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婚姻影評
Ⅰ 急求《真相至上》的影評
《nothing but the truth》(《真相至上》),講了一個從平凡到偉大的故事。影片敘事和拍攝技巧未見得如何,但導演羅德•拉里所見長的影片內涵構造卻十分出色,尤其是從導演系列作品中看出的一脈相承,那是好萊塢所少見的良心。
這部片子乍看是一個記者堅持新聞倫理的故事,但我作為新聞專業的學生,非常清楚這並不是全部。在一個沒有良心和基本正義的地方,真正的新聞自由、新聞倫理是不可能存在、也不被需要的。
美國新聞法律和相關修正案雖然規定了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但隨著近些年來美國國內威脅感的上升,包括愛國者法案在內的許多新通過的法律法規,還是越來越多的開始干涉公民的神聖私人領地,從居所到思想都難倖免。但現在美國法律認為在國家安全的前提下,記者應當跨過倫理供出信源。現實中許多記者就是這樣,甚至一開始就對可能招致麻煩的新聞避而遠之。開始時候人們都認為,瑞秋•阿姆斯特朗很快就會在法庭和看守所的高壓之下屈服,但這個女人並沒有這樣做。
我以為整部電影真正的懸念,並不在於誰是那個給記者提供信息的人,而在於這個女人到底能不能堅持到底。
看過影片,最值得討論的是這幾個問題:
1、瑞秋•阿姆斯特朗堅持的是什麼?
最開始做這條新聞,是因為需要報道事實真相,這是記者的職責所在,從她跟編輯說這個獨家新聞的神情可以知道,瑞秋很激動,也有絲想一舉成名的虛榮。畢竟這種能角逐普利策獎的新聞是所有記者夢寐以求的。但是為了虛榮,不值得她背上藐視法庭的罪名被羈押。後來面對特別檢察官,面對法官和陪審團,她堅持的理由,是記者有責任保護信源,也有為信源保密的特權。但是特別檢察官在法庭上用「國家安全」這個無比堂皇的理由,讓她的堅持也沒了道理。數月之後,就連瑞秋自己的律師都打了退堂鼓開始勸她張口。
瑞秋打動律師的那番話,說明了一切:她如果知道自己會落到今天這樣的境地,作為一個母親她可能不會做這條報道。但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回頭路。她必須保密,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才是對的。
國家雖可氣勢壓人,但她至少可以選擇不屈服。一句「國家安全」並不足以消解一切個人權利。將一個保守秘密的記者收監將近一年合理、合法在哪裡?這只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對抗。
社會化,是讓自然人去重新養成一套行為法則、道德法則,允許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下,自主選擇適用的倫理,從而更適應生存的需要。當一切成為習慣,世代傳承的那套根本的道德倫理准則,逐漸動搖甚至消失。一切只剩「相機而動」。
檢察官以效忠政府職位的腔調說,這是他的工作,他有充分的權利去做他對瑞秋做的那些事。是不是這樣?當然,在某種倫理中是這樣,認為對待工作就是要不擇手段的去完成,這是社會性對合格社會成員的要求。倫理在不同條件下可以變化的那麼迅速,以至於有時可能前後相悖。而在分工細密、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這卻被廣泛接受和認可了,雖然並不意味著這樣做就是對的。
瑞秋的堅持變得不合時宜,甚至有些人搞不好還同意檢察官的觀點,「她包庇罪犯,就業是一個罪犯。」這都是在社會視角下的判斷。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只是一種倫理的結論,更別說這種倫理是衍生的、次級的、蛻變過的。
我們原本是有一套倫理道德體系,就是人內心的道德守則、是良知,哲學上叫做「自然道德」。這種基本的是非感——什麼是什麼,什麼不是什麼。是絕對意義上非黑即白的。就好像瑞秋的兒子在車上說的那樣「你這是打小報告,打小報告是不對的!」是一種人之初生而具有的直覺。
瑞秋一直在堅持的就是這樣的自然道德。她的信源那個小女孩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給出了信息而她答應會小女孩保密。在自然道德判斷中,真相值得追求,揭露罪惡與保守秘密是對的;而告密是不對的,背叛違約是不對的。瑞秋只是跟隨了自己的良知。
在大部分時候,社會培養我們適應的自主道德與自然道德是一致的,人們感覺不到不妥,但也有很多類似瑞秋遭遇的時候,需要進行艱難的抉擇,在這樣的時候才能看出人的高下。
2、為了堅持自然道德,多少代價是值得的?
這個問題乍看起來很理性,但實際上沒有意義。
對於一個信守自然道德的人而言,堅持不能被衡量。就好像中國前幾年那個著名的社會大討論「大學生救老農民被淹死值不值得?」一樣,答案就是——沒有值不值得,只有應不應該。救死扶傷、見義勇為,是人應該做的。
我並不否認,自主道德或者說是這個社會上流行的各種道德倫理守則,會更有效率、更「理性」,大部分人都這樣做,但這並不會從終極上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瑞秋為了自己的堅持幾乎一無所有:自己在監獄里遭到毒打和限制自由、精神嚴重摧殘,一年多的關押後還有兩年刑期,她失去撫養權眼看著兒子與自己疏遠,丈夫迅速變心。這個女人,這個記者,為了一點堅持,付出太多。她所付出的,甚至超過了人們對於一個記者、一個母親、一個女人所要求的程度。
最後她乾脆把自己的結婚戒指送給檢察官當做「戰利品」,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她剛進監獄都不捨得摘下來。婚姻是社會對人的一種安排,而這場婚姻的迅速破裂是因為,丈夫選擇獨善其身,他的道德是另一種。這正好非常諷刺的說明,「相機而動」的倫理根本不可能有幸福。而導演也借片中律師之口說出自己的意見:這兩人根本就不應該在一起。自然道德和自主道德從根本分歧,表面的美滿只因未到考驗的時刻。
3、告密與告密者
人不應該告密。但許多人都做了這樣的事情。在影片中有人告密,在導演羅德•拉里2000年的《暗朝洶涌》里有人告密,在美國的麥肯錫時代有人告密,在柏林牆那邊有人告密、在蘇聯大清洗期間有人告密,可悲的是在中國文革期間,甚至「告密光榮」。這是多麼乾坤顛倒的世界?!
我看了章詒和女士的幾篇文章,也看了聶紺弩刑事檔案,還看過巴金的回憶錄,這些我一直知道發生著的事情,還是證據鑿鑿更讓人震撼。
這些人都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來,說自己受了壓力,迫不得已,說本性並非如此。事實是,他們本性就是如此,告密者的本性都是如此,沒有借口。
聖經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中國古話說的「血債血償」,到了現代社會,都被認為是不文明、野蠻。可是文明文雅的方式,就足夠伸張正義、足夠懲戒罪惡?我們相信法律,只是因為我們選擇了社會的游戲規則。可惜這個規則不能面面俱到不說,還包藏權力的私心。
從歷史上看,告密者往往生活的很滋潤。他們的罪孽,往往可以因為政治的原因而被忌諱或者隱藏。而那些只是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倫理與「有權的那些人」不同而被告密的人,做了歷史的炮灰。用自然道德直接就能判斷,這都是不對的。告密可恥、告密導致他人受傷害的應當承擔責任。可不公平也不正義的是,這些人往往逃脫制裁。讓善良的人們怎麼接受這事實?
在樸素的正義觀念、刑罰觀念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血債血償」意味著有罪必究,絕不饒恕。可一涉及政治,現實就齷齪得讓人氣餒。告密還罷了,對更嚴重的犯罪,各國政府都還時常期期艾艾。
猶太人沒有遲疑過:摩薩德和猶太復仇組織在戰後一直追殺納粹兇手。罪魁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抓獲送回以色列受審,以15 條罪行判處死刑,屍體焚化沉入地中海;另一被稱為「里加屠夫」的赫伯特•庫克斯被復仇者擊斃在南美某國的犄角旮旯里。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告密,對待人性惡的罪行,情況怎麼也不會比現在更差。
4、關於環境和個人選擇
為什麼選擇告密?無非是因為這樣生活起來能少一些艱苦、有利可圖。
其實選擇一直都是存在的,對與錯、善與惡、難與易,生與死,這些選擇甚至是一望便知的。你大可以堅持自然道德樸素的是非觀干凈的活著或死去,不去走「捷徑」。
出現這樣的事情,全怪人自己也不客觀,他們生活的社會也難辭其咎。社會允許告密,收容甚至犒賞告密者,才讓這種事情不得斷絕。甚至說的遠一點,告密只是人道德偏差的一種行為而已,還有許多其他。而多少悲劇,都是因為正義不得伸張,都是因為環境和人力交互作用沉入墮落的螺旋。
社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權力運作畢竟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必要的時候當權者就是耍手段、搞高壓、混淆視聽,無所不作。一方面是自保的需要,一方面只因它有這個能力——暴力(國家暴力)。
我認為,在一個正直良好的環境里,人是可以做出正確選擇的。可惜,誠如李敖在《天堂不是我們的》一文中寫說:垂死前的蘇聯老一輩「職業革命家」盧巴雪夫(Rubashov)曾表示:「我們全走了!只留下你們,歷史在你們手裡,我要能叫你們明白我當年的好夢和一開始就做錯的地方就好了……我的兒子,休想能硬把天堂造出來!」這是一句多麼凄慘的哀呼!這種哀呼的深刻意義,在於告訴人們,天堂是渺茫的,想在人間造天堂的人,是一場好夢、一場一開始就做錯了的好夢,天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更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是——環境已然如此,我輩該當何如?
馬克思•韋伯講:「在無數情況下,獲得善的結果,是同一個人付出代價的決心聯系在一起的。」、「一個人得確信,即使這個世界在他看來愚蠢不堪,根本不值得他為之獻身,他仍能無怨無悔;盡管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仍能夠說;『等著瞧吧!』只有做到了這一步,才能說他聽到了召喚。」
不管什麼時候,這就是有良知、有使命感的公民選擇的道路,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們會下定付出代價的決心。
5、國家與個人
這是一個宏大的主題。我只想說一點自己的看法:有先賢說,為了自由,人必須始終與國家做抗爭。個人選擇道德守則都如此困難,我們對國家的期望值便應該放的更低,因為掌控國家的是政治家。
片中僅僅因為爆了國家軍方的醜事,女記者便迅雷不及掩耳的被當做「叛國者」、「罪犯」,她拒絕國家意願,於是在國家機器里受傾軋。一個勢力更渺小的個人,與幾乎無所不能的國家和政府正面對抗,毫無勝利希望的痛苦會將人吞沒。
國家對違背它意願、阻擋其利益的人,從來毫無寬容可言。美國在911之後的許多行為,都已經赤裸裸的剝奪個人權益,這是國家的膨脹,也是當權者的膨脹。打上叛國者、恐怖分子的標簽,國家便可以對其為所欲為,隨便關到古巴小島的監獄施以酷刑,連司法程序都不必麻煩。絕對權力下,必然是絕對腐敗。國家時常會混淆自己的權力與權利,必須警惕,必須通過自由負責人的媒體來監督。在中國,尤其是這樣。
影片結尾,在不會造成太大傷害的情況下,女記者說出了獲得信息的原因,換取減刑三年。她也沒有堅持到最後。這是導演本人的通透,現實無奈,電影也不會happy ending.
但重要的是,這個女人在最艱難的時候堅持下來了。而只有在困難的時候,才能顯出堅持的意義。偉大的人,與他的原則是不分離的。他的自然道德就是他的原則,這些值得付出任何代價。
Ⅱ 高分懸賞 能幫找純真年代的影評嗎
Age of Innocence
(Period romantic drama -- Color)
By TODD MCCARTHYA Columbia release of a Cappa/De Fina proction. Proced by Barbara De Fina. Co-procer, Bruce S. Pustin. Directed by Martin Scorsese. Screenplay, Jay Cocks, Martin Scorsese, based on the novel by Edith Wharton.
Newland Archer - Daniel Day-Lewis
Ellen Olenska - Michelle Pfeiffer
May Welland - Winona Ryder
Mrs. Mingott - Miriam Margolyes
Larry Lefferts - Richard E. Grant
Sillerton Jackson - Alec McCowen
Mrs. Welland - Geraldine Chaplin
Regina Beaufort - Mary Beth Hurt
Julius Beaufort - Stuart Wilson
Mrs. Archer - Sian Phillips
Mr. van der Luyden - Michael Gough
Mrs. van der Luyden - Alexis Smith
Letterblair - Norman Lloyd
Monsieur Riviere - Jonathan Pryce
Janie Archer - Carolyn Farina
Ted Archer - Robert Sean Leonard
Narrator - Joanne Woodward
An extraordinarily sumptuous piece of filmmaking, "The Age of Innocence" represents an impeccably faithful adaptation of Edith Wharton's classic novel, which is both a blessing and a bit of a curse. Director Martin Scorsese has met most of the challenges inherent in tackling such a formidable period piece, but the material remains cloaked by the very propriety, stiff manners and emotional starchiness the picture delineates in such copious detail. Despite all the talent involved, this portrait of an impossible romance se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New York society in the 1870s has a finite audience, more or less defined by the $ 25 million to $ 30 million grosses achieved by such tony releases as "Howards End" and "Dangerous Liaisons."
Even if it does that well, this prestige entry, with its reported $ 40 million-plus price tag, will be a long way from break-even. Film premieres tonight at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For sophisticated viewers with a taste for literary adaptations and visits to the past, there is a great deal here to savor. The sets, costumes, cinematography, music and attention to the mores and customs of the time are almost unimaginably luxurious and evocative, giving evidence of tremendous research and a feel of extreme authenticity. The screenplay adaptation is intelligent and economical, and the casting and acting, from the leads to the smallest roles, are as fine as one could want.
But it is difficult to picture general audiences warming up to thes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old ruling class, whose constricted emotional lives Wharton brilliantly illustrated in her 1921 Pulitzer Prize-winning novel.
Present rendition (Irene Dunne and John Boles starred in a forgotten 1934 RKO version) begins with a lovely floral and lace title sequence by Elaine and Saul Bass, then plunges the viewer into the hotbed of high society -- the opera, where the real action is in the boxes, not onstage. The focus of most lorgnettes this evening is Ellen Olenska (Michelle Pfeiffer), a beautiful American recently returned from Europe after leaving her aristocratic husband.
Ellen is a cousin of lovely young May Welland (Winona Ryder), who is just now announcing her engagement to socially prominent lawyer Newland Archer (Daniel Day-Lewis). Although related to a distinguished family, Ellen is much whispered about e to the free-thinking ideas she appears to have acquired in Europe, and because she is rumored to have lived with her male secretary.
In this world of formal balls, dinners and other ritualized social engagements, propriety is all, and Countess Olenska doesn't conform to the letter of New York's standards. But Newland, who at moments dares to express unorthodox ideas about acceptable behavior for women, defends her and, with the help of his mother, orchestrates her acceptance into society.
But just as he is urging May to move up their wedding date, Newland becomes entranced by the bewitching Ellen, who is so tantalizingly different from everyone else in his sphere. With the excuse of advising her legally on her impending divorce, he is able to call on her frequently, and when he finally reveals his feelings, it's almost too much for both of them.
The real subject of the film is Newland's adhering to his prescribed role rather than following his heart, and while this is apparent, the emotion is, crucially, not deeply felt or conveyed despite the couple's furtive meetings in the film's second half. The obsessive central love story here is repressed on all levels, which serves to parch the film more than intensify it. Nor does a rather flat coda, set in Paris years later, deliver the intended poignance.
The picture's other subject is the re-creation of an era, and in this the film is almost overwhelmingly successful. The repeated close-ups of 1870s place settings, food preparation, cigar trimmers, fabrics, clothes, paintings and decor,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appropriate music, bespeaks an immersion in time and place that some may feel goes beyond the necessary to the fanatical (but which actually constitutes a pleasure in its own right).
In both their exquisite appearance and sheer quantity, Dante Ferretti's proction design and Gabriella Pescucci's costume design are practically beyond compare, and Michael Ballhaus surpasses himself with his resplendent widescreen cinematography.
In his attempt to define an era through a thwarted romance set among the trappings of the very rich, Scorsese conjures up the cinematic worlds of Max Ophuls, notably "Madame de ... ," and Luchino Visconti, particularly "Senso" and "The Leopard." For a director previously associated mostly with the violence of the lower classes of New York, it's a notable attempt to stretch, and admirable in many ways.
Day-Lewis cuts an impressive figure as Newland, and it may be that he is playing something of a thankless part: a character who invariably makes decisions that disappoint.
The two principal female roles are superbly filled. For any actress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Cat Woman to Ellen Olenska would be impressive, and that Pfeiffer succeeds here as she did in her last film is the most conclusive proof yet of her widening talents. Ryder is also perfect as the child-woman with a more tenacious instinct than her retiring manner would indicate.
A great roster of superior actors fills out the supporting roles, and seeing the likes of Alec McCowen, Sian Phillips, Richard E. Grant, Miriam Margolyes, Geraldine Chaplin, Mary Beth Hurt, Norman Lloyd, Michael Gough, Jonathan Pryce and, in her last role, the late Alexis Smith pop up throughout reps a connoisseur's delight.
Scorsese brings great energy to what could have been a very static story, although his style is more restrained and less elaborate than usual. Script by the director and former film critic Jay Cocks judiciously trims the story down to manageable length while retaining its essential elements.
Elmer Bernstein's score is full-bodied and richly romantic, Thelma Schoonmaker's editing is very finely tuned and the scene transitions are notably varied. This is no doubt one of the few films ever to credit a table decoration consultant, etiquette consultant and chef for 19th-century meals, and these credits are very well earned.
建議你到學校外上網,肯定可以上國際網。你可以去www.imdb.com查這部片子,然後通過external reviews就可以看到不少評論,有些應該還比較有用,比如roger ebert的影評。另外,北師大的田卉群老師出過一套什麼教程,反正就是影片分析的,一共兩本,講外國電影的那本裡面我記得的有《純真年代》的分析,也可以找來看看,既然你是學這方面的,我想圖書館肯定少不了這些書。
Ⅲ 一生有愛的影評評價
安戰軍(導演)《一生有愛》塑造的是一個可信的人、講一個可信的故事。電影感人的力量不是煽情達到的而是用真實感動觀眾。我曾說過,如果最後片子出來,大家看的時候感動了,哭了,又不覺得被什麼人煽動,那就算成功了。他強調,如果當今社會多一些電影主人公那樣的傻子,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會過得更好。
康健民(中國電影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影片讓人感覺到生命的質感和尊嚴。他說,看電影時,我都多次情不自禁地要落淚。是電影中這種人性的溫暖讓我感動。主創人員放低了身段和視角,不是居高臨下憐憫的目光對待弱勢群體,所表現的人物自己也是個底層人,也是弱勢群體,相互息息相關,讓大家覺得這是真的。因此,在電影主人公身上凸顯的理想、信念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相承接的。
章柏青(中國電影評論協會會長)《一生有愛》既是一個藝術作品,又是一部好的電影,還是一部有生活厚度和廣度的影片。影片雖沒有直接呼籲我們去關懷什麼,但實際上是讓我們體會到一位普通殘聯幹部用細微的力量努力去改變這個社會。影片用「沉默」的方式去呼喚政府、社會對弱勢人群工作更加重視。
許柏林(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看這個片子會讓人感覺又在愛的地平線上走了一遍。電影用以情演德,以德傾心,以心豎人,以人達情邏輯層次形成了藝術的完整線。影片塑造的殘疾人工作者藝術形象,從社會學講,價值非常大。主人公說社會要是都像他們這個家庭這么傻不就都好過了,這個影片的典型性、藝術性的社會意義在於真正的這樣的家庭恰恰不是這樣,所以它才更有意義。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民族心智模式的思考。電影中主人公所做的那些小事並不小。他把小愛做到最大化,比如,他會把為家庭生存而在炎熱中亂擺攤位賣茄子的聾人茄子全買下來;由於愛,他會把他的物的價值都發揮到最大化,比如說空調給誰用最好呢?給那個盲人按摩院;20萬給誰用最好呢?給那個沒錢結不了婚的殘疾人最好,最急。影片還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電影主人公是在體制當中主動工作,用奉獻、愛和犧牲精神去工作,是一個體制的合理性和他的張力所在,與我們有些光吃這個體制,挖這個體制而不服務這個體制的幹部形成強烈對比。影片告訴我們,作為基層公務員的個人怎麼服務體制,怎麼服務社會怎麼服務他人,主人公的做法與體制的欠缺正好形成互補,所以影片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
張思濤(中國影協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電影中的幾個細節非常感動人的,我看的時候眼淚在眼睛上滾動。比如殘疾人的婚姻感情,我覺得真的電影主人公所做的工作就要改變整個社會對殘疾人的觀念;主人公身上表現出來的同情心及「看不得別人受苦……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能夠幫助別人解決痛苦使自己感覺很愉快,」等等的對白,又是在反映我們中華傳統的美德,寓意從事殘疾人工作者身上很突出的所具有關愛他人的優秀品格。因此,電影所塑造的這個好人形象,應該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趙葆華(中國影協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電影讓觀眾看到一個血肉豐滿的好人。在人物性格的質感上處理獨特,讓我們感覺,主人公他有幸福,又有無奈,有快樂又有憂傷,他有很多復雜。讓我們看到一種生活狀態的質感,人物的質感,讓人感覺這是真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電影把很多英雄片很難解決的真實性給解決了。這部電影讓我們與主人公喜怒哀樂甚至呼吸都能互動,讓你能看見,把你能帶進去,讓我們對他的一種一顰一笑,一聲輕微的嘆息,一聲快樂的欣慰被打動。
高小立(中國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電影用平常化日常化的敘事方式娓娓的講一個小人物的善良和他自己的職業的精神。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有職業道德和有責任心的人,拍的非常真實。過去我們看到的表現殘疾人電影,基本上都是表現自強不息,多麼自立自強,而一生有愛電影用愛情的這個元素表現,既提升了電影的美感,又折射了現代文明的殘疾人觀,抨擊社會中還存在的對殘疾人的歧視。
李春利(光明日報文藝評論主編)英雄題材確實是一個中國特色,我被邀請看英模題材電影非常多。許多電影大多是事件的羅列,很難看到人的真性情出來。因為真人真事最大的表現方式就是報告文學,之所以做成電影一定是一個藝術品。我看了這個片子還是挺感動的。首先電影巧妙地運用了意念手法,回答了觀眾對一個殘聯幹部為什麼這樣傻的質疑?電影用自然主義的手法,反復出現的佛像,包括老人、鏡子、水面等等告訴我們,人要孝,人要善,人在做天在看,我是為自己良心在做事情。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中華文明美德的傳承。好人的形象點點滴滴交互起來。 第二這部電影矛盾沖突的剋制張力很強,一開始就帶入瑣碎生活中,渾身是嘴也不夠用,那這種出場帶給觀眾的一個懸念,接下來就是相愛的人不能相守,兩個人的沖突,伴隨整個戲的發展,我覺得難得是導演卻把這些都放在幕後,而是在主人公心理表述上重用筆墨。讓你看到主人公不斷的自問:我這么做是不是傻?讓你聽到主人公不斷的說,不斷的在說服自己他在做什麼,其實他是在教育自己,這個社會大家都像我這么傻就好過了,這一點讓我非常感動。美中不足是我從這個片子里感覺不是特別平等,有點傾斜了,不是向殘疾人傾斜,這個失重是殘疾人給予主人公回報的東西不是特別夠。
高爾純(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副組長)電影平實、濃烈、好看、藝術效果強烈。主人公沒有英雄壯舉,但是有英雄的悲壯感,我們看到像在戰爭裡面犧牲的英雄一樣讓人感動,這就是導演的功力。如果社會多一點像主人公這樣的「傻子」,少一點精明騙人的人,民族就有希望。他認為,中國電影能拍出這樣東西是中國電影之幸。
李夢學(原電影出版社總編)這部片子很有特點,有藝術品位。是一部接地氣,落地了的寫實主義電影。這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跟觀眾互動,我看了以後很喜歡,也為之感動。我是寧波人,對寧波生活寧波的人物還是很喜歡。一說寧波人,就說寧波人太精明,寧波人是精明,給人的印象寧波人很會做買賣很會賺錢,但是寧波人也有像李東海這樣的人,具有很大的大愛和胸懷。電影是很生活的,沒有豪言壯語,語言對白很生活,很平實,必然他說的我怎麼那麼傻,我為什麼要干這些事,讓人感覺這樣人確實存在,是他的本性決定他去這么做,平朴包含哲理,折射主人公的高尚。影片營造的影像形如流水一樣很自然,細節有內涵,鏡頭語言特別有意境,比如,老人、佛像在電影中反復出現,和主人公的大愛是一體的,也會讓人聯想殘疾人工作就是行善的。
娜仁花(金雞、華表影後、《一生有愛》主演)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需要這樣的影片。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像電影主人公這樣的人,每一個人身上你只要用心去發現,他們都有一份愛心。有很多像李東海這樣的人默默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左右,我們要去挖掘他們,把他們這種愛找出來,傳達出去。用電影藝術去推動這種「傻愛」公德無量。
Ⅳ 你認為同性戀之間結婚合法嗎,談談你對同性戀的看法
在中國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同性戀。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之間,他們都會選擇和同性來結婚,而在中國,我並不知道婚姻法有沒有規定同性戀是不是合法的,但是對於現在這個社會來說,同性戀也是會被認可的。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對於同性戀,我覺得我們應該用正當一點的眼光去看他們。
那麼對於很多的家長來說,他們都是不會支持這樣的感情的。不過就我個人而言,只要是兩個人之間有感情的話,那麼即使是同性戀也是可以被允許的,為什麼張國榮會死,就是因為他是同性戀,他遭受的壓力重大,其實同性戀不一定就是我們認為的那麼變態,只能說同性戀是我們每個人的選擇,所以我們還是根據自己眼光選擇支持!
Ⅳ 救命~~瑪利亞布萊恩的婚姻,誰有這部電影的影評
二戰期間,瑪利亞和赫爾曼在市政大廳結婚登記處登記結婚,一顆炸彈爆炸,一片版慌亂之中權,瑪利亞抓住自己的結婚登記表,讓趴在地上的官員簽了字蓋了章。但瑪利亞的婚姻生活只有可憐的一個夜晚,第二天赫爾曼應征入伍。
德國已經戰敗,社會生活近於崩潰,瑪利亞為 ...
Ⅵ 非法同居且有孩子仍在一起生活,如何評論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種同居行為。這種現象是一種違法行為,是不受我國法律保護的。雖然這是非法的,但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仍大量存在。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法相關司法解釋對這方面的規范很少,僅簡單的稱其為非法行為不予保護,它忽略了這種現象在我國存在的現實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尤其對弱者的權利保護乏力,立法者並未完全將其納入法律軌道,不能不說是我國現行婚姻制度的缺陷。當今我國正准備出台新的民法典,婚姻法也將納入其中,為此,本文擬談談對非法同居的認識,並對施以法律規范的必要性、法律規范應包含的相關內容作一簡單探討。
一、對非法同居的認識
本文探討的非法同居,是指男女雙方均未結婚,而在一起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行為,它不包括有配偶者又與他人同居的行為。有配偶者又與他人同居行為是我國法律所禁止和應予打擊的,對情節嚴重的還要追究其犯重婚罪的刑事責任。
多數老百姓認為非法同居也是結婚,他們認為只要男方把女方娶進家門就算結婚,至於是否到婚姻登記部門進行登記無所謂,在他們心中強調的是結婚的實質要件,所以一般很難接受非法同居的說法。而婚姻法是這樣規定的:不登記結婚就是非法同居(1994年2月1日前產生的事實婚姻除外)。它更看重的是結婚的形式要件。按這種規定,只要男女雙方領取結婚證,即使不進行結婚儀式,也算結婚。
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很明顯的認識上的沖突,哪怕男女雙方什麼都符合結婚的實質條件,惟獨就缺登記這個形式要件,就屬非法同居,「結婚」當事人基於婚姻關系而既有利益和可期待的利益都得不到了。因為一旦「離婚」,不會按離婚處理,只能按解除非法同居處理,結果是大不一樣的,離婚就要按夫妻共有財產來分割財產,而非法同居就不享有夫妻財產分割的權利,一方死亡另一方還不能以配偶身份繼承財產,而且他們的子女還都是非婚生子女,雖然法律地位上非婚生子女等同於婚生子女,但是現實中存在事實上的歧視。還有很多結果是迥然不同的,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同樣的事實,僅缺登記這個要件,結果就大不一樣,這樣對待非法同居者公平嗎?
法律上對「非法同居」的稱謂也帶有一定的貶義性,筆者認為,鑒於非法同居與結婚往往僅缺進行登記這一形式要件,況且他們也象正常夫妻一樣過夫妻生活,生兒育女,不妨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准婚姻關系」。相應地把形成的「家庭」關系也稱為准家庭關系,「家庭」暴力也稱為准家庭暴力等等。這樣的稱謂在社會上容易被人接受,也為非法同居向結婚過渡指明了方向。
我國當今法律對非法同居的看法是:這是非法的,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對未辦理登記的,勸其應當補辦登記。非法同居關系要轉變成婚姻關系的條件是補辦結婚登記。從這些規定可知,我國對待非法同居現象是允許其補辦登記手續的,這是對非法同居救濟的一個重要措施。
二、對非法同居現象施以法律規范的必要性
非法同居現象大量存在,我國現行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非法同居現象的法律保護的規定甚少,不能很好的調整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能更大限度的保護弱者的利益,面對這種狀況,我國立法機關不能熟視無睹。
(一)非法同居現象存在的合理性和現實性。
近年來,不僅在農村有大量的非法同居現象,在大城市不辦結婚登記而同居者也不斷增加,他們覺得先「試婚」較好,合得來就登記,合不來就分開,省得一些登記上的麻煩。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在某方面說明了社會文明的進步。他們能夠走到一起,其出發點是為了滿足對婚姻生活的不同層次的需求,體現了現代社會男女關系的多樣化。即使法律認為這種行為違法,人們也還是甘願冒違法之嫌,繼續著這樣的同居關系。這說明,任何社會現象只要不是反社會、反人民,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法律就沒有辦法取締它、消滅它。①這樣、那樣的同居關系匯合在一起,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生活中的非法同居現象。
(二)對非法同居現象施以必要的法律規范,對社會的穩定具有積極的作用。
我國幅員遼闊,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佔多數,他們法律意識普遍不高,認為只要按當地風俗娶親就算作結婚。如果一概否定非法同居,這是非常殘忍的,是他們不易接受的,這不利於當今社會秩序的穩定。我們要面對非法同居現象的現實性,對其加以規范、引導,早日與結婚制度接軌,維護全社會的穩定。
(三)弱者總是需要法律保護的。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不僅保護合法的行為,懲治違法行為,而且在懲治違法行為的過程中也對違法者予以一定程度的法律保護。如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護,這在刑事法律規范中可以看出。非法同居,僅是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去登記,僅是一種相對較輕的違法行為,其尚不構成犯罪行為,我們也應該用法律去調整他們的行為,用法律去救助其中的弱者。如果法律不對非法同居這種現象加以規范,將無法保護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尤其是不能保護弱者的權利不受侵害,這體現不了法律對弱者的關懷。作為代表並保護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利益的國家,面對這樣的問題,不應該熟視無睹。陳傑人先生說得好:「法律不僅是保護善良人的法律,也是保護違法人的法律。……對於任何違法者或者具有不良記錄的人而言,法律更應該保護其合法權益,因為他們的權益往往容易受到歧視,往往容易被公安機關忽略。」②而根據現今法律規定會得出不易讓人接受的答案。比如《人民司法》研究組在答復一位讀者的問題,男方起訴解除同居關系時女方已懷孕,法院如何處理?是這樣答復的:由於雙方是非法同居關系,其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即不受《婚姻法》第三十四條調整,所以法院可以繼續審理。③而該條是這樣規定的: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這時法律保護了弱者嗎?因此,筆者認為應制定法律規范去救助其中的弱者,而不能「一棍子」將其打死。
(四)當今法律對非法同居施以保護的局限性,決定應予以完善。
現今的婚姻法對非法同居這四字未提及,僅在第八條中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它認可補辦婚姻登記,實際上是有條件的承認了事實婚姻的存在,也即要補辦登記,在這種情況下非法同居關系可以轉化成正常婚姻關系。針對這一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相應規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從這個規定來看,人民法院對非法同居的處理是很寬容的,只要男女雙方補辦登記,就按夫妻離婚規定來處理。但筆者認為能這樣做的微乎其微。試想,雙方鬧到了「離婚」的地步,還會打結婚證嗎?這恐怕與制定這些規定的初衷不符,但我們可以看到,非法同居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法律救濟的,只是在操作上有所欠缺,未能盡如人意。
對非法同居者的法律保護的規定,除了上述二條外,當今人民法院審案的依據仍然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這一司法解釋,該解釋是在1989年作出的,用其處理現在的非法同居案件是不太適應的,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和局限性。
鑒於以上法律及司法解釋的難以操作性和滯後性,可以看出這些規定是很有局限性的,因此,對非法同居現象的法律保護應予以完善,使得有法可依,對推進我國法治文明的建設有重要意義。
三、完善非法同居的法律救濟的幾點設想
非法同居是我國當今社會常見的社會現象,是一種特殊的兩性關系,當男女雙方產生糾紛的時候如何處理,現今法律對此的規定甚少,不利於矛盾的解決,不能更好地保護人的權利和利益,更難給弱者施以法律救濟。為此,我們應面對現實地研究非法同居現象,並由立法部門制定相應的法律去規范這種法律關系,使它成為我國民法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篇章。下面,筆者認為應在如下五個方面設立非法同居法律救濟的法律規范。
(一)明確同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男女雙方以夫妻的名義在一起共同生活,形成一種准婚姻關系,要維系這種關系,筆者認為至少應規定如下四點,只有對這些方面做出規定,才可穩妥地解決可能產生的糾紛。這四點為:一、雙方不構成配偶關系,不隨時間的延長而自然成為配偶關系,這是與結婚的本質區別。二是雙方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這是雙方能夠走到一起的一種保證,也是能夠繼續生活下去的物質保障。三是雙方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應按共同共有處理。但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專有的除外。雙方在一起共同生活,形成一種准婚姻關系,也可謂是一種合夥關系,按合夥的法律規定,合夥所得應為雙方共同共有。當然,下列財產應屬個人財產:一方同居前的財產;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四是雙方無繼承關系。一方死亡後,不能繼承遺產,只能按相互扶助關系處理,分得適當的遺產。對於撫恤金方面,鑒於其與死者有這種關系,也可適當得到一些撫恤金,以慰藉其傷痛。
(二)與子女的關系。
男女雙方同居期間所生子女,應屬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子女可以隨男女雙方的一方姓,同居雙方均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三)救助措施。
雖然非法同居是違反我國婚姻法的一種行為,但屆於它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性,我們對非法同居中的弱者也應予以救助:
第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及所在的單位的救助責任。上述單位對轄區內發生的非法同居中的暴力等行為,我們不妨稱其為准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成員的行為,有義務進行勸阻和調解,不能以其屬非法婚姻不受保護為由推諉責任。當事人也有權請求上述單位前來勸阻和調解。上述單位在調解過程中,還可指出非法同居的違法性,規勸男女雙方到民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第二,政法機關的救助責任。公安機關對待准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應當予以制止,並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人民法院對遺棄家庭成員的撫養、扶養、贍養案件要及時判決,並予以執行。構成犯罪的,受害人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提起公訴。
(四)明確解除非法同居關系的主管部門。
非法同居關系是否應通過法定程序解除,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無須通過法定程序解除,因為男女雙方並沒有辦理法律所規定的登記手續,所以解除時也無須通過法定程序。另一種觀點認為對於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解除非法同居關系的可通過法律程序解除,對於沒有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可由當事人自行協商解除。其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通知》(法發[1994]6號)的規定:「……自1994年2月1日起,沒有配偶的男女,未經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其婚姻關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對於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應按非法同居關系處理。」
筆者認為,凡形成了非法同居關系需要解除的,應一律由人民法院判決予以解除。大家知道,非法同居關系中其實有些是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只是男女雙方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登記而已,就缺少這個形式要件,但它在群眾中被看作是夫妻關系了,所以自行解除有失嚴肅性,而且隨意性很大,並不能起到公示作用。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後發生的以夫妻名義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處罰的批復》(法復[1994]10號)規定:「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發布施行後,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從該規定可以看出非法同居在某一方面具有結婚的效力。而婚姻登記機關既沒有給非法同居者「登記」,也無權作出判決(因為要解除),所以對非法同居案應由法院處理。
(五)解除非法同居關系的內容。
對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一方要求「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經查確屬非法同居關系的,應一律判決予以解除,這僅解除了雙方的身份關系。對於該類案件具體如何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的司法解釋中有一些規定,但這些規定並不能充分保護婦女、兒童的利益,不能充分保護弱者的利益,也並不能全面地解決因解除同居關系而面臨的一些問題。為此,筆者認為應在這些若干意見的基礎上應增加一些新的規定:
第一,建立損害賠償制度。損害賠償是一種權利救濟制度,它通過對無過錯方權利的救濟,維護准婚姻家庭的穩定,可使其健康地向正常的婚姻家庭關系轉化。這樣,對強者而方,對其有個警戒作用,使其不能肆無忌憚,同時,相對受害人而言,通過損害賠償制度的救濟,使其不致於因非法同居關系的解除而一無所獲,這也與我國民法中的公平原則相適應。
《婚姻法》對損害賠償制度的請求權的行使,規定只有在法律規定的特定情形下,無過錯方才有權行使。《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其中的損害賠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離婚都會發生損害賠償的問題。作為准婚姻關系的非法同居而言,產生損害賠償的條件更應嚴格。筆者認為,由於非法同居本身就沒有法律效力,同居者再去與他人結婚,或再與他人同居的,不應屬產生損害賠償的行為,因為他們本來的同居關系就是法律所不倡導和保護的。但對於實施准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遺棄准家庭成員的,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里的損害賠償責任,也應含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因為他們所遭受的損害與合法婚姻關系中的損害是一樣的,而國家在人的生命健康權、生存權、人格權等方面的保護是一致的。
第二,賦予未撫養子女一方有探望權,其權利應與正常離婚中的探望權一致。解除非法同居關系後,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子女的撫養問題,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是人民法院處置這類糾紛的一個原則。子女確定由一方撫養後,另一方也必然享有探望權。我國婚姻法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那麼,非婚生子女當然享有被探望權。探望權的主體、范圍、行使的方式、司法實踐中探望權的保護等問題應與婚生子女的父或母所行使的探望權應是一樣的,增設這一制度可彌補我國准婚姻制度中探望權的缺失,是我國准婚姻立法不斷完善、進步的標志。
Ⅶ 求:緣分天註定 影評 2000字
[轉]
一部典型的好萊塢浪漫喜劇,它集中體現了好萊塢影片的眾多長處和短處。它像是正規工廠製造的糖果,保證吃到嘴裡甜絲絲的,但既沒有什麼營養,只要不偏食也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該片的中譯名非常貼切,想必跟令人作嘔的《決戰中的較量》不會出自同一家翻譯公司。如果你聯想起《西雅圖夜未眠》(又譯《緣分的天空》),那麼你的思路已經踏上「正確路線」。這兩部影片宣揚同一個主題,即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個天生一對、地造一雙的絕佳配偶,你若對枕邊人不盡滿意,那表示你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夢中情人。在真實世界裡,通常只有25歲以下的人才會堅信這一點,但所有年齡層的人都需要偶爾抽空作一個這樣的白日夢。如果人人都付諸行動,整個社會結構恐怕會分崩瓦解,每場戀愛或婚姻都將以小時來計算,菲鋒戀將成為「天長地久」的楷模。
約翰遜和薩拉在聖誕搶購潮中邂逅,約翰遜屬於多情種,當時便有勾引對方的沖動,但薩拉卻篤信緣分,她說會把自己手中的書看完後賣給舊書店,裡面寫上她的電話號碼。要在紐約市的茫茫人海中找到薩拉,其難度遠勝於古代的接綉球。幾年後,兩人都走到了婚姻的城門口,但他們似乎早已吃透了錢鍾書的名言,發誓不作「最後的掙扎」誓不罷休。
《緣分天註定》的絕大部分時間用於兩人的互相尋覓和失之交臂。剛開始時,這種手法顯得很俏皮,但玩了一次又一次,觀眾會失去新鮮感,知道影片在玩什麼把戲,因此對男女主角的「移情」作用也會打折扣。在這方面,該片遠不如《西雅圖夜未眠》。在《西雅圖》中,湯姆·漢克斯和梅格·瑞恩在大團圓前也只有一面之交(嚴格來說,雙方在機場相見一次,梅格隔著馬路又見了他一次),而且沒有一句對白,但影片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讓觀眾為他倆的長途愛情牽腸掛肚。《緣分天註定》有很重的人工味道,編導不僅手裡牽著角色的鼻子,而且還牽著觀眾的鼻子,讓大家跟著他們的布局走。任何長心眼的人都會意識到,這種「一個前腳走、另一個後腳到」的手法旨在加強最終相見的高潮,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雖說該片的雕琢痕跡跟《西雅圖》的水到渠成形成反差,但它在製作上一點也不粗糙。從第一個紐約Bloomingdale商店的鏡頭開始,影片就試圖營造一種神話般的浪漫氣氛。不相信命運的人,最好不要看這部影片,因為它骨子裡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兩位主角非常稱職,尤其是女主角凱特·貝金塞爾,在《珍珠港》中被炮火「遮掩」了光彩,此處反而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約翰·庫薩克似乎天生就是演害相思病的料子,他那眼神相當於一首港台流行歌曲,在很多影片里都可以發揮一番(如《美國甜心》)。
影片還有兩對標準的配角,一對是男女主角的現有戀人,即他們即將結婚的未婚夫和未婚妻。在浪漫喜劇中,這些真正的受害者必定被推到第二層帷幕後,以隔離觀眾對他們的同情。另一對是男女主角的知心好友,是典型的喜劇「二傳手」,為主角製造笑料。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存在的價值就是為地球配置月亮。
如果你覺得該片是天才之作,那隻能證明你太容易被騙了,請馬上到瓊瑤大學領取博士證書;如果有相當多人喜愛該片,電視台應該立刻把它改編成長篇電視劇,讓男女主角再痛失100次、200次相見的機會,賺取數十倍的廣告收入。如果你覺得該片太無趣,那可能表示你自己的生活太沉重,急切需要放鬆;如果你覺得該片有深邃的涵義,那表示你的人生觀太嚴肅,錯把快餐當成了十全大補,並且有花痴之嫌
Ⅷ 《下一站婚姻》影評怎麼樣
《下一復站婚姻》是由大唐制輝煌出品的都市情感勵志劇,由劉雪松執導,於和偉、劉濤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兩個受傷離婚的男女,如何摒棄過往,再燃愛的希望,一步一個跨欄,最終走向下一站婚姻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