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的觀後感
『壹』 將軍與孔繁森的故事讀後感
孔繁森,1944年出來生於源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幹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和1988年他兩次赴西-藏工作,他在帶領工作組去新疆塔城地區考察時,不幸以身殉職。
孔繁森兩次進藏工作,家裡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但他仍然克服困難,帶領當地干群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西-藏地區海拔高,地廣人稀,長年氣溫零度以下,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都沒有讓他退縮。
1992年,孔繁森收養了三個地震孤兒,照管他們的生活,教他們讀書識字,同孩子們擠在一張大床上睡覺。每次下鄉,他總要帶些自己的錢給生活困難的鄉親,錢不夠用,他就經常吃榨菜拌飯,獻血換錢來給孩子添補營養。
讀了《孔繁森的故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我。
『貳』 讀了孔繁森的故事有什麼感受
《孔繁森》的讀後感受可以圍繞孔繁森的奉獻精神這樣的主題去寫,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一直默默工作的過程,最後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青藏高原,氣候惡劣,地勢險峻,高寒缺氧,阿里地區更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常年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最低溫度達零下40多攝氏度,每年7級至8級大風佔140天以上,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許多人望而卻步。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孔繁森勤奮地開展著他的工作,他用4個月的時間,跑遍了拉薩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跑遍了阿里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
孔繁森用勤奮的工作,帶來了藏區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在拉薩擔任副市長分管文教期間,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在阿里地區擔任地委書記,1994年,阿里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
(2)孔繁森的觀後感擴展閱讀:
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從此開始了他為期10年的在藏工作,一直到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叄』 讀《孔繁森事跡》有感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三:敘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復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當然要寫好讀後感,關鍵還要讀透材料,抓准感點。怎樣讀透材料?一般說,如果是記敘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種品質,最有價值的語言行動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如果是議論文,就要把握中心論點;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領會其深刻的寓意。當然,讀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選擇最值得發表,感受最深,見解新穎獨到,最有針對性和現實感的感受來寫,一篇讀後感只能容納一個感點,其他感點無論多麼好,都要忍痛割愛。明智之舉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並圍繞一個感點,聯系實際,談深談透,。以下是他的材料,希望能幫上你啊!
孔繁森同志事跡簡介 古老而又富饒的魯西平原,象一位偉大的母親,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孔繁森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 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在山東省聊城市堂邑鎮五里墩村,他的父母都是老實忠厚的農民,從他懂事的那天起,在父母那裡得到的就是清清白白為人,實實在在做事的教誨。 1961年,17歲的孔繁森光榮地步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孔繁森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 1966年9月,孔繁森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75年—1979年,孔繁森擔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幾年間他為發展聊城地區的宣傳、文化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981年,孔繁森第一次調藏工作期滿,到莘縣任縣委副書記,他識大體、顧大局、講團結、求進取,在莘縣的幹部群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時,親屬都在農村,母親已年近八旬,妻子王慶芝體弱多病,三個孩子最大的八歲,最小的只有兩歲,生活非常艱難。可是孔繁森想到這是黨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不去總得有人去,誰家又沒有困難呢?於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別了家鄉和親人,在西藏一干就是三年,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組織上認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經驗,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當問他有什麼困難時,他依然還是那句老話:「我是黨的幹部,服從組織安排」。要走了,他默默地來到老母親面前,又一次為老人家梳理著那稀疏的白發,然後,貼近母親的身邊,聲音顫抖地說:「娘,兒又要出遠門了,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要翻過好幾座山,過好多條河。」已是風燭殘年的老母親,她撫摸著兒子的頭問:「咱不去不行嗎?」孔繁森哽咽著說:「不行啊娘,咱是黨的人,咱得給公家辦事啊……」「那你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兒誤了不行,多帶些干糧、衣裳,路上可別喝涼水……」老母親心疼地認可了,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撲通」跪倒在老母親的面前,流著眼淚對母親說:「娘,兒走了,您可要多保重啊!」說完,給老母親磕了一個頭,便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進藏擔任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僅四個月的時間,就跑遍了全市八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 孔繁森對於分管的衛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樣的投入,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三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歷史,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幫助群眾解決飲水問題。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這一任命意味著孔繁森將繼續留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處西藏自治區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積相當於兩個山東省,而人口僅有六萬,地廣人稀,這里長年氣溫零度以下,最低溫度達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級大風佔140天以上,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許多人都望而卻步。 1993年春天,年近50歲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阿里的情況,孔繁森逐縣、逐區、逐鄉的跑,實地考察、求計問策,與當地幹部一起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地區106個鄉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跡。 在阿里,孔繁森同時兼任阿里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他為阿里的軍隊建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早在1990年,遲浩田將軍就誠曾寫下「心連心,同命運,共呼吸」的條幅贈予孔繁森。 1994年初,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風雪席捲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著暴風雪到受災最嚴重的改則縣和革吉縣指揮救災,救災途中,餓了就吃一口風乾的牛肉,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裡,超負荷的工作和長時間的高山反應,使孔繁森本來就帶病的身體更加虛弱。 &nbs
『肆』 《孔繁森》觀後感 誰能給我來個,不要百度上隨便就能搜到的那種,最好是自己寫的
如今的社會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高科技.外來文化充斥著大街小巷.街道上到處長的是流行歌曲,時髦青年嘴裡張口閉口都是一些讓人聽不懂的新詞彙,幾乎每個年輕人一說起周節倫,李宇春都會眉飛色舞.對他們的來歷,出身是如數家珍,對他們的風采是敬仰萬分,但如果你問他們雷鋒是誰?什麼是奉獻精神?恐怕幾沒有幾個人可以完整的告訴你了.
是時代改變了人的思想還是人的觀念遷就了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高深的社會問題.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去質訊它.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我能做的只是在我內心萬分呵護我曾經追求了一生的那種信仰,我所守護的,也許就是人的一種心勁.是那種能讓人在危難之際爆發無窮動力的力量源泉!
周日閑來無聊整理房間,從一個廢舊的箱子中我發現了一張碟片.在我的記憶中.那是我當年在部隊是組織我們觀看了這部電影後,由於我很有一些感觸,請假上街又買了張光碟.時光遷就.沒想到時隔14年後.居然在我打掃房間時又看到了它.
抹去碟上塵封許久的灰塵.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插入碟機中,呵呵.過去東西的質量還真沒的說,隨著悠揚的歌聲響起,我的心緒不經意間已經漂到了那高原的茫茫雪域之中……
同所有的偉大人物相提而論.孔繁森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和那些曾經被萬人所津津樂道的奇聞逸事.經歷傳奇來說.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不置一提.同那些被流芳百世,千古傳唱的名言名句,詩詞歌賦相論.他也沒留下什麼豪言壯語.經典語錄…
一切似乎都不能比.孔繁森已早離我們而去.他應該是停留在上一世紀的一個坐標.但是現在流行的一切又怎麼可以和他所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相比.人不能沒有精神,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更不能沒有一個精神坐標.精神指南.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奉獻.民族的進步也正是靠了這許多人的求新立異.但我們不要忘記了那些曾經為我們有今天這樣一個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空間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也不要忘記了那些在無名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所有我們應當景仰的人!
隨著情節的深入,我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又回到了火熱的部隊.又回到了哪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年代!在哪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在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雪域高原___阿里.,在沒有被外來文化所侵蝕的那片凈土上升起了一顆讓所有人都時代銘記的新星——孔繁森.
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都是大好的年華,家中都有需要自己精心照料和呵護的白發爹娘.需要自己用一輩子的愛去關心和幫助的妻兒.是什麼讓他義無返顧的走上了高原.並且心甘情願的將自己本該給家庭的愛全部的,無私的全灑給了六萬阿里人民呢?
這也許就是我們當今社會所缺少和正在提倡的那中精神吧!我們現代人究竟缺少些什麼,恐怕沒有人清楚.我們大多數人一味的只追求回報而不願意付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已經被很多人片面的理解或者是理解的不正確,看社會上的一些事情確實叫人難以理解卻又無可奈何,一些不文明,有背公德的事情現象似乎也正在走向合法化,每個人都想的是自己的利益,每個人都不會去關心身邊的任何人和事.人際冷漠.勾心鬥角……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重提:雷鋒精神.雷峰精神的本質就是奉獻!
「小時候,母親給我一個饅頭.長大後我就要回報母親一碗肉!」,正是這么一種孝心.這么一種對祖國無盡的孝心,讓孔繁森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生育他,養育他的祖國母親!
他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平凡的共產黨員的一員.但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雪中跋涉,收養孤兒……等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他留給我們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那就是雷鋒精神!奉獻精神!
『伍』 《張思德》觀後感500字
張思德觀後感2007-04-15 21:16我是噙著熱淚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的。張思德,憨厚純朴,吶吶無言,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1年後銀幕下的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
張思德是一個平凡的人。他1933年參軍入伍,當過勤務員、通信兵、警衛員,最高職務是個班長。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搞過生產,燒過木炭。生命歷程中,他沒有驚人的事跡,也沒有動聽的話語,「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張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澤東評價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 他純凈而不膚淺,憨厚連著忠誠。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盡善盡美。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卻那樣淡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從不聲不響的舉止和點點滴滴的真情中,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靈魂。張思德的可貴之處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貢獻,在他犧牲後回想起來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的一生。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計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這種震撼力來自心靈深處的嚮往和追求。張思德,以他的行動詮釋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詩歌。
偉大生於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而將兩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正是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他朴實得像延河邊的一粒砂,千萬粒細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涼山上一株草,千萬棵小草共同搖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機。於是,窯洞里出了馬列主義,黃土地哺育著一個政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著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張思德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許多普通中國人身上的美德——朴實、善良、助人為樂,他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又偉大的英雄。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集體主義者的道德感,儒家傳統的光芒,信徒的獻身精神……。當年延安物質並不富裕,但人們精神世界是充實的,張思德就是那個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這個地方。但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我們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今天,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這個本,丟了這個根。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曾經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還將輝映著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向張思德同志學習!
向張思德同志致敬!!
『陸』 以「堅持群眾路線,爭做清正表率」為主題,圍繞《孔繁森》觀後感,寫一篇演講稿。
斗的精神,我們才有可能取得持續的進一步的發展。國家的建設,黨
的建設需要我們,
因而我們要去體會並感悟孔繁森同志身上所擁有的
那種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為黨,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的精神。
作為
一名黨員,孔繁森同志一直抱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他
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作是自己的疾苦,
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
的幸福。他去山頂的學校,了解到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發工資了,便毫
不猶豫的拿出自己的錢來;
看到生病的老人,
他含著淚水為老人暖腳,
給老人帶去了無以言喻的溫暖;
他還為了藏族同胞們不惜獻出自己的
鮮血乃至生命。這所謂是
「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
民亦憂其憂
」
。孔繁森同志對藏族同胞的無私的愛也打動了那裡的人
民。作為一個政黨,人心向背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共產黨抗戰的勝利
以及在今後不斷的發展,
都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群眾。
黨的宗旨是全心
全意為人民服務,
自然而然,
民心也會傾向於黨。
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為加入中國共產黨做准備,
就要真切的明白這一道理。
黨和群眾就如
魚和水,彼此都不能缺少。作為一名黨員,並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
和群眾們打成一片,用人民的利益標准來衡量我們的一言一行。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顧全大局、
無私奉獻的堅強黨性。
孔繁森
同志生在山東,長在山東,家在山東,他深深的愛自己的家鄉,愛自
己的親人。
但是他懂得,
西藏是偉大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內地幹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
所以,
當黨組
織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時,
他便毫不猶豫的奔赴西藏。
為了完成黨和人
民的重託,
他舍棄了家庭的溫暖,
舍棄了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
條件,
舍棄了很多本來可以享受的東西,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
了加快西藏建設、
增強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
為西藏
人民奉獻出了全部心血。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熱愛人民、
服務人民的滿腔熱忱。
孔繁森
同志牢記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聖宗旨,
把為民解憂、
為
民造福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看來,
「
一個共產黨員的最高
境界是愛人民。
」
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
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為了藏族同胞,他奉獻出金錢,獻出
鮮血,
獻出健康乃至生命。
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對家人的愛與對人民的
愛的高度統一,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黨的神聖宗旨的高度同
意。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
雪
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
都十分艱苦。
阿里地區又是西藏最艱苦、
最貧窮的地區。
在山東工作、
生活慣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續十年的工作、
生活,
那需要多麼頑強
的意志,需要承受多麼巨大的困難啊!可是,他想的是黨的事業,想
的是盡快幫助阿里的人民脫貧致富,
再苦再累他也無所畏懼。
他清正
廉潔,嚴以律己,把手中的權利看成是為人民謀取幸福的重大責任。
他用自己的工資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
常常為藏胞送醫送葯,
為有
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輝典範。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開拓進取、
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孔繁森
同志有理想有抱負,他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都
對自己的工作確定很高的標准,
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他不空
談,講求實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
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全地區
106
個鄉他就
跑遍了
98
個,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制定建設新阿里的
藍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群眾,
為改變貧窮
落後面貌進行了一系列扎扎實實的工作,
取得了顯著成效,
受到藏族
同胞的愛戴和尊敬。
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
把黨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帶
給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發展前景。
電影中所反映的孔繁森同志的事跡看起來都是平凡的點滴小事,
但正是這一點一滴凝聚出了他偉大的人格。
一個人的生命不可以永久
的延續,
但是他的精神卻可以鼓舞著歷代的人民。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
過「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孔繁森同志的死便是重於泰
山,
因為他這一生都嚴格以一名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
是無私奉獻
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作為一
名努力向黨靠攏的大學生,
我被他的這種精神所震撼了,
也領悟了許
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要孔繁森同志那樣,樹立正確的人生
觀,價值觀,打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努力學習,為黨
和國家的建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
件下,
更加需要繼承和發揚孔繁森同志的奉獻精神、
犧牲精神和艱苦
奮斗的精神,
這是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需要。
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
以孔繁森為榜樣,努力學習,加倍工作,嚴格管理,用我們的雙手創
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用手機掃此二維碼繼續閱讀:
雪
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
都十分艱苦。
阿里地區又是西藏最艱苦、
最貧窮的地區。
在山東工作、
生活慣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續十年的工作、
生活,
那需要多麼頑強
的意志,需要承受多麼巨大的困難啊!可是,他想的是黨的事業,想
的是盡快幫助阿里的人民脫貧致富,
再苦再累他也無所畏懼。
他清正
廉潔,嚴以律己,把手中的權利看成是為人民謀取幸福的重大責任。
他用自己的工資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
常常為藏胞送醫送葯,
為有
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輝典範。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開拓進取、
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孔繁森
同志有理想有抱負,他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都
對自己的工作確定很高的標准,
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他不空
談,講求實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
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全地區
106
個鄉他就
跑遍了
98
個,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制定建設新阿里的
藍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群眾,
為改變貧窮
落後面貌進行了一系列扎扎實實的工作,
取得了顯著成效,
受到藏族
同胞的愛戴和尊敬。
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
把黨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帶
給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發展前景。
電影中所反映的孔繁森同志的事跡看起來都是平凡的點滴小事,
但正是這一點一滴凝聚出了他偉大的人格。
一個人的生命不可以永久
的延續,
但是他的精神卻可以鼓舞著歷代的人民。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
過「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孔繁森同志的死便是重於泰
山,
因為他這一生都嚴格以一名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
是無私奉獻
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作為一
名努力向黨靠攏的大學生,
我被他的這種精神所震撼了,
也領悟了許
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要孔繁森同志那樣,樹立正確的人生
觀,價值觀,打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努力學習,為黨
和國家的建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
件下,
更加需要繼承和發揚孔繁森同志的奉獻精神、
犧牲精神和艱苦
奮斗的精神,
這是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需要。
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
以孔繁森為榜樣,努力學習,加倍工作,嚴格管理,用我們的雙手創
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用手機掃此二維碼繼續閱讀:
斗的精神,我們才有可能取得持續的進一步的發展。國家的建設,黨
的建設需要我們,
因而我們要去體會並感悟孔繁森同志身上所擁有的
那種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為黨,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的精神。
作為
一名黨員,孔繁森同志一直抱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他
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作是自己的疾苦,
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
的幸福。他去山頂的學校,了解到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發工資了,便毫
不猶豫的拿出自己的錢來;
看到生病的老人,
他含著淚水為老人暖腳,
給老人帶去了無以言喻的溫暖;
他還為了藏族同胞們不惜獻出自己的
鮮血乃至生命。這所謂是
「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
民亦憂其憂
」
。孔繁森同志對藏族同胞的無私的愛也打動了那裡的人
民。作為一個政黨,人心向背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共產黨抗戰的勝利
以及在今後不斷的發展,
都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群眾。
黨的宗旨是全心
全意為人民服務,
自然而然,
民心也會傾向於黨。
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為加入中國共產黨做准備,
就要真切的明白這一道理。
黨和群眾就如
魚和水,彼此都不能缺少。作為一名黨員,並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
和群眾們打成一片,用人民的利益標准來衡量我們的一言一行。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顧全大局、
無私奉獻的堅強黨性。
孔繁森
同志生在山東,長在山東,家在山東,他深深的愛自己的家鄉,愛自
己的親人。
但是他懂得,
西藏是偉大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內地幹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
所以,
當黨組
織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時,
他便毫不猶豫的奔赴西藏。
為了完成黨和人
民的重託,
他舍棄了家庭的溫暖,
舍棄了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
條件,
舍棄了很多本來可以享受的東西,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
了加快西藏建設、
增強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
為西藏
人民奉獻出了全部心血。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熱愛人民、
服務人民的滿腔熱忱。
孔繁森
同志牢記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聖宗旨,
把為民解憂、
為
民造福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看來,
「
一個共產黨員的最高
境界是愛人民。
」
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
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為了藏族同胞,他奉獻出金錢,獻出
鮮血,
獻出健康乃至生命。
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對家人的愛與對人民的
愛的高度統一,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黨的神聖宗旨的高度同
意。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
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
都十分艱苦。
阿里地區又是西藏最艱苦、
最貧窮的地區。
在山東工作、
生活慣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續十年的工作、
生活,
那需要多麼頑強
的意志,需要承受多麼巨大的困難啊!可是,他想的是黨的事業,想
的是盡快幫助阿里的人民脫貧致富,
再苦再累他也無所畏懼。
他清正
廉潔,嚴以律己,把手中的權利看成是為人民謀取幸福的重大責任。
他用自己的工資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
常常為藏胞送醫送葯,
為有
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輝典範。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開拓進取、
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孔繁森
同志有理想有抱負,他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都
對自己的工作確定很高的標准,
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他不空
談,講求實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
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全地區
106
個鄉他就
跑遍了
98
個,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制定建設新阿里的
藍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群眾,
為改變貧窮
落後面貌進行了一系列扎扎實實的工作,
取得了顯著成效,
受到藏族
同胞的愛戴和尊敬。
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
把黨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帶
給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發展前景。
電影中所反映的孔繁森同志的事跡看起來都是平凡的點滴小事,
但正是這一點一滴凝聚出了他偉大的人格。
一個人的生命不可以永久
的延續,
但是他的精神卻可以鼓舞著歷代的人民。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
過「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孔繁森同志的死便是重於泰
山,
因為他這一生都嚴格以一名黨員的標准來要求自己,
是無私奉獻
的一生,是艱苦奮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作為一
名努力向黨靠攏的大學生,
我被他的這種精神所震撼了,
也領悟了許
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要孔繁森同志那樣,樹立正確的人生
觀,價值觀,打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努力學習,為黨
和國家的建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
件下,
更加需要繼承和發揚孔繁森同志的奉獻精神、
犧牲精神和艱苦
奮斗的精神,
這是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需要。
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
以孔繁森為榜樣,努力學習,加倍工作,嚴格管理,用我們的雙手創
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柒』 忠誠記錄片觀後感
《理想照耀中國》的第五集,講述共產黨人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和沈浩這四位人民公僕的故事。本集取名《執政之要在為民》,標題取自孔繁森的原話。
滿意請採納。
『捌』 讀孔繁森有感100字
讀孔繁森有感
孔繁森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用生命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更有價值?他愛人民、愛集體、愛祖國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玖』 孔繁森觀後感
如今的社會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高科技.外來文化充斥著大街小巷.街道上到處長的是流行歌曲,時髦青年嘴裡張口閉口都是一些讓人聽不懂的新詞彙,幾乎每個年輕人一說起周節倫,李宇春都會眉飛色舞.對他們的來歷,出身是如數家珍,對他們的風采是敬仰萬分,但如果你問他們雷鋒是誰?什麼是奉獻精神?恐怕幾沒有幾個人可以完整的告訴你了. 是時代改變了人的思想還是人的觀念遷就了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高深的社會問題.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去質訊它.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我能做的只是在我內心萬分呵護我曾經追求了一生的那種信仰,我所守護的,也許就是人的一種心勁.是那種能讓人在危難之際爆發無窮動力的力量源泉! 周日閑來無聊整理房間,從一個廢舊的箱子中我發現了一張碟片.在我的記憶中.那是我當年在部隊是組織我們觀看了這部電影後,由於我很有一些感觸,請假上街又買了張光碟.時光遷就.沒想到時隔14年後.居然在我打掃房間時又看到了它. 抹去碟上塵封許久的灰塵.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插入碟機中,呵呵.過去東西的質量還真沒的說,隨著悠揚的歌聲響起,我的心緒不經意間已經漂到了那高原的茫茫雪域之中…… 同所有的偉大人物相提而論.孔繁森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和那些曾經被萬人所津津樂道的奇聞逸事.經歷傳奇來說.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不置一提.同那些被流芳百世,千古傳唱的名言名句,詩詞歌賦相論.他也沒留下什麼豪言壯語.經典語錄… 一切似乎都不能比.孔繁森已早離我們而去.他應該是停留在上一世紀的一個坐標.但是現在流行的一切又怎麼可以和他所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相比.人不能沒有精神,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更不能沒有一個精神坐標.精神指南.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奉獻.民族的進步也正是靠了這許多人的求新立異.但我們不要忘記了那些曾經為我們有今天這樣一個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空間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也不要忘記了那些在無名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所有我們應當景仰的人! 隨著情節的深入,我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又回到了火熱的部隊.又回到了哪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年代!在哪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在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雪域高原___阿里.,在沒有被外來文化所侵蝕的那片凈土上升起了一顆讓所有人都時代銘記的新星——孔繁森. 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都是大好的年華,家中都有需要自己精心照料和呵護的白發爹娘.需要自己用一輩子的愛去關心和幫助的妻兒.是什麼讓他義無返顧的走上了高原.並且心甘情願的將自己本該給家庭的愛全部的,無私的全灑給了六萬阿里人民呢? 這也許就是我們當今社會所缺少和正在提倡的那中精神吧!我們現代人究竟缺少些什麼,恐怕沒有人清楚.我們大多數人一味的只追求回報而不願意付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已經被很多人片面的理解或者是理解的不正確,看社會上的一些事情確實叫人難以理解卻又無可奈何,一些不文明,有背公德的事情現象似乎也正在走向合法化,每個人都想的是自己的利益,每個人都不會去關心身邊的任何人和事.人際冷漠.勾心鬥角……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重提:雷鋒精神.雷峰精神的本質就是奉獻! 「小時候,母親給我一個饅頭.長大後我就要回報母親一碗肉!」,正是這么一種孝心.這么一種對祖國無盡的孝心,讓孔繁森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生育他,養育他的祖國母親! 他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平凡的共產黨員的一員.但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雪中跋涉,收養孤兒……等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他留給我們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那就是雷鋒精神!奉獻精神!
『拾』 孔繁森紀念館觀後感
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