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化學觀後感
『壹』 化學的魔力讀後感
化學的魔力讀後感
作者讓我們跟隨著化學家們的步伐,一起走進實驗室。元素各自都有什麼特點,第一個人造元素是什麼,地球的內部構造是怎樣的……元素在作者的筆下變幻成一個個美麗的天使,它們有著怎樣的奇妙組合,構成了我們所生存的宏觀世界。在本書中,作者將帶領你深入物質的內部,揭開世界的構造之謎。微不可見的原子分子,像一個個美麗的天使一樣,在造物的安排下,按照「美」的規則排列,形成了我們生存的世界——宇宙。無論是一滴水,還是遙遠的星球,無不是這小小的天使的傑作。
『貳』 求《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讀後感!急!
《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讀後感
本書是化學化工領域的專家學者為青年學生專門編寫版的一套科普書權,反映了當今世界最前沿的化學化工科技成果。化學和化學工程在人類社會中一直起著重要作用,也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現代文明離不開化學與化學工程,同時,化學和化學工程一直在不斷進步、推陳出新,為人們的想像力發展和創造力實踐提供充分廣闊的空間。這本書以及和它配合的視頻短片,可以讓讀者從科學和工程前沿的全新視角,看到不一樣的美麗化學和美麗化工。
『叄』 視覺之旅 神奇的化學元素讀後感500字
大佬們,給點分吧
哈哈哈
在城市燈光還沒有太污染天空的時候,天文學可能是最能激發人們求知興趣的學科。接下來的學科可能就是化學了。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和化學打交道,比如,鈉的焰色反應大概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
可以說,相比其他基礎學科,化學算是一種「生活的知識」,雖然系統性不如數學和物理,但是和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非常「顯見」,不像數學和物理那樣隱藏於現象之下。中學時,化學是我學得最仔細的學科,化學教課書我都會通讀,因為那些化學知識非常有趣。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中學時的化學教科書就是「趣味化學」的頂峰了,直到我前幾天看到《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這是一位收藏家寫的書,寫得很有趣味,裡面有些知識讓我耳目一新。一位收藏家為什麼會寫一本化學元素的書呢?因為他是元素收藏家!
在這本書里,除了能看到各種大塊的純金屬、各種稀土元素鑄造的硬幣外,還能看到美麗的礦石和各種過去生活中神奇的物件(例如:放射性保健品——當時的人們對放射性確實是無知。)。但是,最讓我耳目一新的還是一些之前不知道的知識。比如說,鎵的熔點是29.76攝氏度,銫的熔點是28.44攝氏度。之前我學到的是,汞是唯一在常溫下為液體的金屬,這也是為什麼汞的偏旁是「水」而不是「金」。我要是中學時知道在30攝氏度時鎵和銫也是液體,那麼我定會對此產生疑問。由於鎵的低熔點,一種鎵的合金Galinstan在-19攝氏度下還是液體,所以如今溫度計里的「汞」可能早已換成Galinstan了。而密度最大的金屬其實不是銥(此前的書都搞錯了!),而是鋨,而且這密度也是理論上算出來的,不是測出來的——完美的樣品是不存在的。而有的元素是讓元素收藏家沮喪的——因為它們很不穩定,無法制備,這些元素不一定是那些在加速器里製造出來的原子序數很大的元素周期表最後的元素,砹就是讓元素收藏者沮喪的這樣一種元素。
本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中學時我看到此書,也說不定我就去學化學了。
『肆』 (美麗心靈)觀後感怎麼寫呀
美麗心靈》是約翰-納什教授生平的傳記,或者說,一個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約翰-納什正是一個100%的天才,27歲獲得博士學位,3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平衡論(包括非合作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領域,開創了全球貿易的理論基礎,博弈論的基本原理還被應用於化學和生物學領域。 然而納什生性孤僻,言語不多,拒絕社交,與其他同學的生活格格不入。他的小學老師說他有著兩個腦袋,卻只有半顆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數學研究上,忽視了與周圍同學的相處。他的思維遠遠多於情感。當思維突破了理智,占據了意識,理智便被排擠到無意識領域。他思維中的東西便由妄想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從而導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進行非理性的幻想,思維涌現,並誇大妄想。在心理學上幻想的定義是指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作用於感覺器官時出現的知覺體驗,是虛幻的知覺過程。 納什在幻想中構建了一個室友查爾斯。在他與查爾斯的談話中說道:「我不喜歡人們,人們也不喜歡我。」「人們也不喜歡我」其實是「我不喜歡人們」的一種投射。納什孤獨、寂寞,害怕失敗並希望得到人們的認可。查爾斯便充當了一個為他解除孤獨、寂寞並不斷地認可、鼓勵他的人物。「查爾斯」這個幻想的人物說明了納什在潛意識里希望擁有朋友,得到認可。在他與艾麗西婭相愛後,他的妄想中又出現了可愛的小女孩瑪西。納什對女性情感的一無所知使他在潛意識里渴望了解女性。1952年,在美蘇對峙時,納什破解了敵方的密碼,為國防做出了貢獻後,他渴望成功,希望有所作為的思想更加地加深了。於是他又幻想出一個國防部官員——威廉-帕切爾。威廉交給他一個「任務」,這個「任務」關繫到15萬人民的安危和國防安全。於是,納什沉迷於破解報紙、雜志中的密碼。在此,他的心靈深處的理想和慾望得到了滿足。幻想中的人物往往與其本身有著沖突性。當納什了解到了危險後想要退出該「任務」,但在威廉的威脅下,他一次次地妥協了。 由此可見,妄想內容與切身利益、個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關;妄想具有個人特徵,不同於集體所共有的信念;妄想內容受個人經歷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妄想屬於思維內容障礙,是在病理的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是病態推理和判斷的結果。它與事實不符,而且也不可能實現,但病人卻堅信不移,即使經過充分的說理和有力的論證,都難於動搖他的信念。當艾麗西婭拿出納什投放在麻省理工大學的廢棄樓內的郵箱里的所有未開封的所謂的加密郵件時,納什還是不願去相信這一切都是假的,但他的內心產生了質疑,因為他對艾麗西婭的信任與愛。所以他挖著自己的手臂試圖去尋找植入手臂內的鉛管,但他沒有找到。在他接受電療時,羅森醫生說:「現在是他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他已經分辨不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了。」當納什的精神分裂症再次發作時,他放棄了接受葯物治療和電療。羅森說:「沒人能憑意志治癒精神分裂症。」他認為納什的頭腦就是心理疾病的來源,所以不可能靠頭腦中的意志去戰勝病魔。他的妻子艾麗西婭也毅然決然地站在了他的身邊,和他共渡難關。她說:「我需要相信,非凡的事是有可能發生的。」在和妻子的共同商討下,納什再次邁進了普林斯頓大學,他希望在熟悉的環境中能更好地學習人際交往。一開始困難重重,人們笑他是瘋子。幻想中的查爾斯、瑪西、威廉一直糾纏著他。但在妻子和朋友馬丁-漢森的鼓勵下,他靠自己的意志堅持了下去。他選擇忽視幻想中的人物,像飢餓者控制自己的食慾一樣,他靠意志控制著自己對數字的幻想和對未來的憧憬。納什說:「他們都是過去,每個人都會被過去所纏繞。」在他的努力下,1978年,他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1994年,得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師的鋼筆,每一支筆都代表人們對他的一生及成就的肯定。並與那年,納什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獲獎演講中,他說:「我一直相信數字,不管是方程式,或是邏輯學都引導我們去思考,但經過終生的追求,我問自己邏輯到底是什麼,誰去決定原由,我的探索……讓我從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後到了妄想症,就這樣來回走了一趟,在事業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這神秘的愛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邏輯或原由來,今晚我能站在這里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謝謝你! 」 雖然到最後幻想中的查爾斯、瑪西和威廉一直存在在納什的生活中,但他們再也左右不了納什的思想了。納什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妻子的愛與支持及朋友的幫助與關懷,在某一程度上來說治癒了自己的精神分裂症。
第一點,納什最終完成博弈論還是因為在酒吧里看到那些男士對那位美女的態度產生的靈感,如果所有的男士都去爭奪那位美女只會全軍覆沒,但如果他們有各自的追求對象那麼將是一片和諧的景象。先放棄那個最顯眼的擊破一個個小的目標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個團體中也是這個道理,不要把最高利益看的太重每個成員要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 第二點,從第一眼看到主人公納什我就感覺到他有些孤僻,心靈上缺少一些愛 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他總說自己不會處理人際關系大家都不喜歡他,但他真正做到和人溝通了嗎?他完全把自己包裹起來,整天只會研究他的那些枯燥的數學理論,是的,他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也是他想要的,但是他幸福嗎?說實話我這人事業心不強我最看重的就是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完全可以影響你生活的各個方面。第三點,不僅人際關系中需要愛 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充滿愛,愛情,友情他都有體驗 我相信只要他懂得去珍惜他的人生絕對會特別精彩的。有些東西不是你沒有而是給你的時候你卻不屑一顧。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相信都藏著一方屬於自己的天空,別試圖給自己的那片天劃上邊界 就讓它自由擴展吧,懂得分享學會與人溝通相信你那方天空會更廣闊更湛藍,讓我們一起努力給自己的心靈添加一個美麗的修飾語吧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觀後感 ,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是從心理學角度對影片的主角納什進行變態心理分析,就需要剔除該人物作為電影形象的藝術強化成分。影片以納什的精神分裂症為獨特素材,對其忐忑但卓越的一生加以傳記。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最常見的重性精神病。該病症的心理異常表現十分復雜多樣,基本特點是病人的精神活動與現實環境相脫離;思維、情感和意志行為互不協調,甚至相互分裂。會出現的病症有:思維障礙(其中包括聯想障礙、邏輯進程障礙和妄想。)、情感障礙、意志行為障礙、感知覺障礙和一些其他的異常表現。
通過對納什的分析,可發現他所患的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病症。在思維障礙方面,納什患有妄想。個人認為具體是受思維邏輯障礙影響較大的繼發性妄想。納什會對身周的事物和人有一些奇怪的聯想和邏輯推理,他是熱情的數理學家,並把自己的這份熱情和痴迷注入進了日常生活。對鴿子行為的觀察推理,對研友領帶的思考以及對男女交往的本質的發覺,等等,無不有數理狂熱的滲入。以致無形中形成了思維邏輯障礙,最終導致了妄想。納什妄想的內容比較固定,並形成了系統。納什妄想的人物主要是葡萄牙室友、國安局的威廉和室友的小侄女瑪希;內容主要圍繞國安局秘密事件展開。而所有這些都在納什讓人驚嘆的廣闊的幻想空間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妄想之外影片刻畫得最突出的其他症狀是感知覺障礙和意志行為障礙。對這些內在反應和外在表現的刻畫可以讓影片人物更加生動。影片在藝術上也達到了這一效果。納什的幻想是十分顯著和真切的。一般出現在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幻覺內容於現實生活是怪異的,兼有聽幻覺、視幻覺和觸幻覺。聽幻覺為真性,聲音清晰,主要是下達指令、威脅等,也有對自己有利的好的方面;視幻覺出現時,納什並不完全是旁觀者,大多時候他都參加到了幻覺的場面;觸幻覺在影片中比較明顯的一處是國安局工作人員給納什手臂植入晶元時他所感到的觸電感和疼痛感。當然這些都存在藝術需要的變動和扭曲。
在影片中,納什不主動參加活動,經常處於沉思之中;不與周圍的人接觸,閉門索居,不修邊幅,孤僻,脫離現實。同時伴隨一些刻板、機械、不具實際意義的動作和姿勢,如影片中僵硬地偏頭和恐懼、防衛地抱著包等。這些都是納什意志行為障礙的表現。
根據以上的病症分析,可以推導出納什精神分裂症的臨床類型——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偏執型又稱妄想型。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可圍繞某一中心思想而逐漸發展,最初可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但隨著病程的發展,妄想結構可變得鬆散而不嚴密,內容也更荒謬和不固定。這跟影片中納什關於國安局的妄想的產生和發展是大致吻合的。一開始納什很自然地置身於國安局的秘密行動中,井井有條。但在不斷地深入中,謀殺、槍戰等意外出現了,妄想不再嚴密,荒謬起來。
至於納什發病的原因,影片所提供的材料和背景較局限。首先我們無法追究其生物學因素,而這些因素至少多少存在。葡萄牙室友剛出現時,說:「當你身體水份不足,體內的循環會停止……」我敏感地認為,納什在高度緊張和專注的工作下可能造成了體內代謝異常,幻想出的人物所說的這些話可能是身體對意識的自我提醒。除去生物學因素,就心理-社會等其他因素的發病原因與機理而言,目前為止,理論和研究本身尚不確鑿,當然還是有共性特徵可談論的。
當納什第一次跟葡萄牙室友飲酒長談時,他憶及童年說:「我一年級的老師跟我說,我很聰明,但是心地卻不怎麼好。但是事實上,我不喜歡與人交往,他們也不喜歡我……」從這習影片透露的簡短話語我們來挖掘,可以發現納什與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共有的人格特徵。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從小有人格異常,容易跟別人(包括家庭成員)形成格格不入或關系失調的狀態,由此造成人際關系緊張,並發展成人際沖突,從而很可能成為引發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會因素之一。人格因素在納什身上的表現是明顯的,直至他研究生畢業、工作、戀愛、結婚,他在人際交往上一直都是單薄緊張的,很糟糕。
心理應激作為精神因素對精神分裂的發生也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心理應激會導致大腦功能的失調,從而促使精神分裂症的發生。生活事件(即在生活過程中,對人們的情緒和行為產生不同影響的事件)是造成心理應激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調查研究資料證實,生活事件發生的頻率越高,導致心理應激的可能性越多,進而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就越嚴重,造成疾病的可能性也越大。影片中從納什進入研究生院到發表博弈理論,盡管最後他取得了成功,但中間的過程中出現的「生活事件」數不勝數。納什受到同伴的嘲笑和導師的否定,把友未遂,下棋失敗,等等,這些都不斷地刺激著這顆孤獨微弱但好強的心。強烈深重的心理應激,不斷地在沉默和壓抑中積聚,直至轉化成妄想幻覺爆發出來。
至於社會、經濟因素,影片所突出得不夠鮮明。
就精神分裂症的其他起因,不少人推崇瑞士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情結」說。榮格認為,當情結作用超出自我的可控范圍時,便容易構成獨立的分裂人格。本質上,這是一個人被壓抑的潛意識進行自我抗爭的表現,是人的精神允許被壓抑的內容進入意識領域,從而擴展人格的一種自我治療的嘗試。我們無法單從影片正面了解納什的一些情結,但可從反面加以推導和發掘。對納什幻想出的三位人物的原因加以思索,我們可以泛泛地概括出一些與其相符的個人情結。葡萄牙室友的出現是被壓制在內心深處的焦慮、孤獨;渴望被認同、鼓勵等情感的呼喊,這些情感一直被意識拒絕和忽略,並被迫處於無意識狀態。葡萄牙室友正是這些情感的共鳴和發泄。
至於國安局的威廉,他出現在納什在五角大廈破解出一組高難度軍事暗號的當頭。那時納什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功,這些成功和這一次在五角大樓作出的貢獻(那些將軍感激和肯定的表現有些冷淡,我個人認為納什的內心對此是不滿意的),激起了納什的英雄主義情結。他渴望繼續為國家做出貢獻,然而國家似乎並不樂於滿足他。於是他開始了精神狀態下的自我實現。這種滿足的過程是狂熱和驚心動魄的,以至於自己深陷其中,逐漸被這股強大的情結和幻想的力量控制住,病症不斷惡化。
小女孩瑪希的出現是美好溫暖的。可憐的瑪希失去了雙親,這種可憐是納什內心的悲哀和無助的幻化。小女孩可能也是納什對自己過往已久但一直心有餘悸的童年的潛意識的補償。總之,瑪希是純潔的,無助的,需要人照顧,渴望成長強大。納什不也是如此嘛!
從心理學的其他角度,該影片還有廣多的可談之處。作為變態心理學的個案素材,小約翰•納什的一生和貢獻是可敬可感的。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知道它是一部傳記,什麼也不知道。
看到最初以為是講一個天才的愛情故事,後來又以為是一部好萊塢式間諜大片,再後來當約翰被送進精神病院的時候,我還真實得相信著查爾斯是俄國間諜,盼望約翰的妻子能夠找出真相。
直到一切漸漸露出馬腳,我才發現我陪著約翰做了一次徹頭徹尾的精神病!!查爾斯三人根本不存在!
這個世界什麼是真的,什麼又是假的呢?約翰是一個天才,那麼我要問問每一個普通人,當我們一直堅持著相信的東西被告知從未存在過,你要怎樣維持自己活下去的價值?
生活給了約翰兩個選擇——試圖證實所有的一切真實地存在著,試圖找到證據告知所有人他其實沒有瘋,他其實是真正的天才。又或者承認自己是普通一人,安靜平和地僅僅活著。
與所有人類的大腦構造相同的我,同約翰一樣,開始選擇了前者。然而這樣的結果是生活混亂不堪,傷害周圍的一切與自己的靈魂。把自己逼進更加瘋狂的深淵。可是要他把自己當作一個精神病,就這樣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地活下去,面對周圍的冷嘲熱諷,作為渺小的我們,一定覺得與其如此不如瘋下去好了。
學生時代看到的那個場景——校園的餐廳里,每一位資深的教授陸續走來,將自己的鋼筆帶著尊敬和祝福排列在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的面前。那是他潛藏在心中的夢想,即使所謂間諜工作是他的幻想,但那是他為之奮斗半生並發現的自我價值,他又如何放棄已經為之奮鬥了那麼多年的一切?他的好友查爾斯,無論是否屬於幻想的,是他陪伴約翰寂寞而尷尬的校園生涯,是他促使約翰發現了影響一生的均衡論,他要怎樣放棄這樣一個朋友?
那麼在這些亦真亦幻,充滿誘惑中的世界中,約翰還能否找回自我?到底什麼是真實的?
答案是。愛。
他的妻子,給他的信任與扶持,包容與忍耐,鼓勵與引導。她教他認識到自己的普通,教他融入社會,教他平和與妥協,教他享受人生。她告訴他不要放棄,不要回到醫院里與他的幻覺做伴,她沒有能力告訴他他將會有一天成就大業,她只教他如何一天一天地過下去。
事實上也沒有通向成功的趨勢,時間在一天一天一天地熬,人生似乎就是如此。成功的故事,並不是我們腦中所構思的那種一成不變的模式,成功人的一生,太復雜太復雜了,也許他一直都在失敗,卻在失敗中悟出了不同的東西,那麼他就是成功了。
所以當一支一支的鋼筆羅列在約翰的面前的時候,此時的畫面和他記憶中的畫面重疊,但他已看透了太多東西,終於理解了每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的心理。並不是他年輕時候所想像的那般風光。原來身臨其境和隔岸觀火有著太大的不同。
約翰的那段獲獎感言真的讓人感動,他看到了世上唯一真實的東西,愛。他懂得了這個獎項其實並不是靠對天才頭腦的執著得來的,而是平平淡淡中上帝賜予的榮耀。
當你試圖證明自己的偉大和至高無上時,你會瘋掉的,因為這世界上比你偉大的,有太多太多。然而有一天你覺得自己渺小了,那說明你已經足夠偉大,那是因為你一定經歷了常人所未經的歷程,從中體悟到平和的,愛的真諦。這個時候,上帝會給你證明的,證明你的確偉大於常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有些天才科學家瘋了,有些過得很幸福,這就是其中的差別。
我一直覺得看Russell Crowe面無表情裝酷,看久了能看出白痴的味道來。憑《角鬥士》拿到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簡直是對這一獎項權威的挑戰!直到後來看到《美麗心靈》,才知道是對他前一年工作的補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像,我有一個朋友曾和我說過他的幻想,他總是喜歡想像和她的女朋友遭遇很多困難,然後一起克服,或是女朋友突然遭遇了絕症、重大車禍變為殘疾,他默默照料她一生,有點變態,但是估計很多男人都有過這樣的幻想。《美麗心靈》就是一部關於想像力的電影,諾貝爾獎得主的想像力顯然不一般,Russell Crowe的表演精彩至極!
海報上的宣傳語尤其經典「He saw the world in a way no one could have imagined」。John Nash的世界「內外」分明,外人看來,這是一個沒有生活情趣、完全沒有想像力的書獃子(Russell Crowe刻意增肥後,他原本的「白痴」表情發揮得恰到好處),而內里,絕對是驚濤駭浪,友誼、親情、特工、國家機密、追殺,樣樣具有,他的思維組織創造了這一切,並將其最大化逼真。John Nash絕對是個富有豐富想像力的人,只是他的遐想進入了another way而已。
一個印象深刻的場景,是John Nash和一班同學坐在學校的酒館里喝啤酒,這時,進來了三個女孩,其中一個是特別漂亮的金發美女,當其他人在評頭論足、躍躍欲試的時候,Nash迅速在腦海里設計出了一個唯一能確保成功約到這個美女的公式,可他並不付諸實施,而是飛奔回寢室,將其寫在了玻璃窗上。
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光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才華,並不夠,還得有堅強的神經,John Nash盡管是個瘋子,但他絕對堅強。他用牙齒咬開手臂,發現並沒有找到記憶中特工植入的那塊晶元,這一事實告訴他自己醫生可能是對的,自己可能是瘋了,雖然無奈,也只是回應了一句「It's gone」,當最終知道他唯一的好友和他的小侄女只是幻想時,他蹲在小女孩身前說:「親愛的,我愛你,並且會一直繼續地愛你,但是我以後再也不會和你說話了。」面對小女孩的淚水,他也哭了,但流淚之後轉身離開,再也沒有和她說過一句話,設身處地地想,我自己肯定做不到,我沒有那麼堅強。
影片中有一個配角是John Nash同窗,Nash曾是他圍棋盤上的手下敗將,此人相貌出眾,風度翩翩,後來擔任了普林斯頓數學系的主任,也是在他的幫助下,John Nash以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身份重返校園,任教並研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可能也是教授的身份,著名的學者,但註定的事情是,他和成為偉大的科學家無緣了。他思考、生活的「常規化」,在一些情況下的圓滑,註定了他不能成為載入史冊的科學家。優秀的科學家和優秀的藝術家是相象的,最可貴的品質是一種接近茫然的天真,當任何藝術創作、科學研究帶上哪怕一丁點的功利,那便必然與成就背道而馳了。
我身邊也有一位科研工作者,研究目前世界上許多尚未攻克的病毒,反復地克隆、培植病毒,然後再試著用不同的方式將它們殺死,日復一日。作為一個女性,而且還是挺漂亮的女性,她幾乎不化妝,很少在意穿著,有時甚至懶得梳頭,看任何電影通常都會半路睡著,很多笑話要和她講兩遍,從不考慮手袋的顏色或香水的品牌,我總是對她說:「真沒想像力」,總之,她是個不一樣的女人。但每次她在電腦前進入沉思狀態時,我都會想起John Nash,她在想什麼呢?是一個繁瑣的公式?基因的排序?又一次對球狀病毒的屠殺?或是一個離奇的故事?畢竟我想,那是一種不一樣的想像力吧。
『伍』 美麗心靈觀後感
天才與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遙,有出色優勢時要防止負面問題的出現,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類疾病特別是精神疾病的人們,要學會理解包容別人,要培養陽光思維。特別是從事心理咨詢的職業人員,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與責任心,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藏身。
這是我觀看完《美麗心靈》這部影片後首先想到的。
我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的心理電影,並且獲得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配角, 第59屆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8項大獎。其出彩之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簡要介紹。
首先是劇情方面。
《美麗心靈》是約翰-納什教授生平的傳記,或者說,一個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約翰-納什正是一個100%的天才,27歲獲得博士學位,3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平衡論(包括非合作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領域,開創了全球貿易的理論基礎,博弈論的基本原理還被應用於化學和生物學領域。不幸的是伴隨著他的成功,一種精神分裂症已經與它如影相隨,。他是一個事業的強者,卻是現實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際,談女朋友時往往出言不遜遭人侮辱與溪落。更嚴重的是思維和感覺出現障礙,身體有被植入異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現了幻覺、幻聽與幻想。當最初看到這些劇情簡介時我沒有信心看下去了。這樣一個劇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實話說有點點平淡無奇,類似的電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里的一條船》、《典子》,基本上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除了感動之外沒什麼感覺。我所猜到的情節是這樣的:由於解密碼工作過於復雜,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們對他不離不棄,幫助他與疾病斗爭,最終病情好轉,在學校任教還獲了諾獎,大團圓結局。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納什或許是不幸的但是同時他也是幸運的!盡職盡責的醫生們沒有放棄他,摯愛的妻子沒有放棄他,大學里的教授和學生沒有放棄他,整個社會沒有放棄他!
愛情上他是幸運的!在他已經患上精神病但不很嚴重時,美麗姑娘艾麗西婭出於美女愛英雄的情愫,接納並愛上了納什。在納什發病並威脅到她的生命安全時,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棄不離,她理解丈夫不願意去精神病醫院治療的擔心,把丈夫留在身邊,在住家休養中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並頂住巨大的精神壓力支撐著一個家庭走過憂患。這又是一曲愛情挽救生命與拯救健康的頌歌,這是美麗心靈最生動的詮釋。為此,飾演妻子的女演員在該片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中佔有其一:最佳女配角獎。
當納什患病經常被幻覺引導,不自學地到自己所在學校普林斯頓大學講學時,大學同事們給予了一個精神病人相當的包容與理解,配合納什重新找回自我。影片後部,他的同行們在一個茶館紛紛把自己的派克鋼筆擺放在納什的桌前,這是對一個科學科學家最尊貴的敬意,是對一個精神病人最溫馨的撫慰,這也應該是美麗心靈的群芳譜吧。納什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與理解的家庭與大學校園里,這是精神病患者運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質戰勝疾病的客觀條件。
納什患病後,除了產生幻覺讓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實與虛假外,慶幸他有一定自知力。在親人的關懷與醫院進行葯物治療、胰島素注射和電休克療法下,他自己始終有一個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戰勝心理或精神疾病。他沒有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始終配合治療。直到老年,雖然這種分裂症沒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堅強地治療與生活,直到1994年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應該說,納什不管是事業上的成功,還是與病魔抗爭,最終主要靠他自己。來自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許是編劇與導演給我們的深層啟示。
影片取名為《美麗心靈》真是恰到好處。納什有著一顆美麗的心靈,他為了承擔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葯。並在別人的嘲笑與醫生的不贊同下,堅強地活著與心理疾病做斗爭。他的心是潔凈的,他的堅強意志使他的心靈得到美化。艾麗西婭是個美麗的天使,擁有著美麗的心靈,守護著她的愛人。面對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臨受傷的威脅,抱著剛出生的兒子,她絲毫沒有退縮,堅強地承擔起了這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納什的朋友阿芬問她:「你還撐得住嗎?」她說:「有的時候我恨納什,恨上帝。但每當看者納什並告訴自己他是我的白馬王子時,我便成了一個愛他的人,雖然這樣的時候不多,但卻足夠了。」多麼偉大的女人,至少也該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她是美麗的,她神聖的愛使她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馬丁-漢森等給予納什幫助和鼓勵及關懷的人都擁有一顆美麗心靈,他們用自己寬廣並溫暖的胸懷接納了一個有著心理疾病的人。納什、艾麗西婭、漢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愛架起了一座通往美麗心靈的橋梁。
其次從電影本身欣賞價值來看,《美麗心靈》無論是情節設計和拍攝手法都不落俗套,出乎觀影人的預想。
而羅素的精湛演技也將納什的內心世界演繹的極度逼真,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本片都可以作為電影藝術的教學片。演繹精神病患者和酒鬼是有很大難度的,也是演技派演員的試金石。原因在於,精神病患者和酒鬼不是希特勒那樣的人人公認的混球加壞蛋,他們首先是或者說本質上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病人,所以,極端地表現他們令人厭惡的表象是無法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他們的所作所為的確給人們,特別是親人和朋友帶來直接的傷害,所以,過多地以同情的心態表現他們也是不準確的。在這樣一個兩難困境中,《美麗心靈》採用了首先以主觀視角(即納什的幻想、幻聽等)進行描述,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納什幻想的世界,同時造成觀眾的錯覺,以為那就是真實的情景。然後又重回客觀視角(即納什所處的真實環境),使觀眾恍然大悟,而又深深地同情納什的遭遇。在這一過程中,羅素的領袖氣質和憂郁神情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
影片另一獨到之處在於,沒有採用慣常的大量渲染親人和朋友支持的表現手法,將重心放在羅素身上,藉助羅素的個人魅力突出納什面對困境的超凡勇氣、超強意志力和超人智力。換句話說,本片完全可以更名為《堅強心靈》或《超人之精神病患者版》,這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導演為啥選擇羅素這樣一個硬漢來演繹經濟學家納什。當然這也導致影片的致命硬傷:完美的電影,虛幻的真實,也就是說,影片本身非常成功,但是與真實的納什相距甚遠,准確地說,影片所展現出來的納什是被人為拔高和神話了。
有位名人說,世界上最難戰勝的人是自己。我在無數次的親身體驗之後,不得不佩服這位哲人的先見之明是多麼精準。人可以超越一切,卻無法超越自己。但在看了《美麗心靈》之後,在體驗了約翰•納什博士痛苦而偉大的人生境遇之後,我不得不承認,人的精神和毅力是萬能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這位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精神分裂症科學家便戰勝了自己,贏得了世上的最高勝利!他無比堅韌而美麗的心靈,為我們樹立了一座永不動搖的豐碑!
『陸』 美麗中國記錄片觀後感600字
觀《美麗中國》有感
又看了一遍《美麗中國》,再次感慨萬千,不得不為攝影師的獨特視角和中國博大的人文情懷所折服。冰清玉潔的雪山,雄奇秀麗的山川,一望無際的草原,詩情畫意的湖泊,波瀾壯闊的大海,層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機靈可愛的金絲猴,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威風凜凜的東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頂鶴,珍貴稀有的揚子鱷,如此豐富的多樣性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全面反映中國人文地理的極為罕見的優秀紀錄片。紀錄片的內容涵蓋整個中國的遼闊疆域: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無一遺漏。整部片子的背景音樂、畫面、解說詞配合得簡直是令人無可挑剔。尤其是裡面的解說詞,簡直是令人拍案叫絕。它時而俏皮,時而深沉,不經意間非常自然地引出一段哲理,啟迪著我們的思想。《美麗中國》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極為優秀的紀錄片。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被中國的魅力所吸引,還有為國家今後的發展的擔憂,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明史時間是最古老的,其人口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十三多億的人口,五十六個名族,各型各色的傳統生活方式。雖然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及環境保護問題,但還是有它最美的一面。中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中國有寬廣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僅次於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其溫差可以從灼熱高溫降到令人麻痹的寒冷,中國有雲霧迷茫的叢林庇護者稀有動物,一望無際的曠野草原及豐饒的熱帶海洋。
而如今的中國面對的是怎麼樣的環境問題?令人矚目的全世界三大酸雨區,其中之一就在中國的長江以南地區,而全國酸雨面積占國土資源的30%;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而中國每天都有500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積減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而中國年均消失天然林40萬公頃,;水資源危機,作為世界21個貧水國之一的中國,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億噸沃土付之東流;與日俱增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圍了我國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氣污染已使中國600多座城市的大氣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到1%。
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更需要我們去精心呵護,有很多稀有物種已經永遠的消失,我們就不能讓現在還存在著的東西消失,所以我們要做好自己,讓我們國家越來越美麗。
『柒』 美麗的顏色 讀後感
美麗的顏色讀後感
在今天的世界上,不知道居里夫人的恐怕不多。居里夫人,作回為一位傑出答的女科學家,曾在僅隔8年的時間內就分別摘取了兩門不同學科的最高科學桂冠——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諾貝爾化學獎,並且一生中獲得了難以計數的其他科學殊榮,可謂是智慧超群、碩果累累。《居里夫人傳》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里在母親去世3年後寫成。該傳記詳細敘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紹了其丈夫皮埃爾·居里的事跡,並著重描寫了居里夫婦的工作精神和處事態度。並描寫出了居里夫人堅定,剛毅,頑強,謙虛,視金錢如糞土的可貴精神。書中引用了居里夫婦的許多信札和日記,書的最後還附錄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獎金、獎章的情況以及她所得的名譽頭銜,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詳實的個人記錄。全書文字生動流暢,一出版就深受讀者歡迎,被譯為27種文字在世界上發行。
『捌』 <美麗人生>的觀後感不少於800字
一部令人心酸,卻又叫人笑著流淚的電影是什麼?那就是《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它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男主角圭多,在慘無人道的納粹集中營里,為了讓兒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他必須在恐怖中不停地製造歡樂,直至死亡。心地善良的義大利青年圭多和好友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辦一家書店。他遇上了一位美貌女教師多拉,經過幾次意外的「相遇」後,他們相愛並終於喜結連理。不久義大利納粹勢力強大,有著猶太血統的父子被關進了納粹集中營,而多拉為了與丈夫與兒子在一起,也毅然隨之前往。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向兒子謊稱人們在做一場游戲,避免了兒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自己卻在戰爭結束前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之下。
電影的前半部是義大利式的愛情喜劇,看著時心裡納悶:李老師為什麼要我們看這種電影?又沒談到歷史。並准備退場,可在下半集里,故事的氣氛隨之改變。前半部的喜劇與後半部的悲劇形成強烈對比,讓我有恍若隔世之感,而它們的結合所產生的笑著流淚的「化學反應」,足以打動每一個熱愛美麗人生的人們!
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當世界充滿愛的時候,人類社會到處洋溢著和平的氛圍;而當失去了愛的時候,人們將感受到污濁而陰冷。
我們嚮往著充滿愛的陽光。當我看完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以後,這種想法愈來愈強烈。
《美麗人生》是獲得奧斯卡獎的經典之作。一個有良知、有人性的人都會被影片中的故事打動,也將動情地為劇中忠貞的愛情喝彩,為潔美的母愛和純真的父愛而喝彩。
愛----是貫穿影片劇情的主線。心地善良的義大利青年圭多和貌美的教師多拉,從相遇到相識,再到相愛直至相依共結連理,成家建巢,並結出愛情的果實----天真好勝的小兒子喬舒亞,按理說這個家庭應該是幸福的,可是事與願違。
隨著義大利納粹勢力的日益強大,有著猶太血統的圭多父子,被抓進集中營。多拉為了與丈夫兒子一起,毅然隨之前往。這是什麼力量?是愛的力量,是母愛的力量!圭多將集中營的一切向兒子撒謊為游戲,而游戲勝利者的獎品是一輛大坦克。圭多為什麼向兒子撒謊?是父愛!他不願兒子的童年被蒙上陰影。……
荊棘坎坷轉映出愛的心聲,讓人生的旅途鋪滿愛的墊基吧!
《美麗人生》———最初看到片名,我以為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人快樂、幸福、充實的一生,畢竟,這樣的一生才算美麗。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確如此。影片主人公是一個風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給他的妻子與兒子帶來了快樂。然而,影片的後半部卻是講述他們一家在納粹集中營的生活。主人公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打擊與傷害,用各種謊言善意地欺騙兒子,並告訴他:「一切只是個游戲,游戲結束後,我們便可以回家。」最後,主人公為了尋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給兒子留下的並不是集中營灰暗的回憶,而是個美麗的「游戲」。 二戰結束後,有許多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人回憶往事都痛苦不堪,還有更多的人出來後患上了憂鬱症,原因就是集中營的非人生活實在太過痛苦。而主人公卻用一個游戲的名義掩蓋了這種痛苦,讓其兒子的心靈免受傷害,盡管他自己為此付出了生命。 影片中,導演用了不少誇張的手法與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現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為劇情的發展作了很好的鋪墊。 美麗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個美麗而幸福的家庭,他為他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美麗的。片中的兒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有一個風趣的父親,父親帶給他快樂,使他的人生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他的人生也將是美麗的。片中的母親有了一個快樂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兒子,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美麗。人生的美麗也不單指快樂,更強調人生的意義,人生便因意義而美麗。聰明、勇敢和善良的人們都能締造出美麗的人生。 《美麗人生》觀後感 影片說的是基多來到多斯坎小鎮追求理想與愛情,與一位小學老師朵拉共墜情網並共築家庭;但是,好景不長,在法西斯主義的政府管制下,一家人失散,被關入集中營分處三地;在這無比殘酷的環境中,基多以玩游戲的方式讓兒子保有童年的快樂與天真、讓妻子感應溫暖與希望……母子最終團聚,他自己卻死於納粹槍下。笑聲是從老爺車的剎車失靈開始的,接著,與「我的公主」幾次妙遇、叔本華意志說的妙用、有關種族優劣的妙說、驅馬闖入大廳的妙舉……凡此種種,到那個「最有教養的醫生」在危難關頭以「胖胖的、醜醜的……怎麼不是鴨嘴獸?而是鴨子!」我笑得前俯後仰,笑到苦不堪言。 一、意志所至 「如果我們把人生作為整體來看,……並且只強調它最顯著的特徵。那它的確是一場悲劇;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它的細節,它又帶有喜劇的性質」;「樂觀主義是對人類災難的一種嚴酷嘲弄」——片中基多曾幾次三番利用意志力抵達目標,也可以說這是他獲取朵拉芳心的重心所在;而事實上,他於虛空中十指翻轉的運力,與叔本華「意志是一個勇猛強壯的瞎子,他背負著一個能給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的理智、意志關系說並無關礙:基多慾望迫切的意志,因被賦予善良性與一個明智的頭腦而得償所願。意志主義曾是宗教籠罩下德國的提神劑,當它將壓抑灰暗的情緒與拘泥傳統的風尚以畸形的形態釋放出來時,也就離災難不遠了;而基多運用所謂意志力的方式與他天賦中機智善良的秉性所構成的對照也就因此鮮活起來。醫生是另一個意志代言人。這一角色自始至終迷心於猜謎:一開始,基多「白雪公主請七個小矮人吃飯,最快需要多久?」這一謎條使他放棄了美味晚餐;臨行前,他留下「如果你叫我,我卻沒有應答?」的謎條給基多且不知所蹤;而最後,當他突然再現並冒著風險與基多碰面,僅是為一個「胖胖的、醜醜的、黃黃的……」謎條求解時,我再也笑不出了。——他這個「最有教養的醫生」是一個縮影,冷漠執意而缺乏人性;從基多的眼神與嘴形中我們看到絕望,對一個瘋狂群體的徹底絕望。這一片段是我眼中的高潮,陡然起落的幅度是我未所料及的——一幕喜劇孕育在一個巨大悲劇的腹中,一旦面世便也夭折。但它畢竟存在過,盡管我對「喜劇片」這一冠名持有異議。基多這一小人物,在圖書館館長、羅馬總督與醫生面前是瘦弱的,可他卻在集中營這樣苦難的環境中,置生命安危於不顧,讓兒子相信游戲、令妻子信念猶在,這樣堅固的支撐源於生命、源於道義。 在這場游戲中,父親抱著睡夢中的他走過幽藍的巷道來到一座骨山面前——這是唯一的大屠殺場景,寂靜無聲卻寒意滲人;父親在他最後的視界中昂首挺胸、令他咯咯而笑地大踏步走過;……納粹的暴虐行徑在基多的描述中只是一場游戲,而無知幼童竟也相信這是一場游戲!還有比這更可悲的對法西斯的描述嗎?
『玖』 觀後感作文
我校會集體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禮》,心中是一片激動與期待。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神,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裡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並善良而有質量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孟祥斌,一名中國的軍人,在他的身上,我們讀懂了軍人的使命,讀懂了人間的大愛。他為了救一名落水青年,不顧自己身有疾病,不顧自己的安慰,立即跳水救人。然而最後落水青年得救了,而這位可個可敬的英雄,卻將生命舍給了冰冷和喝水。我彷彿看見孟祥斌的女兒提著爸爸的鞋用嘶啞的聲音喊叫著「爸爸,爸爸……彷彿聽見孟祥斌妻子悲哀的大叫「孟祥斌跳河救人死掉了!」在我看來他不僅是失去至親的心痛,更是對未來生活的迷惘。我們為孟祥斌鼓掌,我們被孟祥斌感動,我們為這個人民的子弟兵,為這個人民的好兒子而驕傲。感動,長存…… 「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陳曉蘭,她無私無畏地堅守醫德,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堅持,什麼是良知。陳曉蘭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她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超過20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 在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以身試針」。良知,這是白衣天使的良知,一個醫生所具備的基本良知,然而我竟驚訝地發現,在中國,這種良知竟少得可憐。陳曉蘭現在已經不能再穿上白大褂,不能她當她喜歡當的醫生,不能幫助人們救死扶傷。然而這個勇敢執著的醫生,卻擁有著高於常人的品質和精神。在全中國人的心中,她是我們最負責,最好的醫生!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我們身為中學生,無力是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 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拾』 《美麗的顏色》讀後感
殘破的棚屋,沒有通風罩,沒有精密儀器,甚至連基本的適宜人居的條件都沒有;簡陋的實驗室,一個爐子上沸騰著各種溶液,濃煙四起,居里夫人攪動著笨重的鐵條。實驗室的條件是如此艱苦!就是在這樣簡陋的實驗室卻從事著人類史無前例的大發現!
四年如一日,幾十噸瀝青里藏著一個秘密,那裡有極少量的鐳,在他們的設想中,它有著美麗的顏色。要離析出來,非常困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可是,理論上是存在的,它在,在心中!她要把不可能變成現實,可是,提煉是如此艱難!正是這種艱難才成就了偉大!成就了一個美麗的生命!
終於,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心中的那束光,在幽暗的破木棚里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這一刻,所有的辛勞都得到了回報,這一刻,夢想照進了現實,這一刻,他們熱切地凝望著這束幽藍,多麼幸福的一刻。本來這一刻應該是隆重的盛典,卻被演繹得如此寧靜溫情,正如居里夫人的一生,沒有被盛名所累,淡泊從容,為著自己內心的痴迷與快樂!
是的,只要心中有光,眼前才會有光。這一束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里天生還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
我們內心不也應該有束光嗎?不然,怎麼讓人生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