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廣昌觀後感

廣昌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18 07:52:31

⑴ 紅軍不怕遠征難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讀了《歷史的選擇》這本書,其中紅軍長征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紅軍為什麼要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但國民黨蔣介石仍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不顧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東北三省、進犯華北的事實,為徹底消滅中國工農紅軍,調動了100萬大軍進攻紅軍根據地,但是黨中央的主要負責人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犯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拋棄「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積極防禦戰略,與敵人拼消耗,使紅軍遭受慘重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實現北上抗日的目的,黨中央決定,紅軍撤出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長征是個奇跡。紅軍穿越草地的途中,很多戰士陷入泥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一個戰士知道自己上不來了,就摘下背上的槍,用力扔給戰友,這是一種顧全大局、不怕犧牲的精神……由於糧食不足,紅軍只得挖野菜充飢;後續部隊連野菜也找不到了,只得把牛皮帶、槍皮帶、破牛皮鞋用水泡了煮著吃。就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縱橫十四個省,跨越了萬水千山,最後勝利會師陝甘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事業的新局面。

我讀了以後,非常欽佩紅軍的頑強意志和不畏艱險的精神。想想紅軍戰士遠征,讓我想到那時候紅軍戰士在長征路上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每天吃的都是野菜和草根,上面只撒了一層薄薄的麥粉。現在再想想我們,天天不愁穿,也不愁吃,我們不能在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如果沒有長征取得的勝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這一代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以紅軍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自強、自立,創造21世紀自強、自立,創造21世紀的偉業,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當然,這很困難,因為這需要頑強的拼搏精神。

⑵ 關於七律長征電影觀後感

長征觀後感400字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在中革軍委博古等領導人實行軍事冒險主義、軍事保守主義的戰略指導下,屢戰失利,蘇區日益縮小,形勢日趨嚴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間,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悄然從瑞金出發,率領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餘人進行戰略轉移,向湘西進發,開始了悲壯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2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到陝北,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其間經過無數次激烈的戰斗。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行軍一共368天,餘下來的100天大多都在戰斗中渡過。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長征一開始就遇到了最殘酷的一仗自1930年冬到1933年夏,蔣介石在江西連續發動四次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均告失敗。他接受了過去的教訓,改弦更張,放棄了長驅直入的作戰方式,調整部署,採取"穩扎狠打,步步為營,修碉築路,逐步推進"的辦法,企圖構成包圍圈,斷絕蘇區物資來源,迫使紅軍進行陣地戰來比力量拼消耗。對紅軍來說,屢戰屢敗的蔣介石這點伎倆其實算不了什麼。只可惜此時紅軍已失去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正確領導,被王明等"左"傾機會主義者所把持,紅軍最終被-逼上了遠征的道路。1933年9月下旬,蔣介石調集了100萬軍隊和200餘架飛機,對紅軍各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他任命顧祝同為北路軍總司令,以陳誠為北路軍前敵總指揮,率領第三、第六兩路軍由北向南進攻蘇區;同時以重金收買陳濟棠為南路軍總司令,出兵兩個軍封鎖江西、廣東邊境。以所謂政治圍攻、文化圍攻、經濟圍攻、交通圍攻,配合近百萬兵力的軍事圍攻。紅軍由於受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影響,放棄了最拿手的機動靈活的戰術,與敵人打陣地戰,只能局促迴旋於堡壘之間,造成被動之勢。而國民黨軍隊依靠兵力優勢,五里一推,十里一進,給蘇區增加了不少的困難。陳誠、薛岳部逐漸佔領了廣昌、興國等地,迫使紅軍退至白水、頭陂構築工事。蔣介石看到紅軍採取打正規戰和他拼火力,越發起勁了。他又調來重炮兵到江西配合他的10個縱隊近30個師兵力加緊進攻,9月底,又攻佔了寧都等地,紅軍遭受了重大損失。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主力第1、3、5、8、9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000餘人分別從福建長廷寧化和江西瑞金、於都等地被-迫開始突圍長征。其中1軍團19880人,3軍團17805人,5軍團12168人,8軍團10922人,9軍團11538人。此外,還有兩個獨立縱隊:軍委縱隊4695人,中央縱隊9853人。經過20多天的作戰,紅軍先後突破了敵人的三道封鎖線。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西進的企圖,於11月20日任命湖南軍閥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指揮25個師的兵力,分五路追剿紅軍,同時令貴州「剿共」總指揮王家烈派出主力部隊到湘黔邊界堵截,企圖將紅軍「殲滅於湘江、灕水以東地區」,並手諭前線各部隊:「力求全殲,毋容匪寇再度生根」。紅軍長征一開始就遇到了長征中最殘酷的一仗:湘江戰役。
敵人利用寬闊的湘江構成了第四道封鎖線,紅軍前有湘江攔阻,左有廣西軍,右有河南軍,後有中央軍和廣東軍閥窮追不舍,處境萬分險惡。25日,中央軍委發布搶渡湘江的作戰命令,令中央紅軍分四路縱隊,迅速搶渡湘江,通過敵第四道封鎖線。26日,紅1、3軍團主力迅速前進,先頭部隊紅2、4師各一部於27日在廣西的興安、全州間搶渡湘江,至當日晚,紅軍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間60華里長的湘江兩岸。此時,軍

⑶ 長征觀後感400字

1933年9月至年夏,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在中革軍委博古等領導人實行軍事冒險主義、軍事保守主義的戰略指導下,屢戰失利,蘇區日益縮小,形勢日趨嚴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間,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悄然從瑞金出發,率領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餘人進行戰略轉移,向湘西進發,開始了悲壯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2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到陝北,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其間經過無數次激烈的戰斗。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行軍一共368天,餘下來的100天大多都在戰斗中渡過。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長征一開始就遇到了最殘酷的一仗自1930年冬到1933年夏,蔣介石在江西連續發動四次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均告失敗。他接受了過去的教訓,改弦更張,放棄了長驅直入的作戰方式,調整部署,採取"穩扎狠打,步步為營,修碉築路,逐步推進"的辦法,企圖構成包圍圈,斷絕蘇區物資來源,迫使紅軍進行陣地戰來比力量拼消耗。對紅軍來說,屢戰屢敗的蔣介石這點伎倆其實算不了什麼。只可惜此時紅軍已失去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正確領導,被王明等"左"傾機會主義者所把持,紅軍最終被逼上了遠征的道路。1933年9月下旬,蔣介石調集了100萬軍隊和200餘架飛機,對紅軍各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他任命顧祝同為北路軍總司令,以陳誠為北路軍前敵總指揮,率領第三、第六兩路軍由北向南進攻蘇區;同時以重金收買陳濟棠為南路軍總司令,出兵兩個軍封鎖江西、廣東邊境。以所謂政治圍攻、文化圍攻、經濟圍攻、交通圍攻,配合近百萬兵力的軍事圍攻。紅軍由於受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影響,放棄了最拿手的機動靈活的戰術,與敵人打陣地戰,只能局促迴旋於堡壘之間,造成被動之勢。而國民黨軍隊依靠兵力優勢,五里一推,十里一進,給蘇區增加了不少的困難。陳誠、薛岳部逐漸佔領了廣昌、興國等地,迫使紅軍退至白水、頭陂構築工事。蔣介石看到紅軍採取打正規戰和他拼火力,越發起勁了。他又調來重炮兵到江西配合他的10個縱隊近30個師兵力加緊進攻,9月底,又攻佔了寧都等地,紅軍遭受了重大損失。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主力第1、3、5、8、9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000餘人分別從福建長汀、寧化和江西瑞金、於都等地被迫開始突圍長征。其中1軍團19880人,3軍團17805人,5軍團12168人,8軍團10922人,9軍團11538人。此外,還有兩個獨立縱隊:軍委縱隊4695人,中央縱隊9853人。經過20多天的作戰,紅軍先後突破了敵人的三道封鎖線。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西進的企圖,於11月20日任命湖南軍閥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指揮25個師的兵力,分五路追剿紅軍,同時令貴州「剿共」總指揮王家烈派出主力部隊到湘黔邊界堵截,企圖將紅軍「殲滅於湘江、灕水以東地區」,並手諭前線各部隊:「力求全殲,毋容匪寇再度生根」。紅軍長征一開始就遇到了長征中最殘酷的一仗:湘江戰役。

敵人利用寬闊的湘江構成了第四道封鎖線,紅軍前有湘江攔阻,左有廣西軍,右有河南軍,後有中央軍和廣東軍閥窮追不舍,處境萬分險惡。25日,中央軍委發布搶渡湘江的作戰命令,令中央紅軍分四路縱隊,迅速搶渡湘江,通過敵第四道封鎖線。26日,紅1、3軍團主力迅速前進,先頭部隊紅2、4師各一部於27日在廣西的興安、全州間搶渡湘江,至當日晚,紅軍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間60華里長的湘江兩岸。此時,軍委縱隊距最近的湘江渡河點只有80多公里,如果輕裝急行軍,一天即可趕到。可是,由於山路狹窄,加之後續部隊攜帶著從蘇區運出的大量物資,行動遲緩,每天只能走二三十公里,寶貴的機會白白地喪失了。11月29日,敵人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的紅軍戰士,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與優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紅軍的阻擊陣地上,炮彈和重磅炸彈的爆炸聲不絕於耳,許多來不及構築工事的戰士們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裝備單一的紅軍要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戰斗的殘酷可想而知。但"保衛中央縱隊安全渡江"的口號仍響徹在陣地上空。12月1日,戰斗達到了白熱化程度,敵人對我發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我於半渡中。這是生死存亡的一戰,是意志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將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敵軍整連、整營的一次次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渡口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紅軍手中。至當日17時,我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拚死渡過了湘江。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勢之敵苦戰5晝夜,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4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但紅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⑷ 《客家源石城》讀後感

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的東北部,東臨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及本省的瑞金縣,南毗寧都,北靠廣昌;地處東經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南北同經長71.8平方公里。縣內多山,四周山嶺環繞,位於贛閩交界的武夷山脈中段的西側。千里贛江起源於石城縣洋地管理區的石竂崬,縣內的琴江河是貢江的二級支流。

⑸ 寫寧都反圍剿觀後感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基本情況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位於寧都縣梅江鎮背村與逕口村之間通往翠微峰道路南側,是全國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的軍事紀念館,填補了我國無全面展示我黨我軍這段光榮歷史紀念館的空白。年接待能力達30萬人次,是繼紅色故都瑞金、將軍縣興國、長征第一渡於都後又一重要的國防教育基地和軍事教育基地,於2009年2月被列為江西省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一、工程概況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佔地面積240畝,由館體建設、廣場建設、館內陳展和連接線建設共4個部分組成,總投資約1.2億元。
其中,館體建設主體工程佔地面積2486.67平方米,建築面積5855.6平方米,建築層數為地面二層,局部三層,紀念館高度為16.4米,建築合理使用年限為100年,防火設計等級為一級;紀念塔高度為30.1米,佔地面積為28.26平方米。廣場建設面積14932平方米,綠化及景觀佔地面積55438.3平方米。館內陳列展覽面積3450平方米。連接線總長2030米,設計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道I級,投7455.67萬元,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09.01畝。
二、建設情況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的建設歷程,如同寧都的蘇區革命史一樣,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
紀念館的前身為建於l970年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三次反『圍剿』歷史陳列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曾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外交部定為外賓考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參觀點,接待過國內所有省、市、自治區和國外近20個國家的參觀者,參觀者人數多達數十萬人。由於受當時經濟實力、技術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陳列館設施過於簡陋,陳列技術落後,適應不了時代的需求,社會各界要求新建的呼聲日益高漲。
2005年8月,就興建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這一議題,我縣在北京專門召開專家論證會。2006年6月,中央辦公廳正式復函省委,同意在寧都興建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
2011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搶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歷史機遇,把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建設作為繁榮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遊、提升紅色歷史地位的「一號工程」來抓,全面啟動項目建設。
為把紀念館打造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高標准建造成國家級精品館,我縣堅持高標准要求、高起點規劃,在建館之初就定位為「全國紅色旅遊一流紀念館」,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紀念館設計方案,優中選優,最後選定了全國具有知名影響力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方案,邀請到北京軍事博物館研究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聚英執筆撰寫陳列大綱,館內雕塑由中國著名青年雕塑家廖凱進行設計創作,並邀請了多批次中央、省、市黨史、軍史、以及陳展藝術專家親臨紀念館現場實地觀摩指導,不斷完善陳展工程。
紀念館緊扣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史這一主線,突出展示人民戰爭的光輝思想、紅軍將士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彰顯「雄渾、厚重、大氣」陳展特色。序廳雕塑採用圓雕和浮雕相結合的形式,前面是反「圍剿」的關鍵人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一組圓雕,後面象徵五次反「圍剿」的浮雕,虛實相間、氣韻靈動,栩栩如生。大型半景畫《黃陂大捷》、《廣昌保衛戰》,動態沙盤《紅四軍進軍贛閩》、幻影成像《寧都起義》等,採用聲、光、電等現代陳展手段,再現了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背景畫面、地面藝術塑形、藝術道具、彩塑人物營造真實戰場環境,聲光電配合再現戰場氛圍,多媒體技術模擬再現爆炸、機槍、沖鋒槍等真實戰場影像。同時,展廳內還藉助了油畫、國畫、浮雕、版畫、雕塑等其他藝術形式,豐富了展出形式、提升了展示效果的藝術性,其規模和設施可躋身全國一流場館。

⑹ 求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讀後感!

上闋描寫行軍的場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現了惡劣的行軍氣候.「漫」、「皆」二字,充分寫出了降雪之大.「雪裡行軍情更迫」用自然困難與心情的對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寫出了行軍人內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軍步伐的不斷加快,表現出行軍隊伍對困難的藐視.同時,它也給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那麼急迫?接下來可以看到,在大雪之外還有困難.「高山」、「風」、「大關」都擋在面前.然而「紅旗」意象的出現,展現了紅軍隊伍翻山越嶺的動人畫面,表現出紅軍戰士具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和一往無前的精神.下闋回答行軍的任務.作者先自問自答,故意不說透.「此行何去?贛江風雪彌漫處.」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贛江那邊風雪迷漫,可見雪還在下,遮住了遠望的視線,寫得既真實又形象.「命令昨頒」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萬工農下吉安」.原來是十萬之眾的各路大軍要一起會攻吉安.這時,作者不僅回答了行軍的目標任務,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為是十萬人爭相進軍,所以要想不落人後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這里一個「下」字,加強了工農武裝力量雷霆萬鈞的氣勢和必勝的信念.縱觀全詞,意境壯闊,感情豪放.特別是「行」、「過」、「下」三個動詞的運用,串起了整個事件的開始、經過、結尾,使動詞的獨立性與連貫性達到了高度統一.

⑺ 木蘭花廣昌路上讀後感100字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所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後感。
1.今天,我讀了...一文使我深受感觸內
2.翻開書,...幾個容字印入的的眼簾,不禁讓我想起...
3.或者引用名言開頭,在引出內容
結尾一般是:1.這片文章是我深受啟發...

⑻ 浴血廣昌觀後感300字以上

縱觀整部《浴血廣昌》,可以堪稱一部戰爭大片,影片就在當年戰爭的發生地江西撫州取景,最大程度的進行了場景的還原,而對於戰爭場面的慘烈刻畫,無論是敵機恐襲、炮火連天,還是奮力阻擊、白刃相見,格外驚心動魄如身臨其境,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聽震撼,由此更能感知戰場的慘烈,與生命的無常。
同時,影片也講述了當年流傳在蘇區的一個真實故事,圍繞賴婆婆及她的五個紅軍孫子的小人物故事展開,帶來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五兄弟前仆後繼鏖戰沙場的傳奇。在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紅軍經歷了廣昌保衛戰和高虎腦戰役等一系列生死激戰,賴婆婆的四個孫子相繼為革命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小孫子五伢子在同敵人一次次的生死較量中,也從一個膽小懦弱怕見血的農村孩子,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
兄弟情深,血濃於水,卻都難抵革命理想的號召,這也是他們能夠不懼犧牲、奮勇前進的原因。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老大為了掩護老三,慘死於還鄉團的槍下之後,老三在戰場遇到了不停追問大哥的五伢子,他忍住巨大的悲慟說:"大哥以後只能活在我們心裡了……",這里沒有豪言壯語,卻讓人淚如雨下,兄弟親情,生離死別,在隱忍與克制中,力重萬鈞。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扮演五伢子的演員楊俊生,戰台烽之前在延安看過4D電影《阿良的戰爭》,片中的小男主角阿良便是由他扮演,而此次在經歷了廣昌保衛戰之後,紅軍們也開啟了萬里長征的行程,兩個角色儼然有了人物上的重疊,看起來特別帶感。
通過《浴血廣昌》,我們既感受到了人物的命運跌宕,人與人之間毫無功利的溫情,還體會了戰火紛飛般的震撼,引出了人們發自內心的激情和感動。同時,影片所截取的"敗仗"視角,也讓我們看到了文藝作品的客觀性與進步性,也正是由於這場戰爭,紅軍在數次的反圍剿中,樹立了全新的戰略部署。因此,不僅僅是勝利有著巨大的意義,失敗,同樣是成功的要因。
在片尾,紅軍們踏上了長征之路,把所有孩子都送到了戰場的賴婆婆看著戰士們在山路上蜿蜒而遠去的身影說:"伢子們,我等著你們回來!"她的臉上是期許,也是自信,更是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了堅定的信心。這,應是整部《浴血廣昌》所傳遞的精神價值與意義所在。影片定檔於八月一日建軍節,值得大家到影院接受這場難忘的精神洗禮。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