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朱迪電影影評

朱迪電影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23 04:22:22

① 誰最瘋狂(蛇蠍情人)影評

影評 & 幕後好萊塢的傳統就是陰暗的題材較難搬上大銀幕,把真實罪案與都市傳奇完美編織揉合的《黑色大麗花》與傳統謀殺案的不同點在於案子影響到周遭所有人。因此影片在定位上不只探索誰是兇手,也描述了該案當年對洛城警局的影響,對警探周遭女子的影響。導演布萊恩·帕爾瑪相當了解黑色電影的本質,非常擅長此類題材,帕爾瑪坦言,他不只打算敘述大麗花的故事,也想探索書中虛構人物的世界,這些人物都受到這樁謀殺案的影響。帕爾瑪向來喜歡有轉折而又峰迴路轉的情節,因此他特別欣賞「小說中的每個人都說謊。有時你以為某人正在表露心聲,卻與他自己先前的話南轅北轍。每個角色都有所妥協……最終不可自拔。」所有改編劇本都會刪掉原著某些情節,在揭露大麗花犯罪現場時,帕爾瑪將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發現棄屍同時的另一個現場(槍戰現場),這種處理方法恰巧與小說內的鋪陳方式完全相反。帕爾瑪認為大案子藏身在小案子之後,才更具諷刺性。盡管導演與編劇都認為有必要將原著的文字與復雜的次要情節搬上銀幕,但他們也知道電影的影像世界需要小說家所沒有的技巧。例如原著指出殺害伊麗莎白的兇手之所以在她臉上刻出可怕的笑容,靈感來自於雨果《笑面人》中的角色關伯蘭。關伯蘭之所以被毀容,是因為國王為了報復其父叛國。這個角色也是《蝙蝠俠》中小丑的靈感來源。布萊恩指出,在原著中,兇手對「笑面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大麗花臉上干出同樣暴行,因此他便詢問工作人員,「該如何表現?有相關電影嗎?結果當然是有。」帕爾瑪便讓片中的里蘭、德懷特與凱觀賞德國導演保羅·列尼於1928年推出的《笑面人》,如此一來便能解決問題。(恰巧該部老片也由環球公司製作,而且還是該公司最早期的有聲片之一。)伊麗莎白·肖特在遇害的近60年後終於登上了大銀幕,她生前夢想成為觸動人心的女演員,如今她的確烙印在眾人心中,其過程卻如此駭人。伊麗莎白很年輕便香消玉殞,然而她的故事卻將繼續流傳,一個如此美麗的海報女郎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兇手是誰,原因又是什麼?「黑色大麗花」已經流傳幾十年,而且將成為永遠無解的謎。★洛城四部曲之首影片取材於真實罪案,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被害人伊麗莎白·肖特出生於1924年7月29日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女演員都夢想在好萊塢闖出名號,肖特也不例外,她19歲便隻身闖盪洛杉磯。但伊麗莎白 的圓夢之路並不順遂, 她經常出沒於名流社交場所, 嘗試以肉體換取金錢或者演出機會, 據稱伊麗莎白於1947年1月9日還曾在Grand Ave 的 Biltmore酒店與男性友人碰面,那是她最後一次出現在公共場合。伊麗莎白因為一頭黑發,喜著黑衣,頭上常別著美麗鮮花,加上當時金發女星薇羅妮卡·蕾克主演的《藍色大麗花》(The Blue Dahlia,又譯:血濺璇宮)剛剛上映,因此黑色大麗花便成了她生前、後的昵稱。年輕女演員的駭人聽聞謀殺案,在1947年震盪了好萊塢與美國上下,娛樂業重鎮的洛杉磯不乏黑道大哥、下流的電影公司主管、貪污警察等,人人都想占年輕女子的便宜……也都想從她的慘故事撈一杯羹。案發數月,無論大報小報,都以伊麗莎白的故事當頭條,從《誰殺了伊麗莎白·肖特?》到《黑包包、黑鞋子:性感大麗花引領風騷》等標題都有,伊麗莎白後成為了好萊塢傳奇。所有投入調查的人都一頭栽入,不是致力於糟蹋大麗花的名聲,就是試圖挽救她的名譽。伊麗莎白遇害後傳出了各種留言、指控、自白,但是兇手始終沒有落網,這也成了洛杉磯重案組的懸案。在伊麗莎白遇害40年後,犯罪小說家詹姆斯·艾洛伊寫就《黑色大麗花》一書,這本犯罪推理小說問世後旋即成為暢銷作品,其後,詹姆斯又陸續推出了《The Big Nowhere》、《洛城機密》(L. A. Confidential)、《White Jazz》三部風格作品,從而完成了所謂「洛城四部曲」的創作。體現黑色電影精神《黑色大麗花》的演員是必須可以體現現代黑色電影精神的演員,既有能力詮釋上世紀40、50年代的驚悚片,又不會成為模仿當年人物的小丑,導演布萊恩·帕爾瑪認為,「優秀的演員可以創造出讓人完全驚艷的氣氛。」導演與製片在解決資金問題之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選出演技精湛的好萊塢新生代,否則無法成功詮釋詹姆斯·艾洛伊的原著精髓,更無法表達黑色電影的真正靈魂,最終精挑細選的5位年輕主演依次到位,其中,喬什·哈奈特飾演的警探德懷特一頭栽入兇案後,他的世界便完全脫離他的掌控,「盡管這個世界如此腐敗,德懷特卻相當正派,如同亨利·鮑嘉飾演的黑色電影,德懷特在影片中也有其道德權威。」哈奈特面臨的不只是符合當年風格的對話,還得連續7個月,每天練習4小時的拳擊才能匹配主人公之前輕量級拳擊手的身份;錯綜三角戀的另一名主角就是憑借《惡男日記》走紅的艾倫·埃克哈特,帕爾瑪認為他是「年輕的柯克·道格拉斯」,與循規蹈矩的德懷特南轅北轍,艾倫可以表現出里蘭的瘋狂特質,扮演火爆熱血警探。選完雄糾糾的角色後,帕爾瑪還得尋找三個女演員,這三個角色風情萬種,卻絕對不是等待救援的無知少女,她們個個都很神秘,永遠讓人看不透。凱·蕾克是里蘭收留的受傷女性,也是德懷特暗戀的對象。帕爾瑪認為必須找個眼神世故的女演員,她必須活脫像是從過去走出來的人,令人聯想到舊時往昔,他多年前便認識當時才演《馬語者》的斯嘉麗·約翰遜,斯嘉麗的表現令他印象深刻,當時就決定日後一定找她合作;加拿大演員米婭·科什納(女同性戀劇集《The L Word》中的珍妮)很早就試鏡爭取言行不一的瑪德琳一角。帕爾瑪欣賞其精湛演技,便與編劇增加了大麗花的戲份,邀請米婭出演這個小演員;至於誤入歧途而又妖媚的瑪德琳一角,導演認為此人不僅要有蛇蠍美人的魅力,而且還要長得像米婭·科什納,原著中明白指出,大麗花的遇害純粹是因為她長得像另外一個人。兩屆奧斯卡影後希拉里·斯萬克在演完《百萬美元寶貝》之後,便簽約出演這個毫無道德感的女子,認為該角非常復雜,演員必須能詮釋出「隨時准備帶男人進房的可憐富家女」的形象,帕爾瑪認為,「希拉里是典型的蜘蛛女,她可以演出非常脆弱,卻又能馬上展露邪惡一面的女子。」重塑昔日洛杉磯詹姆斯·艾洛伊筆下形容洛杉磯的陰暗面是「罪惡、性慾、超級病態。」為了塑造片中1947年的洛杉磯,攝制組遠赴保加利亞索非亞取景,「觀眾還可以看到比弗利山,只不過那裡遠在索非亞。」2005年6月,攝制組返回洛杉磯,捕捉當地才有的畫面,最後到春街(Spring Street)的市政廳取景;為了符合當年的服裝風格,服裝設計師特別從倫敦運衣服到保加利亞,尤其是三位女主角「光芒四射」的服裝。曾經擔任過卡爾文·克萊恩內衣模特的希拉里·斯萬克十分欣賞片中的服裝造型,覺得穿上戲服的自己旋即「光彩奪目,就像朱迪·嘉蘭或麗塔·海華斯」。就連帕爾瑪都表示,三位女主角都穿得光鮮靚麗,而且極盡性感之能事,「她們穿得(拍得)很美,看到她們很難招架得住。」服裝師還為「大麗花」准備了絲質花朵、黑色綢緞洋裝、殘破的絲襪。斯嘉麗·約翰遜發覺凱·蕾克也有許多漂亮服裝,對於她的短袖成套毛衣、珍珠、古董發夾,斯嘉麗笑言「穿成這樣怎麼可能覺得自己不性感?」男演員的服裝則是寬領帶、雙排扣西裝、以及淺頂軟呢帽。盡管兩位男主人公是薪水不高的警探,但艾倫·埃克哈特與喬什·哈奈特卻穿出了當年時尚的極致。此外,導演也很注重配樂的氛圍烘托,因此請來作曲家兼爵士小號手馬克·伊夏,小號悲情的聲音極大地呼應了影片的藍調風格。此外,40年代的夜總會當然少不了長腿歌舞女郎,帕爾瑪在《雙面驚悚》(Femme Fatale)中合作過的舞蹈家米亞·弗萊這次特別請來法國、保加利亞、英國的舞者,重現當年的夜總會風采。(TOM電影)

② <<傲慢與偏見>>的電影影評怎麼寫

這里不止有愛情,還有傲慢與偏見……

的確,如果只是把這個故事簡述給別人,或是只把愛情部分抽取出來再按按好萊塢的方式拍出來,那我想這會是一部10分鍾的短片,——一個家有5個女孩,未出嫁。突然有兩個鄰居搬進,並舉辦了舞會,在一次大膽的表白後,成就了兩對互許終身的情侶。我並沒有貶低好萊塢的意思,因為那種模式也同樣可以讓人感到幸福,就像《戀戀筆記本》,影片開場不到十分鍾大家相愛,然後是長達40多分鍾的纏綿……看這部片就想再吃一塊甜甜的巧克力一樣,這不能不讓看的人對愛情產生嚮往。但《傲慢與偏見》卻不知有這些,那些簡簡單單的愛情被溶在了一杯濃濃的咖啡里,嘗起來有別樣的滋味,那就是傲慢,與偏見。

對,正是有了傲慢與偏見,才使得這部片別有風味。兩個相愛的人,賓利和簡,因為賓利的一點點傲慢,和達西的曾經的偏見差點沒走到一起,而其實兩人如果一開始就表白,就像那個表親柯林斯對伊麗莎白做的一樣,他們很快就會走到一起。而至於伊麗莎白和達西,他們的矛盾產生就是源於達西一開始給伊麗莎白的「傲慢」的感覺,而中間賓利小姐和達西姨媽對伊麗莎白的偏見,也加深了達西和伊麗莎白的誤會。所以,當你還在因為片名而懷疑這部片子時,請別再猶豫。請記住,對於愛情題材,開放的美國人會選擇愛情是否忠誠,是否浪漫作為戲劇沖突,而保守一點的英國人(特別還是簡奧斯丁生活的年代的英國人)則會選擇人與人之間的傲慢與偏見作戲劇沖突。

如果你看過原著,你就會體會得到這種傲慢與偏見有多麼深。小說中賓利小姐是個偏見很大的人,她處處顯出自己的高貴,在達西面前不停的貶低著伊麗莎白,說得她一無是處,可惜這個小說前10章中如此重要的人物,電影只是一筆帶過了,不過還好電影深入刻畫了另兩個重要人物,貝內特太太和達西姨媽。貫穿始終,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貝內特太太的階級觀念,無論是他在舞會上討論夏洛特的美醜與身家,在追逐有錢女婿時的積極,小女兒私奔和成婚這兩種狀態下截然不同的反應。不可否認,貝內特太太愛他的女兒,不過這好像都是建立在一種利益關繫上的。還有達西阿姨,雖然只有兩場戲,但兩次對伊麗莎白的嚴苛質問,都讓人感到她,乃至當時整個英倫上層階級的傲慢與偏見。當然這也要感謝布蘭達·布萊斯和朱迪丹奇的精彩演出。

我相信,當最後一切誤解都消除時,傲慢與偏見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我們關注的也就只是達西和伊麗莎白的結局,當在傲慢和偏見中長大的達西,開場時還顯得很傲慢的達西,從草地中走來,迎著清晨的太陽,向伊麗莎白求婚時,與伊麗莎白額頭在陽光中相碰時,我們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奈特利的微笑甜美無比,說句實話,我沒看過她其他的作品,包括大名鼎鼎的加勒比,但我想我確實開始認同這位演員了,他沒有斯嘉麗的豐滿,尼可(冷山中)的白皙,以及瑞秋的甜妞氣質,但我想她的笑確實讓觀眾感到了幸福,快樂,至少對我來講。她把我心中的的那位伊麗莎白描繪了出來,也許當我從新翻開《傲慢與偏見》時,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雖然說書中的伊麗莎白也有那麼一點傲慢,而電影中沒有表現出來,但我想奈特利已經詮釋了一種屬於她的伊麗莎白了。至於飾演達西的馬修·麥克費登,他長得真像史派西,希望他以後能變得和史派西一樣好,期待他的表現。

最後來說一下電影技法,可能老羅聽了會感到反對,但沒辦法,我沒看過《12怒漢》,盡管聽說了很多遍《12怒漢》中的長鏡頭很經典(同樣聽說《歷劫佳人》的開頭的長鏡頭也很厲害)。但我還是覺得,在我看那些片之前,《傲慢與偏見》中的長鏡頭是最棒的,長長的鏡頭不僅沒有把影片節奏拖慢,反而增加了影片舒緩,柔和的感覺,讓人感到很舒服。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長鏡頭當屬開頭那個和舞會那個了。開頭的長鏡頭開始與伊麗莎白進入家門,鏡頭隨著不同人物的進入跟到不同的地方,期間不覺的把背景,各個貝內特家的人物的性格都粗略的介紹了一遍。這個鏡頭漂亮就漂亮在獨特的風景和巧妙的設計,可以說是我見到過的最巧妙的影片開頭了。

在這就是舞會的長鏡頭了,我留意了一下,整個鏡頭長達3分鍾,期間鏡頭在舞會間貌似隨意的走動,幾乎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有拍到。我認為該鏡頭獨特之處就在於,鏡頭在遊走間並沒有忽略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人物的對話,3分鍾的鏡頭把此時各種人物復雜的心態都展現出來,體現了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傲慢與偏見(集中體現在達西小姐和貝斯特太太身上),緊扣了主題。同時也為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做了鋪墊,而這3分鍾中演員演得都很自如,表情豐富,肢體語言恰到好處,使得觀眾一點也沒有走神。而這個鏡頭漂亮就集中體現在,導演那無與倫比的調度能力上,3分鍾,鏡頭還能如此自然地穿梭來穿梭去,把每個人毫不落下的拍出來而不顯得鏡頭冗長,像紀錄片一樣,這真是一個很令人驚奇的事,而其中伊麗莎白出現兩次,中間隔了一段,想必中間還有一段路可跑,這也應該也為這個鏡頭增添了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長鏡頭每個單獨拿出來放回原著看都有3到4章的篇幅,而拍出來的效果完全還原了文意,這既為後面描寫沖突贏得了篇幅,又使得前面的內容看起來自然有趣,這真是這部影片一個極其成功的地方,也體現了編導的才華。

簡奧斯丁賦予的思考;

編導扎實的功底;

演員們自然流露的表演;

使得這部片成為一部佳片,是我心目中的經典。

感謝《傲慢與偏見》陪我度過美好的一晚。

③ 如何評價《瘋狂動物城》中的朱迪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他的,那個可愛的小兔子。別再說朱迪是愚蠢和可愛的!朱迪並不笨,一個新來的女孩,破了那麼多老手都幫不了忙,你說這是愚蠢的,是運氣。"是的,尼克幫了她,但很明顯朱迪是自己贏的。一開始,尼克瞧不起朱迪,那隻"愚蠢的兔子,狡猾的狐狸",狠狠地打了她一頓,朱迪回到了公寓,他的腳上裝滿了水泥和下垂的耳朵。

"你會游泳嗎?"哦,真帥。你拿到了嗎。當尼克在海上找不到她時,他第一次叫了她的名字。火車出事後,朱迪讓尼克加速了,尼克睜大了眼睛,但還是加快了速度,這是一個值得信任的生活,我相信她已經找到了讓他們脫離危險的方法。"她一步地打破了偏見,證明了自己,但她還是不得不給自己貼上愚蠢的標簽。白色。朱迪是只灰兔。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並無他意,歡迎評論。

④ 黑色大麗花的影評

影評 & 幕後

好萊塢的傳統就是陰暗的題材較難搬上大銀幕,把真實罪案與都市傳奇完美編織揉合的《黑色大麗花》與傳統謀殺案的不同點在於案子影響到周遭所有人。因此影片在定位上不只探索誰是兇手,也描述了該案當年對洛城警局的影響,對警探周遭女子的影響。導演布萊恩·帕爾瑪相當了解黑色電影的本質,非常擅長此類題材,帕爾瑪坦言,他不只打算敘述大麗花的故事,也想探索書中虛構人物的世界,這些人物都受到這樁謀殺案的影響。帕爾瑪向來喜歡有轉折而又峰迴路轉的情節,因此他特別欣賞「小說中的每個人都說謊。有時你以為某人正在表露心聲,卻與他自己先前的話南轅北轍。每個角色都有所妥協……最終不可自拔。」

所有改編劇本都會刪掉原著某些情節,在揭露大麗花犯罪現場時,帕爾瑪將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發現棄屍同時的另一個現場(槍戰現場),這種處理方法恰巧與小說內的鋪陳方式完全相反。帕爾瑪認為大案子藏身在小案子之後,才更具諷刺性。盡管導演與編劇都認為有必要將原著的文字與復雜的次要情節搬上銀幕,但他們也知道電影的影像世界需要小說家所沒有的技巧。例如原著指出殺害伊麗莎白的兇手之所以在她臉上刻出可怕的笑容,靈感來自於雨果《笑面人》中的角色關伯蘭。關伯蘭之所以被毀容,是因為國王為了報復其父叛國。這個角色也是《蝙蝠俠》中小丑的靈感來源。布萊恩指出,在原著中,兇手對「笑面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大麗花臉上干出同樣暴行,因此他便詢問工作人員,「該如何表現?有相關電影嗎?結果當然是有。」帕爾瑪便讓片中的里蘭、德懷特與凱觀賞德國導演保羅·列尼於1928年推出的《笑面人》,如此一來便能解決問題。(恰巧該部老片也由環球公司製作,而且還是該公司最早期的有聲片之一。)

伊麗莎白·肖特在遇害的近60年後終於登上了大銀幕,她生前夢想成為觸動人心的女演員,如今她的確烙印在眾人心中,其過程卻如此駭人。伊麗莎白很年輕便香消玉殞,然而她的故事卻將繼續流傳,一個如此美麗的海報女郎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兇手是誰,原因又是什麼?「黑色大麗花」已經流傳幾十年,而且將成為永遠無解的謎。

★洛城四部曲之首

影片取材於真實罪案,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被害人伊麗莎白·肖特出生於1924年7月29日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女演員都夢想在好萊塢闖出名號,肖特也不例外,她19歲便隻身闖盪洛杉磯。但伊麗莎白 的圓夢之路並不順遂, 她經常出沒於名流社交場所, 嘗試以肉體換取金錢或者演出機會, 據稱伊麗莎白於1947年1月9日還曾在Grand Ave 的 Biltmore酒店與男性友人碰面,那是她最後一次出現在公共場合。伊麗莎白因為一頭黑發,喜著黑衣,頭上常別著美麗鮮花,加上當時金發女星薇羅妮卡·蕾克主演的《藍色大麗花》(The Blue Dahlia,又譯:血濺璇宮)剛剛上映,因此黑色大麗花便成了她生前、死後的昵稱。

年輕女演員的駭人聽聞謀殺案,在1947年震盪了好萊塢與美國上下,娛樂業重鎮的洛杉磯不乏黑道大哥、下流的電影公司主管、貪污警察等,人人都想占年輕女子的便宜……也都想從她的慘死故事撈一杯羹。案發數月,無論大報小報,都以伊麗莎白的故事當頭條,從《誰殺了伊麗莎白·肖特?》到《黑包包、黑鞋子:性感大麗花引領風騷》等標題都有,伊麗莎白死後成為了好萊塢傳奇。所有投入調查的人都一頭栽入,不是致力於糟蹋大麗花的名聲,就是試圖挽救她的名譽。伊麗莎白遇害後傳出了各種留言、指控、自白,但是兇手始終沒有落網,這也成了洛杉磯重案組的懸案。在伊麗莎白遇害40年後,犯罪小說家詹姆斯·艾洛伊寫就《黑色大麗花》一書,這本犯罪推理小說問世後旋即成為暢銷作品,其後,詹姆斯又陸續推出了《The Big Nowhere》、《洛城機密》(L. A. Confidential)、《White Jazz》三部風格作品,從而完成了所謂「洛城四部曲」的創作。

體現黑色電影精神

《黑色大麗花》的演員是必須可以體現現代黑色電影精神的演員,既有能力詮釋上世紀40、50年代的驚悚片,又不會成為模仿當年人物的小丑,導演布萊恩·帕爾瑪認為,「優秀的演員可以創造出讓人完全驚艷的氣氛。」導演與製片在解決資金問題之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選出演技精湛的好萊塢新生代,否則無法成功詮釋詹姆斯·艾洛伊的原著精髓,更無法表達黑色電影的真正靈魂,最終精挑細選的5位年輕主演依次到位,其中,喬什·哈奈特飾演的警探德懷特一頭栽入兇案後,他的世界便完全脫離他的掌控,「盡管這個世界如此腐敗,德懷特卻相當正派,如同亨利·鮑嘉飾演的黑色電影,德懷特在影片中也有其道德權威。」哈奈特面臨的不只是符合當年風格的對話,還得連續7個月,每天練習4小時的拳擊才能匹配主人公之前輕量級拳擊手的身份;錯綜三角戀的另一名主角就是憑借《惡男日記》走紅的艾倫·埃克哈特,帕爾瑪認為他是「年輕的柯克·道格拉斯」,與循規蹈矩的德懷特南轅北轍,艾倫可以表現出里蘭的瘋狂特質,扮演火爆熱血警探。

選完雄糾糾的角色後,帕爾瑪還得尋找三個女演員,這三個角色風情萬種,卻絕對不是等待救援的無知少女,她們個個都很神秘,永遠讓人看不透。凱·蕾克是里蘭收留的受傷女性,也是德懷特暗戀的對象。帕爾瑪認為必須找個眼神世故的女演員,她必須活脫像是從過去走出來的人,令人聯想到舊時往昔,他多年前便認識當時才演《馬語者》的斯嘉麗·約翰遜,斯嘉麗的表現令他印象深刻,當時就決定日後一定找她合作;加拿大演員米婭·科什納(女同性戀劇集《The L Word》中的珍妮)很早就試鏡爭取言行不一的瑪德琳一角。帕爾瑪欣賞其精湛演技,便與編劇增加了大麗花的戲份,邀請米婭出演這個小演員;至於誤入歧途而又妖媚的瑪德琳一角,導演認為此人不僅要有蛇蠍美人的魅力,而且還要長得像米婭·科什納,原著中明白指出,大麗花的遇害純粹是因為她長得像另外一個人。兩屆奧斯卡影後希拉里·斯萬克在演完《百萬美元寶貝》之後,便簽約出演這個毫無道德感的女子,認為該角非常復雜,演員必須能詮釋出「隨時准備帶男人進房的可憐富家女」的形象,帕爾瑪認為,「希拉里是典型的蜘蛛女,她可以演出非常脆弱,卻又能馬上展露邪惡一面的女子。」

重塑昔日洛杉磯

詹姆斯·艾洛伊筆下形容洛杉磯的陰暗面是「罪惡、性慾、超級病態。」為了塑造片中1947年的洛杉磯,攝制組遠赴保加利亞索非亞取景,「觀眾還可以看到比弗利山,只不過那裡遠在索非亞。」2005年6月,攝制組返回洛杉磯,捕捉當地才有的畫面,最後到春街(Spring Street)的市政廳取景;為了符合當年的服裝風格,服裝設計師特別從倫敦運衣服到保加利亞,尤其是三位女主角「光芒四射」的服裝。曾經擔任過卡爾文·克萊恩內衣模特的希拉里·斯萬克十分欣賞片中的服裝造型,覺得穿上戲服的自己旋即「光彩奪目,就像朱迪·嘉蘭或麗塔·海華斯」。就連帕爾瑪都表示,三位女主角都穿得光鮮靚麗,而且極盡性感之能事,「她們穿得(拍得)很美,看到她們很難招架得住。」服裝師還為「大麗花」准備了絲質花朵、黑色綢緞洋裝、殘破的絲襪。斯嘉麗·約翰遜發覺凱·蕾克也有許多漂亮服裝,對於她的短袖成套毛衣、珍珠、古董發夾,斯嘉麗笑言「穿成這樣怎麼可能覺得自己不性感?」男演員的服裝則是寬領帶、雙排扣西裝、以及淺頂軟呢帽。盡管兩位男主人公是薪水不高的警探,但艾倫·埃克哈特與喬什·哈奈特卻穿出了當年時尚的極致。

此外,導演也很注重配樂的氛圍烘托,因此請來作曲家兼爵士小號手馬克·伊夏,小號悲情的聲音極大地呼應了影片的藍調風格。此外,40年代的夜總會當然少不了長腿歌舞女郎,帕爾瑪在《雙面驚悚》(Femme Fatale)中合作過的舞蹈家米亞·弗萊這次特別請來法國、保加利亞、英國的舞者,重現當年的夜總會風采。(TOM電影)

⑤ 有誰知道《新傲慢與偏見》從拍攝角度的影評。

《傲慢與偏見》通過班納特家5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方式,表現出英國鄉鎮中產階回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答婚姻愛情的不同態度,也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該片從9月16日起,在英國、西班牙、荷蘭、波蘭、法國等歐洲國家陸續上映,藝術水準大獲好評,票房也成績不俗。這部電影在美國各地影院上映時,還增加了一個8分鍾的段落,其中包括男女主人公充滿激情的熱吻鏡頭……

⑥ 希區柯克的經典電影《迷魂記 Vertigo 》的簡介,影評

其它譯名: 暈眩
From Among the Dead
Illicit Darkening
類 型: 神秘 / 愛情 / 驚悚 / 劇情
導 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
編 劇: Pierre Boileau
Thomas Narcejac
主要演員: 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
金·諾瓦克 Kim Novak
巴巴拉 貝爾 格迪斯 Barbara Bel Geddes
湯姆 赫爾莫 Tom Helmore
Henry Jones
Raymond Bailey
李·帕特里克 Lee Patrick
上映日期: 1958-5-9
國家地區: 美國

斯考蒂·費古森警官在一次追捕中得了恐高症,他只好從警署辭職改行做了私家偵探。一天,斯考蒂過去的同學加文·艾斯特來找他,委託他作為私人偵探跟蹤患了精神惶惑症的妻子瑪倫,斯考蒂開始覺得這個想法十分可笑,但他還是開始跟蹤瑪倫。
瑪倫企圖跳水自殺的時候,斯考蒂把她救上來,斯考蒂開始對瑪倫神秘的美發生了興趣,他安慰瑪倫,讓她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他們的距離更近了,互相表白了愛意,但瑪倫也更加恐懼和憂郁。有一天欲言又止的瑪倫離開斯考蒂,很快跑進了附近的一個鍾塔,等斯考蒂沖上去的時候,瑪倫已經在一聲尖叫中跌落高塔,摔死了。
法庭很快結束了調查,認為瑪倫是死於精神崩潰後的自殺。此後,斯考蒂一直很頹廢,直到他見到了朱迪·巴頓。原來,真正的瑪倫是死於丈夫手下,而朱迪只不過是造成了瑪倫精神崩潰的假像,當斯考蒂揭穿了所有陰謀後,他的恐高症痊癒了……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