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院子影評

院子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24 18:27:25

① 求1000字影評

如樓主所願。(活著)影評

「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1]
所以《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在談到死去的親人的時候,「眼睛裡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徐福貴活著,好像就是為了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在這出關於殘亡的戲劇上演之前,他夜以繼日地吃喝嫖賭,曾經在女人的胸脯上找尋快樂和眼淚,在她們的肩膀上招搖過市風光無限,在賭場上心旌搖動體味快感——然而一切都如海市蜃樓般轟然倒塌了,盪然無存了。他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卻並不自知,終於在一夜之間由闊少爺變成一文不名的窮光蛋,而他的父親,在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之後,死於由老宅遷到茅屋的當天。破敗前的少爺不懂得傷心而破敗後的福貴沒資格傷心,因為他已經成了佃農。此後的日子裡,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白頭人送黑頭人,而他卻沒有這種「幸運」。他因為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不斷付出沉重的代價,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他至親的生命,毫不憐惜,毫不同情。[2] 他只能活著,因為這是他的命運,一個人在挑足他應挑的擔子之前,上天是不會讓他的生命提前逃離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貴——葛優。他善於表現小人物的內心,對小人物詮釋的也比較得當,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台詞:「千好萬好,活著就好」。另外,還有他跟春生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活著不容易,要好好活啊!」,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壓力和喪失親人的悲痛中能活下來的精神力量吧。這種知命術的敘述可見跟劇本及編劇的深刻功力是分不開的。一個富家公子,賭的什麼都不剩,然後開始苦澀的人生經歷,給我感覺他很堅強。還值得贊揚的就是,一個富家公子,借了別人一箱皮影戲(片中曾多次提及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戲箱子——富貴的撈食工具),他可以說是盡力保護,這很讓人感動。
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鞏利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首先在片頭,她表現出了一個舊社會女人在那個特定時代所不具備的一些性格。一看她就不貪財,在舊社會,嫁入大戶的哪個不貪財,起碼電影里都是這么處理的,可是他卻可以帶著孩子離開丈夫,也正是這點,對一個講究三從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後來見到落魄的丈夫後又回來支撐起這個家,她給給人總的感覺就是一個值得佩服的中國女性——執著而可愛[3]。而後來,當上區長的春生倒車撞倒了牆,壓死了她兒子有慶時,她曾對春生冷言冷語,怒目以待,「死活不讓他進門」。但當春生被判為走資派,妻子自殺,旁人疏遠並劃清界線,他不想活下去的時候,她說他還差徐家一條命,勸他不要自尋短見,好好活著。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影片中顯然易見。
此部戲的時間跨度是很大的,一直從40年代到文革後期,劇中人物的發揮都很到位。從這部電影的結構來看,每一段落之間用明顯的字幕分隔,赫然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那些完全是關乎國家大事的小字背景資料一次次地將福貴等人在故事還沒發生之前就冷冰冰地扔到了一個沉重的背景之下。該片恰當運用了轉換、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藝術手法。如果你真的把之下的所有故事,細節都與前邊給出的字幕資料聯繫到一起並且還推而廣之想到了什麼的話,張大導演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可以這么說,《活著》在余華的小說中算是最有理性的一個,而在張藝謀電影中算是最有人味的一部。活著有兩個最重要的主題[4]:
1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都應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控訴在某些年代的某些人對生命的漠視。
3、 活著中死去的人,都是非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說,是死於非命的。
4、 有些東西看似是命運的安排,但其實何嘗不是人為的原因?
5、 張藝謀對原著的把握是很好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個人的少見的黑色幽默風格。
總的說來,電影《活著》和小說《活著》已經不是同一個作品。當然不同的藝術手段有著不同的表現手法和策略。小說中富貴幾十年來只有承受著生存的痛苦和痛苦後的麻木或者說是達觀。[5] 而電影的表現重心已經從個人轉向社會歷史,給予了一個更大的主題空間。但無論二者有多麼大的不同,有一個主題卻沒有改變,那就是:活著,便要承受活著或者死亡的痛苦與幸福。

② 一部好的電影的影評!1500字左右!急需!

《公元一萬年以前》——美國無極,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影院看完羅蘭

③ 韓國電影《向日葵》影評

最近安靜的看了一個韓國影片,名字叫《向日葵》——[吳太植(金來沅飾),熙珠(許怡在飾)]。

頗為感動,覺得男人的確不同尋常,男人永遠是頂天立地的,生活有時也是充滿溫暖的,即便有過再多的風雨坎坷,心中只要有愛,那麼你會輕而易舉的得到幸福~~

影片《向日葵》沒有像其他電影一樣按部就班的設計需要的布景,而是根據演員們從劇本中的感悟和體會,設計出最自然的布景地,從每一個角度都盡可能的體現電影里的空間特點。例如影片里登場的向日葵餐館、媽媽的家、夜總會等布景都是製作組用盡心思創造出來的產物。

電影《向日葵》講述了要帶著希望重新開始的一個男人的真心。只要揮拳頭必見血的吳太植,曾經讓村子裡的所有人都懼怕他。但是從監獄里出來以後他開始面帶笑容,從絕望的峭壁上重新走向希望之路。他真的可以重新開始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重新開始的願望。不管是從哪裡開始,還是為了什麼,拍拍人生的灰塵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影片《向日葵》要告訴大家的。認為這是結束,其實這是另一個開始,只要努力面對人生,生活便會充滿希望。

珍惜周圍的一點一滴,人生便會變得幸福。

太植手裡拿著一本手冊,手冊里記錄了他想要做的事情。「去大眾浴池洗澡」、「吃南瓜餅」、「遠足」……非常非常小的事情。但是人生不就是這些小小的願望組成的嗎?

其實人生不只是在於追求權利和名譽。讓我們的人生幸福的是一杯茶的香氣、一縷陽光的燦爛、朋友的微笑等總在身邊,卻讓我們忘記的那一小小的喜悅。《向日葵》里的太植把小小的喜悅記在了他的「希望手冊」里,通過手冊一一實現的願望,其實也是我們要珍惜的希望。

獻給你一本要珍惜的希望手冊,以電影的名義,以感動的文字……

太植的手冊里不只記錄了「希望事項」,還記錄了三個承諾,「不再喝酒」、「不再打架」、「不再哭泣」,這些彷彿就像是他過去人生的一個縮影,他決心永遠與這些說再見。人生越艱難,他越是要遵守這個承諾。《向日葵》里的太植用真心打動觀眾,用行動告訴那些輕易放棄,輕易絕望的人們,希望到底是有多重要的。

生活帶來的壓力有時讓我們不敢對未來抱有希望,電影《向日葵》也是獻給那些正處在人生疲憊期的人們。

影片的主演金來沅和許伊將人物塑造的無比細膩,金來沅的嶄新形象,許怡在的年輕氣息。寬敞的院子、看星星的屋頂、兒時睡過的炕,這些場景讓人們不禁想回到過去的純真年代,媽媽的家是太植第一次感受到家庭溫暖的地方......

劇情在此不必過多介紹,希望大家親自細心品嘗,你的心一定會接受一次清澈的洗禮,你對生活的一定會充滿希望!

另外, 電影《向日葵》的OST--收錄的所有鋼琴曲是由李羽玄作曲,李路馬感性演奏的,所要表達的是關於一個男人的希望。

影片的結尾一句女主角的獨白堪稱經典,獻給每一位有愛的和渴望愛情的人!——「愛是什麼?很簡單。快樂時光和美好回憶! 只要你記得,愛就不會改變。」

再次力頂《向日葵》!

一切都從一本手冊里開始。
沒讀過多少書的中年婦女用鉛筆寫下的字。
「不再喝酒」
「不再打架」
「不再哭泣」
她說只要遵守這幾項就會幸福,她說再讓我寫下想做的事情。
「去大眾浴池」
「吃南瓜餅」
「送禮物」
「抽煙」
「染發」
「遠足」……

記著記著我有點想活下去的願望了,也想愛一次。
我好像有了希望。
不知道能否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擁有希望?
-吳太植

2006年11月,為了永遠的希望-《向日葵》
以為是結束嗎?其實現在才是開始。
電影《向日葵》講述了要帶著希望重新開始的一個男人的真心。只要揮拳頭必見血的吳太植,曾經讓村子裡的所有人都懼怕他。但是從監獄里出來以後他開始面帶笑容,從絕望的峭壁上重新走向希望之路。他真的可以重新開始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重新開始的願望。不管是從哪裡開始,還是為了什麼,拍拍人生的灰塵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影片《向日葵》要告訴大家的。認為這是結束,其實這是另一個開始,只要努力面對人生,生活便會充滿希望。
珍惜周圍的一點一滴,人生便會變得幸福
太植手裡拿著一本手冊,手冊里記錄了他想要做的事情。「去大眾浴池洗澡」、「吃南瓜餅」、「遠足」……非常非常小的事情。但是人生不就是這些小小的願望組成的嗎?
其實人生不只是在於追求權利和名譽。讓我們的人生幸福的是一杯茶的香氣、一縷陽光的燦爛、朋友的微笑等總在身邊,卻讓我們忘記的那一小小的喜悅。《向日葵》里的太植把小小的喜悅記在了他的「希望手冊」里,通過手冊一一實現的願望,其實也是我們要珍惜的希望。

獻給你一本要珍惜的希望手冊,以電影的名義,以感動的文字……
太植的手冊里不只記錄了「希望事項」,還記錄了三個承諾,「不再喝酒」、「不再打架」、「不再哭泣」,這些彷彿就像是他過去人生的一個縮影,他決心永遠與這些說再見。人生越艱難,他越是要遵守這個承諾。《向日葵》里的太植用真心打動觀眾,用行動告訴那些輕易放棄,輕易絕望的人們,希望到底是有多重要的。
生活帶來的壓力有時讓我們不敢對未來抱有希望,電影《向日葵》也是獻給那些正處在人生疲憊期的人們。

④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本片的鏡頭豐富,表現手法多樣。影片多採用俯拍,方方正正的庭院像是棺材一樣死氣沉沉,成為傳統意義上「規矩」的化身。犬牙交錯的院落一遍遍地出現,壓抑、陰森的氣氛撲面而來。

在梅珊被綁去死人屋的那場戲中,由搖鏡緊跟頌蓮踉蹌的主觀鏡頭完整的記錄了梅珊的無用掙扎,一個個表現頌蓮的吃驚、恐懼的特寫面部鏡頭和最後的模仿頌蓮踉蹌的主觀鏡頭,揭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內幕,成為頌蓮無法找到出口而終於淪為瘋子的原因。

除此之外,對頌蓮捶腳時的臉部和腳的特寫鏡頭充分展示了頌蓮由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享受的變化過程,標志了頌蓮逐漸對地位爭奪的認可。同時,不斷出現高大的庭院和特寫鏡頭構成的重復蒙太奇,使得影片意蘊悠長。

在影片的構圖中,人物常常處於幽暗城牆的一角,或者處於縱深得庭院之中,彷彿人物無處可走,跌入封建社會黑暗的無底洞。

影片沒有繁復完整的音響,卻使人印象深刻。從影片一開始的女聲京劇「咿呀」的急促鼓點到每次捶腳如心臟跳動的敲擊,再到女聲憂郁纏綿的「啊······」,導演選用京劇這種老式唱腔原因便是基於京劇代表著封建社會。

前兩者往往用於形容人物焦急的心態,而後者則是封建男權社會中被禁錮的女人的抗議,女子無權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權而辯護的無聲呻吟。 《大紅燈籠高高掛》彌漫著封建腐朽的氣息,它已然成為一個符號,藏匿在陳府的角角落落:京劇式的音樂、紅紅的燈籠、捶腳······各種有形的、無形的,都被籠罩在封建的毒霧中,迷失方向。

正如德里達所描述的後現代文本形態:所知不明,而能指無限流淌。 「人和鬼就差一口氣,人就是鬼,鬼就是人」,當送臉真的像鬼一樣,開始在閉塞的陳府院落行屍走肉,找不到出口時,彷彿,我看到從很久以前穿越時空的刺耳吶喊。

⑤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影評

電影[花木蘭]

影片中的花木蘭除了保持中國的傳統形象外,還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首先,影片中的花木蘭是一個鬥志昂揚的女孩。身為花家的大女兒,一心想為花家爭榮耀,但是卻常常弄巧成拙,鬧了不少的笑話。
其次,花木蘭是一個勇敢、執著的人。在從軍的路上,她遇到了不少的困難,身為女孩兒,她卻從來沒想過退縮,時刻把家、國放在心上。甚至在被同伴認出是女兒身時,也豪不放棄。
提到花木蘭,不能不提的是她的孝心。當她得知年邁的父親被徵召入伍時,她毅然地偷走了父親的盔甲,半夜離家出走——代父從軍。
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相信都會對影片中的木須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花家的祖宗為了保護木蘭而派出的,木須龍講話像連珠炮,又喜歡生氣,一路上給木蘭帶來了不少的歡聲笑語與協助。同時,他又非常的護主,當木蘭被同伴發現是女兒身,同伴擔心朝廷大臣會判她欺君大罪而把她拋棄在冰山雪地時,木須龍給了木蘭不少精神上的幫助,他不時地支持和鼓勵著蘭。
總之, 整部影片輕松搞笑,絲毫沒有戰爭的緊張畫面,非常值得一看。

《花木蘭》講的依然是木蘭替父從軍保衛國家的故事情節,以動畫的形式拍述下來將其性格更突現出來。
我國傳統意識影響下,木蘭做為女兒身為花家光宗耀祖的是做個好女子好媳婦,遵從三從四德相夫教子。不過,又是花家的獨生女,父親對她自然疼愛有加,放縱包容,孩子終歸要長大終要出嫁,悠久的傳統觀念與父親的愛似乎有所沖突難以取捨。
木蘭在祖母和母親的帶領下去媒婆那裡,結果鬧出笑話,媒婆盛怒之下指責——木蘭不能成為好媳婦!木蘭很傷心,她並不是為自己而是因為覺得自己不能如家人所願成為好姑娘好妻子,一方面孩子心性放任愛玩,一方面不可辜負家人。在成長中的掙扎和矛盾是每個孩子都必須經歷也必須走出的。
木蘭傷心之下歌唱:
看看我/我不能成為好新娘/我傷了大家的心/難道說我的任性傷了我?/我知道/如果我再執意做我自己/我會讓家人傷心/為什麼我眼裡看到的只有我自己?/為什麼我在此時覺得離自我好謠遠?/敞開我的胸懷/去追尋/去吶喊/讓煩惱不再/釋放真情的自我/讓煩惱不再/
這時,父親並沒有指責木蘭,在花開的院子里在木蘭身邊坐下若無其事的說;「天啊!今年院子的花開得真好!可是你看這朵遲了,但等到他開花的時候,一定會比其他的花更美麗!」說著順手摘朵花戴在女兒頭上,相信此時眼裡充滿了關愛。
木蘭的心豁然開朗時卻聽到朝廷徵召壯丁的鑼鼓聲,花家老父親年事已高略有腿疾,但,在接受朝廷聖旨時依然將拐杖交給妻子,自己莊重地走到馬前雙手接下。此時,我看到的是一名心愛國家的熱血男兒!一名肩負責任的勇士!
善良弱小的木蘭看著兩鬢染霜的父親在房間獨自舞劍,看到父親的心有餘力不足,她決定替父從軍。這個故事情節在豫劇里是經過家人商議後同意的,在動畫里為更突現木蘭的性格編為偷去聖旨自己上路。任性大膽不知天高地厚由此可見。
然而,也正是木蘭的任性讓她在軍旅生涯中堅韌不拔不屈服不服輸,出色完成訓練,作為優秀士兵的同時贏得人心。對付單於時,木蘭的急中生智又為眾軍士折服,甚至被崇拜為「世界之王」。
木蘭任性但不沖動,放縱但又善良,在現代也是難能可貴的!
木蘭的成就並非偶然,是信念讓木蘭堅毅,是品格使木蘭成功!
自己看著辦,怎麼也要自己加工一

⑥ 求2000字影評

以下是影評範文:
尋找救贖的天空
——觀電影《夢旅人》
周悟拿
女孩被醫生和護士粗暴地拉進醫院的時候,院子里的其他人都只是側過臉來面無表情地看著。女孩的掙扎聲與叫喊聲隨著那扇門的關上戛然而止時,他們又都開始繼續干自己的事情。醫院的氣氛在短暫的混亂後又回復到了最初的死寂,彷彿沒有人記得有這樣一個女孩被拖入了一場盛大的夢魘。
女孩看到兩個男孩的時候,他們站在高高的圍牆上面,正准備開始一場探險。女孩穿成一身黑色,打著一把破爛的黑傘。因為她的介入,這場探險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女孩可可一直在圍牆上行走,因一座房子里傳出的歌聲而停了下來。我想,她內心其實還只是一個孩子,因為她的本是喜歡率真而純凈的事物的。那座房子里傳出的歌聲,是孩子們吟唱的聖歌。那是來自遙遠的天庭的歌聲呵。
至於男孩捲毛,他渴望的是一場徹底的寬大的救贖。他認真地閱讀神甫送給他的《聖經》,「信者得救」,當他看到這四個字時他迫不及待地相信了神的存在。他祈禱世界世日的降臨,亦只是因為他太渴望救贖。若是整個世界都被摧毀,又還有什麼罪孽不能從他身上洗除呢?然而世界末日遲遲不肯降臨,那些陰影也遲遲不肯從他心中離去。他只能反復地閱讀經書,掐算出一個莫須有的世界末日。
另一個男孩小悟,他的膽子比可可和捲毛都要小。冒險,他走到醫院圍牆的盡頭就不肯再移步向前,因為他害怕被關禁閉室,害怕被懲罰。當他和可可、捲毛走散時,他六神無主地在圍牆上奔跑起來,卻一腳踏空摔了下去。影片惟獨沒有提到小悟的過去,所以直到他滿面鮮血觸地而亡的那一刻,我們依舊無法知曉這個面目清秀的孩子究竟懷揣著怎樣的秘密。我想,被精神病院的圍牆囚困起來的人們,一定都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於是他們因為負荷了太多記憶而變得和平常人不同了。小悟死之前一直在重復著一個動作,就是嘗試著再次攀上圍牆。我想,他一定已經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可他不想讓自己的生命終結在自己不願停留的土地上。所以,他才一次次奮不顧身地嘗試,直到力竭而亡。
一場滂沱大雨勾起了捲毛痛苦的回憶。他和可可在圍牆上互訴過去,一起蜷縮在那把黑色的破傘之下。原來,他們都是殺過人的孩子。可可將自己的「末日之吻」送給了捲毛。這是真正的末日之吻啊,夾雜著冰涼的雨水。這個吻,是可可剩餘生命中最美的一束光芒。
最後,在蜿蜒的海岸,他們爬上了燈塔。傳說將子彈射向太陽會引發大爆炸。捲毛對著太陽舉起槍,連射三發子彈,可是橘紅的太陽依舊存在著。可可泄氣地拿過槍,說:「我是註定要死的人。讓我的死洗清你的罪吧。」
她毫不猶豫地對准自己的太陽穴開槍。隨著那一聲槍響,她頭一歪,軟軟地靠進了捲毛的懷里。
漫天都是飛舞的黑羽毛。這個畫面,美到極致。可可,她是烏鴉的孩子。可是為什麼,她找不到自己的那一片天?
捲毛絕望地舉起手槍向四周射擊,可手槍中已沒有一顆子彈。他只能絕望地抱住可可依舊溫熱的身體,身後,是一片殘陽。
影片結束後,我久久思索:為什麼他們三個能在高高的圍牆上自如行走,而其他人,比如影片中的那個警察,走上圍牆卻馬上重心不穩地摔倒?我想,大概是因為他們是不畏懼死亡的人,所以無欲則剛。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已經沒有什麼可留戀,他們並不怕失去什麼,也不怕再受到什麼傷害。他們祈禱的是末日,他們渴望的是救贖。所以,他們百折不回地嘗試著,可實際上他們追求的都只是虛無的幻想罷了。
三個能在圍牆上奔跑的孩子啊,你們能否告訴我,生命河流的盡頭,是什麼顏色?

⑦ 中國庭院觀後感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無聲的歷史思想,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築往往集中了當時文化、藝術的精華。在某種意義上說古代建築是古代一定社會歷史的縮影,是古老的珍貴的旅遊資源。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各有特色。通過課堂學習方擁的《中國傳統建築十五講》,我了解了我國傳統建築的類型、特徵與思想體現。
一、 傳統建築類型
我國傳統建築類型多種多樣,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建築等。其中宮殿與園林建築的成就最為突出。
我國古代中國由於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歷代帝王為了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和維護其統治的威嚴,往往大興土木,營建各種宮室殿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興建的阿房宮,就已達到驚人的規模。西漢初年修建的未央宮,宮城周圍達8900米。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數奢華的宮殿多隨著歲月而去,如今保存下來的宮殿實為珍稀。說到宮殿,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故宮,因為它是當今保存下來的規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宮殿建築。整個故宮規模宏大,極為壯觀。故宮中有乾清門,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前有太和門,兩側有文華殿和武英殿兩組宮殿。內廷以「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故宮的這種總體布局,突出地體現了傳統的封建禮制「前朝後寢」的制度。而整個故宮的設計思想更是突出地體現了封建帝王的權力和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故宮宏偉壯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我國現存的著名古典園林數目甚多,多集中在江南一代,前人有所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評語。蘇州地理環境極佳,文化氛圍濃厚,山明水秀,物質豐裕,為園林的塑造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園林內多以假山,花草樹木,亭廊樓閣,水池和漏窗為主要景物,是集繪畫、雕刻、山池和園藝於一身的綜合體。我國古代能將天地山水與人心才情兼收並蓄、融於一體的非園林莫屬,所以我國古代園林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首先,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
二、 傳統建築特徵
1、守成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和古代文化差不多是同步發展的,有著極久的歷史,極穩定的系統。而西方建築變幻不斷,風格各異,與中國建築風格成鮮明的對比。「祖宗之法不可變」,是中國古人行為的准則。尊重祖宗,恪守祖制的思想。所以後人對先人的建築不會去做多的改動,所以從古代到現代,台基,柱子造型依然如故,即使到了現在很多建築也沒有用石代木,這體現出人們對木材的深情以及對傳統的嚴格恪守。
2、協調 我國古代傳統建築由於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歷來主張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傳統建築既重自然的山林風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風水,讓人工的與自然的諧調,院內的與院外的銜接,造成「天上人間」之境,使人產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曠神怡之感。
中國傳統建築的第二個特點,更加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一思想恰恰與現代人「回歸大自然」的慾望相吻合。可見,重山林風水的傳統思想必將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得以發揚、發展,以創造優美的建築環境,實現大自然的回歸。
3、生氣
從古代保存下來的來看其建築多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築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於理,則「生氣」產生於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築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而西方傳統建築的藝術性不在建築物本身,而在其附著的雕塑或繪畫——觀賞藝術,無法給建築物自身帶來生氣。
三、傳統建築思想體現
1、禮制思想
在中國,禮制觀念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其核心內容就是肯定社會等級階層、尊卑、長幼有序的理念。其在建築上的表現為:以建築形式來區分人的等級,例如皇宮,會在地理位置最佳的地方設為皇上的住所,其次再是皇後妃嬪以及王子公主。這樣做是為了達到維護階級秩序的目的,這在世界上是中國僅有的。我國古代建築的表現形式不能隨心所欲,要符合禮的要求,故貴賤有別。
2、天人合一
古代傳統建築力求尊法自然,合於天地,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諧統一。像宮殿會在外城設置天地日月四壇用來祭天,而且符合乾南坤北,日升月將的順序。古代民居庭院將人工與自然融合,在庭院內建有假山水池,種植花草樹木,盡量引入自然情趣。
3、以人為本
中國傳統建築的結構形式、空間布置都是為人服務的,以人為本是貫穿其中的主線。北京四合院規劃布局形成以家庭院落為中心,街坊鄰里為干線,形成了一個符合人的心理,保持傳統文化和鄰里融洽相處的居住環境。徽派建築則會引水入村,目的是為了方便於人。
四、總結
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很大程度上源於城市建築的特色,優美傑出的建築群能以無聲的語言提升城市的品味。中國古代傳統建築是歷史的文化積淀,既凝聚著濃厚的人文精神,也展示著民族的文化底蘊。在學習了這門課後我領略到了我國古代建築的魅力所在,課堂上老師拓展了書本知識,並結合PPT以及視頻等形式向我們展示了其建築的不同風格,看著視頻,宛如身臨其境,激發了我們對古代建築探索的慾望。所以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年要向世界宣傳我們的建築文化,要合理積極的保護身邊的建築資源,要按照文物保護法法規來嚴格保護,把保護傳統建築文化提高到保護人類環境和人類文化的高度,把保護和利用開發科學結合起來。中國傳統建築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所以現代建築師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既要很好地保持傳統建築的精髓,又要按照現代人群生活理念布局設計從而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⑧ 急求 一篇影評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影評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 寓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1994年出品。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主演: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 第六十七屆奧斯卡七項大獎提名 好萊塢最有氣勢的十大巨片之一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鯊堡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 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沖動。在監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和以往那些講述陰暗晦澀牢獄生活的監獄片有所不同的是,《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講述友情、困頓、希望與夢想的電影,劇中的男主角冷靜的心態、不屈的鬥志、足智多謀的設計、鍥而不舍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這部電影最能打動人心之處,便是自始至終都能給予人們希望。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值得再三品味的電影佳作。——《華盛頓郵報》 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能在陽光下悠閑自得地呼吸。對於我們而言,它就像空氣,平常得讓你根本不去想失去它會怎樣,但是自由對於那些高牆內的囚徒,尤其是那些註定一輩子都要呆在那裡的人們又是多麼珍貴而又遙不可及。安迪最後逃出鯊堡監獄,是什麼實現了對他的救贖?是他心中對自由的渴望,是希望的存在!——影評人 米朵 在《肖申克的救贖》里,我深深地為主人公安迪對自由一刻不息的渴望震憾了,當他從下水道逃向外面的世界時,當他迎著暴雨和閃電怒吼時,我的心也隨著他一同律動著,安迪所獲得的身體和心靈上的自由讓我覺得痛快極了。——網友 燈籠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關在鯊堡監獄里。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里一樣。老犯人瑞德是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石錘,他的解釋是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會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他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同時他也逐步成為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監獄生活非常平談,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聽說瑞德原來很喜歡吹口琴,就買了一把送給他。夜深人靜之後,總可以聽到悠揚的口琴聲回盪在監獄里。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說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諾頓提出要求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兩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諾頓甚至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約會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到那時你就知道是什麼了。」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原來20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安迪出獄後,領走了諾頓存的一部分黑錢,並告發了他貪污受賄的真相。而諾頓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里邊挖空的部分放著一把幾乎磨成圓頭的石錘。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了。 《肖申克的救贖》和《聖經·出埃及記》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被廣大影迷所喜愛的影片,在分析《肖》之前,我想先敘述一個故事,一個《聖經·出埃及記》的故事。 猶太人始祖之一雅各有子眾多,其中最受寵愛的是約瑟,其他幾個兄弟很嫉妒他,就趁一次一起外出的機會把約瑟賣給了商人做奴隸,而對父親謊稱約瑟在野外被野獸殺死了。 約瑟被帶到埃及,又賣給一個埃及貴族做奴隸。而那個貴族的妻子看上了約瑟的才華,就百般地勾引他,結果被約瑟嚴辭拒絕。於是這個女人反咬約瑟調戲自己,約瑟被送進了監牢。 一天,法老的酒政和膳長也被關進監獄,晚上,這兩個人各做了一個夢,就找約瑟來解。約瑟說這兩個夢說明:3天之後,酒政要被釋放,而膳長要被處死。3天後,約瑟的預言果然都應驗了。 不久,埃及的法老也做了兩個夢,先是夢見7頭瘦弱的牛吃掉了7頭肥壯的牛,又夢見7個細弱的谷穗吞掉了7個飽滿的谷穗。誰也解不出這兩個夢,酒政就把約瑟推薦來,約瑟從監獄到王宮,告訴法老,這兩個夢實際上是一個意思,即天下將有7個豐年,繼之以7個荒年,荒年之害將遠大於豐年之得。他向法老提建議,在豐年蓄積糧食,在荒年售出,既度荒,又謀利。法老很欣賞約瑟,就把他從監獄里釋放出來,任命他為埃及的宰相。 事情果然像約瑟預言的那樣,7個豐年之後7個荒年來到了,天下絕糧,只有埃及有倉儲。猶太地區也面臨糧荒,約瑟的兄弟們也要到埃及來買糧食,他們沒有認出約瑟,被約瑟狠狠地報復了一通,最後兄弟和解,猶太人全族遷到埃及。 由此看來,《肖申克的救贖》與《聖經》中猶太人在埃及的遭遇在基本故事走向和情節構架上驚人地一致,曾經有人把《肖》比做《基督山伯爵》,而我則認為比做《出埃及記》更恰當一些,因為後者無疑與《肖》有更多共同之處。猶太人幾百年間的遭遇在《肖》中被濃縮到了20年,安迪則兼兩代猶太人族長約瑟和摩西於一身。 《肖》劇與《出埃及記》在大節上處處契合,正與西方人心理上的文化積淀引起共鳴, 這應該不是無意得之,而是精心設計的產物。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把視野從西方擴展到整個人類文化圈,受侮辱與損害者起而復仇、向施暴者連本帶利索還的故事,從來都為人類各個民族所喜愛。幾乎每個文化發達的民族都有類似的故事或傳說。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有語雲:歷史在很有耐性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此話就歷史真實來看未必為真,但卻是幾乎所有人類社會成員的共同理想。 在戲劇里,一個人被打得越狠,被踩得越低,被欺壓得越萬劫不復,他的報復就越讓人痛快,戲劇性就越強,也最容易引起觀眾的認同。安迪在幾乎不可能站起來的地方站起來,在幾乎不可能活過來的地方活過來,從爛泥里站起來,從陰溝里鑽出來,從墳墓里爬出來,這種生命力已超越了人本身,是神的光芒。大雨沖刷著他的身體,盪滌著他的靈魂,他用地獄的眼光看著曾經真真切切發生在周圍的一切,他用雷一樣的聲音怒吼:「歸還的時刻到了!」 哪位導演能掌握住這種力量,就等於掌握住了閃電。

⑨ 《美麗中國》的影評

從雅克·貝漢《鳥的遷徙》開始,現代紀錄片對看慣央視大江大河的我們產生了一次心靈上的顛覆,記得當時看完DVD,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跳出來。後來經過一系列諸如《帝企鵝日記》的灌輸,又看到高清的《行星地球》時,依然讓我升級的目瞪口呆。

如果說BBC的《行星地球》產生了一次視覺上的震懾的話,那麼,《美麗中國》就是一次心靈上的清洗。

很多人覺得《美麗中國》確實養眼,但充其是娛樂,內容空虛、或者又狹隘的扯到政治上說外國人埋怨中國環境,這么說你真是被CCTV教育的很好。要不形容此紀錄片對白含糊不清,不足以表現中國博大芸芸,而且全篇都在描述動物……

一.國內外紀錄片的角度

對於這次記錄首先說一下拍記錄片的角度,紀錄片貫徹的宗旨就是客觀,客觀是紀錄片本質,我國很多紀錄片,尤其央視的格調與世界上其它國家迥然不同,其原因在於我們常常把紀錄片拍成宣傳片,當一個記錄輕飄飄的煽情與美化時它也變的不足為信甚至讓人反感,失去了呈現真實,揭露真相,記錄片也就變的沒有力量。

記錄片難拍重點不是技術,而是創作者的勇敢與關懷,理性的追求真相與探索心靈並且能夠打動世人內心的工程是艱巨的。

有人說《美麗中國》膚淺時,我們想一下《遷徙的鳥》,全片幾乎沒有什麼對白,但是震撼了全世界人的心,因為有太多看似簡單的事物卻被我們忽視了,紀錄片的工作就是用心來觀察周圍任何看的到的事物。就好像在中國,我們周圍有很多的窮人、沿街乞討乞丐,當他屈膝於你時,你可能和你女朋友厭惡的躲開了。但是各個論壇都在發什麼最震撼國人照片,這個時候你又被莫名其妙的感動了。這不是在說現代人的虛偽和被蒙蔽,而是在說一個好紀錄片不在於把一個事物詮釋的多麼全面與挖掘的多深,比方泱泱中國怎麼可能用6集就展示它的美?六萬集都不夠,而是如何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深入淺出的表現出來。就好比中國紀錄片拍長江,會用大量生硬考究的解說,樂此不疲的詳述著它的歷史與宏偉,這個如果給BBC,一個壯麗遊走的航拍就達到目的了。這里也有個技術問題,我們一拍就把直升機拍進去了。

所以說國內外記錄片的區別在於,成熟的記錄片應該是用鏡頭說話,而我們是了為解說詞的順理成章去拍那幾個鏡頭,更像是電視散文,失去了紀錄片發覺與探索的樂趣。

中國真正好的紀錄片其實誕生在民間的DV記錄。

二.定位

《美麗中國》遠離的現代城市的浮華,把鏡頭瞄準了自然中的生物,與沿襲了幾千年生活的在其間的人,從它們身上表現出中國幾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樸與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理念。這個定位是異常准確的,因為現代都市的人與生活中,中國的特質已經被湮滅了。

此次拍攝,很多事物是被第一次展現在鏡頭上的,諸如雲南洞穴中蝙蝠捉魚的場面、熊貓的求愛交配,有時候真的內心在質問,這真的是中國嘛?居然有太多的驚奇與陌生,我怎麼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許是我無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過劇集都要有此感。

最讓我感動的是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鄂溫克婦女,她們在世代游牧中悉心照顧森林中的馴鹿

這些生靈也都有了它們自己的名字,然而過這種生活的鄂溫克人只有30個了,幾乎所有的族人都放棄了森林生活,搬進了現代省事的鋼筋水泥房子里。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學校,說不出是同情還是羨慕。西藏幾千年的對自然的敬畏,保護了大量野生動物和原始的自然生態,那裡的人們貼靠著大地,向著伽拉薩山朝聖,他們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護關愛這片聖靈之土與萬物生靈,定會有美好的來生。而如今我們大部分人類生活在物慾橫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沒有想到中國很多地方,人與自然那麼融洽,他們可能在你眼中是窮苦貧乏的,但事實是這些人的心靈才更為清透,比你更了解腳下的土地。說白了人那才活的像個人本來該有的生活,城市人活的都像個奴隸,而且還津津樂道。

鏡頭展現了奇趣的動物與絕倫的景色後總會加上諸如此類的解說:此物種已經瀕臨滅絕,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環境帶已經嚴重縮減。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現的物種除了蝦米小魚都感覺都已經所剩無幾了,然而這也是事實,當然BBC總也不忘討巧的加一句,政府已經採取措施……對問題擔憂的同時也賦予了希望。

片子闡述了一個空前發展和人口爆炸社會下,環境的面臨的重大危機與壓力的根本問題,這個問題是全人類當今最大的問題,放在世界任何國家都成立。

紀錄片目的是記錄,思考留給大眾,我國號稱大型紀錄片常常把觀念框死,灌輸其形式而非客觀展現。西方傳媒幾十年依舊包羅萬象,我們感覺剛一上就黔驢技窮。

三.失落的世界

中國面臨的不止是環境危機、還有文化危機,我很難想出代表現代中國的符號是什麼?我們還在拿著四大發明找著大國的優越,其實這種心態就像個虛空的外殼脆弱不堪,文化內核早已塌陷,禁不起半點指點,當安東尼奧尼等一系列電影人把鏡頭對准中國時,驚起層巒疊嶂的罪名,尤其改革開放後,原因外國人他們沒有把鏡頭對准拔地而起的高樓,現在看來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些人給我們記錄了寶貴的影像,當央視把鏡頭對准日新月異的時候,國際影人才找到了真正的中國!不在深圳、不在上海,在小巷胡同、竹林深處,在香格里拉的密林,在風乾的樓蘭,一些我國的影像紀錄者聽起來就生畏的地方。當我們民族信仰出現危機的時候,要感謝BBC這樣的攝制組讓現代人看到信仰在何處,就是那些與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捨的村民,當國家危難時,開賓士寶馬的都跑了,這些人會堅守到最後一刻。我們身後是冰冷的高樓,他們身後是聖潔的雪山。

我們跑的太快,遺失了很多東西,物質讓我們作繭自縛,軀體被附著的不透氣後,魂靈腐蝕的很快。

四.如何說教

中國人很含蓄,但是到說教別人時就變的很直白,西方人很直白,但是到了說教的時候就變的很含蓄。

諄諄教導可以用在中國古代,那時候人的誘惑少,可以平靜下來,但是放在當今浮躁的社會,這種不痛不癢細水長流的嘮叨,很輕易的被人以為蒼蠅蚊子煽打開來。所以當今倘若想讓人反思就需要刺激他。

你能說《難以忽視的真相》不說教嘛?但是它把說教留在了最後,首先向你拋出各種驚人數據,對你狂轟濫炸,深深把你刺激了,當你擔憂與思索的同時,之前的客觀記錄對說教部分起到了推波助瀾也水到渠成,煞費苦心的一方面讓你了解真相,另一方面就為了結尾那幾句教你如何做起。《醫療內幕》通過美國與其它西方國家醫療體系的對比,讓人產生巨大的落差之餘會質疑與探討與自密切相關問題。

環保紀錄片說教是必須的,只要把信息從灌入轉變為引導的時候它就會成功。所以這個模式大概是打你個巴掌再給你個紅棗。《美麗中國》是先給你一籮筐紅棗然後在給你記嘴巴。喜馬拉雅的巍峨山巒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眾多文明的源頭,幾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過30年,80%的冰川將不復存在,領略了神聖的恢宏之餘更多是對人類自我作踐,導致古老文明、現代文明危在旦夕帶來的震撼。

大體是,好看嘛?我們說好看,美嘛?美!馬上滅絕了,見不到了!由此我們心裡一沉,引發出反省,最後他也要給出你希望。

比如講到金先生捕鳥給上海有錢人吃,然後展現了他嫻熟的捕鳥技藝,當我們心裡低估怎麼炫耀起捕鳥的時候,原來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護著,捕鳥是為了給鳥體檢,然後放生。

其實這種轉變我在生活中也看到,之前麻雀被捕殺過度,如今成群飛舞,而且在我家院子里的麻雀都不怕人,人對動物的觀點多少在進步。節目完結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一味發展雖然導致中國自然環境的毀滅,而有計劃的生態旅遊將為野生動物帶來無限裨益,中國高速發展的後果造成對資源、生存空間以及環境質量的巨大壓力,然而這些問題也同樣考驗著我們,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能力解決如此大范圍的環境問題,那個這個國家必非中國莫屬。

說明了,這不單是中國問題,也是個世界問題與我們人類文化的問題。

五.技術

當鏡頭從高空俯視中國大陸時,隆隆作響,這樣的鏡頭實屬厚重磅礴,當今的影像製作,除了要立場新穎,技術也尤為重要,尤其自身格局大的紀錄片,格局大就是不同於拍個體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簡單的訪談,倘若拍自然、拍太空或者拍故宮之類,沒有昂硬的技術支持、精緻的畫面,要想吸引現代人去看個紀錄片,真的很難。這個不止需要資金人力物理,更需要創作者的勇氣和艱辛,深入腹地,尋尋覓覓,紀錄片的拍攝也是一場探險。

有時候常常面對匪夷所思的鏡頭就想人家是怎麼拍的,為什麼可以在雪山白峰之間平穩的穿梭,拍一年四季的變化得是如何漫長的等待。《遷徙的鳥》膠片就長達460公里,最後剪出來也就一個多小時,所以在技術的保障下人家真實嘔心瀝血啊,比技術更為重要的是紀錄片創作的精神,團隊意識,冒險、豁的出去同時也耐得住性子。

cctv聯合攝制,央視真會給自己粉金。可能那幾個很模糊的鏡頭由於未能實地拍攝是央視提供的。

整個西亞、中華文明的神聖源頭喜馬拉雅,再過30年,山巒的冰雪將消融

六.自然紀錄片-本質的復興

從弗拉哈迪開始,紀錄片就帶有關注自然與人生存的大命題,如今我們看到幾十年前愛斯基摩人的生活彷彿凝視遠古,觀摩化石。弗拉哈迪從那時起就尊重人類各異的文化傳統,表現他們的智慧與尊嚴,關注人們的情感和命運。如今自然紀錄片再一次興起,是否是一種本質的復興?《美麗中國》與《行星地球》同樣讓人對波瀾壯闊的自然產生震撼與敬畏,但《美麗中國》更多了種人文關懷,對古老的喪志殆盡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深入的了解,而可能用不了多久這些人們的生活也只能在這珍貴的影像中找到,人與自然的不斷疏離違背了宇宙的規律,紀錄片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環境審視,就像《第十一個小時》里講,自然不會毀滅,即便人類滅絕,消失的資源幾百萬年會重生,太陽依舊、天也照藍,歸根結底,人類毀滅的只是自己。把自然與人分開來講是不負責任的,當五花八門的記錄片奪人眼球時,西藏雪山上的人與氂牛往往脫穎而出的吸引著人,這說明人類本來的潔凈的精神在對現代文明、現代文化進行的最後一次召喚。我們樂意聽到看到,證明著我們也依存嚮往。

七.原味的中國

從香格里拉到絲綢之路,從蒙古草原到喜馬拉雅,從大興安嶺到熱帶海洋,整個系列看下來你會更加了解你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幾千年的人和生物,雖然他們的習俗、信仰越來越鮮為人知,好在今天被記錄了下來,用節目里的話說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一個原味的中國,一個數個世紀以來傳送著的土地。

⑩ 美麗人生的影評,從拍攝手法,鏡頭語言等專業角度

《美麗人生》--偉大的父愛 本片由義大利國寶級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和愛情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感人肺腑。該片曾獲得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部大獎。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樂觀開朗的猶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駕車來到城裡,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互生情愫。幾經磨難,兩人結為夫妻。但好景不長,就在他們的兒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兒子被強行帶到了納粹集中營,原因是他們是猶太人。多拉沒有猶太血統,但為了和丈夫兒子在一起,也登上了通往集中營的火車。在集中營里他們被分開關押。圭多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就「欺騙」他說這是為他的生日而舉辦的一場游戲,游戲規則是不能哭不能鬧不能想媽媽,率先得到1000個積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輛真坦克,兒子信以為真。圭多還要想方設法向妻子報平安。最終圭多為了兒子的安危,自己慘死在德軍的槍口之下。 反映二戰時期的影片有很多,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過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這些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直接體現,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歡笑和淚水。首先圭多是一個勇敢的男人,他喜歡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論路途有多麼的崎嶇,最終他做到了。其次圭多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當他們在集中營的時候,圭多一刻也沒有忘記呵護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忘記和妻子取得聯系。在他心中親情和愛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後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全兒子,由此可見父愛的偉大。影片中有幾處場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視察人員來到多拉的學校跳「脫衣舞」的滑稽場景,這一幕是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從而體現圭多是一個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其次是圭多在被處死之前向藏在鐵窗中的兒子擺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勢,這是為了不讓兒子害怕,並且快樂的走向死亡,體現了偉大的父愛。最後是兒子和母親相聚,對母親說:''我們贏了,我們得到了1000分,我們贏了。」這是最為傷感的一幕,我們為圭多的犧牲而傷心,為孩子的心靈沒有受到傷害而感動,圭多死得值得。影片告訴我們痛苦只是暫時的,唯有樂觀的人們才能得到美麗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懂得珍愛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好父親,那麼這部影片你一定要看。 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人生》 ——銀幕視覺經典:《美麗人生》 編劇:溫琴佐切拉米羅貝爾托貝尼尼 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尼科拉皮奧瓦尼 主演:羅貝爾托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爾焦-坎塔里尼 出品: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發行 譯制:上海電影譯制廠 實在的說,在看到這部《美麗人生》之前,對喜劇類型的藝術電影,總是懷有些許微詞的。而且再說這部《美麗人生》又是反映與描寫大戰期間納粹暴行的片子,所以總能想到,一個專事喜劇創作的西方電影人羅伯托貝尼尼,能夠拍得過大導演史蒂芬斯彼爾伯格徹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單》嗎?能拍得過羅曼斯基完全悲愴的《鋼琴師》嗎?我比較懷疑,恐怕羅伯托貝尼尼連鬼才導演法斯賓德的反納粹名片《莉莉瑪蓮》的一半深度,也不會有吧?不是搞笑,是說深度。沒有看過羅伯托貝尼尼的這部《美麗人生》以前,真的就是這么想的。再加上,那些戰爭本身就是殘酷和悲烈的,彷彿根本不有什麼喜劇可言。這一點常識老幼皆知。記得有位大的影評家說過:喜劇本身常常不能承載重磅眼淚。這部《美麗人生》由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出品。哦對了,看到的這個版本是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後來偶然一個機會,去看羅伯托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視片子,在場觀者,好象無一不提及他的這一部《美麗人生》。人們往往感嘆這部影片的收獲成果,說它前前後後獲得了太多大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在內的二十八項國際影壇大獎。還說《美麗人生》在戛納電影節試映落幕之際,全體觀眾就地起立,舍淚鼓掌長達12分鍾之久……就這樣感召下,我也終於,打算去認真看一看,這一部喜劇的《美麗人生》了。看《美麗人生》這一天,正好還是一個臨近紀念人們共同父親節的日子。影片《美麗人生》是由義大利藝壇所謂的「國寶級」人物羅貝爾托貝貝尼自編自導自演的。表面上,在這里,貝貝尼拿了一種極為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大庭觀眾喜劇性地講述了一個大戰期間極為悲慘的三口之家的故事。特別認真的講,《美麗人生》開片將近一半時刻,我仍然沒有看到並且感受到,人們常常提及肺腑之痛。反爾隨著銀幕故事,我總是笑口常開的樣子,不時跌入在喜劇導演善常的連環搞笑的場景裡面。 換一個視角說,也就是在《美麗人生》的前半部,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納粹或者戰爭的悲劇色彩以及暴力疑點。也就是說,《美麗人生》至此一半,還屬完完全全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有人說,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與他們地處的天然環境有關。甚至想到,義大利明星羅伯托貝尼尼自費編導演的這《美麗人生》,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全世界都拍爛拍絕的影視題材。《美麗人生》故事背景是戰爭前的義大利某處一個小鎮。逍遙樂天的猶太青年人基多有點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現在銀幕之上。基多特有女人緣,他在進大城市投靠開餐館叔叔時,又有多次巧遇美麗女教師多拉的天作機會。真有一點天賜良緣的意思。《美麗人生》愛情場面有一些類同小學生謄印描紅,動效拍得,實在象一些國產電影中的乏味愛情故事一樣,平淡收斂,死水微讕。如果認可這樣一句話: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那麼導演貝貝尼的感情生活,大概理聽應當是一帆風順的。電影正如觀眾所料那般,熱烈追求,花言巧語,棄富奔貧,情人們隨天從願,而且不久,基多夫婦生活裡面,發生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約書亞。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這時候才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美麗人生》由喜漸悲。納粹來了,生活不在喜劇。美麗的人生,加上了血腥。我們看到,《美麗人生》的電影故事進展五年之後,第二次大戰爆發了,基多被迫帶上小男孩約書亞,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開往集中營的悶罐火車。妻子朵拉捨去求生之望,尾隨家人一起,主動跟上基多和約書亞,來到殘忍強暴,不堪血腥的猶太人集中營。這時候我發現,男主人公曾經一向開懷的那種大笑,不再顯得由衷。這時候的基多,他掛在臉上的,是苦苦的笑。隱痛的苦笑。基多開始心事重重。基多為了保護自已可愛的孩子,不讓他的小約書亞心受創傷,於是父親仍然貌似開懷。基多總是騙自已的孩子說,我們在這個集中營的生活,只是暫時的,這只是玩一個掙分的游戲。這是一個掙夠了一千分之後,我們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車,並且獲得人身自由的游戲。小孩子約書亞喜歡玩具坦克車,那是每一個孩子純真深中的自覺天性。游戲是孩子的生活一角。 《美麗人生》中,游戲對於父親,一方面是為了迎合親兒子。另一上方面又是老爸的童心未泯。這是一個真實而又美麗的謊言。一個讓人笑看又心痛的動情故事。這是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人生》這種藝術情境的手法,顯示了義大利民生開朗樂觀的一面,並且影片隨時隨地用逗樂搞笑效果,神奇的將一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童活般故事搬上銀幕,娓娓道來。基多用游戲的方式讓小兒子的未泯童心不受任何傷害。天真好奇的兒子對父親的話信以為真,他崇拜這個永遠打不垮的樂天老爸。這個看似喜劇的父親的心,是那麼的神聖與高潔。悲情隨著喜劇畫面,漸入佳境。如果說,悲劇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看到《美麗人生》以後,我更加深入理解了悲劇的這一定義。後來以為,《美麗人生》是悲劇的,而不是喜劇的。《美麗人生》是借用了喜劇的基本原素,進行悲劇演生與鋪排。喜劇只是《美麗人生》的一個善良外套。《美麗人生》的真正核心,應當是悲情的。是一種天哭的慟情。她還是大悲之中的人情呼喚。 影片《美麗人生》中間,父親基多一點一滴都不願意,讓自已兒子幼小的心靈因戰爭苦難而異暗。基多害怕小約書亞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陰影。於是導演盡量渴望,把《美麗人生》拍得童真再顯,拍得實如溫暖。在影片《美麗人生》當中,有這樣兩處場景,鏡頭表達的寓意非常。第一處場景,書店前的父子對話:小約書亞問父親:為什麼商店門上掛著猶太人與狗不準進入牌子?父親回答說:我們開的書店就不掛這種牌子。小約書亞說:我們也掛一個。父親說好,牌子寫什麼?小約書亞想了一下,拿格外的孩子氣說:野蠻人和蜘蛛不許進書店。第二處場景敵寇關押猶太人集中營里,放送的廣播歌劇:在敵寇慘無人道的血腥集中營里,基多一面求生心切,另一方千方百計想和隔壁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他渴望向多拉報一個信息,告訴多拉,這一邊父子平安。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基多利用敵軍廣播喇叭,播放了多拉從前喜歡聽的奧芬巴赫的歌劇。聽見這動人樂聲,多拉心裡,明鏡一樣明白了,那邊的父與子還活著。艱苦卻樂觀的活著。父與子,還有母親,一家人,一邊游戲著暗炎人生,一邊艱難渡過每一天。 影片里,世界民族大解放來臨前夜,納粹准備逃走的時候,基多一反笑容,嚴肅冷靜地將兒子藏在牢獄角落的一個鐵櫃里,並且千叮嚀萬囑咐,不讓約舒亞發出任何動靜,也不要探頭出來。直到完全天亮。接下來,忠誠的基多化妝女犯,又趁亂跑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不幸的是,可憐的基多被核槍實彈的納粹發現。納粹押送槍斃基多,經過的舒亞密藏的的小鐵櫃時,基多仍然還是裝出一副樂觀開朗的模樣,甩開正步,顯出慣常喜氣,巴望著兒子走過去,同時暗暗示意兒子千萬不要出來。再接下來,監牢大牆角落深處一聲槍響,基多慘死在納粹槍口之下。天終於放亮了,小約書亞小心從鐵櫃里爬出來,他站在空盪盪的牢獄大院子里,杳無一影。這個時候,一輛標記五角星的真坦克車出現在約書亞面前。小約書亞爬了上去,紅軍坦克隆隆地開去。直到重逢母親。小約舒亞和父親母親一起,肩並肩挨過飢餓,熬度恐懼,忍愛寂寞,並且戰勝了黑暗,贏得了一千分,收到了爸爸許諾給他的禮物。那是一輛真正的坦克車。 這是獻給孩子的禮物。是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的禮物。直到影片《美麗人生》一片終了時刻,我看著小約書亞乘著紅軍坦克遠遠開去,路上孩子找到了他的媽媽,當小約書亞擁入愛母懷抱時候,我不禁站起身來,為了這個小男孩約書亞重見母親,為了孩子收獲到了這樣一份人生大禮物,深深的致示敬意。同時,也為了小約書亞的爸爸和媽媽們表示由衷敬意。向他們祝福。我為他們的美麗的人生用心鼓掌。用心淚流。我真的,為了他們在那一段暗黑生活中,苦苦掙扎中的慘痛每一天,安靜地流下來眼淚。掌聲和眼淚,為了這一場電影里的純真游戲。一場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笑容與欣慰,為了電影裡面這個美麗的人生。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的人生。 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的人生……據說第一個提出父親節建議的是華盛頓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親早亡,其父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們全部培養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准備為他舉行慶祝活動,同時她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於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1910年6月人們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們,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們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開始時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徵,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徵。直到1934年6月才統一規定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後來全世界有多個國家通過儀式,用心和禮物來紀念父親節。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的人生。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