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英雄主義影評

英雄主義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20 02:14:15

① 及求《霍比特人3》影評,1500字

十七年可以完成什麼事情?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剛好夠從學前班熊孩子長成大學畢業高材生,而對於導演彼得-傑克遜而言,十七年意味著將其間全部心血壓榨成六部中土世界電影——這段時光占據了他53歲人生的三分之一,估計下輩子都別想逃離跟魔戒捆綁在一起的命運。好在這漫長的一路走來,他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群面孔陪伴:巫師甘道夫,人皇阿拉貢,精靈王子萊戈拉斯、女王凱蘭崔爾,霍比特人比爾博和侄子弗羅多,矮人王索林還有金靂,小怪物咕嚕,弓箭手巴德……以及千千萬萬世界各地的死忠粉們。
中土系列最後問世的一部電影——《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終於上映了。從承上啟下的意義上講,它像一塊色澤璀璨的拼圖,最終被嵌入兩大三部曲中間後,一幅中土世界的雄偉藍圖便完整鋪展在了眼前:111歲的比爾博是如何與甘道夫白首相見,甘道夫與凱蘭崔爾有著怎樣的難舍情愫,精靈和矮人的世紀基情為何緣定前生……整個六部電影的故事脈絡變得通透明白,絕大部分人物都將在戰場上相會。從其上周五首映日沒到下班時間票房便輕松破億可以看出,中土系列在中國大陸有著毋庸置疑的人氣。
當然,彼得-傑克遜也率領他的著名團隊再次打造出世界一流的視覺品質,場景、造型、動作、特效都極盡精美,史矛革火燒長湖鎮、精靈王子斷橋戰獸人、矮人與獸人首領冰湖對決等戰爭戲份都酣暢淋漓。雖然也有諸如群戰場面意猶未盡、原創角色與故事線略狗血、個別細節未交代完全等小遺憾,但《五軍之戰》仍是近期最值得走進電影院觀賞的魔幻史詩。
時光的意義:78年等待破土而出,17載史詩最終落幕
彼得-傑克遜在1998年宣布他將執導《指環王》並開始著手撰寫劇本,迄今已經十七年。十七年對於劇組和觀眾來說,都是一個豐厚的人生跨度。 J-R-R-托爾金去世前,一定想像不到他的小說會在出版大半個世紀78年之後,被改編成了這么受歡迎的電影——盡管早在四十多年前,連披頭士樂隊都打過把它拍成電影的主意,但只有在這個時代的這個技術條件面前,中土世界才真正有了破土而出的意義。
看看這些親切的人——十七年前,開花兄奧蘭多-布魯姆還是個二十齣頭嫩得出水兒、讓廣大花痴少女口水橫流的小鮮肉,而十七年後他已經娶過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生過了最萌的娃,淪為性向神秘的褶子臉大叔;十七年前以「魔戒的最後一位主人」弗羅多角色一夜爆紅的伊利亞-伍德如今已經晉升為製片人和唱片公司老闆,大衛雕像般的精緻臉蛋上刻下了不少滄桑;十七年前的甘道夫和薩魯曼這對歡喜老冤家倒似乎沒怎麼變,但別忘了薩魯曼老爺子已經90多歲高齡,只看他依舊氣度不凡的身影一眼,歲月如梭的無限感懷便都涌在了心裡……再看看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實現了十七年前的夢?
對我而言,《指環王》加《霍比特人》的這十七年來得要比《少年時代》更感動,後者畢竟只是十二年間劇組幾人如約而至的低碳聚會,而中土系列是連主創自己都想像不到可以完成的千人壯舉。有了這層意義以後,《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無論給書迷們留下了多少言猶未盡的遺憾,都值得被鄭重其事地在電影院里狠刷至少兩遍。
英雄主義贊歌:五種族將士一決高下,新角色帥氣搶鏡
《霍比特人3》的副片名原本並不是「五軍之戰」,而是「去而復返」。這一改動指示,本片和本系列的重心就是這場空前慘烈的多種族大混戰,因此整部電影的前一小時都在為後面一個多小時的「群架加單挑」戲份蓄勢。人類、精靈、矮人、獸人、巨鷹先後加入混戰,再加上霍比特人、巫師、哥布林、地精等等,不同種族的傑出將領一次性集齊,他們各不相同的坐騎、武器、戰甲、招式之間的對比也十分有趣。比如「高富帥」代表精靈王瑟蘭迪爾騎著尊享座駕大角鹿傲慢出場,轉眼間「土肥圓」一派矮人王的表弟便騎著一頭肥豬喜感駕到;人類驍勇,精靈輕巧,矮人機智,交戰場面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作為對上一部《史矛革荒漠》的銜接和收尾,《五軍之戰》在開場奉上了一道搶眼「頭盤」:弓箭手巴德英勇屠龍,成為拯救長湖鎮人民的英雄。巴德這個原著中並未如此顯赫的角色被空前放大,顏值和戰鬥力雙雙爆表;同樣搶鏡的還有萊戈拉斯和塔瑞爾的精靈雙人組,此二人一個是從《指環王》系列借來的人氣 「踢館選手」,一個壓根不是托爾金老爺子筆下的人物。經彼得-傑克遜一番改造,兩個身手矯健的新添角色承擔了最多耍帥功能。
大場面的勝利:千軍萬馬氣勢恢宏,紐西蘭風光秀麗宜人
中土系列有幾場著名戰役,比如《指環王2:雙塔奇兵》的號角堡之戰,《指環王3:王者無敵》的帕蘭諾平原戰,以及前傳三部曲壓軸的這場參戰方奇多的五軍之戰。《指環王》的戰爭戲曾影響很多電影,那麼這次《霍比特人》交出的答卷怎樣?
近千名穿著金光閃閃的鎧甲的木精靈出場了,迎面殺出了一支臟亂不堪卻殺氣騰騰的矮人部隊。雙方對峙、箭在弦上的某個瞬間,著實有點《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既視感。只不過彼得-傑克遜沒動用那麼多群眾演員,而是用「Massive」軟體生成了活靈活現的千軍萬馬。相比《斯巴達300勇士》或《英雄》之類的電影,中土世界的戰爭在視覺刺激上相對溫和一些,同樣屍橫遍野卻不見一抹血跡,萬箭齊發只見拉弓不見放箭,更沒有那軌跡魔性的箭雨。不得不佩服主創的是,那些演員們騎著木馬揮舞著木劍對著綠幕一通亂捅的動作在強悍特效的支持下,最終都變成了硝雲彈雨中的慘烈廝殺。
彼得-傑克遜再次玩起了點面結合,在大的戰爭戲中插入怡然自得的矮人王索林、貪財怕死的長湖鎮人作為諷刺對比;調節氣氛的梗也必不可少,索林和阿索格的冰湖智斗就十分搞笑,讓人想起《指環王》大戰中萊戈拉斯和金靂打情罵俏那些日子。
與慘不忍睹的戰爭場景相對,紐西蘭的秀麗風光仍舊是片中最動人的存在。冰川下的普卡基湖,末日的象徵魯阿佩胡火山,還有天堂般美好的霍比屯—— 它讓比爾博暢想未來家園後院里一棵橡樹的成長時,響起了那首讓老《指環王》迷要熱淚盈眶的曲子,《Concerning Hobbits》,好像甘道夫就要款款走來,微笑著說聲,嗨。
《霍比特人》跟《指環王》系列不同的是有了3D版,還有了48幀版,更利於展現紐西蘭重巒疊嶂、水域湖泊景緻的廣袤秀美。
遺憾也有:故事底蘊不及《指環王》,戰爭呈現虎頭蛇尾
《五軍之戰》位居系列六部的要塞位置,也留下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遺憾。首先《霍比特人》跟《指環王》整體相比,故事厚度就很不一樣,《霍比特人》原著只有一本小說,彼得-傑克遜原本計劃拍成兩部,後來才決定再抻出一部,而《指環王》有三本,可以取材的故事要多得多。
這樣一來,電影版《霍比特人》就不得不獨創一些新的角色和線索來填充,最明顯的就是精靈女漢子塔瑞爾的誕生,她肩負了跨種族三角戀的樞紐重任,苦口婆心地告誡精靈王法海你不懂愛……相比《指環王》里阿拉貢與精靈公主、甘道夫與精靈女王之間微妙又唯美的感情,塔瑞爾和矮人奇利之間的戀情發展實在有些狗血。目測對於因塔瑞爾加入而不得不被削減的其他人物關系與情節,原著黨們又要吐槽一番了——
《指環王》系列的萊戈拉斯和金靂這對曠世好CP既然都在《霍比特人2》里被一句玩笑話提出來了,為嘛不讓王子跟「岳父」索林好好聊聊?大夥擠破頭搶了半天的阿肯寶鑽最後落誰手裡了?塔瑞爾不好好跟著王子跑腿偵查,偏要打腫臉充胖子解救屌絲老情人,以至於瑟蘭迪爾和甘道夫被曬在一邊,好像戰場逃逸的窩囊廢。豆腐啊豆腐,你手裡那可是魔杖不是拐杖,從頭到尾打怪都沒用一下,對得起道具師嘛?
還有問題就是,群架剛打沒多久,卻因為要表現眾多個人英雄而令整體氣數散盡,不見各個利益團體之間的縱橫捭闔,不見什麼精妙的八門金鎖陣,只簡單呈現為「好人」和「壞人」之間的蠻力對抗,所謂「五軍之戰」的復雜性挖掘得仍然不夠,有點虎頭蛇尾的嫌疑,差了一口氣。以及,精靈女王藍臉那段太嚇人,會嚇到小朋友。
其實,還有很多細枝末節的疑惑在等待解答,給出答案的可能是未來問世的加長版DVD,也可能是彼得-傑克遜的親自歸來——誰說不可能呢?當初拍完《指環王》三部曲時,他自己和所有人也一度以為他再也不會回來了。別忘了,托爾金還有一部遺作《精靈寶鑽》,還有無數懇切挽留的影迷。中土世界的大門總有一天會重新開啟。

② 電影敦刻爾克專業影評2000字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三個時間圈分別以故事為圓心按照自己的節奏轉動,跑的最快的秒針最早與分針交匯,所以三架戰斗機從遊艇上空掠過,船長Dawson光靠聽就知道飛來的是什麼。隨後分針也與時針也有了交匯,遊艇船長Dawson救起坐在沉船上的陸軍Cillian Murphy,陸軍說是魚雷擊沉了船,這也是為什麼過了幾幕代表一周的那圈轉的最慢的時間軸才講魚雷擊中運兵的船。三根指針按照自己的速度時有穿插,最終三根指針重合,三個故事環終止轉動。而整個配樂中表針走動的滴答聲貫穿全程也完美配合了這種表盤式的敘述方式。第二遍看下來不得不感嘆這種精準的時間運用簡直比畫面表現出的剋制還要剋制,導演大概強迫症晚期了吧,如果說前幾部電影諾蘭能夠完美的運用時間的話,這一次他則真正做到了把時間可視化,時間是像空氣一樣存在與周遭卻又最不容易被塑造成型的東西,諾蘭幾乎每一部電影都在和時間較真兒,但這次他乾脆讓整部電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表盤呈現在屏幕上,估計以後不幹導演的話諾蘭會去造表吧……

關於配樂
影片塞得滿滿的音樂不論對於只看了一遍還是刷了好幾遍的人來說都是影片不得不談的一個方面,這一點當然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這里想說的並不是配樂的合理性或者配樂有多好多不好,而是影片結束前的一個留白,就是Tommy上了火車,對面的人想跟他說話,他卻只是縮在座位上睡著了,這幾秒是完全沒有一點音樂的,或者說完全靜音,整個影院的人到這里理論上應該鬆口氣才對,但在這幾秒的安靜里連周圍觀眾的喘氣聲音都聽不到。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停頓,這讓我想到繪畫的留白或者法餐精緻的擺盤。對於每一幀都塞滿音樂的影片配樂來說突然留出一個缺口應該是一件做不好會顯得唐突的事,好在這一處時間算的非常精準,三個時間點交匯完畢,表盤停了下來,滴答聲停止,大樂章謝幕,不再有緊張的時間壓迫感,一覺醒來噩夢已然過去。所以我並不認為這部影片音樂滿到溢出來,給觀眾在激烈情節處足夠的試聽震撼卻又在該停住的地方毫不猶豫地當即停住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③ 影評人心中的影史十大經典電影

1. 9.0 The Godfather (1972) 117,111 教父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里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教父」有三個兒子:暴躁好色的長子桑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剛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教父」是黑手黨首領,常干違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
劇照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一個准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索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索洛佐劫持了「教父」的養子、家族參謀顧問湯姆·黑根, 並派人暗殺「教父」。 這是教父一生中遭遇的第二次襲擊.第一襲擊在電影中只用幾句話就草草帶過,而在小說中卻是這樣敘述的:一個小刺客抱著必死的決心沖進教父的房子並向教父投出了炸彈,教父因此受了傷而那刺客也被亂槍打死.
「教父」中槍入院。索洛佐要湯姆哈根設法使桑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桑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卻發現醫院里沒有一個人,原來是警方亦和索洛佐串通一氣,把醫院的保鏢全部趕走。於是在醫院里展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的斗爭,最終保住了他父親的性命。各家族間的火並一觸即發。索洛佐和警長要求和邁克談判。因此邁克趁機想出計劃殺掉索洛佐和警長。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索洛佐和警長。
邁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裡他娶了美麗的阿波羅妮亞為妻,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黨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桑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賣,在高速公路收費站被巴西尼家族的人槍殺。「教父」傷愈復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
劇照買的保鏢法布里奇奧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倖免於難,卻痛失愛妻。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
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桑尼報了仇。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醫生把康妮帶走,讓旁人認為她得了精神病。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邁克·柯里昂 。

2. 8.9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143,145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月黑風高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本想用槍殺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最終沒有下手。然而一個不幸的巧合發生了——那晚另外有一個人槍殺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於是安迪被指控為謀殺,並獲判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渡過餘生。
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現在已經成為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能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會賭誰將在第一夜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
長時間以來,安迪幾乎不和任何人接觸。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石錘,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橫版海報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作為交換,和他共同工作的犯人每人得到了3瓶啤酒。喝著啤酒,瑞德猜測安迪只是借用這個空閑享受短暫的自由。
一次查房,典獄長拿過了安迪的聖經,卻沒有翻開便遞還給他,並告訴他「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獄長沒想到,所謂「救贖之道」真的就在其中。隨後,他被派去當監獄的圖書館管理員,為了爭取圖書館的圖書更新,他每周寫一封信,為圖書館的擴大而努力著,六年後,他實現了願望。同時,他開始幫助道貌岸然的典獄長洗黑錢。並且為監獄其他獄警處理其他涉及經濟和稅務事項所需的文件。
幫助安迪的錘子60年代,小夥子湯米因盜竊入獄,很快成為安迪和瑞德的好朋友。安迪認為湯米頭腦聰明,很有底子,決心教他學文化,讓他出獄後能用正當手段謀生。很巧的是,湯米在來肖申克服刑前,在另一個監獄呆過,而且從當時同牢房的一個犯人的口中得知了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獄長以不可能成功為理由拒絕了安迪,安迪為此與獄長爭執,獄長對他說別忘了自己是什麼身份,且將安迪關小黑屋一個月。這一個月中,獄長謀殺了告訴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的湯米,到了安迪出小黑屋時又以湯米因逃獄而被獄警殺死的理由欺騙安迪,但安迪知道湯米是被害死的。獄長又給了他一個月,並叫他好好思量該怎麼做(其實就是想讓他繼續幫他洗錢)。因為他一方面擔心灰色收入曝光,另一方面他也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行動之前,他給瑞德說了些「奇怪」的話,叫瑞德如果哪天出獄了就去一個地方,那裡會有他留給瑞德的東西。安迪通過努力成功「越獄」,他的越獄工具就是那本聖經裡面的「救贖之道」,那把藏在書里小小的石錘(書里被雕刻出一個剛好用來放石錘的凹槽)。他領走了幫典獄長洗的那些錢(分別去了12家銀行共取走370,000美元),並且將典獄長涉嫌貪污與謀殺的證據寄給了報社。隨後,大批警察和記者蜂擁來到肖申克,絕望的典獄長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里,最後開槍自殺。
安迪越獄是通過自己挖的隧道到達排污管,再爬過排污管到外面的小河(影片中還給了逃跑路線特寫,並用三種計量方式來描述排污管的長度:500 yards;the length of five football fields;half a mile,而根據目測至少1Km以上,這幾種描述特別聲明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安迪好不容易越了獄,又做了一件堪稱傳奇的事,詳情參閱美國個人英雄主義。
當瑞德獲得假釋、出獄後,他找到了安迪為他留下的禮物——一疊面值50的美元和一封信,信裡面是說到關於「希望」的事,也是該電影的主題,因為在獄中瑞德認為「希望」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而今天安迪證明給他看,「希望」應該存在,並在信中叫瑞德去墨西哥找他,瑞德克服了假釋後的心理危機,找到了安迪。兩個朋友最終相遇。
3. 8.9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96,833 指環王III/魔戒III:王者歸來 (三部連貫起來看更爽,不過就是超長)
比爾伯.巴金斯是位年事已高的哈比族人,在110歲生日那天,他決定離開故鄉,並將所有財產都移交給他的侄子弗羅多.巴金斯。不過,比爾伯唯一難舍的是一隻可以讓持有者隱身的魔戒,可據他說這只不過是個不值錢的小玩意。哈比族的守護者——灰袍巫師甘道夫卻對這戒指起了疑心,他拚命研究大量的史冊,結果證實他最大的恐懼已經成真了。他把他的發現告訴了弗羅多:
數千年以前,黑暗魔君索倫打造了力量之戒。他將其中三枚戒指送給精靈王,七枚送給矮人貴族,九枚送給人類。而索倫在暗中更鑄造了一枚至尊魔戒,它擁有奴役全世界的力量。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全世界都籠罩在黑暗中。精靈人類聯盟向索倫以及他的半獸人大軍宣戰。聯盟雖然犧牲慘重,但成功地將索倫趕回魔多,也就是他最後的根據地——末日山脈。困獸猶斗的索倫被迫親自上陣,在戰場上殺死了人類皇帝伊蘭迪爾,並且粉碎了他的納希爾聖劍。繼而,伊蘭迪爾的王子埃西鐸拾起聖劍的碎片,用它砍斷了索倫的手指,將至尊魔戒奪走。失去力量的索倫當場灰飛湮滅,部隊也跟著四散奔逃。
戰斗結束後,精靈王艾隆德建議埃西鐸將魔戒丟入末日山脈的烈焰中,將其徹底摧毀。但埃西鐸受到魔戒力量的蠱惑,決定留下魔戒。他很快的發現,這只魔戒可以讓他獲得隱形的力量,但只要一脫下戒指,這種能力就會消失。半獸人部隊發現了解除隱形的他,趁機將他擊斃。魔戒隨之落入安都因河之底,在該處沈寂了數千年之久,直到格魯姆成為它的新主人。
和之前那些魔戒的持有者一樣,格魯姆同樣受到了魔戒力量的蠱惑。他原來是個外型和哈比族類似的生物,但魔戒墮落的力量讓他的心智扭曲,身體變形。他最後躲進了迷霧山脈的半獸人巢穴中,直到巧遇比爾伯.巴金斯為止。他並不知道,全世界的命運就掌握在他手中。
在比爾伯的生日宴會之後,甘道夫告知弗羅多:黑暗魔君索倫已經知道他的魔戒落在哈比族的手中。索倫正在重新建造要塞巴拉多,集結無數的半獸人,准備以大軍奪取魔戒,並且征服全世界。他還告訴弗羅多,魔戒的力量會讓持有者墮落,最後只有死路一條。要摧毀魔戒,一定要將它投入原先鑄造它的烈焰中;那也就是位於索倫老巢的末日山脈。
於是,弗羅多在忠實的夥伴山姆懷斯、梅利和皮平的陪伴下,踏上了毀滅魔戒的征程。一路上,他們不斷遇到索倫的爪牙——黑騎士(這些騎士也被稱為戒靈)的圍追堵截,還遇到了居心險惡的白袍巫師薩魯曼的囚禁和可怕的炎魔怪的襲擊。幸而有著俠客阿瑞剛、精靈公主愛雯、人類戰士伯羅邁爾、精靈女王格蘭瑞爾以及精靈萊古拉斯、矮人金利和甘道夫巫師等正義力量的保護和幫助,弗羅多他們的魔戒遠征隊才一次次地化險為夷。但是,真正能阻止弗羅多毀滅魔戒的,是魔戒本身:魔戒的鼓惑力量使弗羅多眾叛親離,同時也使弗羅多自己越陷越深……
護戒聯盟繼續他們的護戒之行,只是凶險更多。精靈族與人類的聯盟將遭遇到黑魔法獸兵,以及白衣術士薩茹曼邪惡魔法的雙重挑戰。最為緊要的關頭。上一集中已經死去的甘多夫再度現身,並且已從灰衣法師升至法力更高的白衣法師......
隨著最後的戰斗的加入以及黑暗軍團的集合 ,甘多夫迫切的想把岡多的殘兵舊部重整旗鼓。甘多夫得到了羅翰國王塞奧頓的幫助,人類的力量伴隨著勇氣和那種充滿熱情的忠誠,他們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考驗。但是伊奧溫和merrt藏在暗處,無法與岡多的敵人相抗衡。
面對這種種損失和不利,他們繼續沖鋒在戰斗的最前列,他們靠著一種忠誠和目標使得黑暗魔君索倫變的忐忑不安,心煩意亂。並且給了魔戒的守護者一個機會去完成他的請求。他們剩下的期望就是和弗拉多一起跨越狡猾的敵人的地界去把魔戒扔到末日山脈的火焰中。
離最後的目的地越近,弗拉多的負擔就越重,他必須依靠山姆·甘姆齊和古魯姆。魔戒會在這過程中來測試弗拉多的忠誠,本性以及他的人性本身.....
4. 8.8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68,829教父II
5. 8.8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30,139 七武士
日本戰國時代,一個滿目荒涼窮山惡水的山村裡,每年麥收的時候,都會遭到強盜的襲擊。這一年,村民們決定僱傭七名武士來保衛他們的村莊和收成,七名武士分別是勘兵衛、久藏、勝四郎、五郎、七郎、平八和菊千代。武士勘兵衛是個步伐矯健、作戰經驗豐富的人,他負責指揮全村人進行防禦准備。在突襲強盜老巢的行動中,武士久藏和菊千代殺死三名強盜。但武士平八卻倒下了。武士和村民們手握鐵鍬、竹矛死守村莊,巧妙擊退了強盜的一次次進攻,但在抵抗中片山五郎兵衛戰死。決戰之日,13名強盜騎馬沖入村莊,格鬥中,強盜用火銃擊中了久藏。菊千代懷著憤怒和仇恨殺死了最後一個敵人,自己也因中彈倒地而亡。強盜終於被盡數殲滅,但村民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七名武士最終陣亡四名,留下墳冢上四把武士刀刺入天穹。大戰過後,武士們離開村落,武士中的首腦人物勘兵衛不禁感嘆:「這也是場敗仗……贏的並不是武士,而是農民。」
本片可說是日本名導演黑澤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時代劇。導演黑澤明雖然意圖將這部片子拍成徹底的娛樂動作片,但事實上,整部作品仍充分流露著黑澤明式的人道精神。
6. 8.7 Casablanca (1942) 64,227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巴西,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里克咖啡館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這個偏
僻的小城現在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人們從法西斯鐵蹄下的歐洲各國來到這里,因為在這里能弄到出境護照,取道里斯本到美國去。不過,代價極高。為了出境證,這兒每天都在發生悲劇。
一架德國飛機載著秘密警察頭目司特拉斯少校降落在卡薩布蘭卡。當地的法國警察局長雷諾上尉前往迎接。原來,前不久,兩個德國信使被殺,他們身上帶的兩張戴高樂將軍親筆簽名的護照被人取走。司特拉斯此行為追查此案;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跟蹤一個捷克左翼運動領導人——維克多·拉斯羅。
雷諾向他報告,兇手已查明,今夜將在一個飯店當眾逮捕他。司特拉斯命令雷諾決不能使拉斯羅離開卡薩布蘭卡,這對德國政府來說是頭等重要的事情。
卡薩布蘭卡機場附近,豪華的咖啡館店。顧客盈門,歐洲人,非洲人,亞洲的土耳其人。黑人樂師山姆坐在鋼琴前,邊彈邊唱。尋歡作樂者們的議論中心卻仍是護照。一個漂亮女人:「以往我想要一所戛納的別墅,現在我只想要一出境護照。」一個男人:「弄不到護照,我只有死在卡薩布蘭卡。」只有飯店的主人里克,顯得那樣冷靜淡漠,獨自坐在桌子邊。
專事倒賣出境護照的猶加特來到里克跟前,取出了裝有兩張通行證的信封,要里克代為保管。他告訴里克,兩個德國信使是他殺的。今天倒賣出去,發筆橫財,他就離開這里。里克盡管不喜歡此人,但還是默許代他保管,並把通行證放在山姆還在彈的鋼琴後蓋里。
猶加特剛離開,雷諾來了。他告訴里克,拉斯羅已來到卡薩布蘭卡,要里克不要做感情主義者。司特拉斯知道里克在歐洲和北非都參加過反法西斯戰爭。他要里克這次能站在德國一邊,阻止拉斯羅離開這兒到美國去。里克拒絕了:「你們的職業是政治,我的職業是開酒店。」
猶加特被警察抓走後打死了,在他身上,沒有搜到那兩張護照。拉斯羅和妻子依爾沙走進飯店。依爾沙發現正在彈鋼琴的山姆很臉熟,山姆仔細地打量了一會兒才收回目光。一個男人隨之而來,以要拉斯羅買下一枚戒指為掩護,與拉斯羅接上了頭,約定見面地點。接著,司特拉斯和雷諾也來到他們桌邊。拉斯羅拒絕與司特拉斯多談,雷諾只好以地方警察局名義邀他去一次警察局。此兩人走後,拉斯羅應約去會賣戒指人,知道猶加特已死,護照無指望。依爾沙獨自一個留在餐廳,聽著山姆彈琴。終於,下決心上前與山姆打招呼。山姆沒料到會在這兒碰上依爾沙。在依爾沙的請求下,山姆和依爾沙一起邊彈邊唱起《時光流轉》。里克發現了伊爾沙,變得與往日不同。深夜,漆黑的飯店裡,顧客都已離去。山姆輕輕地彈著《時光流轉》,里克陷入了往事:巴黎,里克和依爾沙依偎著,在大街上,在塞納河的汽艇中,在豪華的飯店裡。里克幸福地微笑著:「為什麼我這么幸運,會遇上你?」依爾沙告訴里克,她曾經愛過一個男人,可他死了。後來,她遇上了里克,愛上了他。一輛宣傳車打斷了這對戀人的呢喃。德國軍隊正在向巴黎推進,幾天之內便將佔領巴黎。
飯店裡,山姆在鋼琴上彈著《時光流轉》,街上的喇叭在播送蓋世太保的囂喧。山姆和依爾沙知道里克是德國納粹懸賞捉拿目標,勸他馬上離開巴黎,里克建議三人一起走。講定在火車站碰頭。分手時,依爾沙對里克說,無論怎樣,她都非常愛他。火車站前,里克在風雨中焦急地等著依爾沙。山姆來了。交給里克一封依爾沙的信。里克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中寫道:「我不能和你一同走,也不能和你再見面了,你一定不要問為什麼。只要相信我愛你。」雨點打在信紙上,字跡模糊了……
依爾沙出現在正在回憶往事的里克面前。里克這才發現,山姆正准備回家。他冷冷地對依爾沙說:「我們已停止營業。」 依爾沙想找里克談件事,但里克卻質問她為什麼要到卡薩布蘭卡來,還告訴她,自己的心已被高跟鞋踢傷。依爾沙想解釋,里克不想聽。拉斯羅和依爾沙應邀來到警察局,司特拉斯要拉斯羅供出歐洲各國地下抵抗組織的領導人,答應給他們發護照。拉斯羅回答得很巧妙:「在集中營里」。拉斯羅和依爾沙找到黑市頭面人物弗拉里,想花錢買兩張護照,弗拉里告訴他們,只能賣一張,因為拉斯羅是德國當局控制對象,沒人敢賣護照給他。弗拉里還告訴他們,猶加特的那兩張特別通行證估計在里克那裡,雖然警察局曾去搜,但沒搜到。他建議拉斯羅去找里克幫忙。但里克卻很冷漠。拉斯羅問他原因,里克要他問問自己的太太。正在談話,飯店裡的德國人唱起了法西斯軍歌。拉斯羅到樂隊前指揮起馬賽曲,周圍的人都唱了起來,壓住了德國人的歌聲。司特拉斯氣急敗壞,命令雷諾立即查封里克飯店。晚上,依爾沙又來找里克,要他交出通行證,里克不肯。依爾沙又以舊情要求他,他還是不理睬。依爾沙無奈,拔出了手槍。里克取出了通行證,卻又說,只有開槍打死他才能辦到。依爾沙手中的槍掉了下來。她向里克傾訴了當時離他而去的原因。她和拉斯羅結婚剛三個星期,他就到布拉格去了,不久,傳來他被捕死亡的消息。後來,她與里克相遇相愛。可就在她要和里克、山姆離開巴黎時,臨去火車站前,忽然接到拉斯羅朋友的電話,說拉斯羅還活著,而且就在巴黎郊外,正在生病。她雖然愛里克,但不能扔下拉斯羅不管。里克明白了一切,決定幫助拉斯羅。雷諾因為拉斯羅參加秘密集會,決定逮捕他,里克知道後幫他出主意:待拉斯羅拿到通行證後再逮捕他。這樣雷諾可以一舉兩得立功,里克也可以帶著漂亮的依爾沙到美國去。雷諾同意了。
拉斯羅在飛機起飛前幾分鍾來到飯店,拿到了通行證。他要將十萬法郎給里克,里克不要,說他去美國用得著。正在這時,雷諾突然出現,宣布逮捕拉斯羅。拉斯羅感到意外,里克卻掏出手槍對准了雷諾,要他給機場打電話:不得留難拉斯羅和依爾沙。雷諾卻將電話打到德國領事館,盡管不便講清,司特拉斯卻已明白事情不妙,帶了警察直奔飛機場。里克逼著雷諾在通行證上簽上拉斯羅和依爾沙的名字,雷諾和依爾沙卻很驚奇。里克對依爾沙說:「我們將永遠記住巴黎。你來卡薩布蘭卡以前,我們的甜蜜記憶消失了,昨天夜裡我們把它找回來了。」 飛機的馬達發動了。司特拉斯沖進了機場。當他知道拉斯羅已上了飛機,便企圖打電話阻止飛機起飛。里克用槍指住他,司特拉斯依然拿起電話機撥通電話,里克的槍響了,打死了司特拉斯。尾隨而來的憲兵剛剛趕到,雷諾卻命令憲兵去把往常的嫌疑犯都抓起來。
飛機起飛了。雷諾對里克說:「你不但是感情主義者,你也變成了一個愛國者了。」里克說這正是重新開始的大好時機。雷諾表示希望里克離開卡薩布蘭卡,隱匿一段時間,交通他安排,里克說起10萬美元的賭約,雷諾說他們倆馬上用得著了。
7. 8.7 Schindler's List (1993) 94,598 辛德勒名單/舒特拉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地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1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1908年4月28日出生於現捷克境內的摩拉維亞。二戰初期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色、會享受,是當地有名的納粹分子中的堅定分子。他很善於利用與沖鋒隊頭目的關系攫取最大資本。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這位精明的發戰爭財的辛德勒在他新創辦的搪瓷廠只僱用紐倫堡種族法中規定的犧牲者。這些人得到搪瓷廠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暫時的安全,沒有受到殺人機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在他那兒工作的人都受到從事重要戰爭產品工作的保護:搪瓷廠給前線部隊供應餐具和子彈。
到了1943年,克拉科夫猶太人居住區遭受到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破滅了。他早就知道德國人建造的火葬場及煤氣室,早就聽說,浴室和蒸氣室的噴頭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氣。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更多地保護猶太人免受奧斯維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這批猶太人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納粹的迫害。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比爾肯利時,他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1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他,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其中一人敲掉自己的金牙,他人把它打製成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鐫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Save one life,save the world entire .(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挽救了整個世界。)」辛德勒忍不住流下眼淚。他為自己還有汽車和一顆金質胸章而懊悔,因為這樣的一顆如果將它賣掉的話至少可以多救出一兩個人,這樣的一輛汽車賣掉的話至少可以多救出十個人。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自己一切所能。他在戰爭期間積攢的全部錢財,都用來挽救猶太人的生命。
戰後,辛德勒在瑞士的一個小鎮隱居下來,身無分文,靠他曾經救助過的猶太人的救濟生活。過了幾年,辛德勒在貧困中死去。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影片結束時,是辛德勒的墳墓,那些在戰前曾經獲得辛德勒救助,而幾十年後已步入暮年的猶太人,以及他們在片中對應的演員一起走過墳墓,都在墓碑上放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的石塊作為敬禮。
8. 8.7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152,097 指環王I/魔戒I:魔戒現身
9. 8.7 Star Wars (1977) 130,346 星球大戰
銀河共和國被發生在銀河系中的叛亂推翻,以大莫金為最高統治者的銀河帝國開始統治銀河系。銀河帝國建立了一個威力無比的「死星」以鎮壓反抗者,銀河帝國的各星系居民飽受暴政之苦。奧爾德蘭行星的麗亞公主潛入帝國基地,偷走了足以摧毀暴君的秘密武器——「死星」[1]中心結構資料,但卻被發現行徑,在沙漠行星附近被帝國軍俘虜。公主將數據輸入機器人R2的計算機中。公主的機器人R2和C3P0逃到了沙漠行星,在年輕人盧克的幫助下找到了吉迪族的老武士、反抗帝國的戰斗中僅存的絕地騎士克諾比,並向他求助。為了給被帝國軍殺害的親人報仇,盧克決心和克諾比一起行動。他們搭乘梭羅船長的運貨飛船來到已被死星毀滅的奧爾德蘭星球所在的星域,卻被「死星」俘虜。在和「死星」上的黑勛爵展開殊死較量後,盧克等人終於將麗亞公主救出,但克諾比卻死於黑勛爵的光劍下。盧克和麗亞公主來到反抗軍基地,並參加了反抗軍對死星的總攻。在探明「死星」的弱點後,盧克終於摧毀了死星,反抗軍取得了勝利。
10. 8.7 Citizen Kane (1941) 59,486 公民凱恩/大國民
影片以20世紀初葉美國新聞業巨頭威廉·蘭道爾夫·赫斯特為原型,用新穎的藝術手法表現了一位報業大王的一生。凱恩在桑拿都庄園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遺言」後死去。一位青年記者受新聞報刊委託調查這幾個字的含義。通過查閱有關回憶資料了解凱恩青年時代的經歷及其母親的艱難身世。報社董事長伯恩施坦介紹了凱恩的發跡歷程以及製造輿論使國家捲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戰爭的往事。凱恩的生前好友利蘭講述了他與美國總統侄女愛米麗的婚姻;他與第二個妻子、歌手蘇珊的邂逅以及他在總統競選中的失敗。蘇珊則在夜總會中介紹了她和凱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變遷;她在凱恩的支持下想飲譽歌壇,失利後便與凱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庄園隱居。直到最後焚燒凱恩舊傢具時,才發現「玫瑰花蕾」原來是刻在他童年時代曾珍愛的雪撬上的字。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十大」,關鍵看自己喜歡什麼類型的,這十部電影,除了《星球大戰》,其他我都看過。

④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有點長)

《拯救大兵瑞恩》之結構•人物•藝術特色淺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講述了盟軍一隻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後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找到並帶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 比照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往往節奏緊湊,而這部影片卻是個例外,揮毫潑墨用了整整40分鍾描寫諾曼底登陸的血腥場面,以至許多觀眾都因受不了這樣的視覺刺激而提前退場。作為一個「極熱」的熱開場,導演無疑為屏幕前的觀眾們製造了與電影內容極為相符的情境,戰爭是慘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時顯得如此脆弱,槍林彈雨穿透頭盔、撕裂身體;士兵在灘頭上尋找自己的殘肢斷臂;一聲炸響過後,米勒拖著的傷員只剩半截……戰爭場面的還原達到罕見的真實。而氣氛烘托濃烈之餘,導演也精明地埋了鋪墊,即為日後把人小分隊深入德軍的巨大危險性作了全面預告,先讓觀眾在自己心裡有了對比,當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艱巨的任務如何完成。情境這座平台的成功設置,開拓了日後情節沖突發展的空間。四十分鍾漫長視聽刺激過後,本片節奏的功力開始凸現:導演僅用了五分鍾的膠片,八人小分隊就已走在了尋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節交待簡潔明了。一行人行軍的過程可算開端單元的句號,到此為止,每個成員的性格都已有所體現,小翻譯厄本跑前跑後問這問那既鬆弛了氣氛,又為下文揭開「米勒戰前的職業」打下伏筆。全片也進入帶入過程。帶入單元的第一個小高潮發生在第56分鍾,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高潮僅在兩分鍾後的58分,雙方無意間產生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兩個高潮連接得如此緊密,彷彿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鬆,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不但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免把自己的門檻墊高,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一點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第三個高潮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小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迪克•魏德死在攻擊傘兵的堡壘前;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高潮:列兵魯賓揚言離開,軍士豪沃茲舉槍阻攔。這個高潮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小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的點題,導演代米勒作了最機智的回答。這個高潮也可以看作發展部的內容。真正的瑞恩出現,是在影片過半,可見導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個人認為接下來守橋戰斗的開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發展部只有十幾分鍾,完成一個任務的轉移——救瑞恩到守橋。有趣的是,守橋階段的戰斗與開頭諾曼底登陸的長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鍾左右,可見本片敘述的輕重緩急,導演拿捏的大膽而准確。作為高潮,這部分本該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主人公命運的高潮,主題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於戰爭題材的緣故而變為視聽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說這部影片的視覺高潮和主題高潮在時間上是相一致的,便於觀眾體悟電影的主題。高潮與結局連接緊密,而實際高潮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表達的完結,最後老瑞恩在陵園的一場戲更多是為結構的完整性服務,而非情節上的必然連貫。繼結構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隊,人皆迥異。軍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實下屬;下士厄本是連短兵相接時都會用敵國語言喊「放下槍」 的小翻譯;軍醫迪克•魏德事業心強烈,常為自己無法擔負與身份相符的職責而自責;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魯賓對米勒上尉來說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機智刻薄的紐約客毫不掩飾對此項行動的憤慨和質疑;卡帕佐是個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亞人;利施很有正義感,他為納粹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狙擊手傑克遜長著一幅桀驁不馴的面孔,卻是個虔誠的教徒,把每一個狙擊對象當作上帝賜予他的禮物。 而我想詳談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個英雄,卻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當面跟他這么說,他一定會笑著讓言者滾蛋。畢竟,「英雄」這個詞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只對在乎他的人有意義。顫抖的右手、倒下的戰友、失聰、指揮戰斗、搶灘成功,與其說這是性格的鋪開,毋寧說是對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說到軍醫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戰爭片中的長官所代替。服從命令,寬容下級,所有的抱怨照單全收,所有的任務漂亮完成。可以說導演塑造了一個真正立體的分隊長,他不是靠等級威信、軍人責任感支在下屬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會把袒露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當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羞於與人分享卻又自豪而甜美的經歷。當然,他決不會忘記身為軍人的職責,和那個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這部影片的美國色彩濃郁,家庭對美國人來說,幾乎等同於信仰,我想米勒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一定也無數次在心裡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許每次說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離家近了一步」之外,還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軍醫下葬時,那個男人獨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動人。 瑞恩。大兵瑞恩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處於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這次行動本身的意義所掩蓋。但是,略去拯救對象的額外身份,他,又是觀眾了解美國最普通士兵的途徑。瑞恩就像一扇窗,透過他,不難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國年輕人在沒有被社會賦予特殊關照時應有的戰爭經歷,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橋的戰士們,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隊。被拯救,這是外界不為他所掌控的因素賦予他的義務,與他無關,因而影片的視角擴大了,在守橋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講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場戲,導演並非在試圖說服觀眾,力證這次行動是在拯救一個多麼值得憐憫的家庭,而是通過瑞恩的嘴,說出每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麼?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麼,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體現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更為類型化,同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部影片的鏡頭運用很見功底,導演的意圖在鏡頭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明確,並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鍾里,與其他人也一樣,小分隊隊員搶灘時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來切去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是「臉熟」(對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戰爭的高強度視聽施壓,導演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人類成片死去的過程,還有一些未死之人爭取活下來的過程,在這里沒有英雄沒有猛將,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隨時可能化為冰冷的統計數字中的一個,沒人相信「理智」,正如沒人會有意識的試著躲一顆子彈。又如卡巴佐犧牲的一場戲,鏡頭大部分時間對著敵方的高樓上的狙擊手,主觀鏡頭與臉部特寫頻繁切換,顯示出人物內心的猶豫不決,琢磨不定,而當鏡頭里的準星終於辨認出狙擊手傑克遜的影子,卻也是自己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反視角的運用告訴我們,在戰場上一對一的決斗中根本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言論必要,因為那時除了生,就是死。鏡頭的內容完全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後開槍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國人時,攝影師並沒拍屍體,可見死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強調的是,他終於敢殺一個該死的人了。影片結尾米勒死去,賀信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傑克遜炸黑了的高塔,戰坑,破碎的橋面和屍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麼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麼就註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後,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評~!

一、 結構分析(系表)
開端部
1、 開場 老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
2、 俄馬哈搶灘成功

發展部
總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犧牲的消息,上校決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協助同盟破敵,卡帕佐死;
錯認他人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兩小時,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繼續前行,得知瑞恩在蘭姆勒;
又一次小規模戰斗,魏德死;
放掉德國俘虜;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訴他來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決定不走,幫助瑞恩保住橋,等待救援。
整個戰役

結尾部
米勒死,臨死叮嚀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聲
老瑞恩在米勒墳前對他訴說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並不是一個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卻是一種象徵。是勝利的象徵,他對於米勒一行人意味著任務的終結,對美國意味著國家人性化、人權化、民主化的象徵。他從簡單的符號人物,變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且空泛的標志。但劇本賦予他的卻很少,他只是一個二等兵、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戰績和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年少輕狂,擁有拳拳報國心的男子。這就更引發人們對這次任務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勞師動眾、是否像劇中米勒一行人所議論的:只是因為他有三個同樣驍勇,戰死沙場的兄弟嗎?只是因為怕他的媽媽傷心嗎?試問:誰沒有父母?誰的死對於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憑什麼他能享受到這樣的幸運待遇?憑什麼要為他去浪費那些珍貴的軍用物資呢?難道只是為了美國的那些小小的虛榮心?為了高呼民主,人權嗎?米勒說過:「為了一項任務,死掉兩三個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換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這樣死是值得的。」但是為了區區一個二等兵瑞恩,卻死了三條人命,這看起來並不值得。但是幸好我們的瑞恩是個視死如歸的硬漢,試想:如果他只是個軟弱怕死的孬種,這次任務還是否具備他的意義?還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國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們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人,是一個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揚英雄主義的一個最好的典範。他的形象不見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卻顯出不平凡,並不需要多少另類,也足以謳歌美國兵士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兒孫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說的那樣,「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滿與墳冢排列整齊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於在影片的結尾,瑞恩不禁問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個好人?」 這是發自本源的一種疑問?他確實使得很多人為他而死,雖然他是無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無形中,他背上了一個包袱,三條人命的包袱,這是國家賦予它的,是生活賦予它的。他必須被動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艱難許多,他雖然活著,但是永遠不能放下包袱輕松的活著,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是為國家、為責任、為了三條人命活著,甚至為了米勒臨死的那句話活著;戰爭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聽天由命;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強烈的責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沒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這是他極度可悲的一面。戰爭泯滅人性,只要踏在戰爭邊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從那天起,生死就永遠不屬於自己,就永遠要背負著包袱沉重地走下去。這是戰爭帶給人們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數人眼中是個孬種的形象,在他的反襯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顯得如此的高大偉岸;但是厄本只是個小小的翻譯官,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在他眼裡,面對敵人,他並不確切知道什麼是仇恨,並不知道應該沖上去將他的頭顱打爆。他只是一個大多數百姓的象徵,他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現出的躲閃,懦弱、不敢面對死亡、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 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態度。在普通人眼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躲閃逃跑是第一個念頭,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麼可能神話般地沖上去將敵軍的頭顱打爆呢?這里片子想告訴我們,不是誰拿起槍都能獨當一面,不是誰面對敵人就能英勇在前,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樣簡單的事情。戰士都是英雄,他們都是超人,從肢體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觀眾,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面對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應該給予一些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後槍殺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國士兵,在最後一個鏡頭里,他手握長槍,從硝煙中走來。這個形象簡直就是在謳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死,沒有傷亡,他還替同伴報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頌的人,他才是最偉大的人。我想,這也是對高級官員的一種諷刺。畢竟他們才是最終活下來授勛的人,他們肩膀上的每一顆星都是用無數的戰士鮮血換來的,他們在享受美饌佳餚的時候,因為他而死去的戰士卻在地下嗚音哭泣,這是一個小小的諷刺,對高層,對那些腆著碩大啤酒肚,晃悠著一身肥油,享受著和平帶個他們的高薪、厚祿、美女、香車的日子,但是誰有知道在殺場上,他們是否在敵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國家總統該死,在敵人面前投降,給敵軍舔屁股呢?

米勒——無疑,他是一個英雄。在美國人眼裡,英雄的種類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們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起碼要獨擋一方,起碼要聰明睿智。但是伴隨著英雄的往往是災難,沒有災難哪兒會有英雄呢?這就好比哪裡有反抗,哪裡就往往有壓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卻死了。卻帶領著同伴兄弟去送死,難道英雄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嗎?這未必要求太高,畢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七情六慾,不是神仙。米勒顫抖的手告訴我們,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到疾病的困擾,也會痛;在兄弟死去之後,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這也告訴我們,米勒是個有感情的人。這些細節無疑讓英雄這個鋼鐵之軀更加貼近平凡的人。英雄並不是高處不勝寒的稀罕物件;同伴問起他為什麼要這么拚命的時候,他不是說:「我是為了國家」「為了家園」或者什麼其它的讓地球人聽著都覺得虛假的理由。他為的是早一天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團圓,「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敵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殲滅,只能是越殺越多,無窮無盡。在米勒眼裡戰爭並不像一場瘟疫,人慢慢一點一點死去,等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戰爭就結束了;在他眼裡戰爭是一場大火,越是煽動就越厲害,越蔓延,不斷死去的人,總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引發更多的人死去。這又告訴我們,英雄並不是好戰者,發動戰爭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應該學會怎麼樣去平息戰爭,不讓更多的人死去。從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體的英雄,影片無疑將米勒的多面性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兒童」無疑,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經驗豐富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和後面的為朋友哭泣是一種對比,但是卻顯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滿了人文關懷。他是一個戰地醫生,既是戰士又是醫生,他可以在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病人縫合,竭力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對生命的態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開端部里,他的出場是在幫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飛彈襲來,士兵當場死亡。「為什麼不給我個機會救他」飛彈就在他身邊滑過,在那一瞬間,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常人的生氣,一種憤恨,這不能僅僅概念化地說成是醫生的一種天職,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覺到了這種刻意。在卡帕佐中搶躺在雨中的時候,他不顧生命危險要沖上去,只是為了看清卡上在哪兒?這種行為,無疑是英雄主義的,無疑是誇大的,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符號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寫信件、講述自己兒童時代和母親的情感經歷,卻又覺得這個人物並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體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過於片面,對職業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甚至到最後,他看到夥伴們當著傘兵的面玩弄識別牌,過去組織的時候,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是個很善解人意,極度善良的人,但正是這個有些符號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時,卻感動得我落淚了。他的死真正讓我覺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為醫生的人卻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去死,完全無能為力。死的時候他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媽媽」。那是一種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種本能的表現。這樣的情感沖擊,又讓人覺得他並不十分符號化,片子將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並且加以美化,使他變成了一個塑像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完美卻真實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猶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著重渲染,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在坑道里,他拿著德國陣亡士兵的刀說:「它曾經是希特勒青年團的小刀,現在是猶太麵包刀」。說完這話,就坐在哪兒哽咽起來。這也不覺刻意,苦難深重的猶太人,手握著敵人的刀,作為一個戰利品,成就感馬上引起了一種悲痛的感覺,不用更多的語言交待,就能深深體會他曾經受的苦,和一種民族責任心。在德國俘虜隊伍旁,他拿著自己的識別牌,炫耀著:「我是猶太人,我是猶太人!」那是一種驕傲,一種挑釁。實際上也是可悲的,可憐的。德國人並不能聽懂他的語言,他這樣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種寬慰,死去的猶太人不可能復活,他的傷痛也永遠在心中烙下痕跡。這更增添了無數的辛酸和無奈。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極度殘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場就是從他的手開始,一雙顫抖的手,握著水壺;
第二次:俄馬哈搶灘成功後,手顫抖著拿水壺;
第三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手顫抖著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談到卡帕佐,手顫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蘭姆勒,手顫抖著拿指南針;
第六次:魏德死後,米勒躲在岩石後哭泣,手顫抖著拿著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敵軍坦克車,和瑞恩談天前,手顫抖謊稱在為音樂打拍子。
米勒的顫抖表現的是對戰爭的態度,是一種精神的緊張,也同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他害怕、痛苦、緊張的時候手都會顫抖。影片藉助米勒手的顫抖表現他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外部看來,他面對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泰然自若,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是個謎。但實際上,他只是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團聚。並不是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和理智。面對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隊伍的首領,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對死亡的冷靜。他變得冷漠,是戰爭改變了他。
(二) 米勒的無聲世界
片中,米勒常會進入無聲的世界。炸彈在他身後爆炸的時候,耳朵會有短暫的失聰現象。在開端部里——
第一次無聲的世界:米勒從海灘的血泊中爬出,炸彈在他身後爆炸。他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他眼前呈現出——
1、 一名癱軟哭泣的士兵;
2、 三個被彈葯引著的士兵;
3、 斷了一隻臂膀的士兵,在屍體中尋找被炸斷的手臂,用另一隻手撿出那隻手臂;
4、 幾個燃燒著的士兵,在海灘上奔跑逃命;
5、 一個對他大聲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無聲的世界:米勒拖著負傷布格,炸彈在他身後引爆,他又一次進入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之後,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經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結尾部——
第三次無聲的世界:橋頭,炸彈在米勒身後引爆,這一次他長時間進入了無聲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聲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槍。
在開端部,這種手法很像《黑鏡頭》裡面呈現的——平面的、瞬間的切割了戰爭。第一次無聲世界,哭泣的士兵——這象徵著一種對戰爭的恐懼,槍林彈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斷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隻手在屍體中尋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著自己的背包一樣,那並不像是自己肢體的一部分,而單純是個物件。戰爭帶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肢體上的痛楚,這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表現,他脫離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鎖,肢體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無聲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邊的槍。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槍,在他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的時候——沒有多餘力量去思考、去分析,這種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他站起來去拿槍,中彈後,癱在地上,還不停地瞄準正駛向他的坦克車,戰爭把人性都改變了,攻擊敵人變成了一種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邊的七個人
在開端部
1、 頭盔胸部中彈的戰士
2、 104醫隊戰士,胃部被打穿,內臟在體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邊的通訊員;
5、 坑道里腦部中兩槍的戰士。
這中慘烈的場面在米勒看來司空見慣,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邊死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內臟橫在屍體旁邊、子彈打穿頭顱,他依然往前沖,並不傷心,留戀或者懼怕。這除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外,還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米勒那「94」個兵士的死,帶給他的是一種對生命透徹的看法,變成了視死如歸。他曾對厄本說:「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計到一千,還是五百吧。」對生命,他知道他隨時可能死去,所以當他死的時候才顯得那是意料之中,沒有多餘的痛苦,像個活人一樣坐在那兒死去,沒有了大喊大叫也沒有淚流滿面,沒有恐懼沒有一切留戀,靜靜地死去。

夏樹 2005-10-05 20:52

時光可以流逝,歲月可以飄過,但是經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種情感可以使人回腸盪氣。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動可以讓人感慨萬千;那麼這種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偉大情義,這次行動也一定是一次偉大的行動——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這樣一次大無畏的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一部力作,重溫經典,感覺依舊如此強烈,既慷慨又激昂。湯姆·漢克斯的實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諾曼底登陸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主義拍攝手法再現了上世紀那場為自由而戰的戰爭的慘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領士兵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為線索,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用幾個人的性命去換取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畫了米勒為代表的一系列為自由而戰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題是鮮明和積極向上的。
搶灘行動中指揮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在101空降師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個哥哥都相繼在戰場中陣亡,為了不使他的母親失去這個最後的孩子,盟軍總部決定將他尋找回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每向前一步,就離敵戰區近了一步,危險也就增加了一分,他們面對的會是越來越多的德軍和大量的坦克!出發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近似荒唐的行動和與此引來的一系列傷亡是否值得去冒險?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戰士的陣亡,在准備襲擊德軍雷達站的時候,生存和為此次行動付出巨大犧牲的問題再次擺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終說服了大家——在他看來這次意外襲擊德軍雷達站的行動和尋找瑞恩的行動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正義和自由而戰的。終於,米勒上尉率領的弟兄歷經艱險找到了瑞恩。而為了盟軍的順利挺進,他們又決定留了下來一起參加橋頭保衛的戰役。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盡管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進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是面對不斷涌來的德軍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進攻,他們只能且戰且走,在橋頭最後的防線,身負重傷的米勒上尉在沖鋒槍槍彈打光的時候,無助地卻很決然地向坦克連連發射手槍子彈,奇跡出現了——隨著一聲爆炸的聲音,坦克被摧毀了——盟軍的「野馬式」轟炸機及時趕到!橋頭保住了,援軍陸續地趕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彌留之際對著俯身過來瑞恩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軍官。這次任務也應該說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務,但是他的這句話使我動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話語是一位長官對士兵的殷切囑托,也是為了尋找瑞恩而犧牲的士兵的共同心聲和話語,米勒和他的戰友都已經犧牲,但是瑞恩活下來了。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為了一個人的生命犧牲八個人的性命,這種犧牲的代價是否值得?從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這是個錯誤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務,但是從道義和正義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拯救行動,一次大無畏的行動。一個人的命值得用八個人性命去冒險的,一句普通的囑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實的語言,一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卻躍然在心中。
碟片已經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許久不能平靜。米勒上尉最後說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他的身影也越發令我肅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榮的任務,就是因為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話語,我一直記得這部影片,記得了湯姆·漢克斯,記得了這次大無畏的行動!

⑤ 有沒有反映美國個人主義或英雄主義和中國集體主義的恐怖片~~~~~~

美國的有<<人玩鬼2>><<人玩鬼3>>雖然比較老,但覺得還不錯, 中國沒有關於這類的恐怖片,就算有也是垃圾之作

⑥ 集結號影評1500字左右

1、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戰士不再英勇無敵,也看不到那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因為在導演馮小剛看來,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沒有人願意打仗。

鏡頭從對准將軍改為描寫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會主動請戰、犧牲時更不會高喊口號撞槍子兒……正在遼寧寬甸緊張拍攝《集結號》的馮小剛日前接受記者探班采訪時表示:電影表現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戰爭商業大片,《集結號》也會凸顯英雄主義,但肯定不是傳統的主旋律戰爭片。馮小剛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至少講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類的本性,但在這種本能下主角穀子地又做出勇敢的舉動,這個反差,對比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

「戰士」迎著炸點上

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戰爭片中,敵人總是潰不成軍,好人往往以一敵百,而力圖還原戰爭真實的《集結號》將把人從神身邊拉回來。

《集結號》的拍攝,既有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注重細節的巷戰鏡頭。記者探班時恰逢攻堅戰突破城門的一場戲。韓國技術人員正在按照馮小剛的要求埋炸點,這些技術人員曾為《太極旗飄揚》製作戰爭效果。他們為這場戲使用了最新的氣爆技術,可以保證20厘米外的人不會受傷。因此,《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過去一些戰爭片中「戰士」躲著炸點和子彈跑,「好人怎麼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場面,相反,這里的「戰士」們將迎著炸點上。

英雄不再高大全

《集結號》的劇本非常簡練有力,比如過去戰爭英雄站起來一邊豪言壯語一邊機槍掃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還沒事兒,但這次不少英雄「剛站起來還來不及說一聲『啊』,就已經中彈陣亡了」。馮小剛表示,影片希望從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們將脫下高大全的外衣,一個個真實地犧牲在戰場上。

符號化場面更人性

正是因為每一次犧牲都非常寶貴,以往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主動請戰」劇情這次也不會再有,這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在《集結號》劇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細節處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長焦大鵬,為了保留連隊血脈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撤退。馮小剛表示:「這部電影我要解決這么一個問題,沒有一個人是願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須把這種真實感還原出來。劇中主角穀子地除了堅定不移執行命令,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⑦ 如何寫一篇有深度的電影影評

首先認真觀看電影,然後和人生、生活等相結合進行思考,只有你用心思考了才能寫出有深度的影評。

⑧ 有哪些關於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電影及影評

http://..com/question/21696506.html?fr=qrl3
這里有兩篇影評

在線的愛國主義電影內太少容了

⑨ <鐵血大動脈>或<空戰英豪>的影評!!!!

評論:個人英雄主義的標榜實在無趣

影片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只停留在空戰的場景,多視角的拍攝,子彈的軌跡。空戰的對弈感覺像《勇敢的心》、《角鬥士》片中地面部隊的相互廝殺,只不過換成的老式飛機,視聽非常享受。

影片從這群年輕人從軍開始,他們懷著各自的理想和抱負來到空軍基地。當然年輕的他們也付出了教訓,比如在上天之前沒有檢查油箱、由於他們沒有參加過戰斗,所以只能接收老兵的嘲笑。在第一次空戰中前,他們無疑要面對巨大的恐懼,對生命的懷疑。當他們歸來時犧牲了三個同伴,戰爭的殘酷和遠大的理想之間的矛盾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他們非常沮喪。但作為從戰爭中生存下來的老兵對這一切是漠然的,「每天都會有飛行員犧牲,這很正常,你能活下來就應該慶祝。」這樣的場景和對白我們似乎在很多的戰爭片中都看到過。死亡是每個軍人必須面對的現實。

正是因為羅林斯明白了生命周期的不可把握,所以他戀愛了,對象是位法國的農家女孩。在當時戰亂是不能給予任何人承諾的,所以,露西亞害怕這段感情,害怕自己、害怕戰爭會對感情造成傷害。

影片進行到這里開始切入另一個思維意識,那就是戰爭的意義,既然我們不能逃避和改變戰爭,最初的理想主義在這一刻匯聚成一個簡單的目的:拯救自己、戰友和所愛的人的生命。於是個人的英雄主義自然滋生。本片的主角羅林斯通過幾次個人表演成為了分隊的頭。借訓練的機會去找露西亞享受愛情。當他得知露西亞有生命危險時,又違反命令私自駕駛飛機去解救她和小孩。他和露西亞的感情得到了升華,但其後果(如果不成功)是極其危險的。在一次空戰中,羅林斯為解救迫降在敵我中間地帶的戰友,冒險降落去幫助同伴。羅林斯為了給戰友報仇,也是了結自己的私人恩怨,又私自駕機去尋找德國的王牌飛行員決斗。結果自然是正義的一方勝利。

片中有兩個場景似乎有點不合常理。1、羅林斯駕駛飛機去救露西亞,在黎明時分,周遭寂靜無聲,羅林斯的飛機降落在離露西亞不到百米的地方,德國士兵居然沒有聽到飛機的馬達轟鳴聲,而當飛機啟動時,德國人才聽到聲音,似乎是說不過去的。2、羅林斯在空戰中因為機槍壞掉且已經被機尾的德國飛機盯上,只能等死,德國飛行員居然放了他,不懂導演為什麼這樣安排,是表現人性,還是體現公平競賽,這可是戰爭啊。

總體說來,本片的觀賞性還行,空戰和地面的景色都很美。故事的情節只能是一般般了。表現空戰英雄主義的片子可以排在《珍珠港》之後

⑩ 求電影《集結號》影評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戰士不再英勇無敵,也看不到那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因為在導演馮小剛看來,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沒有人願意打仗。

鏡頭從對准將軍改為描寫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會主動請戰、犧牲時更不會高喊口號撞槍子兒……正在遼寧寬甸緊張拍攝《集結號》的馮小剛日前接受記者探班采訪時表示:電影表現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戰爭商業大片,《集結號》也會凸顯英雄主義,但肯定不是傳統的主旋律戰爭片。馮小剛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至少講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類的本性,但在這種本能下主角穀子地又做出勇敢的舉動,這個反差,對比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

「戰士」迎著炸點上

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戰爭片中,敵人總是潰不成軍,好人往往以一敵百,而力圖還原戰爭真實的《集結號》將把人從神身邊拉回來。

《集結號》的拍攝,既有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注重細節的巷戰鏡頭。記者探班時恰逢攻堅戰突破城門的一場戲。韓國技術人員正在按照馮小剛的要求埋炸點,這些技術人員曾為《太極旗飄揚》製作戰爭效果。他們為這場戲使用了最新的氣爆技術,可以保證20厘米外的人不會受傷。因此,《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過去一些戰爭片中「戰士」躲著炸點和子彈跑,「好人怎麼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場面,相反,這里的「戰士」們將迎著炸點上。

英雄不再高大全

《集結號》的劇本非常簡練有力,比如過去戰爭英雄站起來一邊豪言壯語一邊機槍掃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還沒事兒,但這次不少英雄「剛站起來還來不及說一聲『啊』,就已經中彈陣亡了」。馮小剛表示,影片希望從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們將脫下高大全的外衣,一個個真實地犧牲在戰場上。

符號化場面更人性

正是因為每一次犧牲都非常寶貴,以往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主動請戰」劇情這次也不會再有,這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在《集結號》劇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細節處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長焦大鵬,為了保留連隊血脈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撤退。馮小剛表示:「這部電影我要解決這么一個問題,沒有一個人是願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須把這種真實感還原出來。劇中主角穀子地除了堅定不移執行命令,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