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瘋狂1影評
Looked after the movie, I thought the movie must demonstrate is civilized VS is barbaric, lets the human carefully examin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gain until now to human own influence. We saw in the movie what 「the civilization」 brings is the authority battle, is the war, is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human hostile ......Should we reconsider how regar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flat and thin piece begins the somewhat dim colored picture.The 80's flat and thin pieces look like the popular science film which we usually looked.Burning hot happy African scenery.The animals nearby the sunlight, the hay, the rivers run, caper.Then the leisurely and carefree world, the harmony is ubiquitous.Then the lens change to the busy modern civilization.The city very fast runs, people each other bustles about.Underwent Soviet's travel to let two kind of civilizations have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two each other separated parallel lines, connected mutually, hit in my heart the intense restlessness and ashamed.Compares with these chaste tribe leaders, our civilization obtained the electricity, the automobile, snatches, but has also lost nicely, sincere, unity.We are selfish, violence, narrow. In the heart the most gentle place is undergone thoroughly Soviet sincere and nicely is being moved.We have the most beautiful chaste mind originally, was we lost it.We have chosen our comfortable life, as far as possible seizes us to need, therefore gave up pure and happy.We chose have sieged oneself in the lock with the wall in, was defending our property, the thin number, has while convenient locked our heart.Therefore we gave up free and the natural air.We chose the style of speaking to be graceful, have an easy-going manner.But simultaneously we gave oneself have taken to bring with the serious social shackles.These days high ground are extravagant, enjoyed sunlight and the sentimental day recklessly is discarded crazily by us. In the primitive clan and tribe the human is simple, is good, between human and human harmony happiness, this is one kind of near ideal paradise countryside madrigal -like life.Because but we also watch in the movie triumphant to be unable with the outside person to communicate, has brought many 「the trouble」.Inside this has a question to have to ponder similarly, how 「they」 should both maintain own fine tradi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can integrate to in the world which changes with each new day? At the same time, undeniable, the civilized step needs to continue to make great strides forward forward;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cannot become buries human own sharp weapon, therefore while humanity more and more civilise, must maintain humanity's natural disposition.
看完影片後,我個人覺得影片要展示的是文明野蠻,讓人重新去審視現代文明發展至今對人類自身的影響。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文明」所帶來的是權力的爭斗,是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對於「現代文明」我們該如何反思?
片子開頭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畫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們平常看的科教片。炎熱美好的非洲風景。動物們在陽光、乾草、河流邊奔跑,跳躍。那麼悠閑的世界,和諧無處不在。然後鏡頭轉到繁忙的現代文明。城市飛快地奔跑,人們彼此忙碌。歷蘇的旅行讓兩種文明有了交點,兩條彼此分開的平行線,相互交匯,撞得我心中強烈的不安和羞恥。和那些純潔的部落首領相比,我們的文明得到了電,汽車,搶,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誠,團結。我們自私,暴力,狹隘。
心裡最柔和的地方徹底被歷蘇的真誠和善良感動著。我們本來就擁有最美麗純潔的心靈,是我們丟失了它。我們選擇了我們的舒適生活,盡可能的攫取我們需要的,所以放棄了純真的和美好的。我們選擇了把自己圍困在鎖和牆內,守著我們的財產,細數,順便鎖上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放棄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氣。我們選擇了談吐優雅,舉止大方。但是同時我們給自己帶上了沉重的社會枷鎖。那些天高地闊,肆意享受陽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們瘋狂地丟棄了。
原始部族中人的純朴、善良,人與人之間其樂融融,這是一種近乎理想的世外桃源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但我們也看到影片中凱因與外界的人無法溝通,帶來了諸多的「麻煩」。這裡面有個問題同樣要思考,在現代社會中「他們」該如何既保持自身的優良傳統,又能融入到日新月異的世界中?一方面,不可否認,文明的步伐需要繼續向前邁進;另一方面,現代文明不能成為埋葬人類自身的銳利武器,所以在人類越來越文明化的同時,更要保持人類的本性。
㈡ 上帝也瘋狂 影評500字
《上帝也瘋狂》拍得非常天然、唯美、快樂
非洲卡拉哈里沙漠難以生存人、動物,因為長達九個月的乾旱無水。有一些與世隔絕的布希族依靠他們特有的智慧在這里生存。他們單純知足,充滿真善美,沒有戰爭罪惡等語匯。突然一天,飛來一個文明世界棄扔的飲料瓶子,在發現它的妙處後,他們開始有了爭的東西和不能分享的感覺,內心的嫉妒、仇恨擾亂了他們生活的平靜、和悅,最初發現它的凱決定把它扔到世界盡頭。他開始了遠足。
一個瓶子在布希族眼裡就成了不祥之物。我們的生活中,某顆大鑽石什麼的,之所以被寓為不祥之物,還不是因為爭搶的人太多太失態,不斷地為之傷為之死嗎?我們不從自身找根源,只把它推卸為上帝的詛咒。他們本身並不是不祥之物,不祥之物是我們內心的貪婪。
布希族因為沒有很多東西,所以不求什麼,所以不會為任何東西打擾心情、影響生活,只接受大自然的饋贈和上帝的遠視。他們的世界無毒無味也無傷害無打擊。瓶子盡管有用,只要它侵犯了生活的宗旨,也應該讓它永遠消失。他們有不要的能力。
我們有的東西太多,越來越多,再多也覺得不夠多,再有也在不斷地要,象女人的衣櫥,象男人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夢。在貪婪的驅使下,我們給予自己太多的重壓和奔波,也失去了生命最初最本真最自然的快樂。從小時候起,接受5—15年的教育,學習如何在復雜的人類環境中生存;長大了,要接受職場惡斗、情場紛爭,要活得體面,要活得風光,要活得比某某強。我們生活中的瓶子太多,多得我們都忘記了它們不過是瓶子,多得我們即使下決心也決然扔不完全。我們被瓶子誘惑、激勵並掩埋。如果我們可以有凱那樣的決心和執著走到世界盡頭,把帶給我們煩惱和痛苦的瓶子扔出去,就好了。凱的世界可以恢復,可以還原,我們即使某一刻清除了回收站,還會產生新的更龐大的垃圾筐。
我們想著戰勝無猜、戰勝同學、戰勝同事、戰勝同行、戰勝他族、戰勝他國、戰勝自然;我們要石油要煤礦要森林要水源要邊境要宇宙……我們在扭曲別人的同時扭曲著自己,我們漸行漸遠,越描越黑,金盆洗不了手,末了成了最貧窮最猙獰的,成了上帝的嗤笑。
湯普森小姐受不了主編只能報道美麗和正面的規則,辭去報社工作,遠赴非洲做老師。文明世界的某一個瓶子她放棄了,她為了什麼樣的新瓶子遠赴非洲尋找來了呢?她和我們一樣,不過是可以暫時逃避清高一下,因為我們既在文明的世界裡爭搶不力,也不能回到如布希族一樣、什麼也沒有的原始狀態去。我們的潘多拉盒子打開過了。
安德魯打扮得衣著光鮮去見湯普森,要證明自己不是挖大糞的,不是白痴,而是個動物學家。可是動物學家在「要」的過程中,窘況不斷,丟盡面子。他內心的平靜失去了,當然表現不了學者考察的風度。他為了成為外表好看的瓶子,結果把裡面可喝的東西也倒掉了。結果他在最慌亂最失措最狼狽最後悔的時刻,演繹了最朴實最可愛最有趣的一面,讓湯普森看到了接受了他的真情。這時候,安德魯手裡沒瓶子。
波塔為什麼要組織反政府軍,他們和政府爭的什麼瓶子?聾子一門心思在縫紉,他也不要什麼瓶子,他是最安全,最沒什麼可失去的,象原來一樣富足的人。
凱為了扔一個瓶子走了很遠,我們為了要一個又一個瓶子也走了很遠。凱的扔是種擁有,我們的要是種失去。不必再看《上帝也瘋狂》2和3了,那不過是在說,文明如我們還在不斷地要,不斷地毀壞。我們還要繼續執迷於瘋狂。
但凱還是那樣富足,扮演凱的布希族人歷蘇,還是那樣本真,不要花花世界的享受,回到他原來的世界中去,他不失初衷熱愛、沒有瓶子的世界中去,大無大有的世界中去。
㈢ 哪裡有(上帝也瘋狂1)的英文影評
This is not a great movie but it u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ivilized white man against the uncivilized Bushman and with that simple tool it becomes hilarious. Civilized in the white man's eyes, I must add to that. This is one of those movies where every gag works, no matter how simple and silly it is. Most of the time the movie is slapstick comedy the way we see it in Chaplin- or Laurel & Hardy-shorts. We even have the fast forward sequence where people are running away from something.
The movie opens with a look on the Bushmen and a narrator (Paddy O'Byrne) tells us what kind of people they are; friendly and without any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not that far from their Kalahari desert. When they see a plane they think it is a strange bird or even a god. One day a pilot throws a glass bottle out of his airplane and the thing is found by the Bushmen. They have never seen anything that is a smooth and hard as this object and they find it very useful. They think it is a gift from the gods.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gods have given only one object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have to share something that is very hard to share.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feel emotions such as anger and jealousy. It is decided that the thing is an Evil Thing and must be thrown of the earth and Xixo (N!xau, a real Bushman) is the one to do that. These early scenes give a very funny view on how the civilized white man has become what he is today.
In the meanwhile we have met Andrew Steyn (Marius Weyers) who does field research not far from the Bushman and Kate Thompson (Sandra Prinsloo) who was tired of her job and now wants to do something with children in Botswana. Steyn must pick up Kate and bring her to the village and this is where the slapstick begins. Steyn is a man who gets very nervous when is around women and with Kate he must be the most clumsy guy there is. We have also met Sam Boga (Louw Verwey) who wants to do a coup but fails and he is now running for the police. We know how all these stories will come together but that is not a bad thing. It only uses the story to show us differences between people, to show that the white man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ivilized man and it does this with great comedy.
『The Gods Must Be Crazy' with its simple humor works a lot better then most of the modern comedies. The way the Bushmen talk is funny enough to like this movie. Fortunately there is so much more including a little message.
South African director Jamie Uys caught lightning in a bottle with The Gods Must Be Crazy--a Coke bottle, to be specific. This slaphappy collection of goofy pratfalls and culture-clash gags became an enormous international smash, and made a sort of star out of the Bushman selected to play the central role, the completely ingratiating N!Xau. He plays a man, unaware of white culture, who finds a Coca-Cola bottle in the Kalahari (dropped by a passing pilot) and promptly has his life turned around by this mystical object. The movie looks slipshod and even amateurish at times, yet its attitude is so bubbly it's hard to resist. Proving that physical comedy remains a tru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millions of moviegoers around the world drank it up.
簡單的翻譯 :
這不是一個偉大的電影,但它的用途之間的分歧文明白人男子對不文明bushman結合起來,同簡單的工具,它變成搞笑。文明在白人男子的眼睛,我要補充。這是其中的那些影片,每一個的gag作品,不管多麼簡單和愚蠢的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的時間,這部電影是喜劇片,喜劇的方式,我們看到它在卓別林或勞雷爾&哈-短褲。我們甚至有快速前進序列,人們都離家出走了。
電影打開一看就布和敘述者(水田o'byrne )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友善,沒有任何深入了解世界,不是遠離自己的喀拉哈里沙漠。當他們看到飛機,他們覺得這是個奇怪的鳥,甚至是上帝。一天一個試點拋出一個玻璃瓶出他的飛機並在事發現由布。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是一個平穩和努力,因為這個對象,他們覺得非常有用。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禮物,從神。問題是,神給了只有一個對象,並首次時間,他們要分享的東西,這是非常難的份額。為他們第一次感到情緒,例如憤怒和嫉妒。這是決定這件事是一種邪惡的事情,必須拋出的地球和xixo ( ! xau ,一個真實的bushman )是一個這樣做的。這些早期的場景,讓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就如何文明白人男子,已成為他的今天。
在此期間我們曾會見鄭家富steyn ( marius weyers )誰做田野調查,不遠處從bushman和凱特湯普森(桑德拉prinsloo )誰是厭倦了她的工作,現在想做點事,與孩子們一起在波札那。 steyn必須拿起凱特,並把她向村和這里是喜劇片,開始了。 steyn ,是一個人取得非常緊張的時候,是周圍的婦女和凱特,他必須是最拙劣的傢伙存在。我們也碰到了薩姆博加( louw verwey )誰想做的事政變,但沒有和他現在是運行為警察。我們知道如何所有這些故事將走到一起,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只是利用這個故事來說明我們之間的分歧的人,這表明了白人男子,不一定是文明的人與它是否與這個偉大的喜劇。
'神要瘋了'其簡單幽默的作品好多了,然後大部分的現代喜劇。方式布談話是搞笑不夠喜歡這部電影。幸好現在有那麼多的更包括一個小的訊息。
南非主任傑米uys陷入閃電在瓶與神要瘋了-可樂瓶,要具體。這slaphappy收集goofy pratfalls和文化沖突糖胺聚糖成為一個巨大的國際粉碎,並作出了某種明星出的bushman挑選發揮核心作用,完全取悅n ! xau 。他飾演一位男子,不知道有白人文化,誰找的可口可樂瓶在卡拉哈里(下跌及格試點) ,並及時,有他的生活扭轉這個神秘物體。影片看似粗疏,甚至外行的時候,但其態度是如此奔放,它的難以抗拒。證明身體喜劇仍然是一個真正的國際語言,數以百萬計的電影觀眾在世界各地喝了。
㈣ 上帝也瘋狂影評那裡有啊
《上帝也瘋狂》系列講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區,生活著一群生性樂觀、知足自在的布希族土人,兩萬年來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雖然距離現代化大都市僅六百哩,但他們對於現代化的事物卻一無所知。卡拉哈里是個半沙漠地區,一年中有九個月乾旱無雨,許多動物都因為無法適應那裡的環境紛紛離開,而它卻是布希族人眼中的天堂——他們無須依靠地表水就能生活,擁有豐富的生存經驗。
這個半原始的人類社會沒有所有權,布希族人與世無爭,過著單純快樂的生活,卻因為一隻從天而降的可樂瓶發生了改變。這個來自文明世界的產物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也引發了嫉妒和仇恨,為了丟掉「上帝賜予的」「邪惡」禮物,部族成員基踏上了漫漫路途,也由此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出了種種故事……
《上帝也瘋狂》系列每部均有三條人物線索,如:第一部里的基、生物學家史帝和教師凱特以及恐怖分子波嘎,第二部里的奇哥、生物學家史蒂芬和律師泰勒以及奇哥的兩個孩子。三條線索各自張弛有度地發展著又有條不紊地穿插著。
《上帝也瘋狂》系列成功而難得地兼具了多種風格:既有嚴肅深入的思索又有輕松質朴的趣味,既有出自藝術手法的虛構與誇張又有基於人文視角的寫實與細膩,既幽默逗樂又感人淚下,真真是回味無窮。
一方面,觀眾會為劇情樂不可支:政府軍逼問口供的方法、香蕉林里勞娛結合的混戰、破吉普車引發的種種麻煩……很多都是基於非洲特有的地理環境和動物習性、看似信手拈來實則花費心思設計的誤會與笑料,匯聚在一起就製造出了精彩紛呈、喧鬧而富有層次感的喜劇效果。當然,其中不乏刻意製造的噱頭,有些在今天看來已經很老套了,卻被演員演繹得渾然天成,既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之喜。
另一方面,《上帝也瘋狂》系列就像一部活動著的人類文明簡史,生動、直觀地呈現在觀眾眼前:片中有原始部族也有現代社會、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多種社會形態縱橫交織在一起,多種文明集中地沖突著又溫和地共生著。來自各個地域、階級與國度的人們彼此好奇地觀望著、謹慎地試探著、滑稽地碰撞著、真誠地感動著,所有矛盾都被處理得並不那麼激烈,反而極富趣味與人情味,比如硬是要求交戰國士兵、兩個冤家對頭手牽手才能擺脫困境。
在《上帝也瘋狂》里,隨處可見導演對人類自身發展的思考:文明在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還附帶了些什麼?為什麼我們想方設法節省人力、改進環境,反而使生活變得更加復雜、緊張?不甘屈服於自然、反要它來遷就我們卻又必須每時每刻去適應自己創造的環境……所有這些都具體化在了一隻可樂瓶上。無疑,可樂瓶再適當不過了——它是原始部族接觸現代社會的媒介、是工業文明的產物,也最能夠代表美國對他國的文化侵襲。與其說它是上帝賜予的,不如說它是上帝授權人類製造的。
童話作家Edith Nesbit(伊迪斯·涅絲比)在其作品《The Magic City》(魔術城市)里描繪過這樣一幅景象:「里頭有一條因為一時疏忽而訂下的可怕律法——任何人只要開口要求使用機器,就會得到那部機器,但是必須一直保有並不停地使用它。」聽起來很熟悉吧?這一具有寓言性質的律法在電影《Jumanji》(勇敢者的游戲)里同樣得以體現。上帝訂立的規則也是如此:人類製造物品,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比如喪失節制、產生依賴與環境惡化。人造物本身是無罪的,有罪的是人的貪欲。上帝不會收回一切,人類發展進程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
於是,像布希族人爭奪可樂瓶那樣,一切都從不必要變成了必要。正如片中所說「(奇哥)很難描述外界的人,最後只好說他們會變魔術、讓東西或跑或飛,但他們不夠聰明——因為缺了那些東西之後,他們便無法生存。」基執著地要扔掉那隻可樂瓶,莫若說是人類堅持要拋棄某些自身的罪惡,然而消除物品就能根除人性的弱點嗎?退守到原始社會就能解決發展帶來的種種弊端嗎?
影片流露出對人類社會初始狀態的贊美。卡拉哈里地區是地球上最後的伊甸園,布希族是原始的烏托邦,沒有私有財產、生活無憂無慮,導演Jamie Uys(傑米·尤易斯)毫不掩飾對這一理想國度的嚮往之情。正因為如此,基打了獵物要與人分享卻被指控侵犯了私有財產,在獄中呈現出的呆滯與深受傷害的表情令觀眾印象深刻。
當然,這一切都只代表了導演個人的價值取向。對於私有制和階級出現前的那段時期,人類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慕情結。比如古希臘詩人赫西奧德將人類的發展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四個階段,越到後來越黑暗;印度史詩里的好些詩節熱情謳歌過去那沒有等級差別的社會;中國也有描述上古時代如何美好的神話傳說。這種情結延伸出去就成為:篤信過去的一切總是比現在美好。出於對現實的不滿又對未來充滿困惑,只有通過美化、懷念過去以尋求安慰,卻忽視了那個「過去」後人並沒有經歷過,或是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美好,或是忘記了所有的「過去」都是「現在」的累積。
在《上帝也瘋狂2》里,依然可見導演延續著第一部的反思:如果人類當初是從非洲走出來的,當他們重新回歸非洲時,表現出更多的卻是驚恐、笨拙與手足無措;在那裡,所有的行程安排都得聽命於上帝的規劃;文明人讀取電腦里的信息,土著居民閱讀沙上的新聞。
兩部影片都有對戰亂的控訴:非洲大地上雞飛狗跳、民不聊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而八年之後拍攝的《上帝也瘋狂2》更是將視角更多地投射到了環境和動物保護這一主題上來,增加了偷獵的社會現實和更多的動物趣聞。與偷獵者的貪婪、冷酷、自私和無所顧忌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布希族人知足、善良、無私地救助陌生人、真誠地敬畏大自然,這也體現出導演對於同自然和諧共處的期待,那才是天堂里應有的景象。攝影技師Buster Reynolds(巴斯特·雷諾茲)猜測,對導演傑米·尤易斯來說,基和奇哥都是英雄,我卻認為他們是至真至純的真正的人。
其實,文明究竟該不該發展?由不由我們控制?它將走向何方?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人類自身無法也無力解答的,那就調侃著推給上帝好了,讓他和我們一起瘋狂吧。
在我的印象中,廣袤的非洲大陸是神秘而可怕的,那裡有密集的熱帶雨林、數不清的毒蟲猛獸;同時,它又是親切而令人神往的,那裡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物種、最奇麗壯美的景色。
那裡經歷過富庶與貧瘠,飽嘗了戰爭、疾病、飢餓、貧窮與部族屠殺等種種天災人禍,至今還在同環境惡化、經濟掠奪和種族歧視作著斗爭。那裡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又似一位歷經苦痛與磨難的母親。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是否會在天堂里靜靜俯瞰著自己創造的眾生萬物?包括那些叫作「人類」的子民。不知他是否會為他們的愚蠢、自私、貪婪與無知而頻頻皺眉、搖頭嘆息,又是否會為他們的善良、真摯、悔悟與思考而連連點頭、暗自發笑?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會賜予地球多少年的生命?在那時間的盡頭,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The Gods Must Be Crazy I&II》(上帝也瘋狂1、2)這套由美國、南非、波札那三國合拍的影片分別攝制於1980年和1988年。據說此後又拍攝過《The Gods Must Be Crazy III》(上帝也瘋狂3),可惜我無從看到——市面上的碟片都只是前兩部的合集,對於第三部的內容、相關信息及水準都無從了解。
導演傑米·尤易斯同時擔任編劇、製片、剪輯和第一部的攝影。對於他的生平及作品我所知不多,只有通過《上帝也瘋狂》系列窺測一二:傑米·尤易斯是一位思維獨特的電影全才,兼具純真的心靈和銳利的眼光以及不凡的掌控力,非常善於說故事。他的智慧都包裹在層層笑料里,使人非常樂於接納。
我喜歡傑米·尤易斯的,是他提供了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的方式。於是,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理在布希族人眼裡看來都變得新奇而滑稽了。基眼中的白種人就像神仙一樣,而神仙或許就是掌握了更為先進技術的未知生命。其實,基在那隻人猿眼裡又何嘗不是神仙呢?
John Boshoff(約翰·波索夫)和Charles Fox(查理·福克斯)分別擔綱了《上帝也瘋狂》系列的配樂。兩位作曲家的創作雖然相隔八年卻風格統一,多採用簡單的吹奏和打擊樂器,時而憂傷、時而幽默,古樸、靈動、似拙實巧。約翰·波索夫為第一部所作的配樂,就像悠然行走在史前的大地上,令人聞之忘俗;而查理·福克斯為第二部所作的配樂則更加寬廣、恢弘,猶如面對著磅礴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當然,在這樣的影片里,馴獸師的功勞是不可小覷的。這個能與動物良好溝通的團隊是由Viv Bristow、Jack Seale、Brian Boswell、Cheetah Research Centre、Tony Bristow、Wayne Sesle、Highgate Ostrich Show Fram七人組成的。透過鏡頭,觀眾可以領略到非洲大草原上壯麗的景色與奇異的生物,感受到生命的神奇、美麗以及攝制組對這片大地飽含的深情。
演員服飾雖然簡單、普通卻頗符合角色的身份,比如非洲女孩喜歡鮮艷色彩,披的棉布就非常槍眼;凱特裹得嚴實而基僅著寸縷,反襯有趣。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二部里泰勒博士所穿的柔粉色洋裝,既柔美又很好地配合劇情製造出喜感。此外,字幕也翻譯得風趣而傳神。
如果吹毛求疵一些的話,我得說我不太喜歡第二部結束時兩個小孩子側臉相抱的鏡頭——那顯然是為了服務於畫面構圖而不符合常人的擁抱習慣。當然,誰也不會計較這點小小的「作秀」心理,因為父子三人為團聚而歡笑流淚的畫面足以感動每一位觀眾。
碟片里分別附有Daniel Riesenfeld(丹尼爾·瑞森費德)於2003年製作的一個記錄短片和幾段訪談。訪談包括演職人員對導演傑米·尤易斯的評述、拍攝過程的介紹以及他們對影片的理解,這不足為奇,真正打動我的是那個名為《Journey to Nyae Nyae》(Nyae Nyae之旅)的記錄短片。
短片里,丹尼爾·瑞森費德出於對《上帝也瘋狂》系列的喜愛、好奇與迷惑,於1990年、2003年數度深入卡拉哈里沙漠,探尋主演真實的生存狀態。
在《上帝也瘋狂》系列中飾演Xi(基)和Xixo(奇哥)的,是一位名叫N!xau(尼蘇)的非洲演員。他依然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中—— 一個位於納米比亞北部、同波札那交界、叫「Nyae Nyae」的地方。「N!xau」不易發音,丹尼爾·瑞森費德仍習慣於用影片里的名字稱呼他,只是在短片里它們被寫成了「G」和「qa'o」,估計是根據發音拼寫而成的。
《上帝也瘋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尼蘇也成為了影史上最著名的非洲男演員——雖然此前他從未拍過戲。據說尼蘇的本色表演為不少人帶去了歡樂,他敬重電影但並不渴望一直做演員,最大的願望是回家鄉過他所熱愛的生活。為了影片的宣傳,尼蘇環遊了世界,也羨慕法國和日本的生活,卻甘願同家人守在貧瘠、飢餓的非洲,甚至飽受肺結核的折磨,與片中他飾演的角色頗為相像。唯一不同的,是影片中田園牧歌似的生活並不存在,他們每天都要為生存而奮斗。
丹尼爾·瑞森費德記錄了尼蘇的生活:遷徙、狩獵、娶妻、生子乃至死亡,也曾邀請他去當地學校給孩子們講述他的電影生涯。透過電腦錄像,尼蘇看到了死去的前妻並淚流滿面,而曾經令片中孩子開懷大笑的情節又無一例外地為片外的孩子們送來了歡笑,那一刻,相同的笑靨令我深切感受到了電影的魅力。
我相信,尼蘇在天堂里也會逗得上帝開懷大笑的。
㈤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
觀《上帝也瘋狂》有感--- 來自文庫
看完電影我真的非常震撼,在捧腹之餘,我覺得人類很有必要審視一下現在的「所謂文明」。 「這里看起來像人間天堂,卻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沙漠。」開頭這句話看似像是在給人們介紹這片沙漠的神奇、與眾不同。其實不然,接下來的一系列片段講述了住在這片沙漠的布依人。他們十分知足、非常和善、甚至不懂得什麼是文明。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賜。更可貴的是他們沒有所有權意識。但這一切被飛行員投下的一個玻璃瓶打破了,他們認為那是上帝在跟他們開玩笑,是不祥之物,由歷蘇送到「世界的盡頭」扔掉
這部影片很巧妙的利用了對比,在南方600里的城市,這是一個現代化非常發達的城市。但這里的人們並不快樂,他們過著死板的生活,周一早上八點去上班,中間十點半有十五分鍾的休息時間。他們像是時間的奴隸,這里的學生被迫接受十幾年的教育,這里的上班族受到上司的刁難。而在北方2000里的地方發生了一場政治刺殺,他們為了權力寧願舍棄生命
其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住著善意,只是在追逐名利中、在征服自然中失去了本性,造就了所謂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的背後,是對資源的瘋狂掠奪,是硝煙彌漫的戰爭,是追逐名利的勾心鬥角,是篡改歷史,是強權霸權主義的盛行
當歷蘇站在那個美麗的懸崖邊上,一揚手,可樂瓶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然後不見。當時我就在想:或許,人類真的需要給心靈找一個居所,讓它能夠得到凈化的憩居。像布依人那樣隨心所欲的生活,與世無爭,與自然和諧相處。哪怕是回歸原始,又有何不可?
㈥ 急求《上帝也瘋狂1》的影評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這確實是一部喜劇」。估計不論誰看到這部片子都會這么認為,我也不例外。但我更覺得這是一部宣傳人類學,民族學的科教片。 說實話,學習人類學這么長時間,對於究竟什麼是人類學?它的目的以及終極目標是什麼?如何開展人類學的工作?等等這些關於人類學的基本問題一直一知半解。這固然與自身以及課堂效果有關,但我覺得這種困惑更多的是由於缺乏實踐及切身的體驗。「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兩句話我可是一直奉做我的「聖經」呢。課堂上老師的框架性介紹,平時走馬觀花的讀書,確實不如用人類學、民族學的視覺沖擊來給人以印象和啟迪。 在《上帝也瘋狂》中,以布希人的活動貫穿始終。片中介紹了他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習慣;經濟、社會、心理的狀況等等一切社會上存在的情形,同時以「上帝」賜予的一件「不祥之物」可口可樂瓶子,連接了布希人與現代人,並通過布希人與現代人的接觸,交往從而表現出二者的差異,更加突出的刻畫了布希人的民族性。我認為這個瓶子的出場恰到好處,正是它是影片轉入了正題,也意味著高潮的到來。 這個「不祥之物」曾經給布希人帶來興奮與驚奇。確實,陌生的物品總是美好的。但隨之而來的則是族人為使用它而產生的從未有過的可怕的事情:爭吵,憤怒,不滿,佔有……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了,曾經的歡笑,和諧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圍坐在火堆旁的死一般的沉默…… 凱,這個「不祥之物」的發現者不得不為自己曾經的錯誤舉動負責了,他決定到世界的盡頭,把這個「不祥之物」還給上帝…… 凱的旅行開始了,他的民族性也將展示…… 現代人中存在的權利,暴力,法律,犯罪;甚至房子,汽車;更甚至連現代人本身在布希人眼中也是如此的莫名其妙,不可思議;同時,凱(布希人)的行為:獵殺村民的羊,不吃監獄的食物,對丟棄「不祥之物」的執著……也讓現代人不解。 總之,從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角度看這部片子的話,或許給我們這些初入人類學門徑的學生些許關於人類學的基本問題的了解與啟發…… 當然,我個人認為這部片子作為一部喜劇片的話也絕對是成功的,從課堂上同學們的表現以及笑聲的頻率就可得知…… 註:本來聽說W老師的課放電影就覺得不可思議,雖然同學們高興了,但身為一向嚴於律己律師的班主任來說,無異於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但看過之後才明白老師的深意,確實從這部影片,我嗅出了一點人類學的味道,那是以前所沒有嗅到過的。 再註:為什麼一個瓶子會使本來和諧的布希人產生出「可怕的事情」呢?從此我想到荀子的人性本惡論。人性本惡,但它的爆發是需要外力作用的,是需要一個「瓶子」的......
希望採納
㈦ 看完了《上帝也瘋狂》的觀後感200字
觀《上帝也瘋狂》有感--- 來自文庫
看完電影我真的非常震撼,在捧腹之餘,我覺得人類很有必要審視一下現在的「所謂文明」.「這里看起來像人間天堂,卻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沙漠.」開頭這句話看似像是在給人們介紹這片沙漠的神奇、與眾不同.其實不然,接下來的一系列片段講述了住在這片沙漠的布依人.他們十分知足、非常和善、甚至不懂得什麼是文明.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賜.更可貴的是他們沒有所有權意識.但這一切被飛行員投下的一個玻璃瓶打破了,他們認為那是上帝在跟他們開玩笑,是不祥之物,由歷蘇送到「世界的盡頭」扔掉
這部影片很巧妙的利用了對比,在南方600里的城市,這是一個現代化非常發達的城市.但這里的人們並不快樂,他們過著死板的生活,周一早上八點去上班,中間十點半有十五分鍾的休息時間.他們像是時間的奴隸,這里的學生被迫接受十幾年的教育,這里的上班族受到上司的刁難.而在北方2000里的地方發生了一場政治刺殺,他們為了權力寧願舍棄生命
其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住著善意,只是在追逐名利中、在征服自然中失去了本性,造就了所謂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的背後,是對資源的瘋狂掠奪,是硝煙彌漫的戰爭,是追逐名利的勾心鬥角,是篡改歷史,是強權霸權主義的盛行
當歷蘇站在那個美麗的懸崖邊上,一揚手,可樂瓶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然後不見.當時我就在想:或許,人類真的需要給心靈找一個居所,讓它能夠得到凈化的憩居.像布依人那樣隨心所欲的生活,與世無爭,與自然和諧相處.哪怕是回歸原始,又有何不可?
㈧ 從視聽手段角度寫上帝也瘋狂1影評
當歷蘇站在那個美麗的懸崖邊上,一揚手,可樂瓶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然後不見蹤影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這會不會意味著一輪新的涅磐?
廣袤的卡拉哈里,那麼神秘的一方空間。一群被時間所遺忘的土著人生活在那裡。他們對現代化的事物一無所知,相信他們所不了解的一切事情都是上帝的手筆。沒有近鄰,亦沒有仇敵,他們安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和睦而融洽,與世無爭。人們彼此相愛互助,共同分享。那裡雖然資源貧乏,環境惡劣,但都並不曾給他們的生存造成壓力,反而使人們更加珍惜和感念上天的饋贈。
而在距卡拉哈里幾千公里的城市裡,人們正被高科技、高節奏的生活所驅趕,利用很多「高級」的工具,如汽車,如電腦,在繁華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匆忙穿行著。逼仄的空氣無處不在,壓榨了他們臉上的笑容。
影片開頭的幾分鍾內,時空輕易地完成了這樣的轉換。並在第一時間揭示了導演的意圖:強烈的對比,讓看電影的我們不得不展開思考。
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樣的片斷:歷蘇帶著瓶子離開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飢餓,忽然看到一群羊。於是他用浸了麻葯的箭射了其中一隻;然後走過去撫摸著小羊,對它道歉,解釋自己的傷害並不是出於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發現了,對他大喊大叫,歷蘇非常自然的邀請道「你也一起來吃吧!」;小孩跑了,他以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興了;小孩帶了警察回來,警察二話不說將羊搶走,歷蘇覺得這人想獨吞,真沒有禮貌,但是也並不生氣,而是自己去找另一隻羊……
非常簡單的一個過程,將歷蘇所代表的土著人的純良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對自然有最大程度的尊重,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融入自然的一分子。他們沒有私有的觀念,只有樸素的共享意識。他們無條件的幫助別人,因為他們覺得這理所當然,他們相信平等互愛是再正常不過的人際關系。
反觀物慾橫流中掙扎奔走的現代人,種種貪婪的慾望正一刻不停的潛滋暗長著。然而我始終相信,純良的內心是人們所共有的,過去,現在,亦包括將來。正如影片中兩個士兵的手拉在一起,盡管是被迫的,卻象徵著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的仇恨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影片中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那些恐怖分子,那個偷獵的人,他們都只是丑角,而並非反角。現代人決不是被批判的對象,而是被同情的對象。他們都只是為了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上衛護著自己不受到傷害。他們的美好品質也沒有遺失掉,而只是躲藏在內心某一塊純凈的土壤,期待在合適的機會被開墾出來。我想,這也是導演所希望告訴人們的。
如同那條望不見盡頭的車轍一樣,人類的發展已經走出了太遠的距離。這一路充滿艱辛,充滿了驚心動魄,才有了今天的繁華景象。歷蘇盡管是無意識,不自覺的行動,仍沿著車轍走出了很遠。這象徵著卡拉哈里不會永遠封閉。可樂瓶子不會是唯一攪亂他們生活的東西,更多的現代化產品將不斷沖擊著他們的思想。他們終將被捲入現代化的大潮中。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那麼他們身上的美好品質,亦會被無可阻擋的力量所同化。這是令人擔憂的。但換個角度來想,美好的品質本來就不應建立在落後、愚昧、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基礎上。精神家園的最後一塊凈土不應該依靠他們來守護。
忙碌的人們啊,只要稍稍緩下腳步,就會留意到身邊有好風景。對美好人性的尋找和重建,一定也不會太難。
人,終將凌駕於物質之上。
在土著人眼中,現代人是上帝,因為他們的行為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而在現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為他們處於靈魂的本初狀態。或許,每個人都是上帝——自己的上帝。
㈨ 結合上帝也瘋狂1 2 3談談觀後感
上帝也瘋狂
原本質朴平和的卡拉哈里人,他們原本彼此相愛,彼此和睦,沒有紛爭,過著與世無爭、寧靜祥和的生活。但一切因為一個玻璃瓶子而發生了改變。
這個在文明社會被視為垃圾的瓶子,卻在卡拉哈里人的手中變成了幾乎萬能的工具,能作為樂器,能作為工具,這本身就值得文明社會的人深思。
而這件原本再普通不過的工具,卻引發了人性中「罪」的一面,每個卡拉哈里人都想使用、佔有這件工具,並且最終引發了群體中從未有過的嚴重事件——彼此紛爭,互相傷害。
所幸他們心中原本質朴的一面在最後時刻挽救了他們。他們意識到了這個瓶子雖然能給他們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但卻是引發罪惡的導火索。
面對這個瓶子,卡拉哈里人作出了一項在文明世界人看來荒唐可笑而在他們自己無比正確的決定——將這個瓶子還給上帝,回歸他們原本的生活。
看似這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卻代表了人性從質朴到罪性顯現到再回歸質朴的過程。
看似簡單,卻是人性中善與惡的糾結、紛爭。
面對這些原始卻又質朴的卡拉哈里人,所謂的文明世界的人,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桎梏又是什麼呢?
上帝也瘋狂2
除了熟悉的主角,一個能在自然環境中如魚得水卻在面對美麗女子時手足無措的動物學家,兩個猶如斗雞般見面就死磕的軍人,一群貪婪的偷獵者,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不妨深入思考下這笑聲背後被隱藏的東西。
偷獵者,代表了人類的原罪——貪婪、私慾、破壞、殺戮等等。
兩名敵對關系的軍人,因著政治立場的不同,原本無冤無仇的他們將槍口對准了彼此,甚至為了他們自己所謂的正義和軍人的職責將無辜的人捲入,並作為彼此的擋箭牌。
一名美麗的、生活在城市中的知性女子,在大自然中顯得那麼無所適從,她所引以為傲的知識、教育在自然界中幾無用武之地,她所持有的,就只有善良和愛心。
動物學家,他能在自然界中如魚得水,卻因為離開文明世界太久,幾乎不曉得該如何與他人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在心愛的人面前表達自己深切的愛意。
還是那樣淳樸的主角,卡拉哈里人基,在影片中展現給觀眾的,是對家庭、家人深切的責任感和愛。
將這些角色與主角相比,卡拉哈里人基更知道什麼才是最寶貴的財產,什麼才是更值得保護、珍惜的——家庭、家人。而這,似乎正是文明世界的人所疏忽、遺忘了的,或者是自以為珍視實則被慾望、物質、地位等所遮蔽了的。
影片的名字既然是上帝也瘋狂,那麼,不妨用聖經中的一句話作為我對這部電影感受的總結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第6章第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