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觀後感
❶ 風一樣的急性子讀後感
菊朵朝山頂望去,湛藍天空里,飄著一朵薄薄的雲。那是一朵1974年夏天的雲,在湘西蘭山的藍天上,在菊朵的眼睛裡,又白又亮。這是《像風一樣奔跑》中的結尾,可讀過此書後,那朵又白又亮的雲,吸取著山間的靈氣和陽光的溫暖,飄進了我的心。 《像風一樣奔跑》這本書講述了菊朵在貧窮的鄉土生活,她盡心盡力地照顧生病的外婆,與夥伴們經歷紅楓坪的事。我此前從未了解過舊社會的生活,讀了此書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70年代的困苦生活。
菊朵家因為有一塊兩寸的臘肉就被醫生稱作富人了;孩子們都沒有玩具,上完學後就得去放牛、喂豬、砍柴、從地里挖吃的,好不容易才能看上一場黑白電影;菊朵10多歲了還沒有吃過城裡的綠豆棒冰,僅在城裡飯店裡吃了碗面條就讓小夥伴芹香吃驚的贊嘆了;村裡人也不敢亂說話,在背地裡信神,否則就得遭到批鬥·······再看看我們,我們從來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寶貝,從沒做過一點家務,天天理所當然地吃著大魚大肉、等著別人伺候,更不會照顧別人,過著富足的生活,沒受過一點苦。我們難道不該為父母做點什麼嗎?我們難道不該主動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嗎?我們難道不該關心家人嗎?我們難道不該感謝家人嗎?
看了這本書後我被震撼了,原來的生活竟然那麼艱難。曾很多次聽爺爺奶奶說,他們的童年多麼不幸福,能吃上白面饅頭都成了一種奢侈。我開始還不信他們的話,認為他們誇大事實,後來才知道舊社會的生活確實是很苦的。文中的孩子們也很堅強,即使遇到了不幸,日子也還是要照常過下去,他們沒有沉浸在悲痛之中。因為他們明白,要堅強地活著! 那朵雲的故事雖然結束了,卻永遠飄在了我的心裡!
❷ (急急急急急)徐霞客游記讀後感3000字
徐霞客游記》是我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游覽和地理考察的真實紀錄,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受到國內外學者和讀者的高度贊賞。可惜這部偉大的科學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來,因為徐霞客在世的時候,他的游記還未來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離開了人間,留下的只是一些沒有編訂成冊的手稿。當時正值明末社會變亂之際,手稿幾遭波折,散失較為嚴重,雖經其後代及親友們的搜集整理,才使這部《徐霞客游記》得以免於堙滅,但是,已經是一個殘本了。加之輾轉傳抄的結果,訛誤刪改較多,目前流傳下來的《徐霞客游記》,是與原稿有較大出入的,這就給我們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帶來一定的困難。
《徐霞客西遊記》是徐霞客所寫游記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研究室吳應壽先生在北京圖書館發現,盡管不全,卻是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
關於《徐霞客游記》的科學價值和文學成就,已有不少人進行過論述,這里只就這兩部著作的來源和相互關系,以及《徐霞客西遊記》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談點淺見,就教於同志們。
一
《徐霞客游記》得以成書和流傳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經過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許多人為了這部書的流傳和出版,作出了可貴的貢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徐霞客去世後不久,其生前友好錢謙益(牧齋)寫信給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說:「霞客先生游覽諸記,此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當令泯滅不傳,仁兄當急為編次,謀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間亦不可無此書也。」後來錢氏又寫信給刻書家毛子晉,希望他將游記「僅存數本」刻印出版,廣為流通。①由此可見,徐霞客的旅遊日記,一開始就受到他同時代人的重視和珍惜。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徐霞客游記》大約有下面幾個主要版本,曾流傳於世。最早的第一個本子是「季本」(即季夢良本)。明朝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親季夢良(會明)受霞客生前的委託,和友人王忠紉,對游記手稿共同進行整理,為之分其卷次,訂其前後,裝訂成冊。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鄉江陰被屠,霞客長子屺遇難,游記原稿全部被焚於火,季夢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後雖經季氏再為搜集,但仍缺滇游記一冊及游太華顏洞和盤江考諸記。
今天被吳先生發現的《徐霞客西遊記》,據考當為季本的殘存部分。全書共五冊,僅記載崇禎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禎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歷,即浙游日記、江右游記、楚游日記和粵西遊記等部分。雖名為西遊記,但缺黔游日記和滇游日記。首冊中有初編者季夢良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題識,並每冊皆註明:「友弟季夢良會明甫校錄」。關於它的來源,吳應壽先生有過詳細考證,他認為《徐霞客西遊記》就是明末著名藏書家錢謙益推薦給刻書家毛子晉刻印的「僅存數本」,時間大約在順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間。根據書中鈐有的朱文印,此書曾為汲古閣、莫友芝、劉嘉業堂等藏書家、刻書家和學者先後收藏過。解放後,才由劉嘉業堂將此書轉給了北京圖書館。②這個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於毛氏未能將游記刻印出版,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由於當時社會動亂不定,出版困難;第二,因為書中有不少關於政局、階級斗爭、人民生活的記載,對統治階級不利,不敢出版。後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記》的第二個本子是「李本」。
原來順治二年以後,季夢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記殘稿時,曾經指出:「今全集唯義興曹駿甫有之。初駿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聞其死,詣<SPS=0347>,兼求遺書校錄,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還。今其全集必存,訪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這一任務。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風,生平亦好游覽。他痛感季本殘缺,經過多方打聽和苦心訪問,終於訪得曹氏所抄游記在史夏隆處。可是發現曹氏抄本已被史氏塗抹刪改,字多訛誤。為了恢復這部游記的原來面貌,他「重請得其底本,從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與季本互校成書,而史本乃不傳,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據陳泓考證:曹氏底本滇游首冊,「亦僅載游太華顏洞數小記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補齊。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為《徐霞客游記》作序,認為李本盡管還有少缺之處,「然不啻已毀之玉,復出崑山,既沉之珠,又還合浦」⑥陳泓則認為李本是「諸本之祖」。這些評價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李寄不僅從史夏隆處得到了曹駿甫所抄游記,而且利用了季夢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記》成為第一個比較完整的本子,曾被後人誤認為原本。雖然它已經失傳,我們無法見到,但是,後來出現的各種《徐霞客游記》的抄本不少,絕大部分錄自李本,其中以楊名時本最為著名。今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書庫保存一部楊氏舊抄本,共十冊,分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說是目前留傳下來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記》。隨後,陳泓又集李寄、楊名時等諸抄本校對數次,使之更趨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孫徐鎮又對李本進行了重新編訂。他說:自李本問世,「傳寫益廣,訛落<SPS=0276>多,兼之俗下書庸,競於作生活計,而任意刪節雜湊,一如彥和嘗夢索源之文,往往使讀者莫悉漏義,是可痛也!」⑦徐鎮為了使《徐霞客游記》保持原來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滅煨燼之餘,更不滅於妄庸之手」,乃用楊、陳二人編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參考,與李本對比校勘,考其缺失,訂其異同,然後刻本付印成書。《徐霞客游記》的第一個木刻本從此誕生,一直流傳至今。從徐鎮所寫《辨訛》五十條⑧可見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糾正了過去抄本中不少錯誤,不過內容和楊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編排上略有變動。徐本分十冊,每冊再分上下篇,並增添了書牘、墓誌、諸本異同考略及辨訛,作為外編附於第十冊下之末。
嘉慶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書家葉廷甲(保堂)又將徐刻本校刊、增補、再版。他在序言中寫道:「嘉慶十一年冬,錫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記之板歸余。……翻閱之,朽蠹頗多。乃借楊文定公手錄本,暨陳君體靜所校本,與徐本悉心<SPS=1623>勘。……十三年春,延梓人於家,訛者削改,朽者重鐫,又增輯補編一卷,附於後。」⑨
據我們查對,葉本實際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輯補編外,正文和外編與徐本完全相同。
自葉氏校補《徐霞客游記》印行之後,遂在社會上廣為流通,後來出版的各種版本(包括石印本、鉛印本)達十餘種之多,皆以葉本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記》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國學基本叢書本,前者根據咸豐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將清初潘次耕為《徐霞客游記》作的序(載於《遂初堂集》卷七),刻於本書之首。丁氏還為霞客作一年譜,與游記同印,又請人根據徐霞客的旅行路線,繪圖三十六幅,作為副冊。此外,丁氏從晴山堂帖中,錄其完整者,匯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叢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綜上所述,《徐霞客游記》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來,經過許多學者的輾轉傳抄、校對、訂訛、刻印,產生了各種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楊本、徐本和葉本,季本僅存《徐霞客西遊記》部分,李本已不傳,楊本、徐本和葉本雖然保存下來了,但是他們都未見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於傳抄時容易產生錯誤,校對又缺乏原稿作依據,加之有些抄錄者或校勘者為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文字煉達,又往往故弄玄虛,隨心所欲的對《徐霞客游記》進行增刪、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來的《徐霞客游記》和通行本,與原稿的本來面貌已經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據保存下來的《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進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確、真實地表達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二
關於《徐霞客西遊記》的科學價值,吳應壽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記》一文中,已經作了精闢的論述,有助於對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們還想就《徐霞客西遊記》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幾點補充。
第一,由於《徐霞客西遊記》是季本的殘存部分,自從順治年間被毛氏汲古閣收藏後,雖曾多次易主,但被藏書家視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會上流傳。三百多年來,歷次整理游記的人除李寄外,都沒有利用過。因此是我們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資料。從文字上看,《徐霞客西遊記》較現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來面目。錢謙益在《囑徐仲昭刻游記書》中曾經寫道:游記原稿「文字質直,不事雕飾,又多載米鹽瑣屑,如甲乙帳簿。」⑩《徐霞客西遊記》則完全符合此種情況,能幫助我們更真實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質和旅行考察情況,是非常難得的寶貴文獻。
第二,據我們初步統計,發現《徐霞客西遊記》的文字數量大大超過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這段旅行時間(指崇禎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個多月,計五七一天。《徐霞客西遊記》中只有七十二天無記載,現存《徐霞客游記》則有一八九天缺記載。《徐霞客西遊記》總計有二十二萬余字,現存《徐霞客游記》只有十二萬多字,前者比後者幾乎多出十萬字。季夢良在題識中說: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記」。因此,《徐霞客西遊記》又是記載徐霞客西南遊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遊記》是徐霞客所寫游記的重要部分,主要記載了徐霞客對湖南、廣西兩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況。我們仔細地閱讀了《徐霞客西遊記》,並和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進行了校對,認為現存的《徐霞客游記》,除文字上比較通順、簡練外,都不如新發現的《徐霞客西遊記》對石灰岩地貌記載具體、生動、真實,更能說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學方面的傑出貢獻,茲舉數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紀紅色岩,岩層多垂直節理,常形成懸崖奇峰、山洞和石樑,《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寫這種地貌特徵時寫道:「自會仙岩而東,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亘,堆環成壑,或三面回環如<SPS=0834>者,或兩對疊如門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現存《徐霞客游記》及通行本中則改為:「自會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亘,堆環成壑,為<SPS=0834>為門,為岩為洞,往往而是。」這兩段話的意思雖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較後者描繪得更為詳細、生動、逼真。
(2)《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閏四月初二日又寫道:「自冷水灣來,山開天曠,目界大豁,而江兩岸<SPS=0167>水之石,時出時沒,但有所遇,無不賞心悅目。」通行本中卻被改成:「自冷水灣來,山開天曠,目界大騁,江兩岸瞰水之石,出沒屢變,但有所遇,靡不霽心綴目。」按「<SPS=0167>」食也,「瞰」俯視也,意義完全不同。《徐霞客西遊記》中採用「<SPS=0167>」字,形容恰到好處,通行本中改為「瞰」字,可謂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動,亦均屬畫蛇添足,實無必要。
(3)《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寫灕江對畫山的沖刷作用時說:「山受嚙,半剖為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質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記》及通行本中,則把上面一句話簡化為「石質錯綺成章」。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損害。
(4)《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潯州(今廣西省桂平縣)白石山時寫道:「余謂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鳴鍾鼓,非泉之聞聲而為沸寂也!」這就糾正了《西事洱》與《百粵風土記》的記載:「山北有漱玉泉,聞寺中鍾鼓聲而起,止則寂然」的唯心主義的說法。霞客通過實地調查,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寺廟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中,卻把上面一段記載砍掉了,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學態度和唯物主義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遊記》中還記載許多有關當時社會經濟和階級斗爭的情況,是研究明末社會的珍貴資料,這些都被後人無端刪掉了。例如:崇禎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關於江西貴溪漁塘一帶居民以造粗紙為業的記載,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關於江西吉安塢村居民靠捕魚為業的記載,崇禎十年一月十九日關於湖南攸縣和衡山縣界諸山皆產煤的記載,三月三十日關於湖南蘭山高梁原農民起義的記載,四月十三日關於湖南耒陽上堡市產錫的記載,六月二十日關於廣西柳州河流的記載,十一月二十日關於鎮遠地區販賣人口的記載,崇禎十一年三月關於河池南丹地區產銀、錫的記載,等等,在現存各種《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見了。此種事例還有許多,這里就不想一一列舉了。
最後必須指出,《徐霞客西遊記》中季夢良的題識可能被後人刪改了,為說明問題,今將全文抄錄如下:
「崇禎丙子秋,霞客為海外游,以<SPS=0553>別余而去,去五年始歸,歸而足俱廢,噫嘻<SPS=0396>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窮,今而後惟有臥遊而已。余時就榻前與讀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篋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記,但散亂無緒,子為我理而輯之』。余謝不敏,霞客堅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幾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畢矣,而餘事霞客之事猶未畢也。迨其後,紀盡為王忠紉先生攜去,余謂可以謝其事矣。忠紉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攜歸,冢君復出以示余曰:『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啟篋而視,一一經忠紉手校,略為敘次。余復閱一過,其間猶多殘闕焉,遍<SPS=1504>遺帙,補忠紉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編,俟名公刪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謂千秋知己,亦以見一時相與之情雲爾。壬午臘月望日友弟季夢良錄完識。」
按:上錄題識只針對崇禎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遊而言,好象不包括諸名山游記在內,難道季氏於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整理游記時,諸名山游記就已亡失,顯然不可能,因為霞客死後並不久,江陰又未發生戰亂。很可能是在王忠紉經手整理游記時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SPS=1504>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我們認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應當包括諸名山游記在內,只是在順治二年遭兵禍時才散失,經季氏再次收集「僅存數本」,即《徐霞客西遊記》。後來藏書家或傳抄者為了使題識符合西南遊的內容,可能對題識進行了刪改,並命名為《徐霞客西遊記》。吳應壽先生認為《徐霞客西遊記》是季夢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確的。直到李寄輯補游記時,才根據曹駿甫的抄本將諸名山游記編入。
總之,《徐霞客西遊記》的被發現,是我國學術界的一件大事,吳應壽先生已經整理注釋,不久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們殷切期待這一堙沒多年的珍貴史料能夠早日問世,為祖國的四個現化代作出它的貢獻。
❸ 秋登蘭山寄張五讀後感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美。」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興,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開頭二句從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詩脫化而來,點明」自怡悅「,為登高望遠的緣由之一。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相望」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於沙灘,有的坐歇於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出自然界的優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涵涵然有雲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潛評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徵之一。這四句詩創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這也代表了孟詩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照應開端數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❹ 徐霞客游記的讀後感500
一篇:
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地理學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遊家。徐霞客名弘(hong)祖(或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號,萬曆十四年(1587年)出一在南直求江陰縣(今江蘇江陰市)。徐霞客的家鄉在當時屬於「東南財賦地」的經濟發達地區。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書香門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經掛過虛名,但到了他的父親那一代,徐家已經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是個淡泊名利的人,他對仕途沒有多大興趣,也小大歡喜和官場中的人結交,寧願平靜悠閑地在鄉間一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響。
年輕的徐霞客終於告別書齋生活活,掙脫了什途功名的束縛,開始實現兒時的夢想。他22歲就開始外出旅遊,歷經34年,直到生命結束為。他先後游歷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於華東、華北、中南、西南,等16個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天台、雁盪、九華、黃山、武夷、廬山、華山、武當、羅浮、盤山、五台、阻山、衡山、九異等名山。在漫長的旅途當中,徐霞客為了考察得准確、細致,大都步行前進。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對於所遇的險阻,他都以頑強的鬥志去克服,而且無論身體多麼疲憊、條件多麼惡劣,他都侮天堅持作日記,這此旅遊日記記錄了他的旅途經歷、考察的情況以及心得體會,給後人留下了的寶貴的地理材料。
二篇:
《徐霞客游記》的編輯整理和流傳,除了徐霞客家的塾師季夢良幼子李介立(徐霞客的小兒子,為徐霞客侍妾周氏所生。)作出了很大貢獻外,民間藏書家的珍藏、校訂、增補,也是《游記》得以保存和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
看了這篇游記,很有感觸,我們要向徐霞客學習,學習他獻身科學、拼搏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
《徐霞客游記》是我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游覽和地理考察的真實紀錄,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受到國內外學者和讀者的高度贊賞。可惜這部偉大的科學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來,因為徐霞客在世的時候,他的游記還未來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離開了人間,留下的只是一些沒有編訂成冊的手稿。當時正值明末社會變亂之際,手稿幾遭波折,散失較為嚴重,雖經其後代及親友們的搜集整理,才使這部《徐霞客游記》得以免於堙滅,但是,已經是一個殘本了。加之輾轉傳抄的結果,訛誤刪改較多,目前流傳下來的《徐霞客游記》,是與原稿有較大出入的,這就給我們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帶來一定的困難。
《徐霞客西遊記》是徐霞客所寫游記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研究室吳應壽先生在北京圖書館發現,盡管不全,卻是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
關於《徐霞客游記》的科學價值和文學成就,已有不少人進行過論述,這里只就這兩部著作的來源和相互關系,以及《徐霞客西遊記》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談點淺見,就教於同志們。
一
《徐霞客游記》得以成書和流傳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經過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許多人為了這部書的流傳和出版,作出了可貴的貢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徐霞客去世後不久,其生前友好錢謙益(牧齋)寫信給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說:「霞客先生游覽諸記,此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當令泯滅不傳,仁兄當急為編次,謀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間亦不可無此書也。」後來錢氏又寫信給刻書家毛子晉,希望他將游記「僅存數本」刻印出版,廣為流通。①由此可見,徐霞客的旅遊日記,一開始就受到他同時代人的重視和珍惜。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徐霞客游記》大約有下面幾個主要版本,曾流傳於世。最早的第一個本子是「季本」(即季夢良本)。明朝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親季夢良(會明)受霞客生前的委託,和友人王忠紉,對游記手稿共同進行整理,為之分其卷次,訂其前後,裝訂成冊。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鄉江陰被屠,霞客長子屺遇難,游記原稿全部被焚於火,季夢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後雖經季氏再為搜集,但仍缺滇游記一冊及游太華顏洞和盤江考諸記。
今天被吳先生發現的《徐霞客西遊記》,據考當為季本的殘存部分。全書共五冊,僅記載崇禎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禎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歷,即浙游日記、江右游記、楚游日記和粵西遊記等部分。雖名為西遊記,但缺黔游日記和滇游日記。首冊中有初編者季夢良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題識,並每冊皆註明:「友弟季夢良會明甫校錄」。關於它的來源,吳應壽先生有過詳細考證,他認為《徐霞客西遊記》就是明末著名藏書家錢謙益推薦給刻書家毛子晉刻印的「僅存數本」,時間大約在順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間。根據書中鈐有的朱文印,此書曾為汲古閣、莫友芝、劉嘉業堂等藏書家、刻書家和學者先後收藏過。解放後,才由劉嘉業堂將此書轉給了北京圖書館。②這個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於毛氏未能將游記刻印出版,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由於當時社會動亂不定,出版困難;第二,因為書中有不少關於政局、階級斗爭、人民生活的記載,對統治階級不利,不敢出版。後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記》的第二個本子是「李本」。
原來順治二年以後,季夢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記殘稿時,曾經指出:「今全集唯義興曹駿甫有之。初駿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聞其死,詣<SPS=0347>,兼求遺書校錄,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還。今其全集必存,訪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這一任務。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風,生平亦好游覽。他痛感季本殘缺,經過多方打聽和苦心訪問,終於訪得曹氏所抄游記在史夏隆處。可是發現曹氏抄本已被史氏塗抹刪改,字多訛誤。為了恢復這部游記的原來面貌,他「重請得其底本,從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與季本互校成書,而史本乃不傳,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據陳泓考證:曹氏底本滇游首冊,「亦僅載游太華顏洞數小記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補齊。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為《徐霞客游記》作序,認為李本盡管還有少缺之處,「然不啻已毀之玉,復出崑山,既沉之珠,又還合浦」⑥陳泓則認為李本是「諸本之祖」。這些評價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李寄不僅從史夏隆處得到了曹駿甫所抄游記,而且利用了季夢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記》成為第一個比較完整的本子,曾被後人誤認為原本。雖然它已經失傳,我們無法見到,但是,後來出現的各種《徐霞客游記》的抄本不少,絕大部分錄自李本,其中以楊名時本最為著名。今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書庫保存一部楊氏舊抄本,共十冊,分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說是目前留傳下來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記》。隨後,陳泓又集李寄、楊名時等諸抄本校對數次,使之更趨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孫徐鎮又對李本進行了重新編訂。他說:自李本問世,「傳寫益廣,訛落<SPS=0276>多,兼之俗下書庸,競於作生活計,而任意刪節雜湊,一如彥和嘗夢索源之文,往往使讀者莫悉漏義,是可痛也!」⑦徐鎮為了使《徐霞客游記》保持原來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滅煨燼之餘,更不滅於妄庸之手」,乃用楊、陳二人編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參考,與李本對比校勘,考其缺失,訂其異同,然後刻本付印成書。《徐霞客游記》的第一個木刻本從此誕生,一直流傳至今。從徐鎮所寫《辨訛》五十條⑧可見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糾正了過去抄本中不少錯誤,不過內容和楊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編排上略有變動。徐本分十冊,每冊再分上下篇,並增添了書牘、墓誌、諸本異同考略及辨訛,作為外編附於第十冊下之末。
嘉慶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書家葉廷甲(保堂)又將徐刻本校刊、增補、再版。他在序言中寫道:「嘉慶十一年冬,錫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記之板歸余。……翻閱之,朽蠹頗多。乃借楊文定公手錄本,暨陳君體靜所校本,與徐本悉心<SPS=1623>勘。……十三年春,延梓人於家,訛者削改,朽者重鐫,又增輯補編一卷,附於後。」⑨
據我們查對,葉本實際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輯補編外,正文和外編與徐本完全相同。
自葉氏校補《徐霞客游記》印行之後,遂在社會上廣為流通,後來出版的各種版本(包括石印本、鉛印本)達十餘種之多,皆以葉本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記》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國學基本叢書本,前者根據咸豐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將清初潘次耕為《徐霞客游記》作的序(載於《遂初堂集》卷七),刻於本書之首。丁氏還為霞客作一年譜,與游記同印,又請人根據徐霞客的旅行路線,繪圖三十六幅,作為副冊。此外,丁氏從晴山堂帖中,錄其完整者,匯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叢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綜上所述,《徐霞客游記》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來,經過許多學者的輾轉傳抄、校對、訂訛、刻印,產生了各種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楊本、徐本和葉本,季本僅存《徐霞客西遊記》部分,李本已不傳,楊本、徐本和葉本雖然保存下來了,但是他們都未見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於傳抄時容易產生錯誤,校對又缺乏原稿作依據,加之有些抄錄者或校勘者為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文字煉達,又往往故弄玄虛,隨心所欲的對《徐霞客游記》進行增刪、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來的《徐霞客游記》和通行本,與原稿的本來面貌已經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據保存下來的《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進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確、真實地表達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二
關於《徐霞客西遊記》的科學價值,吳應壽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記》一文中,已經作了精闢的論述,有助於對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們還想就《徐霞客西遊記》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幾點補充。
第一,由於《徐霞客西遊記》是季本的殘存部分,自從順治年間被毛氏汲古閣收藏後,雖曾多次易主,但被藏書家視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會上流傳。三百多年來,歷次整理游記的人除李寄外,都沒有利用過。因此是我們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資料。從文字上看,《徐霞客西遊記》較現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來面目。錢謙益在《囑徐仲昭刻游記書》中曾經寫道:游記原稿「文字質直,不事雕飾,又多載米鹽瑣屑,如甲乙帳簿。」⑩《徐霞客西遊記》則完全符合此種情況,能幫助我們更真實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質和旅行考察情況,是非常難得的寶貴文獻。
第二,據我們初步統計,發現《徐霞客西遊記》的文字數量大大超過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這段旅行時間(指崇禎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個多月,計五七一天。《徐霞客西遊記》中只有七十二天無記載,現存《徐霞客游記》則有一八九天缺記載。《徐霞客西遊記》總計有二十二萬余字,現存《徐霞客游記》只有十二萬多字,前者比後者幾乎多出十萬字。季夢良在題識中說: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記」。因此,《徐霞客西遊記》又是記載徐霞客西南遊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遊記》是徐霞客所寫游記的重要部分,主要記載了徐霞客對湖南、廣西兩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況。我們仔細地閱讀了《徐霞客西遊記》,並和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進行了校對,認為現存的《徐霞客游記》,除文字上比較通順、簡練外,都不如新發現的《徐霞客西遊記》對石灰岩地貌記載具體、生動、真實,更能說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學方面的傑出貢獻,茲舉數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紀紅色岩,岩層多垂直節理,常形成懸崖奇峰、山洞和石樑,《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寫這種地貌特徵時寫道:「自會仙岩而東,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亘,堆環成壑,或三面回環如<SPS=0834>者,或兩對疊如門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現存《徐霞客游記》及通行本中則改為:「自會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亘,堆環成壑,為<SPS=0834>為門,為岩為洞,往往而是。」這兩段話的意思雖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較後者描繪得更為詳細、生動、逼真。
(2)《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閏四月初二日又寫道:「自冷水灣來,山開天曠,目界大豁,而江兩岸<SPS=0167>水之石,時出時沒,但有所遇,無不賞心悅目。」通行本中卻被改成:「自冷水灣來,山開天曠,目界大騁,江兩岸瞰水之石,出沒屢變,但有所遇,靡不霽心綴目。」按「<SPS=0167>」食也,「瞰」俯視也,意義完全不同。《徐霞客西遊記》中採用「<SPS=0167>」字,形容恰到好處,通行本中改為「瞰」字,可謂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動,亦均屬畫蛇添足,實無必要。
(3)《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寫灕江對畫山的沖刷作用時說:「山受嚙,半剖為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質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記》及通行本中,則把上面一句話簡化為「石質錯綺成章」。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損害。
(4)《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潯州(今廣西省桂平縣)白石山時寫道:「余謂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鳴鍾鼓,非泉之聞聲而為沸寂也!」這就糾正了《西事洱》與《百粵風土記》的記載:「山北有漱玉泉,聞寺中鍾鼓聲而起,止則寂然」的唯心主義的說法。霞客通過實地調查,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寺廟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中,卻把上面一段記載砍掉了,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學態度和唯物主義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遊記》中還記載許多有關當時社會經濟和階級斗爭的情況,是研究明末社會的珍貴資料,這些都被後人無端刪掉了。例如:崇禎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關於江西貴溪漁塘一帶居民以造粗紙為業的記載,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關於江西吉安塢村居民靠捕魚為業的記載,崇禎十年一月十九日關於湖南攸縣和衡山縣界諸山皆產煤的記載,三月三十日關於湖南蘭山高梁原農民起義的記載,四月十三日關於湖南耒陽上堡市產錫的記載,六月二十日關於廣西柳州河流的記載,十一月二十日關於鎮遠地區販賣人口的記載,崇禎十一年三月關於河池南丹地區產銀、錫的記載,等等,在現存各種《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見了。此種事例還有許多,這里就不想一一列舉了。
最後必須指出,《徐霞客西遊記》中季夢良的題識可能被後人刪改了,為說明問題,今將全文抄錄如下:
「崇禎丙子秋,霞客為海外游,以<SPS=0553>別余而去,去五年始歸,歸而足俱廢,噫嘻<SPS=0396>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窮,今而後惟有臥遊而已。余時就榻前與讀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篋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記,但散亂無緒,子為我理而輯之』。余謝不敏,霞客堅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幾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畢矣,而餘事霞客之事猶未畢也。迨其後,紀盡為王忠紉先生攜去,余謂可以謝其事矣。忠紉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攜歸,冢君復出以示余曰:『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啟篋而視,一一經忠紉手校,略為敘次。余復閱一過,其間猶多殘闕焉,遍<SPS=1504>遺帙,補忠紉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編,俟名公刪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謂千秋知己,亦以見一時相與之情雲爾。壬午臘月望日友弟季夢良錄完識。」
按:上錄題識只針對崇禎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遊而言,好象不包括諸名山游記在內,難道季氏於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整理游記時,諸名山游記就已亡失,顯然不可能,因為霞客死後並不久,江陰又未發生戰亂。很可能是在王忠紉經手整理游記時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SPS=1504>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我們認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應當包括諸名山游記在內,只是在順治二年遭兵禍時才散失,經季氏再次收集「僅存數本」,即《徐霞客西遊記》。後來藏書家或傳抄者為了使題識符合西南遊的內容,可能對題識進行了刪改,並命名為《徐霞客西遊記》。吳應壽先生認為《徐霞客西遊記》是季夢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確的。直到李寄輯補游記時,才根據曹駿甫的抄本將諸名山游記編入。
總之,《徐霞客西遊記》的被發現,是我國學術界的一件大事,吳應壽先生已經整理注釋,不久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們殷切期待這一堙沒多年的珍貴史料能夠早日問世,為祖國的四個現化代作出它的貢獻。
①《徐霞客游記》,第十冊下書牘,嘉慶十三年水心齋葉氏藏版。
②見吳應壽:《徐霞客及其游記》,載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五期。
③⑤《徐霞客游記》,第五冊上,嘉慶十三年葉氏藏版。
④ 同上書,第卜冊下,陳泓:《諸本異同考略》。
⑥ 同上書,補編《奚序》。
⑦ 《徐霞客游記》刻游記原序,嘉慶十三年葉氏藏版。
⑧ 載於《徐霞客游記》第十冊下,嘉慶十三年葉氏藏版。
⑨《徐霞客游記》序,嘉慶十三年,葉氏藏版。
⑩ 載於丁文江編《徐霞客游記》,卷二十,(三)書牘。
參考鏈接:原文鏈接:http://www.yue.org/viewthread.php?tid=55546&page=1
❺ 漢匈之戰的故事
漢高帝六年,權將韓王信以馬邑(今山西朔縣)降匈奴,匈奴乘勢南下。七年,劉邦親率大軍反擊,被冒頓單於精騎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陽高東南大白登鎮。一說 今大同市東北)(參見白登之戰)。脫險後,接受劉敬建議與匈奴締結和親之約。西漢以宗女名為公主,嫁匈奴單於為妻;贈送金、絮、繒、酒、米等物於匈奴;開放關市,准許兩族人民貿易;漢與匈奴結為兄弟,以長城為界。
此後,歷經惠帝劉盈、高後呂雉、文帝劉啟、景帝劉桓至武帝劉徹初60餘年,西漢一直對匈奴採取和親和防禦戰略。匈奴南下的次數減少,使西漢獲得廠鞏固政權和進行戰略反擊准備的時間
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決然放棄和親和防禦戰略,對匈奴實施戰略反擊。六月,西漢以精兵30萬,設伏子馬邑附近山谷和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西部,欲誘匈奴單於南下而擊之。伏兵被單於發現,未遂,但揭開了西漢對匈奴戰略反擊的序幕(參見馬邑之戰)。此後至征和三年(前90年) 止,武帝採取集中兵力,主動出擊的方針,使用大騎兵集團深入大漠,以大縱深迂迴、遠程奔襲等戰法,對匈奴發動了10餘次反擊作戰。
霍去病收復河西圖圖冊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匈奴襲掠西漢東部諸郡。西漢採取胡騎東進,漢騎西擊之作戰方針,以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率部出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 托克托東北),沿黃河西進,對河南地區匈奴樓煩王、白羊王部實施遠程迂迴奔襲,一舉收復河南,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使匈奴失去水草肥美、對其生存和發 展十分重要的河套地區(參見河南之戰)。西漢在河南設郡縣,移民屯墾,修繕蒙恬所築之秦長城,將河南建成出擊匈奴的重要基地。
戰後,匈奴南下襲掠更加頻繁,右賢手更是不斷襲掠朔方(郡治朔打,今內蒙古杭錦旗北),企圖奪回河南。為鞏固河南地區和打擊大漠以南匈奴,漢武帝於五年以 騎兵10萬發起漠南之戰。主要方向由衛青率3萬騎出高闕(今內蒙占狼山中部計蘭山口)六、七百里,乘夜包圍襲擊了有賢王王庭(約在今蒙古南戈壁省內)。右賢王兵敗,率少數人逃走。漢軍俘右賢王男女1.5萬余,削弱了匈奴在大漠以南的力量,阻隔了匈奴中、西部的聯系。
六年,為進一步打擊匈奴在漠南主力,武帝以大將軍衛青率將軍公孫敖等六將軍共10萬騎兩次出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擊匈奴,打擊了 單於主力,前後斬獲1.9萬人,漢亦亡兩將軍,損失3000人。此後,匈奴單於將主力轉移至大漠以北,河西(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地區)匈奴勢單力孤。
武帝抓住時機,於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發起河西之戰。是年春,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精騎萬人自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出發,經五個王國, 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西北大黃山)千餘里,斬俘8900餘(參見第一次河西之戰)。同年夏,霍去病率數力騎出北地(郡治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馬嶺鎮),再擊河西匈奴。漢軍渡黃河向北,採取大縱深迂迴行動。越賀蘭山,向西北繞居延澤(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向西南進入祁連山觚得(今甘肅張掖)一帶,殲滅渾邪 王、休屠王部3萬餘人(參見第二次河西之戰)。此戰,打通了西域的道路,解除了匈奴對西部邊郡的威脅。西漢在河西設置郡縣,移民實邊,修築城塞,切斷了匈 奴與西羌的聯系,進一步孤立廠匈奴單於。
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武帝於四年春令衛青;和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發起漠北之戰,並以「私負從馬」(運輸私人行李的馬匹)4萬匹(一說「萬匹)隨軍行動,步 兵數十萬轉運輜重。衛青率部出定襄。北進千餘至漠北,擊敗單於軍(參見衛青擊匈奴單於之戰),追擊至闐顏山(今蒙占杭愛山南面一支)。霍去病率部出代郡 2000里,至漠北遇左賢王,大破之(參見霍去病擊左賢王之戰),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肯特山,一說今內蒙克什克騰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帶),大勝而 歸。漠北之戰,共殲滅匈奴9萬余。漢軍亦損兵數萬,損失馬10餘萬匹。此戰,西漢准備充分,兵力優勢,充分發揮了騎兵快速、機動的優長,較圓滿地解決了大 騎兵集團的後勤補給,保證了決戰的勝利。「是後,匈奴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漢書·匈奴傳》)。西漢也一時無力渡漠反擊,雙方暫時休戰。
油畫《漠北之戰》圖冊
此後,西漢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國家共擊匈奴。雖未成功,但加強了和西域各國經濟文化往來,相互友好,進一步孤立了匈奴。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匈奴夏又南下襲擾,並遮斷西域通路。六年,為打擊匈奴,並與匈奴爭奪對西域的控制,武帝對匈奴繼續用兵。是年,在李息、徐自為率軍平定西羌的同時, 又以公孫賀、趙破奴分別出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和令居(今甘肅永登西北)數千里擊匈奴(參見浮沮井、匈河水之役),均未見匈奴軍。太和元 年(公元前104年),匈奴左大都尉欲降漢。武帝令趙破奴率2萬騎出朔方2000里,欲至浚稽山(今蒙古國圖音河之,南)接應。左大都尉事泄被殺,趙破奴 撤軍途中被圍,全軍覆沒(參見受降城北之戰)。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五月,貳師將軍李廣利率3萬騎出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市),進擊右賢王於天 山(今新疆天山)(參見天山之戰)。初戰獲勝,撤軍途中,遭匈奴軍包圍,乏食數日,死傷十分之六、七,突圍返回,李陵被俘(參見浚稽山之戰)。四年,孿廣利率騎兵6萬、步兵7萬出朔方擊匈奴;強弩將軍路博德率萬余騎出居延,協同李廣利作戰;游擊將牛韓說率步兵3萬,因桿將軍公孫敖率騎兵萬余、步兵3萬分別 出五原、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縣城南)擊匈奴(參見余吾水之戰)。匈奴單於將輜重遠徙余吾水(今蒙古土拉河)以北,率10萬騎迎戰李廣利於余吾水 南。李廣利與單干交戰十餘日,未能取勝而返。其餘各路軍亦無功。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李廣利率軍7萬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軍2萬出西河(郡治平定,在今內蒙古東勝境);重河侯馬通率4萬騎出酒泉。匈奴單 於聞漢大軍至,將輜重北徙至郅居水(今蒙古色楞格河),自率主力南渡姑且水(今蒙古巴彥洪格爾省南部圖音河)以待漢軍。李廣利出塞後,擊敗匈奴左大都尉衛律,乘勝追擊至郅居水,匈奴退走。李廣利以2萬騎渡郅居水,擊敗左賢王,殺左大將。漢軍撤退時,單於知李廣利疲憊,以5萬騎遮擊漢軍於燕然山(今蒙古杭愛 山),漢軍大敗,李廣利降匈奴(參見燕然山之戰)。馬通、商丘成兩路,亦未有斬獲。
燕然山之敗後,漢武帝在經濟困難,人民疲憊的情況下,停止了對匈奴用兵,並下詔罪己,採取一些「思富養民」的措施,發展生產,恢復國力。漢宣帝劉洵時,西漢國力逐漸恢復,又開始對犯邊之匈奴進行反擊。本始二年(前72年),宣帝以祁連將軍田廣明等五將軍和校尉常惠監烏孫兵,六路擊匈奴(參見田廣明等六路擊 匈奴之戰)。五將軍少有斬,唯常惠監烏孫兵擊破右谷蠡王庭,殲匈奴4萬余。匈奴避戰遠遁,人畜死亡不計其數。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漢,內部爭斗更甚;西漢設西域都護府,完全控制了西域。甘露元年(前53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呼韓邪單於率南匈奴附漢,郅支單於率北匈奴西遷至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東部築城而居。
建昭三年(前36年),漢西域副校尉陳湯矯詔發西城諸國兵及屯田吏士4萬人分兩路攻殺郅支單於,滅北匈奴(參見陳湯滅郅支單於之戰),從而結束西漢與匈奴的百年大戰。而「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就出於陳湯 。
❻ 隨便一篇讀後感,要7篇,就200字就行。
好的~1.像風一樣奔跑讀後感 「菊朵朝山頂望去,湛藍天空里,飄著一朵薄薄的雲。那是一朵1974年夏天的雲,在湘西蘭山的藍天上,在菊朵的眼睛裡,又白又亮。」這是《像風一樣奔跑》中的結尾,可讀過此書後,那朵又白又亮的雲,吸取著山間的靈氣和陽光的溫暖,飄進了我的心。
《像風一樣奔跑》這本書講述了菊朵在貧窮的鄉土生活,她盡心盡力地照顧生病的外婆,與夥伴們經歷紅楓坪的事。我此前從未了解過舊社會的生活,讀了此書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70年代的困苦生活。
菊朵家因為有一塊兩寸的臘肉就被醫生稱作「富人」了;孩子們都沒有玩具,上完學後就得去放牛、喂豬、砍柴、從地里挖吃的,好不容易才能看上一場黑白電影;菊朵10多歲了還沒有吃過城裡的綠豆棒冰,僅在城裡飯店裡吃了碗面條就讓小夥伴芹香吃驚的贊嘆了;村裡人也不敢亂說話,在背地裡信神,否則就得遭到批鬥·······再看看我們,我們從來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寶貝」,從沒做過一點家務,天天理所當然地吃著大魚大肉、等著別人伺候,更不會照顧別人,過著富足的生活,沒受過一點苦。我們難道不該為父母做點什麼嗎?我們難道不該主動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嗎?我們難道不該關心家人嗎?我們難道不該感謝家人嗎?
看了這本書後我被震撼了,原來的生活竟然那麼艱難。曾很多次聽爺爺奶奶說,他們的童年多麼不幸福,能吃上白面饅頭都成了一種奢侈。我開始還不信他們的話,認為他們誇大事實,後來才知道舊社會的生活確實是很苦的。文中的孩子們也很堅強,即使遇到了不幸,日子也還是要照常過下去,他們沒有沉浸在悲痛之中。因為他們明白,要堅強地活著!
那朵雲的故事雖然結束了,卻永遠飄在了我的心裡!
2.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那天去書店,我從一大堆世界名著中挑了一本很薄的書,名字叫《麥田裡的守望者》,在我拿起這本書時,我沒有想到這么薄的一本書會對我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使我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出色.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著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煙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嚮往平庸.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
3.紅樓夢讀後感
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4.簡愛讀後感200字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一樣充實!
——《簡愛》夏洛蒂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斗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麼《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5.《愛迪生》讀後感
明天,我們進修了《愛迪生》那篇白章,寫事作文範文。白章重要道的是愛迪生自小酷愛迷信,肯靜頭腦,戰勝種類難題,堅強入止科學真驗的事,寫事作文範文。讀完那篇白章,人被恨迪生這類勇敢倔強的肉體淡淡的打動了。 愛迪生從大野外很貧,只下功三個月的學。十少歲,他便啟初售報營生。他很愛迷信,經常節衣縮食,把節儉上去的錢,購來迷信書報戰真驗用的化學葯品。他實驗用的瓶瓶罐罐也非自渣滓堆外撿來的。 純摯 我最喜歡游泳了。 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和姐姐一起去游泳。 到了那裡,我們換上了游泳衣就進去了。 小荷作文奇奇另一隻安睡窩巢,故事16/17 有一天中午,天氣很熱。奇奇看見河面上有許多鴨子在游來游去,就上前去說: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我早早地走出了家門。我聽見鳥兒在耳旁歌唱,樹兒在身旁舞蹈。我今天心情特別的舒暢,
6.《海底兩萬里》讀後感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爾
❼ 觀湘江戰爭有感
湘江戰役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底,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為突破國民黨第四道封鎖線,在湘桂邊境的湘江兩岸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的一場空前激烈而又殘酷的戰斗。戰斗結果,國民黨的第四道封鎖線未能阻擋住紅軍鐵的步伐,但紅軍也遭到了慘重的損失。今天,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五十周年,緬懷長征英烈,本文特試就湘江戰役及其意義與教訓作一簡單探討,以求教於黨史學界諸同志及熟悉情況的老同志,如有錯誤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一九三三年十月,蔣介石集中一百多萬大軍,二百多架飛機,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反革命「圍剿」,其中,用五十萬大軍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革命根據地的軍民經過一年左右的浴血奮戰,仍未能打破敵人的第五次「圍剿」,根據地反而越打越小,紅軍越打越少,最後,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旬,中央紅軍主力一、三、五、八、九共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兩個縱隊共八萬六千餘人,由江西瑞金、於都地區出發,開始戰略轉移。紅軍轉移的路線是經中央蘇區南線,沿贛、粵、湘、桂四省邊界,前往湘中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或去湘西與任弼時、賀龍的紅二、六軍團會師。突圍部隊以紅一、九軍團為左翼,紅三、八軍團為右翼,中央軍委縱隊居中,紅五軍團擔任後衛,形成甬道式隊列,掩護中央軍委縱隊轉移。這次戰略轉移,事前准備不足,行動倉促,僅極少數高級領導人知道行動方向,廣大幹部戰士都不清楚,還以為不過是一般的外線戰略轉移,不久還會打回來。可誰知道,這就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開始。
十月二十五日,紅軍在江西與廣東之間的王姆渡、新田一線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十一月八日,又在湖南桂東、汝城至廣東城口一線突破了敵人的第二道封鎖線。十一月十五日,在廣東良田到湖南宜章一線突破敵人的第三道封鎖線,進至湘南的臨武、蘭山、嘉禾等地,大軍西行,直指湘江。
此時,蔣介石已發現了紅軍的戰略意圖,為不讓紅軍渡過湘江,前往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調集了二十個師近四十萬大軍,在湘桂邊境的湘江一線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並任命國民黨湖南省主席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統一指揮西路軍(湘軍)四個師,蔣介石之嫡系中央軍薛岳部四個師,周渾充部四個師,李雲傑部兩個師,李韞珩部一個師共十五個師負責「追剿」,廣東陳濟棠部在湘、粵、桂邊境堵截,廣西白崇禧部五個師在湘桂邊堵截,妄圖將紅軍圍殲於湘江以東地區。
為粉碎蔣介石殲滅紅軍於湘江以東地區的罪惡陰謀,十一月二十五日,中革軍委發布命令,兵分兩路強渡湘江,以紅一、九軍團為右翼,紅三、八軍團為左翼,從鳳凰山、界首之間渡江,佔領要點,掩護中央和軍委縱隊渡江。於是,一場長征史上,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史上規模最大、最激烈、最悲壯的湘江之戰開始了。
二、激烈的戰斗,悲壯的史詩。
湘江,發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州縣東海洋山西麓,秦時曾鑿有靈渠與桂江相通,史稱湘桂運河。湘江自廣西流入湖南西南部後,再自西向東流經衡陽附近,然後由南向北縱貫湖南省東部到湘陰縣蘆林潭注入洞庭湖,全長八百一十七公里,為湖南省第一大河流,其上游多屬石灰岸地層,峰巒起伏,灘多流急,並有瀟水、春陵水、耒水等眾多支流,素有瀟湘之稱。
十一月十四日,何健在衡陽就任追剿軍總司令,下令分五路追擊和堵擊中央紅軍。第一躋湘敵劉建緒二十六、十九、六十二、六十三等四個師由郴縣直插黃沙河、全州。第二路薛岳率五十九、九十二、九十三師及第一支隊由茶陵、衡陽插零陵,堵擊紅軍。第三路周渾元率五、十三、九十六,九十九師進入道縣,防止紅軍南下入桂。第四路李雲傑率十五、二十三師由桂陽、寧遠等地追擊。第五路李韞珩率五十三師由臨武、蘭山追擊。並指定粵軍陳濟棠部三個師入藍山、江華等地防堵紅軍入粵。廣西白崇禧之四十三、四十五師集結於恭城、富州一線,四十四、二十四師於灌陽、興安布防,十九師集結於桂林東北部,形成一個口袋陣,妄圖以東面七個師的兵力,將紅軍趕進口袋,消滅紅軍於湘江以東。
此時,紅軍離湘江還有幾百里路程,而且前面還有一條瀟水阻隔,蔣介石第一步計劃是想將紅軍消滅於道縣附近的瀟水之濱。十一月二十日,紅軍兵分兩路,一軍團二師奔襲道縣,三軍團出江華。二十二日拂曉,二師四、五兩團經二百多里強行軍,襲佔道縣。二十五日,紅軍主力全問在道縣江華之間渡過瀟水,粉碎了敵人消滅紅軍於瀟水之濱的企圖。①
蔣介石見第一步計劃落空,即開始實施其第二步計劃,消滅紅軍於湘江之濱。為此,敵二十個師,四十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向紅軍包圍過來。敵第一路總指揮劉建緒判斷紅軍要在全州附近渡江,便指揮其四個師先於紅軍佔領全州,切斷紅軍西進之路。第二路薛岳部四個師進駐黃山河。桂系白崇禧趕到桂林,將其五個師配置於全州、界首、灌陽等地。周渾元、李雲傑等部七個師在廣西猛追。然而,敵人內部矛盾重重,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眼見紅軍直奔湘北,為防止紅軍入桂,又防蔣介石以追堵紅軍為名派兵入桂,便將其五個師撤至灌陽和興安一線,避免與紅軍決戰,給紅軍西進讓開了一條道路。
二十五日,中央軍委命令全軍分兩路從界首與鳳凰咀之間搶渡湘江。一軍團二師由道縣出發,前衛紅四團急行軍搶占界首渡口。將渡口交給隨後趕來的三軍團後歸建。二師另兩個團在大坪附近渡過湘江,相機攻佔全州未果,隨即在湘江西岸距全州十六公里之魯板橋、黨山鋪一線布置阻擊陣地。三軍團在湘江以東的石塘街,新街一線阻擊桂軍。五軍團在東岸文市一帶阻擊追敵周渾元等部,這樣,紅軍在湘江兩岸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間六十多里的范圍。
二十七日,三軍團五師兩個團在新塘與桂軍第七軍之二十四、四十四師打響,激烈的戰斗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英勇的五師部隊擋住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保證了左翼的安全。三天戰斗,五師政委鍾赤兵負重傷,參謀長胡震犧牲;十四團團長黃冕昌犧牲,繼任團長文年生負重傷,團政委未負傷;十五團團長白志文政委羅元發負傷。兩個團三千多人僅剩下一千餘人。②三軍團四師在石塘村阻擊中,師長張宗遜負傷,十團團長沈述清第一天犧牲,繼任團長杜中美第二天又犧牲。③六師十六團團長李壽軒負傷。
二十九日,敵劉建緒四個師由全州傾巢出動。三十日,敵先用兩個師採用人海戰術向一軍團陣地猛攻,上有飛機支援,下有大炮轟擊,然而,遭到了紅一軍團的頑強抗擊。激戰一天,紅軍第一道防線失守,退守第二道防線。十二月一日凌晨,敵四個師十六個團傾全力向一軍團第二道防線猛攻。一軍團防守的二十里長的陣地上,炮聲隆隆,硝煙彌漫,殺聲震天,形勢空前危急。凌晨三時三十分,中央、軍委、總政聯名給一、三軍團下達指令:「一日戰斗,關系我野戰軍全部。西進勝利,可開辟今後的發展前途,遲則我野戰軍將被層層切斷。我一、三軍團首長及其政治部,應連夜派遣政工人員,分入到各連隊進行戰斗鼓動,要動員全體指戰員認識今日作戰的意義,我們不為勝者,即為戰敗者。勝負關全局,人人要奮起作戰的最高勇氣,不顧一切犧牲,克服疲憊現象,以堅決的突擊,執行進攻與消滅敵人的任務,保證軍委一號一時作作戰命令全部實現。打退敵人佔領的地方,消滅敵人進攻部隊,開辟西進的道路,保證我野戰軍全部突過封鎖線應是今日作戰的基本口號。高舉著勝利的旗幟,向著火線上去。」④為保衛中央縱隊與總部安全渡江,英雄的紅色健兒們在「一切為了蘇維埃中國」的口號下,英勇頑強,前仆後繼,同江上陣地的敵軍進行了殊死的拼殺。由於寡不敵眾,太部分陣地失守。正午,在得知中央軍委縱隊安全過江後,一軍團部隊互相掩護,脫離了險境。戰況空間之激烈,實為歷次戰役中所罕見。第一天,二師五團政委易盪平犧牲,四團政委楊成武負重傷。僅以一軍團一師三團為例,該團長征出發時有二千七百多人,經歷次戰斗與此次湘江戰役後,僅剩下八九百多人,傷亡成員過半。⑤此外,留在湘江東岸殿後阻擊追敵的五軍團之三十四師、三軍團六師十八團未能過江,全部壯烈犧牲。紅八軍團大部被打散,七千多人,僅有一千多人突過湘江。⑥其它各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傷亡。八萬六千餘紅軍,損折過半,只剩三萬多人。紅軍雖然損失慘重,但終於突破了蔣介石的第四道封鎖線——湘江天險,蔣介石殲滅紅軍於湘江之濱的計劃再次破產,悲壯激烈的湘江戰役遂告結束。
三、湘江戰役的意義與教訓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史上一次重大的戰役,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達五十多萬人,戰況之激烈空前罕見,也是關繫到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次大搏鬥,因此,意義重大。
(一)湘江之戰,盡管紅軍損折過半,由八萬六千餘人減少到三萬多人(其中包括自蘇區突圍後歷次戰斗中傷亡、減員、逃亡的數字在內),但它卻以雄辯的事實證明,紅軍是一支具有非常戰鬥力的革命軍隊,他不管在什麼艱難復雜的情況下,無堅不摧,無敵不克,戰無不勝,是一支打不爛,拖不垮的英雄軍隊。蔣介石的四十萬大軍在湘江天險也阻攔不了紅軍的英勇步伐,紅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二)湘江戰役雖然使紅軍遭到慘重的損失,是壞事也是好事,它用血的事實,慘痛的教訓,證明了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領導給革命帶來的嚴重危害,進一步加深了廣大紅軍指戰員對毛澤東同志正確領導的懷念與嚮往,對革命前途的擔憂。群心向北斗,希望毛澤東同志重新出來指揮紅軍的思想在廣大指戰員身上反映得越來越強烈。
十二月十一日,紅軍攻佔湖南通道。十二日,中央軍委左通道召開擴大的軍委會議,會議開了一天。會上,毛澤東同志正確地分析了湘江之戰後的險惡形勢,指出了蔣介石在紅軍去湘西的路上又布置了一個十幾萬兵力的口袋陣,如中央紅軍仍堅持原定與紅二、六軍團會師的計劃。正好鑽進了敵人的口袋,三萬多疲憊之師的紅軍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因此,部隊應繼續向西進軍,進入貴州境內,到敵人戰鬥力薄弱的地方進行休整。毛澤東同志這一建議得到了周恩來、張聞天、朱德、王稼祥等大多數同志的支持,正如後來張聞天同志在遵義會議上所強調的:「在目前這險惡的情況下,只有毛澤東同志出來領導紅軍,才可能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⑦十三日,紅軍按毛澤東同志的建議向貴州前進,再一次地脫離了險境,從而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這就是長征史上有名的通道轉兵。
在向貴州進軍的路上,毛澤東同志又苦口婆心在繼續做各級領導的工作,十二月十四日,紅軍攻佔貴州黎平,十八日,黨中央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政治局認為:新的根據地應該是川黔邊區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為新根據地的中心。」⑧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紅軍攻佔貴州遵義。十五日至十七日,黨中央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從而正式結束了左傾錯誤路線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從此,中國革命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開始了一個新的轉折時期。
這一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湘江戰役引出的結果,沒有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沒有湘江戰役的嚴重挫折,就不會有通道轉兵,不會有黎平會議,更不會有遵義會議,也不會有長征的偉大勝利。「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在一定的條件下,矛盾是可以轉化的,當矛盾著的事物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引起質的演變。湘江戰役是變化的條件、原因,是轉折的開始。湘江戰役的嚴重挫折,換來了遵義會議的無比正確,這就是湘江戰役的最大意義之所在。
湘江戰役,紅軍遭受慘重的損失,這是一次代價極大的血的教訓,首先是王明左傾錯誤路線領導的結果。政治上,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路線者進入中央蘇區後,打著貫徹共產國際路線的旗號,自詡為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大搞宗派主義,排斥毛澤東同志在紅軍與蘇區的正確領導,殘酷斗爭,無情打擊一大批堅持正確路線的黨政軍幹部。軍事上,他們將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奉為「太上皇」,將紅軍的指揮權完全拱手送於他手中,而李德則自命不凡,堅持其錯誤的、刻板的教條主義的軍事戰略戰術來指揮紅軍作戰,甚至連一門迫擊炮、一挺機槍擺在什麼地方都要按他的規定,而他本人則坐陣後方,依靠地圖與電報來發號施令,從不上前線陣地根據實際情況來指揮作戰,片面強調正規化,致使紅軍與兵力、火力點絕對優勢的敵人進行陣地戰、消耗戰。結果,仗越打越被動,以致不得不退出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其次,左傾錯誤路線的領導者,在這次「戰略轉移而實行突圍的問題上,同樣犯了原則上的錯誤。」⑨他們事前不向廣大幹部講清情況,「而且甚至在政治局會議上也沒有提出討論。」⑩行動時,「退出蘇區變成一種驚惶失措的逃跑與搬家式行動。」⑾將所有的壇壇罐罐都帶上,來個大搬家。紅軍一反能打善變的常態,揚短避長,盡管五個軍團形成甬道式陣式,保護軍委縱隊,但終因輜重太多,每天的行軍速度僅四、五十里,而敵軍則地上輕裝急進,天上飛機轟炸,致使紅軍始終擺脫不了敵軍的圍追堵截。特別是在湘江戰役中,十一月二十七日,當一、三軍團同時在湘江兩岸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六十多里的要點時,「在此區域,甚至有四處淺灘可以涉渡。中央軍委縱隊也已於二十七日到達灌陽以北的文市、桂岩一帶。如果當時仍決心搶渡,由桂岩到最近的湘江渡口,只有一百六十多里地,採取輕裝急行軍,一天即可到達,仍有可能以損失較小的代價渡過湘江。但是左傾冒險主義領導卻沒有利用這一大好時機。他們仍然讓人抬著從中央根據地帶來的壇壇罐罐,按常規行軍,每天只走四、五十里,足足走了四天,才到達湘江邊。使前線戰士為了掩護任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⑿面對如此嚴重的挫折,左傾路線的主要領導者博古深感無法向黨交代,在往黎平的路上,唉聲嘆氣,甚至拔出手槍准備自殺,只是由於聶榮臻同志的制止與勸說才作罷。第三天在組織指揮上,左傾錯誤路線的領導者,他們不懂得紅軍遠離根據地,進行無後方依託作戰,只有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這一戰略戰術原則。在長征開始後,紅軍突破敵第二、三道封鎖線,進入湘粵邊廣大無堡壘地區,此時,除追敵外,其它各路敵軍尚未趕到,紅軍本應利用這一大好時機,丟掉壇壇罐罐,採用運動戰,主動進攻,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一部或幾部,以達到在湘粵邊或湘中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之目的,戰局或可能改觀。然而,此時的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反而變成了右傾逃跑主義,他們畏敵如虎,一直只想奪路西進,再加上「龐大的軍委縱隊及各軍團後勤部隊,使紅軍作戰受到極大的困難,所有的戰斗部隊都成了掩護隊,行動遲緩,喪失了到達原定地區的先機。忘記了紅軍的戰略轉變將受到敵人的嚴重追堵截,忘記了紅軍在長途運動中,將要同所追堵截擊的敵人作許多艱苦的斗爭,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所有這些軍事上政治上組織上的錯誤,特別是戰略方針不放在爭取於必要與有利的時機同敵人決戰的原則上,就使得自己差不多經常處於被動地位,經常遭受敵人打擊,而不能有力的打擊敵人」⒀這也是湘江戰役中紅軍遭受重大損失的最根本原因。
總之,湘江戰役的教訓是非常沉痛的,它教育了紅軍,只有毛澤東同志才能指揮紅軍從勝利走向勝利,才能挽救革命於危難之際,事實也證明,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同志指揮紅軍四渡赤水河,二打遵義城,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機動靈活地甩開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使紅軍轉危為安,寫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得意之筆。
湘江戰役,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最悲壯最激烈的戰斗,英雄的紅軍戰士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滔滔湘江水可以作證,歷史將永遠銘記紅軍英烈們的豐功偉績。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❽ 《像風一樣奔跑》讀後感
《像風一樣奔跑》讀後感
親愛的鄧湘子叔叔:
您好!
從來沒有哪本書像您寫的《像風一樣奔跑》那樣深深地吸引我,讓我拿起來就不願意放下,只想一口氣讀完。通過這本書,我深深地了解了當時那個年代鄉村生活的窮苦。也羨慕他們鄰里關系的融洽。
那時的人們太窮了,文中的主人翁——菊朵在去她外婆的家的路上,因一時疏忽,讓黃螞蟻爬到媽媽送給外婆的一小杯豬油里去了,而十分著急。哪像我們現在,吃的東西里進了什麼不能吃的,就直接倒了,也不會心疼。菊朵的外婆家裡有一小塊臘肉,都能被稱為全紅楓坪最富的人家。哪像我們現在,家裡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媽媽做的臘肉我都不吃,還說臘肉太干、太肥了。
那時的人們太苦了,家裡一粒米也沒有了,只能到野外去挖一些如葛根、野百合等含有澱粉的東西來填飽肚子。不像我們現在,白白,香香的米飯還嫌不好吃,沒有一點味兒。
不過,那個年代的物質生活雖然貧乏,但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他們的鄰里關系是多麼的融洽啊!家家戶戶的關系都十分好,菊朵的外婆生病了,隔壁的福阿婆和芹香姐弟以及她們的媽媽都來幫外婆打理家務,照顧她。外婆家的烏楊梅成熟了,外婆讓菊朵摘下所有的烏楊梅,送到村裡的各家各戶,大家一起分享。正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啊!不像我們現在,住在同一幢樓里的人也沒有幾個認識的,大家個個都獨來獨往。
文中對環境、景物的描寫也非常的優美。比如:「那些散落的屋頂,有的蓋著黑的瓦,像墨汁塗過的紙;有的蓋著舊的茅草,像又黃又舊的紙。那些黑的黃的『紙』,凌亂地散落在山腳下的田邊和溪畔。」通過您的描寫,美麗的紅楓坪彷彿出現在我的眼前。
叔叔 ,讀完您的這本書,還有好多令我困惑不解的地方:為什麼狗舔了楓樹的樹汁會變得瘋狂,然後都死去呢?為此,我特意上網去查找楓樹的特徵等資料,也沒能找到答案。耘夫死後,桂生的爺爺是真的看到死去的耘夫領著那些死去的狗在做體操嗎?
我還有好多的話想說,還有好多的問題想問,希望得到鄧湘子叔叔的回信!
❾ 徐霞客游記讀後感,六百字的打上來。
《徐霞客游記》是我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游覽和地理考察的真實紀錄,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受到國內外學者和讀者的高度贊賞。可惜這部偉大的科學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來,因為徐霞客在世的時候,他的游記還未來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離開了人間,留下的只是一些沒有編訂成冊的手稿。當時正值明末社會變亂之際,手稿幾遭波折,散失較為嚴重,雖經其後代及親友們的搜集整理,才使這部《徐霞客游記》得以免於堙滅,但是,已經是一個殘本了。加之輾轉傳抄的結果,訛誤刪改較多,目前流傳下來的《徐霞客游記》,是與原稿有較大出入的,這就給我們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帶來一定的困難。
《徐霞客西遊記》是徐霞客所寫游記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研究室吳應壽先生在北京圖書館發現,盡管不全,卻是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
關於《徐霞客游記》的科學價值和文學成就,已有不少人進行過論述,這里只就這兩部著作的來源和相互關系,以及《徐霞客西遊記》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談點淺見,就教於同志們。
一
《徐霞客游記》得以成書和流傳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經過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許多人為了這部書的流傳和出版,作出了可貴的貢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徐霞客去世後不久,其生前友好錢謙益(牧齋)寫信給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說:「霞客先生游覽諸記,此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當令泯滅不傳,仁兄當急為編次,謀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間亦不可無此書也。」後來錢氏又寫信給刻書家毛子晉,希望他將游記「僅存數本」刻印出版,廣為流通。①由此可見,徐霞客的旅遊日記,一開始就受到他同時代人的重視和珍惜。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徐霞客游記》大約有下面幾個主要版本,曾流傳於世。最早的第一個本子是「季本」(即季夢良本)。明朝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親季夢良(會明)受霞客生前的委託,和友人王忠紉,對游記手稿共同進行整理,為之分其卷次,訂其前後,裝訂成冊。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鄉江陰被屠,霞客長子屺遇難,游記原稿全部被焚於火,季夢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後雖經季氏再為搜集,但仍缺滇游記一冊及游太華顏洞和盤江考諸記。
今天被吳先生發現的《徐霞客西遊記》,據考當為季本的殘存部分。全書共五冊,僅記載崇禎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禎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歷,即浙游日記、江右游記、楚游日記和粵西遊記等部分。雖名為西遊記,但缺黔游日記和滇游日記。首冊中有初編者季夢良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題識,並每冊皆註明:「友弟季夢良會明甫校錄」。關於它的來源,吳應壽先生有過詳細考證,他認為《徐霞客西遊記》就是明末著名藏書家錢謙益推薦給刻書家毛子晉刻印的「僅存數本」,時間大約在順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間。根據書中鈐有的朱文印,此書曾為汲古閣、莫友芝、劉嘉業堂等藏書家、刻書家和學者先後收藏過。解放後,才由劉嘉業堂將此書轉給了北京圖書館。②這個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於毛氏未能將游記刻印出版,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由於當時社會動亂不定,出版困難;第二,因為書中有不少關於政局、階級斗爭、人民生活的記載,對統治階級不利,不敢出版。後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記》的第二個本子是「李本」。
原來順治二年以後,季夢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記殘稿時,曾經指出:「今全集唯義興曹駿甫有之。初駿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聞其死,詣<SPS=0347>,兼求遺書校錄,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還。今其全集必存,訪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這一任務。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風,生平亦好游覽。他痛感季本殘缺,經過多方打聽和苦心訪問,終於訪得曹氏所抄游記在史夏隆處。可是發現曹氏抄本已被史氏塗抹刪改,字多訛誤。為了恢復這部游記的原來面貌,他「重請得其底本,從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與季本互校成書,而史本乃不傳,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據陳泓考證:曹氏底本滇游首冊,「亦僅載游太華顏洞數小記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補齊。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為《徐霞客游記》作序,認為李本盡管還有少缺之處,「然不啻已毀之玉,復出崑山,既沉之珠,又還合浦」⑥陳泓則認為李本是「諸本之祖」。這些評價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李寄不僅從史夏隆處得到了曹駿甫所抄游記,而且利用了季夢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記》成為第一個比較完整的本子,曾被後人誤認為原本。雖然它已經失傳,我們無法見到,但是,後來出現的各種《徐霞客游記》的抄本不少,絕大部分錄自李本,其中以楊名時本最為著名。今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書庫保存一部楊氏舊抄本,共十冊,分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說是目前留傳下來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記》。隨後,陳泓又集李寄、楊名時等諸抄本校對數次,使之更趨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孫徐鎮又對李本進行了重新編訂。他說:自李本問世,「傳寫益廣,訛落<SPS=0276>多,兼之俗下書庸,競於作生活計,而任意刪節雜湊,一如彥和嘗夢索源之文,往往使讀者莫悉漏義,是可痛也!」⑦徐鎮為了使《徐霞客游記》保持原來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滅煨燼之餘,更不滅於妄庸之手」,乃用楊、陳二人編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參考,與李本對比校勘,考其缺失,訂其異同,然後刻本付印成書。《徐霞客游記》的第一個木刻本從此誕生,一直流傳至今。從徐鎮所寫《辨訛》五十條⑧可見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糾正了過去抄本中不少錯誤,不過內容和楊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編排上略有變動。徐本分十冊,每冊再分上下篇,並增添了書牘、墓誌、諸本異同考略及辨訛,作為外編附於第十冊下之末。
嘉慶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書家葉廷甲(保堂)又將徐刻本校刊、增補、再版。他在序言中寫道:「嘉慶十一年冬,錫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記之板歸余。……翻閱之,朽蠹頗多。乃借楊文定公手錄本,暨陳君體靜所校本,與徐本悉心<SPS=1623>勘。……十三年春,延梓人於家,訛者削改,朽者重鐫,又增輯補編一卷,附於後。」⑨
據我們查對,葉本實際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輯補編外,正文和外編與徐本完全相同。
自葉氏校補《徐霞客游記》印行之後,遂在社會上廣為流通,後來出版的各種版本(包括石印本、鉛印本)達十餘種之多,皆以葉本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記》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國學基本叢書本,前者根據咸豐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將清初潘次耕為《徐霞客游記》作的序(載於《遂初堂集》卷七),刻於本書之首。丁氏還為霞客作一年譜,與游記同印,又請人根據徐霞客的旅行路線,繪圖三十六幅,作為副冊。此外,丁氏從晴山堂帖中,錄其完整者,匯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叢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綜上所述,《徐霞客游記》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來,經過許多學者的輾轉傳抄、校對、訂訛、刻印,產生了各種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楊本、徐本和葉本,季本僅存《徐霞客西遊記》部分,李本已不傳,楊本、徐本和葉本雖然保存下來了,但是他們都未見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於傳抄時容易產生錯誤,校對又缺乏原稿作依據,加之有些抄錄者或校勘者為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文字煉達,又往往故弄玄虛,隨心所欲的對《徐霞客游記》進行增刪、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來的《徐霞客游記》和通行本,與原稿的本來面貌已經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據保存下來的《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進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確、真實地表達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二
關於《徐霞客西遊記》的科學價值,吳應壽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記》一文中,已經作了精闢的論述,有助於對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們還想就《徐霞客西遊記》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幾點補充。
第一,由於《徐霞客西遊記》是季本的殘存部分,自從順治年間被毛氏汲古閣收藏後,雖曾多次易主,但被藏書家視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會上流傳。三百多年來,歷次整理游記的人除李寄外,都沒有利用過。因此是我們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資料。從文字上看,《徐霞客西遊記》較現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來面目。錢謙益在《囑徐仲昭刻游記書》中曾經寫道:游記原稿「文字質直,不事雕飾,又多載米鹽瑣屑,如甲乙帳簿。」⑩《徐霞客西遊記》則完全符合此種情況,能幫助我們更真實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質和旅行考察情況,是非常難得的寶貴文獻。
第二,據我們初步統計,發現《徐霞客西遊記》的文字數量大大超過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這段旅行時間(指崇禎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個多月,計五七一天。《徐霞客西遊記》中只有七十二天無記載,現存《徐霞客游記》則有一八九天缺記載。《徐霞客西遊記》總計有二十二萬余字,現存《徐霞客游記》只有十二萬多字,前者比後者幾乎多出十萬字。季夢良在題識中說: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記」。因此,《徐霞客西遊記》又是記載徐霞客西南遊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遊記》是徐霞客所寫游記的重要部分,主要記載了徐霞客對湖南、廣西兩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況。我們仔細地閱讀了《徐霞客西遊記》,並和現存的《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進行了校對,認為現存的《徐霞客游記》,除文字上比較通順、簡練外,都不如新發現的《徐霞客西遊記》對石灰岩地貌記載具體、生動、真實,更能說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學方面的傑出貢獻,茲舉數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紀紅色岩,岩層多垂直節理,常形成懸崖奇峰、山洞和石樑,《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寫這種地貌特徵時寫道:「自會仙岩而東,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亘,堆環成壑,或三面回環如<SPS=0834>者,或兩對疊如門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現存《徐霞客游記》及通行本中則改為:「自會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盤亘,堆環成壑,為<SPS=0834>為門,為岩為洞,往往而是。」這兩段話的意思雖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較後者描繪得更為詳細、生動、逼真。
(2)《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閏四月初二日又寫道:「自冷水灣來,山開天曠,目界大豁,而江兩岸<SPS=0167>水之石,時出時沒,但有所遇,無不賞心悅目。」通行本中卻被改成:「自冷水灣來,山開天曠,目界大騁,江兩岸瞰水之石,出沒屢變,但有所遇,靡不霽心綴目。」按「<SPS=0167>」食也,「瞰」俯視也,意義完全不同。《徐霞客西遊記》中採用「<SPS=0167>」字,形容恰到好處,通行本中改為「瞰」字,可謂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動,亦均屬畫蛇添足,實無必要。
(3)《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寫灕江對畫山的沖刷作用時說:「山受嚙,半剖為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質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記》及通行本中,則把上面一句話簡化為「石質錯綺成章」。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損害。
(4)《徐霞客西遊記》在崇禎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潯州(今廣西省桂平縣)白石山時寫道:「余謂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鳴鍾鼓,非泉之聞聲而為沸寂也!」這就糾正了《西事洱》與《百粵風土記》的記載:「山北有漱玉泉,聞寺中鍾鼓聲而起,止則寂然」的唯心主義的說法。霞客通過實地調查,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寺廟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中,卻把上面一段記載砍掉了,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學態度和唯物主義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遊記》中還記載許多有關當時社會經濟和階級斗爭的情況,是研究明末社會的珍貴資料,這些都被後人無端刪掉了。例如:崇禎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關於江西貴溪漁塘一帶居民以造粗紙為業的記載,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關於江西吉安塢村居民靠捕魚為業的記載,崇禎十年一月十九日關於湖南攸縣和衡山縣界諸山皆產煤的記載,三月三十日關於湖南蘭山高梁原農民起義的記載,四月十三日關於湖南耒陽上堡市產錫的記載,六月二十日關於廣西柳州河流的記載,十一月二十日關於鎮遠地區販賣人口的記載,崇禎十一年三月關於河池南丹地區產銀、錫的記載,等等,在現存各種《徐霞客游記》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見了。此種事例還有許多,這里就不想一一列舉了。
最後必須指出,《徐霞客西遊記》中季夢良的題識可能被後人刪改了,為說明問題,今將全文抄錄如下:
「崇禎丙子秋,霞客為海外游,以<SPS=0553>別余而去,去五年始歸,歸而足俱廢,噫嘻<SPS=0396>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窮,今而後惟有臥遊而已。余時就榻前與讀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篋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記,但散亂無緒,子為我理而輯之』。余謝不敏,霞客堅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幾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畢矣,而餘事霞客之事猶未畢也。迨其後,紀盡為王忠紉先生攜去,余謂可以謝其事矣。忠紉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攜歸,冢君復出以示余曰:『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啟篋而視,一一經忠紉手校,略為敘次。余復閱一過,其間猶多殘闕焉,遍<SPS=1504>遺帙,補忠紉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編,俟名公刪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謂千秋知己,亦以見一時相與之情雲爾。壬午臘月望日友弟季夢良錄完識。」
按:上錄題識只針對崇禎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遊而言,好象不包括諸名山游記在內,難道季氏於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整理游記時,諸名山游記就已亡失,顯然不可能,因為霞客死後並不久,江陰又未發生戰亂。很可能是在王忠紉經手整理游記時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SPS=1504>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我們認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應當包括諸名山游記在內,只是在順治二年遭兵禍時才散失,經季氏再次收集「僅存數本」,即《徐霞客西遊記》。後來藏書家或傳抄者為了使題識符合西南遊的內容,可能對題識進行了刪改,並命名為《徐霞客西遊記》。吳應壽先生認為《徐霞客西遊記》是季夢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確的。直到李寄輯補游記時,才根據曹駿甫的抄本將諸名山游記編入。
總之,《徐霞客西遊記》的被發現,是我國學術界的一件大事,吳應壽先生已經整理注釋,不久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們殷切期待這一堙沒多年的珍貴史料能夠早日問世,為祖國的四個現化代作出它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