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獲諾獎觀後感
⑴ 形勢與政策:你對於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感想
屠呦呦的獲獎,提振了中醫葯界的信心。安徽中醫葯大學校長王鍵說,中醫葯是中版華民族數千年實踐權經驗與智慧的結晶,是最具原始創新性的學科領域。中醫葯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妄自菲薄,我們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珍惜這個偉大的醫學寶庫,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用心培育中華民族對中華醫葯的人文情感,努力增強學術自尊與文化自信,並潛移默化地融匯在中醫葯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使中醫葯在繼承中發揚,在創新中提升,為全人類的健康作出更大貢獻,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贏得廣泛的共識與認同。
⑵ 屠呦呦獲諾獎帶來什麼啟示
屠呦呦獲諾獎帶來什麼啟示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作者:顧駿2015年10月08日 編者按: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葯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引來一片叫好聲,但也有不同聲音出現。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屠呦呦獲獎給出怎樣的啟示?本期刊發三篇文章,以饗讀者。 國家實力取決於有創見的「第一人」 提高國民素養當然重要,但國家實力還是取決於有創見的「第一人」,否則中國永遠只能仿製別人或者充當讓別國的「第一」獲得無限放大機會的默默無聞者。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諾獎」實至名歸,這無疑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好事,不只是因為得獎,更因為這是一個造福眾生的發現,而發現者是一位中國人。 其實,屠呦呦獲獎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她就獲得了國際醫學大獎。美國拉斯克獎曾將其臨床醫學研究獎授予這位傑出女性,這是國際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的國際醫學大獎。所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說明國際科學界對她的再次確認。 毋庸諱言,屠呦呦獲獎在國內有多種聲音,所以才有國際認可和國內未認可之間的反差。這里我們無意對之評價,因為拉斯克獎評獎委員會給出的三條標准說明了一切:誰第一個找到青蒿?誰第一個提煉出抑制率100%的青蒿素?誰第一個運用於臨床?學界認可屠呦呦。 拉斯克獎評委會提出的這三個標准做了一個簡單梳理,即追問「從茫茫物質世界中,將特定物質中的特定成分提取出來,導向特定的疾病靶標」,這三個環節的第一個完成者是誰?在研發新葯青蒿素的三個關鍵點上,屠呦呦都是「第一人」,從這個角度說,無論拉獎還是諾獎,授予她實在是天經地義。 當然,在舉國體制背景下研製成功的青蒿素,歸之於屠呦呦一個人,難免讓許多人心情復雜:整個新葯研製過程何其復雜,各路人馬誰不是全力以赴,從發現青蒿到製成新葯,豈是任何一個人能獨自承擔下來的?如此想法在常理上,都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對照國際評獎的標准,卻都是毫無道理的:科技評獎當然關注效果,因為科學的使命就是改進人類生存狀況,沒有效果,獎勵什麼?但科技評獎又不僅僅關注效果。效果是前提,誰第一個找到這條通向成功的道路,才是評獎的聚焦點。科技界從來不抹殺科學共同體成員的集體貢獻,所以有「站在巨人肩上」的說法,但更重視第一人的作用也是實情。這不是評獎委員會諸公的個人偏好,而是科學發現的內在要求。 科學發現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無」意味著沒有方向,實現從無到有,首要突破的就是「有」,正確的方向是成功的起點。數學界何以有那麼多猜想,而證明猜想者無論多麼富有創見,都無法同猜想者相提並論,因為證明猜想者永遠只是在猜想提出的方向上努力。沒有猜想,他們都不知道該作何努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最早發現方向者就是1,沒有後來者持續努力,1可能永遠只是1。相對這個1,後來者如同無數個0,他們能成十倍、百倍地使1增值,但沒有這個1,所有後來者只是0,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徒勞。當年美國和中國同時開展抗瘧葯研製競賽,美國科研和財政實力遠勝於中國,據說一共測試了數十萬種植物和礦物,但就是因為缺少屠呦呦這樣成功找到青蒿的「第一人」,所有努力終成泡影。就此而論,諾獎獎勵的就是這個1,所有0不是沒有貢獻,只是因為有了1,他們的努力才成為貢獻。 把這個道理用到教育上來,中國要成為科技強國,教育必須關注這個1的培養。提高全體國民的素養,保證每個人的健康發展當然重要,絕對不可掉以輕心,但國家實力取決於有創見的「第一人」,否則中國永遠只能仿製別人或者充當讓別國的「第一」獲得無限放大機會的默默無聞者。既然這不是大國的邏輯,那麼中國教育必須加倍努力,實現為國家造就「第一人」的神聖使命。(顧駿 作者繫上海大學教授)
⑶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對你有什麼啟示
屠呦呦的獲獎,提振了中醫葯界的信心。安徽中醫葯大學校長王鍵回說,中醫葯是中華民答族數千年實踐經驗與智慧的結晶,是最具原始創新性的學科領域。中醫葯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妄自菲薄,我們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珍惜這個偉大的醫學寶庫,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用心培育中華民族對中華醫葯的人文情感,努力增強學術自尊與文化自信,並潛移默化地融匯在中醫葯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使中醫葯在繼承中發揚,在創新中提升,為全人類的健康作出更大貢獻,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贏得廣泛的共識與認同。
⑷ 對於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有什麼啟發
屠呦呦的獲獎,提振了中醫葯界的信心。安徽中醫葯大學校長王鍵說,中醫葯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實踐經驗與智慧的結晶,是最具原始創新性的學科領域。中醫葯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妄自菲薄,我們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珍惜這個偉大的醫學寶庫,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用心培育中華民族對中華醫葯的人文情感,努力增強學術自尊與文化自信,並潛移默化地融匯在中醫葯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使中醫葯在繼承中發揚,在創新中提升,為全人類的健康作出更大貢獻,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贏得廣泛的共識與認同。
⑸ 屠呦呦獲獎觀後感
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歷史條件所致,落選院士則值得探究。據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均未當選。
像屠呦呦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而落選院士的,在我國並非個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享譽海內外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
這些人是因為學術水平不高、科學貢獻不大而落選院士嗎?答案顯然不是。從上述幾位「落選院士」的治學為人風格中,人們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扎在水田裡研究超級水稻;李愛珍數十年如一日呆在實驗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為她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恐怕還不為社會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際」,還「比較直率,講真話,不會拍馬,比如在會議上、個別談話也好,她贊同的意見,馬上肯定;不贊同的話,就直言相諫,不管對方是老朋友還是領導」(屠呦呦的老同事李連達院士語,筆者注);饒毅則是出了名的「敢講話」,研究之餘還在自己的博客和國內外媒體上撰文,批評中國科技體制的弊端、教授不聽講座的浮躁學風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中國農大原校長石元春、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雖然因涉嫌學術造假而屢遭檢舉、質疑,卻依然穩坐院士的寶座;相當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業高管,順風順水地當上了院士,風光於政、學、商諸界。
作為「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兩院院士的評選無異於風向標、指揮棒,具有無可替代的引領、示範作用。其評選是否客觀、公正,不僅事關院士群體自身的尊嚴和公信力,更影響著廣大科技人員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熱情,甚至海外留學人員的來去選擇。
默默工作、不善交際、敢講真話、貢獻卓著的落選院士,涉嫌造假、擅長公關、有權有錢的卻順利當選、風光無限。兩相比照,向社會傳遞了怎樣的信號?給公眾造成了怎樣的印象?
是該檢討、改進兩院院士的評選標准、方法和程序的時候了。
⑹ 屠呦呦獲諾獎感想作文
作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終生研究員,屠呦呦多年潛心從事中醫葯和中西專葯結合研究,成屬功創制了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顯著降低了瘧疾患者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對促進人類健康、減少病痛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2011年9月,時年81歲的屠呦呦研究員曾因此在美國紐約獲得了素有諾貝爾「風向標」之譽的拉斯克臨床研究獎,填補了華人科學家10年未獲此獎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