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思考觀後感
『壹』 一個光頭的人生思考 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來看了一部源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貳』 學習與思考《爸爸說》讀後感
我的父親 這輩子最愛的漫漫長路,悄然回首。奇跡帶給我的力量,眼朦朧,心中依然溫暖! ——題記 出生,帶著母親的血液來到人世間。這時,一雙有力的大手抱起了我。從此,他知道。這輩子要用行動全心全意地愛我。這個人,就是我的父親。 3歲,我是父親手心中的寶。記憶里依稀很多次,都在父親的脖梗上玩耍。 5歲,天生冒險好奇精神的我,喜歡「挑戰」。家裡吃面條,父親端著熱騰騰的面正要坐下,而年幼的我,盯准時機,拿走板凳。瞬間,一大碗面條全都扣在了父親的腦門上,而我,早已無影無蹤。事後,父親還是寬恕了我。 6歲,母親每逢值夜班,我總是枕著父親教我的,用枕巾捲成的一個娃娃,當成媽媽,安然入睡。而父親,小心呵護著我的美夢。 7歲,搬進樓房。假期放假,父母都上班。生活突然變得冷清寂寞。因此,父親買了一袋又一袋的零食哄我。當然,還有從小陪伴我的「娃哈哈」。 8歲,第一次見到父親坐在新買的摩托車上,等我放學。真威風!聽父親說:「家遠,送你上學,方便。」 9歲,父親為了培養我的興趣,把我送進了美術班。也是第一次和父親一起,看到漫天覆蓋的橘紅色的沙塵暴。 10歲,第一次在父親的陪同下,騎著自行車上了公路。 11歲,開始任性無禮,對父母放肆。因此,遭到了父親愛的教育——打。父親從沒把我當成女孩,卻依然親切地稱呼:「女兒。」 12歲,正值六年級緊張時期,父親在黑黑的夜下,北風呼嘯中等了我半個小時,而我,卻因任性跟父親吵了一架。 13歲,初一上學年,父親因工作,暫調外地。因而分隔兩地,這時,才懂得,原來父親不在,是無比的孤單,寂寞與寒冷。 現在,挑燈夜戰那一直被我認定是「惡魔」的數學。父親心疼,和我同做一道題,答案一樣,父親第一次說:「我女兒也不笨啊! …… 將來某一個晴朗的午後,坐在搖椅上,打開記憶,再次享受,這輩子最愛我的人給與我的一切…… 我的爸爸 烏黑的頭發中摻雜著幾根白發,臉色稍有點黑,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那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已經四十歲了,可還是童心未泯。 我上四年級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我學會了玩溜溜球,便買了一個,回家寫完作業後便玩了起來。 這時,爸爸看見我玩得那麼開心,居然也想試一試,便對我說:「兒子,借你老爹玩一玩。」於是,我把溜溜球遞給了爸爸。爸爸開始不會玩,球總是不聽使喚,甩了半天也沒學會。爸爸顯得很著急,我便對他說:「等溜溜球滑到底下,你再往上拉。」爸爸試了幾下就會了,還學會了「睡眠」、「溜狗」等好幾個花樣呢! 爸爸越玩越上癮,越玩越有興趣,一會兒都不想放下。媽媽看著爸爸的貪玩樣說:「都40歲了,兒子都快12歲了,卻還像個『老頑童』! 」「哈哈……」家裡傳出一陣歡樂的笑聲。 爸爸不光有一顆童心,他對工作也十分認真。 前幾天,爸爸辦公室里安了一台電腦,裡面還裝了好多游戲呢! 我真想去玩個痛快。正好,今天爸爸要到辦公室去,我趕忙央求爸爸答應。沒想到他嚴厲地對我說:「你怎麼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占公家的便宜,長大了還了得嗎?」我生氣地跑進自己的屋子裡,「嘭」地一聲把門用力關上,沖著爸爸的背影罵了聲:「老頑固! 」沒想到爸爸這一走就一直沒回來,我只好睡覺了。 半夜裡,我醒來上廁所,看見書房的燈亮著,原來爸爸在寫材料,書桌旁的紙簍里已經被塞得滿滿的了,頭上汗津津的,他發現了我,用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我,說:「快去睡吧,明天還要上課呢。」我知道爸爸的倔脾氣,只好說了句:「爸爸,你也趕快睡吧。」我便去睡了。 可是,我卻久久不能入睡。月亮,在天空中散著步,星星,在調皮地眨著眼睛,而爸爸卻還在寫著那份材料。 我為我有一個「老玩童」,辦事認真、公私分明的爸爸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叄』 讀後感與觀後感
讀後感和觀後感的結構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親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肆』 俞吳金《生活與思考》讀後感
在蕪湖念書的時候,一到冬天,就常常渴望一場雪,青春年少的心,期待一場雪版,就好像私自愛慕權一個人,雪落了,整個世界都落在雪中,你看著雪,眼睛裡有異樣情愫,內心裡潮濕渴望,彷彿那個人也和你一樣在雪中,彼時,竟有一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欣慰。
『伍』 《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
[《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視頻《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講座》,這個講座是由來自武漢的一個優秀教研員李光傑主講的,聽了由他多年的經驗匯聚成的這堂精品課程後,我感覺受益匪淺,並對未來的集體備課有了一個的更深入的了解.
李老師既從一個教研員的眼光看問題,又從教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深入淺出的對大家普遍困惑的集體備課中的問題進行著重的講解,他站在學校的角度考慮,仔細分析了當今的教育形式,以及融合了眾多教研員們在現實教學工作中的思考,推斷出當今教育需要集體備課,但是在政策下發後,與之前的傳統備課有很大的出入,很多農村地區的學校很難落實下去,每逢領導調研的時候,便會喊教師死記硬背下集體備課的內容,但其精髓並不能被教師理解,因此領導不重視這項策略,就使整個集體備課很難進行下去,相信這也是很多教師的困惑,
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李老師在講座中著重指出,集體備課,要重在」對話」,倡導三次對話,做到」三讀,三視,三議」,並對六四制教學進行了重點分析,《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
我校也接到了上級所下達的集體備課的指令,並始終以行動研究的策略來推進此項工作,大膽地將規劃目標、階段性操作付諸於行動。領導們在具體的實施中,仔細考慮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問題,要求主備教師在每次活動前,須提前鑽研教材,搜集相關信息,設計教案,列印成文,在集中討論前兩天把教案發給組內每位教師;准備好主講內容,交到備課組長處,觀後感《《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輔備教師須在活動前熟悉教材,考慮相應的教學設計,認真閱讀主備教師的教案,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在教案中作適當的調整,為組內集中交流作好充分准備,此項策略讓我也受到了很大的裨益。
我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不僅要做好集體備課,還要認真書寫集體備課的教後反思。我對自己每節課的教後情況進行反思,寫出教案中可行的地方,課堂教學中成功及失敗之處,為下一輪備課活動作必要的准備,這樣就會對自己能力的提升大有幫助。同時,我積極調整教案中不適合學生實際、學生需求的環節,重新設計可行性教案,學生反響也比較好。
最後,我個人認為,為了不斷地促進教師的提高,除了可以把教師參與集體備課活動情況融入到教師工作評價中,還可以在集體備課階段性結束後進行教師年終考核,由此來激勵教師們更加努力的做好集體備課的細節,我們還可以在這學校中評出最佳備課組、先進備課個人等,相信在這種大形勢下,學校一定可以將教育事業辦的紅紅火火。
〔《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陸』 請問關於「善於思考」的讀後感怎麼寫
善於思考——《食鹽的恐慌》
我們都說人類是自然界最具靈性的動物,那是因為我們有懂得思考的智慧頭腦。不錯的,是懂得思考賦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絕對優勢。
善於思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且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縱觀人類燦爛光輝的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重大的發現與成就的最初「雛形」都孕育與「思考」,人類因為善於思考,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一次觀察世界地圖,看著看著,覺得地圖上的陸地就如拆開的拼圖。於是他產生了疑問:「會不會是一整塊陸地被分開的痕跡?」這被觸發的火花,終於演化為一門新學說——大陸漂移說。我們試想一下,假如魏格納不懂得在觀察後進一步深入思考,也許,這也偉大的新學說就不會產生了。
人類的善於思考,使一個個燦爛的文明成果不斷涌現,使世界不斷向前、不斷豐富。思考是我們的行為更加規范,使我們的思想更加成熟。不善於思考的人,看問題只能停留在表面,他的思想世界是狹窄而乏味的;善於思考的人,對待事物的表面去挖掘事物的本質,從而獲得新的發現,他的視野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寬闊,知識也越來越豐富。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使自己善於思考呢?
首先,我們應通過各種如閱讀書籍、看電視、聽收音機、上網、看報紙等途徑積累各種有用的知識。我們要知道,豐富的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其次,我們要善於學習,並把學習和思考結合,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有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觀察,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思考的「實戰場地」,任何普通平凡的事物和現象也都可以是我們的觀察對象。
「思索,是愚變智的鑰匙;不思,是智變愚的根由。」思考,如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的知識,通向新的世界。朋友們,善於思考吧!
『柒』 讀後感!幫我思考下怎麼寫這篇讀後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
範文: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力生產的瓶頸制約作用有所緩解,電力作為商品已由賣方市場逐漸轉向了買方市場,而電力企業原本的壟斷性在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又明顯凸現了它的滯後性和不適應性。而電力工業作為工農業生產的先行官,是直接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的原動力,電力生產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確立市場意識,積極轉變觀念,轉變經營機制,促進電力營銷,不僅是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需要,更是電力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自我完善、自覺服務於社會,企業自我發展的唯一途徑。
一、轉變經營觀念,是促進電力營銷市場建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目標
電力市場的建立,從總體上說,是黨的改革開放總方針的指引。在黨的十五大政治報告中,江總書記精闢地闡述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是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圍繞這個目標,我國各行各業都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作為電力企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國家資本占絕對控股的企業,在形勢和市場的合力推動下,改革步子很快,國家電力公司的組建就充分標志了電力企業走向市場是必然之舉。
作為基層供電企業,對市場機制建立的觀念轉變,也已宣傳說教了數年,收到了一些成效,工作和管理目標也逐步向市場轉軌和靠攏,對就目前的進展和趨勢分析,仍不盡人意。因此,剖析一些問題,意在重視更新觀念,改進我們的工作。
1、觀念的轉變仍不夠深入和廣泛,生產單位和供用電服務部門有脫節現象。重生產、輕營銷的觀念沒有根本扭轉,生產和營銷沒有有機地結合,在市場為先導的經營意識中,用戶至上的觀念仍確立得不夠牢固。因此,在具體問題的處理和碰撞中,唯我獨尊,用戶第二的觀念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例我局在2000年6月21日在負荷預測不夠精確,運行方式安排欠妥的情況下,因為110kv張渚變t2主變過負荷,在與重要工業用戶沒有很好溝通,並未徵得同意而臨時限電的情況下,為保全自己的運行設備而拉閘限電,造成了廠方突然停電而損害用戶的權益,從而引起了廠方極大的不滿和反感。我們的工作也陷入了極大的被動,有關部門和當事者只認為是執行《電網調度管理條例》,而忽視了《電力法》和電力市場中重要的供需關系和權益關系。在市場售銷中,不僅是推銷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重要的是根據客戶的需要,在銷售過程中由產品「自己推銷自己」。而銷售中的全過程工作是客戶得到最大的方便。事實上,我們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2、在職工中,廣泛存在著電力市場的建立和電力營銷是供用電部門或窗口服務部門的事,我們不與客戶直面工作或接觸,我所做的事與營銷無關。現代市場營銷是以確定目標市場需要和慾望為前提,提供最合適的產品,提供最好的銷售服務和最佳的售後服務,給客戶提供最方便使用的產品。對於電力生產是從發電––輸變電––供電––用電,電力生產到銷售是一瞬間完成,一條龍服務的過程,因此電力的營銷工作更體現了市場營銷的連續性。因此,供電企業的營銷就不僅是一個用電部門的事了,而是一個企業生產、銷售、服務的全過程。因此當市場需要,客戶要連續不間斷地需要電力產品時,我們的生產及生產管理部門又該如何研究提高供電設備的完好率,增加可利用小時,縮短檢修時間,開展減少客戶用電影響的深夜零點檢修,這樣不就是直接參加了方便客戶、服務客戶的電力營銷活動嗎?
3、部分職工缺乏思想上的危機感和工作中的責任感。「電衙門」作風仍未得到徹底的改觀。造成這個思想觀念上的誤區有二個方面,一是目前的電力企業仍然帶有明顯的壟斷性質,日子仍好過著;二是對電力市場研究不夠,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市場是瞬息萬變的,電力企業昔日的輝煌替代不了今天和明天。首先電力企業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國有資本,資本的運作沒有人格化,吃慣了大鍋飯的人們仍在按部就班地圍著傳統的計劃經濟轉,碰撞著的慣性仍制約著前進的動力。個人沒有風險,個人不承擔風險。其次,我們的同志不睜眼看望變革中社會,電力作為商品已被許多開發商從青睞、妒嫉到競爭。新能源的開發大有在一定領域內與電力相爭一席之地。原創:例如可用電飯鍋燒飯也可用液化氣、管道煤氣替代;農村的小動力也有用柴油機替代電力的許多例證。供電企業原來的獨占優勢正在被市場經濟的崛起而受到沖擊。我們稍有不慎,在思想觀念上不加以更新,不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性,新一輪的競爭將更會增加我們工作中的難度,逼迫電力市場健康發展,打破壟斷和優勢也絕不是危言聳聽。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也將成為空談。
二、提高服務質量,是立足電力市場的基礎
營銷學的觀點認為:「購置是一種理性行為」。是顧客購置物品一種理性行為過程,而且購置行為又並不是完全受理性控制,還被人的感情所左右,有時人的感情的購置因素還比較大。我們在商場中購物也許會有這些貼切的體會,服務小姐親切的問候,熱情
地招攬,百問不厭地介紹商品,使你對猶豫中的購物增強慾望。因為在購物過程中,你享受到了服務,得到了需購的物品,並滿足得到商品的同時獲得了感情上的滿足。現實中確實是有許多企業通過滿足顧客的感情需求而取得了營銷的成功。因此,電力作為商品,除了特有的質量要求,電壓質量好、周波穩、供電可靠性高外,還必須有較高的服務質量。說白了,別人化錢買你的商品––電力,你就必須付出勞動成果和優質服務,總沒有傻瓜花錢買氣受吧。因此,當電力市場形成後,只有電力企業在保證優質低價、服務又好的條件下,用戶才會選擇你。因此從電力營銷本質來說,就是要提高服務質量,只有在觀念轉到以服務質量來促銷,電力消費者對電的使用慾望才能加大。這方面我們除了對硬體設施的投入改造外,更要注重軟體的建設,服務功能的完善,我們強調營業窗口的規范設置,服務人員的文明禮貌,企業文化及知名度的宣傳,就是基於這點。而全體電力職工營銷觀念的確立,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人人都學會做好電力促銷員和服務員就尤為重要。這不僅樹立企業的良好的社會形象,樹立電力職工的公眾風范,還會對職工素質和技能的提高,服務於社會,更有利於供電企業與電力用戶之間紐帶作用產生親和力,使電力用戶成為我們忠誠的、長期的合作夥伴和朋友。
三、研究電力市場,進一步解放思想,是更好地佔領電力市場,開拓電力市場的關鍵
研究電力市場,更好地開拓電力市場,已得到了電力企業尤其上層管理機構的重視和關注。×××電力公司在今年5月就專門召開了營銷工作會議,把電力市場和電力營銷作為電力生產中的重要環節和首要問題提了出來。作為基層供電企業,直面眾多的電力用戶,解放思想,開拓市場,佔有市場的絕對份額,是我們要研究的現實問題。例如農村用電的問題,通過「二改一同價」的啟動,電價的合理降低,農村電力市場已開始上揚。因此,我們要加強宣傳用電常識、用電科普知識、安全用電,配合商家宣傳家用電器的特點和長處,做出價格比照,讓農民在感情上接受小家電。創造條件讓小柴油機退出農村陣地,扶電動機加工和其他用電設備上馬。對城市電網實行有效的投入改造,一戶一表的安裝要加快進度,並且輔以優惠政策。對用電大戶、工業大用戶要切實改變坐堂服務,甚至還存在以往在工作服務過程中吃、拿、卡、要的「電老虎」作風。除了認真做好一切服務配套工作外,還要經常傾聽他們的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在生產過程中對電力供需中存在的矛盾,解決電力技術中的一些問題,協助他們搞好節能降耗,對供電企業有貢獻的用戶,實行必要的獎勵、鼓勵、扶持。以我們的實際行動討好用戶、感謝用戶。原創:例如我市的重點工業企業–––華亞化纖有限公司在准備技改擴能新上xxxx噸樹脂化纖聯合生產線時,我局及時獲得了這一信息,我立即召集了有關部門同志到該公司實行現場辦公,一條龍服務,根據客戶需要,當場拍板了二條35kv線路的雙供電源方案,建設一座裝機容量12600kva、35kv小型綜合自動化變電站。採用較為先進的一次設備和無人監控設備,並在以後的實施過程中,數次過問工程進展情況,參加並主持了該輸變電工程設計審查會,該公司的總經理十分滿意。而這一切都是為今後的營銷工作和增加供電後勁作出的前期努力,這是一種服務過程,也是一種營銷策略。這應該是供電企業面對買方市場的越來越堅挺,必須作出的姿態,也是建立電力營銷市場的必然趨勢。
總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確立,電力市場的逐步形成和發展,需要從事電力生產經營者們共同思索和探討。面對形勢,我們只有迅速轉變觀念,從生產經營型向經營型轉軌,主動銜接、吻合市場,以優良到位的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才能更好地佔領電力市場,為進一步開拓電力市場,實施電力營銷奠定堅實的基礎。
『捌』 讓人值得思考的作文600字,和讀後感
夕陽西下。天空上幾朵浮雲,伴著那「紅紗」顯得更加嫵媚、耀眼。 地球上的人類羨慕地版呆望著。可是,雲權兒並不滿足,它們想更加貼近太陽,走向那最光輝的地方。於是,雲兒們拖著長長的「紅紗」,朝著天邊飛去。一路上,它們說說笑笑,翩翩起舞,還進行了一個比賽:舞姿最優美,並且第一個到達天邊的雲兒,就是最美麗的。於是,它們使出了自己最迷人的動作,在天空上飛舞著,好似仙女在天空中游戲,婀娜多姿,神采飛揚…。。好一派幸福、歡樂之景!可是,夕陽卻離它們越來越遙遠,最後,消失在地平線。可雲兒們並不沮喪,因為它們覺得自己曾經多麼幸福。後來,那「紅紗」也伴著落日而去。天空靜悄悄的,那雲兒依舊在天空,等待著月亮的出現……
雲兒並不在意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夠實現,而是在意追求時的歡樂與幸福。假如能像雲兒一樣,使理想的重量減輕一些,讓追求時的歡樂增多一些,不是就沒有那麼多的壓力與苦悶了嗎?
其實,追求本身就是一種歡樂、幸福。因為追求曾讓你真心地付出、時刻地奮斗,它帶給了人們生存的意義。當你的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取得了點滴的進步時,你會發覺天格外的藍,世界也格外美好,自己格外的幸福。
『玖』 製造就是思考讀後感800字以上。
先說前提,再說對策;有前提就有結論:某天,在想到明星與代言品牌的時候,突然發現:姚明的運動品牌代言廣告怎麼好像在中國比較少啊?以前,這個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上網搜索一下他是代言什麼品牌,以及相應的推廣情況。而這次,我不是如此,我先問自己:他代言什麼?銳步鞋子知道。是不是就全部都代言銳步?為什麼不代言耐克和阿迪達斯?如果是代言銳步,有在中國推廣嗎?為什麼看不大到他的代言廣告?如果沒有在中國推廣,那是為什麼?如果是代言其它品牌,為什麼在中國也是看不大到他的代言廣告呢?之後,我去分析每一種問題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情況,最後我再去查詢一一證明。
先說前提,再說對策;有前提就有結論:今天,看《勇闖奪命島》,以前我看電影兩個習慣:一是看介紹,希望通過介紹就評判出結果;二是直接看結果,然後再返回去看過程演化,看完之後無絲毫的思考方向。這次不是了,我會根據故事情節,一直問自己:假設最後這個人死了,會是宣揚什麼主題?假設這個人最後贏了,又會是宣揚什麼主題?如果想兼顧兩個主題,應該怎麼發展?然後帶著這些疑問隨著情節一步步進發。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就在想:美國的這種「季」性質的電視劇模式是不是正好培養了他們的思考技術:思考習慣和思考能力?而我不願意接受此種模式是不是正好說明了我思考技術有待提高的印證?
什麼是結論?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第一想到的就是要修改一下調研報告,因為它不符合作者提出的結論一定要做到:「只要這么做,就能解決問題」這一點。並告訴自己:「不能作為解決對策的就不是結論。」
結論技巧與向上銷售: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就明白了咨詢項目向上銷售不夠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提出的向上銷售案太泛,客戶粗想也能想到,不能讓客戶覺得這個項目有必要立案。而如何實現這點呢?那就是在提項目案的時候,能夠做到:「只要這么做,就能解決問題。」
不要把假設和結論混為一談:要建議客戶「壓縮投資」,就必須證明「衰退」的假設是正確的。而我們很多咨詢案中,在證明假設環節往往很虛,多半採取「直接借鑒」的「抄襲」和「假設」證明假設的方法。我們缺乏這種證明能力。如何證明呢?業界、業內、公司自己。
認清現象和原因的不同:真正的原因只有其中的一個,而其它都只是這個原因導致的現象。我們對於找原因有著對於提建議一樣的熱衷程度:N多的原因+N多的建議。而且:在原因不明的情況下,企業改善各種現象,只會使業績不升反降。
要讓方案被採納,就必須做到:一個建議就夠了(建議必須能細微到零碎的執行);有事實為證;提案的必要及充分條件;一開始就提出整體結論;提案的構成應該有:業界的動向;其他競爭公司的動向(尤其是獲利空間較大的競爭對手掌握業界動向和顧客的方法,更是說明時的重點);客戶公司的狀況分析;改善條件;解決之道;建言;實行計劃。
如何讓你的方案打動人心?應該注意到:不是自己想說的順序,而是對方能理解的順序;避免「羅列的問題只不過是現象,而解決對策只不過是逆轉現象」;不可僅憑現象做判斷;語言說服力比視覺花招更好(試著沒有PPT做個匯報);達成一個結論的「金字塔結構法」。
溝通存在U型管及J型管與跨部門溝通的必要性,讓我思考:如何構建正確的溝通及信息流轉流程?如何推動跨部門溝通機制?
所有的事情都一定有他的原因,因此任何事、任何話就不能抱「就是這樣呀」的想法和態度。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也就能明白原來工作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大家想法或者說是目標不一致,而是下屬或者是同事沒有想法,最怕他們只會說:沒辦法,不知道。想法不一致可以互相激發,但他如果不願意想,結果自然也就是不願意改變了,那豈不是更糟糕。細致分析會發現,導致他們這種局面原因有二:不願意思考;不具備思考的能力。
學校的功能就是培養孩子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讓孩子對於無解的問題設法提出假設,並不厭其煩努力證明自己的假設是正確的。
做學者與做企業的區別:一種是沒有足夠證據就無法得出結論的人,一種是只要一小部分證據卻可以得出結論的人。
最重要的思考路徑,而不是知識。因此也就能明白為什麼微軟總喜歡出一些沒有答案的面試題目了,原來考核的是這個人的思考能力。
生活簡單才能思考:區分規律化和不能規律化的事情,並把可以固定化的事情一律固定化。把需要思考的事情集中思考,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就不要思考,如此生活才能得以喘息。
訓練大腦的一些思考方法:左邊的眼睛與右邊的大腦有關,坐車坐左邊看路邊風景;走走「不同尋常路」,發現新鮮東西,刺激大腦思考;思考的時候必須有緊張感(杜克電力公司的邀請);擁有可以互相否定對方的朋友(讓自己置於同質的群體中,就會因為缺乏訓練而失去思考的能力);看看別人是如何使用一樣東西的,其使用習慣是如何的。
預知未來的思考技術:我們如何在沒有正確答案的情況下去推測經濟的動向?一是思考原來經濟推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就哪些?現在影響因素的數量是否有變化?強弱有何變化?或者是從一個產品的功能角度去思考,應該融入哪些功能,其實也就相當於客戶的需求會有些什麼變化,這就要求具備一定的客戶需求調查與理解能力,因為忽略使用者的想法是不會實現的。
開拓者必須具備突破既有價值觀的思考模式才能以小博大。
讓人表現為失去思考力的另一個因素:對人不對事,只忠於自己的立場、自己的部門,而不忠於事實。
『拾』 閱讀 回憶和思考 觀後感
閱讀與人生是什麼關聯?閱讀真能改變人生?不管是 精讀還是快速閱讀,其存在價值是不置疑的。
因為有不容人生沉墮的巨大力量,所以閱讀是人們從未倦棄過的活動。從甲骨時代到竹簡時代,再由從絹帛時代到而今紙並存的時代,閱讀一路伴隨我們,堅定地站在每個人的人生邊上。它是燈,照亮一路晦暗的旅程;也是塔,指明前行的方向。
人們亦明晰閱讀在人生的份量。「開卷有益」、「圖書包含整個生活」、「閱讀塑造心靈」等這些格言警句無一不在宣揚著閱讀的意義。我們應該可以說「閱讀改變人生」。在未知的人生道路上,閱讀有時左右著前行與否,或者發展向何方。所以,仍如前所喻:閱讀有不容人生沉墮的力量。
余秋雨先生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誰都不想平庸,可總是有人在自己不查的情況下加入到庸庸之眾的行列。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充實厚重的內心。只知盲目從眾,昏昏度日,世俗的觀點即是無誤,人生最大目標不過是完成物質的豐厚。然而經歷了豐富閱讀的人生就大有不同,它會對生活思考,對生命思考。先輩的經驗是前車之鑒,自己的經歷豐厚現實之實。於是,自己在閱讀中一次次進步、一點點成長,最後靈魂也升華。
肖復興先生的經歷即是鮮明例子。在他的青年時代,社會動盪、偶像坍塌,一貫的信仰失衡、整個青春時期完全處於一種茫然而無所適從的狀態。然而,這個時候就是閱讀拯救了他,讓他看到了人生還有光,還有前進的方向——「太陽還在明朗朗地照耀著,只不過太陽和風雨雷電同在。」所以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他還是堅持下來,最終人生獎賞,他成功地到達了理想的彼岸。
除卻引導方向,閱讀還有溫暖人生的一面。金庸先生說:「書本不但可以得到知識,也是一生最好的朋友。」好書如良人,閱讀即是與之為友。試想,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孤獨是心靈的最大獵手,而這時若有一位良友一直陪伴你左右,那情況會有怎樣的不同。我們可以忍受貧窮,忍受災難,但無法忍受沉如黑夜的孤單。所以,在不論何種人生際遇里,我們讓閱讀相伴身邊,便永不會孤單寂寞。
「人的生命過於短暫。人的目力不遠,聽力不深,舌頭不長。人的慾望無限。感謝書中的天地,延伸了人的感官,時間與空間頓時化作眼前的小小的平面。」感謝陳村先生這句極啟深意的話,我們就以此作為結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