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風家教觀後感
① 家風家訓家規讀後感
家風家訓家規讀後感
關於個人品德。古代文言家訓對於個人品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讀書和怎樣交友兩方面。縱覽古今家教著作,幾乎沒有一部著作不教導兒孫要發奮讀書和刻苦學習的。當前很多文章把讀書歸到「職業道德」范疇,我覺得不妥。(如光明日報國學版2009年6月29日《古代家教的啟示》)因為讀書和學習很多時候既不是「在公供職」,也不是「履行公職」,應該算做「個人品德」。陸游遺訓後人,「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顏氏家訓》中有專門的《勉學》篇。很多家教除勉勵學習儒經外,還要求學習書法、繪畫、音樂、醫葯和騎射等「雜藝」。
古人教育子女要慎於擇友,十分重視朋友的選擇。明代楊繼盛告誡兒子:「揀著老實忠厚,肯讀書,肯學好的人,你就與他肝膽相交,語言必信,逐日與他相處,你自然成個好人,不入下流也。」建國初期,周信芳演出京劇《打嚴嵩》時就曾考慮用上這段話。姚舜牧也說:「交宜親正人,若比之匪人,小則誘之佚游而盪其家業,大則唆之交構以戕其本枝,甚則淫慾以喪其身命,可畏哉!」
總之,我國古代的文言家訓精華是我國古代人民(尤其是士大夫)教誨子孫立身處世的教育讀本。包含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及我國人民固有的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可貴精神。我們回顧、認識、了解、汲取古代文言家訓的價值內涵和文化精華,對於我們今天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弘揚良好道德風尚,對於我們完善社會教育體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都將起到基礎性和普及性的作用。
有了好的家規家訓,並不意味著子女就准能成龍成鳳。好的家規家訓固然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應避免模式化、程式化。因為家規家訓只是一個相對比較濃縮的理念,而家庭教育則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要防止家規家訓教育走向形式主義
② 家風家教讀後感
家風家教線上聽講心得體會
首先,恭祝各位讀者朋友們心情愉快、萬事順意。
今天有幸,得王老師推薦「家風家教」這項網上授課學習活動。說實話,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的一道大難題。相信現在也有很多父母和我一樣對孩子期望值很高,但又不知如何施教,有時把家庭教育搞的過於繁瑣復雜,教什麼,怎樣教,很困惑,不得要領,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其實,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根本就厭煩,根本就不想接受呢?我們這代人從小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影響,自己對待孩子打罵式教育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會經常犯錯誤,而打是很便利而且見效很快的制止孩子犯錯的手段,孩子因為害怕挨打所以可以有效防止繼續犯錯。但體罰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能用別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何必動手呢? 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也許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倡導的先進教育不打罵孩子,科學的家庭教育自然而然比打罵式教育要好。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成為「問題兒童」。正確的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孩子身上有問題,家長身上找答案。孩子就是家庭的縮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以上便是我在這幾年在教孩子的經歷中總結出的一點點感悟,得此機會,在學習「家風家教」這堂課中,認真的聆聽了這兩個視頻。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了家風家教的重要性。很感謝學校贈予的這項課程,希望王老師在今後也還不吝賜教,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謝謝。
2019.5.30
③ 《論語》關於家風家訓的讀後感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內,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容.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④ 家訓家規家風讀後感
家規:
1.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要獨立完成,今日事今日畢,不可馬虎了事,不可依賴父母,不可無故拖延。
2.要吃飽吃好,保證全面營養,不可挑食厭食少食。
3.每天堅持看書2小時。
4.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每天運動量不得少於一小時(寒暑假可適當增加運動量),不可偷懶,不可隨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歡的運動。
5.家庭就餐應遵從家規,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禮貌待客,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不可邊吃邊玩,不可浪費糧食。
6.要盡可能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可無視父母的感受,要積極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辭,不可講條件。
7.要孝順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從父母教導,出門進門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與父母頂撞、狡辯或者無理取鬧。
8.要學會感激,感激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經關心過愛護過支持過幫助過的人,要珍視社會和自然中一切真實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虛偽、丑惡的不良現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惡不辨。
9.要尊敬師長,見到老師、長輩、熟人要主動熱情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見而避之。
10.要團結同學,要有愛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視弱者,不可嘲笑殘疾人或者成績差的同學。
11.要待人真誠,為人謙虛,要腳踏實地,不可弄虛作假,不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12.在影劇院、商場、會場、宴會等公共場合要保持舉止文雅,談吐得體,不可大聲喧嘩,不可嬉戲打鬧。
13.每學年要制定一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內容、具體要求、日程安排、預期目標等,其中學習內容包括課本內容、課外閱讀、書本知識的鞏固和拓展提高),要嚴格執行,不可流於形式。
14.要堅持課前認真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做好詳細筆記,課後認真溫習,完成各科學習任務.
15.要不恥下問,及時消化老師講授的所有知識,不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要遺留任何疑惑問題;要多做習題,勤於思考,不可有畏難情緒,不可遇到難題就繞開甚至放棄。
16.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以及父母交代的學習任務,不可粗心大意、字跡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寫完作業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電視(晚七點新聞聯播除外)、玩電腦。
17.要廣泛閱讀各種課外書籍,認真做好讀書筆記,不斷積累知識和寫作素材,不斷擴大知識面,要經常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不可走馬觀花,不可只憑自己閱讀興趣。
18.要志存高遠,鍥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強不息,不可胸無大志,不可有絲毫懈怠,不可輕言放棄。
19.本規范規定諸內容須切切實實不折不扣做到,如有違反,視情節較輕分別予以提醒、批評、警告、面壁思過、書面檢討、抄課文、做家務、限制部分家庭自由和權利、體罰等。
感想:
關於個人品德。古代文言家訓對於個人品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讀書和怎樣交友兩方面。縱覽古今家教著作,幾乎沒有一部著作不教導兒孫要發奮讀書和刻苦學習的。當前很多文章把讀書歸到「職業道德」范疇,我覺得不妥。(如光明日報國學版2009年6月29日《古代家教的啟示》)因為讀書和學習很多時候既不是「在公供職」,也不是「履行公職」,應該算做「個人品德」。陸游遺訓後人,「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顏氏家訓》中有專門的《勉學》篇。很多家教除勉勵學習儒經外,還要求學習書法、繪畫、音樂、醫葯和騎射等「雜藝」。
古人教育子女要慎於擇友,十分重視朋友的選擇。明代楊繼盛告誡兒子:「揀著老實忠厚,肯讀書,肯學好的人,你就與他肝膽相交,語言必信,逐日與他相處,你自然成個好人,不入下流也。」建國初期,周信芳演出京劇《打嚴嵩》時就曾考慮用上這段話。姚舜牧也說:「交宜親正人,若比之匪人,小則誘之佚游而盪其家業,大則唆之交構以戕其本枝,甚則淫慾以喪其身命,可畏哉!」
總之,我國古代的文言家訓精華是我國古代人民(尤其是士大夫)教誨子孫立身處世的教育讀本。包含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及我國人民固有的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可貴精神。我們回顧、認識、了解、汲取古代文言家訓的價值內涵和文化精華,對於我們今天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弘揚良好道德風尚,對於我們完善社會教育體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都將起到基礎性和普及性的作用。
有了好的家規家訓,並不意味著子女就准能成龍成鳳。好的家規家訓固然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應避免模式化、程式化。因為家規家訓只是一個相對比較濃縮的理念,而家庭教育則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要防止家規家訓教育走向形式主義。
⑤ 傳立家訓家風家教心得
家風家教心得
⑥ 家訓家風家教的讀後感
家訓家風家教心得體會篇一
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6月8日-13日,公積金餘杭分中心機關支部組織開展了學習鄭義門家規,正家風、立家規、嚴家教活動,切實加強黨員家風家規建設。
一、黨員分頭學。各黨員開放式學習了《鄭義門》家風,並結合自家家風寫體會談感想,提高對家風重要性的全面認識。大多家庭都包含著禮貌謙讓、勤勞節儉、艱苦奮斗、尊重寬容等普通人家的家風與傳承,倡導禮義持家。
二、科室集中學。各科室負責人牽頭,對鄭義門家風進行討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有提高自身的修養,先將家庭管理好,才能更好的為國家效力。與黨員自學相比,科室更多是對廉政廉潔的討論。
三、持續深入學。支部藉助本次活動,將家風教育納入分中心文化建設,逐步成為公積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常抓家風家規教育,牢記家和萬事興,注重家風對政風學風的帶動,營造良好氛圍,厚植勤政廉政基礎。
此次活動讓黨員重新審視了規矩的重要性。正像鄭濂所說,有人監督時恪守規矩並不難,難的是一個人在無人監督時也能抵制誘惑,堅持操守。要把規矩化為嚴以律己的自覺,不忘初心,不失公心,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家訓家風家教心得體會篇二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就是說,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范,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近日,縣委組織部發文,要求黨員幹部撰寫家規家風文章,結合本人的家庭、家風、家規,對照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我想說說自己正家風、立家規的體會和感悟。
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幹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裡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干預過一次,也沒背地裡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低保工作中,我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過話。
我認為家風家規連著黨風黨規。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立好家規,樹好家風,更是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金錢固然重要,但金錢不是萬能的,品德必須高尚。周恩來總理一生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不以權力為自己、為家人、為屬下謀取私利,其高風亮節,世界敬仰,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他時刻用「十條家規」的尺子規范自己、約束自己、規范家人的行為,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我認為立家規、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權高位重,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為此,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雖然是句老話,但從這句老話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個稱職的黨員領導幹部,面對新形勢、新常態,要管理好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就必須視那個部門、那個單位為自己的家,這個「家」的好家風、好家規更為重要、更應立好。諸如大到人、財、物規范管理制度,為民服務承諾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軟環境建設評優制度;小到上下班紀律、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等制度,都應不斷建立,不斷完善。因為這樣的「家風」、「家規」,直接關繫到這個單位、這個部門黨風行風的好壞,關繫到黨的事業及其部門和單位工作的興衰。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牆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裡出現。我決心做到天天常思己過、日日警鍾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受黨和人民信賴的民政幹部。
⑦ 《家規家風家訓》讀後感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⑧ 家庭家教家風篇觀後感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專風氣,營造社會新屬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