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門檻
《後天》觀後感------毀滅也許就在後天
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何變化?猶記得去年是11月5日下了第一場雪,而今年,直至現在已經12月了,依然不見雪的蹤影。越來越溫暖了,不是嗎?其實作為一個北方人來說,我更喜歡這樣的暖冬。可是暫時的舒適背後是否隱藏著危機呢?對於這種明顯的變化,不知人們是否有所思考。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的電影,片名叫《後天》。它是美國今年暑期的一部大製作科幻片。該片講的就是氣候變暖的始因---溫室效應,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該片的切入點是: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並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回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在最後一個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間。因為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後,而是現在。
就在後天預測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極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後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後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最令人震撼的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沖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過影片,那可怕的場面真使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同身受的懼怕。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來的天災人禍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大問題。
現在真的不得不關注和憂慮這個大問題了。一項嚇人的統計令人震驚:2003年,歐洲有將近2萬人死於氣溫過高。不難想像氣溫的增高將給我們帶來什麽!陸地將被淹沒,生物將要死絕,我們那些美麗的自然景觀將要消失殆盡,地球上將大肆肆虐著各種各樣的疾病------真到那一天,我們將何去何從?
影片中主人公們在避難時,一個黑人男孩說:「嘿!那邊有一些稅收條例和法律條文,讓我們燒了取暖吧!」在美國,法律是神聖的,而在那種關頭,它算什麽?它的利用價值只是在於承載它的那些紙,那可以使火燃燒的材料。想想美國總統布希的環境政策吧,他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因為會影響發展經濟,去絲毫沒顧及到將帶給環境的惡果。真到災難降臨的那個時候,那起到維護社會基本秩序的法律條文和稅收條例還能保護經濟的發展嗎?別提經濟了,他為人們提供的只是維持生命的那一點點火焰!`影片中更為諷刺的是因為北部寒冷,大量美國公民往南部城市撤離,而南部城市大量的美國人來到墨西哥尋求避難,面對緊閉的邊境大門,美國人甚至丟下車,背著行李淌過邊境河,非法入境。也許像我們第三世界的人民看到這一幕會覺得異常解氣。美國,想當年,想要進入你的門檻是多麽得難,一張美國綠卡曾經是多少人畢生的夢想,然而現在,曾經無上光耀的美國公民卻成了美國難民。我明白了為什麽有那麽多的美國人組織遊行反對布希的環境政策,因為他們也明白,發展經濟並不是第一位,而破壞環境就是在毀滅自己。在看到「美國難民」們逃命的同時,我不禁想起了那時的中國,雖然影片中沒有提到,但是想必不會比美國幸運吧!真的很恐怖,因為全球變暖是全球性的災難。當整個星球都被洪水埋葬,人們真不知將要逃向哪裡。我曾經在看過《彗星撞地球》後,做過一個夢。我夢見有一個大火球從天空中緩緩降落,我心中知道那是什麽,我想逃,但是無路可逃,到了哪裡都一樣,整個星球都要毀滅的。所以我只能看著它離我越來越近,我能感覺到生命在漸漸消逝------在天地一片白的那一刻,我猛然驚醒。我想生命的最無助感就來自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吧!
多一座工廠,多一輛車,多一台空調,毀滅就會早來到一天!
或者,也許我們趕不上那天,但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下下一代,他們要怎樣咒罵我們在這個瘋狂年代給他們製造的災難?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環境,盡可能的讓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球減輕一些負擔吧!保護環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話,難道我們真的想要「後天」的來臨嗎?
看完影片,走出房間,我慶幸的是:外面還有陽光,而我們的世界還沒被淹沒。
※※不知樓主喜不喜歡※※
『貳』 有哪些雜志或報紙有影評專欄
一般來說,比較新的電影出來,各地的晚報副刊都要上影評的.
晚報副刊一般向大眾開放,喜歡採用外稿 ,門檻低,而且篇幅也比較短 .
至於雜志,除非篇幅較長(多於2000就算了)的才好投一點,畢竟兩千多的影評上雜志要很有見地才得。幾百字的影評也不至於等那麼長(從投稿之日起至發表至少得三個月的周期)
所以,就建議投給報紙副刊吧。
http://www.douban.com/
www.rongshuxia.com
書評影評一般只做雜志的一個欄目,很少有整本雜志都是書評的!
這兩個網站上在國內比較好.
『叄』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有點長)
《拯救大兵瑞恩》之結構•人物•藝術特色淺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講述了盟軍一隻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後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找到並帶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 比照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往往節奏緊湊,而這部影片卻是個例外,揮毫潑墨用了整整40分鍾描寫諾曼底登陸的血腥場面,以至許多觀眾都因受不了這樣的視覺刺激而提前退場。作為一個「極熱」的熱開場,導演無疑為屏幕前的觀眾們製造了與電影內容極為相符的情境,戰爭是慘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時顯得如此脆弱,槍林彈雨穿透頭盔、撕裂身體;士兵在灘頭上尋找自己的殘肢斷臂;一聲炸響過後,米勒拖著的傷員只剩半截……戰爭場面的還原達到罕見的真實。而氣氛烘托濃烈之餘,導演也精明地埋了鋪墊,即為日後把人小分隊深入德軍的巨大危險性作了全面預告,先讓觀眾在自己心裡有了對比,當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艱巨的任務如何完成。情境這座平台的成功設置,開拓了日後情節沖突發展的空間。四十分鍾漫長視聽刺激過後,本片節奏的功力開始凸現:導演僅用了五分鍾的膠片,八人小分隊就已走在了尋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節交待簡潔明了。一行人行軍的過程可算開端單元的句號,到此為止,每個成員的性格都已有所體現,小翻譯厄本跑前跑後問這問那既鬆弛了氣氛,又為下文揭開「米勒戰前的職業」打下伏筆。全片也進入帶入過程。帶入單元的第一個小高潮發生在第56分鍾,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高潮僅在兩分鍾後的58分,雙方無意間產生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兩個高潮連接得如此緊密,彷彿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鬆,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不但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免把自己的門檻墊高,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一點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第三個高潮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小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迪克•魏德死在攻擊傘兵的堡壘前;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高潮:列兵魯賓揚言離開,軍士豪沃茲舉槍阻攔。這個高潮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小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的點題,導演代米勒作了最機智的回答。這個高潮也可以看作發展部的內容。真正的瑞恩出現,是在影片過半,可見導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個人認為接下來守橋戰斗的開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發展部只有十幾分鍾,完成一個任務的轉移——救瑞恩到守橋。有趣的是,守橋階段的戰斗與開頭諾曼底登陸的長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鍾左右,可見本片敘述的輕重緩急,導演拿捏的大膽而准確。作為高潮,這部分本該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主人公命運的高潮,主題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於戰爭題材的緣故而變為視聽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說這部影片的視覺高潮和主題高潮在時間上是相一致的,便於觀眾體悟電影的主題。高潮與結局連接緊密,而實際高潮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表達的完結,最後老瑞恩在陵園的一場戲更多是為結構的完整性服務,而非情節上的必然連貫。繼結構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隊,人皆迥異。軍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實下屬;下士厄本是連短兵相接時都會用敵國語言喊「放下槍」 的小翻譯;軍醫迪克•魏德事業心強烈,常為自己無法擔負與身份相符的職責而自責;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魯賓對米勒上尉來說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機智刻薄的紐約客毫不掩飾對此項行動的憤慨和質疑;卡帕佐是個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亞人;利施很有正義感,他為納粹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狙擊手傑克遜長著一幅桀驁不馴的面孔,卻是個虔誠的教徒,把每一個狙擊對象當作上帝賜予他的禮物。 而我想詳談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個英雄,卻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當面跟他這么說,他一定會笑著讓言者滾蛋。畢竟,「英雄」這個詞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只對在乎他的人有意義。顫抖的右手、倒下的戰友、失聰、指揮戰斗、搶灘成功,與其說這是性格的鋪開,毋寧說是對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說到軍醫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戰爭片中的長官所代替。服從命令,寬容下級,所有的抱怨照單全收,所有的任務漂亮完成。可以說導演塑造了一個真正立體的分隊長,他不是靠等級威信、軍人責任感支在下屬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會把袒露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當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羞於與人分享卻又自豪而甜美的經歷。當然,他決不會忘記身為軍人的職責,和那個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這部影片的美國色彩濃郁,家庭對美國人來說,幾乎等同於信仰,我想米勒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一定也無數次在心裡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許每次說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離家近了一步」之外,還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軍醫下葬時,那個男人獨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動人。 瑞恩。大兵瑞恩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處於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這次行動本身的意義所掩蓋。但是,略去拯救對象的額外身份,他,又是觀眾了解美國最普通士兵的途徑。瑞恩就像一扇窗,透過他,不難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國年輕人在沒有被社會賦予特殊關照時應有的戰爭經歷,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橋的戰士們,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隊。被拯救,這是外界不為他所掌控的因素賦予他的義務,與他無關,因而影片的視角擴大了,在守橋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講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場戲,導演並非在試圖說服觀眾,力證這次行動是在拯救一個多麼值得憐憫的家庭,而是通過瑞恩的嘴,說出每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麼?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麼,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體現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更為類型化,同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部影片的鏡頭運用很見功底,導演的意圖在鏡頭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明確,並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鍾里,與其他人也一樣,小分隊隊員搶灘時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來切去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是「臉熟」(對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戰爭的高強度視聽施壓,導演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人類成片死去的過程,還有一些未死之人爭取活下來的過程,在這里沒有英雄沒有猛將,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隨時可能化為冰冷的統計數字中的一個,沒人相信「理智」,正如沒人會有意識的試著躲一顆子彈。又如卡巴佐犧牲的一場戲,鏡頭大部分時間對著敵方的高樓上的狙擊手,主觀鏡頭與臉部特寫頻繁切換,顯示出人物內心的猶豫不決,琢磨不定,而當鏡頭里的準星終於辨認出狙擊手傑克遜的影子,卻也是自己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反視角的運用告訴我們,在戰場上一對一的決斗中根本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言論必要,因為那時除了生,就是死。鏡頭的內容完全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後開槍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國人時,攝影師並沒拍屍體,可見死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強調的是,他終於敢殺一個該死的人了。影片結尾米勒死去,賀信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傑克遜炸黑了的高塔,戰坑,破碎的橋面和屍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麼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麼就註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後,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評~!
一、 結構分析(系表)
開端部
1、 開場 老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
2、 俄馬哈搶灘成功
發展部
總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犧牲的消息,上校決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協助同盟破敵,卡帕佐死;
錯認他人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兩小時,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繼續前行,得知瑞恩在蘭姆勒;
又一次小規模戰斗,魏德死;
放掉德國俘虜;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訴他來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決定不走,幫助瑞恩保住橋,等待救援。
整個戰役
結尾部
米勒死,臨死叮嚀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聲
老瑞恩在米勒墳前對他訴說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並不是一個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卻是一種象徵。是勝利的象徵,他對於米勒一行人意味著任務的終結,對美國意味著國家人性化、人權化、民主化的象徵。他從簡單的符號人物,變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且空泛的標志。但劇本賦予他的卻很少,他只是一個二等兵、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戰績和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年少輕狂,擁有拳拳報國心的男子。這就更引發人們對這次任務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勞師動眾、是否像劇中米勒一行人所議論的:只是因為他有三個同樣驍勇,戰死沙場的兄弟嗎?只是因為怕他的媽媽傷心嗎?試問:誰沒有父母?誰的死對於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憑什麼他能享受到這樣的幸運待遇?憑什麼要為他去浪費那些珍貴的軍用物資呢?難道只是為了美國的那些小小的虛榮心?為了高呼民主,人權嗎?米勒說過:「為了一項任務,死掉兩三個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換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這樣死是值得的。」但是為了區區一個二等兵瑞恩,卻死了三條人命,這看起來並不值得。但是幸好我們的瑞恩是個視死如歸的硬漢,試想:如果他只是個軟弱怕死的孬種,這次任務還是否具備他的意義?還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國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們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人,是一個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揚英雄主義的一個最好的典範。他的形象不見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卻顯出不平凡,並不需要多少另類,也足以謳歌美國兵士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兒孫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說的那樣,「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滿與墳冢排列整齊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於在影片的結尾,瑞恩不禁問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個好人?」 這是發自本源的一種疑問?他確實使得很多人為他而死,雖然他是無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無形中,他背上了一個包袱,三條人命的包袱,這是國家賦予它的,是生活賦予它的。他必須被動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艱難許多,他雖然活著,但是永遠不能放下包袱輕松的活著,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是為國家、為責任、為了三條人命活著,甚至為了米勒臨死的那句話活著;戰爭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聽天由命;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強烈的責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沒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這是他極度可悲的一面。戰爭泯滅人性,只要踏在戰爭邊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從那天起,生死就永遠不屬於自己,就永遠要背負著包袱沉重地走下去。這是戰爭帶給人們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數人眼中是個孬種的形象,在他的反襯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顯得如此的高大偉岸;但是厄本只是個小小的翻譯官,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在他眼裡,面對敵人,他並不確切知道什麼是仇恨,並不知道應該沖上去將他的頭顱打爆。他只是一個大多數百姓的象徵,他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現出的躲閃,懦弱、不敢面對死亡、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 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態度。在普通人眼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躲閃逃跑是第一個念頭,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麼可能神話般地沖上去將敵軍的頭顱打爆呢?這里片子想告訴我們,不是誰拿起槍都能獨當一面,不是誰面對敵人就能英勇在前,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樣簡單的事情。戰士都是英雄,他們都是超人,從肢體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觀眾,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面對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應該給予一些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後槍殺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國士兵,在最後一個鏡頭里,他手握長槍,從硝煙中走來。這個形象簡直就是在謳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死,沒有傷亡,他還替同伴報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頌的人,他才是最偉大的人。我想,這也是對高級官員的一種諷刺。畢竟他們才是最終活下來授勛的人,他們肩膀上的每一顆星都是用無數的戰士鮮血換來的,他們在享受美饌佳餚的時候,因為他而死去的戰士卻在地下嗚音哭泣,這是一個小小的諷刺,對高層,對那些腆著碩大啤酒肚,晃悠著一身肥油,享受著和平帶個他們的高薪、厚祿、美女、香車的日子,但是誰有知道在殺場上,他們是否在敵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國家總統該死,在敵人面前投降,給敵軍舔屁股呢?
米勒——無疑,他是一個英雄。在美國人眼裡,英雄的種類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們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起碼要獨擋一方,起碼要聰明睿智。但是伴隨著英雄的往往是災難,沒有災難哪兒會有英雄呢?這就好比哪裡有反抗,哪裡就往往有壓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卻死了。卻帶領著同伴兄弟去送死,難道英雄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嗎?這未必要求太高,畢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七情六慾,不是神仙。米勒顫抖的手告訴我們,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到疾病的困擾,也會痛;在兄弟死去之後,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這也告訴我們,米勒是個有感情的人。這些細節無疑讓英雄這個鋼鐵之軀更加貼近平凡的人。英雄並不是高處不勝寒的稀罕物件;同伴問起他為什麼要這么拚命的時候,他不是說:「我是為了國家」「為了家園」或者什麼其它的讓地球人聽著都覺得虛假的理由。他為的是早一天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團圓,「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敵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殲滅,只能是越殺越多,無窮無盡。在米勒眼裡戰爭並不像一場瘟疫,人慢慢一點一點死去,等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戰爭就結束了;在他眼裡戰爭是一場大火,越是煽動就越厲害,越蔓延,不斷死去的人,總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引發更多的人死去。這又告訴我們,英雄並不是好戰者,發動戰爭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應該學會怎麼樣去平息戰爭,不讓更多的人死去。從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體的英雄,影片無疑將米勒的多面性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兒童」無疑,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經驗豐富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和後面的為朋友哭泣是一種對比,但是卻顯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滿了人文關懷。他是一個戰地醫生,既是戰士又是醫生,他可以在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病人縫合,竭力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對生命的態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開端部里,他的出場是在幫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飛彈襲來,士兵當場死亡。「為什麼不給我個機會救他」飛彈就在他身邊滑過,在那一瞬間,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常人的生氣,一種憤恨,這不能僅僅概念化地說成是醫生的一種天職,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覺到了這種刻意。在卡帕佐中搶躺在雨中的時候,他不顧生命危險要沖上去,只是為了看清卡上在哪兒?這種行為,無疑是英雄主義的,無疑是誇大的,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符號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寫信件、講述自己兒童時代和母親的情感經歷,卻又覺得這個人物並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體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過於片面,對職業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甚至到最後,他看到夥伴們當著傘兵的面玩弄識別牌,過去組織的時候,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是個很善解人意,極度善良的人,但正是這個有些符號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時,卻感動得我落淚了。他的死真正讓我覺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為醫生的人卻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去死,完全無能為力。死的時候他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媽媽」。那是一種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種本能的表現。這樣的情感沖擊,又讓人覺得他並不十分符號化,片子將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並且加以美化,使他變成了一個塑像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完美卻真實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猶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著重渲染,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在坑道里,他拿著德國陣亡士兵的刀說:「它曾經是希特勒青年團的小刀,現在是猶太麵包刀」。說完這話,就坐在哪兒哽咽起來。這也不覺刻意,苦難深重的猶太人,手握著敵人的刀,作為一個戰利品,成就感馬上引起了一種悲痛的感覺,不用更多的語言交待,就能深深體會他曾經受的苦,和一種民族責任心。在德國俘虜隊伍旁,他拿著自己的識別牌,炫耀著:「我是猶太人,我是猶太人!」那是一種驕傲,一種挑釁。實際上也是可悲的,可憐的。德國人並不能聽懂他的語言,他這樣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種寬慰,死去的猶太人不可能復活,他的傷痛也永遠在心中烙下痕跡。這更增添了無數的辛酸和無奈。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極度殘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場就是從他的手開始,一雙顫抖的手,握著水壺;
第二次:俄馬哈搶灘成功後,手顫抖著拿水壺;
第三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手顫抖著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談到卡帕佐,手顫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蘭姆勒,手顫抖著拿指南針;
第六次:魏德死後,米勒躲在岩石後哭泣,手顫抖著拿著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敵軍坦克車,和瑞恩談天前,手顫抖謊稱在為音樂打拍子。
米勒的顫抖表現的是對戰爭的態度,是一種精神的緊張,也同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他害怕、痛苦、緊張的時候手都會顫抖。影片藉助米勒手的顫抖表現他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外部看來,他面對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泰然自若,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是個謎。但實際上,他只是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團聚。並不是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和理智。面對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隊伍的首領,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對死亡的冷靜。他變得冷漠,是戰爭改變了他。
(二) 米勒的無聲世界
片中,米勒常會進入無聲的世界。炸彈在他身後爆炸的時候,耳朵會有短暫的失聰現象。在開端部里——
第一次無聲的世界:米勒從海灘的血泊中爬出,炸彈在他身後爆炸。他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他眼前呈現出——
1、 一名癱軟哭泣的士兵;
2、 三個被彈葯引著的士兵;
3、 斷了一隻臂膀的士兵,在屍體中尋找被炸斷的手臂,用另一隻手撿出那隻手臂;
4、 幾個燃燒著的士兵,在海灘上奔跑逃命;
5、 一個對他大聲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無聲的世界:米勒拖著負傷布格,炸彈在他身後引爆,他又一次進入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之後,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經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結尾部——
第三次無聲的世界:橋頭,炸彈在米勒身後引爆,這一次他長時間進入了無聲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聲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槍。
在開端部,這種手法很像《黑鏡頭》裡面呈現的——平面的、瞬間的切割了戰爭。第一次無聲世界,哭泣的士兵——這象徵著一種對戰爭的恐懼,槍林彈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斷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隻手在屍體中尋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著自己的背包一樣,那並不像是自己肢體的一部分,而單純是個物件。戰爭帶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肢體上的痛楚,這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表現,他脫離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鎖,肢體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無聲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邊的槍。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槍,在他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的時候——沒有多餘力量去思考、去分析,這種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他站起來去拿槍,中彈後,癱在地上,還不停地瞄準正駛向他的坦克車,戰爭把人性都改變了,攻擊敵人變成了一種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邊的七個人
在開端部
1、 頭盔胸部中彈的戰士
2、 104醫隊戰士,胃部被打穿,內臟在體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邊的通訊員;
5、 坑道里腦部中兩槍的戰士。
這中慘烈的場面在米勒看來司空見慣,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邊死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內臟橫在屍體旁邊、子彈打穿頭顱,他依然往前沖,並不傷心,留戀或者懼怕。這除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外,還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米勒那「94」個兵士的死,帶給他的是一種對生命透徹的看法,變成了視死如歸。他曾對厄本說:「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計到一千,還是五百吧。」對生命,他知道他隨時可能死去,所以當他死的時候才顯得那是意料之中,沒有多餘的痛苦,像個活人一樣坐在那兒死去,沒有了大喊大叫也沒有淚流滿面,沒有恐懼沒有一切留戀,靜靜地死去。
夏樹 2005-10-05 20:52
時光可以流逝,歲月可以飄過,但是經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種情感可以使人回腸盪氣。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動可以讓人感慨萬千;那麼這種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偉大情義,這次行動也一定是一次偉大的行動——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這樣一次大無畏的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一部力作,重溫經典,感覺依舊如此強烈,既慷慨又激昂。湯姆·漢克斯的實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諾曼底登陸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主義拍攝手法再現了上世紀那場為自由而戰的戰爭的慘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領士兵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為線索,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用幾個人的性命去換取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畫了米勒為代表的一系列為自由而戰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題是鮮明和積極向上的。
搶灘行動中指揮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在101空降師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個哥哥都相繼在戰場中陣亡,為了不使他的母親失去這個最後的孩子,盟軍總部決定將他尋找回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每向前一步,就離敵戰區近了一步,危險也就增加了一分,他們面對的會是越來越多的德軍和大量的坦克!出發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近似荒唐的行動和與此引來的一系列傷亡是否值得去冒險?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戰士的陣亡,在准備襲擊德軍雷達站的時候,生存和為此次行動付出巨大犧牲的問題再次擺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終說服了大家——在他看來這次意外襲擊德軍雷達站的行動和尋找瑞恩的行動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正義和自由而戰的。終於,米勒上尉率領的弟兄歷經艱險找到了瑞恩。而為了盟軍的順利挺進,他們又決定留了下來一起參加橋頭保衛的戰役。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盡管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進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是面對不斷涌來的德軍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進攻,他們只能且戰且走,在橋頭最後的防線,身負重傷的米勒上尉在沖鋒槍槍彈打光的時候,無助地卻很決然地向坦克連連發射手槍子彈,奇跡出現了——隨著一聲爆炸的聲音,坦克被摧毀了——盟軍的「野馬式」轟炸機及時趕到!橋頭保住了,援軍陸續地趕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彌留之際對著俯身過來瑞恩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軍官。這次任務也應該說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務,但是他的這句話使我動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話語是一位長官對士兵的殷切囑托,也是為了尋找瑞恩而犧牲的士兵的共同心聲和話語,米勒和他的戰友都已經犧牲,但是瑞恩活下來了。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為了一個人的生命犧牲八個人的性命,這種犧牲的代價是否值得?從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這是個錯誤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務,但是從道義和正義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拯救行動,一次大無畏的行動。一個人的命值得用八個人性命去冒險的,一句普通的囑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實的語言,一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卻躍然在心中。
碟片已經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許久不能平靜。米勒上尉最後說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他的身影也越發令我肅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榮的任務,就是因為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話語,我一直記得這部影片,記得了湯姆·漢克斯,記得了這次大無畏的行動!
『肆』 大家對《侍神令》的觀後感如何,你期待這部電影嗎
吸引了無數玩家的游戲《陰陽師》,《侍神令》正是由它改編而成,但別擔心,電影在照顧游戲玩家觀感的同時,對非玩家觀眾也很友好,完全不存在觀影門檻的問題。
每場戲在視覺效果和動作設計上都配合得天衣無縫,並且形成獨有的奇幻電影美學,最後一場大戰的落幕,也標志著《陰陽師》電影化的成功。
從人物造型到故事情節,甚至是場景布置,《侍神令》在各個方面都無限接近於《陰陽師》的美學風格,並且成功移植到電影中來,脫胎於游戲,但最終創造與屬於自己的電影人物形象,《侍神令》顯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並且還會走得更遠。
『伍』 營銷式的影評讓影評人的信用受到危機了嗎
近年來,一些假影評披上營銷號的外衣,帶上「紅包評論」「人情評論」的帽子,變得跟真影評有幾分相似,誤導了一大批觀眾。不少觀眾在看了假影評後去看電影,失望不已。
有業內人士指出,假影評大行其道,迷惑了觀眾眼睛,攪亂了電影市場,傷害了中國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
說真話是電影評論的本真
在許多觀眾看來,影評人行業的門檻很低,似乎對一部電影做出評論就可以稱之為影評人。對此,索亞斌曾在《今日影評》中回應道,要想做有專業化水準的影評人絕非易事。很多人可能認為影評就是批評電影,其實不然,批評只不過是以一種科學的方法和理性的態度,相對公允准確地去分析一部電影。所以,要理性看待影評萬象,接受影評的多元化特徵,就像「紅包影評」和「惡意差評」,也許通過好壞聲音的融合,整個影評生態會更加趨於理智和公正,因為影評沒有標准化的、唯一的答案。電影評論不是肆意打壓,也不是隨意誇贊,說真話才是電影評論的本真,也是各路影評人專家學者和媒體所要共同堅守的底線。
左衡認為:「如果創作者被批評得十分到位,有所領悟,從而提升自己的創作,這樣好的影評,沒有理由不被接受。影評人除了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專業精神與學術個性,更加需要有情感表達,因為觀眾希望看到的是有溫度的影評。」
評論的意義,是明是非、辨善惡、鑒美醜、促繁榮。有風骨、有擔當的評論,其出發點應該是推動創作更快地向著好的方向走。如果只心心念念地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信奉「紅包厚度等於評論高度」,就一定會是刻意忽略考證而結論先行。這樣的評論,就算是把節目捧得再高,對推動創作而言也一文不值。因此,不論是社會還是觀眾,都需要有良心的影評人和良心影評,唯有這樣,中國電影才能在批評中繁榮發展。
『陸』 電影《芝加哥》的劇情簡介及觀後感
芝加哥》故事裡充滿了兇殺,貪婪,腐敗,暴力,自私,外遇,背叛--所有的我們天天看到聽到的東西。它是一部滑稽劇,因為裡面的情節荒誕不經而又引人發笑,它也是一部諷刺劇,劇里對法律界和對演藝界的嘲笑真實得令人發指。當然,最終它不過是一部音樂劇,而且是場面豐富奢華,人物美麗耀眼,歌曲舞蹈穿插,讓人忘記煩惱憂愁的音樂劇。
劇情
二十年代初的芝加哥城。
嬈卡姬·哈特在芝加哥為數眾多的歌舞團里作一名小小的伴舞,當然她也和其他人一樣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明星。她已經結婚,可惜丈夫阿摩斯雖然是個好得不能再好的老實人,卻因為太過平庸而沒有任何光彩,那種走到哪裡都不會讓任何人再看他第二眼的人。一天,嬈卡姬發現她的戀人,本區的郵差背著她勾引別的女人,一怒之下,她開槍打死了郵差。嬈卡姬被帶到了女子監獄,從此,她的生活就大大不同了。
在監獄里,有各式各樣的女殺人犯,但是她們其實並沒有罪(「是那些男人自己的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要算維爾瑪·凱麗。她原來和妹妹一起有個姐妹歌舞團,兩人一起表演,但是她發現她的丈夫和她的妹妹通姦,於是她開槍把兩個人都打死了,這案子在芝加哥城裡沸沸揚揚已經傳了好一陣子。嬈卡姬發現維爾瑪在監獄里的地位舉足輕重,她向維爾瑪討教,後者對她斥之以鼻。倒是女舍監在要了一百塊錢之後,給了她一條忠告,去找比利·弗林。
比利·弗林可以說是芝加哥的一大人物,他是城裡辦兇殺案最好的律師,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女人、陪審團、媒體和大眾的心理。當然,他的價錢也不低,無論是誰,先要拿五千元出來(「要是耶穌當年在芝加哥,他拿著五千塊錢找到我,說不定就沒有十字架的故事了!」)。她的丈夫阿摩斯只有四處奔走,把錢籌到交給了比利·弗林。很快,嬈卡姬就在他的教導下一板一眼地舉行了無數次新聞發布會,她的案子越來越受人注目,以至於連維爾瑪都無人問津了。
維爾瑪發覺了自己地位的下降,她找到嬈卡姬,竭力向她講述兩個人合作的好處,她們可以重新把雙人歌舞團的生意做下去。但是嬈卡姬記得當年自己得到的冷遇,對此毫不動容。
又一件女人殺人案轟動了芝加哥城。這次的殺人犯凱蒂在比利·弗林和各家媒體的記者簇擁下擁進了監獄,她的態度爆孽囂張,嬈卡姬一眼就明白她的風頭將超過自己。但是嬈卡姬也不是省油的燈,她急中生智假裝昏倒,然後吐出「我沒有關系,但是我那沒出世的孩子--」的話。於是立刻所有的鎂光燈又打向了她。幾小時後全城都開始討論她那沒出世的孩子的爹是誰。
之後比利·弗林幫嬈卡姬找了個醫生,但是嬈卡姬對比利·弗林曾經想拋棄她的態度覺得相當不滿,而且她認為是她自己想出懷孕的故事,比利·弗林實在沒有什麼能力。就在這時,當地區法院連續了47年的規矩被打破了,一個女人被送上了絞架(而且她還是在這群殺人犯裡面唯一無辜的一個)。嬈卡姬和維爾瑪才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將來,慌亂起來。她們找到了比利·弗林要求幫助。
在法庭上,比利·弗林當眾質問嬈卡姬的丈夫阿摩斯,他是否能接受嬈卡姬的小孩(因為那個未生的孩子顯然不是他的),忠厚的阿摩斯同意了,於是所有的媒體一片歡呼,大家都感激阿摩斯的寬宏大量,為嬈卡姬高興。比利·弗林讓維爾瑪去找警察,說她同意給嬈卡姬做偽證,條件是必須把她放出來。果然維爾瑪在庭上作證,但是比利·弗林振振有詞地駁倒了她的證詞,最後嬈卡姬還是被宣布無罪釋放了。
街上的報紙攤早已擺好了兩種報紙,「有罪」和「無罪」。一聽到從法庭來的消息,報商們馬上搬出「無罪」的報紙大賣特賣起來。
可惜,嬈卡姬的熱潮沒有持續下去,她剛要接受記者們的采訪,忽然法庭外面一個女人光天化日之下就開槍打死了一個男人,所有的記者和比利·弗林一起狂奔出去,再沒有人看她一眼。
最後,嬈卡姬和維爾瑪合作,成立了雙人合唱團,她們拿著槍在舞台上載歌載舞,爵士樂的伴奏美妙絕綸。
『柒』 《如何寫影評》(1):自媒體影評與專業影評
隨著電影事業的繁榮,讀者對影評的需要日漸增長,因而也成為自媒體發力的一個重要領域。一部熱門電影出來,總會有十幾篇10w+出來。
看上去,影評寫作門檻很低。你看過一部電影,發幾句議論,如果能夠寫下來,這就是最簡單的影評。但是,每一部熱門電影放映之後,都會有成百上千的影評出來,你的影評如何脫穎而出?這就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水準了。
如果不是電影學院科班出身,這本書或許能給你很多啟發:《如何寫影評》。這是美國暢銷影評寫作指導,作者蒂莫西.J.科里根(Timothy J.Corrigan)系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英文系教授、電影學研究主任。在電影教育領域貢獻卓越,曾在東京、羅馬、阿姆斯特丹、巴黎和倫敦等地教授電影課程。另著有《新德國電影:流離失所的影響》《維爾納·赫爾措格的電影:在幻象與歷史之間》《電影與文學:介紹與閱讀》《電影理論中的批評視野》等。
我讀到的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插圖修訂第8版。該書審定者李迅認為:「對有興趣於影評寫作的初學者來說,《如何寫影評》是一本難得的初階指南。」譯者北京大學教授陸紹陽指出:「《如何寫影評》滿足了我對此類書籍的想像,它具體描述了影評寫作的路徑,可以給需要這方面幫助的讀者,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支持。」
自媒體影評與專業影評
讀完這本書後,我第一個認識是,當下影評寫作,可以分為兩類:自媒體影評和專業影評。
這兩者的區分,主要在於專業知識含量的多少,因此也可以說是非專業影評和專業影評兩類。這兩類在市場上並無高下之分,事實上,非專業影評占據了自媒體市場主流。但如果用「非專業」來命名這一類影評的話,或許會造成歧視,所以我用「自媒體影評」的說法。
自媒體影評有哪些特徵?最重要的一點,自媒體影評聚焦於影片故事,不論其它。電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講故事,普羅大眾去電影院看的,主要也是故事。故事講不好,技術、技巧、形式就是浪費,就是空洞無物。
其次,好的故事能夠帶給人們很多啟發,所以自媒體影評主要的是從多角度開挖電影故事的內涵,分析這個故事表達了什麼主題,主題是否夠深刻和夠尖銳,作者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特別是在注重人事關系的中國社會,開掘電影故事裡的人生智慧、人心險惡、為人處世的道理,會受到讀者的歡迎。看完了《芳華》,很多人討論人心險惡、世道不古,慨嘆老實人在社會上的艱難處世;看完了《無問西東》,有些人很快煲出了濃濃的雞湯;看完《復仇者聯盟》,就有人從人性的善惡著筆分析。
寫這類影評,作者面對的只是一個故事;作者關心的是,電影故事可以講出多少直抵人心的道理;如果給作者面前擺上一個刑事案件、一個家庭糾紛、一個時政熱點,他都可以同樣的手法寫出10W+來。
『捌』 日本電影《情書》情節影評,要求1000字左右。。大夥幫幫忙吧。。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劇場電影處女作《情書》,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國內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而影響很快就波及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現在,這部美麗動人的《情書》不但為眾多亞洲影迷所喜愛,更是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很久以前就看過《情書》那個時候還不能完全看懂,但我能隱約的感覺到其中的情感,它是那麼的細膩,如同女人的思維,記錄著心理的微小變化,隨這年齡的增長,我能從很多的方面入手再回頭重溫那種難得的記憶。
影片一開始就以優美的構圖唯美而靜謐的畫面開始,一個年輕的女子躺在雪地上似有所思,短短的幾秒鍾的鏡頭像是持續了幾個世紀,猶如陷入了深深的回憶,「堅強」的站起來,仰望天穹,是難以言表的沉浸,還是一種難以說清的感傷。在接下的敘述當中給出了故事的原因:渡邊.博子的男朋友遠去了天國,她陷入的是悲痛和失落,只有將她那份真摯的感情埋於心中。導演岩井俊二從細致入微的情節中表達出,她在—家中看到的畢業紀念冊,看到了她最愛的人滕井樹的名字,懷念的她偷偷的把名字記了下來,寫在了手臂上,如此微妙的細節卻有一番尋味,接著寫入的是同她長得一樣的人-藤井樹(女),兩個毫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封信件有了聯系,一段真摯唯美的感情之詩就這樣鋪開了!開頭的敘述讓頭一次看到這部片子的我不知所雲,但是往後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耐人尋味。雖然貫穿整個故事的書信都是兩個女孩之間對另一個男孩回憶的點點滴滴,但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回憶,讓一直潛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絲和剝離出來。回憶是歲月的書簽,回憶是成長的印跡,回憶是情感的累積,誰的青春沒有回憶呢?明明知道那是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件,但是還是執意把它寄了出去,如同心中久藏的一股未曾釋放的情感,寄出一封無人接收的信件,讓信件寄託著那份憂思安然的釋放。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對他的鏡頭語言沒有多大讓我驚訝的地方,可能是因為這么優雅的情節沒有必要用什麼特殊的鏡頭特技,但是畫面的構圖卻是那麼的講究,那麼的富有詩意,讓我沒有辦法不服氣攝影師唯美的構圖法則,讓這個感情細膩的影片更加上幾分光彩,記得好朋友說過,現在已經很少能夠看到像這張影片中表現出的那種干凈和舒服了。世間的愛情總在呈現兩種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得到的時候教會我們珍惜,失去的時候又我們懂得回憶。光陰似水流年,嗟嘆,哀婉,無力回天,唯有回憶才能教我們振作下去。
影片一開始,大雪漫天而下,房屋錯落,白色的山間,白色的彎曲小道,白色隨風起舞的窗簾,白色的試卷,這么多白色的印象,也許就是它的情感基調吧,就像少年聖潔水晶的愛情,永遠的純潔清純。一個初入青春門檻初戀的故事,或者准確地說,應該是暗戀吧,哪一個少年不曾有過那甜蜜又苦澀的經歷呢?
少年的藤井樹(男)似乎總是與女孩藤井樹作對,圖書館的工作從不幫忙,古怪的他老是借閱一些被人遺忘的書籍,可以最先在借書卡上寫下名字。男孩藤井樹會是想等女孩藤井樹一頁頁翻過,終於找到那張卡片再發現他對她的愛戀嗎? 我想少年的戀情最開始大都是以和心愛的人搞惡作劇開始的,藉以吸引她的目光。從而引起對方注意建立聯系吧,就像他騎車沖下山坡將口袋套在她的頭上那樣。傻傻的男孩。還有,英文考試卷發錯了,女孩在車棚里等待著男孩出現交換試卷。然而男孩直到華燈初上才姍姍來遲,偌大的車棚只剩下了兩個人。在女孩費力搖動自行車踏板發出的微弱燈光下,男孩不緊不慢的對比這兩份試卷,喃喃的自語:"原來break的過去式是broke啊!"他有些幸災樂禍的毫不理會女孩的焦急和催促,因為他享受與她在一起的時光,這美妙的獨處...... !
在這部影片中表現出的不僅僅是那種久遠的回憶。在這部影片中表現初戀的單純唯美,可以說到了極致,千百回轉的思緒在心頭流轉,可以不表白,但定會在蛛絲馬跡中展露無遺,是這般的美好.甜蜜,就算是長大.年逾花甲之時回首這段往事,那段時光也定會激流回盪,難以平靜。還有一處讓我感慨,國中時代的滕井樹看到在雪地中溜的時候見到了一個蜻蜓葬在雪中,黯然神傷,這讓我想起了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感時花濺淚,女子的獨特情感一下子就表現了出來,我想只有心中有愛才能表現出愛!有那種淡淡的友情表達,故事的結尾,尾老頭輕輕的唱起了滕井樹死前唱的最後那首歌,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人不在了但是歌還依然存在。最後,博子和秋場爬到山上,博子對著白雪皚皚的山喊道你好嗎?山回應著你好嗎,博子又說我很好,山回應我很好……
我很好,這樣的結局很好……
在這部影片中還有重重的親情在裡面,滕井樹去醫院的時候,回憶的那一段讓我記憶猶新阿,想起了爸爸的離去, 還有家人的驚慌失措,另外讓我深深感動的一幕就是她和爸爸一樣患上了肺炎,爺爺不顧一切的背著她奔跑於大雪之中,七十六歲的老人為了孫女的安危奮不顧身。親情被那一瞬間揮灑的淋漓盡致。
故事的結尾,回到現實,學妹們拿著畫著她肖像的借書卡給他看,那一刻,滕井樹的心被感動填得滿滿的,那一刻,激動的她說不出一句話,滿臉的羞澀也代表著幸福。一個男孩的心是如此縝密細膩,其實有很多事情是不必要講出來的,一個人獨自等待, 一生都不會忘記。
『玖』 豆瓣評分有什麼用
豆瓣評分可以作為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的標准。一部電影不同的人有不同觀影角度以及解讀角度,豆瓣官方沒有修改評分的許可權,豆瓣評分是每一位在豆瓣打分的網友的體現,可以作為選擇電影或電視的參考。
豆瓣的用戶很多,偏文藝受眾,但是整體來說什麼人都有。而且短評長評等功能的設置讓大家有了一書胸臆的渠道。從中涌現出了許多很能代表廣大群眾心裡所想但礙於文筆有限表達不出的觀點。而且能把觀點寫出來並得到大家的認可,就證明是有一定水準的。
拓展資料:
豆瓣表面上看是一個評論(書評、影評、樂評)網站,但實際上它卻提供了書目推薦和以共同興趣交友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BLOG、交友、小組、收藏於一體的新型社區網路。
「 豆郵」是用戶的站內聯系方式。「豆列」是個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的一系列推薦。這兩個是官方性質的獨創語言符號。而在官方之外,網站更主動收集推廣了用戶創意的「豆瓣辭典」,如「豆粉」指豆瓣的粉絲,「豆芽」是新注冊用戶,「黃豆」是資深用戶等,這些親切又另具新意的詞彙,形成了豆瓣獨特的語言體系。
關於豆瓣網的評分機制,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解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參考資料:
網路--豆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