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莫言觀後感
❶ 莫言的講故事的人讀後感150字以上
@老虎不吃飯飯: 作為一名講故事的人,莫言在這樣一個隆重的場合下接連講了好幾個故事。這些故事串聯到一起就是一個道德諷喻。他以一個小說家的方式而不是一名思想家的方式,巧妙地把話題緊緊地拴在了故事上。沒有故事的人是可憐的,有故事講不出來是可憐的,沒故事可講卻硬要編個虛假的故事,是可憐的。
@老虎不吃飯飯: 苦難、人性、愛、理解與寬容,是莫言演講關鍵詞,他用這種方式與世界性普世價值對接,能夠寬容彼此價值差異的人,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在不違背人性的前提下,人們應彼此寬解、尊重,而不是朝著別人扔石頭。那個被小孩子莫言及同學扔過石頭的老單干戶,在他不斷的反思中,成為他小說中的人物。
莫言說到母親的言傳身教,他說到他母親的那些細節,很真摯。他是講故事的人,所以他沒有用一種說教的方式或者用一些觀念,來講他的文學創作。而是從自己的經歷說起,用故事說話,讓人從中看到他的善惡觀,道德觀,讓人看到他內心非常柔軟的部分,這是他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印象里,莫言本人一向如此,他的書很少涉及思想、理論,而是一直用經驗說話。講話中,能看到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回顧,我想這主要是出於西方世界可能還對他有所陌生,所以有所交待是必要的。另外,最重要的是,他用很巧妙的方式,講故事的方式回答了國內或華文世界,在一些方面對他的爭議。他說,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作品,他最真實的想法都在自己作品裡,我覺得回答得很巧,也是可以理解的。采寫/新京報記者 於麗麗
莫言站在諾貝爾講台上,向全世界人講述了一個生存的和文學的故事。他用講故事的方式,表達了他對自我、人生、社會、歷史的理解,以及民間故事與現代小說的關系。莫言在演講中呈現了現實經驗轉化為藝術經驗的過程。他的故事有三個來源:一是現實的殘酷經驗,如童年的苦難記憶。二是超越殘酷經驗的愛和悲憫,如母親的愛、東方哲學的啟示。三是故鄉流傳的豐富多彩的民間傳說。這些要素,通過他個人的奇思異想組合在故事結構中。他的故事,既是對殘酷現實生活的寫照,也是超越現實的殘酷性和人的局限性的通道,更是一個存在和靈魂的避難所。由此,實現了文學的超越性。這正是文學的根本價值和精神旨歸。新京報記者 張弘
許金龍(社科院外文所學者)
他離開不了高密的熱土
大江健三郎是在學校上的大學,而莫言是在民間上的大學。他最初的文學啟蒙來自他的母親和民間傳說,他通過母親來獲得這種啟蒙。他的母親代表著當地的邊緣文化,這種邊緣是相對於主流文化和中原文化,相對於權力中心和文化中心而言。所以他始終有一個冷靜觀察的視角,能跳出來審視這種文化。
在古希臘神話里,有一個大地之子的傳說,莫言的母親是大地,只要他站在大地上,任何人和神都傷害不了他。他離開不了高密的熱土,離開了就不是莫言了。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反映高密的鄉土人情。他對外國文學的吸收,只是技巧性的東西,不構成他的血肉和基因。文學像大河,外來文化能讓他漫出一點河堤,但主流始終是由高密當地文化、地理、歷史和民間傳說所造就的。新京報記者 劉雅婧
出自搜狐新聞> 2012年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消息 供參考
❷ 莫言作品的讀後感
最近在讀一本莫言的新長篇《蛙》,這篇小說是一部徹徹底底以「人」為主題的小說,獲得了第八屆矛盾文學獎。
故事發生在山東省高密東北鄉,這是莫言許多小說中一貫用到的場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復雜的鄉村醫生,她一生坎坷的命運貫穿了整部小說。「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時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因男友逃到台灣惹上了一身罵名;在年輕時她曾是計劃生育國策的支持和執行者;人到老年時她面對「我」的超生卻睜隻眼閉隻眼。
除了「姑姑」,小說還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獅子」年輕時也曾是計劃生育的堅決支持者和執行者,但嫁給劇作家「我」之後,始終受著膝下無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壓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務」,並成功得子。在形勢的巨變下,「小獅子」從計劃生育國策的執行者搖身一變為「違抗者」,其間經歷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膽是「計劃生育」政策盲目執行下的犧牲品,也可稱之為是「傳宗接代」傳統思想的犧牲品。莫言在小說中用幾近殘酷的筆觸詳細描寫了王仁美和王膽的死,給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斷麻利、鐵面無私的形象,同時也試圖詮釋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輕時的豪言壯語與年老時的唯唯諾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變化中闡釋了生命的堅韌與堅強: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會因環境而變,因此人性的諸多因素也並非一成不變。
整部小說的結構也較為獨特,由四封長信和一個九幕話劇組成。四封長信分別代表了四個時代,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時代的隔離帶。書信體的敘事方式給小說的表達賦予了更廣闊的空間,利於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給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九幕話劇《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補充和升華莫言在小說中暗示了其標題:以「蛙」為書名,極有隱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媧」,「媧」是古之神女,化萬物者,書名是整部小說的主旨和濃縮。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說,《蛙》對人性的剖析與批判更為深刻,對社會的剖析也一針見血。通讀小說,我們能感覺到作家雖然始終在寫家鄉的故事,卻已經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類或人性的角度去寫「人」,我想這應該是許多小說作家應追求的目標
❸ 莫言的《檀香刑》的觀後感
《檀香刑》是莫言潛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力作。在這部神品妙構的小說中,莫言以1900年德國人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袁世凱鎮壓山東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倉皇出逃為歷史背景,用搖曳多姿的筆觸,大悲大喜的##,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龍活現的講述了發生在"高密東北鄉"的一場可歌可泣的兵荒馬亂的運動,一樁駭人聽聞的酷刑,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
《檀香刑》是莫言潛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力作。在這部神品妙構的小說中,莫言以1900年德國人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袁世凱鎮壓山東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倉皇出逃為歷史背景,用搖曳多姿的筆觸,大悲大喜的##,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龍活現的講述了發生在"高密東北鄉"的一場可歌可泣的兵荒馬亂的運動,一樁駭人聽聞的酷刑,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
那庫丁的後半截身體,在那裡抽搐著,沒有什麼大動作。可他那前半截身體,可就了不得了。大人,沒親眼看到的聽說了也不會相信,親眼看到了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噩夢。那傢伙八成是一隻蜻蜓轉世,去掉了後半截還能飛舞。就看到他用雙臂撐著地,硬是把半截身體立了起來,在檯子上亂蹦噠。那些血,那些腸子,把俺們的腳浸濕了,纏住了。那人的臉金箔一樣,黃得耀眼。那個大嘴如一條在浪上打滾的小舢板,吼著,聽不明白在吼啥,血沫子噗噗地噴出來。最奇的是那條辮子,竟然如蠍子的尾巴一樣,鉤鉤鉤鉤地就翹起來了。
❹ 莫言演講《講故事的人》觀後感
今天我們看了莫言爺爺的講座,我深受啟發,這些都是人生的感悟。莫言在紐約40分鍾的主題為「講故事的人」演講中,追憶了自己的母親,回顧了文學創作之路,並與聽眾分享了三個意味深長的「故事」。我看莫言爺爺說得非常流利,自己心裡也不得不感嘆:不愧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這也讓我感受到了經歷風雨才會有彩虹的美麗。莫言爺爺講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莫言爺爺演講的不是故事,是生活,莫言爺爺是以充滿智慧的語言在答問,尤其是莫言爺爺在這次演講中講的四個主要故事,各個講的都是那麼的精彩、那麼的生動。莫言爺爺主要講的是關於他的媽媽,講了很多關於他媽媽的故事、講了他最後悔的事、最深刻的事、最早的事、最痛苦的事。在這幾件事中,這位母親給莫言很多的做人啟示,如:「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看到母親挨打時絕望的神情,作為孩子沒有能力保護她,多年後遇到當年打過母親的人,想報仇時母親教育我學會寬恕別人,哪怕是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里。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母親教育了我遇到比自己更困難或更需要幫助的人,要心存愛心,人如果不是到了情非得已的時候不會放下尊嚴去向別人乞討。在這幾個故事中我深受啟發。今天莫言爺爺的講座使我進一步知道了在成功人士的眼裡,其實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❺ 楊振寧「挖苦」莫言農民出身,莫言是怎麼暫避鋒芒的
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在我們現代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從農村出來的草根明星站上世界的舞台,沒有人會因為他們曾經是農民而嘲笑挖苦,更多的是感嘆於在落後的條件下他們還能憑借天賦和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所以即使在如何艱難的條件下人們也應該不低估自己,不輕視自己,每個人都有資格成為自己的、民族的、世界的英雄。
❻ 春寒中的法國人 楊振寧與莫言探討的那段文學字有什麼作用
楊振寧不等同於或代表科學,莫言也不等同於或代表文學。說「一個科學家與內一個文學家的對容話」,這頂高帽子已經高碰天了。嚴格地說楊振寧可稱為「物理學家」,而莫言則可稱為「小說家」。
「科學與文學的對話」那是無厘頭牛逼式胡話!。
以上是說一個概念,與楊振寧和莫言的對話及內容沒有任何關系。這是需要申明的。
至於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肯定對他人會有相當的啟迪與教益。
❼ 范曾,楊振寧,莫言有什麼共同的品質
共同品質沒有看出來。
范曾是畫家,藝術水平極高,非常欣賞楊振寧。
楊振寧為人仗義,曾經為南版開大學籌款抱病在唐人街演講。而且楊振寧很愛國,為中國培養了10個以上的中科院院士。楊權振寧為人率真。楊振寧也一直維護中國的利益和面子。
莫言城府深,其作品多反映中國的陰暗面,強調中國的非人間生活的苦難,把人折磨的喪失人性。當然,也不能說莫言的思想不好,但他的作品幾乎都是這類題材,就有問題了。
❽ 開講了 楊振寧 莫言你有針尖我五麥芒讀後感
《開講啦》楊振寧、莫言: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觀後感 2013 年 5 月 19 日晚, 撒貝南主持的央視 《開講啦》 請到兩位重量級嘉賓――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莫言,令人不禁眼前一亮。本人有幸觀看了這場講課,以 下是我的感受。 一、故事內容本次《開講啦》的主持人是繪畫大家范曾,小撒則很「知趣」地躲到觀眾席中,不時機敏
詼諧地說笑調侃一下, 使現場氣氛更加輕松活躍。 嚴肅的充滿正能量的演講內容和生動活潑
的節目形式。而這次一位自然科學家與一位作家的「科學與文學的對話。「科學與文學的對 話」,是這期《開講啦》的最大看點。 范主持一開始就向楊振寧提出一個問題, 他認為英國天文學家霍金是個了不 起的人物,霍金的《宇宙》 《時間簡史》他只讀懂了十分之二,為什麼霍金沒得
諾貝爾獎? 而楊振寧實話實說: 我拒絕回答你這個問題。
但他馬上反問范、 莫二人: 「我 常想一個問題,假如今天把愛迪生請來,在 21 世紀生活一個星期,他會對什麼 東西最感新奇?」 莫言馬上搶答道:「手機!」
?真情妙悟著文章?。其實這也是科學研究必經的過程。先有?真情?,即對這 件事情的濃厚興趣,才會有努力鑽研的動力;研究中有了進展就是?妙悟?,然後
才有最終結果?著文章?。這三部曲,道盡了科研的必經之路。」。楊振寧認為, 科學研究的是宇宙和自然界中已有的現象,在探索過程中需要猜想,所以科學是
一門「猜想」的學問。他問莫言:你喜歡幻想文學,有沒有幻想科學? 當范主持要求兩位諾獎得主用最簡潔的語言談談各自的「中國夢」時, 楊振寧 說,中國最近幾十年的發展給中國人描繪了一個美好前景,我對「中國夢」的實現
充滿樂觀態度;莫言則詼諧表示:近日看到外國一家公司徵集火星移民,報名者 中中國人最多,這也表達了一種「中國夢」:到天上去!
從科學與文學的關系談到文學創作,楊振寧饒有興趣地問莫言:你說從小喜
歡講故事, 但能講故事的人未必能成文學家, 這里有兩關需要過, 一是過文字關, 1 二是選擇故事。
對這個輕車熟路的問題,莫言不慌不忙,娓娓道來:「我小時候是個愛聽故 事的小孩,聽過之後再向別人轉述,在轉述過程中會添油加醋,相當於一種口頭
創作;然後讓故事變成書,還得會寫字。我幸運地讀了五年小學,學了 500 個漢 字。有人分析,趙樹理的小說中,常用的漢字也就 500 個。小學五年級我因為調
皮搗蛋被學校開除了,在家沒書看待著無聊,家裡有一本新華字典,我背了一些 生辟的字,我小說里那些華麗的字都是背下來的。後來出來一個謠傳,說我是天
才,一本新華字典可以倒背如流,其實沒這回事兒,我一頁也背不下來……」 關於第二道關,莫言說他有一個思想轉變過程:「對一個作家來說,選擇故 事非常重要。
我早期的寫作是挖空心思找故事, 後來文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由?我 找故事?變成?故事找我?。我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我所認識的人、經歷的事,我
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慢慢變成我寫作的對象。我的長篇小說《蛙》中的姑姑, 就是以我的堂姑為模特兒,又把很多婦科醫生加上我的想像構思完成的。」
之後還增加現場提問環節,分別由三個大學生提問,非常精彩,也代表可青 年力量對科學和文學的心聲。
二、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滋養心靈總體來說對我的感覺是關於此次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走上央視熒屏,進行「科
學與文學的對話」,多數觀眾和媒體給予好評和正面報道,但也有人覺得「對話」 並無太多新意,有失大師水準。依記者看,其實是因時間所限,兩位大師未能充
分展開話題,對期待值很高的觀眾而言不夠「過癮」。 客觀來說, 九十一歲高齡的楊振寧還有如此活躍的思維、敏銳的反應和清淅 的表達,已是人中之傑,令人驚嘆;而相對年輕的莫言是位農民的兒子,從外形
到講話都保持著誠實質朴的本色,二人都是實幹家而非演說家,不能用演說家的 標准和「范兒」要求他們,但兩位大師「對話」本身,便可給人一些思考和啟示。
其一,楊振寧和莫言,一個是物理學家,一個是文學家,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同時出現在一個講台上,進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本身就意義不凡。因為我們 的媒體很少做這種高端的跨界的討論,尤其很少涉及健康、美容和養生之外的自 然科學話題,
這幾乎成了我們的一個軟肋和盲點。 記得上中學時不大喜歡數理化, 2 卻對一本十分流行的外國科普讀物 《趣味物理學》 愛不釋手, 同學之間相互傳閱,
說明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科普教育更能讓青少年接受和喜愛。 因此, 如果我們的電視中能增設科普類節目,經常邀請科學家講述自然科學
知識,配以相應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必定會吸引觀眾眼球,開發他們的智力和創 造力。 例如, 當我們的探月工程和載人飛船上天時, 請專家講述什麼是地球軌道、
失重、宇宙速度等;當社會上流傳「世界末日」論時,請專家從地球物理學角度、 從瑪雅歷法的真相來駁斥反科學的繆論……長期堅持下去,對提倡科學,反對迷
信,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素養功莫大焉。 其二, 在一個充斥著游戲和選秀節目的泛娛樂化時代,央視能開創這樣一檔
相對高端的談話節目,讓人靜下心來聆聽榜樣人物的演講,共同分享對生活、生 命的感悟,哪怕時間段不夠好,收視率不夠高,也是有積極意義的。大眾需要通
過休閑娛樂的方式來放鬆心情,舒緩壓力,但這些「快餐文化」不能給人多少思想 啟迪和審美享受,對一個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作用也不大。 以莫言為例,
做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在接受瑞典國王頒獎時為 全球所矚目的熱度, 似乎並未保持到國內, 像有些一夜成名的歌星那樣大紅大紫,
到處做節目、出鏡頭――雖然他本人很低調,沒有這樣的奢望。但多給文學開辟 一些平台,讓作家有更多話語權,卻是倡導精英文化的應有之義。例如,國內許
多有影響的電視訪談節目, 訪談對象多是娛樂明星, 很少出現作家和編劇的身影; 有關文學和讀書的欄目更如鳳毛麟角。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欄目,就可以做一個莫
言作品賞析系列節目,也可請莫言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創作過程和人生感悟, 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他作品的思想意義和文學價值。
❾ 莫言在香港大學演講觀後感 急急急急
莫言得諾獎,我作為一個愛文學的人很高興,自然也很關注他。讀了下面這篇訪談,感覺莫言是以充滿智慧的語言在答問,在說,但感覺不是來自良心的談話。智慧的談話往往八面玲瓏,似乎無懈可擊,但不如來自良心的話聽起來更讓人信服,更能打動人,也更能讓人記住,哪怕說了一些我們不愛聽的話。智慧的回答往往更像外交辭令,滴不水漏,但感覺也有些虛假。當代中國作家的生存環境特別是說心裡話的環境還是很困難的,這個我們都深有體會,所以,我們幾乎都被訓練成了在所有場合都用似乎不是我們的腦子和嘴在說話的習慣,久而久之,習焉不察,也不以為怪。但是莫言,你現在成了世界關注的人物,你現在特別是最近說的話,世界上那麼多的人包括一些有文化的人都在側耳聽你說話,你還要這么聰明地講話嗎?以智慧去寫與說,與以良心去寫與說,這是當代文學的一個大問題,很值得思考。我總感覺,莫言是一個非常有才華但也很智慧的作家,我的感受是,才華,我很贊嘆,但是智慧,成就了你,但從更為長遠的歷史長河來看,從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來看,也大大地限制了你。正如你所說,文學是人的文學,說到人,聰明的人討巧,讓人誇獎,而以心行事的人則更為本真,有時也更為動人。一般來說,能得諾獎的作家都應該是具有人類情懷的作家,而人類的相通,需要智慧,但更需要心,人心是一樣的。人同此心,天同此理啊。
❿ 作文:讀完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講稿後有什麼感想(400字左右)
服了你們老師,給你們出這么難的題目,這不是小孩子該想的,他表達的情感太復雜,或者說被人們太多復雜的解讀,都不是大人能搞明白的。
他寫的都是災難的時代,或者他自己感受過的種種苦難,我估計是小孩子的時候挨餓,給他創傷太深,同樣的事情,兒童眼裡看來就會特別殘酷,而且這種殘酷和討厭虛偽的感覺,到老不能改。
所以,他寫了一個無情但無私的世界?一個母親善良但社會虛偽惡劣的世界?你不覺得這很分裂嗎。
那些個時代荒謬,但人們的邏輯並非那麼不可理喻,跳出來看,為什麼會犯錯大體是清楚的。我不是說不存在深切的虛偽和苦難,還有人性的種種惡劣不光明的一面,政治也有骯臟的一面,就像你鄧爺爺說的,制度訂的不當,會讓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壞人趁機干盡壞事(甚至好人也能幹壞事)----------這些道理,我們全民早懂了阿!------我不知道看些精緻的怨言有什麼教益,易地易時作人,你也會同樣陷進坑裡。
我可以理解,或者說盡量理解他的苦難,但是不接受他的觀點,也不喜歡找他的文章看,我寧願要紀實文學,或者現實主義的描寫(就像那誰說的,到老了明白最好的文學是直接去寫,不要靠賣弄才氣--------我好像也明白了),不要變形,誇張和嘲弄--------不要講故事的書看。---------對了,他告訴你,他描寫的人物,原型和小說很不同的,我在意這個。
-----------------------------------
對了,他的文章原本應該是寫給我們這些國人看的,他不可能寫作時就想像到哪篇為爭取諾獎而寫-------這一點對於怎麼理解他,和他的文章,並非不重要。-----尤其是中國人,都懂得,嘛叫內外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