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影評描述

影評描述

發布時間: 2021-02-15 18:23:18

影評怎麼寫主要有幾個部分

寫作角度
思想評論: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見《銀海珠光》)。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砭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美學評論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了優秀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如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電影特性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電影語言評論。《<紅高梁>――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平津戰役>的結構藝術》。
3、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開天闢地>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的節奏藝術》
5、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中的音響》
7、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交合、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話體、問答體、隨感錄。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詳見網路:影評
http://ke..com/link?url=UsBIKYQWIAsydn5f-5slktG6TeK-P54B-uWMt_YHHpItpdS7UYT6Uu2IBW7L__cJfnPDbVmdAAsO6mdDK7cw8K

❷ 影評怎麼寫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內很多。容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2)影評描述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❸ 影評怎麼寫

(一)思想評論: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見《銀海珠光》)。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貶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二)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紀了優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棗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四)電影特性的評論。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 電影語言評論。《<紅高梁>――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 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平津戰役>的結構藝術》。

3. 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開天闢地>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 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周恩來>的節奏藝術》

5. 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碟中碟>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音響》

7. 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 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 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活體、問答體、隨感錄。近年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緊扣「電影」與「評論」。

所評論的內容必須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從說明書和報刊故事中尋找。

要抓住電影藝術的特質,評論的對象有畫面感、運動感。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能獲得對影片的大致了解,認同你的觀點。

要展開評論,明確中心,嚴密地進行說理與論證,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觀點而無論證。

(二)總體把握,細部突破。

首先對一部影片有正確的總體評價,在此基礎選擇一個較小的視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鑒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雲亦雲。

另一方面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力求寫出鞭辟入裡的專論,不要寫泛論、散論。目前各類報刊包括專業電影報刊為了搶時效,搞「炒作」,發表的大多是新聞記者根據編導散發的資料摘編的綜合評介,陷入「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藝術特色+演員介紹+拍攝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側重於社會意義的評論要注意兼顧影片的藝術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銀幕形象進行說明與論證。有一學生寫《火燒圓明園》的影評,只是對這一歷史事件抒發感慨,全文與影片毫無關系,嚴格講這樣的文章不是影評。

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評論要把握藝術表現中體現的思想內涵。

要講究評論文章自身的藝術性。

(四)注重思辯、講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求新穎、深刻,寧可是「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不要趨同,說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確觀點」。構思立意如同兵家謀略,「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耳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

注意評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注意句式長短得當、音韻和諧,既要有理論色彩,又要明白曉暢,讓理論文章給人語言美感與動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認為看電影就看電影唄,評什麼?論什麼?但事實上,在你寫影評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回溯在這一個半小時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爛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用什麼眼光來看?沒人願意製造一部人人唾棄的大爛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爛片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製片.導演.演員們用著不同的想法來拍攝?

這些,當你開始用心寫影評時,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明,想的范圍愈來愈廣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體會,也能將你的體會帶給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評中,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文筆進步了,看電影時能看到更多的細微末節,能感動到心靈的深處,那麼,你成功了

當然,沒人是一蹴可磯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學創作者外),當我自己回顧一開始寫的文章,也覺得自己的文筆生澀,眼光不夠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發現自己很自然的就長篇大論了起來,當然,現在依然不夠好

最好的一句話是----

「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

不是一定要中規中矩的寫影評,正面.反面.側面的見解都是很獨到
化簡為繁,化繁為簡,字字都是精采 。

❹ 怎樣寫影評

http://www.usstren.com/blog/user1/31/archives/2005/5039.shtml

怎樣寫影評》——周黎明看電影
《看電影》雜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黎明的《怎樣寫影評》,特貼上來,比較長,您可以挑選你喜歡看的段落讀,希望可以供大家參考,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寫寫影評。有打錯字的地方請原諒,沒有太多的時間校對。。。。。。。。。

曾經有讀者問我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難回答。說容易,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從來不認為寫影評有什麼N字方針:說難,寫影評跟看電影一樣,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很多東西只可意會。本文要說的,與其說是「怎麼寫影評」,不如說「我是怎麼寫影評的」。

寫影評,歸根結底就是把看完電影後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只要你看片時沒有睡著,你對所看影片都會有所感覺:即便是睡著,那也是一種反應,也許能證明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悶。影評沒有長度的限制(媒體會有),長的洋洋萬言,短的可以兩三句。有個英文電影論壇舉辦一句話影評比賽,結果有些獲勝者居然將評論濃縮成一個字。我最近編寫《西片碟中碟》這本歐美電影指南時深有感觸,寫短評絕對不比完整的評論輕松。

在成千上萬茶餘飯後發表觀後感的觀眾中,坐下來把想法變成文章的是少數,而媒體能採用的更少些。如果幾家有影響的媒體不約而同休用同一種文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影評就該這么寫。比如在美國,主流媒體的電影評論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譯成中文)。大約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劇情,剩餘的屬於評價,但評價的方式沒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寫影評時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落筆自然留下這種痕跡,我覺得無所謂好壞,只是一種風格而已。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文藝評論傳統長期受壓制的緣故,我們對一些概念界定沒有西方那麼明晰,可是我們又非常喜歡條條框框。就說「影評」,什麼叫「影評」?狹義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這類文章是寫給看電影的人看的,不是給拍電影或研究電影的人看的,一般發表在主流媒體或影迷刊物。羅傑。艾伯特是惟一得過普利策獎的影評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淺顯,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產,每周可以有五篇評論,但都比較短,翻譯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眾路線使得他成為讀者最多的影評家,全美國有兩百多家報紙授權轉載,而且他每周還有一個電視欄目,每期半小時。跟他相反的如《紐約時報》的艾維斯。米切爾,喜歡賣弄辭藻,非把讀者搞得雲里霧里不罷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駭客帝國國2》評論。寶琳。凱爾可能是最有影響的美國影評家,她反電影評論提高到藝術的高度,從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評論是美國文化的一面旗幟。她的文筆有點像子君,有一種女性的優美,但觀點非常尖銳,有時很刻薄。

我們的影評范疇似乎要更廣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隨筆、藉助電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應屬於essay;有一些是理論研究,屬於論文性質,英文應該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習慣於其中某一類的讀者,往往會對其他類型看不慣——看慣隨筆的會嫌其他的沒有個性;看慣論文的自然會覺得沒有大量專業術語和腳注就等於沒有深度。在我所寫的長篇評論中,《人工智慧》和《公民凱恩》都超過一萬字,但前者其實很感性,而後者本來就是一篇論文,只不過我竭力迴避論文的風格。假設我把該用的術語全用上,並附上每句話的出處,估計某些學院派會心悅誠服,而該文則會喪失99%的讀者。這是我的局限,媒體多半認為是長處,而大學和研究院則視為「你還嫩點,需要改進」之處。

以前老一輩的評論很像我們中小學里上語文課,先來一段時代背影 ,接著是故事大綱,中心思想,最後是具體分析等等。作為一種寫法,這未嘗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盡量迴避這種作繭自縛的寫法,害怕用一種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後,我會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也許是故事(如鋼琴家),也許是講故事的方式(如穆赫蘭道),也許是表演(如煞女),也許是攝影或置影(如吸血驚情四百年),也許根本沒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純感受(如雷吉奧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談論的東西很多,但應該談論的是那感動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會成為好影評。

影評人要不要文藝理論知識?以此為生者有理論基礎當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點點理論和不懂理論之間,我寧願選擇不懂。當剛涉足文藝理論(以及相光的美學和哲學)時,很容易產生豁然開朗的大徹大悟,以為什麼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學的只是很多理論流派中的一種。每一種理論都有獨到之處,但推到極致都會變得荒廖。

對我來說,怎麼寫不重要,有本事寫成詩歌也無妨。重要的是寫的內容是否言之有物。說到這個「物」,裡面有太多奧秘。由於我們生長在一個「統一思想,統一口徑」的大環境中,很多讀者不由自主地尋找跟自己相同的觀點。一旦意見相左,便會做出激烈反響。顧小白很少寫review型的影評,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對《雙雄》的評論也是如此。有網友不同意他的觀點,這也很正常,但這位網友顯然感情受到傷害,因為顧小白說了他偶像的壞話。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見盡可以發表,在網路時代,已經沒有人能壟斷話語權;但只要沒有「高度統一」的政策,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見,對一部電影的評論更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不能適應言論自由的環境,那他最好躲開這個環境或者自己創造一個言論統一的小環境。

《手機》引發的爭議表明,有這種心態的影迷在我國為數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為一名該片的評論者,他犯下了兩個大忌:一是你必須看過影片後才有資格評論,否則你的觀點是空中樓閣;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強烈的語言駁斥該片,如果覺得有誹謗之嫌,可以訴諸法律保護,但他暗示電影局應該禁映(原話是:我甚至不理解電影局為什麼能讓他通過還在全國放映)則是一種對電影業極為有害的思維。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網的調查中,高達40%的人同意他的觀點(也許只是同意他言論中的某一部分。)

讓我們來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電影局審片官員,他必定會槍斃該片。如果這40%的網友中有人有權槍斃該片,那麼該片就不會問世。這么多人這么樂意剝奪公眾看某部影片的權力,同時又很多人叫嚷著沒好片看。你說這中間有沒有因果關系?能怪誰呢?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時,真是非常痛心:中國觀眾,我們只配沒電影看,因為我們動不動就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作品給禁了。可以想像,如果這40%的人可以一票否決的話,中國將從此沒有一部電影可以上映,也不會再有一部小說、一張報紙、一篇文章可以問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沒有哪部電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認同和贊許的,如一個政客得到60%的民意認可,就算很受歡迎的了。如果一個人可以剝奪所有人的選擇權力,那麼任何形式的創造都可以休矣。

當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審片官員,而且他也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所以我們的反應可能過火了。不過這種國民心態對於拍電影或寫影評都是一大障礙。十多年前的所謂影評,被淪為圈內說好話的宣傳;現在有些人為了駭世驚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調,其實心態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迎合。真正的影評,最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感覺沒有對錯,感受一定有反對者,但感受有講道理和講歪理之分,有常態和奇特之分。寶琳。凱爾的觀點80%我都無法認同,她對於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會演戲的說法,相信大多數電影業人士都不會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邏輯。我不必同意她的結論,但我欣賞她獨特的視角。

一個影評人的真本事不在於人雲亦雲,而在於發現別人疏忽的佳作,當《雌雄大盜》無人問津時,凱爾為它搖旗吶喊,說《指環王III》是優秀作品,沒有人會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沒有鼓勵大家故意唱反調)我覺得一個好的影評人,應該勇於推薦遺珠。介紹《指環王》是工作,但當你發現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導演帶領一班不會到處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員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種快感是無與倫比的,而向大家介紹這樣的作品,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電影基礎知識
二、電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影評寫作的角度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電影基礎知識

一、電影:由活動照相術結合幻燈放映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現代藝術。發明於19世紀末。1895年12月28日法國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對觀眾放映,故將這一天定為世界電影誕生日。

二、電影的本性:

1.作為大眾文藝樣式的藝術觀賞性;

2.作為實現利潤、擴大再生產手段的商品性;

3.作為意識形態載體的工具性。

三、對電影事業的要求:1.體現個性力量的藝術創造性 2.適應時代與社會需要的思想性;3.實現經濟價值的功利性。

四、電影的兩大風格類型:

1.紀實風格:源於路易·盧米埃爾兄弟放映的《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影片對生活的紀實。強調真實客觀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

2.戲劇風格:源於美國用電影對舞台演出的紀錄,注重場面繁華、情節曲折、明星效應,形成好萊塢式電影風格,對故事片創作產生重大影響,成為電影市場中主要的影片樣式。(***98年3月9日對《泰坦尼克號》和美國電影的看法)。

五、電影主要表現手段:

蒙太奇:將片斷鏡頭加以組合,並與聲音配合,創造出特殊電影時空的結構方式。

英國梅里愛的發現與探索。美國格里菲斯在《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成功的運用。蘇聯電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將蒙太奇上升為理論。「庫里肖夫實驗」,一個毫無表情的臉與喝湯、棺村、小孩的畫面連接,產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強調剪輯的作用。有多種表現手法,如鏡頭~、音響~、對比~、平行~、聲畫分立、聲畫對位等。蒙太奇極大地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

長鏡頭:指對一個運動志面較長時間的連續不間斷地表現,保持運動著畫面的整體性。這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反對蒙太奇造成的虛假而提出的一種電影閏美學理論。強調電影的照相本體屬性,強調生活的真實性。

二、電影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一、電影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1、從產生以來逐漸成為最普及、最重要的藝術樣式(電視只是傳輸方式的改進,其以聲畫為手段的表現特,質與電影一致),列寧說:「對於我們來說,在一切藝術樣式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影。」電影對人的行為、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現在人均每年看6次電影。

2、對人類文化信息傳輸方式的巨大變革,使人類進入影視文化(信息文化)的發展階段。西方學者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以語音為載體的口頭語言文化,以文字為載體的書面語文文化,以音像為載體的影視文化。

二、電影評論的作用:

1、影評是一種科學的活動,是電影藝術與觀眾的橋梁,是實現電影三重價值(藝術的、社會的、經濟的)的重要手段。國外影評主要作用於票房價值,中國影評側重於社會性,形成中國特有的、最廣泛的群眾影評浪潮,形成中國文藝評論獨特景觀。

2、影評本身是一門藝術,有利於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思辯能力、寫作能力。從寫作學的要求看,影評寫作需要信息處理能力,也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能力的綜合運用。許多人從影評起家,走上專業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語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題,要求學生寫影評,題目是《推薦一部影視劇》,15分,這一舉措使學校掀起起電影熱,97年的《文匯電影時報》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報》對此作了報道。國外文科大學一般都有電影課程。今年,東南大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要求大學生觀看百部優秀影視片。最近,北師大為大學生設立電影院,結合放映的影片請專家給學生講評。

三、影評寫作的角度 一、思想評論: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見《銀海珠光》)。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貶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二、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紀了優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棗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四、電影特性的評論。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 電影語言評論。《<紅高梁>――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 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平津戰役>的結構藝術》。

3. 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開天闢地>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 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周恩來>的節奏藝術》

5. 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碟中碟>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音響》

7. 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 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 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交*、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活體、問答體、隨感錄。近年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緊扣「電影」與「評論」。

所評論的內容必須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從說明書和報刊故事中尋找。

要抓住電影藝術的特質,評論的對象有畫面感、運動感。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能獲得對影片的大致了解,認同你的觀點。

要展開評論,明確中心,嚴密地進行說理與論證,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觀點而無論證。

二、總體把握,細部突破。

首先對一部影片有正確的總體評價,在此基礎選擇一個較小的視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鑒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雲亦雲。

另一方面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力求寫出鞭辟入裡的專論,不要寫泛論、散論。目前各類報刊包括專業電影報刊為了搶時效,搞「炒作」,發表的大多是新聞記者根據編導散發的資料摘編的綜合評介,陷入「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藝術特色+演員介紹+拍攝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側重於社會意義的評論要注意兼顧影片的藝術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銀幕形象進行說明與論證。有一學生寫《火燒圓明園》的影評,只是對這一歷史事件抒發感慨,全文與影片毫無關系,嚴格講這樣的文章不是影評。

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評論要把握藝術表現中體現的思想內涵。

要講究評論文章自身的藝術性。
四、注重思辯、講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求新穎、深刻,寧可是「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不要趨同,說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確觀點」。構思立意如同兵家謀略,「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耳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

注意評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注意句式長短得當、音韻和諧,既要有理論色彩,又要明白曉暢,讓理論文章給人語言美感與動情力量。

《黃河絕戀》主要情節與場景

1.海空大戰。先聲奪人,以快節奏的戰斗場面調動觀眾情緒。
迫降遇險。繼續以驚險場面吸引觀眾,小孩救人;懸崖墜機;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見花花捉蠍治傷;歐文見花花紅肚兜,引出閃回鏡頭:日寇毒氣殺人,哥哥出窗被槍殺。

8.山寨受困。過河被民團俘;獄中歐文「光榮的投降」與黑子「只要有一口氣絕不停止抵抗」的爭論;三炮對寨主談「外人、親人、仇人」的關系。三炮看黑子,「趙家害得我喪了男兒身」;閃回:械鬥。

9.刑場脫險。刑場行刑在即,安潔救人,鬼子槍殺安潔――寨主夢醒(內心斗爭);安潔出窗奔刑場,拉手榴彈威脅父親,救人。

10.古廟棲身。花花放蠍子咬日本軍官;古廟,東方文化神秘氣氛,營造相愛氛圍;歐文學漢語「我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們……都有許多愛」,初步理解,相愛的開始。

11.屈辱回憶。黑子夜訪寨主,曉以大義(講述安潔的不幸,促使寨主轉變);蘆葦叢中,安潔痛苦回憶;波爾明白「一個弱女子寧可放棄生命,不能放棄人的尊嚴」。

16.祭奠忠魂。一張張照片――小孩、花花、父親、黑子、安潔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讓生命還歸黃河」,信天游的葉哨響起,閃回:匕首、手榴彈、黃河留影……

評論角度

一、評主題:1、抗日斗爭,揭露日寇罪行,歌頌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懷、崇高人性;2、生命價值與民族命運;3、對和平和期呼喚與社會的發展的期望;4、在人類之愛基礎上不同文化觀念的撞擊與交融。

二、人物評論:1、單一人物;2、某類人物;3、對比性人物;4、從人物關系評析,如中外、父女、民族與宗族等關系入手。

三、場景細節:幾次爭論;手榴彈的出現;小刀的運用;幾個人物對死的選擇;照片的作用。

四、懸念設置:人物命運為主線,將人物經常處於生死關頭,環環緊扣。

五、矛盾沖突:1、進步與反動、民族解放與法西斯專制;2、東西方觀念;3、宗族。

六、敘事線索:三種時態,現在時著眼於戰爭與和平的對比,調節情緒、深化主題,給作者一個自由的敘述時空;過去時表現矛盾沖突與情節發展的主線;過去完成時重點在揭露日寇罪惡。

七、情節與節奏:戰斗高潮與抒情段落的設置;緊張與舒緩情緒的起伏;鏡頭節奏快與慢的轉換。

八、中外影片比較:與《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憶形式講述拯救生命與回歸家園,但《黃河絕戀》避開為什麼救人的爭論,避免說教,容納更多內涵;多種矛盾沖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鮮明個性;戰爭與愛情兩條線索推進,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與《紅河谷》比較:文明沖突的合理性;敘事特色強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對比中展現性格的發展,注意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有很多人認為看電影就看電影唄,評什麼?論什麼?但事實上,在你寫影評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回溯在這一個半小時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爛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用什麼眼光來看?沒人願意製造一部人人唾棄的大爛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爛片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製片.導演.演員們用著不同的想法來拍攝?

這些,當你開始用心寫影評時,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明,想的范圍愈來愈廣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體會,也能將你的體會帶給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評中,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文筆進步了,看電影時能看到更多的細微末節,能感動到心靈的深處,那麼,你成功了

當然,沒人是一蹴可磯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學創作者外),當我自己回顧一開始寫的文章,也覺得自己的文筆生澀,眼光不夠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發現自己很自然的就長篇大論了起來,當然,現在依然不夠好

最好的一句話是----

「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

不是一定要中規中矩的寫影評,正面.反面.側面的見解都是很獨到
化簡為繁,化繁為簡,字字都是精采

❺ 影評怎麼寫主要有幾個部分

電影評論的基本構成 影評通常包含的幾個部分:電影簡介,評論正文,引文出處。
電影簡介可以分為電影的基本簡介與服務與評論正文的擴展簡介。
基本簡介通常包括電影的原名,電影的中文譯名(別名),導演,主要演員,類型,片長,上映時間,國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這部電影的海報。這里除了電影名稱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寫項目。根據評論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加入劇情簡介。劇情簡介是對電影的再敘述,由於評論者對於電影理解的局限,再敘述時應盡量避免加入有嚴重主觀傾向性的解讀。建議劇情簡介不要超過200字。
擴展簡介通常包括對電影製作人員的更詳細的介紹,影片產生背景的介紹,影片所描述的社會背景介紹,影片所獲得的獎項等等。擴展簡介作為評論的資料性工具要有選擇的引述。擴展簡介如果沒有對評論產生直接影響,建議果斷的舍棄,或者可放置於評論正文之後。
評論正文
① 從觀感輕松切入評論我們注意到,觀感往往產生於電影中最能讓觀眾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對觀感的分析也就成為對這部電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點。我們只要問一下自己,這部電影哪裡最吸引人,然後根據以往的經驗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為什麼吸引人,評論就產生了。觀感作為最初對電影的評定,勢必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會因為評論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必刻意減少這種差異,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差異,才使得評論更加開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為影評的目的是發揮綜合能力欣賞作品,同時將作品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提供給別人,所以開放式的評論也就不必排斥專業分析工具。我們也不能誇大專業分析工具的功能,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影片分析方法並不存在。觀感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結果,它意味著觀眾從電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麼。對觀眾來說,觀感從來就沒有對錯之分。作為評論者,要相信自己的觀感,不要被導演的名氣或電影所獲得過的獎項等非電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電影本身的東西只能印證觀感,而不能產生觀感。
② 列舉部分常見的評論切入點
1通過主題解讀評論:例如,你可以通過《不準掉頭》來解讀「倒霉」,可以通過《躲閃》來解讀「少年的愛情」,可以通過《著魔》來解讀「瘋狂」。觀感可以讓你對某些電影歸結出一個主題詞語,然後品味分析一下,電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讓你對這個主題詞有了更好的理解。一個電影是如何變成一個詞語的詮釋例證的?
2相似主題聯想評論:《兩支大煙槍》《尼古丁》。
3通過形式對比評論:例如,作為警匪片的《獵豹行動》對以往戰爭片形式上的借鑒,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拍攝警匪片的新方法。與之對比的對象可選擇《黑鷹計劃》。
4典型例證:例如,可以通過木偶片《美國戰隊》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國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討論:從茂瑙的《吸血僵屍》到《驚情400年》《刀鋒戰士》《吸血情聖》等這一系列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電影從內容到形式上有哪些變化。又比如說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櫥櫃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異形》系列或《黃飛鴻》系列等等。
6倫理討論:例如可以通過《老男孩》與《發情日記》來比較東西方倫理差別,《關於我們的愛情》來討論母女關系。7了解型電影:例如,從《夢想阿根廷》與《官方說法》中可以對「軍權政府」有個初步認識。也可以在《戲夢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氣息。
8結合他人的評論對電影的再評論。
9對某些導演或演員的偏愛也可以讓我們集中討論一下他們的特色。例如我比較喜歡的安德烈?佐羅斯基、蓋?瑞奇、伊莎貝爾?阿佳妮、夏洛特?甘寶等,他(她)們導演或主演的電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我們要小心的是通過「作者論」[注釋]來分析電影,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不當就會變成是評論者的一廂情願。在某些不嚴謹的評論者那裡,影片被詮釋的面目全非,之後就可能是評論者對導演的非理性評論。本來單純地影片分析,變成了一個批鬥導演的檄文或是對某個「偉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證書。批評電影與批評導演當然是兩回事,批評導演更像是一種私人恩怨。然而我們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論」是一個很容易入手且簡單易行的電影分析的切入點。所以在評論的時候要多關注的是電影而不是關注導演,更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比那個導演還要了不起。
10對電影影象的評論,如從電影敘事、景框構圖、電影剪輯等做切入點。如對電影《羅拉快跑》進行分析評論。 電影評論當然不只局限於採取以上這些方式作為切入點。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觀感,並且不片面濫用自己的感覺,其實一切可以使你產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作為切入點。
③選擇一種自己所熟悉的評論工具。評論工具的范圍其實非常廣泛,復雜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專業工具,簡單的如個人的觀感。特定工具的好處是可以把某些問題分析得更具體,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應用上,戴錦華對《玫瑰的名字》的精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當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說的。那些特定的工具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難以掌握,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用符號學來分析一下《夢幻格林》,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④在分析與欣賞電影中間把握平衡。我們要警惕過度的分析對電影的欣賞性是有害的。有時候觀眾並不想變得那麼「明察秋毫」,做一回快樂的「傻子」也許就是觀看影片的初衷。蓋?瑞奇導演的《偷拐搶騙》我已經看過了7次卻一直捨不得分析它,因為害怕分析過後觀看的樂趣就沒有了。當然我們也可以抱著樂觀的態度,分析以後會發現新的樂趣,但這畢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我認為好的評論同時也應該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還要保留原來電影的觀賞性。
⑤筆法。評論者的筆法與評論選擇的切入點密切相關,不同的切入點決定不同的筆法。如通過觀感來敘述影片帶來的感官審美影響,則很有必要藉助大量修辭的運用;如果探討影片的流派等歷史性內容,則對經典理論的引用和同時期其他作品的類比必不可少。寫評論時要把觀點寫清楚,行文要簡潔流暢,不要堆砌資料。臟話痞話或許是通往個人文風的一條捷徑,然而他們從來都不是嚴謹的,在評論的道路上我們甚至不需要反諷。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圍資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當地使用外圍資料很可能會把你的評論淹沒在看似相關實則不知所雲的文字之中。外圍資料可以幫助評論者理解這部電影,但不應把這些資料變成評論者的依據。原則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內部的任何文獻或相關資料」的這一立場。電影評論並不會因為提到了一些大師的名字而變得更加精彩。
⑥個人風格。影評的個人風格需要逐漸形成,如同對於電影的
⑦豐富你的影評。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採用直觀的圖象,作為對評論的支持與補充,適當截取影片的畫格會使你的評論更直觀。除非是在評論影片剪輯的時候,製作表格或者圖解對評論者來說太費力氣。
⑧給自己的評論起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
引文出處 在評論正文之後要列出評論中所引的文字出處,這是對原作者辛勤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
在電影評論中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1,要避免評論者的生活(經驗)過多的干預評論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後,你說你學會了怎麼做叉燒飯。寫評論的目的不是讓讀者關注評論人,而應該強調所要評論的電影。吃了油條喝了豆漿去看電影,同餓著肚子去看電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樣,但電影是一樣的。2,要避免在沒有敘述原因的情況下給出評論結果。例如:永遠也不要說哪部電影是最好的電影,哪部電影是最偉大的電影。在我看來,即使看了很多電影也不要給電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給電影定位。3,要避免東拉西扯,主題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個問題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體描述10個還未解決的問題。不要隔靴搔癢,甚至是滿世界找靴子。例如:評論《神話》的戰爭場面差,不能說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鬥士》,而應該明確指出它具體差在哪裡。是場面調度問題還是畫面構圖問題?是剪輯問題還是電腦特技問題?
4,要避免對演員導演等影片生產者私生活的關注。只有影片的宣傳人員或者八卦雜志才有需要關注那些問題。
5,要避免死撐面子硬評論,滿眼都是某個電影的不足。應該放鬆心情,如果有部電影實在是差,那我們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費心評論。評論是要把影片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捨本逐末的評論方式與悲觀的分析角度實在讓人惋惜。
6,要避免一些對電影本身沒有意義的評論。電影評論不同於電影商業宣傳,評論要排除干擾。在選擇切入點上要迴避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人文學科對電影的探究,盡量從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論述。7,要避免評論者主觀地對影片做過度詮釋。不要對自己假想中的錯覺揮動雙拳,使讀者莫名其妙。

❻ 影評怎麼寫

1先看劇本或者劇情梗概,了解電影拍攝幕後的故事,欣賞電影時能夠更深入了解人物及劇情。

2寫影評的時候要把握每個人物每個細節的描寫,讓自己領悟到了什麼,評價一個電影主要是四個方面。

3思想評論包括評主題,力求獨到見解,評現實意義,更側重於現實作用;人物評論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

4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包括藝術樣式評論,藝術風格評論;電影特性評論,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等方面的評論。

5寫影評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使用書信體,要求緊扣電影與評論,總體把握細節突破,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注重思辨,講究文采。

網路經驗上的,望採納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