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中東鐵路觀後感

中東鐵路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15 14:40:59

⑴ 求一篇中國鐵路發展史結課論文1500字

一、宏觀視角的總體史式審視

將近代中國鐵路作為一個整體,從某一個側面來加以研究、審視,這種總體式的史學研究成果不少,其中有論述鐵路的作用、影響的,有關於鐵路發展方面的,有涉及外債問題的,此乃學界著意的大要所在。
鐵路的影響:學界在談及此問題時,強調了三個方面,即城市化、農業、民俗。
探討鐵路的城市化作用的文章有兩篇:李占才所著《鐵路與近代中國城鎮變遷》(《鐵道師院學報》1996年第5期)、姜益和徐精鵬合著《鐵路對近代中國城市化的作用探析》(《上海鐵道大學學報》2000年第7期),兩文指出,鐵路促進了客貨運輸,人口流動,市場擴大,經濟發展及城市的變遷:一些新興城鎮崛起,一些古城鎮的功能發生變化,一些不通鐵路的古城鎮衰落。
關於鐵路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李占才著有兩文:《鐵路對近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影響》(《同濟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鐵路與近代中國農業生產的商品化、區域化趨向》(《鐵道師院學報》1997年第5期)。兩文闡述的主體意思是:鐵路運輸促進了商品流通的擴大,從而也就促進了農業生產商品化、區域化傾向的發展,加速了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
從民俗角度看鐵路的影響,這是較為新穎的探索。這方面李占才之文《鐵路與近代中國民俗的嬗變》(《鐵道師院學報》1994年第3期)及《鐵路與中國近代的民俗嬗變》(《史學月刊》1996年第1期)認為:鐵路引發了民俗心理的更新,導致衣、食、住、行等生活習俗的變遷,促使相見禮、婚禮、喪禮等禮儀風尚演變,推動了國人娛樂、紀年、剪辮放足等習俗的進化,盡管民俗嬗變中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現象,但總體而論,是朝著進步、健康的方向發展。
另外,王旭章還著文《走向市場的中國鐵路向歷史借鑒什麼》(《鐵道師院學報》1995年第2期),指出鐵路當之無愧是市場經濟的主動脈,其表現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沿線資源的規模經營,加快了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產業的轉移,促使統一的全國市場逐步形成和國內外市場的接軌,經濟區域化趨勢發展。朱從兵著文《鐵路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廣西右江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第4期)相對要冷靜一些,該文認為:鐵路與沿線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雙向需要的互動關系,鐵路對沿線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是以工業為中介的,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鐵路建成後還需有正確的政策導向,完善配套的規章制度以及社會經濟各部門的密切配合。
鐵路發展:包括商辦鐵路、修築及管理特色、政府政策、不發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內容。
商辦鐵路的研究是學界的弱項,對此問題宓汝成著文(《中國近代鐵路發展史上民間創業活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通過對民間投資鐵路史的梳理,得出如下結論:民間資本有投資鐵路的意願,其壓抑力量主要來自列強資本,其次才是封建勢力;資金匱乏、技術落後不是商辦資本鐵路不發達的主要原因,二者的因果關系恰恰應該顛倒;商辦鐵路資本在清政府國有化政策影響下零碎化是歷史的倒退。
關於鐵路管理問題,芮坤改之文《晚清對官辦鐵路的管理述論》(《保定師專學報》2002年第3期)釐清了晚清朝廷逐漸將最初由地方大臣管理的「官辦」鐵路收歸朝廷統一管理的過程。對於我國近代鐵路的修築及管理特色,胡正民、李占才著文(《強人築路以線設局——近代中國鐵路發展特色》,《鐵道師院學報》1995年第2期)將之歸納為:強人築路,以線設局,鐵路的修築及管理權掌握在實力派官僚的手中,因而非常混亂和紛繁。
論及清政府的鐵路政策,駱向韶著文(《清政府的鐵路政策》,《湘潭師院學報》2002年第6期)將之劃分為三個階段:1863—1889年、1889—1900年、1900—1911年。孫自儉之文《晚清鐵路政策的官辦與商辦之爭》(《安慶師院學報》2002年第6期)則主要討論了官辦還是商辦的問題。該文指出:經過多年實踐,清政府對鐵路的認識逐步深化,最終在1911年確立了官辦鐵路政策,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客觀必然性和可行性。
關於鐵路干線國有問題,馬陵合著文(《論清末鐵路干線國有政策的兩個促動因素》,《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1期)認為,該政策出台的原因有二:一是盛宣懷建立官僚壟斷資本集團的野心,二是立憲派社會輿論宣傳的推動。
論述鐵路權為外資侵奪的文章有謝撼瀾之文《近代列強對中國鐵路利權的瘋狂掠奪》(《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3年第6期)。
探討近代中國鐵路發展緩慢的原因的文章較多,其中歸咎於內因的有三篇:祝曙光所著文《近代中日兩國鐵路發展比較研究》(《貴州師大學報》2000年第1期),尹鐵所著《近代中國鐵路建設延誤原因探析》(《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李文耀、王成林之文《近代中國農民對鐵路態度的變化》(《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歸咎於外因的有宓汝成所著文《中國產業近代化為什麼徘徊不前——以中國鐵路的建設和運營(1895—1927年)為中心作一試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
鐵路外債:
丁永剛在《論近代清政府建設中的外債問題》(《陝西省行政學院,陝西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一文中,將清政府借用外債修鐵路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甲午戰前、甲午到《辛丑條約》、《辛丑條約》到辛亥革命前。借債築路符合歷史趨向,功不可沒,不應片面地認定是「賣國主義」行經。張九洲也著有《論甲午戰後清政府的鐵路借款》(《史學月刊》1998年第5期)一文,類之。
孔永松、蔡佳伍之文《晚清鐵路外債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1期)將清政府借外債修路劃分為四個階段:1881年唐胥鐵路的修成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到1903年頒布《鐵路簡明章程》,1903年到1911年5月10日頒布鐵路干線國有政策,1911年5月10日到10月10日武昌起義;外債的類別有築路、贖路、路政借款三種;借款抵押有一個從以路為抵向以地方厘金稅捐抵押的轉變。
基於解讀近代國人外債觀的努力,馬陵合著文《經濟民族主義的悖論——關於近代中國對鐵路外債認識歷程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以經濟民族主義為概念支撐,道出了外債觀中的超經濟性質,及其所具有的政治上的功利。否定經濟民族主義,有利於理性闡釋鐵路外債問題。馬陵合另著文《略論清季東北鐵路外債的超經濟特質——以均勢外交為中心》(《歷史教學》2003年第10期)、《晚清鐵路外債觀初探——以蘆漢鐵路為中心》(《史學月刊》2001年第6期),類此。
從外債角度重新審視蘆漢鐵路的收回,馬陵合之文《論蘆漢鐵路的外債問題》(《歷史教學》1996年第5期)認為其意義要打折扣。馬陵合之另文《文明排外與贖路情結》(《安徽師大學報》2003年第3期)也指出:文明排外是20世紀初中國收回鐵路利權的基本口號,它較集中地體現了近代國人的贖路情結,文明排外不能解決近代中國所面臨的維持國權與引進外資的兩難抉擇。至於《潛流:清季對鐵路外債的重新估價》(《江漢論壇》2003年第11期)一文,馬陵合的主體意思是:晚清最後幾年,收回利權運動趨於式微。而從經濟學理角度就債論債,肯定借款築路的積極作用,逐漸為人注意。只是它的聲音是微弱的,難以得到社會更多的認同。清季對鐵路外債的部分認同,應是近代中國在維護主權與利用外資之間難以取捨的真實體現。
在借款模式方面的研究中,馬陵合著文《「浦口條件」:近代中國鐵路借款模式的變與不變》(《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以1908年中國與英、德簽定的、以地方稅捐為擔保而非以路作抵的《津浦鐵路借款合同》為研究對象,集中論述了學界忽視的有關條約的運用情況及其如何被棄用等問題。
從政策角度研究外債,王致中之文《論晚清鐵路外債國家政策的確立》(《上海鐵道大學學報》2000年第7期)認為:晚清鐵路外債國家政策的確立,時在甲午戰敗之後。決策背景為籌築盧漢鐵路,鐵路發展定為國家「實政圖強」要務,但國庫「點金乏術」,商資籌招落空,鐵路資金來源僅有外債外資一途。政策要點乃「洋債」由國家鐵路總公司統籌,路借路還,以路作抵,拒招洋股,「路權仍屬於我」。

二、鐵路與地方的區域史式探析

鐵路與地方的關系研究,屬於個案式、區域式的史學研究。
京漢鐵路作為晚清時期修築的第一大動脈,此前學界已予以較多注目,對此,田伯伏從直隸採煤業人手,著文《京漢鐵路與直隸沿線近代採煤業的起步》(《河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分析了京漢鐵路修建對直隸煤礦業如井陘、臨城、磁州等的影響,指出鐵路作用體現在運輸速度的提高和運費的降低擴大了煤的銷售市場,此外,鐵路本身就是煤的固定消費者。
我國近代的鐵路網是以北京為中心的,蘇生文著文《晚清以北京為中心的鐵路網的形成》(《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1年第1期),針對這一問題做了專題研究,該文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修路風氣已經大開,清政府在北方地區修築了京奉鐵路、京漢鐵路、京張鐵路和津浦鐵路四條主幹線和一些支線,構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鐵路網。
西北鐵路發展在近代屬於落後地區,有關研究注意到了這一問題。趙志龍著文《近代西北鐵路規劃述論》(《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認為,從晚清到民國,西北鐵路規劃經歷了一個內容由簡到繁,地位由次要到主要的發展過程,西北鐵路的重要性已成為共識。任軍利著文《鐵路與近代陝西的商品經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主要分析了鐵路所導致的陝西經濟變化。
正太鐵路是山西近代第一條鐵路,自如雪之文《正太鐵路建築始末》(《廣西師大學報》1997年增刊),闡述了該路建設過程中的艱難歷程,並指出其對山西經濟的影響如下:運輸量很大且逐年遞增,收益可觀屢有盈餘,促進了工廠的建立。
滇越鐵路對封閉的雲南來說,高勢能的影響之大可以相象。顧繼國、楊金江合著《滇越鐵路與雲南近代進出口貿易》(《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指出:滇越鐵路開通後,雲南形成了與世界資本主義相聯系的、相對獨立於國內市場的雲南地方市場。王文成也著文《滇越鐵路與近代雲南對外貿易——兼談雲南與東南亞間的通道建設和經濟技術合作》(《經濟問題探索》1994年第1期)做了相似的分析。而張軼群之文《滇越鐵路的歷史記憶——滇越鐵路沿線的近代鐵路社區建築初探》(《小城鎮建設》2003年第4期),則以建築為視點。
廣西鐵路的發展,紳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此,陳志波著文《紳商與近代廣西經濟》(《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指出其具體表現有二:首先,從領導力量上看,政府雖然是名義上的領導者,但直接操作各項具體事務的卻是紳商;其次,從路款的認集的比例來看,紳商認集的路款占絕大部分。專論龍州鐵路的有朱從兵之文《廣西龍州鐵路籌建始末》(《廣西師大學報》1998年第4期)。
南潯路是近代江西第一條商辦鐵路,楊會清之文《略論南潯鐵路興衰的歷史命運》(《撫州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分析了築路過程中在籌款、技術、時局等諸多方面的困難,運營中有關會計制度、股東大會制度等內部管理改革,及對汀西經濟產業結構變化的促進作用。 滬寧鐵路乃清末最為重要的鐵路之一,對此,高志斌、王國平合著《晚清政府借外債修築滬寧鐵路述論》(《江海學刊》2000年第3期)闡釋了借外債的原因、經過及民眾抵制情形。
除了上引文之外,還有其它一些文章,其中有粗涉上海鐵路發展的(劉華明:《近代上海地區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工具的變遷(1840—1949)》,《史學月刊》1999年第3期),有談論鐵路與晉商興衰關系的(謝元魯:《明清北方邊境對外貿易與晉商的興衰》,《四川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有探討鐵路對移民的助力的(周春英:《淺析近代華北移民大規模遷居東北的社會背景》,《荷澤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有研究鐵路促進城市發展的(王杉:《簡析近代東北城市的興起》,《遼寧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段光達:《哈爾濱早期城市特點芻議》,《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紀鳳輝、張翠華:《哈爾濱近代城市的特點與作用》,《黑龍江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有介紹鐵路股票的(夏詳烈:《清代川漢鐵路股票》,《中國錢幣》1998年第3期)。

三、關鍵人物與鐵路發展

與鐵路發展有關的近代人物主要有李鴻章、張之洞、孫中山、詹天佑、劉銘傳、盛宣懷、容閎等。
在研究李鴻章與近代鐵路的文章中,餘明俠所著《李鴻章在中國近代鐵路史上的地位》(《徐州師院學報》1994年第3期)論述的較為全面。該文認為,李鴻章在修建鐵路問題上的認識,從1863—1867年的短短四年間,經歷了嚴詞拒絕、朦朧認識、正確了解和堅決實踐等四個階段。李鴻章不顧謗議叢集,獨開風氣之先,主張利用西方技術但必須權自我操,初步規劃了鐵路幹路藍圖,執著不渝興修鐵路,於此可知,李鴻章在中國近代鐵路史上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此外,餘明俠另著有《李鴻章和甲午戰爭前後的鐵路建設——兼論洋務運動在甲午戰後的新發展》(《江蘇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一文,類之。從鐵路外債角度研究李鴻章的文章有馬陵合之文《論甲午前借債築路的開啟及其困境——兼評李鴻章的鐵路外債觀》(《安徽史學》2002年第1期)。相形亦肯亦否李鴻章的文章也有一些,如周輝湘之文《李鴻章與中國鐵路業的開創》(《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在肯定了李於凇滬鐵路談判中維護國家利益、首倡自建鐵路的同時,指出:李鴻章在19世紀80年代中法談判中及之後的思想開始向出讓路權轉變,其借債修路思想損害了國家利益。此外,築路也有發展個人實力的意圖。類似的文章有趙東喜之文《論李鴻章與近代中國鐵路的興辦》(《河南職業技術師院學報》2000年第1期)、朱從兵之文《李鴻章與中東鐵路》(《徐州師大學報》1998年第1期)、《試論李鴻章在中國鐵路史上的地位》(《玉林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
從總體上研究張之洞的文章有吳劍傑之文《張之洞與近代中國鐵路》(《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該文認為,真正能從開發利源以振興經濟的高度認識鐵路的近代化價值的,張之洞是第一人,鐵路成為他一生最後20年的生命主題。此外,陳曉東也著文《張之洞與晚清鐵路》(《鐵道師院學報》1994年第3期)對張之洞發展鐵路的貢獻作了介紹。具體研究張之洞的文章有朱從兵之文《粵漢路權贖回後張之洞的自建主張與實踐》(《廣西師大學報》1999年第3期)、吳劍傑之文《論張之洞湖廣任內的外才引進》(《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將李鴻章與張之洞聯系起來予以研究是有益的探索,這方面的文章有周輝湘所著《李鴻章和張之洞與近代中國鐵路建設論略》(《長沙電力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研究孫中山與鐵路的文章有數篇,之一是朱從兵所著《孫中山對近代世界鐵路的認知述論》(《學術論壇》2003年第5期),該文認為:由於第二次現代化大浪潮時期美國的鐵路建設速度最快,孫中山對近代世界鐵路的認知以美國為主。他對近代世界鐵路的發展大勢、基本成就、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建設與管理體制或經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認識,其認知水平超出了他以前的中國近代的其他先進人物。之二是馮君之文《論孫中山鐵路建設的戰略構想》(《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此外,朱從兵另有文《鐵路建設與民生主義——民元孫中山鐵路建設思想新探》(《學術論壇》2002年第5期)以鐵路與民生的關系為視點,來探悉民元孫中山的鐵路思想。
詹天佑在近代中國鐵路史上,如同秋瑾在近代婦女史上一樣,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也很值得研究。以往人們多注目於京張鐵路的獨立築造,而經盛鴻等則著意於其他方面的內容,其著文《詹天佑與清末民辦川漢鐵路》(《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詹天佑與辛亥革命》(《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指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在中國近代鐵路建設中,不僅開創了中國獨立造路的奇跡,建成了震驚世界的京張鐵路,而且率先支持在20世紀初興起的民辦鐵路事業,並親自主持艱險異常的民辦川漢鐵路。當清廷在1911年5月頒布鐵路干線國有政策後,他勇敢地支持保路運動,進而支持辛亥革命。這是他對中國走向近代化的又—偉大貢獻。
關於劉銘傳在台灣修築鐵路問題,陳九如著文《劉銘傳與台灣鐵路近代化》(《安徽師大學報》2002年第1期)指出:劉銘傳從禦侮圖強的目的出發,力主修築台灣鐵路,妥善解決資金短缺和技術力量不足的難題。台灣鐵路的興築,便利了台灣的交通,促進了台灣的開發,傳播了近代化觀念。劉銘傳在台灣近代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盛宣懷是近代中國鐵路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呂錫生著文《盛宣懷傳略》(《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涉及到了這一問題。
關於容閎的影響,陳漢才之文《容閎的留學教育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華南師大學報》1998年第6期)主要強調了他對鐵路人才培養方面的貢獻。

⑵ 鐵一去沈陽檔案館有照片的方的觀後感

2014年7月28日,游沈陽故宮,張學良故居(又稱張氏帥府)。看過北京故宮,再看沈陽故宮,就會覺得後者很寒酸。沈陽故宮建於清朝入關以前。當時大清剛剛興起。舉國之力,修建此皇宮,已屬不易。有趣的是,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都曾出關祭掃祖先,並在此駐蹕。自咸豐開始,後代皇帝都未出關祭祖。中原漢人的王朝,有兩次滅國之災。一次是蒙古征服,一次是滿清征服。兩次征服,都伴隨著大屠殺。中原人口被殺死一半以上。兩次征服後的國土面積,都增大了一倍以上。這彷彿是對中國的一種補賞。中國現今的廣大國土,是繼承了大清帝國的江山。只有蒙古和滿清這些游牧民族的騎兵,才能征服這么遼闊的土地。中原漢人文化,是農耕文化。漢人不善騎馬,也沒有游牧民族的野蠻游盪的性格。漢人能夠養馬的地區,一個是塞北草原,一個是祁連山地區。但是,許多漢人王朝都失去這些地區的控制權,所以漢人政權經常缺少戰馬。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猶如現在的坦克兵團,在步兵面前,所向披靡。對付游牧民族,中原政權大多採取守勢。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權時戰時和,持續了幾千年。直到現代化武器誕生,騎兵的優勢不復存在,游牧民族的威脅才消除。滿清人入關,僅用20萬八旗軍,就征服了中原。實際上,明王朝經歷了多年鼠患,天災,人口大減。加上李自成,張獻忠暴民之亂,明王朝的主力軍已消耗殆盡。清軍連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就是當年天下最強的部隊。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後,他們就可以橫掃中國。大清當年在沈陽建此皇宮,萬萬沒想到,不到十年,就可以輕易攻入關內,在北京坐上紫禁城的寶座。清朝的成功,實為天助也。中國在清朝覆滅後,經歷了一段軍閥割據的民國。其他軍閥早就被歷史淹沒於塵埃。唯一還在風光的就是張氏父子。其原因很簡單: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逼使蔣介石抗日,從而拯救了危急中的共產黨和紅軍。使中共在抗戰時中坐大,最後奪取政權。在張氏帥府的展覽里,有幾個地方值得玩味。1929年1月10日楊常事件。張學良在老虎廳殺死奉系元老楊宇霆,常蔭槐。從來沒有人對此異議。其實,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到1936年西安事變的預兆。這兩件事中,張學良的做法都是如出一轍:毫無信義,翻臉無情。完全繼承其父張作霖的土匪作風。翻手雲覆手雨。其行為舉止,如同土匪,黑社會老大。到了晚年,張學良談起此事,還是毫無愧意。楊宇霆,常蔭槐是張作霖舊臣,為張家在東北創業有功。雖然在張學良面前以父執之輩,驕橫跋扈,但罪不至死。即使有錯,完全可以以法律手段審訊,或禮送出境,方為上策。在老虎廳採取謀殺手段,實為小人伎倆,君子不齒。1929年7月至12月。中東路事件。為爭奪中東鐵路控制權,張學良部隊十萬餘人,與俄國四萬餘人開戰。結果慘敗。展覽中,對此事緣由不提。也不提中共支持蘇聯的立場。其實,這件事對後來的918不抵抗政策,有著重大影響。試想,如果張學良能在中東路事件上,擊敗俄國。那末,918事件時,就不會對日軍畏首畏尾。歷史學界,對於這兩件事的關聯,都沒有重視。1931年918事件。不抵抗日軍,究竟是誰的責任?好像沒有提及。張學良死之前承認,是他下命令不抵抗。這實際上洗刷了蔣介石背了幾十年的罪名。1931年的東北軍,完全聽命於張學良。蔣介石根本指揮不動。張學良一年多之前,剛剛遭遇中東路慘敗,哪敢再和日本軍隊較量。為了保存實力,只有忍痛退讓。張學良晚年說,當時沒有想到日本竟然有吞並東北的野心。原以為是一場摩擦,通過談判來解決。這也可能是一種理由。如果按過去傳統的教科書,那一套說法未免太簡單,而且遠離真相。1936年西安事變,按近年來的史實,張學良在此事變之前,已經是中共黨員。一個黨員執行黨的命令,事情的原因就完全不同了。這個展覽中,當然沒有這些資料。張學良晚年在美國渡過。他有機會回國探親,但是卻至死未回。他是不是害怕面對這些令人尷尬的事實?張學良和蔣介石是拜把兄弟。但張學良卻以黑道手法發動西安事變,捉拿蔣介石。據張國燾回憶錄,當時延安中共領導彈冠相慶。但是剛剛和張學良為中東路打過仗的斯大林,對張學良不滿,斥之為軍閥。通知中共,盡一切力量促使張學良釋放蔣介石。這才有了後來的西安事變和平結局。這些史實,展覽中也看不到。蔣介石西安事變後,對張學良,楊虎城還是區別對待。對楊虎城是滿門抄斬。對張學良是監禁到死。張學良和宋美玲,宋子文兄妹的關系密切,所以蔣介石對張學良手下留情。沈陽故宮,張氏帥府,是影響深刻的歷史遺跡。對於這段歷史,特別是張學良的歷史,何時才能還其真相?

⑶ 看闖關東後的感受

電視連續劇《闖關東》觀後感!
52集電視連續劇《闖關東》播送近月以來,我和老伴一集也沒有脫,天天坐在電視機前,欣賞這部激動人心的佳作,簡直也把自己看成了戲中人,和朱開山一家歡樂而歡樂,為他們的焦慮而焦慮,為他們的成功而歡呼。電視連續劇《闖關東》昨晚播完了51、52最後兩集,我靜下來思考,從中可以學到許多東西。最主要的是,如下幾個字:闖、忍、誠、忠和恨。
闖,他們一家闖關東,闖世界,闖未來,闖生活,闖自由;他們一家為了逃避故鄉山東的災荒,尋找一條生路,他們闖關東,他們淘金、種田、經營飯館、搞貨棧、跑馬幫、開煤礦,為了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吃盡千辛萬苦,從不向困難低頭,這是在朱開山一家身上表現一種中華民族奮發向上,吃苦耐勞的精神。當前全國人民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人人需要有這股闖勁和創新精神。
忍,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民族存亡,國家利益面前從不含糊,就是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哈爾濱已經鬼子兵臨城下,炮聲震撼著法庭,朱家力爭打贏了甲子溝煤礦的官司,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但是,朱家對鄰里糾紛,如對潘五爺的一再糾纏;對親友的誤解,如對韓老海因兒女親事不順的怨恨等等,朱開山為了和諧相處,以忍對之,最後終於化解了矛盾。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在我們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中,也是值得學習的。
誠,就是誠實、誠信。朱開山一家一貫以誠待人,以誠處事。反映了中國農民的品格。這里說兩個例子;一個是,朱開山曾經是義和團的頭頭之一,失敗後,在洋鬼子的屠刀下死裡逃生,來到關東的金溝淘金,結識了賀老三,成為拜榜兄弟。朱開山離開金溝幾年後,得知賀老三為人謀害,他二次冒險進金溝,查清楚賀老三遇害的情況,懲罰了元兇。又如,朱開山偶爾認識了震三江這個殺富濟貧的英雄人物,震三江當時被捕,震三江設法告訴了朱開山他竊得財寶的隱藏地點,朱開山和兒子一起找到這些財寶用以疏通環節,把震三江從獄中救了出來,若干時間後,震三江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這就是朱開山的性格,也是朱家人的性格,就連朱家人救了他一命,並在朱家長大的一郎也是這樣,當他發現被森田欺騙,損害了甲子溝煤礦的利益時,一方面設法把揭發森田物業的證據交給朱家,並且以死謝罪。
忠和恨,可以說朱開山一家的性格,雖然他們是闖關東農民,後來經商、開礦,但是他們胸中都跳動著一顆熱愛祖國的心!朱開山的二兒子後來成為東北軍一位團長的朱傳武,就是這樣一位人物,為了保衛哈爾濱,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國土,戰斗疆場,拉響集束手榴彈和日本鬼子的裝甲車同歸於盡。那些在前線和鬼子拼搏的英雄們也都是這樣。
他們藐視敵人,懷著滿腔的仇恨和鬼子戰斗。朱開山在森田被擊斃之前對他說:最後你們的結果,是滾出中國去,留下的是你們的屍體。
是的,朱開山預料沒有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浴血奮戰,以中國人民的勝利,日本鬼子的徹底失敗,而寫完了這段血的歷史,留在中國大地上的,只有侵略者的屍體和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
《闖關東》是一部不屈的家國抗爭史,是一部中國移民的奮斗史,看了它撥動了民族精神這根心弦,勾起了一代代人的回憶。
連續劇《闖關東》也告訴我們,聽聽軍國主義分子森田的狂吠,雖然那是過去的事,但現在並不是沒有這樣的狂人。世界並不太平,依然要時刻准備著,枕戈待旦,睡覺也要睜著一隻眼睛。千萬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在奉行和平外交,以鄰為友的同時,為了國家的安全,必須時刻警惕著!

近日播出的電視劇《闖關東》,是一部講述在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命運變遷的大劇。從已經播出的近三分之一看,基本概述了山東人闖東北的辛酸心路歷程,再現了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的悲壯歷史。無論是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也無論是生活場景還是民俗以及時代背景,都象磁鐵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人們的視線。

電視劇《闖關東》之所以一開始就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部戲的題材所至。

據記載,在過去的300多年間,約有2000多萬山東人遷移到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東北地區,艱辛創業。有一個說法,建國初期,每三個東北人,就有兩個是闖關東的山東人或山東人的後裔,而在山東,闖關東者幾乎遍及每個村莊。「闖關東」是特定歷史背景下被迫進行的民族大遷移。為了生存,大批山東人背井離鄉,踏上了關東那片遼闊的黑土地。

從某種意義上說,《闖關東》就是為這些生活在東北的山東人拍的一部電視劇。當年闖關東的人,誰的心裡沒有一把辛酸史呢?離鄉背井,遙望故鄉,哪個流浪在異鄉的遊子不是承擔著身體與精神的雙層壓力呢?所以,電視劇首先就贏得了當年闖關東的人以及他們的後代的青睞是不難理解的。

畢竟電視劇不同於歷史書,考慮了可看性,勢必要增加一些離奇曲折的情節,何況在這個一切講究效益的年代。對這點,我們是應該給予理解的吧。《闖關東》講述的是從清末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前,一戶山東人家為生活所迫而離鄉背井「闖關東」的故事,以主人公朱開山的復雜、坎坷的一生為線索,其中穿插了朱開山的三個性格炯異、命運不同的兒子在關東路上遇到的種種磨難和考驗。在劇本策劃階段就將其創作定位為:小人物成為大英雄的故事。

「闖關東」這種民族行為是中華民族特定歷史背景下被迫進行的民族大遷移,關東路上的闖盪需要經歷一次次的波折磨難,包括土匪、官兵、土豪、鄉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癮君子、礦工等等各色人物將陸續登場,給山東大漢製造各種各樣的困難,在苦難之下,朱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間所產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這一故事設計與好萊塢大片《指環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又與中國古典文學《西遊記》相似,由此可見中西影視文化在人性的本質這一問題上的基本認識是相同的,所謂高手過招,點到為止,摘花飛葉看似相似,其內功也自有獨得之妙。 作為具有史詩色彩的大戲,《闖關東》的故事情節可謂盪氣回腸氣勢磅礴。劇中人物眾多,身份地位不同,各個又性格鮮明。以山東人朱家一家為主線,逐漸引出沒落格格、商人、藝人、土匪、惡霸、土豪、鄉霸甚至日本人等,眾多三教九流的人物,演繹出一段又一段脈絡清晰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劇中再現了當年闖關東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礦等大場面,使得該劇有了較強的可看性。所以,吸引住眾多喜歡聽故事、看風俗的大批觀眾,也就不足為奇了。

《闖關東》吸引觀眾的還有那些具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主人公朱開山的扮演者李幼斌,自《亮劍》後,以他深厚的表演,儼然成了當今中年男演員的佼佼者。在這部劇中李幼斌塑造了一個不同於「李雲龍」的英雄式人物。他在劇中的那種滄桑感彷彿是與生俱來的,無痕跡的表演,自然得到觀眾的認可。如果說《闖關東》是一部交響樂,那麼李幼斌無疑就是引導出主旋律的音符,而他的老伴與三個兒子,無疑就是樂曲中厚重的和聲。扮演他老伴的莎日娜,是近年熒屏上優秀的「媽媽」演員,這次,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媽媽。在這部交響樂中,還有一個可圈可點的人物,這就是小宋佳扮演的鮮兒。鮮兒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她經歷了很多坎坷,是劇中戲份最重的女性角色。她的出現,令這部「交響樂」中多了許多亮麗的色彩。還有眾多如牛麗、丁嘉麗等明星的加盟,都給這部「交響樂」增添了各種音色。有如此眾多的明星,你說電視劇能沒有吸引力嗎?

以上,就是《闖關東》成功的主要原因。其它如音樂動聽、畫面優美等,也都是功不可沒的。

當然,這部戲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傳奇色彩的濃烈蓋過了寫實主義的光芒,使得該片與歷史上的「闖關東」有著一定的距離。電視劇的主人公朱開山,一開始的身份就是義和團的將軍,不凡的身份使他的「闖」更多了幾份優越感。其實,生活中大多「闖」關東的,是那些最低層的農民,他們的「奮斗」與生存更加艱辛。記得在哈爾濱看過一幅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挑著扁擔的山東人,挑著家當與孩子,赤腳走進了天寒地凍的世界……

52集電視連續劇 開年大戲 <闖關東>講述的是從清末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前,一戶山東人家為生活所迫而離鄉背井「闖關東」的故事,以主人公朱開山的復雜、坎坷的一生為線索,其中穿插了朱開山的三個性格迥異、命運不同的兒子在關東路上遇到的種種磨難和考驗,力求真實還原那段悲愴、蒼涼、恢弘、悲壯的民族血淚史。書中將再現當年闖關東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礦等大場面,場景橫跨半個中國。而在細節上,作者延續了其擅長的在平淡人生中貫串人性關懷的思路,親情、愛情與故土情的糾結深入人心,對國事、家事、家鄉事的擔當感人至深。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一關之隔,卻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從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東北人口僅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數據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余)。 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現在東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
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布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雍正說「朕夷狄之君」「非中國人」。滿人傾族入關,東北人口劇減,借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滿洲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闖關東-山東人-清代分三個時期:(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 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 1860)正式開禁放墾。
闖關東,從「流人」到「流民」,到東北「移民社會」 。清初民族矛盾尖銳,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極其殘酷的鎮壓手段。將「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 邊寒苦」的東北,這種遣犯史稱「流人」。山東人是「安土重遷」的典型。人口壓力、天災人禍、 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等構成了山東人闖關東的外因。以修築當時的中東鐵路為例,《東北開發史》 引日本人稻葉君山的話說:「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 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 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東北是外敵侵擾之地,山東人卓絕的斗爭。吉林省渾江市《灣溝公社志》記載:「1921年間有一名叫王振邦的農民, 原籍山東,因逃荒攜妻及長女一家流落於西川一帶。1931年日軍侵佔 東北,王振邦與山東老鄉聚義百餘人抗日,1934年末,他們與日軍大小戰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戰績最佳,日軍死傷慘重,義軍為日軍所 膽寒。」
闖關東,由於東北為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為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殖民政府無力阻擋歷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殖民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滿蒙獨立」運動、「偽滿洲國」等歷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為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最,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為在東北紮根。辛亥革命東北幾千萬關內漢人回到中國懷抱,「以至於人文地理學地圖表明該地區完全是中國人的」(《草原帝國》,法國,勒內.格魯塞)。
闖關東,是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存在「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 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 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 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 寢者皆山東移民...」。作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為漢人移民地。那麼,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

看完中央三套節目"回娘家"這場晚會,聽了孫新建導演總結了和體會了<闖關東>這一部大型的,轟動全國的這部連續劇,八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高滿堂老師在這部連續劇體會到了求生存,求發展,求和諧.然而延續了其擅長的在平淡人生中貫串人性關懷的思路,親情、愛情與故土情的糾結深入人心,對國事、家事、家鄉事的擔當感人至深。

孫建業老師講了干什麼事不能浮躁,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講的很深!我很受啟發!

希望高滿堂老師能把14萬字的劇本寫得更精彩,更生動,更和諧!願<闖關東>劇組原班人馬永不動搖!在今後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⑷ 求一篇紅色基地觀後感 。。

觀後感的寫作思路是表達出自己對革命先列的尊敬之情。

2017年夏天,我參觀了滿洲里國門景區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經過近1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國門景區紅色紀念館,先後參觀了41界碑、國門、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紅色旅遊展廳;

這次活動不但使我獲得相關歷史知識,接受了一次難得的愛國主義教育洗禮,而且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的內心一次次的被震撼。

一、學習先烈精神。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這是一座紅色橋梁,一座許許多多革命先驅者用生命鑄就的橋梁,在1920年到1937年那個特殊的年代裡,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和蘇聯共產黨進行聯系的重要通道——滿洲里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

滿洲里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跡位於滿洲里國門景區,在景區內我們可以看到有一條彎彎曲曲、時隱時現的土路通向俄羅斯的邊境。歲月和時光逝去了革命先驅者們留在土路上的腳印,我們卻依稀可見他們那風塵僕僕、來去匆匆的身影。

他們,為了紅色信仰英勇前行;他們,為了民族解放捨生忘死;他們,是將自由光明的火種播向祖國大地的神聖使者;他們,是偉大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脊樑!

1900年,東清鐵路鋪入我國,隨著鐵路的開通,滿洲里便成為了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要塞。中國共產黨充分利用當時滿洲里地區反動力量薄弱,距蘇聯較近,交通比較便利的優勢,沿中東鐵路開辟了這條通往蘇聯的秘密交通線。

這條交通線早在1920年就已建立,為指導中國革命和幫助中國籌建共產黨,共產國際派馬林和維經斯基來中國,就是在這條交通線的掩護下進出中蘇國境的。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開。前去參加會議的大部分代表都是從滿洲里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前往的,他們是:周恩來、張國燾、瞿秋白、李立三、鄧穎超、蔡暢、羅章龍、唐宏經、鄧中夏、蘇兆征等。

這里陳列著一些珍藏的照片以及當時戰場上使用的槍炮彈葯,還有一些英烈的介紹,照片和英雄事跡鞭策我們要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一切;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這是軍民團結的見證;回味著革命的魚水情深!讓我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特別是應該具有勤勞上進、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飽滿的情緒和良好的精神狀態迎接生活與工作中的每次挑戰,努力成為一名黨的後備軍。

⑸ 中東鐵路歷史文化穆棱陳列館孩子觀後感

俄羅斯絕不是什麼好鄰居,而是亡國滅種的惡鄰,他絕不是什麼好夥伴,而是欺人太甚的惡霸。

⑹ 參觀扎蘭屯中東鐵路博物館日記

冬季來臨,對於熱愛旅遊的人士來說,冬天的寒冷並不能阻擋他們出行的腳步,一年四季陽光燦爛的海南、一派北國風光的哈爾濱、四季如春的雲南和有著鮮明民族風情的新疆等旅遊目的地,均不失為冬季出遊的最好選擇。 陽光燦爛海南遊 海南以其陽光、海水、沙灘、椰樹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慕名前來。碧波萬頃的大海,海上船隻穿梭,犁銀濺玉;陽光、海水、沙灘、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 海南島海岸線長達1617.8千米,島四周多為優質沙灘。近海海洋生物豐富,有魚類1000多種,藻類200多種。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的熱帶珊瑚礁魚和各種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潛水旅遊的觀光美景。 海南遊又分為三亞、海口、瓊州等幾大塊。三亞的亞龍灣是國家旅遊風景區,它氣候宜人,冬可避寒、夏可消暑,自然風光優美,海灣波平浪靜、柔軟的沙灘潔白如銀。「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是遊人對亞龍灣由衷的贊譽。 博鰲旅遊風景區水中有島,島中有水,秀麗景色和名勝古跡集於一地,被人們譽為奇妙的南國風光畫卷。萬泉河是寶島海南的象徵,河水純凈、清澈,宛如玉帶,自五指山峰漂流而下,至瓊海市的博鰲入海口投入大海的懷抱。 哈爾濱冰雪風情之旅 哈爾濱人文歷史悠久,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名城。庄嚴雄偉的聖索菲亞教堂、神秘氣氛籠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羅斯木屋、典雅別致的哥特式樓宇、歐式建築的中央大街……雅潔明快的建築色調,燈紅酒綠、繁華如錦的都市風貌,處處折射出「小巴黎」的獨特魅力。 俄羅斯風情園是哈爾濱近年來的旅遊熱點之一。橫道河鎮是一座具有百餘年歷史的小鎮,這里曾是中東鐵路的中轉樞紐,是俄羅斯人在東北地區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因而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鎮內留存了200多處俄式建築,依託這一獨特的文化背景,這里興建了俄羅斯風情園,置身其中,遊人足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到濃郁的俄羅斯情調。 亞布力滑雪中心是另一必去的旅遊勝地。亞布力滑雪中心位於黑龍江省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內。最高山峰海拔1374.8米,冬季滑雪期長達120天。由於這里山形地貌獨特,雪質豐厚、硬度適中,滑雪中心建有兩個雪場,十三條高、中、低級雪道(其中包括一條亞洲最長雪道),雪道數量和長度均居全國第一。 七彩雲南之旅 麗江地區處於雲南省西北部,距離省會昆明市527公里。麗江境內群山起伏,全區山地面積佔95%。由於地處高原,終年太陽照射較強,平均海拔為2400米。麗江境內有玉龍雪山、老君山兩大山脈,其中最高點為終年積雪的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為5596米。金沙江、瀾滄江兩大水系從麗江境內穿過。 麗江地區總人口為104萬,全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有納西族、白族、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8%左右,因此麗江的民族風情迥異多彩,特點十分突出,被稱為「中國古典音樂活化石」納西古樂。世界上唯一「活著的」東巴象形文字,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徵的摩梭人,玉龍雪山,虎跳峽……使麗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旅遊熱點。 大理歷史悠久,在元代前,大理一直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玉洱銀滄之間,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兼有「風、花、雪、月」四大奇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這里保存著古樸而濃郁的白族風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習俗,可以品嘗別具一格的白族風味食品,可以選購到稱心如意的白族民間工藝品,還可以參加傳統的大理白族三月街節日慶典活動。古城大理吸引了來自國外的自助旅遊者,在城內護國路內形成了一條有名的「洋人街」。 西雙版納 雲南把金孔雀作為自己的象徵,而這金孔雀的故鄉,就在西雙版納這個傣族之鄉。 美麗的西雙版納給人的印象猶如一幅幅優美的畫卷: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野象悠然漫步,孔雀在林中飛翔;美輪美奐的田園,鳳尾竹姿影婆娑、檳榔樹亭亭玉立、傣家的竹樓、露出緬寺佛塔的金頂;傣家婦女婀娜的身姿,沐浴在夕陽染紅的瀾滄江邊,像一群群孔雀在水中嬉戲…… 新疆探奇之旅 人間凈土東方瑞士—— 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是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精華。喀納斯湖系冰川強烈刨蝕而成湖泊。湖面海拔1375米。湖形如彎月,平均水深90米,面積6.9萬畝,為我國深水湖之一。湖周是蒼翠的針闊混交林,與遼闊的山間草原連成一片。藍天白雲下,偌大湖面宛如碩大的調色盤,湖水的顏色變幻萬千,美不勝收,在喀納斯欣賞「寶光」霓虹美,特具魅力。喀納斯湖是我國極其難得具有歐洲生態系統的區域,保護區內有植物798種,其中珍稀植物30種,動物39種,鳥類117種,魚類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二級13種。喀納斯湖的奇、特、美、艷的自然風光,贏得了國家領導人、專家學者及廣大遊客的贊賞,被公認為是中國最美的地方。 烏魯木齊冰雪游 今年12月20日烏魯木齊將舉辦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今年烏魯木齊市利用冬天的旅遊淡季,開始打造「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與東北的冰雪節唱「對台戲」。與哈爾濱相比,新疆冰雪有獨特優勢。哈爾濱最著名的亞布力滑雪場距離市區180公里,路途較遠。 而烏魯木齊冰雪景點距離市區近,最近的雪蓮山高爾夫燈光滑雪場距離市區僅6公里。而且新疆滑雪場氣溫不是太低,風速不快,雪質好,非常適宜開展冰雪運動。目前僅烏魯木齊上規模的滑雪場就有50餘家,接待能力充裕。 對於新疆冰雪旅遊的推出,業內人士分析說,以前遊客要想看冰雪,只能選擇東北;而現在遊客可以選擇新疆。旅行社目前推出的線路價格非常有競爭力。

⑺ 中國沈陽工業博物館觀後感一年級

今日參觀的是中國工業博物館,講解員給我們介紹相關信息,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對現有的沈陽鐵西鑄造博物館進行改造、擴建而成, 其中有工業博物館現建有機床館、鑄造館、通史館,博物館總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中國工業博物館目前徵集的文物來自上海、北京、內蒙古等20多個省區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件,國家二、三級文物10件,館藏文物器件繁多。中國工業博物館中收藏文物年代從商代至今,包括上世紀30年代初的鐵西規劃地圖、1900年的中東鐵路鋼軌、西周青銅盔、春秋時期盔甲、殷商時期銅鏡都為如今的館藏。 講解員還給我們講解博物館相關背景。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鐵西區取得了令國人矚目的成就,2007年國家授予「鐵西老工業基地改造暨裝備製造業發展示範區」稱號、2008年被列為18個「中國改革開放30年典型地區」之一、2009年被命名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並將《沈陽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2010年被命名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據此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親臨鐵西視察指導工作時指出,鐵西區在引領我國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在傳承工業文明、弘揚工業文化方面做出貢獻。原省委書記聞世震同志也明確提議在鐵西建設「中國工業博物館」 ,這就是博物館構想的前提。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還給我們介紹相應意義。一、眾所周知,鐵西區曾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並有「中國重型工業的搖籃」之稱,見證了百年中國工業的變遷。在此基礎上籌建中國工業博物館,對於研究中國工業發展史、保護保存近代工業歷史文物資料,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強區域競爭力,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重要價值。目前全國尚無此類博物館,鐵西區將填補國內空白。 二、鐵西區承建項目的優勢。(1)歷史優勢。鐵西區工業歷史悠久,從1905年首家使用現代化機器企業誕生開始,經歷了日本殖民工業、國民黨時期工業和新中國工業等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鐵西曾生產新中國第一枚國徽、第一台水壓機等幾百個中國工業史上「第一」的新產品,被稱為「共和國的工業長子」。鐵西區因工業而誕生,為工業生長,也將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2)人文優勢。工業是鐵西歷史的主脈,工業文化是鐵西的靈魂。鐵西工業文化源遠流長,滄桑厚重,對於幾十萬產業工人和鐵西人來說,無私奉獻、積極進取的「勞模精神」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當代鐵西人文情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鐵西建設經濟強區,構建和諧新區,走向未來的不竭動力。 (3)地緣優勢。近年來,鐵西生態宜居環境迅速提高,2008年榮獲目前全國唯一的聯合國人居署「全球宜居城區示範獎」,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建國60年60大地標」之一,鐵西作為沈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沈西工業走廊開發的重要區域,還將面臨籌辦「十二運」等多重機遇,區位優勢盡顯無余。
在參觀過程中我們見識了博物館的展物含有的多項「工業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徑的鑄管(直徑2.2米)、最大的超高壓斷路器殼體(鋁合金鑄件、重2噸)、最大的立車橫梁鑄件(重115噸)、最薄的鑄件(厚0.38毫米)。中國第一個鑄造用機械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壓管的樣管、第一台萬能鑽床、第一台八軸立式機床、第一台精密絲杠機床、第一台五軸聯動機床。 參觀通史館過程中,我們了解了世界工業的發展歷史和中國工業的發展歷史。相應展出的是各國工業工藝品,如大炮,鐵軌,輪船,汽車等模型。而且還與當時中國的起步工業形成相應對比,給我們真實呈現當時落後的工業歷史。在此館中還展示當時積極名族工業英雄,以及他們所作出的貢獻。其中包括洋務運動的一些代表,奕,張之洞,李鴻章等,還有民族企業家張謇,劉鴻生,榮敬生等。然後就是建國後中國新工業的崛起,掀開中國工業輝煌的序幕。集中展示了當時艱苦條件下中國一系列工業的相應發展。中國開始了自己全新的鐵路,火車,軍工業,機床等各方面的發展。其次參觀的是機床館,該館中收藏新中國生產及使用過的當時比較先進的機床系列。其中包括車床,磨床,銑床,已經初期的老式自動化的

機床,慢慢參觀的就是現代先進的全自動化機床,還展示了現代機床加工的一些工藝品。給我們驚訝贊嘆的同時也給我們更多的全新知識的概念。參觀的第三個是鑄造館,該館依然保留當時鑄造車間的老式模樣。全新給我們展現當時加工車間的工作流程和相關設備。了解了當時的條件艱苦下,老一輩們依然克服艱難為中國的工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鑄造館依次展覽了當時鑄造的成就,其中包括最大的鑄管,還有各種鑄造工藝品等。
參觀完三個展館,我們也就結束了我們參觀之旅。此次參觀的過程中,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點滴感觸。從了解工業背景到工業成就,歷史的痕跡記錄在博物館中。我們了解到當時落後歷史背景,那些先輩們奮起為中國的工業輝煌而拼搏。那一件件陳舊古老的器件,當年曾經被使用的機床似乎在講述著他們的崢嶸歲月,銹跡的斑駁也掩蓋不住當年的輝煌。靜靜躺著的舊物,相繼講述著我們近代歷史的屈辱,講述著我們工業的發端和發展的歷程。我們的工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這段艱辛歷程,深深揭示著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國家要強盛,在國際社會更有影響力,離不開國家的工業發展。工業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整體水平,這離不開每一代人的艱苦奮斗,離不開我們民族工業的創新發展。看著過去機器與現代機器的對比,看著歷史和現在的對比,看著中國和世界的對比,這一切告訴著我們的工業同樣可以輝煌,同樣可以讓國人驕傲。背後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同樣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積極進取,把握時代潮流,緊跟世界腳步,運用智慧不斷創新,為現代創新工業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當代大學生同樣需要跟上時代腳步,腳踏實地把我們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學好,學牢。不斷學習先進理念知識,樹立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信念,擺正學習態度,為中國現代工業的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