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電影影評
A. 求一篇 電影 《泰迪熊》 英語影評,簡單易懂就行,謝謝啦
"Teddy bear" is a fantasy, stout rounded Ted because John's wish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 and have a life, it was the beginning for 27 years also base also company of friends. John for Ted to come out of the isolation of the kid's shadow, and although Ted franchise, has not left gave it life companions. As well, the beginning seems to be a dream come true the dream ErTongPian, actually... This is really a happy alt comedy.
B. 如何評價泰迪熊1 2這兩部電影
對於一部爆米花電影來說,它實在是超出預期太多了。一開始畫外音無辜的口吻讓人以為這是又一部《極地特快》似的童話,結果沒想到正片一出,臟話滿口,種族、黃色笑話、自嘲、政治諷刺滿天飛,完全顛覆了我看預告片時的家庭片幻想,我差點以為這是部Clint Eastwood或者Oliver Stone拍的充滿男性荷爾蒙的電影。
美國人真是放得開。電影分級一提高,放棄了帶孩子去電影院的幻想,整個電影院就變成了中年人的歡樂Party。電影故事很簡單,小男孩John的夢想成了真,聖誕禮物Teddy bear活了過來,陪伴了他的整個人生,直到他需要在家庭和Ted之間做出選擇。但其實,電影充滿了各種隱喻,有時甚至是明喻:每個男人的心裡都住著一隻泰迪熊;各種時候他需要在女人和泰迪熊之間做出選擇:是成為一個負起家庭責任的男人,還是追逐自己心中小男孩的夢想,不負責任但快樂;只要心裡有泰迪熊,就無法離開童年的世界;但最後女人還是撫平男人心中傷口的關鍵人物;女人想要和男人快樂地在一起,就必須寬容他的那隻泰迪熊。最後那個縫針的場景,簡直讓人又詭異又想笑又好像不該笑的黑色幽默感,快趕上Tim Borton的黑色電影了。好了,到此為止,我基本把電影情節講了一遍,劇透得也差不多了。
可是哪個男人能離開泰迪熊呢。童年的動畫片是那麼美好,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幻想有一天坐在恐龍特級克塞號上打倒了格勒密斯;我們希望一輩子都有大麻抽,有女人投懷送抱,不負責任地和各種人上床;這在蒼白的、一份租車公司的工作背後,是我們短暫逃離現實世界的唯一出口。為此,我們寧願付出害怕打雷的代價,願意逃離衣冠楚楚的社交場合,在泰迪的身邊,沖口而出一些平時不能說的話,做一些平時不能做的事。
導演蠻有號召力的,把Nora Jones和Sam Jones都弄來演真人,電影院的大叔大媽看到滿頭白發的Sam Jones,估計也會好好地懷念一把自己的童年吧。
C. 給你推薦個電影 《泰迪熊》 好看
動畫電影電視劇,我喜歡看冰河時代,秦時明月,你說的我還沒看,有空觀賞下!
D. 如何評價電影《泰迪熊2》
污
E. 問部電影,講了一個泰迪熊和人類的故事,不是動漫!
泰迪熊1
導演: 塞思·麥克法蘭
編劇: 塞思·麥克法蘭
主演: 塞思·麥克法蘭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 國
語言: 英 語
上映: 2012-06-29
片長: 106分鍾
F. 泰迪熊電影的真正含義
愛與分享
G. 泰迪熊這個電影好看嗎
我感覺這個片子比較顛覆世界觀和人生觀,毀童年X,而且很黃很暴力,我感覺還好吧,以上是個人觀念
H. 美國電影泰迪熊好看嗎豆瓣影評觀後感怎樣好不好看劇情
轉自豆瓣 幽尾鷗 5 2006-11-25 01:25:51
1968:理想主義照亮地球
幽尾鷗 5 2006-11-25 01:25:51
赤裸的胴體
赤裸的反戰情緒
赤裸的革命激情
赤裸的抉擇放棄
共同把一個迷人的過往捧回我們跟前。
那是一個洋溢著怎樣自由氣息的年代,
世界也許有著無數可能去追尋的夢想。
如果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這是一部不可不看的電影;
如果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這是一張不可不聽的配樂。
如果能讓我過一回六〇年代,
我希望去1968年的巴黎,
或者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
如果我可以拍一部電影,
我想講講那個美國人帶著兩個巴黎人,
參加Woodstock音樂節的故事,
同樣是關於愛、和平、革命和自由。
如果要給這部電影一個名字,
那就也叫The Dreamers。
因為我要向貝托魯奇致敬,
正如他在電影里獻給大師們的敬禮。
1968年,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筆重彩。在西貢,「春節攻勢」打垮了美國大兵;在路易士港,人民宣布民族獨立;在倫敦,大遊行湧向了美國使館;在柏林,學生們包圍了斯普林格;在紐約,學生們佔領了哥大校園;在巴黎,學生們築起了「街壘之夜」;在哈瓦那,切·格瓦拉的日記出版;在巴勒斯坦,人民渴望返回故土;在布拉格,市民走上街頭抗議蘇聯;在墨西哥城,美國黑人運動員舉拳致禮;在普里什蒂納,阿族人喊出「科索沃獨立」;在北京,毛澤東號召起「上山下鄉」……
「反叛」是1968年的主題詞,整個世界都為之沸騰了。而席捲法蘭西的這場「五月風暴」無疑可以視為1968年的年度符號。革命,還是反革命?暴力,抑或非暴力?這一年,距離我的誕生還有整整十八年;又十八年後,我看到了以這場風暴為切入點的The Dreamers。「所有對理想還有幻想的純潔的十八歲以上的文學青年都應該學習此片。」大頭綠豆如是說。
不要看了那些劇照就以為這部電影色情了,也不要看了級別是NC-17級就心跳加速了,更不要因為是貝托魯奇就想入非非了。就是這么一部充斥著裸體影像的電影,甚至不必用「情色」來標簽,因為在更大的程度上,它是那些1960年代的文化在今日的回響。對於貝托魯奇來說,性愛與政治都並非池中之物,理想主義隨風飄盪的1960年代的氣息才是他想呈現的。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本片在今天仍然有著現實意義,他希望將1960年代當作一面鏡子。而性,不過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現在的情況和當年不太一樣了。1968年,大家普遍認為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而你會成為這個進程的一部分。但今天不是這樣了,我想表達這種感受。」貝托魯奇如是說。
《紐約客》的評語是「既緊張又鬆弛,既粗礪又夢幻,既性感又傻氣,既哀傷又深刻」。在把Gilbert Adair的小說The Holy Innocents搬上銀幕時,將席奧與伊莎貝爾兄妹間的亂倫弱化成了兄妹間親密而未越界的情感,而同性性愛則代之以馬修與席奧相互曖昧的眼神與手勢(甚至一些更為露骨的性愛場景最終都被完全剪掉了,據說在130分鍾的義大利版中還有保留)。極端的題材在電影里以一種更加含蓄和微妙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完全照搬原著的話,或許會讓我這個理想主義者感到難受。我曾經說過,「政治、暴力、色情、宗教,大概這四樣是電影最容易把持不住的元素。」而寶刀未老的老貝卻爐火純青的將這四個元素(也許是廣義上的)在片中發揮得張弛有度游刃有餘淋漓盡致。
在片中,瑪琳·黛德麗的畫像旁邊放置著毛澤東胸像,而大畫家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指引人民》被填上了瑪麗蓮·夢露的臉蛋。三位青年從卓別林侃到巴斯特·基頓,從吉米·亨德里克斯講到毛澤東,從上山下鄉扯到反越戰……這些話題至今依舊撞擊著人們的心靈,而故事的背景即是當年巴黎的「五月風暴」學生運動。除了多次閃現的經典電影鏡頭,片中還融入了大量屬於那個年代的音樂,The Doors、The Grateful Dead、Edith Piaf……當Jimi Hendrix響徹Woodstock音樂節的名曲Hey Joe從膠片背後傳來的時候,誰人還能剋制住心底那最後一絲平靜?還選用了當時幾部新浪潮電影(《四百擊》、《精疲力盡》與《狂人比埃洛》)的主題音樂。除此之外,甚至沒有專門為本片而創作的原聲配樂。片中的一個主要情節即是主人公之間模仿經典電影片段讓對方猜出處,最絕的一次是實地模仿戈達爾的《法外之徒》中同為一女兩男的三名主角穿過盧浮宮的場景。這些無一不是貝托魯奇向那些電影大師們的致敬。
其實這部電影對我的生活也好生命也罷沒有產生過任何顯性的影響,電影本就不需要於它本身之外的教化功能。可我是如此地喜歡這部電影,看多少遍也不會覺得膩。如果你想看了,請一定找來原版的DVD碟觀賞,不然,你就錯過了老貝掌中那獨有的油畫質感的絕美影像。其實這部電影不是只要講一個故事,你也不必明白他到底在講什麼,但你會呼吸到屬於1968年5月特有的空氣。不論是如油畫般飽滿的畫面,還是充滿了時間感的音樂,或者黑白膠片上的電影片段。
【注】這篇評論初稿《理想主義者的絕對收藏》完成於2004年暑假看完本片之後,它也是我2005年10月注冊豆瓣時發表的第一篇評論(2005-10-05 22:25:45)。今年暑假,我又忍不住對它進行了一次比較大的修改。在今天進行了第三次大幅修訂後,重新發表於此,是為記。總的說來,通篇都是遊走於膠片之上,更多的是為了紀念那個年代。待來日重溫時,再深入膠片之中,譜寫新篇章。和《天堂電影院》一樣,附上一份剛剛整理出的新鮮名單,是本片中涉及過的經典電影的完整列表。
Bande à part / 法外之徒 (Jean-Luc Godard, 1964)
Shock Corridor / 恐怖走廊 (Samuel Fuller, 1963)
City Lights / 城市之光 (Charles Chaplin, 1931)
Paisà / 游擊隊 (Roberto Rossellini, 1946)
They Live by Night / 晝伏夜出 (Nicholas Ray, 1949)
Johnny Guitar / 荒漠怪客 (Nicholas Ray, 1954)
A Star Is Born / 星海浮沉錄 (George Cukor, 1954)
Rebel Without a Cause / 無因的反抗 (Nicholas Ray, 1955)
Touch of Evil / 狂野生死戀 (Orson Welles, 1958)
Les Quatre Cent Coups / 四百擊 (Fran?ois Truffaut, 1959)
Pierrot le fou / 狂人比埃洛 (Jean-Luc Godard, 1965)
Persona / 假面 (Ingmar Bergman, 1966)
La Chinoise / 中國姑娘 (Jean-Luc Godard, 1967)
The Cameraman / 攝影師 (Edward Sedgwick Buster Keaton, 1928)
Freaks / 畸零人 (Tod Browning, 1932)
Scarface / 疤面煞星 (Howard Hawks Richard Rosson, 1932)
Blonde Venus / 金發維納斯 (Josef von Sternberg, 1932)
Queen Christina / 克麗絲汀女王 (Rouben Mamoulian, 1933)
Top Hat / 雨打鴛鴦 (Mark Sandrich, 1935)
The Girl Can't Help It / 春風得意 (Frank Tashlin, 1956)
à bout de souffle / 精疲力盡 (Jean-Luc Godard, 1960)
Mouchette / 慕雪德 (Robert Bresson,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