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篇章影評
今天晚上去電影院看了哈六。看完以後感觸很多。很欣賞自己的殘忍,最後鄧布利多死的時候,盡管內心有很大的震撼,但是卻沒有哭出來,只是覺得這樣一個「壓抑」的結尾非常適合哈七的發展。
回來以後看到吧友們對哈六的意見褒貶不一,甚至有的都說出一些過激語言。其實,大家沒有必要為了這事而傷和氣。有人對導演不滿,對電影不滿。其實大家可以這樣想。「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原著是西方人,導演、編劇都是外國人。英國的JK羅琳用她高超的想像力寫出了這一小說巨著,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憑借出色的特技手法,拍出了哈六。應該說整部電影都是由西方人的思想,西方人的理念來拍(除了電影裡面斯拉格霍恩Party上的中國燈籠)。因此,我覺得大家審視這一部電影,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欣賞,從西方人的觀念著手,並不是只注重劇情,偏重劇情,整部電影就會顯得很水。
其實個人覺得本片的亮點有很多,有好多吧友認為本片刪掉太多的情節,諸如德思禮一家、霍格沃茨的激戰、鳳凰輓歌等。事實上,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處入手,去發現一些微妙的「修改」。
我在看電影前,在網上找了許多關於哈六的信息。到了真正觀看的時候,發現那些「信息」其實都是冰山一角。
【鏡頭一】開篇就有麻瓜咖啡店的女孩子問哈利:「哈利是誰?」並且向哈利質疑《預言家日報》上照片會動的事情。哈利的回答女孩子關於哈利是誰的問題:「他誰也不是。」
其實這一點就有所反映:哈利自己並不認為他就是所謂的「救世之星」。這只是後文的一個小小的鋪墊。這個情節也反映出了羅琳「人人皆英雄」的觀念。因此,盡管這個情節原著中沒有,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鏡頭還是有意義的。
【鏡頭二】接下去就是鄧布利多帶著哈利去拜訪斯拉格霍恩的「房子」。這里發生的一些事情,雖然微小,但是反映出許多作者、導演的思想。
首先從小角度入手,(我說的話可能有點格式化)鄧布利多和 斯拉格霍恩 在 斯拉格霍恩所謂的「房子」裡面的對話就有一些有意義的語句。我記得一點。
①鄧布利多(指著被斯拉格霍恩偽裝得很混亂的房子)說:「那我們最好幫他們修復好。」②鄧布利多從洗手間里出來:「這本雜志(麻瓜雜志)能給我嗎?我很喜歡這種款式的毛衣。」
(台詞我記得不太清楚,大致是這樣)
這些對話,僅從電影角度來看,是增加搞笑的。但是對於那些沒有看過原著或者第一次接觸哈利波特的人來說,細心的人就能發現:巫師喜歡麻瓜的東西。這點能反映出鄧布利多親近麻瓜,屬於保護麻瓜的一類人。因此有人認為這些鏡頭是所謂的「無聊」,可是事實上它們卻有一些作用。
【鏡頭三】有吧友認為關於魂器記憶的三個片段太粗略。其實我認為這樣已經達到了效果。
① 鄧布利多去孤兒院看望少年伏地魔時,導演已經概明了重點:湯姆里德爾是一個有超能力的孩子。
② 斯拉格霍恩拒絕為青年伏地魔解答魂器的事(盡管這段記憶被篡改了),導演又點明:斯拉格霍恩在逃避,為後來哈利在海格的小屋與斯拉格霍恩的交流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③ 斯拉格霍恩為青年伏地魔解答魂器的事情,導演已經通過青年伏地魔的語言、神態闡明:湯姆里德爾製造了許多魂器。
綜上所述,這三段記憶所要表達的意向以及作用已經很完善了,已經達到了預想效果。但是據吧友們的想法,這些記憶應該更加具體一些。事實上如果記憶部分加重描寫,說的多了的話。會影響整個電影的結構。這部電影的主要色調就是灰黑色,給人一些陰郁的感覺。因此如果在回憶部分加重描寫。就會極大地加重了這一情調。因此,導演在「回憶」一塊的處理,在我個人看來,已經盡善盡美了。
【鏡頭四】我想大家討論最多的,也是最有爭議的一項就是鄧布利多死後的一些情節。
其實我在看電影之前,就聽說了葬禮被刪一事。那時我也覺得很不可理喻。因為在原著里,《白色墳墓》和《鳳凰輓歌》兩章是全書的重點。羅琳在寫這兩章的時候一定費了很多心思。所以,我在期待哈六的時候一直都期待著鄧布利多華麗的葬禮。
但是正如傳言所說,這一段真的被刪掉了。可是我個人認為。在整部影片的講述上,通過全校師生用魔杖驅逐黑魔標記一情節,已經完成了電影感情的表達(感覺一事非常難說,我想看過哈六的人在這個片段的時候一定會有些感觸,具體我就不說了)。其實這是一個伏筆,一個非常大的伏筆。看完全套「哈利波特」的人一定記得哈七最後的《霍格沃茨大反攻》。這個篇章其實就通過刻畫人們群起而攻之的團結來闡明團結就是力量這一事實。也達到了羅琳的寫作意圖——團結起來,就沒有驅散不走的黑暗。而這一情節正是通過了大家團結驅散黑魔標記,來暗示最後大反擊時候大家的團結。因此,我覺得與其花大錢去拍葬禮(聽說拍葬禮很費錢的),還不如用這個鏡頭描寫好,這樣一來既符合了電影的發展公式,也有了一個更深遠的意義。
【鏡頭五】本人認為最有伏筆的鏡頭——斯內普在天文塔地板下對哈利的一個「不要講話」的手勢。
其實我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真的可以說是要用拍手叫絕了。暫且不說這個鏡頭,在電影後篇——食死徒們離開霍格沃茨的時候,哈利對著斯內普大喊:「你這懦夫!」,而斯內普回擊:「別叫我懦夫!」這一情節,在原著里就是點睛之筆。在電影裡面,這一鏡頭當然是電影的最好收尾。然而斯內普在天文塔對哈利的那個手勢,其經典就經典在於它已經亮明斯內普不是一個懦夫。大家應該察覺到,斯內普在和哈利做完手勢後才上樓加入了食死徒。這也提前說明了其實斯內普一直在暗暗地保護哈利。如果大家沒有看過原著,我想大部分人看到斯內普用魔杖指著哈利時都會想:斯內普會殺了哈利。正是由於斯內普行為的巨大反差。也使這個鏡頭成了本片的一個亮點。
最後再說一些吧,有好多吧友都認為本片的情節上有一些不足之處。其實我個人覺得已經不錯了。有人覺得「記憶」一塊不夠重點,魁地奇比賽都沒看到哈利抓住了金色飛賊,德思禮家連露面的機會都沒有,鄧布利多的葬禮沒了,閃閃、多比、克利切、格里莫廣場什麼的全都被cut了。雖然有一些遺憾。但是就像吧友們說的,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電影是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大家要知道,電影裡面「記憶」片段一里,孤兒院門口50年前的英國老轎車是劇組非常不容易才弄到手的。製作一個簡單的魔法效果也是非常不易的,製作一個閃閃、多比更是要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大家要學會知足啊,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實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又話說有好多吧友對哈六的特效不滿意。比如魁地奇比賽看似草草了事,少了許多次要角色的登場亮相。但是我們看的電影名字叫《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而不是一場純粹的魁地奇比賽,不是來看演員陣容,更不是為了原著的情節而看電影。每一部電影都有改動。而電影的偉大之處便是在於敢於適當地改編原著,導演們懂得在哪些地方需要增添一些什麼,在哪些地方需要刪減一些什麼。這才是電影的看點。設想,要是所有的情節都照搬原著,那麼看電影還有什麼樂趣呢?如果哈六完完全全就像原著寫的,德思里一家的窘樣啦,魁地奇的驚險啦,鄧布利多的葬禮怎麼怎麼催淚啦。請問你還會期待哈七嗎?我想大家都不會吧,無非就是哈利千辛萬苦摧毀了六個魂器,最後一個他自己被伏地魔自己幹掉,然後伏地魔又被他自己傻掉了。這樣所謂「華麗」的電影,事實上它的主題是干癟的,精華早已被原著吸幹了。一般陣容太華麗的電影,比如《赤壁》、《滿城盡帶黃金甲》,陣容上是出奇的華麗,但是在主題上就有那麼一些不盡人意。我們看哈利波特,喜歡看電腦特技出的奇妙魔法,但是請記住,羅琳寫哈利波特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用魔法伎倆唬大家,她是為了給大家闡述道理。而某些道理,只有我們自己才能體會。
其實看電影,何必為了電影情節爭個面紅耳赤呢?這些本身就是為了消遣嘛。況且,電影還要考慮到從沒看過原著和第一次接觸哈利波特的人。導演要確保他們在第一次看的時候能看懂大概的意思,不能讓他們看了一頭霧水,因此我認為電影已經達到了這一效果。大家都是看過原著的鐵桿哈迷,如果拍出來的電影我們都得花點時間去消化,那麼沒有看過原著的人豈不是在看天書了?
所以我認為,從意義、手法等來評論,《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不失為一部不錯的電影。人各有所好,大家也沒必要去為好與不好爭論了,電影拍好已經既成事實了。所以,還是希望大家坦然接受吧。
Ⅱ 莫扎特傳影評
天才可以是混蛋 但不得不尊重才華~ 在上帝面前 他選擇了最不應該的人成為天才 所以回這只是平庸的人的答看法~ 給了我贊美上帝的慾望卻不給我贊美上帝的才華 這是我的嫉妒憤怒~ 摸扎特轉 以一個最了解他 最能欣賞他的 同時又是最恨他的人以主角 正是我們所有普通人面對天才時的心理 即贊嘆上帝的造物 又自暴自棄 各種心理的矛盾 使得他打敗摸扎特 同時也承認了自己的平庸~ 天才在俗人面前顯得那麼脆弱~
Ⅲ 《愛的教育》分那幾部分哪幾種愛篇章安排上有什麼特點
《愛的教育》講述了小學生恩利科的故事,那麼小學畢業後的恩利科怎樣了呢?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續愛的教育》敘述中學生恩利科因體弱休學後,跟隨舅舅父到鄉下去生活的故事。舅父巴辛以嚴格的要法語使恩利科在自然環境中體味到不同於社會人情的另一種更為寬闊博大的愛令他真切地認識到自然與生命的價值,感受到人生的奧秘;認識到對人格的尊重,對工作的熱愛以及對理想的追求。從舅父贈給恩利科的原稿中,我們能體會到獨特的潔凈與平和,同時書中像詩一般細膩優美的文字,包含著生命之愛的激情,及對理想與未來的憧憬。《續愛的教育》出版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多年暢銷不衰,並且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動畫片、連環畫,以不同的形式影響了全世界億萬青少年的成長。 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愛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我們除了教給他們知識,還應該給予他們什麼呢?《續愛的教育》給我們提供了素質教育的典範。恩利科的舅父巴辛是一位退休船長,他有詩人般細膩優美的語言、哲學家那樣敏銳的洞察力、生物學家那樣淵博的知識、紳士般的風度與品格。他把恩利...
Ⅳ 繁星春水關於母愛的篇章外加點評
冰心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愛視為最崇高最美好的東西,反復加以歌頌: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詩人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母愛之情傳達出來,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這種母愛的頌歌,在《繁星》《春水》里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贊頌,奠定了這兩部作品深沉細膩的感情基調。與頌揚母愛緊密相連的,便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愛:
萬千的天使,
要起來歌頌小孩子;
小孩子!
他那細小的身軀里,
含著偉大的靈魂。
在詩人的眼裡,充滿純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間最美的世界。
【精彩片段】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棗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終於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點評】冰心小詩中的母愛往往有雙重內涵:一是母愛對詩人的浸潤;二是詩人對母愛的深情頌贊。這首小詩對這雙重內涵都有所體現。它們抒發兒女對慈母的眷眷依戀之情,唱出了對慈母的愛的贊歌。比喻新穎,語言清麗,感人至深。
Ⅳ 求一篇記錄片的影評2500字。誰幫幫我呀,
記錄片〈圓明園〉影評
深夜看了《圓明園》兩遍,確實被金鐵木導演那幫優秀的節目組所導出如此驚艷完美,華麗的視聽盛宴所折服。最開始得知央視將上映拍攝立時長達5年之久的大型記錄片《圓明園》時,心中就充滿了期待和困惑,把圓明園如此一個巨大的歷史題材作為拍攝主體,面對今天早以殘破的圓明園遺址,要回朔幾百年滄桑的歷史,並藉此展現大清帝國從興盛到衰敗的歷史,要用一種怎樣的手法去表現,這如果沒有高超的拍攝技術和獨具匠心的視角是很容易落入俗套的。但是當我觀看完這部恢弘的記錄片後,的確感覺它的畫面語言是如此精緻和深刻,使我置身於一個詩畫與史詩相結合的境界,正如宣傳片所說是一個華美的史詩電影。令人震撼,令人反思,作為一個中國人,也更加激起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對歷史的總結和反思。我想,這是除了電視語言,其他表達形式所不能比及的。
有誰聽過圓明園歷史上最華彩的那段樂章?
有誰見過圓明園歷史上最宏麗的畫卷?
有誰親身游歷過那座精艷絕倫的「萬園之園」?
圓明園的歷史不是從1860年開始的!
圓明園不僅是一部中華的屈辱史,應是讓國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萬園之園」!
圓明園自1707年建園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他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記憶。但記憶應該是完整的,而不留殘缺的。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為圓明園的歷史填補空白。還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圓明園!
在這350公頃,三大主題園林區,百餘處園林景觀面前是蒼白無力的。高清晰,數字化技術再現了圓明園從建園,擴建,被毀的歷史全過程。絢麗的三維動畫將一座恢弘壯闊的圓明園呈現,好似游歷其中。與真實演員相結合的拍攝手法,使影片更具真實性。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圓明園的真實,不僅是重現了圓明園恢弘壯麗的建築,同時他還向人們講述圓明園鮮為人知的重要地位,及一個帝國,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歡笑和淚水。
圓明園不僅有著與故宮同樣大小的佔地面積,在清政治的鼎盛時期,其地位比故宮更為重要!在長達150年的存園歷史中,清6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寢。
皇室不為人知的親緣相韌,後宮傳奇,官宦相爭,同樣構築了圓明園的另一道風景。有誰會知道?圓明園曾經實現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的相聚,有誰會知道?圓明園的設計者就是當朝統治者。
圓明園在精艷絕倫的建築背後,有雍正的藝術情操和制國的雄心壯志,有乾隆望為自大和對西方藝術科學的不屑一顧。也許任憑我們的大腦如何聯想,都難在那滿目滄遺、斷壁殘垣中,尋找300年前的偉大,絢麗的華服只有在親眼目睹後,才回贊嘆她的完美,圓明園大型史詩性數字電影,就再現了一件舉世珍寶的絢麗多姿。
歷史也將在這絢麗的洪流中更加的驚艷!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觀看《圓明園》的同時,所能深刻感受到的!
《圓明園》大規模地使用了電腦模擬動畫技術,將一個瑰麗輝煌的圓明園重新帶到觀眾面前。
《圓明園》製作了大量實景拍攝和電腦動畫合成的鏡頭,真實地再現了大清帝王家族隱秘的生活。
《圓明園》全片採用了當前最先進的數字中間片技術,創造了一個如夢如幻的影像世界。
《圓明園》既不同於故事片,也不同於傳統的紀錄片,是一部獨樹一幟的史詩電影。
《圓明園》是中國屈辱歷史的愛國教材,更是中華璀璨文化的愛國教育藍本。
我們也可以通過《圓明園》的拍攝手法上,借鑒到許多東西。隨著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電視語言都是與當今最前沿的高新科技相結合。《圓明園》在我國第一次大規模使用了三維模擬動畫技術,在影片中累計運用達35分鍾,並且第一次創作將實景和三維動畫相結合的藝術氛圍。[比如祖孫三代牡丹園相聚,大水坊的建造工程,清王朝鼎盛時期的圓明園勝景等]高清晰數字技術,數字中間片技術,這正是數字電影與傳統電影的本質差別,如何給觀眾營造強大的視覺沖擊,看記錄片也能達到如此的刺激和震撼!
歷時五年完成的《圓明園》主現人物是外國傳教士宮廷畫家郎世寧他參加了圓明園的最初建設,除此之外,圓明園的主要人物還由康熙,雍正,乾隆,咸豐,四位皇帝。英法聯軍統帥和另外兩位傳教士。
「圓明園作為劇本,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詮釋,其思想性之深刻,創作風格之獨特,表現手法的創新都是其他同類體裁影片所不能。首先,其思想性之深刻,眾所周知,中國擁有五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我們的祖先用勤勞與智慧,譜寫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篇章,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瑰寶,圓明園便是其中的典範。然而在我們自豪和與以上成就之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慘痛教訓,又從一個側面告誡世人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圓明園的興衰見證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興盛走向滅亡的苦難歷史。康乾盛世的繁華與八國聯軍的侵華慘烈告訴我們,只有自強才能維系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唯有自醒才能屹立於時代的顛峰。其次其創作風格的獨特,細細品味片中的幕幕鏡頭,你不禁為獨特的建築風格所折服,驚世的設計理念在巧匠們的雕刻中體現的凜凜進制。除此之外影片還大量運用了國外先進的三維數字拍攝手法。在廢墟的基礎上用電腦還原了一個真正的圓明園,其圖片的逼真與氣勢宏大都是空前的。在視覺上給觀眾以強烈的沖擊,在聽覺上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綜上所述,正是在畫面與三維技術的作用下,才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上演的如此觸目驚心。在與觀眾的心靈產生共鳴的同時,喚起了他們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為了讓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唯有自醒與自強才是強國之路。再次,其表現手法的創新,該片的表現手法集故事片和記錄片為一體,是一次大膽的創新與嘗試。本片分別敘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對圓明園所傾注的心血與投入的熱情,並以這條線為主,與其後記錄八國聯軍侵華的歷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心痛之餘,留給人們深刻的反思空間。」--------引自「評電影記錄片〈圓明園〉」
記錄片也可以這么拍的,對於我們初部步入電視行業的大一學生來說,我認為我們在接受和學習許多專有名詞和新知識的同時,首先是觀念上的轉變,思想意識的轉變,不要以為拍記錄片就只是單純的實景畫面加旁白配音,不要首先犯了主題先行的錯誤。要盡可能用畫面語言來向觀眾傳遞信息。表達主題思想。這就需要從攝影,燈光,布景,動畫,聲音,演員各個方面都要很用心的去做才行。用前言的高科技和內在的靈魂去做,記錄片也可以拍攝的真實而生動。比起其他形式的電影,也更容易與觀眾達成共鳴。從而達到我們拍攝記錄片的初衷。
在影片最後,以寫實的幾組靜止長鏡頭拍攝圓明園廢墟中屹立的幾根殘破的大理石石柱作為影片結尾,並配以解說詞「但很多屬於圓明園的歷史遺物,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寓意深刻,令人深刻覺悟。
總之,圓明園是一部集藝術性與思想性為一體的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愛國主義巨獻,它的成功不僅是故事本身,更是故事背後帶給我們以思考,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也許就是影片給予我們最大的深刻警示吧!因此讓我們永遠記住圓明園,這個集智慧於屈辱一體的歷史文化瑰寶,他的藝術價值與歷史社會價值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為永恆,進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間。
轉自李銖沁
廣播電視系電編9班
Ⅵ 愛之篇章主題曲歌詞
歌名:愛的主題曲
作詞:六翼天使
作曲:飆歌阿寶
演唱:飆歌阿寶
....
自從遇見你的那內天起,
你就刻容在我的心海里,
生命開始有了活力,
呼吸增添了幸福的動力.;
你走近了我,
我走近了你,
那是心靈的匯聚愛的意義;
那一句我愛你,
把你的情傳遞,
那一句我想你,
讓我感到愛的甜蜜;
時間流逝的腳步,
像那首動人的旋律,
就是我,
就是你,
譜寫的愛的主題曲!
愛的主題曲]
[ar:童安格]
詞:童安格曲:保羅.莫里哀
你像一首旋律流過心田
月光透過窗前唱著思念
我的愛
是否你也期待這份情懷
浪漫的心走在今夜
夢里的你能否聽見
就這樣不知不覺
走進了你的世界
別讓我走得太遙遠
留下這美麗的諾言
在你的身邊
撥動我愛你的心弦
永遠永遠
愛你永遠
Ⅶ 寫一篇愛國主義電影的影評(700~800字)
建國大業
所謂的歷史片,一定是打了時代的標簽,《建國大業》所講的,其實是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國家編年史,並順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共產黨的勝利和國民黨的失敗,歷史書上已經講了無數遍,正義和邪惡也擺的明朗,《建國大業》所突破的一個思想關卡,就是把國軍從牢籠中解放,用「國民黨也是人」的全新觀念替代了「國民黨是吃人老虎」的陳腐思想。這當然是思想領域的一大進步,既順應了「和諧社會」的理念,又弘揚了「和平解放」的思想,相信海峽那邊的朋友聽到這樣的消息,也會覺得寬慰的吧。
看過《建國大業》,你應該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那個歷史反復的年頭風雲詭譎,充斥著爾虞我詐和暗地紛爭,黨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懷回應紛至沓來的利劍,毫無計較本方的利害得失。從重慶談判、政協會議的和平時光,到烽煙再起、內戰轟鳴的殘酷歲月,作為中國旗幟的共產黨屹立不搖,靠的是領導人的氣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漸升級。黃建新的任務基本上是在還原歷史,他拋棄了明暗對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黨派的歷史視點,主席說的好:「民族資產階級有種兩面性,我們要把他們爭取過來」所以這部片子的重心,並不是耍槍桿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萬萬革命者的氣場、無窮無盡國民軍的沮喪、隔岸觀火的民主黨派之轉變來看待人心問題,這個江山並不是打來的,而根本是以民心換來的。
民心所向,意味著大多數人支持,《建國大業》在「數量」這個字眼上做的尤其漂亮,除了參與出演的人數創下了國產片記錄,其他諸如布景、道具、服裝也都刷新了歷史,一百七十二位明星都是獨擋一面的好手,擺在一起都能開春節聯歡晚會了。如此全民皆兵的演出自然也離不開主旋律的號召力,它證明了我們黨依然擁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這絕然不是空話,譬如說《建國大業》省下了三四個億的演員工資,大腕只拿飯盒分文不取,除了高尚的愛黨愛國熱情驅動,真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釋的理由了。當然有些猥瑣輿論會批評這些演員擺姿態、唱高調、假熱情、馬屁精……我想說這話的人要不是心理陰暗,就是自由主義、資產階級分子,如今社會開明世風日上,方才會放他們一馬,要是換階級斗爭時代,估計早就拖出去槍斃掉了。
當然,「數量」是人心最有利的表達形式,蔣公能坐下來和偉大毛主席心平氣和的談判,就是因為咱有幾十萬條破槍,那時候還是「雙十協定」,國共定下了互不侵犯的盟約,末了蔣公反悔開火,民主黨派開始認清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並在情感上倒向了我黨一方;國際友人也同樣識趣,不管是杜魯門、馬歇爾、司徒雷登還是斯大林,都緩緩的開始對失落的蔣公說「不」。環境的顛覆更映襯了雙方的多助寡助,毛主席身邊團繞了無數赤膽忠肝的角色,有范偉扮演的廚子、黃曉明扮演的解放軍,登高一呼開城牽馬的傅作義,戰功顯赫無人能及的林副統帥……甚至在淮海戰役之後,主席和周、劉、朱等幾位統帥醉酒當歌,更是難能的灑脫和氣魄。張國立扮演的蔣公雖然足夠壓場,能表現的卻只是落寞惆悵,一個在風雨飄搖中守不住寸土的亡國之君,脫了軍服坐在冰冷的石級上,勝敗也早已一目瞭然,編劇不會忘了給蔣公的痛處撒把鹽,於是又安排了馮玉祥的燈籠會、蔣經國與孔家大少的互掐、以及蔣公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掰手腕,意在告訴我們國軍內部早已不合,從而不動聲色的反襯我方同志大團結的和諧局面。
片中戰鬥打響的篇幅不多,但是只要一出來就是人山人海,《大決戰》曾經給的最宏大、最全面的視角,《建國大業》用一個全鏡頭就可以壓倒這種氣魄。西苑機場的閱兵式成就了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毛主席氣鎮全局,儼然揭開了歷史新的篇章;聞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講台下同樣是人頭攢動,這個中學課本上描述過的場面講的還是「數量」的意義:殺了李公朴,還有聞一多,殺了聞一多,還有後來人……革命先烈是永遠殺不完的,所謂的前仆後繼就是這個道理,聞一多死在明亮的燈光下,等於豎起了一個大大的豐碑。黃建新當然不是百分百的歌功頌德,至少他在片中安排了一個向毛人鳳出賣主席寓所位置的奸細,後來一出現就被槍斃掉了,歷史上的爭議人物也沒有給與迴避態度,譬如東北野戰軍司令林彪,就受到毛主席「肚子里吃下國軍百萬兵」的誇贊;對國民黨高官的刻畫,黃建新基本上是寬容化的,不過一旦轉到毛人鳳和特務分子,就總是陰險和姦詐,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至於蔣家父子被描寫的有血有肉,可能是在照顧台灣同胞的情緒,不過就我目前看到的這個版本來說,去寶島上映的概率應該是零。
比較揪心的是在兩個多小時里講完四年多的故事,實在是一件和抗戰同樣艱巨的任務,劇情趕得很緊,事件、會議、人物一個接一個,看著壓根就不嫌煩,就是有點短了。如果能延長到十幾個小時(指環王三部曲就這么乾的)俺就更願意看,而且樂的再多買兩張票支持票房。片中會議賊多,壓縮了故事情節和人物戲份,就免不了走馬觀花的感覺,腕兒們在這里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他們本人都能當做標簽,即使人物賊多,我們也壓根沒法認錯。影片中對歷史會議、歷史人物,都用了字幕解釋法,顯得有點臃腫,不過為了普及中國人的歷史知識,這些標注又有存在的必然性,我納悶的是字幕還能講歷史,那些貼片廣告是幹啥用的呢?一部主旋律電影的片頭貼上十幾分鍾的廣告,實在是夠我崩潰的,如果是宣傳國產品牌我也認了,但是看來看去好些外國牌子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話說回來,《建國大業》的雄渾不僅表現在數量上,還在質量上,在電影里,那就是氣場。唐國強演毛主席、演帝王都好多年了,壓住場自然不成問題,張國立也演過帝王,當然也不差,這二位爺擺在一起,估計誰都不敢再上鏡頭湊熱鬧。愛「飈戲」的孫紅雷號稱搶戲王,平日搶的人家主角慘白,這次跟二位爺打了個照面,就輸的很慘,戲沒搶到還換的賤相百出,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姜文這個戲精倒還是老辣,挺挺胸脯就搶了張國立不少風頭,甚至是那位帝王專業戶陳道明,在車里密謀的一場戲中也黯淡下來。馮小剛的氣場是假的,陳凱歌卻是真的,只可惜那版馮玉祥一臉賤相,狠狠的顛覆了人們對這位梟雄的崇高敬意,片中凱爺朝特務腳底開槍,命令他們不許搞暗的,耳邊不自覺的又冒出當年那句話:「做人,不能無恥到這種地步」。
國軍的軍裝還是比咱的漂亮,據說腕兒們今年搶著做國軍,就是為了跟劇組要一套衣服,整部劇中的明星大體掃一眼,兩伙陣營還是分得很明顯:我黨領導人還是那些特型演員,基本特徵就是形神俱備,名氣就基本上扔一邊了;扮演國軍的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兒要緊,像不像就不算問題了,王學圻、尤勇、胡軍、李連傑、陳寶國、劉德華等人赫然在列,就是為了能壓得住場。還是有些演員的戲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陳賡,李幼斌版的報社記者、鄧超版的徐悲鴻都沒了,那些有笑點的演員卻都還保留著,范偉、葛優、王寶強、郭德綱、馮鞏等人出來就是讓你樂,這也反映了咱們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電影」的跨越,《建國大業》告訴我們革命歷史題材不必瞪著眼握著拳看,咱們完全可以靠著椅背伸懶腰,可以大笑,還可以吃爆米花,所謂的嚴肅,都可以丟垃圾桶了。
除了國共兩黨,民主黨派的刻畫同樣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黨派屢屢受毛主席邀請北上,雖心有所屬,採用的策略還都是打太極。張瀾、李濟深、宋慶齡等人還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以及他們的軟弱(這是毛主席說的),他們作壁上觀、靜待時局,不輕易為動,更加重了他們本身的復雜性以及身處這個水深火熱時局裡的身不由己。這些民主黨派在大局落定之際投誠,毛主席不計前嫌親迎接納,並許以國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從而將共產黨、毛主席的豁達胸懷鋪展的淋漓盡致。影片最後以定國歌、國旗而結束,眾代表在激烈討論選定四星環繞的五星紅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國大業其實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個風口浪尖的年頭,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Ⅷ 《面紗》的影評
1、雖然以娜奧米·沃茨為首的演員陣容奉獻了精彩的表演,但《面紗》依然散發出一種優雅的冷酷。影片對毛姆1925年描寫中國的小說進行了一次明信片式的改編。(《紐約郵報》評)
2、《面紗》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同時繼承了以往那些偉大影片的優良製作傳統,影片取得的成就必將載入影史。(《紐約觀察家》評)
3、《面紗》提升了毛姆原著小說的境界,把拘謹的高尚轉化成了真誠的激情。(《洛杉磯周報》評)
(8)愛之篇章影評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故事以女主角吉蒂開篇,為了逃離20年代倫敦浮華卻又空虛的社交圈,也為了防止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醫生沃特·費恩的求婚。費恩在把吉蒂帶到上海後,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細菌學研究中去。
孤獨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發生了婚外情,當費恩發現時,他羞恨交加。為了報復,也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費恩決定孤注一擲,帶著吉蒂遠走霍亂肆虐的偏遠城鎮。沃特從一塵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線,他慢慢地協助控制了當地的疫情。
吉蒂則開始在一家由法國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醫院中做義工,並逐漸找回了生活的勇氣和意義。沃特和吉蒂終於可以互相敞開心扉,但就在他們日漸親密的同時,沃特染上了霍亂。沃特的生死決定了他們新近迸發出來的激情能否轉化為永恆的愛情。
Ⅸ 戲夢巴黎的影評,覺得是很有深意的一部影片,但是我卻看不懂。希望可以解答。
《戲夢巴黎》講述:
1968年法國學運前夕,孿生姐弟伊莎貝拉(伊娃·格林飾)和雷奧(路易斯·加瑞爾飾)因為電影,與來自美國的留學生馬休(邁克爾·皮特飾)成為好朋友。姐弟兩人將馬休帶到家中做客時,馬休得到兩人同是大學教授的父母的喜愛,住進他們家中,慢慢地,他喜歡上伊莎貝拉。
學運開始後大學停課,三個年輕人因無所事事在房間里玩起有關電影導演和台詞的游戲,游戲進行當中,伊莎貝拉知曉馬休對她有意思,聯合雷奧要求馬休與她做愛。
自此,由於父母出門度假,三人開始了如伊甸園般的日子,馬休也慢慢發現伊莎貝拉和雷奧有不倫戀情,三人關系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而外面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的學運,似乎與他們無關 。
(9)愛之篇章影評擴展閱讀:
要結合電影當時的背景,即1968年的法國「五月風暴」。即使到今天,我們很難去客觀的評價這場運動,因為1968年到現在還不算太久,解讀的角度很多,或許這個電影本身就是導演貝托魯奇對這場運動的一種看法。
伊莎貝拉和雷奧代表的就是那個時代法國的年輕人,而馬休一定程度上代表的則是美國文化為主的新文化。
當新的文化到來時,法國的年輕人受到巨大的沖擊。法國一直給人一種浪漫、自由又敏感的印象,但是面對著新文化的沖擊,他們的另一面也顯現出來,即偏執、幼稚、柔弱、理想主義的一面。
他們對性、對Pop文化、搖滾等等文化體現出的態度,很像是一個新接觸這些東西的人會體現出的態度,即對認定的正確的事物、觀點要追求極致,不考慮代價,不考慮更多的現實因素,甚至會把道德踩在腳底。這也是為什麼影片的名字叫做《The Dreamers》,因為他們太理想主義。
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他們在他們伊甸園般的小屋子裡過著快樂而且瘋狂的日子,外面的遊行彷彿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但當他們房間的「窗戶」被遊行者的拋擲物打碎時,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的,此時就算他們再想不問世事也不行了。他們面對沖進他們生活的遊行,必須要有所抉擇,或是如姐弟一樣加入,或是如馬休一樣轉身離開,但就是不能假裝這些不存在。
Ⅹ 電影莫扎特影評
天堂來的樂聲 ——《莫扎特傳》
和大多數紅旗下長大的孩子一樣,從小,就從課本里知道了有個名字叫做『莫扎特』,然而,對這名字背後其他的一切,我一無所知。
我本可以就這樣無知到底的,然而,那天,在一部《肖申克的救贖》里,安笛身陷地獄般的大牢,他打開擴音器,讓音樂飄飛在整個監獄上空,所有的犯人,聽得懂的,或者聽不懂的,那瞬間,都停下來,靜靜地伶聽。
那音樂也飄進了我的心裡,從前,我竟然不知道音樂可以讓人心醉,心醉,它純粹絕美得如一個由上帝從虛無中打造的女人,你只能被那光芒籠罩,卻無法勘透那隱藏其後的神秘。為此,我問人:
『音樂它為什麼可以這樣美?』
『因為它代表了無窮的未知,它比詩歌更接近世界的真相。』那個優雅的、曾經憤怒過的詩人,而如今,只懷揣著曾有的夢想,一心想與生活和解的中產階級優秀青年如是回答。
他最喜歡的正是那個莫扎特,莫扎特從不曾憤怒過,他的音樂是流水,從來不曾帶給人世半分的憂傷,他的音樂如小鹿在山間跳躍,又象清泉,溫柔而不流於細膩,美麗而不華貴,就象一個來到人間的天使,唱出的,只有歡樂!
我努力地想接近莫扎特,我想接近天使,我的原始願望原本很低俗,我是想通過天使來貼近那個優秀青年的心靈的。我以為那是顆有著游吟詩人靈魂的高貴心靈,我對音樂、詩歌的無知正如我那被多年鄉下塵土蒙蔽了的眼睛一樣,在這樣精緻的心靈前,我自慚形穢。除了一頭投進那美妙的音符、詩句,別無選擇。而那些盛大的美最終還我以顫栗,靜夜裡,我有時會發抖,除了這顆對著黑暗敞開,對無限極致的音樂開始學會敞開的心靈之外,我還有什麼呢?我痛惜我識之太晚,我狂喜與自己終於與它相遇,抬頭向前,唯有墳墓,那麼,一路的流連望返,終也可以被原諒的。
那些與音樂相關的電影也由此走入我的收藏視線,〈大提琴狂戀〉講述了英國歷史上最負成名的音樂天才——一個名叫Jackie的女大提琴手的故事,Jackie和她的姐姐Hilary都擁有同樣的音樂天份,然而,一個性情激烈,偏執,狂熱,而另一個平和,溫柔、細致,性格決定命運,前者成為舉世聞名的大提琴家,後者成為業余的長笛手兼平凡的家庭婦女,命運的另一面是前者英年早逝,有生之年做過很多瘋狂的,不為外人理解的極端之事,終死於孤零,而後者卻頤養天年,平安地度過此生。
這就是天才與凡人的區別!
天才必須是偏執的,激烈的,狂熱的,對喜歡的事物,有種一往無前的決心與堅持,而天才不得不對世事人事不甚明了,終身地陷入與世界的糾纏之中,在被更廣闊的世界所熱愛的同時,與身邊的一個小世界的關系屢屢開戰,僵持不下。
《大提琴狂戀》里有一個鏡頭:Jackie獨在音樂場中央,所有的觀眾,演奏者的影子都淡漠,只有她身著亮衣,獨自奏著那把提琴,她的頭時高時低,整個身軀都與音樂化為了一體,世界隱去,愛情隱去,做為人的所有基本特徵都可隱去,只有音樂留下,歸屬於於那個人群中間的孤獨女人。
所有的天才都會發瘋,我原以為,莫扎特會是例外。那樣平和,舒緩,優美的音樂,難怪所有有一對會審美的耳朵的人都會傾心,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梵高式的瘋狂,貝多芬式的憤怒,然而,每個人都懂得欣賞優美。那麼,創造出優美的人,他的本身也必然是優美,優雅得一如他的音樂,歡快地在樂譜上跳躍。
而《莫扎特傳》的拍法卻與我預想相悖,它沒有從莫扎特自身的成長來講這個故事,它透過了另一個音樂家薩列里的口,講述了那個在庸才與世人的眼裡浪盪揮霍的可憐蟲,那個小丑般的男人,那個可憐純真無辜的孩子,那個歷史上唯一能稱得上音樂天才的男人——莫扎特!
有幾個細節難以忘記。
一、 一個神父給叫來替老年的薩列里做懺悔,薩列里哼出幾個自己作的曲子,神父搖頭不知,薩列里無奈哼出莫扎特的《小夜曲》,神父竟然跟著哼唱起來,連坐在屏幕前的我也禁不住跟著輕打節拍,哼起那個曲子。
二、 莫扎特第一次進維也納的宮廷時,國王正在蹩腳地彈奏著薩列里的曲子,莫扎特只聽了一遍,就把它完整地彈奏了下來,並即席加以潤色,讓音調更和諧,完美,流暢。
三、 莫扎特將死之際,薩列里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替莫扎特記錄《安魂曲》,莫扎特口授,就這樣,一個曠世的篇章由此誕生。與此相反的是,薩列里跪在神像面前,苦苦企求上帝賜予他靈感。可憐的人,上帝給了他鑒別優劣的眼睛,給了他對音樂的熱愛,讓他走進了音樂殿堂的大門,卻不讓他進一步靠近,讓他清清楚楚地看清楚自己不過一介庸才——那種痛苦,並不比遭嫉的天才更輕。
無可否認這部電影的美,據說當年它得了奧斯卡八項大獎,所有的音樂全部取自於莫扎特,《小夜曲》的輕盈,《安魂曲》的哀婉宿命,《費加洛婚禮》的華美,很多場景選用了莫扎特的歌劇片段,那些歡快樂明麗的音樂與加諸於莫扎特身上的種種厄運如影相隨,音樂不斷往前推,節奏越來越快,色調也慢慢變得黑暗,那緊緊注視著天才的薩列里的目光也越來越陰郁,設置的一個又一個陷井,莫扎特已無處可逃!
所以他必須早逝,其實他的早逝該算是一種福份。在這樣的浮華塵世里忍受諸多不堪的苦,莫如早歸上帝。那曲《安魂曲》,我寧願把它看成是上帝的召喚,他感受到了,雖有些不舍,撒手一些篇章不曾完成,然而,仍然聽命而去。
僅僅把薩列里理解為那個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薩列里似乎並不完全說明問題,也許,導演用他來表現了所有嫉妒的庸才們。天才總是孤獨的,生活在一個充滿庸才的時代,音樂不被理解,生活坎坷,家庭負擔,然而,所有的這一切,只能襯托出莫扎特孩子般的心性,他的心靈把那一切不幸都澄清了,在那小丑般的笑容背後,是天使清澈的目光,美麗的音樂如流水。
其實,這世界上,愛音樂者甚眾,真正懂音樂的人卻廖若晨星。在影片里,唯一真正懂得莫扎特音樂的,倒是那個不斷為他設置障礙,最終逼他走向死神的薩列里了。唯有懂得了他的偉大與不朽,以及看清自己終就無緣走進那扇為上帝所寵幸者的大門,他才不顧一切,一邊為莫扎特的音樂欣喜若狂或熱淚盈眶,一邊暗暗發誓:務必要摧毀那被寵幸者。
那些愛音樂的,奧地利的皇帝,那些宮廷貴婦,那些樂師們,那些皇家御用作曲家們,那些的民眾,以及隔了幾百年後的千山萬水在遙遠的亞洲大陸的中年階級青年和山地女子,這些俗人們,他們都沒聽清故事的內容,他們憑直覺感覺到了天使的呼喚,卻不知那呼喚來自何方,為何,將走向哪裡,也不知那個小丑般純真苦難的男人,他最終是上帝選派的使者,來人世傳播來自天堂的福音。
有一天,在課堂上,我講起莫扎特,我說:
He is just like an angle. His music only speaks of inner peace, love and happiness. He never shows sadness and anger. He is from heaven, from God.
課堂下,有些孩子的眼睛閃閃發亮。Alas, 他們會去聽莫扎特,然後被感動。又一扇門被推開,Alas,莫扎特,那個音樂的主宰,音樂的神、精靈,音樂是你手中的奴隸,Alas, 那些遠去的身影,所有的詩歌,音樂,行走和與上帝有關的胡言亂語,我永遠心懷感激!Alas, 其實我可能會更欣賞貝多蒼鬥士般的激情和憤怒,然而,為了美,為了來自天堂的樂聲,乾杯!
原諒我,我最終不懂音樂!
PS,很久之前下載的影評,具體作者是誰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