區域里。畢竟,這不是一部獨立製作,卻是由大片廠發行的荷里活電影。
負責為此片做中文字幕的邁克在看過試片後的第一個反應是:「西部《半生緣》!」我沒有多問細節,或是由於這部被我期待已久的電影,我已經知道得太多了。由情節到某些場面的安排,我總害怕會與預期太過近似——原因是?都怪「沒有遺憾就不是完美的愛情」這種觀念早在我們心上扎了根,才會教人老在別人的故事世界裡尋找、辨認自己一路走來的足印。
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這本只有數十頁,創作於1997年的小說里,竟有這些我(們)的影子呢?例如木訥寡言的情人/丈夫、不知道丈夫最愛是誰的妻子、共同組織了家庭卻埋葬了慾望的怨偶、以及「在每個人心上都有一座斷背山」,是不是都太似曾相識,太太耳熟能詳了?以前的人會把看了上文已知下理的橋段歸類「粵語長片」,今天形容老套,已改用「韓劇」。我不排除有人會把《斷背山》有「陳腔濫調」之嫌的責任歸咎在李安頭上——也只有中國導演懂得把說了上千百次的故事再說一遍,仍能催人淚下,因為中國人有「民間傳奇」。
就這一點,我反而深深同意女主角之一(飾演Heath Ledger妻子)的Michelle Williams在製作特輯所說的「每句陳腔濫調之下必埋藏著某種真相」——當然,你可以說連這句話也是cliché,但cliché之所以成為cliché,豈不正是因為它有永恆的、普遍的價值?
像一個人對真我的追尋。像在追尋中所遇上的荊棘。像責任和自由該如何取捨。
在《卧虎藏龍》和《綠巨人》之後,李安是藉《斷背山》回到平凡人的世界。我可以肯定在地球這一端上演時,不少觀眾會為它淌下感動的眼淚——平凡人為了生存所受的委屈、難堪,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的發泄,最怕的不是崩潰,而是鬱郁而終。但《斷背山》的兩個男主角中有一個還是承繼了李安近年作品裡的「叛逆」:是他的結局,讓另一個男主角從噩耗中驚醒:妥協不就是遺憾的源頭嗎?
由《喜宴》的「為傳統(別人)而活」到《斷背山》的「該為誰而活?」在我眼中李安真是走了好長一段路。《斷背山》或許是個驛站,但真要走過李安從1992年至今天的心路歷程,《斷背山》的原著要看,他的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更要看。在這本張靚蓓編著的書中,讀者也許不能完全辨認在他心上的斷背山是什麼,但對於觀看李安的最新作品,一定會多添角度和深度。
李安對時間的體悟一向纖細而敏感,就像孔子看著奔流不息的河水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縈繞在李安心頭的悵然若失,從古老的文化中逶迤而來,在《理智與情感》中綻放,在《斷背山》中得到延續,一股纏綿悱惻的愛情暗流與一種隱而不露的性靈情思交匯其中,不經意間,我們的心扉被悄然觸動。
李安的影片都是關於倫理的,所有的視角都充滿了二元對立,《推手》中「致虛極、守靜篤」的中國父親與美國兒媳之間存在文化上不解與矛盾,延伸到《喜宴》里,中西文化隔閡在上下兩代人中得到了重新的審視,而《理智與情感》則是尋找理智與感性二元對立世界的平衡點,埃莉諾的冷靜克制和瑪麗安的熱情奔放代表著兩種情感表達和處世之道,相互對照而制衡。這種對立世界交接給《卧虎藏龍》,它變為了李慕白、俞秀蓮與玉蛟龍、羅小虎的對立,前者隱忍、剋制與理性,而後者年輕、張揚與不羈。如果說《理智與情感》、《卧虎藏龍》中的理智與感性還分處於兩類並行的人物當中,那麼《斷背山》無疑將理智與感性放置在擁有愛情的兩個人身上,愛情沾染了這兩種氣息後彌漫出恬淡而持久的氣質,藕斷絲連的愛情已經徹底摒棄了性別、形式以及倫理的束縛,兩個人的斷背山在衣櫥一隅凄美而雋永。
《斷背山》的前三十分鍾營造出一個美輪美奐的原始世界,羊群穿過溪澗、山巒,精緻的牛仔帽像是美國西部跳動的顏色,西部絢爛的流雲和遼闊寂靜的森林都給影片前半部分抹上了浪漫色彩,再配合間歇流淌的吉他和弦,感情在行雲流水間得到積累,有種默默無聲的力量。其實,渲染斷背山這自然風光的美並不只為賞心悅目,導演從西部旖旎的風光中抽象出寄棲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美,從而為而後的難割難舍做了最為美妙的鋪陳。就像李安所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斷背山」,那是對純凈、恣意、自由生活的眷戀和緬懷,而這種托物寄情的手法也讓兩個男人的情感跨越自然、順暢。
傑克和恩里斯愛情的產生於與世隔絕的斷背山之中,這就彷彿是讓生靈陷入一種困境,而後他們通過愛情獲得一種安頓。而這種來源於自然的困境使得人物在精神上無所依託,傑克就曾有這樣的抱怨生活的單調乏味,「黃色煤油燈也只能消磨一小段夜色」(摘自《斷背山》原著),於是兩人精神上的投靠有了某種不期而遇的意味,那些心領神會的瞬間也得以變為突如其來的愛情。而他們的相愛則有一種隱秘的匯合,它會在兩人心裡彼此溫暖,並在一種精神的取向上相依為命。在大自然的困境中,愛情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飛翔,它的意義在斷背山之中,這也是隨後日子裡兩人依戀這塊土地的根本意義所在。
前半段的自然困境其實隱含著道德困境,恩里斯是為了暫時逃避被生活束縛而來到杳無人煙的斷背山,而傑克也想跟百無聊賴的生活作一個了斷,他們的暫時逃脫是從一種困境跳入另一種困境,或許,它是庸碌生活的解放。然而,道德困境則是兩個男人必須面臨的現實,他們之間有道難以逾越的牆,阻隔了兩人心靈的交流。《冰風暴》中也有這樣的隱喻,少男少女模仿成人擁抱接吻,鏡頭搖起,一個俯拍盡現人物與環境的關系,原來他們處於一個完全封閉的廢建築之中,壓抑而孤獨。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發現影片後半段人物無疑於被放逐在倫理與道德的困境中,這與《推手》和《飲食男女》里中國文化遭遇西方文明的尷尬與困境如出一轍。《斷背山》中道德的捆綁同樣也主要來源於社會的價值觀,影片中社會對同性之愛的看法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但恩里斯幼時所見的同性戀被打致死、面目全非,一直成為他童年的夢魘。也正是恩里斯的處世態度導致了這段愛情的無疾而終。
在兩人的愛情之間,傑克一直處於主導位置,甚至可以說,他更放肆一些。影片伊始,傑克驅車來到僱主門前得岔口,他神形中流露出自由、張揚和率直,而恩里斯則安靜的站在遠處,不時偷窺傑克幾眼。而這種關系也得到了延續,是傑克第一次寄來明信片,促成四年後的再會;是傑克在恩里斯離婚後興沖沖的趕來,提出廝守終身的願望;也是傑克將兩人血跡斑斑的襯衣珍藏在壁櫥深處,惦念終身。所以說傑克更感性、更率直、也更理想主義,而恩里斯則更理智、更隱忍、也更現實主義。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傑克是這段凄美愛情的犧牲品,他註定是《卧虎藏龍》中的玉蛟龍,但恩里斯不會是羅小虎,他的含蓄和剋制凝而不發,積蓄在影片最後一個鏡頭,一種悲愴油然而生。
《斷背山》中,李安這個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華人,成功演繹出美國西部風情的倫理片,是中西合璧的典範。他將一部戲劇式的故事嵌套於散文化的敘事之中,淡化戲劇沖突的外部形式,注重呈現生活的自然形態、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情感逐漸充盈於影像之中,它是來自於李安對傷感體驗的敦厚把握,一個東方人特有的內斂的情緒表達:中庸有度、含而不露。同時,影片構建出時間軌跡中凄美的斷片,當它所依存的世界一去不返後,斷片或是殘骸都是對某種美好事物的追憶,於是有了結尾雙層的襯衣,以及Bob Dylan那首「He Was a Friend of Mine」,愛被小心翼翼包裹於其中,形成了有著哲學和美學意義上的美感。而這種美感的抒發卻來自於導演客觀、冷靜的旁觀者姿態,我們看到影片的敘述者成為了中性的、透明的,大幕上的呈現就是世界本身:一個男人為另一個男人守候一生,因為有愛。
F. 求指環王三部曲影評
《指環王》之人物 在小說《指環王》中,托爾金為我們所架構的,可能是最為復雜的一顆人物關系樹。在電影中,由於篇幅的限制,仍然有許多角色與我們失之交臂。但是,因為電影本身史詩性的敘述方式、嚴肅的對話和心理描寫、以及對演員的准確選擇,使得電影中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指環王》是一部男人戲。首先,故事以一個保護戒指的小隊為出發點。隊員包括弗羅多在內的四個霍比人,波羅莫,阿拉貢,巫師甘道夫,矮人金靂以及精靈萊格拉斯。弗羅多和他的園丁山姆的互相扶持、皮聘和梅里的插科打諢、阿拉貢的勇敢與頑強、波羅莫的懺悔與犧牲、甘道夫的睿智與領袖氣質、以及精靈萊格拉斯和矮人金靂的相互拌嘴、甚至是妖怪咕嚕的雙重性格,這些,都令我們為之著迷。 對於沒有看過《指環王》小說的人們而言,可能電影的第一集讓人最為難忘。因為這一集是對原著的精神傳達得最為成功的。我們在電影的第一集里看到了一個fellowship的誕生和分裂。所謂fellowship是英文中用來形容有共同的目的而結成的同盟或者夥伴關系。而故事中保護戒指的同盟里,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就是阿拉貢。 阿拉貢是埃西鐸的直系後裔,鋼鐸王位的繼承人,卻放棄了王位自我放逐,因此又被稱為「神行客」或者「游俠」。他所代表的一個失根的民族,因為努曼諾爾人已經被神所遺棄。他們的來源早已佚失,就像亞特蘭提斯一樣沉入了深不見底的大海。而阿拉貢擁有這個古代文明的一切特質。他很清楚權力、濫用權力和張狂叛逆所引發的問題。因為他是埃西鐸的後代,所以他也有被戒指腐化沉淪的可能。阿拉貢時常流露出他的脆弱,不時感到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受到不能完成任務的折磨。 但是,阿拉貢從不隱瞞自己的脆弱,並且還能在不停的戰斗中逐漸克服並且戰勝自己的脆弱,如同亞紋所言,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時代必將到來。 在整個保護戒指的同盟中,與阿拉貢最為息息相關的人物就是波羅莫。波羅莫是米納斯提利斯攝政王的長子、阿拉貢的血親,不過,他一直不承認阿拉貢對鋼鐸王位的繼承權。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對弗羅多手持的魔戒擁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狂熱。在托爾布蘭達山腳下,波羅莫在戒指的誘惑下幾乎失去自我,他襲擊了弗羅多,想要搶走戒指,但是卻在最關鍵的時刻覺醒,為了解救護戒小隊的另外兩名成員——霍比人梅里和皮聘,在雄渾的音樂中捨身戰斗,直至犧牲... 在原著中,對於波羅莫的戰死,並沒有做正面的描述。也就是說,作者在處理這個人物的死亡時,更多的是帶著一種罪有應得的贖罪心態來描寫的。然而到了影片中,波羅莫的死亡成了影片的高潮;除了因為這場打鬥戲是第一集中最驚心動魄的場面之外,導演更是借著這個人物的命運為第二集故事的繼續發展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波羅莫的死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也從贖罪的本意上升成了英雄的贊歌,當一個人戰斗至死,保住最後的榮譽之時,他所犯的罪孽就已經得到了救贖。 在影片指環王中,因為故事本身的復雜和場面的宏大,演員的發揮受到了很多限制。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發現,有兩位重量級的演員,依然將自己的個人光芒發揮的淋漓盡致:扮演甘道夫的伊恩·麥凱倫和扮演薩魯曼的克里斯托佛·李,他們的對手戲可以說是電影的前兩集中最能吸引觀眾目光的。 灰袍巫師甘道夫原本因為戒指一事求助於白袍巫師薩魯曼,但不料薩魯曼已經投身黑暗,還希望勸降甘道夫。在電影故事的進展中,由於黑魔王的缺席,正邪之戰主要是發生在這兩人領導的隊伍之間的,也因此,甘道夫和薩魯曼基本上代表了正邪雙方的最高領袖。 雖然西方魔幻小說往往強調的是團隊作用,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但是在電影中,甘道夫的光芒確實蓋過了其他人,有他在的地方,別人都是次要的。甘道夫的本性仁慈、親切,喜歡惡作劇但是卻無比睿智,他對佛羅多和整個保護戒指的小隊都起到了精神領袖的作用;同時,為了平衡薩魯曼的邪惡力量,甘道夫雖然跌落凱撒督拇之橋,但卻沒有死;不僅如此,還因禍得福,升級成了白袍巫師,力量超過了薩魯曼。 與甘道夫對應的薩魯曼,不僅代表了自我毀滅的強大力量,也象徵了人類為了一己私利而對自然的破壞;在托爾金的心目中現代科技可以說是人類最為邪惡的發明之一,它強大,蠱惑人心,讓人上癮,欲罷不能;而薩魯曼對於自然無情的踐踏,也代表了人類在滿足自己慾望的過程中犯下的種種罪孽。薩魯曼精明邪惡 充滿慾望,並且巧舌如簧;他作為反派的強大力量,給我們看電影時增添了樂趣;畢竟,旗鼓相當的正邪之戰才能讓故事擁有更大的吸引力。原本,薩魯曼應該有更多餘地的發揮。畢竟,是他親手將甘道夫等人引入了魔瑞亞,一手炮製了炎魔的陷阱,可惜當甘道夫大難不死,升級成了白袍巫師之後,薩魯曼的力量就被他蓋過了。 在電影的第二集中,原本控制了洛汗國國王希尤頓的薩魯曼不僅被驅逐,到了影片末尾,薩魯曼精心炮製的軍隊被憤怒的樹須——一種會說話 會走路的巨型樹木毀於一旦。接著,到了上映版本的電影第三集中,薩魯曼的身影乾脆完全消失了。對於這一點的補償,來自電影的加長版本,在這一版本中,我們終於看到了薩魯曼的結局。關於這位邪惡巫師的下場,小說和電影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方式:在小說中,薩魯曼最終沒有死,而是被給予了最後一次機會;但在電影中,薩魯曼卻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 薩魯曼曾經利用過洛汗國的叛徒葛力瑪,卻最後被這位小人物從身後偷襲而死,再一次印證了托爾金小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鑒於薩魯曼的死亡,正義的一方缺乏了勢均力敵的對手,在《指環王》的第三集《王者歸來》中,我們所應該關注的,就只有至尊魔戒的最終命運了。 前面曾經說過,《指環王》是一場男人戲,整個故事中女性角色極端缺乏,再加以殘酷的打鬥和戰爭場面,讓這部電影充滿了熱血的味道。除了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對阿拉貢短暫的愛情描寫,讓我們記住了他的情人亞紋以及他們經過羅斯洛利安時覲見過的女王凱蘭崔爾;另外一位女性角色,或者說是最具有反抗意識的角色就是驃騎國國王希尤頓的侄女——伊歐文。不甘於既定命運的伊歐紋瞞著舅舅偷偷跑上了最終的戰場,並且勇敢地對抗索倫最邪惡的手下——安格馬的巫王。由於英語中的「人類」和「男人」都可以用同一個詞來表示,所以,當巫王咆哮出:「沒有人類能殺死我!」的時候,伊歐紋能夠在這個語言的巧合之下結束了他邪惡的存在。 《指環王》的故事裡有很多條線索同時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佛羅多和山姆這對主僕、以及他們和妖怪咕嚕之間的互動。我們已經知道:咕嚕原本也是霍比人,但因為貪戀魔戒而殺害了自己的好朋友,並且受到了戒指的詛咒,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他的精神由於戒指的作用分裂成了兩個:一個還保持著膽小怕事的霍比特人史密戈,另外一個就是貪婪扭曲的咕嚕;在這兩者性格的交替作用下,咕嚕對故事的進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咕嚕和佛羅多的命運因為戒指而緊緊相連。一開始,由於戒指被比爾博·巴金斯撿走,咕嚕為了尋找戒指開始了漫長的旅途,接著,是他在魔多的酷刑之下供出了巴金斯的名字,從而使得佛羅多不得不踏上逃亡的道路;當佛羅多對他饒而不殺時,咕嚕又將佛羅多奉為主人。但是對於戒指的貪婪和被欺騙的誤會,咕嚕將佛羅多引到了蜘蛛女妖居住的巢穴...經過九死一生,我們的主角佛羅多和山姆才最終到達末日火山的山口。 確實,在佛羅多逐漸被戒指吞噬了心智而不願意將戒指毀滅的時候,正是咕嚕在慾望的驅使下和佛羅多打鬥起來,最後和戒指一起跌落進火山的熔岩中。 《指環王》中最能激發人心的一點就是:我們有能力在最膽怯的時候,找到激發勇氣的力量;我們的眼睛在最黑暗的時候,依然有能力看到光明。 正是這一點,最終拯救了佛羅多和山姆。而之所以說佛羅多也是一個英雄,是因為勇氣無法在脫離恐懼的情況下單獨存在,勇氣與恐懼相生相剋。佛羅多很矮小,但是他所面臨的邪惡力量卻很強大,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物是否能夠完成,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努力;雖然佛羅多沒能戰勝戒指的引誘,但是他和山姆卻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到達了旅途的終點 史詩的完結,羅曼司的落幕 《指環王》中最能激發人心的一點就是:我們有能力在最膽怯的時候,找到激發勇氣的力量;我們的眼睛在最黑暗的時候,依然有能力看到光明。 正是這一點,最終拯救了佛羅多和山姆。而之所以說佛羅多也是一個英雄,是因為勇氣無法在脫離恐懼的情況下單獨存在,勇氣與恐懼相生相剋。佛羅多很矮小,但是他所面臨的邪惡力量卻很強大,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物是否能夠完成,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努力;雖然佛羅多沒能戰勝戒指的引誘,但是他和山姆卻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到達了旅途的終點。 《指環王》並不是一個希望解釋命運的故事,但是托爾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弱者也能推動歷史的車輪。小人物創造了歷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與英勇戰斗的甘道夫、阿拉貢相比,佛羅多的勇氣並不輸給他們。 在剛鐸的大軍和魔多的邪惡交戰的時候,是一個妖怪和兩個身高不倒人類一半的霍比人最終燃起了勝利的火把! 經過三年漫長的等待,電影《指環王》三部曲終於完結了。《指環王》是一部偉大的羅曼司,它的故事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充滿幻想的冒險才剛剛開始!彼得·傑克遜的電影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完美地詮釋了電影最令人著迷的特質,那種讓我們徹底忘記現實的逃避主義! 在《指環王》的故事中有著古希臘神話、北歐神話、甚至是盎格魯薩克遜神話的影子,再貫穿以莎士比亞般優美的語言、瓦格納音樂的磅礴大氣、歐洲經典繪畫和建築的精華,格里菲斯、弗里茲·朗格、愛森斯坦,甚至是黑澤明式的電影風格,所以,對很多人而言,《指環王》是一部無法比擬的優秀作品,引人入勝,甚至能啟發靈感。彼得·傑克遜將托爾金的神話帶入了新世紀,《指環王》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所謂史詩電影!不過,關於電影《指環王》和原著相比,孰優孰劣,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定論。小說和電影的魅力體現在不同的方面,那些認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可以順利轉換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無論承認與否,托爾金旨在為英格蘭創造神話的努力已經影響到了全世界。《指環王》使傳奇性的藝術得以復興,它製造了崇高和庄嚴。另外,這部電影會使一小部分觀眾被吸引到神話的世界裡。對於托爾金,神話是一個理想的窗口,比我們所擁有的更明亮或更黑暗,它是一個放大鏡,折射出一個平凡而絕望的現代靈魂心中最深切的渴望。 關於《指環王》所代表的意義,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最後黑魔王索倫的力量崩潰,正像在瓦格納歌劇中,神放棄了自己的統治一樣,然而諸神的黃昏是一次不可預料的權利轉移。人皇之子阿拉貢登基;幾個霍比人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平靜地開始新生;精靈和矮人再一次退居到自己的世界,人人都獲得了幸福的未來。然後,故事並沒有隨之結束,在駛向另一個彼岸的旅途中,又一部偉大的羅曼司再次開始!
G. 闖關東影評
近日正在中央1台的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劇《闖關東》,是一部講述在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命運變遷的大劇。從已經播出的近三分之一看,基本概述了山東人闖東北的辛酸心路歷程,再現了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的悲壯歷史。無論是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也無論是生活場景還是民俗以及時代背景,都象磁鐵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人們的視線。
電視劇《闖關東》之所以一開始就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部戲的題材所至。
據記載,在過去的300多年間,約有2000多萬山東人遷移到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東北地區,艱辛創業。有一個說法,建國初期,每三個東北人,就有兩個是闖關東的山東人或山東人的後裔,而在山東,闖關東者幾乎遍及每個村莊。「闖關東」是特定歷史背景下被迫進行的民族大遷移。為了生存,大批山東人背井離鄉,踏上了關東那片遼闊的黑土地。
從某種意義上說,《闖關東》就是為這些生活在東北的山東人拍的一部電視劇。當年闖關東的人,誰的心裡沒有一把辛酸史呢?離鄉背井,遙望故鄉,哪個流浪在異鄉的遊子不是承擔著身體與精神的雙層壓力呢?所以,電視劇首先就贏得了當年闖關東的人以及他們的後代的青睞是不難理解的。
《闖關東》講述的是從清末到「九一八」事變爆發,一戶山東人家為生活所迫而離鄉背井「闖關東」的故事。全劇以主人公朱開山一家人的復雜、坎坷的命運為線索,講述了朱開山一家在黑土地上的生存與奮斗的故事。電視劇拍得很厚重結實,一掃當今熒幕上層出不窮的浮誇與曖昧之風。雖然故事描寫的是山東人闖關東的那段歷史,但人物在艱苦的環境下不屈不撓的鬥志,卻具有更大范圍內的教育意義。所以,吸引住那些喜歡浩然正氣文藝作品的人的目光,是順理成章的。
作為具有史詩色彩的大戲,《闖關東》的故事情節可謂盪氣回腸氣勢磅礴。劇中人物眾多,身份地位不同,各個又性格鮮明。以山東人朱家一家為主線,逐漸引出沒落格格、商人、藝人、土匪、惡霸、土豪、鄉霸甚至日本人等,眾多三教九流的人物,演繹出一段又一段脈絡清晰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劇中再現了當年闖關東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礦等大場面,使得該劇有了較強的可看性。所以,吸引住眾多喜歡聽故事、看風俗的大批觀眾,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年以東北為描寫對象的許多電視劇如趙本山的《劉老根》、《馬大帥》和高秀敏的《聖水湖畔》等,無一例外都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這些電視劇把東北的風土民情推介給了全國觀眾,由此掀起了一股東北熱。那麼,這部同樣以東北為故事主要發生地的《闖關東》能獲得較高的收視率,或許與這股東北熱有著極大的關系。高粱地、茅草屋、土炕、雪爬犁,場景與道具都呈現出了濃郁的東北地方特色。特別是時常出現的「二人轉」,更是給電視劇增添了華麗的音符。
《闖關東》吸引觀眾的還有那些具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主人公朱開山的扮演者李幼斌,自《亮劍》後,以他深厚的表演,儼然成了當今中年男演員的佼佼者。在這部劇中李幼斌塑造了一個不同於「李雲龍」的英雄式人物。他在劇中的那種滄桑感彷彿是與生俱來的,無痕跡的表演,自然得到觀眾的認可。如果說《闖關東》是一部交響樂,那麼李幼斌無疑就是引導出主旋律的音符,而他的老伴與三個兒子,無疑就是樂曲中厚重的和聲。扮演他老伴的莎日娜,是近年熒屏上優秀的「媽媽」演員,這次,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媽媽。在這部交響樂中,還有一個可圈可點的人物,這就是小宋佳扮演的鮮兒。鮮兒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她經歷了很多坎坷,是劇中戲份最重的女性角色。她的出現,令這部「交響樂」中多了許多亮麗的色彩。還有眾多如牛麗、丁嘉麗等明星的加盟,都給這部「交響樂」增添了各種音色。有如此眾多的明星,你說電視劇能沒有吸引力嗎?
以上,就是《闖關東》成功的主要原因。其它如音樂動聽、畫面優美等,也都是功不可沒的。
當然,這部戲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傳奇色彩的濃烈蓋過了寫實主義的光芒,使得該片與歷史上的「闖關東」有著一定的距離。電視劇的主人公朱開山,一開始的身份就是義和團的將軍,不凡的身份使他的「闖」更多了幾份優越感。其實,生活中大多「闖」關東的,是那些最低層的農民,他們的「奮斗」與生存更加艱辛。記得在哈爾濱看過一幅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挑著扁擔的山東人,挑著家當與孩子,赤腳走進了天寒地凍的世界……
畢竟電視劇不同於歷史書,考慮了可看性,勢必要增加一些離奇曲折的情節,何況在這個一切講究效益的年代。對這點,我們是應該給予理解的吧。
H. 黃金大劫案 影評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觀點只代表本人意見,歡迎大家廣泛交流!!
正如寧浩本人所說的這部劇會讓你笑著哭,確實是這樣,煽情煽的恰到好處,范偉的出現是這部劇的點睛之筆,他一出現,焦點全部在他身上,小流氓從開始的壞,到後來的昏,再到最後的明,這是一個在市井裡混的小流氓經歷各種磨難,慢慢的成長起來的一個過程。小流氓心是好的,也很單純,日本人說的話,他信了!他嫉惡如仇,在看到仇人時的憤怒、無法控制,唐突開火,造成重大的損失,救國會的人全部犧牲。這正是這個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市井小混混,他懂得什麼是時機,他懂得什麼是控制,他懂得什麼是大局,他就是他,順其自然因為「他」有了慘痛的結局!
當失望之極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希望」他被救了,他有了改正錯誤的機會,用黃金換一支槍的戲劇場面,讓觀眾從之前的悲傷中走出來,到之後的施巧計,同奮戰,最後取得勝利!
影片最後,輪船起錨後,錨上似乎鍍了一層黃金,故事到此結束。
心情由:喜劇化的興奮——悲痛的沉重——反敗為勝時的激昂——最後的恢復平靜
我認為是一部好片,一部寧浩導演的好片,值得熱愛電影、熱愛生活的人去看一看。
I. 以前看過一個斷背山的影評,很長很長,很感人,可是找不到了,大家幫忙啊,很長很長。
斷背山影評 zt2006-10-19 15:44 一直以來都避免看任何關於斷背山的影評,怕被別人的看法影響。
現在離第一次看這部片子也有一個月多了。但始終很難平靜。其間反復地看,難以解脫。
影片看似講述兩個男人間至死不渝的愛情,這種愛情,在世俗的眼光里是不大容易被接受的。因此他們愛得隱忍,愛得痛苦。
但我看斷背山,有時會聯想到自己。因為有類似的一些事情,曾經發生過。比如,愛一個人,愛到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又比如,等一個人,等到絕望。
但我自問我無法象他們那樣。
20年,苦苦的等待和掙扎,整整20年。20年裡,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次相聚,他們並不常常通音信。
那時沒有網路,沒有MSN和QQ。他們甚至不打電話。唯一的聯系,就是那幾張話語簡單的明信片。如果不是死亡把JACK帶走,或許他們會堅持更長的時間。盡管影片結尾時通過JACK父親的描述,使觀眾有可能認為JACK已經開始跟另一個人實施他想在ENNIS身上實現的計劃。但事實上我認為那不過只是一些假象。
除了ENNIS,JACK還會愛上誰。他這一生唯一的愛情因ENNIS而起。即使他想放棄,也毫無辦法。
或許他做過努力。在湖邊最後一次與ENNIS面對,那時他哽咽著說,我多麼希望我能知道如何放棄你。 (I wish I know how to quit you!)
19歲時的平淡相遇,斷背山上千年不變的岩石目睹這一切。他們的愛看似來得突然,其實也經過很多的積淀和醞釀。看護上千隻溫順的羊,遭遇一頭突然出現的熊,偶爾還會對付幾匹入侵的狼。每天往返四小時,從山上回到營地,再從營地到山上。能果腹的食物只是豆子罐頭。沒有奶粉,沒有土豆,也沒有湯。
那種艱辛我很難想像。
但很多東西就是這樣無聲地蔓延。互相關心,互相支持,互相牽掛。只是他們從來不說。
兩個19歲的孩子,怎能逃過命運的翻雲覆雨手。
我很喜歡影片中那個安靜的下午,山色蒼茫,雲層低矮,遠處有灰而青的天光,而他們只是無聲地坐在草地上。
JACK的臉被凍得微微的紅。ENNIS表情木然拿著獵槍坐到他身旁。
這事只能發生一次。
這是我們自己的事,和別人無關。
我不是同性戀啊。
我也不是。
掙扎。很多的掙扎。前一晚發生的事是對ENNIS道德觀和倫理觀的顛覆。他曾經以為只要他努力,就可以逃得掉。
但當他拽在手裡的帽子被JACK輕輕地拿開,當JACK撫摸他的臉溫柔地說沒事的沒事的,一切就真的成了定局,再也無法改變。
這次可沒有威士忌的幫助。
影片結束後我一直在想,沒有JACK的ENNIS如何還能苟活。僅僅靠那兩件套在一起的襯衫所能帶來的一切回憶嗎?還是他早已悔恨不已,只是基督徒的身份使他無法跟隨JACK而去?
除了JACK,他還有什麼可牽掛的嗎?他始終木訥,怯懦,勤懇工作,循規蹈矩。在除了與JACK相愛這件事之外,他看上去象是不曾做過任何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事。童年時被迫看到的那幕慘劇是他心裡永遠的畏懼。因此當他們分別之後他仍然按計劃迅速娶了青梅竹馬的女孩當妻子。他有兩個女兒,雖然不美麗,倒也算得上是可愛。
貌似完全正常的家庭,和他身邊的大多數人一樣正常。但他內心呢?他經歷過什麼煎熬?
ENNIS一直行走在自己概念里的正常與不正常的邊緣。內心裡他絕對不承認自己是個同性戀者。
當他最後一次與JACK在湖邊爭執,他對JACK吼叫著說,你去過墨西哥是嗎Jack Twist?我聽說過墨西哥有人專門為你這種人服務!
你這種人。哪種人?同性戀者。GUY。他自己可不承認自己是GUY。
JACK萬箭穿心卻依然表情平靜。
是的,我去過,這有他媽什麼不妥嗎?
ENNIS推搡著JACK,咬牙切齒壓低了嗓音卻是在怒吼,如果真有這事,我會殺了你!
JACK終於爆發。
有什麼理由可以使他不爆發嗎?他曾有過一些計劃,一個小小的農場就可以使他們象是生活在天堂。一些牛和羊,幾匹馬。簡單的生活,簡單的愛。
沒有14小時滿表駕駛的距離。沒有任何阻撓。幸福在他眼裡的含義僅僅如此。但他卻足足想了20年到最後也沒能實現。
而ENNIS顯然是走不出那一步的。他的借口往往是他照看的牲口,或者那個離了他就不行的小農場主。要不就是女兒要供養。總之,不行。JACK,我不能離開這里。
JACK如何能不爆發?
每年在高海拔的地方干那麼一兩次可從來都不是他的願望。借個木屋住幾天,或者打幾頭麋鹿,這是ENNIS想出來的安慰他的辦法。但ENNIS錯了,這一次他無法安慰傷心的JACK。
JACK想要的其實真的不算過分,但那卻恰恰是ENNIS所不能夠給予的。
20年前一段溫情脈脈的場景應該是JACK這些年來賴以生存的回憶。
ENNIS從背後溫柔抱住他,輕輕哼著兒時母親哼的小曲。他能聽見ENNIS沉穩的心跳,顫抖的呼吸。他靠在ENNIS懷里輕輕搖晃。
盡管天寒地凍細雨紛飛,但,這難道不是一個人一輩子最溫暖的一刻。
每次看到這里我都不能忍住眼淚肆意滑落。有時我甚至想,有過這一刻,他們還能奢求什麼。
但人卻偏偏不能僅僅靠著回憶生活。
在分離時ENNIS突如其來的崩潰,使我看到他深藏著的愛。他不是不想,他只是不能。
於是有了4年後那次重逢時如暴風驟雨般激烈的擁吻。從JACK瞬間的發怔可以看出,那個吻甚至是他在來之前所沒有奢望的。
如果你在請告訴我,我將於24日前來與你相會。JACK的明信片掀起ENNIS內心的波瀾,在這之前他的生活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認為是JACK一手造就了這段驚天動地的愛情。但JACK能怎麼辦,他已愛到瘋狂。
Jack fuckin' Twist!
You son-of-a-bitch.
他們緊緊擁抱。
看到這里我如此由衷地為他們高興,以至於我的眼淚再次很不爭氣地奔流下來。
被妻子看見了又如何。
盡管影片沒有讓ENNIS發現妻子的驚愕。但我想即使他知道ALMA已窺視到一切,那時的他也會毫無顧忌。因為他已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想別人,他腦子里全是JACK,JACK,JACK。。。。那個如多年前一樣英俊帥氣眼神清澈的愛人。
4年不通音信的日子,JACK是怎麼過的。
這個問題,我想ENNIS不止一次想過。
他好嗎?他健康嗎?他快樂嗎?他和我一樣已經娶妻生子了嗎?
JACK告訴他自己為了生活輾轉各種牛仔競技比賽,摔得渾身是傷,連軍隊都不要他。一年只能賺到2000塊,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還在一次牛仔競技比賽上認識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叫LUREEN,她現在是他的妻子。
JACK說我們在斷背山上的那段時光真是美好。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呢?
ENNIS的回答無可奈何。我們什麼也不能做。就算時光倒流一切也無法改變。
聽到ENNIS的話我泛起一絲苦笑。
雖然這個答案並不是JACK所期待的,但他仍接受了這一切。
如果你愛他,那麼理解他寬容他。是誰這樣說過?我想這是真理。
其實後來想想,ENNIS如果不這樣說,那他還能怎麼說?他有什麼能力打破世俗的禁錮嗎?不被祝福的愛情,難道真的會有什麼圓滿的結果嗎?
於是ENNIS唯一的辦法就是忍。
忍多久?
能忍多久就忍多久。
沒有盡頭。
看到這里我揪心的痛。
JACK神情憂傷,但他還是伸出手去撫摸ENNIS的面頰。安慰ENNIS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就象1963年的那次離別,雖然他自己早已裝滿心事,卻還是走向坐在遠處草地上的ENNIS,輕輕對他說,該下山了,牛仔。
離別來得突然。ENNIS顯然在短時間內無法接受。他應該還沒來得及考慮如何面對這一切。
套馬繩的出現象是一個局。用一句很俗的話來說就是,套住你的人也套住你的心。
打鬧中JACK不慎弄破了ENNIS的鼻子。JACK的心疼從他焦急的眼神中一覽無余。他沖過去察看ENNIS的傷勢。
兩件襯衫同時沾染上ENNIS的鮮血。
分離時完全沒有多餘的語言。
愛太重。兩個19歲的孩子,他們完全不懂得如何應付。
真該死我竟然把那件襯衫丟在山上了。
哦。那明年夏天你還來嗎?
不了吧,我11月就要和ALMA結婚了。我們後會有期。
好吧。
於是各走各路。JACK眼睜睜看著ENNIS的身影在後視鏡里越來越小,越來越遠。
好了,襯衫在此時已經出過場了。
這兩件襯衫看似平常,卻扮演了相當重要的一個角色。以至於在影片最後它們出現時每個觀眾的心都被重重地擊了一拳。
如果不能與你血肉相連,那麼讓我的襯衫擁抱著你的襯衫,就彷彿我擁抱著你。
這一抱就是20年。ENNIS對此卻一無所知。
ENNIS得知JACK的死訊應該是在JACK死了好幾個月以後。他們原本定在8月的相聚因為ENNIS提出的這樣那樣的原因延遲。
如果8月他們如期相見,是不是JACK的死就可以避免。ENNIS有沒有在往後的日子裡無數次地用這個問題煎熬自己?
但煎熬也無法挽回一切。ENNIS此後的生命中將不再有JACK這個人。
他如星辰般燦爛的眼睛和俏皮的虎牙永遠只能存在於夢中。當然也包括那些令人窒息的擁抱,親吻,愛,與被愛。
可這一切看上去似乎真的可以避免,只要ENNIS願意,JACK隨時都可以跟他走。
ENNIS的離婚是他自己的所謂正常生活的毀滅,但卻是JACK再一次冀望的開始。
一路哼著小曲一路狂奔,去見自己心愛的人。從德州到懷俄明,上千公里的路程他能開多快就開多快。
此時的JACK心中一定滿是憧憬。那大約是他最想聽到的消息。
我聽見你離婚就一路狂奔殺過來了。我以為我該。。。。我認為那說明你想。。。。
Jack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要陪女兒,而且還要給牲口圍欄。
那好吧。沒關系。
14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換來的不過是理智而冷淡的拒絕。自尊讓他轉身就走,他並沒有回頭。
在車上他終於哭了。那是影片里JACK第一次任淚水奔流。在那以前我只看見過他眼裡隱約閃爍的淚光。
輕輕的搖頭,擦乾眼淚。那時他臉上只剩下絕望和倔強。我想從那一刻起,JACK的心開始一點一點的碎。
有沒有試過這樣去愛一個人,就象JACK愛著ENNIS,愛到可以被他招之來揮之去。
我可以嗎?
或許我不行。
JACK可以嗎?
或許他可以,但那絕對不是他想要的。
因此,墨西哥的尋歡之行看起來是那麼令人神傷。當JACK和一個下巴干凈的男妓對視的時候,從他眼神里絲毫看不到慾望。那一刻他的眼裡已沒有了往日的光彩,只有絕望。
生活還是要繼續。
金發女郎CASSIE的出現象是一把榔頭。她淚流滿面對著ENNIS說,我不懂你是什麼意思啊ENNIS。
一個傷心的女人。愛了一個不該去愛的男人。
但也許正是從她的眼淚里,ENNIS意識到愛需要表達。
那就快去啊,快去告訴JACK啊,快去告訴他你愛他,就象他愛你。讓他來,帶他走。去到他一直想去的地方。
我立刻焦急地這樣想。
但太遲了。ENNIS寄出的明信片帶來的只是JACK的死訊。
ENNIS打電話給JACK的妻子LUREEN求證JACK的死因。電話里的交談,LUREEN表現得平靜而得體。
我知道你,你是JACK的朋友,你們一起釣魚或者打獵。我不大清楚斷背山在哪裡。但他說那是一個知更鳥歌唱,威士忌暢飲不絕的地方。
是的,有一個夏天我們在斷背山放過羊,那是63年的事。
1963年。
那還是在JACK參加牛仔競技比賽之前。
LUREEN的眼裡忽然就充滿淚水。
得到的與得不到的。
分享的與不能分享的。
原來JACK的生命中真的有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一個人。有這樣的一些事,在她所不可觸及的地方發生。那就是自己的丈夫在每年的某一天都不惜開車飛馳十幾個小時的原因。那個人,他真的存在。而她知道在這個故事裡她始終是被排除在外的一個人,盡管她的角色是妻子。
看見LUREEN的眼淚時我甚至在想,JACK死的時候,她有沒有這樣傷心過。
但JACK畢竟是死了。留下ENNIS傷心欲絕。
就算是死亡也不能把我們分開。以前看過的哪一部電影,那女孩曾這樣說。但我相信這只情侶們常用來表達愛意的一句誓言。
死了就是死了。從此陰陽兩相隔。
你還能擁抱他嗎ENNIS,你還能聽他一次又一次在你耳邊輕輕說It's All right嗎?你還能看到他純真的微笑和憂郁的眼睛嗎?
不,你不能。沒有任何人能。
這就是死亡。
片尾出現的那個狹小的房間,是JACK成長的地方。當ENNIS抱著帶走JACK骨灰撒在斷背山上這個目的前去拜訪JACK父母的時候,JACK的母親以一種慈祥的寬容指引他去看一看。
窗外是明媚的陽光,桌上的時鍾指向8點45分。一個騎著馬的牛仔小木雕記載著曾經的歲月。一切都預示著這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木凳還放在窗前,以凝固的姿勢向ENNIS訴說,多少個晨昏JACK曾在這里向遠方眺望。
心如刀割。
然而這顯然不是最痛的時候。
簡陋的衣櫥,JACK的衣服整齊地掛在一根木棍上。
如果此時ENNIS沒有那無意的一瞥,那或許他不會那麼痛。
他發現了什麼。
一件襯衫。
藍色的,柔軟的,舊的牛仔襯衫,看上去多麼象是1963年JACK常常穿的那一件。袖口上血跡斑斑。
ENNIS抓起袖口查看。
慢著,這並不只是一件襯衫。它還緊緊包裹著另一件。
而裡面那件,有著多麼熟悉的顏色和格子花紋。這難道不是ENNIS以為失落在斷背山上的那一件?
拉出袖子來看。血跡依然。
天旋地轉。
兩件襯衫在無言傾訴,令一切都真相大白。
但ENNIS能做的只是把它們緊緊抱在懷里。無聲落淚。
看過這影片之後我常常想,愛究竟如何去衡量。
愛得多與愛得少,究竟靠什麼去分辨。是不是僅僅靠JACK的單純主動和ENNIS的內斂沉默就可以區分。
如果事情真的這么簡單,那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痛和眼淚。
而影片結尾時ENNIS眼淚汪汪喃喃自語般說出的那句JACK,I SWEAR。。。也真的來得太遲了。
此時他已把襯衫變換了形狀。的確,也該是他抱著JACK的時候了。那個他19歲時就愛上的人。那個愛了他等了他20年的人。他以前不相信不承認的事,現在已經相信也願意承認,但一切都無法挽回。
那他對著襯衫發什麼誓。他現在發誓又有什麼用。如果一句遲到的誓言可以換回JACK,那世界上應該不會有一個詞叫覆水難收。
知道什麼叫覆水難收嗎?ENNIS你知道嗎?
我想,或許他已經知道了吧。
很久以前聽人講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里有一句說,Love is patient;love is kind。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這多象JACK和ENNIS。
而誰能讓時光倒轉,讓他們重回斷背山。19歲的愛人是永遠的愛人。這一生,從那一刻起,便不會再有別人。
愛是永不止息。
李安曾說過,每個人都有浪漫的情懷,都有一些秘密,都有被壓抑的情感,都有你嘗過以後再想折回去卻抓不到的情感,你想佔有那個東西,可你就是上不去,對我來講那就是斷背山,對情感的虛幻和需求,你說不上是真的對那個人愛,還是因為那人使你對愛有一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