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影評
Ⅰ 影評怎麼寫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內很多。容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1)其後影評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Ⅱ 電影後天影評
《後天》是羅蘭·艾莫里奇2004年的作品,作為04年一部耗資巨大的商業片,影片繼承了羅蘭一貫的風格(甚至到抄襲),災難、人類文明、拯救、希望...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溫室效應作為20世紀危險的產物,依然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本片被定義為"環境災難驚悚"而非"科幻片",也就是說,本片所展現的情景,是與現實有著密切聯系,而非憑空編造的.
盡管如此,影片中的大量情節仍被批作是"扯淡的".比如冰河期來去的速度、波及的范圍,從科學意義上講都是不可能的,可我覺得,科幻(我還是習慣稱其如此)不是科普,盡管它很不嚴謹,但我們仍能體會出導演用誇張警示人們的用意。
少談幾點感情主線
《後天》摒棄了好萊塢以往一貫「明目張膽」的個人英雄主義,如果冰河期的到來與結束是影片的大背景的話,那父子情便是貫穿全片重要的情感主線之一。而這種感情,體現在父親營救兒子的過程中。
從開頭看,Sam與父親的關系明顯存在分歧與矛盾,這是許多美國家庭在此時期的普遍現象。當兒子面臨危險時,父親毅然北上,這不僅是勇氣與毅力。更是一種可以戰勝理智的情感——愛!
當冰河來臨,困在圖書館的幾人成為一個整體,他們在最絕望、最危險的時候相互依靠、相互鼓勵,這是相當重要的一條線索,也有著以點帶面的妙處。
當他們在選擇用來燃燒取暖的書時,所發生的分歧可以顯示出不同的人在危難時,對人類文明的態度。
一類贊成以生存為主,因為只有生存下去,也許才有可能重建人類文明;另一類寧死也要保存人類文明的痕跡,因為這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留下的瑰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他們期望有一天,也許在危難之後的某時,子孫能重拾那曾經險些毀滅的文明。一類對自己存有希望,充滿生的渴望;另一類則對未來充滿了末世關懷的宿命期望。
這一橋段,是導演提示著人們,展開了非常深刻的思考。
但最終,雙方均作出讓步,同時,彼此信任著、鼓勵著,此刻,不會再有任何對權錢的貪欲,不再有個人的私利與爭奪,因為此刻,人類文明基本被冰封的時刻,一切都顯得無關緊要。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此刻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抓住生的希望,或許才有生的可能!於是,人類的情感在社會滅亡的邊緣蛻化的單純而真摯!而此刻,觀眾也會不禁思考,難道一定要等到災難滅絕每人類才懂得蛻化?!
這一點,與之前一點,展現在同一時空環境下,構成了影片最深刻的兩點人文主題。
故事的警示
影片的故事並沒有顯示出多少新奇的地方,總的來說,通俗易懂。我們暫且不論劇情的疏漏或場景的似曾相識,單看故事本身所要傳達的思想,是發人深思的。
在氣象學家發現洋面溫度異常後,立即向總統申請全國向南轉移。而總統說「請不要忘了我們的經濟同我們的環境一樣脆弱!」。此時,總統的形象代表了典型的大資產階級,他們惟利是圖,不願浪費任何一點時間和精力在非賺錢的事物上,他甚至依然覺得,經濟才是解決一切的萬能鑰匙,直到最後。
為了緩解溫室效應,國際上有著《京都議定書》,而恰恰是美國,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本片無疑是對美國莫大的諷刺。那些自信的美國人向來喜歡指責別人,而他們自己做的,已經很差了!
當潮水來襲,林立的高樓瞬時倒下,龍卷風中的房屋、大橋、汽車...一一被毫不留情地卷上天,被摧毀、被撕碎、被吞噬!人們甚至還來不及作出反應,那些耗費人類大量金錢、智慧、勞動力的所謂「人類文明的傑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擊!那些有著「良好建築技術」、「優秀建築材料」的人類避難所,頃刻間化為烏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殘剩出奄奄一息的頭。此刻,她高舉向天的手不再示意著自由,那是在質問!在指責!在控訴!!
數十分鍾災難場景的連續體現,使人們坐在銀幕前感受到了巨大而不可名狀的恐懼與深思。
我們生於自然,長於自然,我們為了自己的文明不惜破換自然的平衡,最終,自然反過來向人類做了宣判,我們的一切文明,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完全可以被她輕而易舉地全部摧毀!在自然面前,無知的我們憑什麼自豪於自己的「傑作」?!我們有徵服、取代自然的資格嗎?
影片中,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洋面升高,整個北半球被全部冰封。這種假設是撼人的!恰巧那段日子全球氣候極為異常,如歐洲六月降雪,阿爾卑斯山大量冰川融化、雪線上升...人們不禁警惕地問"後天不會明天到來,那明天的明天呢?"
但這畢竟是商業片,不會是絕望到底的.人類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即使是在最為難的時刻也保留著"潘多拉魔盒"最後所剩--希望!正是如此,導演才在結尾讓地球自行結束冰河期.
沒錯!自然永遠都是一位母親,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她只會或重或輕地懲罰,而不會毀滅我們!(其實我倒希望地球徹底發一次怒,讓人類社會就此毀滅!!!)
Ⅲ 求電影《80後》影評
很長時間沒有寫影評了,因為對寫影評這件事情已經失去了興趣,抑或是因為寫影評終歸無法將自己完全帶入電影的夢境。
影片看完有大概十幾天了,一直沒有敢動筆,原因卻不是在於筆端的生疏,而是極力地想做到客觀一些,然而估計這個想法是不可能實現了。
故事講述的是三個「80後」孩子成長的軌跡,11歲的沈星辰看見母親拋棄家庭與情人遠赴重洋,緊接著又親眼目睹了父親車禍喪生,從此後她只得寄人籬下;沈星辰的表弟陳墨經歷父母婚變,生母離去,後母進了家門,面對父親的冷淡和後母的漠然他只能與姐姐相依為命;明遠面對的則父親的入獄、母親的改嫁,他終日私藏母親的手槍作為報復,從此不敢相信真愛可以長久……
三個特殊家庭的孩子偶合在一起,影片已經拋離了現實的代表性,而聚焦於導演講述的圈套之中,於是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如何把這個故事講好,如何將幾個人物的軌跡交代清楚。
時間是最好的參照體系,於是我們看到了宣傳中一直很是強調的申奧,非典,還有張國榮之死,也看到了諸如皮筋,搪瓷杯子,包書紙等這些具有明顯時代標志的道具。而故事本身則大體可分為四大段落,孩童時代的無奈,中學時代的青澀,大學時代的理想(其實並沒有擺脫青澀)以及青年時期的慰籍,按照最簡單的文學寫作原則來說,正是起承轉合。
關於影片的故事,主要是細節,這里不必贅述了,如果理解了起承轉合的意思,對故事的發展也便會有個大概的了解,如果說得直白一些,影片主線沈星辰與陳墨的戀情是極其傳統的,拍著後腦勺也能夠想得出來。
環繞在主線周圍的是一些副線,包括個人成長的軌跡,也包括一些家庭事件,線索相對還是比較多的,但觀眾看得並不亂,說明導演掌握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強勢的,尤其這些副線在情感上對主線均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作用,更使得影片顯得很豐滿,人物的性格以及動機基本都有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這是現代中國許多電影所缺乏的,同時,這也證明了一種回歸的姿態,從中國電影的長遠考慮,傳統方式的講述還應該是王道。
其實,影片的最成功之處並不是它的故事,而是導演李芳芳所表現出來的驚人的影像技巧。如果說這部影片有著十分的成功,那麼鏡頭運用可以佔到了六分。
影片被設定在杭州是相當成功的,一牆一宅一份情,一橋一樹一首詩,在這個水一樣的城市中,在導演的鏡頭下,杭州的寧謐與溫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所有的美好都恰如其份地表現了出來,即便它帶有些許的傷感,也是在美麗的包裹中,這與影片的故事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影片註定是不可能體顯出大開大合的80後一代人的精神實質,它只是小眾的,在某種程度上,會給人一種矯情造作之感,但我想這恰恰是導演刻意為之的,從李芳芳的導演氣質來說,她的選景顯然是再恰當不過了。
看過李安作品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影像太舒服了,李芳芳作為李安的師妹,竟然也繼承了這種舒服之感,的確令人十分驚訝。
現在的許多電影中充斥著大量的吸引眼球的攝影以及剪輯手段,雖然也是由於故事立意的原因才不得不為之,但在很大程度上會給人一種疲憊之感,另一個極端是一些所謂的文藝片中長鏡頭的運用,肆無忌憚地挑戰著人類視覺的承受能力。
養眼的電影真的已經很少了,而這時《80後》的出現的確讓人感到格外親切。每個鏡頭都顯得十分精緻,並沒有刻意玩弄技巧,也沒有妄圖在畫面中表現更為深刻的含義。一切都只是傳達一種美,舒服的美,當然,也是略有遺憾的傷感的美。
在這樣的鏡頭下,觀眾更能體會到劇中人的情感世界,於是為那份傷感增加了幾許的籌碼,影片的成功之處也恰恰在於此。
所以對這樣的一部作品,我只能盡可能客觀地評價,它是一部相當不錯的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電影,是脫離低級趣味的作品,但它同樣是架空的,是非現實性的!不過值得肯定的是,《80後》要比許多電影來得真誠,至少它應該是導演心靈的反映。只是導演的心靈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當濃重的精英意味,誠如一位網友所說,「女導演用心了,但無奈家庭條件太好,把中國拍成美國了」。
我不知道多少人會因此片而感動,在觀影的時候,我也感動了,原因是由於電影本身的魅力所在,被它吸引,也被它牽引,但走出放映廳的時候,那份感動就已盪然無存,也許是由於本人早已世故的原因,但不可否認,影片營造的是一個缺失了整體的個體記憶,它最大的缺憾在於,所有的年代元素並沒有起到真正的敘事力度,讓80後成為一個空殼。
於是,還是地久天長吧,只不過是一段愛情,有些必然的青澀與矯情,同時還背負著某種劇中人抑或導演所提倡的傷感與渴望!在法國戛納,它也許可以成為中國第七代導演的代表作,但在中國,它只是一部類型片,一部製作精良的具有較高文藝水準的愛情片!
Ⅳ 求一篇影評《一次別離》的影評!! 很著急 謝謝了
一、譯名的「分離」
把英文片名"A Separation"直白地譯成「一次別離」似乎是欠妥的,個人覺得譯成「分離」或許更為貼切。一來,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在接受采訪時也說,「Separation」涵蓋了諸多的層面,如何去理解,這個問題需要留給觀眾自己。"A Separation of...."這個語法結構提供了一種開放性的解讀方式,但中文名「一次別離」卻隱約有種一錘定音的意味,弱化了電影本身的多重寓意。二來,看完整部電影,你會發覺所謂「別離」並沒有太多向過去告別的意思,也並非是一個位於時間軸上的重要節點,而是將各種「分離」全都交織在一個故事中,且無論在哪一層面上,都顯示出了一道鮮明的分野與裂痕。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正是試圖通過兩個不同階層家庭的碰撞來揭示出這道分野與裂痕的存在。
二、精英與精英的分離
納德和西敏所組成的中產階級家庭,顯然是伊朗社會中精英的象徵。他們有房有車,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體面的工作,負擔得起護工和家庭教師的開銷。但導演阿斯哈通過開篇那接近4分鍾的長鏡頭,透露出這個中產家庭正遭遇到的解體危機。一反慣例的是,在離婚的當口上,西敏依然承認納德是一個得體而正派的人。他們唯一的分歧在於,西敏拿到了出國的簽證,因為她不願女兒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至於是何種環境,阿斯哈狡猾地略過不表,點到為止——而納德不願離開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老年痴呆的父親是個明顯的隱喻——一個老邁而病入膏肓的祖國。西敏質問納德,你父親還認得出你這個兒子么?納德回答,這又有什麼區別呢,我認得出他是我的父親啊。國家失序的症狀之一,便是中產階級的逃離。離開還是留守,納德和西敏無疑代表了這一群體中兩種截然相反的的觀點。頗有意味的是,納德在法院的長凳上對著女兒Termeh舉手起誓時,卻不想把身邊和他拷在一起的士兵的也牽了起來——選擇離開的大可自由地離開,決心留下的卻處處為僵硬而強大的體系所掣肘,還有比這更絕妙的諷刺么?
三、 民眾與精英的分離
比起精英內部的裂痕,民眾與精英之間已然是一道鴻溝。而這也是整部電影著墨最多的部分。
護工Razieh和她的丈夫Hodjat無疑是底層民眾的象徵。他們在身處精英階層的納德和西敏面前,幾乎毫無話語權。 Razieh在和納德的薪資談判中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所有的努力都在後者的一句「下午之前給我個答復吧,這樣我也好找別人」前煙消雲散。而她的丈夫,背了一屁股債的Hodjat也只能祭出「如果我幹得不錯,能不能加點?不滿意你可以不付錢。」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對此,隔著玻璃窗的納德根本不置可否,他只顧提出自己的要求:你明天來吧,帶上身份證。
在精英階層的眼中,Razieh和Hodjat他們,無疑屬於一個和自己全然不同的群體。如果我沒有遺漏的話,在納德和西敏的對白中,有意一次也沒有出現過Razieh和Hodjat的姓名。對他們來說,民眾只是一張張模糊的面孔。其中一場戲是這樣的:納德下班回家,目不直視地稱呼Razieh為「女士」,邊敷衍著她的問候,邊直奔女兒的家庭教師而去,主動打招呼並稱對方為「Ghahraii太太」。兩相對照,區別立現。另一個更明顯的橋段是:納德的女兒Termeh在法院的走廊里背誦課文:「在薩珊王朝時期,人們被劃分為兩個階層:上層特權階層和普通階層(the normal class)。」她的外婆立馬糾正說,是"普通民眾(the normal folks)」。而此時占據鏡頭的,正是Razieh和Hodjat的女兒,她在一旁鸚鵡學舌地附和著Termeh的背誦。導演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分離的階層觀念,不僅是後天的自然演變,更是一種人為的假定和預設。
而在雙方的直接交鋒中,這種差距更是體現得尤為突出。在法院里,面對納德和Ghahraii太太條理清晰的反駁,Hodjat只能憤懣地對法官說,「我沒什麼可失去的了。」然後他指著納德,「我的問題在於,我沒法像他一樣能說會道。」他情緒失控,他被判蔑視法庭,可他除了以頭撞門之外再無他法。而他的保釋擔保人,還必須有公務員或企業主的身份才行。其後,Hodjat放棄了在法庭上的言辭爭辯,轉而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取真相。他闖進學校逼迫Ghahraii太太對著《可蘭經》起誓,而誓言完成的那一刻便意味著他最後的出路也被堵死。另一邊的納德完全不同,他只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就證明了,他不可能如Razieh所說的那樣,把她從門口推落至台階,因為這根本不可行。此時,在民眾與精英分離的背後,還隱含了另一種層面上的分離——宗教信仰和世俗規則之間的分離。而無論從哪種層面上來看,高下立判,勝負已分。
事實如此,在精英階層面前,普通民眾徹底居於被動。平時,他們處於一種失語的狀態;而當他們試圖抗爭時,又完全力不從心。但吊詭之處在於,在納德的父親——伊朗國家的象徵——患病之後,西敏選擇離開;有工作有女兒的納德無暇顧及,只好選擇僱人幫忙;因此恰恰正是沉默而弱勢的Razieh擔負起了最臟最累那些活。阿斯哈以此完成了一幅無比精確的社會速寫。
四、 道德與現實的分離
在事故發生之後,盡管納德、西敏與Razieh、Hodjat處於相互對立的立場,但他們都在各自道德的約束下被捲入了這場紛爭。只不過,一方信守的是傳統的宗教道德,另一方遵循的則是世俗世界的法律規則和個人道德。但這還只是一個開端。
Razieh的看護工作受制於宗教道德,在為老人洗澡之前,還需要打電話向宗教權威請教是否可行。在這個一路狂飆的現代世界裡,古老的宗教觀依然頑強地延續著它的生命力,傳統和現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漸彰顯。而因為顧忌丈夫Hodjat的感受而不敢坦白車禍實情的Razieh,一邊要將這出戲繼續演下去,一邊又暗暗地受到道德的譴責。這種掙扎一直持續到納德和西敏願意出錢賠償,才觸及到她的底線。諷刺的是,她道出實情的理由並不是擔心會給自己的女兒帶來負面的影響,而是害怕會招來可怕的詛咒。她的丈夫Hodjat同樣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也一個因無力養家而自責的男人。當Razieh袒露車禍實情後,他想收下賠償金並獨自承擔說謊的罪過。此時,在與宗教道德的沖突中,身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感最終占據了上風,贏得了一場近乎自殘的勝利。
納德為女兒溫習單詞,告訴她寫正確的答案,即便因此被扣分也無妨,則是一處用來勾勒人物性格的鋪墊戲。在順便嘲笑僵硬的學校教育之餘,更是在表明納德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不介意為堅持原則付出小小的代價。但面對法官的追問時,他卻違心地說了假話。當恪守道德便意味著遭受法律的制裁,當堅持的代價過於高昂時,向現實妥協成了一種無奈的選擇。其後法官要求詢問他的女兒Termeh,納德既沒有鼓勵她說出真相,也不曾慫恿她為他圓謊。他沒有勇氣向上攀升,同時也拒絕繼續墜落。他的不選擇,卻等同於將選擇的重擔轉移到了Termeh的肩上。而這一轉移,不想卻成為了另一種分離的肇因。
五、童年時代與成人世界的分離
Termeh和Razieh的女兒一起玩桌上足球的那一場戲,是全片中為數不多的幾處亮色之一。那個時候,她們還生活在一個用童話與課本堆砌出的世界裡——那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當她們的父母不約而同地選擇用謊言來應對時,灰色出現了。她們被迫承擔起了不該由她們承擔的重負,保守著一個昏暗渾濁的秘密,她們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謀。而後,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動聲色地幫著父親圓謊,轉眼又在汽車後座上淚流滿面。她的童年時代從此崩塌,而在它的廢墟之上隱約出現了一個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臨近結尾時,這兩個孩子那陰沉對視的一幕,堪稱全片最驚心動魄的畫面。在這沉寂的四目相接中,兩個小女孩一同在向她們的童年時代無言地告別。一個殘酷的成年儀式完成了。
六、納德與西敏的分離
納德與西敏的分離,是整個故事的源頭,同時也構成了諸多「分離」中最淺顯可見的一個層面。事實上,分居起初只是種姿態,是一件納德和西敏用來博弈的武器。納德以為女兒和自己更親,她不走,西敏也不會走;西敏知道女兒為了留住她會呆在父親的身邊,所以除非納德棄子認輸,她也走不了。兩人之間,便維持著這樣一種微妙的平衡。但西敏和納德在是否該支付賠償金的問題上相持不下,以至於所有本已被按捺下的矛盾瞬間井噴,情勢的發展漸漸超出了兩人的控制范圍。當西敏朝堵在門口的女兒大喊:「鬼才答應過!」時,一切都變得無可挽回了。影片最後,阿斯哈又安排了一個納德和西敏在法院長廊里等候判決的長鏡頭,所有的「分離」都在這里等待觀眾給出自己的答案。
七、伊朗電影與大陸電影的分離
好玩的是,對於大陸電影而言,最後還會多出這一層面上的分離。那些老是把懷才不遇歸咎於投資匱乏的苦主們可以閉嘴了,人家這部基本用手持攝像機拍攝的《分離》才花了不過區區30萬美元,這點錢都不夠國內某些豪華爛片做宣傳的,用來雇水軍在網路上刷分可能還差不多吧。至於把所有症結都推諉到審查制度上的借口,似乎也顯得不那麼可靠了。繼《三個傻瓜》和《芭薩提的顏色》令我們驚覺,原來印象中只會又跳又唱的印度電影已經遠遠甩開我們一大截之後,面對受到同樣桎梏的伊朗電影,大陸電影還留有多少自辯的餘地呢?整體水準低劣,審查制度當然難辭其咎。但個人拍不出好電影,恐怕只有怪自己內功不夠。對此,借用卡爾維諾的一段話再合適不過了:「免遭痛苦的辦法有兩種,對於許多人,第一種很容易:接受地獄,成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種有風險,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學習:在地獄里尋找非地獄的人和物,學會辨別他們,使他們存在下去,賦予他們空間。」
Ⅳ 影評範文
電影評論,簡稱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鏡頭語言、拍攝技術、劇情、線索、環境、色彩、光線等進行分析和批評,又稱電影批評。
評論目的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體現出的道理,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還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編輯本段評論內容
電影評論的內容是多樣的。有著重評論影片的題材、主題、人物和它的社會意義的,也有專門論述不同片種、樣式或影片的藝術風格、造型表現手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的;有對某一時期、某一流派的電影創作進行專題評論的,也有為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等電影藝術家撰寫評傳的;既有在報刊上對當時上映的影片或某種創作問題寫專欄評論的,也有對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的影片進行評論的。由於讀者和觀眾的層次不同,既需要供電影專業工作者研究用的專題論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觀眾欣賞水平的影評文章。
景別運用
特寫:拍攝人像的面部、被攝對象的一個局部的鏡頭。它可使表現對象從周圍環境中突現出來,造成清晰的視覺形象,得到強調的效果。特寫鏡頭能表現人物細微的情緒變化,揭示人物心靈瞬間的動向,使觀眾在視覺和心理上受到強烈的感染。 近景:攝取人物胸部以上的電影畫面。它能使觀眾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種形體動作,有利於對人物的容貌、神態、衣著、儀表作細致的刻畫。 中景:攝取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電影畫面。它有利於顯示人物的形體動作,有利於交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加深畫面的縱深感,表現出一定的環境、氣氛,而且通過鏡頭的組接,還能把某一沖突的經過敘述得有條不紊,常用以敘述劇情。 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場景全貌的電影畫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個動作和人物的相互關系。在全景中,人物與環境常常融為一體,能創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動畫面。 遠景:是指表現廣闊空間或者開闊場面的畫面的景別,是所有景別中視距最遠、表現空間范圍最大的一種景別。在電視節目中常用於表現地理環境、自然風貌和開闊的場景和場面。 大遠景:通常是從高角度拍攝的畫面,用來做為定場鏡頭或提示寬廣開闊的空間。
聲畫應用
聲音:包括人聲、背景音樂、音響 人聲:交代說明、推進劇情、推動人物性格 背景音樂:烘托氣氛、渲染氛圍、深化主題、善於抒情 音響:增加真實感、烘托環境氣氛、抒情言志 畫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視覺的中心,意念的載體 景物:抒情言志、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 道具:刻畫人物性格、串聯故事情節、抒情言志 聲畫結合:包括聲畫對應、聲畫分離、聲畫對比 聲畫對應:有什麼畫面,就有什麼聲音 聲畫分離:聲音與畫面分別敘述,兩者不具備明顯沖突 聲畫對比:聲音和畫面在意義和情緒上形成強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營造環境氛圍、構成創造思想 色調: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 冷色調:色環中藍、綠一邊的色相稱為冷色,它能給人以陰涼、寧靜、後退、深遠的感覺。 暖色調:色環中紅、橙一邊的色相稱為暖色,它能給人以溫馨、亢奮、前進、和諧的感覺。 光線: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畫人物形象
鏡頭運用
長鏡頭: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一般時長超過30秒。長鏡頭可以保持整體效果,保持劇情空間、時間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可以如實、完整地再現現實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說服力和感染力;還可以渲染氣氛、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空鏡頭:又稱「景物鏡頭」。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場面描寫而不出現人物(主要指與劇情有關的人物)的鏡頭。常用以介紹環境背景、交代時間空間、抒發人物情緒、推進故事情節、表達作者態度,具有說明、暗示、象徵、隱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夠產生借物喻情、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氣氛、引起聯想等藝術效果,在銀幕的時空轉換和調節影片節奏方面也有獨特作用。
蒙太奇
蒙太奇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現在是影視專業術語,是一種剪輯技巧,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運用蒙太奇能豐富電影藝術的表現力,使表現內容主次分明,達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還能夠規范和引導觀眾的情緒和心理,啟迪觀眾思考;還可以實現對時空的再造,形成獨特的影視時空。
編輯本段評論方法
總述
電影評論的可評之處,可以就其導演的獨特構思、聲音畫面、蘊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時代意義、影視音樂、電影內容、電影燈光照明、電影的拍攝技巧、電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進行評論,評論過程通過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和影片在構思、結構、技術、人物等方面最為閃亮之處擺出自己的觀點,從而近一步論證。
要點
要寫好一片影評,首先應當認真觀看電影,並記錄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鏡頭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為亮點以及最新穎之處。一篇影評能否吸引人就在其於有沒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寫出別人一般想不到的內容,可以用兩個字總結「新」「奇」。
步驟
題目 題目是任何寫作中的第一閃光點,影評也不例外。一個好的影評題目,關鍵在於他能否用於傳遞作者想要在影評中表達的信息。在看完電影後寫影評時,首先要找一個好的切入點,當然,這個切入點就要從題目開始入手了。影評的題目注重創新、新穎,起到讓別人一看見題目就像讀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評題目越短越好,6-7個字為宜。 開端 閱高考語文作文的老師們都有一個習慣閱卷方法,即題目-開頭-(中間)-結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間部分寫的再好,但開頭卻弄得很差勁,這樣閱卷老師對這位考生的中間內容最多就會大體瀏覽一遍,有的甚至連看都不看,因此,開端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在影評的開頭,可以開門見山地一上來就介紹你所要寫的影片最為亮點之處,或直接寫影片的高潮結局,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還可以運用「詩經六藝」中「興」的手法,也就是說,由你想表達的內容聯想到了什麼其他東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內容;也可以先插入一電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贊、愛森斯坦等,這樣能為你的影評錦上添花。 中間 這一部分是影評的核心內容。其實寫影評就是寫一篇議論文,因此我們在寫影評時應注意多分析、少敘述,以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為中心,擺出論據,層層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題,也就是說,你在影評中分析的內容,都必須要圍繞你的中心。 結尾 我們完成了影評的最主要內容之後不能就此結束,還應當有一個響亮的結尾。在結尾我們首先應該先對影評的主要內容進行一下總結,然後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想,表達一下自己對整個影片的理解;還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讓影評有一個好的收尾。
存在問題
跑題、講故事、面面俱到、沒有觀點、寫成「豆腐塊」、本末倒置、常識問題、沒有細節。
編輯本段影評現狀
目前,電影創作在發展,電影觀念在變化,與電影評論密切有關的哲學、美學、社會學、藝術學等學科的不同學派,以其各自不同的觀點和方法滲透到電影研究和評論領域中來,尤其是20世紀50~60年代以來,其他學科的專家學者對電影的研究和評論日益增多,而從事電影評論的工作者也對其他學科的方法論進行研究,並運用到電影評論中來,如結構主義、符號學以及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等。由此造成了電影評論方法的多樣化。 在中國,電影評論通常考慮如下幾個方面:①影片的傾向性和真實性是否統一;②人物的個性化和典型性如何;③影片從內容到形式對時代的反映是否有創新精神;④影片是不是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創作個性;⑤影片在電影觀念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上進行了哪些有價值的探索;⑥影片的觀賞性及其社會效果如何。 電影創作受時代、政治及文化的影響,電影評論認真地研究評論的對象,了解影片創作生產的實際情況,了解創作者生活的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為了引導觀眾對影片的鑒賞,電影評論家須了解觀眾對影片的反映、他們的興趣、他們的喜惡和願望,聽取他們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評價,以求對影片的創作者和觀眾有所啟發和幫助。 對影片或其他創作現象的分析和評價存在不同的意見是經常發生的,對重大原則分歧更應展開討論和爭論。充分說理的討論,對電影評論本身的檢驗和發展有利,對電影創作和觀眾鑒賞也有啟發和裨益。 早期的電影評論開始出現於20世紀初。義大利詩人、電影先驅者R.卡努多在巴黎率先對電影進行評論,並於1912年發表了著名的《第七藝術宣言》。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電影評論越來越顯示出它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國際電影節的評獎活動,也是國際上進行電影評論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如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每年一次評選影片和創作者的奧斯卡金像獎和紐約影評人協會主辦的紐約影評人獎等。 在中國,20年代初報刊上開始有影評文章。1932年中國共產黨在電影界成立了以夏衍為首的電影小組,創辦了左翼電影工作者的理論與批評的刊物《電影藝術》雜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電影評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及時地分析、評論新的影片,肯定成就,批評缺點,討論問題,總結經驗及評介國際上各種電影和電影理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專業和業余的電影評論隊伍成長和壯大了起來。1981年 1月24日,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在北京成立,學會對新時期的影片、電影美學、電影語言和創作中的問題展開評論和探討,並通過年會交流情況和思想。同時全國不少省、市、自治區相繼成立電影評論學會,各地基層的群眾影評組織和活動更是象雨後春筍般地建立和開展起來,許多工廠、學校也在開展多種形式的影評活動。廣泛的群眾性是中國電影評論的重要特點之一。在評獎方面,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電影家協會和《大眾電影》編輯部分別舉辦一年一度的「優秀影片獎」、「金雞獎」和「百花獎」,從政府、專家、觀眾的不同角度,評價、表彰和獎勵每年涌現出來的優秀影片和為電影藝術做出可貴貢獻的電影工作者。
Ⅵ 電影《有完沒完》影評
電影《有完沒完》其實就是一部諷刺喜劇,或者算不上喜劇,因為我沒覺得有什麼可笑的,但是諷刺是真的。
范偉扮演的范矗,其實更是按時主角范矗生活很犯怵,沒有錢,與兒子的關系不融洽,事業的不成功,等等,都預示著范矗的草根階級特性,而因為一張彩票,本以為可以改變生活的范矗卻在生日這天遭遇了不可思議的事情。
生活的無限循環,總是在一天的時間內不斷往復,5004.1元的存款,從無法接受,到沉淪享樂,再到認清生活的真諦,其實主打的是溫情牌,但是避免不了的是范矗本身草根階級的特性,虛榮,知識淺薄,這些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吧。
其實在范矗與賈靜雯扮演的老師之間每日每日的相親過程中,不斷的接觸中,了解彼此,但又渴望能有明天,方法很苯抽,可是很讓人羨慕,能有一個人為了另外一個人犯傻,多麼難得,願我也能遇到。
再到與兒子的關系從矛盾,到相互觸動,再到諒解,其實是很難的一個過程,忽略身邊最親近的親情,很讓人難過,也很讓人後悔,不過只要用心去感受,願意邁出腳步去了解,什麼都可以改變,一切都會不一樣。
很多東西,是彼此的,每個人都渴望親情和愛情,沒有錯,只是有沒有用對方法,少一些稜角,多一些理解,才能把生活過的太好。
我覺得這部電影吧,說不上太好看,一般吧,不過閑暇時看一下也還好,范偉演的還是很誠懇的,至少是溫情的。
Ⅶ 求一篇電影影評.
《男孩別哭》(美國電影):在邊緣的邊緣,有純藍色的眼睛幾年前,當我第一次看完《男孩不哭》的時候,直覺地不喜歡,覺得這部電影沉悶不堪,再不願看第二遍。我討厭它陰暗的畫面,討厭它慘烈的故事情節,討厭Hilary Swank的扮相。但是直到幾年後的今天,當我再一次重溫這段悲慘故事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對它的排斥,來自於心底的哀傷。
播放電影的時候,身邊不時有人發出恍然大悟的聲音:「哦,原來她是同性戀。」我只能很無奈對他們解釋,「她不是同性戀,她是異性癖。」 Brandon這樣的角色,已經邊緣化到了這樣的地步,連我們這些心理學「專業人士」都無法為其定位,實在是很可悲的。更是難以想像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異性癖呢?人們只會賜予這樣的人一個詞:變態。
對於現代社會,同性戀群體是個逐漸浮出水面的邊緣群體。但是異性癖,卻往往被掩蓋在同性戀群體後,在邊緣的邊緣。報紙上誰誰誰又決定變性這樣的新聞,往往只是人們茶餘飯後懷著獵奇心理閑聊的時候才會想到的。
無知往往帶來恐懼,隨後產生的,就是排斥和迫害了。什麼是正常的?什麼又是不正常的?這樣的問題,似乎三言兩語是解釋不清的。可是對於大眾而言,與多數一致的就是正常,反之就是反常,似乎真理如此簡單。在本片中,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了一個男權社會對一個邊緣女子的暴行,卻無能為力。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竟然在現實生活里發生過。然而,藉由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電影是否能喚醒人們的理解,人們的良知呢?如果一個渺小生命的消逝僅僅帶給觀眾一聲驚嘆,這是否說明人們早已經麻木不仁了呢?
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弱者,而任何打破這一規則的人都將受到懲罰。John的眼中,女人永遠只能是男人的附屬品,是不能和男人並駕齊驅的。所以當他發現Brandon居然是個女人的時候,他感到他所謂的尊嚴受到極大的侮辱,因此他殘暴地羞辱了Brandon以恢復自己的權威地位……那一系列暴行,是怎樣低劣的人渣才做得出來的!
許多人在看《男孩不哭》的時候,幾乎都會產生對Brandon等人同情和對John的憤怒和譴責。但是,電影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人們是否考慮過在生活中,他們是否仍有意無意地漠視或者歧視著像Brandon這樣的人呢?
想起《逆女》里經典的台詞,「我們沒有傷害別人,別人為什麼要來傷害我們?」可悲的是,這個世界,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的。
性別只是一個符號嗎?你愛上的是他的人?還是他的性別?還是包含他的性別的他的人?很拗口。可是很多人無法回答。什麼是愛?愛能超越世俗的偏見么?
世界如此豐富多彩,可是人類社會卻如此狹隘。像Brandon這樣的異性癖,還將長期生活在人們的視線之外。但是,隨著愛和理解在人們身上逐漸蘇醒,社會對邊緣的邊緣也日益關注。
影片中最安靜的畫面,莫過於三個女生曾在麥克風前低吟淺唱:「the bluest eyes in the Texas……」如果可以,讓我們拋棄心中的偏見,你會發現,在邊緣的邊緣,有純藍色的眼睛。
Ⅷ 跪求一篇《回魂夜》的影評!!!!很多人其實沒看懂這部電影
此文只是我的觀後感,再說一遍,是觀後感。
十三歲那年,在一個騷動不安的夏日,我從朋友那裡拿回一部《午夜凶鈴》回家觀摩,之後無論在每個悶熱的夜晚里我不得不用毯子把自己裹的絲絲入扣,躲在裡面痛快的汗流浹背,偶爾探出腦袋透口氣時還警惕的將房間窺視一遍,看那清純可人的貞子是否就趴在地板上瞪著心虛的我淫笑。這樣的情況於三個月後有所好轉,那就是睡覺時敢把電燈閉上了,不至於總是被喊我起床的老媽叨嘮。
一年後,我終於快要將貞子遺忘,卻突然發覺自己竟對恐怖電影有了強烈的排斥性,經過嚴謹快捷的自我生理心理綜合檢測後得出一個令人汗顏的結論:本人確確實實患上了醫學上所稱的——噼里啪啦恐怖電影菩薩搖頭怕怕精神虛幻後遺症,並且讓我那柔弱似水的小心肝留下了一層永久的揮之不去的陰影。痛定思痛,在一次難得的清醒之際我憤然揮毫在床單上寫下兩條戒律:一、此後堅決抵制日貨!二、此生永不觀看恐怖電影!
然而當我在街邊音像店裡看到星爺的《整鬼專家》時便毫無牽掛的把第二條戒律破掉了,也曾想到它要破,但是沒想到破的這么快!平時拿星爺的電影回家看基本都要叫來小弟小妹一起看,但這次我把表姐同學都統統請了來,心想,人多鬼少,不至於再讓我已遭受重創的心靈雪上加霜吧。
影片開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靈位供桌兩旁站倆紙人,加上詭異的音樂,這緊張的氣氛仍我感到了一絲提心吊膽的快感。當看到Leon那小刀威脅附到小榮身上的鬼往家裡打電話給人道歉時,我邊樂邊想:原來此片仍是延續星爺一貫的無厘頭搞笑風格,大可放膽來看了。
世上惟有鬼最難描述,可大可小,可方可圓。身為抓鬼專家的Leon便可以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發揮了。Leon實屬天生高人,從BABY時代就開始鍛煉自己去接受UFO、尼斯湖水怪,從而使得他無所畏懼。最終由於他太——大膽!被關進精神病院。我想他呆在院里頭肯定也沒有閑著,定是在刻苦的研究如何捉鬼,直到有一個很崇拜很信任他的人——阿群的出現。以阿群的穿著打扮以及生活方式,我認為這個形象代表的應該是像我們這樣6——60歲的年輕人。
阿群之於Leon的信服,衡等於廣大星迷對於星爺的那種崇敬信任的心態。但社會總存在著一堆自認為受過高等教育出入什麼上流社會的老古董對星爺的無厘頭風格嗤之以嘴,就像開始時保安們對Leon的態度,但Leon沒有反駁,而是用行動征服了他們。
劇情從頭至尾跌宕起伏,處處都是小意外,驚喜不斷令人噴飯。比如,李太太墜樓後,Leon對其進行了一大頓慘無人道的暴扁,起初讓人誤以為他在鞭屍,而結果``````比如,還魂夜男鬼將他掐到七孔噴血癱倒在地,他竟又爬起來拔腿就跑,邊跑還給大家糾正了一個錯誤的傳統觀念:七孔流血是七孔流血死是死``````比如阿群一刀捅進神功護體的他後`````比如用熨斗燙平大齙牙``````類此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捉鬼無外乎全是道士加雞狗血道符桃木劍,而在這里,探鬼用盆花,打鬼用巧克力,抓鬼用保鮮膜,想見到鬼得擦牛眼淚,難道這還不夠神奇不夠創新嗎?還不夠挑戰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大腦想像力嗎?為何我還能見到一些帖子對此片挑三揀四的頗有微詞哪?星爺曾說:我拍攝電影最大的目標就是給觀眾提供娛樂,不是教育什麼的,觀眾開心是我最想做的事。我問你,你看此片時確實開心的樂了嗎?如果是的話就別那麼多橫加指責說什麼又不恐怖又不搞笑的廢話;如果沒樂那麼我可以大膽的說:你的存在不適合星爺的電影,建議你去看那些個道士天師捉僵屍的「高雅藝術」電影吧!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配角:自信堅韌大難不死的道友明。這哥們從出場到結束按順序一共挨了:盧隊長一腳、李先生一刀、李太太四刀、Leon一槍、Leon一小刀、五秒左右的電擊、臨死的李太太又一槍、從天而降的飛行帽一砍、飛馳的汽車一撞``````什麼都不多說了,給英雄敬個禮先!
後遺症:朋友介紹MM認識,我開口說先:首先,我問你,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有飛碟、尼斯有水怪?幾個哥們去飯館,點菜我對服務生說:來個豆枝蒸柳丁,豆腐乳西瓜,趁她發怔之際再補一句:小辣~~~就可以了。
一句話總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加上星爺爐火純青的演技造就一部韻味非凡的恐怖喜劇。
Ⅸ 800字影評
《2012》就是那種從形式到內容都力求達到類型片極致的的雄心壯志之作,是專為寬銀幕和至少720P畫質要求的下載資源預備的饕餮盛宴,從類型片的角度看,他甚至也將和魔幻片領域的《指環王》,科幻片領域的《星球大戰》一樣將單獨成為災難片領域不可逾越的標桿之作。可惜的是,國內不少影評人基於對大片審美疲勞產生的刻板影響,不例外的也立刻給予該片不少草率的批評和譏諷,為標榜影評人自己的品位而對一部大片所表現出的能力和真誠盡可能選擇性失明,這樣的狀況頻頻出現而又不可掙脫,中國所謂影評人在為電影的特效震驚之餘,又流露出小市民在逛完迪斯尼樂園後那種酸溜溜的特有的傲慢。 此類評論,若指責《2012》的故事單薄、敘事混亂,或許用在《後天》上面尚可,但《2012》顯然沒在此讓人不能接受,艾默里奇吸取了前作的教訓,明白自己可及和不可及之處,在毀滅地球的視覺特效中不遺餘力,對敘述故事卻保持這中規中矩的謹慎,雖無新意,但確沒有邏輯不清的硬傷。而影評人不惜吹毛求疵,指責該片的思維深度和哲學意義更是無稽之談,艾默里奇不是庫布里克,好萊塢大片作為工業化的電影產品,尋求的『大多數前去影院的觀眾』,而不是那些對精神體驗有著特殊要求的人,換句話說,你不能因為在家樂福買不到卡拉馬喬的油畫,而責怪家樂福沒有深度,你也不能因為在星巴克聽不到鋼琴家彈奏的《月光》而痛罵其缺乏內涵。而我目前看到大多數影評,在影片上映過程中即為其宣判全家福災難影片。無異於上述兩種行為。 在就電影本身談論之前,對另一些周邊問題提出我自己的看法,留給還沒看過此片但以被誤導的影迷今後自己判斷,影片上映之初關於導演因受汶川地震場景感動而加入中國元素的輿論,應該是某位三流記者或院線推手一廂情願的炒作,這位軟文編寫者一定有著一種微妙的大國情節,而且看了很多屆的《感動中國》,導致自己虛構了《感動美國》的美夢。我個人認為製片方或許考慮到了中國市場,但更多完全是出於主題和劇情的需要,對此我在後面會著重論述。與此相反,還有一些憤青因為在事關中國的場景中出現了『西\藏喇\嘛』而指責導演別有用心,指責導演在相關台詞涉嫌『辱\華』,這種用屁股的位置思考問題的人也實在多餘了些。任何人拍這部電影也會更希望用這個小喇嘛而不是IT精英的形象站立在雪山之上,至少畫面會更加優美一些,比如小說《天鵝絨》中的線索是豬肉,而姜文在《太陽照常升起中》把豬肉換成了魚鞋,於是我們看到某個場景一雙魚鞋浮在水面徐徐向前,而不是一塊豬肉咕咚沉到了水底。如果您確實有好萊塢需向中國市場諂媚的需求,那麼導演是不是需要在中國演員臉上寫上「漢族」兩個字,才能滿足您這種較為怪異的民族自尊心呢? 電影特技特效之前無古人不容贅述,影片中四個場景,四條線索構成的故事也並沒有一個顯得可有可無,以下: 1、 場景為洛城,作家柯蒂斯為拯救家庭街頭和空中的逃亡進程順序推動故事的進行、柯蒂斯家庭內部的沖突、柯蒂斯家庭與俄羅斯富商家庭之間的沖突作為次要矛盾突出戲劇張力。 2、 場景為美國白宮內部,首席顧問科學家艾德里安和總統班底成員的推動的亞特蘭蒂斯計劃為副線。 3、 場景為公海上的民用航船、艾德里安的老父親和其樂手搭檔作為一條不太重要的線索卻引發了全片最感人的淚點。 4、 場景為西藏、小喇嘛和其家人的逃亡准備。不動聲色的寧靜心態中緩和整個影片的緊張氣氛。 首先,作家柯蒂斯是有著明確目的的逃亡者,有主流的家庭觀念支撐其行為動機,有研究亞特蘭蒂斯的專業背景身份使他的覺醒更具有說服力,整個逃亡的過程仍舊是操縱交通工具在災難中迫在眉睫的賽跑,沒有也不太必要跳出《龍卷風》《後天》這種類型片的套路,汽車在洛城崩塌中的飛奔雖有著太多偶然性和違反物理常識的運氣,但導演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向人們解釋合不合理,而是夠不夠酷。待到乘坐飛機在上空時,鏡頭跟隨飛機的尾翼展現出天氣的變換,然後用主觀鏡頭的空中俯拍出整個洛城的毀滅實況。這個災難場景之所以很難復制,是因為導演選擇了地殼移動消失殆盡的災難給予整個世界,從地震、地裂、火山爆炸到海嘯幾乎把能拍的災難都匯聚到了一部電影中,比《後天》更優美的是,影片有對於黃石公園的毀滅過程,有通過電視紀錄片風格再造巴西上帝山倒塌,有麥加清真寺和倫敦街頭的群眾恐慌,這種大量自然、現實奇觀實景拍攝與電腦特效相結合的部分比單純的城市樓盤倒塌更為暴力的視覺美感。 白宮內部的線索,視點主要集中在科學家艾德里安身上,這個片段是摻雜著陰謀論和政治博弈的劇情風格。劇本採用『瑪雅預言』『亞特蘭蒂斯』『諾亞』歷史宗教中這些稍顯陳詞濫調的符號,導演沒有打算深入就此末世論的真實性探討下去,而只是需要營造末世的氛圍。對照2012這個並不遙遠的年代,以及亞特蘭蒂斯計劃展開的時間,在看看黑人多數的內閣班底,這個電影應該是一部現在進行時的電影。導演將艾德里安和黑人總統作為這個片段中的正義力量,將白人副總統作為內閣內唯一的准反派,還不留情的揶揄了一把那位「他是個演員,他是在念台詞,不要相信他」的加州州長。導演個人的政治傾向似乎一覽無余,而最後讓黑人總統放棄逃亡,選擇與國民共赴死亡。其煽情段落確實天真的令人難以信服。 這條線索充滿了著選擇,如果說黑人總統的慷慨赴死代表了美國價值觀中的政治正確,內閣班底通過篩選人員才能搭乘亞特蘭蒂斯逃亡的計劃代表了精英主義,副總統及其支持者最後選擇金融寡頭、獨裁者、商業大鱷方能購買求生門票的選擇代表了資本至上的原則、那麼這最後一條才是最可信的,影片在此的邏輯是由世界G8峰會確定少數人逃生的計劃,因耗費巨大,所以由資本家購買十億元一張的船票成為現金流、交由中國製造。考慮到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人力成本廉價,且開展這樣大的工程或許在程序上不必遭受太多國會和議會方面的阻撓,又擁有著青藏高原的世界之巔。所以我在前面說,中國元素的加入完全是劇情的需要,是很合理的。如此這一條亞特蘭蒂斯方舟的產業鏈就形成了完美的一環。假如末世論和亞特蘭蒂斯方舟的陰謀論是真的,我斗膽站在高層的角度考慮也想不出比這更可能的解決辦法。 但導演給我們高層另一種可能的解釋,這就是白宮首席科學家黑人艾德里安的解釋,既然多數人必然不能存活,誰該聽天由命,誰該搭上這條生命之船呢,艾德里安的選擇既是不選擇。在他和另一位女科學家的對話中,他拿出一本由前面提到的作家柯蒂斯寫的『只賣出不過區區五百本的小說』,此書由艾德里安正在窗上的父親贈送,而他正在不停的閱讀,到此整個故事中至少有三條線索匯聚在了一起,父親買了作家柯蒂斯的小說,把他送給兒子,兒子帶著書活了下來,並將繼續傳播,只要這樣「美國文化就不會滅絕」,艾德里安活下來既是為了繼續傳播現代文明,在這種抓鬮式的生存心態中,艾德里安擺脫對生命的選擇,上升到更為可貴的文化選擇上。 之所以說導演擁有著雄心壯志,除了上述兩條剪輯飛快、動感十足線索之外,還體現在當影片的視點集中在公海上的民運航船時,內景拍攝上在心理節奏上選擇了相對平靜的固定機位和正/反打鏡頭來細細刻畫人物,配合著《1900》般優雅的光影效果和爵士音樂背景,完全COPY《泰坦尼克號》的輪船傾覆鏡頭和「你已經有二十五年沒喝過酒」『我不能離開哈里,離開我哈里根本常不準音調』等樂隊的兩個耄耋老人通過幾句簡短的台詞表現出的跨越時間的滄桑感,分別給家人打得告別電話,已經他們在死亡來臨之時的相互呼叫姓名,包含著濃濃的人間溫情和催人淚下的力量。和公海的場景一樣,盡管洛城和白宮已是兵荒馬亂、奔逃呼救,在西藏的場景里,片段風格也凸顯出一種文藝片的寧靜氣質,老喇嘛和小喇嘛在得知災難來臨時的品茗對飲,奶奶就算知道末日將來也要先做好飯再說的那種固執,無一不是原始的宗族社會對於現代的經濟社會的一種再教育。 作為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這部片子堪稱卓越,但長達二個多小時還是能找出一些尿點(PS:意指在不影響情節和觀看愉悅性前提下以小跑去廁所的那個點)對於觀眾來說,影院票價如果太法西斯,也最好忍到720P的資源出來再下。最後,如果有人對我說這部片子「不過是一部好萊塢電影,毫無深度……特效還行,欠缺那種發人深醒的美感……」之類的話,我對此唯一的忠告是「小資是病,得治!」在國內影評的話語系統中,對好萊塢大片一直是不公平的,我只看到這個產業怪獸在不斷進步,而且沒有止境,誠然藝術評論是沒有國界的,但文化心態卻有,如果法國人憑借電影藝術起源地和新浪潮的餘波可以盡情嘲笑好萊塢,那麼中國影人一直憑的是什麼?是站在帝王的高度俯瞰草芥一般芸芸眾生的《英雄》?還是《建國大業》?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