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幼兒園紀錄片的影評

幼兒園紀錄片的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29:46

㈠ 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分析其藝術特色 可從主題、結構、影像等多方面進行分析

放飛心靈 ——淺評紀錄片《幼兒園》 新時代的中國正飛速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高度膨脹的當今,我們是否應放慢腳步,停下來審視一番。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在一昧的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追求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成長世界。 該片以人性化的方式拉開了全篇的序幕,片頭打出的字幕—「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其實,孩子就是微型的成人,就是成人世界的一個縮影。而影片通過幼兒園真實的生活場景,貫穿著兒童的訪談對話,對話內容的不切實際,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巧妙的喻諷了當今大人對小孩禁錮的思想和天性。現代化的社會,深度高端頂級的優秀人才,他們的圓滑與智慧和正處幼稚,懵懂的小朋友,有著一種強烈的對比。成人化的世界每天都在一點一點的腐蝕著幼兒園這個微妙的個體,對孩子的束縛,對孩子的思想灌輸,儼然讓他們的言行舉止,使幼兒園這個特殊的場地成為社會的一個縮影。對於孩子,我們可能不能要求太多,但對於大人的以身作則,卻是所必要的。幼兒園折射出成人世界的價值觀與束縛感,從另一角度上講,卻也是對當今物慾橫流,紅燈酒綠,糜爛奢華的生活現實的一種暗諷。 看不見的真實—虛化 本片的外景鏡頭皆以虛化。孩子們的純真爛漫,與窗外赤裸裸的世界,有著一種鮮明強烈的對比。教師窗外的大樹,筆直的挺立在操場,畫面中模糊的樹干與樹葉,透露著綠意,被曝光的現實,被虛化的外景,在創造一定意境的同時,也映襯了幼兒園生活的環境之實,使孩子這一主體元素越發突出,越發醒目,更加烘托出孩子們的思想行為的真實。契合了孩子們對外面世界的感覺之實,卻又是他們眼中朦朧真實的世界,通過虛化的處理,為「幼兒園」形成了一個相對透明的空間,並不受干擾的演繹他們的故事。更為影片深刻沉重的主體思想,起到了對比,渲染的作用。 運動的真實—鏡頭 空間鏡頭的運用,結合搖,拉鏡頭等手法,採用近,中景的景別。成功的將幼兒園內的房間,給人的壓抑感和戶外給人的釋放感表現出來。到了午睡的時間,孩子們熟睡在床上,鏡頭從左至右的搖攝,從下往上的拉攝,在展現房間內部環境結構真實的同時,陰暗的光線與孩子們可愛,無邪的臉龐,更讓人們充分的感覺到幼兒園真的如同牢籠,綁住了孩子們的天性和自由。而縱覽全影片,全片的鏡頭節奏較緩慢,這對影片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創造的節奏風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體現孩子們的心裡特徵,也採用了大量採用的「特寫鏡頭」。熟睡中伸展的小手,與同伴吵架後哭鬧的眼睛,清澈卻又不失童真,展現出了孩子們活潑,可愛,率真的一面。 說出來的真實—對話 說出來的話語,往往更讓人倍感真實。盡管「童言無忌」但在其身後卻是在用另一種聲音在說話。影片中不時穿插著兒童的訪談,而每一個訪談的色彩皆為黑白影像,也給人一種真實感和一種悲涼的意味。而孩子們的回答,大多都是以其別人的主觀色彩在回答。其中,有位小朋友說:「如果我收到交通罰款,我會分一半給我的領導」。如此稚幼的孩童,竟會說這樣一番人情世故的話語,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孩子成人般的思想,而深沉,成熟思想的表達,是人們想像概念中單純,簡單的孩子大相徑庭。從另一個層面,也折射出了成年人的童年歲月。現實殘酷的生活會讓大人們的思想壓力變沉重,但請保留孩子們最後的一點童真,不要一錯再錯,周而復始。他們是社會未來的希望,是改變社會現實的希望。 一部充滿著人性關懷的紀錄片,導演「張以慶」以一種極具個性的手法,對其現今的社會進行了巧妙的抨擊。視聽與主題的結合,都讓觀眾有著深刻而又觸動內心的震撼。孩子是最美好,幸福的,放飛他們的心靈,才能更好的使這個社會,有著一種健康,積極,和諧的狀態。而《幼兒園》恰恰是這個問題的一個揭示者,一個引路人。

㈡ 幼兒園紀錄片觀後感350個字

前幾天,我們幼兒園的全體老師觀看了優秀紀錄片------《幼兒園》。影片真實記錄了一所寄宿制幼兒園里孩子們的一些生活片段。看完影片後我感觸頗深,尤其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有更多感想。在成人眼裡,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簡單的,大人們經常說一句話:小屁孩,懂什麼?其實不然,孩子的內心世界同樣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對孩子的了解還很少。教師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要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就不能僅僅從普通的視角去觀察,而是要從容易被忽視的一些細節去觀察。這部影片選准了觀察的角度,捕捉到了體現孩子內心世界的精彩瞬間。整部影片充滿童趣,令觀看的老師們不時捧腹大笑。笑過之後是略帶傷感的沉思,我在想,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擁有的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也一定有成人不曾想到的心路歷程。 孩子是單純的,但絕不是簡單的,在他們純潔的心靈中也有那麼一點點可愛的私心。有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高個子小朋友不小心將矮個子小朋友的玩具弄壞了。小個子哭著要高個子賠。高個子推脫說:「可是,我的爸爸不在家。只有我的爸爸買,我的媽媽錢不夠。」多麼可愛的托詞。這說明孩子還是會動心眼的。 小孩子也知道討好別人。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被問到為什麼能長得這么高時,他一本正經地說:「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才長這么高的。」多麼可愛的恭維話,能不讓人捧腹大笑嗎。 孩子也是愛出風頭的,也最希望得到別人的誇獎。在課堂上,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連續地大聲說:「我早就會畫啦,我早就會畫啦,老師!我早就會畫啦」看那樣子,他是多麼希望老師能給他表現的機會啊。遺憾的是老師沒有。我要對那位老師說,你應該給孩子表現的機會,不要打擊孩子積極表現的慾望。 小孩子也是有脾氣的。起床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怎麼也穿不上他的上衣,終於惱羞成怒,哭著將上衣狠狠地甩在床上。過了很久,他終於穿好上衣,可是,討厭的紐扣讓他恨得咬牙切齒,幾乎又要哭起來。看來小傢伙遇到不順心的事也會發一發脾氣。 孩子們都有一顆愛心。一次吃飯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把一個雞蛋剝了皮,遞給她旁邊的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接在手裡,大口地吃著。那一幕真讓人感動。還有一次,一個小男孩,為了主持正義,被一個調皮的男孩打破了鼻子。吃飯的時候,老師讓受傷的男孩多吃點。旁邊一個小女孩,不聲不響地從自己碗里舀起一個肉丸子給了小男孩。多可愛的小女孩啊!

㈢ 紀錄片《幼兒園》的影評

豆瓣上這部電影的最受歡迎影評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每個人都上過幼兒園,但是它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好的回憶。在我的印象中,那從來就是粗暴地將孩子從父母身邊剝離並且把他們的心靈烙上痛苦印記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個人的,這本身也許意味著成長,但是在那些復雜的人際交往當中,有著無形的攀比和隱含的暴力。這種攀比和暴力,有時來自於孩子們之間,有時也來自於不負責任的老師。我曾經認為,一個孩子即使不上幼兒園,對於他的人生也並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由於成人習慣或者被迫著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當中,就有了幼兒園開頭小班全托的孩子們扯著家長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兒園》,是在《新聞晨報》上。應該說報紙的介紹和自己看紀錄片的感覺還是不太一樣。原來張以慶並不是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是用一種旁觀者的眼光冷靜地記錄著每一個片斷。生活當中有很多傷害我們都無法預料,尤其當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鏡頭裡面的孩子拽著大人的衣角看著別的孩子在幼兒園門口聲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臉上寫滿了莫名的表情,也許下一個輪到的就是自己。他們即將離開父母的懷抱,從周一到周五,吃自己並不喜歡的飯菜,和自己並不喜歡的人同處一室,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被完全打破,然後被老師們以同樣的規則要求著,用同樣的方式管理著。那個叫做馬玉蘭的孩子,顯然是頑皮的,但是頑皮並不是過錯,她在幼兒園遭到老師的不斷指責,只是因為她妨礙了教師對於群體的管理,在一個注重個性的社會裡面,孩子的稜角就是這樣被不斷地打磨,直到泯然眾人。而那些半夜裡面睡得正香卻被教師一個一個從溫暖的夢鄉裡面強行拖出來小便的孩子們,這個時候一定會想念自己無憂無慮的家庭生活。這一切都會在群體活動時發泄出來,一個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飯菜吃了下去,嘴裡嘟囔著:「吃完回家。」而另外一個女孩子卻還在那裡寄希望於教師像媽媽一樣溫存,不停地向他們發出求救的信號:「老師,潑了。」所謂潑了的東西,就是她的飯菜,順著花裙子的領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後是無數孩子嘈雜的嬉鬧聲,沒有一個老師注意到她。

在幼兒園裡面究竟充斥著些什麼東西?我們在片子裡面看到的是無數的打鬧、耍無賴,有的時候成人以為那也許不過是小孩子們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嬌生慣養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隨性豁達的常常被不依不饒的孩子糾纏到耳鳴。所謂的友愛,恐怕只能是一種假象。張以慶經常在片子當中出現一個孩子獨處的場景,教室外面陽光明媚,但是在那綠色油牆的教室裡面卻有一種冰冷的孤獨。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種個人的方式存在著,盡管很多時候他們常常會給人一種群體活動的錯覺。午睡結束之後,會有一個孩子慢慢地穿著衣服,或者是系著鞋帶,他們以這樣的方式有意無意的掉隊了,最終在自己的努力中掙扎,走的時候也許會若無其事地打個噴嚏。都與他人無關。所以即使是在幼兒園裡面,我們都還只是一個人。

這種獨處讓我們都會感到孤獨,劇照當中的那個女孩子在片子開頭哭得梨花帶雨,背景音樂是《茉莉花》,幼兒園的門把孩子們和這個世界隔開,讓他們只能透過院門向外張望。他們希望從那門縫裡面看到什麼呢,只有每一個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們長大之後,又會將這一切忘記,然後把自己的孩子也送進幼兒園。片子當中那個等著父母來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總是不停地在幼兒園的前門後門張望,每一分鍾都顯得充滿期待卻又焦躁不安。孩子們在這一時刻是柔弱的,我見猶憐。

也許我們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簡單,但是對於這個社會上的很多事情,他們門兒清著呢。最經典的莫過於他們對美伊戰爭的評價,所謂的國家之間的恩恩怨怨,其實就和小孩子打架沒什麼本質區別。但是孩子又畢竟只是孩子,對於曾經帶著這個民族無限傷痛的日本人,他們的仇恨又顯得有點盲目和糊塗。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幾個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們無法苛求孩子。

除了幼兒園當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訪問被穿插在片子當中,他們狡猾地在那裡笑著,不願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顯得真實而又可愛。他們用稚嫩的聲音心算著數學,練習著「八百標兵」的順口溜,他們有的時候會因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來,有的時候偏著腦袋卻說出了比大人還要專業的答案。

在這個沒有童年的時代,三歲的孩子們已經長大了。也許用一種悲哀的眼光來看《幼兒園》的我,是有點偏激的,但是我還是深深被那些孩子們感動了。孩子們只有孩子們自己的純凈,他們身上的污點都來自於我們這些成人的玷污。我曾經認為,應該讓博士去教育幼兒,但是中國總是用分數劃分教師的檔次,而事實上大學的教育並不能將我們改變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藐視教育的能力和可能,但是我後來又認為,只要有一顆愛著孩子、明白孩子的心,其實學歷的高低並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問題。

那些都是我們的孩子,也是曾經的我們。將來還會是我們的孩子的孩子。聖埃克蘇佩里說過:「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記得這一點。)」如果可以的話,真希望幼兒園的故事不再重演,但是這也不過只是一種希望罷了。

㈣ 《幼兒園》紀錄片觀後感

[《幼兒園》紀錄片觀後感]《幼兒園》觀後感《幼兒園》是一部很有趣的紀錄片,《幼兒園》紀錄片觀後感。當你不再是兒童,再去看兒童,可笑之餘,也會覺得兒童和成人之間離得並不那麼遙遠。孩子們都很可愛,即使有個別孩子很霸道和暴力,但孩子畢竟是孩子。畫面中的情景是在幼兒園里經常出現的,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具體解決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他就能用愛心塑造幼兒的心靈,用愛心激發幼兒的熱情,愛心是一種感情是一種催化劑,只有時刻把他帶在身邊,才能幫孩子創造美好的明天。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各有不同,從童年就開始了,並且影響人的一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幼兒園生活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如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許是這部片子的價值所在,觀後感《《幼兒園》紀錄片觀後感》。另一件引起共鳴的就是一個男孩子左顧右盼地守侯家長,這也是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孩子雖然一天沒看到媽媽,接孩子時從窗口眺望著媽媽的出現是他們最快樂的事情。何況影片中的孩子一周沒見到媽媽那種急切盼望的心情,最後一個時孤單焦慮不安。老師應該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利用玩具和有趣的游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歡樂的氣氛中耐心等待家長的到來。從中反映了家長們忙於工作忙於生意,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和擁抱,導致孩子不懂得什麼是愛。《幼兒園》這部紀錄片,雖然記錄的是武漢一所普通的寄宿制幼兒園,但精彩而豐富的生活細節卻時時令人動容。我們都以為那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實際上他們的小群體也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今後的工作中應更加引起我們的重視,時時處處為孩子們樹立表率。更應該實行感恩教育,感恩來自心理的滿足,來自於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於能夠促進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有利於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只有在家長和老師共同的愛與感恩的教育下,才能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順利度過幼兒教育這個階段。如題記所說: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正是我們……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度過童年。

㈤ 根據紀錄片《幼兒園》來闡述對紀錄片的真實性的理解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

㈥ 幼兒園影評800字

丁小貓 2007-12-10 14:13:02
大學的時候,我最不愛做的事情,就是去上課。成天窩在寢室里看電影,一天一天地並無二致。記得有一天,寢室的同學回來,說專業課老師放了一部很不錯的紀錄片,名字叫做《幼兒園》。我只是那麼一聽,記住了這個名字,也並未有多留意。
大學畢業以後,我離開了武漢,輾轉。
開始瘋狂地惡補紀錄片的時候,無意中我又看到了這個熟悉的名字,隨手拖下來看了。

這並不是一部好到極致紀錄片,無論是從講故事的方式還是拍攝的手法,但是它能夠觸動某些人心底深處的孤獨之處,就已經還是不錯的。
我在看的過程中一直想起張元的《看上去很美》,其實,不要說童年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無比,我們覺得它的純凈和無憂無慮,只是因為我們離得太遠了。想要逃避現實卻無法放手的人,總是在繼續活下去的希望中躲進記憶里,記憶這個東西,自動過濾掉殘酷和悲傷,看到的都是風和日麗的幻像。
看完了《幼兒園》,我在想,原來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已經是孤獨的了,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總是被最後一個接走的小男孩,周圍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他一個人還坐在窗檯前左顧右盼,臉上掛著淚。
窗戶外面是熙熙攘攘的熱鬧,在幼兒園里難捱了一周的小朋友們,總是興高采烈地團聚。他的臉上都是委屈,還不停地回過頭望向另外一個門,生怕媽媽會從另外一邊進來。他的背後放著他寂寞的書包,整個畫面都是欲走的含義。
他一直在等,我並不知道他等了多久,下一個鏡頭便是他見到了媽媽以後,破涕為笑的嬌寵。
那就是我們最初察覺到孤獨的時刻吧。
硬生生被拋向人群,拋向集體主義和獨自生活,從陌生人變成好朋友,一天一天長大,被告知應該如何認識世界,被告知應該做正直善良的人。
可是他們哪裡會想像得到,那不過只是孤獨的開始。日夜期盼的父母會把你們送進小學,初中高中,從到大學,送出一個城市,你按部就班地成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你真的已經長大。
你才知道那最初的孤獨不過是個伏筆,因為你終將被扔進無窮無盡的孤獨中,這孤獨沒有什麼盼頭,周圍都是人,執手相看卻也很難找到慰藉。你在孤獨中,發現曾經被你當成是救命草一樣的父母,他們已經紛紛老去,你曾經以為是無所不能的成人,他們再也不能給予。
你漸漸變成了他們的樣子,體會到人生更大的心酸和艱難,你開始在考慮你要不要養一個孩子,你真的能夠給他們安全感和幸福的生活么,你要告訴他們成人的世界是強大的,接著讓他們殘酷地成長,面對人生的無可奈何和剝奪么。
你想你不要。

他們還那麼美好,因為他們還尚未被剝奪。
他們可以說,錢是買不到快樂的,可是他們有一天會發現,快樂是苦澀的。
他們可以說,那我的領導要是沒有錢了怎麼辦呢,可是有一天他們會發現,領導是去他媽的。
他們可以說,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日本鬼子,壞的日本人才是日本鬼子,可是有一天他們會發現,除了自己滿世界都是鬼子。
他們在可以在被小朋友打了之後多吃幾個丸子,可是有一天,他們會發現,總是在莫名其妙地被生活塞過來幾拳還啥也不能說。

他們總是覺得好孤獨,和那麼多小朋友在一起還是很孤獨。
若干年以後。
我也覺得好孤獨,世界那麼大我還是很孤獨,北京下起了第一場雪的依舊很孤獨。
可是我知道,我知道的,我們生來就是孤獨啊。

㈦ 紀錄片《幼兒園》觀後感

[紀錄片《幼兒園》觀後感]紀錄片《幼兒園》觀後感作者:雲軒這部紀錄片前後觀看了有四五遍了,然而每次都有不同的體驗與收獲,紀錄片《幼兒園》觀後感。體會最大的就是,深刻認識到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的不足,離開了實踐的理論必將浮於空洞。紀錄片一開始便呈現給我們,幼兒第一天入園的情景,哭聲一片,簡直有驚天動地之...勢。在校內上分享了這一視頻,很多朋友都說看到這些孩子哭的實在是太可憐了,心裡真不是滋味。可能因為學了這個專業,我反而沒這么深切的體驗,更多的將這看做是一個正常現象。一些幼兒有分離焦慮症,哭鬧不適應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幼兒,是真的當成正常現象置之不理么?我想不然。畢竟聲嘶力竭地哭,對幼兒的健康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我們還是要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幼兒。首先我覺得紀錄片中教師對幼兒採取的欺騙策略是不正確的,騙他們不哭就打電話給媽媽,或叫媽媽來接他們,這只能起一時作用,等幼兒發現媽媽沒有來會哭得更厲害。我們要做的應是努力引導幼兒適應新的環境,而不是跟幼兒一起逃避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來分散他們的焦慮情緒,比如幼兒喜歡小動物,讓他去飼養角喂喂小動物,讓幼兒玩玩喜歡的游戲,以逐漸轉移其注意力。之所以哭鬧焦慮,歸根結底還是幼兒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幼兒園可以辦親子班,讓家長陪同幼兒來園一段時間幫助幼兒適應新環境,還可以允許幼兒帶其心愛的玩具來園。我們隊這樣的幼兒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恐嚇威脅,適當的時候抱抱幼兒,親撫他們也能使他們平靜下來。幼兒多方面尚未發展全面,就更多的需要我們的幫助,觀後感《紀錄片《幼兒園》觀後感》。紀錄片中第一頓飯,小女孩將飯菜潑了一身,怯怯地叫著老師"潑了"。此刻的老師應當立即去幫助幼兒處理一下,提供適當的幫助並鼓勵她學會自己用餐。夕陽下,昏黃的教室中,一個小男孩在一排凳子前反復嘗試,怎麼也不能將自己的椅子倒扣上面。他翻來覆去地嘗試著,這時老師在後面提示"反過來,掉個面",小男孩聽到聲音後急切扭頭並立刻將椅子轉了個面,然而仍舊沒有成功。畫面定格在小男孩無止境的嘗試中。任何一個人看到這個情景都會心酸,可以想像這個孩子心裡是多麼渴望得到幫助。對於一個理解能力尚處於象徵性段的幼兒,言語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為什麼我們不能親身示範一下呢?紀錄片中還有很多,另外從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兒的差別,小班幼兒主要與老師的溝通較多,同伴之間的交往還是很少的。到了中班,同伴交往增多,伴隨而來的沖突和攻擊性行為也在增多。紀錄片中有一個中班的小男孩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連續打傷幾個同伴後,老師威脅將其送回小班。這種做法實際是很不理智的,老師應當做的是引導幼兒化解沖突,而不是帶領其他幼兒去孤立打人的幼兒。更不能隨意給幼兒貼標簽,說他就是個壞孩子,幼兒有攻擊性行為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老師應了解原因幫助幼兒去克服。期待的作用是強大的,只要我們相信每個幼兒都是好的,他們都能很好的發展。幼兒園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否則就會造成"5+2=0"的現象,即幼兒園5天加上家裡的2天等於零。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影響幼兒最大的人。紀錄片中關於"愛"的一個調查不禁讓人心寒。"你有沒有想對誰說我愛你呀?""沒有""媽媽對你說過愛你么""沒有""你為什麼不好意思說""我覺得那個惡心"…誠然中國傳統文化重於含蓄內斂,但是何以我們的孩子如此冷漠?又是什麼價值觀讓我們的孩子覺得愛是個惡心的東西?還有個小男孩說:"我爸爸媽媽都很忙,我媽媽忙著去醫院做美容,我爸爸忙著接人家吃飯…",也許我們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孩子不會這樣想,他們內心可能充滿了失落與孤獨。對於他們而言,父母的愛是無可替代的。片中還有一個等媽媽來接的小男孩,前瞻後顧的神情,噙滿淚水的眼睛,等待的焦急與失落。對於他而言,看著同伴一個個被父母接走,心裡該是多麼彷徨。有時候,我們的父母也該深刻的反思,不要一味斥責幼兒園的失職,想一想作為父母自己做的夠不夠。培養一個幼兒需要一個社會的力量。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庭或者社會,都應給我們的孩子以愛和尊重,套用一句常說的話,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未來的我作為一名幼師,我相信我不會忘記自己今日所看所感,不會忘記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努力為孩子,做到最好。MSN()〔紀錄片《幼兒園》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㈧ 求一篇 幼兒園紀錄片觀後感幾百字就好 有好評哦 急急急

豆瓣上有很多哈 張以慶《幼兒園》 張同道《小人國》 陳為軍《請投我一票》 是幼兒園紀錄片的傑出作品

㈨ 求幼兒園紀錄片得影評,1000字左右

首先說我對這片的感受,兩個字,感動。看過後很想為自己的父母做點什麼事,父母養育自己這么多年,不是一句話就可以回報的,但是往往自己一句貼心的話就可以讓父母覺得足矣,父母的要求很簡單,只要孩子過得好,只要還記回家看看得自己,打個電...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