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鋼鋸嶺觀後感
A. 如何評價電影《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 》
用毫無抄保留的手段,真實還原了沖繩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呼嘯而過的子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焦土上橫屍遍野,《血戰鋼鋸嶺》中對於戰爭如何血腥與殘酷的展現,以及戰斗規模的宏大,都是在同類題材影片中少見的。影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一樣,不僅有宏大的戰爭場面,更有無法割捨的親情、浪漫忠貞的愛情和堅忍篤定的信念。
B. 血戰鋼鋸嶺看完之後你什麼感受
戰爭很殘酷,無論對哪一方來說,都是如此。主角據說是真有其事,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C. 講述真實經歷改編電影《血戰鋼鋸嶺》:直觀感受戰爭的殘酷
看完《血戰鋼鋸嶺》之後,我被電影中的真實場面所震撼,同時也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作為一個醫療兵,不費一槍一彈,救出75名戰友,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的存在,在現實世界中都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沒人願意相信也沒人能做到的事情,但是這確實是由真人事跡改變的,是有真實背景故事的,看完電影真的讓人感動,原本以為善良的兒子在戰場上可能再也回不來,沒想到他在戰場上就了75名戰友,他是一個偉大的軍人。
電影像我們展現了男主堅韌不拔的精神真的讓人感動,看著電影里男主為了拯救戰友那堅持不懈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學習,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應該堅持自己的選擇並為之勇敢努力奮斗下去,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是戰爭殘酷,但我們只要有一顆熱血的心,戰爭再殘酷,世界還是充滿希望。我們要想男主那樣堅強,有堅定毅力做完每一件事,並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D. 血戰鋼鋸嶺 觀後感400字左右
信仰能改變什麼
文/夢里詩書
如果沒有真實色彩的基色,那麼其實《血戰鋼鋸嶺》看起來更像是一部以戰爭為引誇張的布教電影,但一切因其真實而不同,那源於信仰的堅守在修羅鼻地獄中誕生的生命奇跡,不僅對反戰以深刻的著點,更作出了對信仰真摯的詮釋。
一個不願拿槍上戰場的士兵卻在戰後榮獲榮譽勛章的故事,乍聽起來不經令人感覺尤為荒誕,但梅爾·吉布森卻以此為切入,將那段本已被塵封於歷史的傳奇,化作了這部感人至深的《血戰鋼鋸嶺》。因出於對宗教虔誠的信仰和過往所留下的陰影,電影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拒絕觸碰任何武器,卻又因對祖國的一腔熱血報名參軍,遇上了這樣的士兵,相信所有人都會如電影中他的上司那樣啼笑皆非,在軟硬兼施勸其離開軍隊無果後,也只能讓他作為一名如其所願的醫療兵上了戰場。
就前段鋪墊來說,電影為了營造親情、愛情、友情,又要突顯男主戴斯蒙德信仰的堅定,不免耗費了過多的時間,使觀感上稍顯冗長,但隨著戰爭的來臨,透過登陸沖繩時看著敗陣下來的殘軍到直面戰爭的作戰,電影也開始發力,步步為營的將戰爭的殘酷無情以極佳的渲染,一部好的戰爭佳作,永遠不在於有著多麼宏大的場面,更不是讓人去熱血沸騰,而恰正如這部電影所呈現的觀感,為人如坐針氈感受著在戰爭面前個人的渺小與人性的泯滅,而這時的戴斯蒙德宛若一道微弱卻又永不熄滅的微光,照亮驅散已戰爭的陰霾。
真實的奇跡遠比電影本身來的更為震撼,當不經令人質疑於一個並非刀槍不入的血肉之軀如何穿梭自如於戰場,挽救著一個又一個生命時,翻開歷史的真相戴斯蒙德所挽救的生命甚遠比電影中報出的數字還要更多,正是這種真實和梅爾·吉布森對於這一故事出色的還原,使電影所塑造的並不再是何般主旋律化的美式英雄,亦遠非僅止步於宗教的范疇,電影的意義更遠超於梅爾·吉布森昔日的《勇敢的心》,對生命的尊崇與敬畏,構築了其最為有力的深度。
信仰能改變什麼?即便在今日看來,源於宗教的信仰,其實尚遠不能阻擋戰爭慘劇的發生,但當電影結尾處,在已然年邁真實的戴斯蒙德·道斯身上,依然可以看到他對信仰的執念,讓人感概或許信仰的力量並不能照亮整個世界的陰暗,但其卻能完成個體靈魂的升華,願戰爭不起,和平永固。
E. 怎麼評價《血戰鋼鋸嶺》這部片子
梅爾吉布是個難得靠譜的好導演。至今為止,他一共導演6部作品,從品質上講幾乎無一失手,商業性價比更是高得令人咋舌。
被戰火弄得面目全非的「活死人」、炸彈轟開的兩段人軀體、下肢被炸飛、直接爆頭而亡……這樣的強烈視效沖擊感,在IMax銀幕被無限放大,不時聽到身邊傳來抽氣聲。畫面,永遠比簡單的幾句反戰口號,更具有煽動人心的力量。
所以這部電影還是非常推薦的
意見粗糙,望採納
F. 血戰鋼鋸嶺故事梗概
戴斯蒙德·道斯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軍醫,是一個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卻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在一次戰斗後,他說服了軍隊讓他穿著制服,但不帶武器,最終他被招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6)血鋼鋸嶺觀後感擴展閱讀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二戰期間美國太平洋戰場上的傳奇英雄,國會榮譽勛章獲得者德斯蒙德·道斯的真人真事創作的軍事文學經典,並獲得德斯蒙德·道斯遺產基金會授權出版。
《血戰鋼鋸嶺》出版至今11位美國總統推薦。歷經半個世紀,德斯蒙德·道斯堅守信念、勇敢、博愛的形象成為世人心中不滅的傳奇。2016年根據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血戰鋼鋸嶺》狂攬89界奧斯卡金像獎6項提名,一舉殺入美國百部偉大電影之列。
G. 血戰鋼鋸嶺看完後的感想。
在1942年的太平洋來戰場,軍醫戴斯蒙德源·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飾)不願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H. 看了《血戰鋼鋸嶺》的觀後感,四五百字左右。
鋼鋸嶺(位於沖繩島)戰役,乃太平洋戰爭一部分。在戰前,日本構築了完善的防禦工事(碉堡以及地道),易守難攻。美軍數次沖鋒均被擊潰,死傷無算。美軍的屍首成車地往回送,彷彿運送的不是屍體,而是垃圾;戰場上開膛破肚者有之,雙肢被炸飛者有之,至於來不及送回的屍體,除了被清場的日軍「補刀」,還要被覓食的老鼠「蹂躪」。這種場景,真實的讓人想吐。
主角戴斯蒙德·道斯所在的連隊,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進行新一輪沖鋒。
道斯,弗吉尼亞州一農家子弟,基督復臨教派教友,這個教派謹遵聖經十誡「不可殺人」的命令,道斯對他的信仰非常較真。美、日開戰後,道斯不顧父親反對,執意參軍,但又不想扛槍殺人。那麼沖突來了:如何調和戰爭與個人信仰?道斯一開始想得很單純,做個不殺人,只救人的醫務兵。
做醫務兵,豈是自己說了算?
進入訓練營後,道斯用自己的信仰為不扛槍辯護,長官和隊友們一副「你不是開玩笑吧」的表情,之後,發現道斯確實對信仰很認真。他們便把他視為「異類」,侮辱他,虐待他,而他也不以為意,真正做到了不以信仰為恥。
長官們想以精神病為由把他開除,結果道斯死活不承認自己有精神問題,所以矛盾升級為:要麼承認自己是精神病,退伍走人;要麼接受軍事法庭審判,蹲監獄。最後,道斯的父親出馬,作為「一戰」老兵,這位父親通過請求自己的老上司某准將,准許道斯有基於宗教信仰不持槍的權利,至此,始轉為醫務兵。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父親這層關系,道斯指定是蹲監獄了。他在信仰面前不肯妥協,即使未婚妻勸說也不濟事。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不堅持信仰,他不知道如何做自己,也就沒法想像餘生如何和妻子相處了。
真正讓這位「異類」成為「聖人」的,是一場軍事撤退。
費勁努力,美軍終於攻克了一座碉堡。孰料,不久之後,日軍展開反沖鋒,如果大家對日軍的死亡沖鋒沒有感官印象的話,這一段電影絕對堪稱經典。美軍寡不敵眾,全線潰退,道斯所在的連隊被徹底打散,隊長撤退到後方後,發現大部戰友尚未撤回。心急如焚,請求上級予以軍力支援,上級無奈的說,現在無兵可用。
現在主角迎來了自己的時刻。
在就要撤退到安全地帶時,道斯意識到自己該干點什麼?他向上帝祈禱,彷彿聽到一個聲音說,回去救人。結果他冒著日軍的炮火、清場,救出了75名戰友(順帶還救了幾個日本兵),別問我怎麼知道具體數字的,因為我查wiki了。如果不考量道斯的信仰,我們絕對無法解釋這件事,上帝借著虔信人的手,完成了世俗之人無法想像的「奇跡」。以至於事後,隊長對道斯說,「你是我誤解最深的一個人,你的成就大過連隊中的任何一個人。希望你能在未來某個時刻原諒我。」道斯笑而不語,彷彿說,我從來就沒有怪罪你。
此役之後,道斯成為連隊里的「聖人」。以至於沒有他的「禱告」,他們都不想進行新一輪沖鋒。道斯用自己的勇氣和犧牲精神,贏得了尊重,並證明了自己的「信仰」並非虛妄之事。
說到信仰,尤其是基督教信仰,秉持世俗理性之人,往往視之為「迷信」或反理性的東西。其實說起來,信仰乃一種「理性不及」(non-rational)的東西。你無法用世俗理性的標准評判它,就像按世俗的標准,道斯根本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事實上,道斯確實不以為這是自己的成就,而是謙遜地歸之為上帝的意旨。
另,《血戰鋼鋸嶺》的導演是梅爾·吉布森,是的,就是執導《勇敢的心》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