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崖奇壩的觀後感
① 長江三峽的觀後感,300字以上的
長江三峽,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中國四十家路由景觀之首。
長江三峽內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容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三峽景色更加迷人。三峽的山水也伴隨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三峽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長江三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其中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境內,巫峽,位於重慶巫山和湖北恩施州巴東兩縣境內,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
(寫不下了,先給你一點)
② 歌詞(神奇美麗的勐糯壩是什麼歌)
這,就是愛
播放
歌手:張傑
語言:國語
所屬專輯:這,就是愛
發行時間:2010-11-21
③ 危崖奇壩觀後感600字作文
我寫,我寫我寫寫寫寫,我寫……」我一邊唱著自編的作業歌,一邊拚命地「版啃」著作權文。這時「山那邊」傳來老媽那甜美的聲音:「寶貝,作業寫完了嗎?」我聽完後也用甜得發膩的聲音回答道:「老媽只剩下作文啦!偶正在奮筆勤寫中!」「恩,很好!寶貝你要是早寫完,媽咪帶你去吃KFC哦!」老媽躺在床上大聲說道。「好地,不過媽咪你不要騙人哦!」我揚起聲音說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的作文也即將完工。「耶!作文寫完了!」我用力把筆一甩,整個人躺在床上大聲對著我家的天花板喊道「KFC我來了!!!」老媽也被我這地動山搖的聲音給嚇了一跳,足足過了N分鍾才反映過來,對著「山那邊」的我說:「寶貝,你那聲音實在是太嚇人了,你這可是要了我的命,以後小聲點,要有「淑女風范"!哦對,寶貝你換一下衣服,等一下媽咪,我們去吃KFC!"(^_^)
原來作業會給我這么大的好處,作業我愛你一萬年!
④ 對三峽試筆的觀後感
上一節課,老師意外的帶我們觀看《中國三峽》這部紀錄片。對於一個以後
將要從事水利事業的人來說,
三峽無疑是一個很神聖的工程。
所以我很認真的觀
看了這部紀錄片。
首先來介紹一下三峽工程,
三峽是中國成立以來最為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三峽工程是一項減免水害、
以水興利
(水力發電、
水運、
灌溉、
供水等)
的工程。
因此,它也是一項造福子孫後代的工程。三峽工程載浮載沉,幾起幾落,最終付
諸實施。其實早在
1919
年,孫中山就在上海創辦了建設雜志,對改良長江上游
水路作出過一些設想,
這大概是三峽工程最早的構想。
其地理位置是重慶市至湖
北省間的瞿塘峽、
西陵峽和巫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
東至
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其中瞿塘峽位於重慶奉
節境內,
巫峽位於重慶巫山和湖北恩施州巴東兩縣境內,
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
歸縣境內。三峽工程一共分為三期,總的工期一共為
18
年,一期五年,期間除
了主要的准備工程外,
主要還行進了一些圍河填海。
二期工程為期
6
年,
主要是
修築二期的防岸堤,
左側大壩電站的建造,
同時進行並完成永久特級船閘。
三期
工程為期
6
年,
進行的右側大壩水電站的建造。
長江三峽的看點就是
「壯美奇秀」
,
由於豐水期水質渾濁,所以豐水期並不是游覽長江三峽的最好時機。
三峽最重要的就是水電站了。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地
理位置位於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宜昌市上
游,
俯瞰三峽水電站並和下游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
它是世界上規模最
大的水電站,
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
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但是由於三峽水電站的建造,引起了一系列的移
民問題,不過還在都和平解決了。三峽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發電和航
運,
其中防洪被認為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三峽工程可以防洪,
非常有效控
制洪水。
長江處古洪水災區,
頻繁到約
10
年一次,
洪水威力強勁。三峽建壩後,
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
確保中下游安全。
三峽工程可以發電,
年發電量均居世界
第一。三峽建壩後,滔滔江水為三峽水電站做功,發電,並為三峽至葛洲壩區間
的航運梯級進行反調節,
再為葛洲壩水電站做功發電。
三峽大壩的修建給長江上
游的航運帶來了便利。
三峽工程修建對交通不便,
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庫區應該
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三峽大壩的修建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三峽
大壩號稱「世界第一壩」,它的建成預示著我國水利建設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增
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影片中以各種表演手法繪聲繪色的描繪了三峽的全貌,
用生動的比喻展現了
中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展現了中國的偉大創舉,
這部影片展現了三峽工程從誕
生到實施的全過程,
三峽工程匯聚了中國幾代領到人的心血,
他們把這個工程作
為建設的重點,
惠及民生的惠民工程,
造福子孫萬代的千秋偉業。
這部影片也展
現出了建造三峽大壩時,
搬遷人民對此工程的無限認同,
他們告別了祖祖輩輩生
活了上千年的故土,
踏上了從未涉足的新地方,
就為了全中國的惠民工程,
舍棄
小我,成全大我。在三峽工程建造中,關於水庫移民。水庫移民搬遷約達
100
萬人口,
需要重建家園。
水庫淹沒區都是沿江比較貧窮的地區,
大量移民資金的
投入對這個地區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開發性移民」
的移民方針將促進庫
區經濟繁榮。
動遷庫區
100
萬人口換得下游尤其是荊江地區
1500
萬人口和
2300
萬畝耕地的安全保障,從政治、社會、經濟等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合理的。這就
是為什麼興建三峽工程能得到庫區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的原因。
觀看《中國三峽》這部記錄片,每個人都有沒人的感受,但是無疑的是,
每個人都會熱血沸騰的,
三峽工程是中國社會建造跨的一個大步子,
只有人民才
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三峽這個利民工程,是中國的奇跡,也是世界的奇跡。
⑤ 奇特的大海壩景觀作文300字以上
大海是美麗的,是一望無際的,我愛大海,因為大海擁有一顆寬廣豁達的專心。
坐在松軟屬的沙灘上,一輪明月發出耀眼的光芒,把海水的臉映得紅彤彤的。此時,海風吹拂面頰,海水親熱的吻著岩石,我拾起一枚貝殼,一邊傾聽著貝殼的聲音,一邊盡情享受著大海帶給我溫情的,無窮的樂趣。
海,平靜時,像一位溫順的孩子,每當在海水波光粼粼時,似一面鏡子,又似在與廣闊的天地微笑。而我們,正在風平浪靜的水裡玩耍,不時有幾只海鷗飛來湊熱鬧。
這是海平靜的一面,可有時海又像一頭憤怒的雄獅。那是在海漲潮時,波濤猶如千軍萬馬,向海岸沖來,人們還會在遠一些的陸地上隱約聽到海浪直奔沙灘的聲音,讓人覺得此時的海是那麼洶涌澎湃。
我愛大海,愛它有顆高尚的心,而這時的我也似隨著大海盪漾起來。
可是落潮時,海水雙恢復了平靜,人們又來到海邊,拾起一些被海水沖來的貝殼,海蝦等海里的物品。
望著一望無銀的大海,我的心胸寬了許多,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像大海一樣,容納百川,包容一切。
⑥ 《地理中國》觀後感 5篇
【一】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於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
《地理·中國》欄目,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並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 「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二】
《地理·中國》觀後感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於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
《地理·中國》欄目,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並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 「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通過觀看《地理·中國》,是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更加堅定了我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之棟梁才的理想信念。
【三】
通過觀看《地理·中國》,是我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更加堅定了我成為祖國建設有用之棟梁才的理想信念。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人與自然之間具有一體性
自古以來就存在著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的觀點,特別是到了近代社會,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往往把自己擺在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針對這種觀點,恩格斯明確指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之中的」。隨著自然科學的大踏步前進,「我們越來越有可能學會認識並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們的最常見的生產行為所引起的較遠的自然後果。但是這種事情發生得越多,人們就越是不僅再次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而那種關於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對立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在恩格斯看來,人不是處於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產物和組成部分。他講的人與自然的一體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為自然的產物並始終歸屬於、依存於自然的屬性。
事實上,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物種的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體的生命活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在自然界的長期演化中,人類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種的智能,並建立起極其復雜而嚴密的社會組織體系。雖然人類同其他生物和無生命的物質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徵,特別具有高度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但是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而且始終同自然之間保持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沒有人類,自然照樣存在,即自然不依存於人類;但是人類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才能生存,即人類始終依存於自然。 理解人與自然的一體性,有助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定位。
二、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恩格斯認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強,是因為人「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我們一天天地學會更正確地理解自然規律,學會認識我們對自然界的習常過程所作的干預所引起的較近或較遠的後果。」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是人類力量的源泉,也是人與其他生物最本質的差別。
在現實中,人們往往只是注意生產行為所引起的較近的後果,而對較遠的後果缺乏認識;等到這種較遠的後果經過積累而變得相當嚴重時才引起關注,最終造成巨大損失,甚至難以治理和挽回。這個問題在近代社會已經暴露,歐亞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對這個問題給予了富有遠見的關注,告誡人們要學會預見和控制生產行為干預自然所引起的較遠的後果。聯想當今世界面臨的一系列環境問題,重溫恩格斯的教誨和告誡,人們應當有所啟示和感悟。
三、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費,大量的野生動物被獵殺……頭頂的天空不像以前那麼蔚藍了,腳下也再不是一方凈土了.水龍頭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會干?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正在掙扎?人類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已處於主動地位。當人的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自然媽媽她太慷慨了!我們習慣了索取,一旦這位慷慨的媽媽無法提供給我們生活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要給我們顏色瞧瞧!那我們的下場只有是滅亡!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須要依賴自然,我們是否該給她多一點關心,愛護呢?我們和自然必須平等對待,必須和自然結成一體! 馬克思說過:「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說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個比方,我們砍一棵樹就栽一棵樹.要盡我們一切力量來補償以前的過失.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不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毀於科學」!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想一想,我們天天想者要怎麼來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來做實驗,這樣是生活的好了,那~咱們的子孫後代怎麼辦呢?
要想長久地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就得和身邊的朋友打好關系,以前欠別人的,要趕緊還一還.而這種事情光靠一人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最後,還是記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吧: 「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⑦ 讀危崖奇壩,讀後感600字
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⑧ 危崖奇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在雲南省西北部的茫茫群山中,有一句諺語流傳了上千年。「陰陽界、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它所描述的,正是當地百姓眼中的一座奇山。據說,那座山,就像傳說中的鬼門關一般,能夠直通陰曹地府。不但一般人不敢輕易踏入,就連誤入山中的牛羊牲畜,都往往有去無回,甚至是屍骨無存。一座山,竟然被看作了鬼門關!那這號稱是鬼門關的山嶺,究竟藏身何處?
記者走訪後得知,永勝縣一帶,到處是連綿不絕的高山。然而,只有紅石崖一帶,遍布著深不見底的地縫。地縫周圍,是及膝深的荒草。誤入其中的牛羊,往往會在不經意間,落入其中,屍骨無存。
⑨ 南水北調中線過程觀後感800字的作文。
南水北調中線行有感
飲水思源,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在南水北調,也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題記
2013年4月11號,這是又一次讓我難忘的心靈之旅!中原之聲頻率走轉改第二站,我們啟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進行實地參觀采訪。之所以說是心靈之旅,是因為有難忘的記憶,有內心深處滿滿的感激,感謝。生命的意義在於行走。身體和心靈,要有一個在路上!那難能可貴的事情,在於讓兩者同步……
早上7點半,我們集合坐上前往南陽淅川的車。出發前,特意問了家在南陽的同事,行程大概要五個小時左右!所以我做好了在車上睡一覺的准備。想像一覺醒來後,會發生怎樣讓我震撼的事情。去之前查了很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背景資料,准備要一一驗證。陽光很好,暖暖的透過車窗曬在身上。抬頭45度角仰望天空,感嘆一切的開始總是給人以美好,有激情,有希望總是好的。
這段旅程很漫長。醒了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條我們走過的路,將來會是南水北調的水要走的路,路徑雖然不同,但空間的移動是同樣的,從南陽,到鄭州。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這段路,讓很多人「期盼」。
資料里說,按照計劃,明年秋季以後,我們就可以喝上南水北調的水了。按照規劃施工的路線,我們走的這段,只是南水北往路程的其中一部分。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全線,很長很長。從淅川縣陶岔渠首開始,到北京團城湖,全長是1277公里,其中在河南境內是731公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耗時很長、耗力很多,戰線也很遠的工程。也或許只有這樣親身體驗過一回,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才會更珍惜,更懂得節約用水。
下午一點多,到達目的地。說實話,一路的奔波,身體已經有些疲憊,但還是難掩我們親近大自然,見證奇跡的沖動。迫不及待的跳下車,瞬間,高達176米的雄偉大壩就映入眼簾。站在岸邊,一眼望去,河道很深,很寬。整個大壩還在修建中,吊在半空中施工的工人和整個大壩形成強烈的對比,更直觀的讓我們感受到:大壩,很高很大,人卻很小。而在這個大工程面前,渺小的每一個人,卻又成就著不平凡的一件大事。我們還清晰的看到以前架在河道上的舊橋已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美觀的一座新橋,車和行人已經在上面來來往往,同樣,在我們站立的角度,他們一樣很遠,遠到只一個黑點消失在我們的視線里。
采訪過程中,有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獨臂的老人。皮膚黝黑,皺紋布滿了整個面龐,很瘦,但精神抖擻。他的名字叫李進群,斷掉的胳膊就是南水北調工程施工時被機器絞斷的。聽他說,自己已經在這片地方義務撿拾垃圾有43年的時間。他今年64歲,那也就意味著他從21歲開始就在做這個工作,真的讓人難以想像,我那麼大年紀的時候應該還坐在寬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聽說著南水北調的事情。當問到是什麼原因支撐自己做了這么多年的義務工作時,他的回答很乾脆:「渠里的水很乾凈,弄臟了多可惜啊,這水是要送到北京的,要讓這一路的人都能吃上干凈的水。」老人還說,這么多年,自己先後接受過中央媒體,還有很多地方媒體的采訪,是先進典型人物的代表。說到這些時,自豪之情也溢於言表。他的堅守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尊重。不得不說,南水北調,有他不可磨滅的一筆貢獻。我相信,43年的堅持,不是誰都可以做到。
這一個個我們不曾近距離接觸的人物,除了李老,還有很多。為了建設這樣一個工程,最令人感動的,我想莫過於那些背井離鄉的庫區移民。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是最難以割捨的情懷。在接下來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淅川這片土地的移民工作,正如人們總結的那樣,有著三個「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為有、強度之大前所未有、難度之大前所未有。但可敬可愛的淅川人,卻保證了移民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而且為了保障一庫清水送往北京,淅川人始終都在致力於核心水源區的生態保護建設。大片的耕地被佔用,很多的農葯化肥不可以隨意使用,還要移民,這對於幾代靠耕地為生的農民來說,是人生軌跡的改變。正是這樣一份份的堅持,更讓我們覺得,感動之餘更多的應該是感謝,是感激。
采訪離開前,我跑回車里拿了瓶水給李進群老人,我想他說了那麼多他知道的有關南水北調的事情,這會兒,也一定口渴了。拿到水,他笑著對我說,你在城市裡喝的水肯定趕不上這庫區的水,這的水燒開是沒有水垢的,他們家裡都是吃這里的水。其實,我半信半疑,但也不得不想起家裡滿是水垢的開水壺。
離開大壩,我們繼續前行,接下來的目的地是丹江口水庫,那是真正的源頭活水。讓人沒有失望的是,在景色無與倫比的同時,庫里的水真的是可以直接飲用。乘游輪到達湖心,用水桶拎上一桶,喝到嘴裡時,有淡淡的泥土的芳香。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可以完全放心引用的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水。沒有經過人工凈化就勝過我們現在在城市中喝的自來水。我帶了一瓶在身上,為這次活動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