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批判影評

批判影評

發布時間: 2021-02-24 19:00:38

❶ 豆瓣影評就是個垃圾

叫大眾影評是垃圾更貼切,我查了一下影評是什麼,然後去看了很多,他們那個叫吐槽,哪裡是什麼影評。他們的立場是假想,老子是編劇肯定寫得比他好,老子是導演肯定拍的比他好,老子是演員肯定演得比他好,常常基於這樣一種病態,來評價一部電影

❷ 尋一篇《泰坦尼克號》的影評,批判和賞析的都可以。

我愛喵嗚 影評網站 裡面有

❸ 求一篇我不是葯神的影評,要求確實以當前形式出發,也不能一味的批判,好的壞的都要寫,

這幾天《我不是葯神》聊的熱,我也認真看了,坦白講,我覺得並沒有那麼好。大家之所以覺得這片子好,只因為近兩年的國產片太爛,太久沒有人敢碰現實題材,而《我不是葯神》出現,雖不是神作,但依然輕松甩開了它們十條街。
但有一點遺憾,和《戰狼2》強拆那段被剪掉一樣,本片有三個鏡頭被剪掉,病人上吊,老人下跪,警察辭職。如果保留這三個更真實的鏡頭,也許這部電影會更有力量,誰說不是呢?但是這種題材的影片能過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坦白講,整個片子依舊是濃濃的商業片套路,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情節,能超出預期,真的沒有啊。音樂響起,我就知道要催淚了,然後不出意外,果然是煽情的台詞

總之整個電影,都是古老的套路:離去的朋友,一定會回來。即將回家的人,一定會死去。隱藏的良知,一定會點燃。

看電影時,徐崢和鋼管舞女,剛要有香艷戲,我知道接下來一定會有人打岔。最滑稽鏡頭出現在電影終場,當看到十里長街送徐崢的時候,我一臉懵逼。這套路,太古老了吧,真的不高級呀,虐得我直想哭。

更可氣的是,我明知是套路,但依舊被搞得很感動,常寫故事的人都懂得,這個電影故事實在好,故事好就能掩蓋所有套路的不足。老實說,我感動的是一個人在人性的驅動下,敢打破常規,而重新建立規則的勇氣。

其實社會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敢於打破規則的人,才建立起了更美好、完善的秩序。

電影最大的痛點,就是世人都有病,每個家庭都會出現病人,病人都要求醫,在天價醫療面前,命就是不值錢。就像那個假葯販子張長林所說的:這個世上只有一種病沒法治,那就是窮病。有人說西方葯企對葯品的定價不應該那麼貴的時候,有一群人跳出來反駁道,那麼貴的定價是因為別人的研發成本是天價,還貼心的幫著算出了「五十億美金」的研發費用,以及獲得諾貝爾獎證明其研發難度很高等等,以此說明西方葯企並不是在漫天要價,而是合理昂貴。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認同這個觀點嗎?小編覺得這就是扯淡,這就是耍流氓!!!
還記得中國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女士嗎?還記得治療瘧疾的特效救命葯「青蒿素」嗎?
對就是由中國人發明的特效救命葯「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療瘧症的救命葯。而瘧症如果不得到特效葯的及時治療的話,也是要死人的!每年都有大量的貧困人口,因為感染瘧症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死亡。僅在非洲南部,每年就有超過20萬嬰兒因孕婦感染瘧症而死亡。

如果按照西方葯廠的邏輯,中國作為目前研發出了最有效的抗瘧救命特效葯,加上我們本身青蒿素的原料產地國,再加上獲得諾貝爾獎證明研發難度,再再加上幾十年屠呦呦女士團隊的辛苦研發和投入,我們的青蒿素是不是必須賣上個天價才合理呢?不吃就有可能死,吃了就活下來,還沒啥副作用。更何況格列衛要長期服用,都能賣2萬多。而這個葯一次就見效,所以還是一錘子買賣,不賣個5萬美元怎麼行?

但實際上,中國人發明的這款救命神葯,卻只賣30元人民幣一盒。在西方葯廠看來,中國這定價真的是太傻了。但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國人始終有一顆醫者仁心。我們做葯,不是為了用生死危機來敲骨吸髓他人,而是為了普度眾生。西方人追求成神,中國人追求成聖。一字之差,體現的是道德和良知的差距。神可以漠視生命發起大洪水,而聖賢則以拯救蒼生大眾為使命。這就叫良心!這就是使命!做人如此,做事亦然。

❹ 批評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不足 寫影評

「見面不如聞名,威震天下的張三豐不過是個貌不驚人的胖子。」全片我最喜歡的內一句台詞。容我猜這句台詞一定是威震天下卻貌不驚人的胖子王晶想出來的。

這部電影於我而言意義著實不凡,我在少年時代曾經為它驚心動魄過。記得當時只看到了張無忌與小昭墮崖後遇見火工頭陀,真覺得詭異莫名,然後再也沒有機會繼續看,飲恨了許多年。然後在飲恨的這些年裡牢牢記住一句話:「千萬要保......

❺ 就朝花夕拾理性的批判點評

《朝花夕拾》篇目中理性批判色彩較濃的有:
《二十四孝圖》——批評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狗·貓·鼠》——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闡述作者仇貓的原因。

《五猖會》————對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擊。
《無常》—————描繪迷信傳說的勾魂使者,諷刺了當時自稱「正人君子」的軍閥統治文人。
《阿長與<山海經>》——本文通過記敘「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八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生活有著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普通保姆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懷念,祝願之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通過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和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記敘,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
《父親的病》——揭露庸醫害人和對封建孝道的不認同。
《瑣記》————介紹魯迅先生沖破封建束縛,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寫讓魯迅感激的日本仙台醫專解剖學老師藤野先生(主要)和棄醫從文思想轉變的重要原因。對國人在日本吃喝玩樂不思富強的批判。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讀的文集。雖然《朝花夕拾》不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趣盎然,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後記》12部分組成。《朝花夕拾》一書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分享魯迅的「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魯迅後來修改的名字,又名《舊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書名的意思是早晨盛開的鮮花,傍晚的時候摘掉或撿起,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

❻ 作品中對什麼的批判為什麼不能作為論文的選題,而像是影評或書評論文與影評,書評的區別是什麼

論文是個根據一件事而寫的一篇文章,影評是對一部電影做出的評價,書評是對一本書做出的評價。
大概是這個吧!

❼ 如何反駁「寫影評的影評人都是在裝逼」的觀點



我覺得在很多情況下覺得別人在裝逼的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別人真的在裝逼說一些高深莫測的東西,還有第二種是自己根本無法理解別人就想辦法去抨擊別人,然後希望利用這樣來證明自己的一間獨立性。我們生活當中有許多的人都是這樣,希望通過批評別人而證明自己的觀點,獨立證明自己的高深莫測,所以我覺得這樣寫影評的影評人都在裝逼。這樣的觀點一定是出自於某一個有以上特性的人的口吻。
所以說要反駁這樣的觀點也是特別的簡單,只需要一個很普通的提問問他為什麼你會這樣說,他就會有啞口無言,因為他根本不懂別人的觀點是怎麼樣的,不懂別人是從哪個角度去分析,甚至他都沒有花時間去理解過別人,然後就妄加評判,所以為什麼這樣一個問題就可以把他噎得不行。
所以對於這樣的鍵盤俠第一個反駁他的問題點就是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說,然後讓他給出自己的理由,然後他就很難圓了自己的話。第二點呢,就是像當年馮小剛對那些批判他做春晚的人的那一句話,你行你上,you can you up。所以這樣的反駁也可以讓別人停止自己鍵盤俠的行為當然有可能會讓他們的玻璃心破碎,所以既然要反駁他們的話,一定要做好撕逼的准備。

❽ 批判泰坦尼克號的影評

呃,能夠批評的估計就是太能花錢了吧...卡梅隆拍泰坦尼克時超支嚴重

❾ 用「藝術批評」,寫一篇《活著》的「影評」

覺得電影沒有小說好,文字不多,道盡人間百味,在希望中活著或無奈地死去,在絕望中死去或者麻木地繼續活著,奇特地活著或古怪地死去,或者成為這洪流本身的一部分,不再探討活著或死去的意義。。。這樣的作品很多人一生只能寫得出一部,事物有時候看得越清晰其實會導致所能理解的越少,同樣經歷思考得太多就越活不下去,所以當你嘗試探討活著背後的意義,往往最後活著本身就成了答案,因為那裡其實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東西,故事是聽者的感受,活著的人其實只是活著不想死而已,都要死了。。。所以。。。當活著比死還難受的時候,選擇死亡也就成為一種活法了,死亡有意外死去的,誰能避開意外?所以意外也是活著要面對的問題,而至於怎麼去活著沒必要討論了,先活著,當然這是我代入主人翁的角度,不是說活著沒意義,不是這個意思呵呵。經歷了人生的種種你已經融進了生活的洪流,剩下的只是奔流不息的生命,而活著是生命於實體的顯現。

❿ 央媒批評豆瓣惡評引導觀眾拒看國產影片,對此你怎麼看

28日一早,一則題為「人民日報點名批評'豆瓣'、'貓眼'惡意為國產電影評低分,誤導觀眾」的消息在手機屏幕上跳出;不出所料,到了下午,這個消息就在各大論壇炸開了鍋。


「評論員文章」引用了確鑿的數據,麋鹿也去湊熱鬧看了一眼,學了兩個新詞:「肉庫」、「撞雞」;文章雖然也承認了「某些國產電影在質量上存在缺陷」,但更多的似乎是在為《鐵道飛虎》、《擺渡人》、《長城》三部影片的低分鳴不平。


也許確實存在惡意水軍的中傷,某些影評人為了吸引眼球也將「毒舌」發揮到登峰造極;但我想,大多數吃瓜群眾看到這則消息後的第一反應肯定都是:

咋地?電影不好看,還不讓人說啊?


說來也巧,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麋鹿因為工作關系,只休了一天假;想去看個電影放鬆一下,就上「貓眼」看了下最近有什麼值得一看的:



最後的最後,想多一句嘴:「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再有人刷數據、惡意差評,也改變不了目前大部分,我說的是大部分國產電影差勁的事實。咱也不說遠了,就跟隔壁的棒子國比吧,韓國電影與韓劇經常讓我懷疑,這是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影視製作人生產的----咋差距這么大捏?


《我在故宮修文物》,我想看,可是沒看成。可是,這部片子也是在網路上「火」了之後,才被出品方製作成大電影上映的。這背後,說明了什麼?難道沒有看電視紀錄片火了,想要趁熱打鐵、在粉絲中大賺一筆的心態嗎?


你的眼裡只有「錢」了,我還能愛什麼?讓我心甘情願愛上你給的痛?臣妾做不到啊。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