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後影評 » 長征紀錄片觀後感800

長征紀錄片觀後感800

發布時間: 2021-02-26 16:18:38

❶ 最新長征紀錄片觀後感

紀錄片《長征》反映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再現了當年長征中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等的壯觀場面,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不禁思考紅軍憑借了什麼力量,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長征的勝利,保留了中國革命珍貴的火種?
影片並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故事是從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部隊帶著大量的緇重滯留在湘江橋,幾天幾夜也沒有能夠完全通過湘江。這時,敵人的飛機狂轟爛炸,前面有蔣介石布置攔截的防線,後面有幾十萬敵人的追兵。面對紅軍長征的第一道難關,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拚死抵擋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為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否則後果則不堪設想。
我認為,紅軍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將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喘息的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更不要說軍隊的發展壯大,以致最後消滅蔣介石反動政府、建立新中國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如果部隊亂成一團,沒有凝聚力,沒有眾志成城的決心,同樣也不會取得長征的勝利。廣大的紅軍指戰員具備了這些優良的素質,終於使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我們要汲取經驗教訓,發揚紅軍的精神,克服困難,不怕犧牲,眾志成城,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必將無往而不勝。

❷ 長征紀錄片1000字心得體會

電視劇《長征》觀後感作文

範文已傳附件,請參考,望採納

❸ 《我的長征》觀後感800字

《我的長征》觀後感

打仗是最令老百姓痛苦的事。打仗,會費盡人力、財力。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最要命的是多少人會因此喪命;多少家庭會因此破裂;多少人會因此失去至親……難道,他們(日本人和國民黨)為了地位,為 了金錢,就可以不顧一切了嗎?他們也有家庭,也有朋友,也有至親,難道,為了金錢和地位,他們連家,連朋友都可以放棄?

而最受苦的是中國老百姓,他們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也要忍受家破人亡,失去摯友的痛苦?不過,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會出現大批的英雄。他們不為個人的生死,誓死效忠共產黨。他們的精神是多麼令人震驚啊!不管敵人使用了多少惡毒的酷刑來嚴刑逼供,他們直到犧牲也不會透露半點兒消息。是他們震撼了中國人,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是他們的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懂得大膽地拿起武器對抗日本和國民黨。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們不再受到欺壓;從此,他們成了中國的主人……

這個過程是多麼的漫長、觸目人心啊!其中,有我們熟悉的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最震撼我的是飛奪瀘定橋。當接到「在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的命令時,紅軍便開始了飛一般的長途跋涉。他們翻山越嶺,沿路還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天黑了,戰士們一整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沒顧得上吃一點東西。沒想到連天空也不做美,竟下起了傾盆大雨,這真是雪上加霜啊!為了在天亮之前到達瀘定橋,戰士們不管三七二十一,連再惡劣的天氣,再泥濘的小路,再艱難的地理環境都毫不畏懼……終於,他們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瞧,這么艱險的自然環境紅軍都不怕,那他們還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瀘定橋離水面有十幾米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一樣。現在連木板都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里傾瀉下來,沖到岩石上,飛濺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對面就是瀘定城,城背靠著山,西門正堵住橋頭。而守城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了工事。看,這么危險的環境,紅軍到底能否戰勝呢?真為他們捏了把汗。

戰斗開始了。紅軍發起了總攻。號手們吹起了沖鋒號,所有的武器一齊開火,一霎時,山谷傳來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喊殺聲。二連擔任突擊隊,他們帶著各式各樣的武器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身後的是第三連,他們還每人帶著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看樣子,紅軍有了一定的勝券。

突擊隊終於沖到了對岸,敵人見勢不妙就放起火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戰士們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都奮不顧身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跟城了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2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走了。啊,紅軍戰士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正因為紅軍戰士有著這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國才會解放,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的長征》
1934年8月,一位姓毛的偉人,帶著8.6萬人,在雄偉的中國地圖上,畫了一條長長的紅線。歷經2年2個月艱辛與磨難,流血與犧牲,人數銳減成6500人。這條紅線,紅得鮮艷,紅得耀眼,紅得驚心動魄。它是由8萬多名戰士,用鮮血,匯集而成的河流。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所成就的一項偉大「工程」——長征。

電影記錄了這一歷史。我們也感受了這個歷史。

「在我的記憶里,最幸福的是我的長征;最痛苦的也是的長征……」這是電影序幕拉開,在飛往長征之路的飛機上,王瑞老人回憶自已曾走過的長征歷程時所說的發自心底的一句話。

十五歲的紅軍小戰士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第一次認識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痛,父親和連長說過的一句話卻堅定著他的信念:「跟著走!」

「跟著走」的王瑞親眼目睹毛主席為了革命丟下自己的女兒,在彝族地區結識了好兄弟達爾火,參加了瀘定橋戰役。而他的至親的親人和最最敬重的長輩,卻在戰斗中一個一個犧牲……

70年後,老人又站在了這條通向長征方向的大道上,淚流滿面。

親眼目睹了這一史實後,我欲哭無淚,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戰斗畫面印在我心中,那種英雄氣概充斥著我的心靈。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瀘定橋邊的英魂,大渡河上的笙歌,金沙江畔的智慧,四渡赤水的堅毅,時刻激勵著我。戰士們前赴後繼,不畏犧牲;倒下的是肉體,直立的是靈魂。是什麼精神支持著他們?長征精神!

毛主席說過一句話:「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呢?」是啊,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擋他們。即使歷經磨難,他們仍是「三軍過後盡開顏」。這是一條用血汗灑成的路,它總長二萬五千里,穿過了11個省,長征,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壯舉,人們靠著自己神聖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完成了這一偉大的壯舉。中國工農紅軍,那是一支正義的,強大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

艱難困苦的長征過去了,又一個新的漫長的「長征」到來了。毛主席義無返顧地,帶領著戰士們,走著自強不息的道路。八年抗戰,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趕跑了;國共內戰,擊潰了國民黨的反動勢力,迎來了天安門城樓上那庄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然而百廢待興,百姓依然窮困潦倒。他,又領導著人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這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長征。站在瀘定鐵索橋上,思索著當時戰士們心中的意念:前進,不要懼怕。我們就要這種信念,去克服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突破每一個障礙,為著目標矢志不渝地前進。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也仍應謹記這一段歷史;過著幸福生活,也仍應時刻銘記先輩的教誨。然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已忘卻了長征給人們帶來的精神的啟迪,他們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甜蜜中:逛街、聊天、上網、游戲。他們也每天抱怨學習的艱苦,作業的繁重,卻不知先輩們的艱苦。他們時常認為歷史是乏善可陳的,也不屑一讀。對此,他們是該好好好好反思了:一個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人,又有什麼權利去評價歷史呢?又何談愛國愛鄉愛民呢?又何談去做一個有為青年呢?

如今,黨的十七大的順利召開,「神五」「神六」相繼上天,「嫦娥工程」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取得新的進步。而我們也需調整自己的思想,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或許,當你一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走完,它就成了另一個輝煌的長征。

電影結束了,卻意猶未盡。

我們都是參加長征的先輩們的子孫,我們為他們深感光榮和自豪。所以,我們應在心中時時為自己鼓勁:「加油,我行!」,踏上屬於我的「長征」之路。
望採納(*^__^*)

❹ 《長征》電影觀後感700

最近,一連看了許多當日頗為不屑的所謂主旋律作品,想起過去曾經很是痴迷的外國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來,覺得兩下對比很有意思。

我素來以為,假如按照主旋律的定義,宣揚民族主義,英雄主義和本國的主流價值觀而言,做得最出色當屬美國電影。從早年卡普拉宣揚小鎮 精神的保守倫理的喜劇電影,到福特的的西部片,這個傳統一直是美國電影的主線。〈拯救大兵瑞恩〉,〈空軍一號〉,〈超人〉,無不是宣揚美國的民主主義。基本上,此類電影有兩個線索,一是個人英雄主義,突出孤膽英雄的機智勇敢維護正義反抗邪惡,二是拯救的主題,源自基督教教義的拯救人類的信條,美國拯救世界,美國拯救人類。由於這類電影延續了西方文藝思想的宗旨,那就是以個人的個性描寫來突出整體的正義性,所以這種個人主義色彩的作品很容易被觀眾接受,特別是為年輕人所接受,因此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勝利也就是美國價值觀在世界投放的華麗廣告,和麥當勞大叔所起的作用一樣。

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嚴格的說來以49年以後出產的電影為主,公正的說來,不帶意識形態的偏見而言,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中國電影史不可多得的珍品,至少現在的電影導演是再也做不出這樣的電影了。即使是漫畫意味的文革電影,也自有一翻浪漫唯美的形式主義的美感。文革電影表面為工農兵服務,而其形式與表現手法則是徹頭徹尾的知識份子精神。其原因就是這些電影繼承了兩個傳統,一是中國儒家文化中道德倫理的傳統,二是中國農民的文化傳統。

不知此間的朋友是否對照過國民政府與目前的國歌,軍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舊時的這類歌曲,無論詞語還是曲調都顯示了一種文人色彩,華麗的詞語,沉鬱的音調,莊重肅穆。更適合一個人吟唱。
而後來的此類樂曲,則曲調鮮明,高亢嘹亮,歌詞朗朗上口,有民歌的色彩。適合多人的合唱。雖顯粗糙但是絕對有力量一氣勢。
這就是兩中不同風格的體現,在政治上體現為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交鋒。一個是城市的,一個是農村的,一個是精英的一個是民粹的。
國民政府時期的電影,也更加具有知識階層的特點,即使是左翼電影也是如此。而解放後的電影,則鮮明的帶有中國農民文化的特點,有強烈的禁慾主義和集體英雄主義色彩,其英雄人物的塑造秉承的是傳統中國道德的楷模標准,奮不顧身,為團體的意志為宗旨,如〈董存瑞〉,〈冰山上的來客〉,男女愛情的描寫也是很有鄉土意味的含蓄,靦腆,強調志向與倫理。
中國人寫起英雄來,雖然也相信無情未必真豪傑,但是其主流是水滸式的,農民式的禁慾主義,中國的傳統道德審美也喜歡周恩來與鄧穎超的相濡以沫,而絕非毛澤東的浪漫不羈。雖然毛是個農家子弟,起誓以傳統的等貴賤均貧富為號,但是他本人卻顯示出一個詩人浪漫色彩的一面,而周卻是貴族出身,有儒雅之風,是仕這個階層最佳的範本。

長征是嘆為觀止的。
無論是以任何標准衡量,都是一次史詩般的歷程。
中共之所以能在後來的較量中獲勝,不能不說是長征鍛煉了一支團結的鋼鐵般的隊伍。蔣與毛的對決在長征中以見分曉。雖然本片或許是過度的將毛的歷史功績誇大了,但是毛那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運用中國古典戰術,善於組織以及巨大的領袖的魅力都令人折服。有人說摩羯座的人只要人服從,這是對的,也上毛的勝利,盡管這個過程里也充斥了內部的權利角逐,加之外部的壓制,但是正象毛本人一向所自詡的那樣,斗爭越是激烈,他越感到興奮。他的進攻不是蔣那樣是直接的使用武力與利益的分配,而是高明的調動人性善於把握人性的弱點,象史沫特來所說,他可以等待觀察很久,但是總有一天要為所欲為。
在長征中他是從一個被貶低的邊緣人物到領袖的過程,也是他自己的一生的奮斗的寫照,奮斗不止,革命不息,極度自信,狂傲隱忍。

而蔣在這個過程里的失敗正是由於他無法掌握的地方軍閥的制宰以及他過於迷信武力和精英。這也正是一個正規的軍人和一個農民之間的戰斗,在中國總是誰熟悉農民誰勝利,和專業素質關系不大。而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蘇聯海歸最終臣服於中國傳統的過程,毛不僅僅戰勝了精英主義的蔣也戰勝了教條主義的28B,這也預示了誰是中國的未來。

沒有長征就沒有後來的中國的歷史。

影片的高明之處就是遵循了那個傳統的倫理道德加集體英雄主義的路子,沒有把過多的筆墨用在傾傾我我上,即使是描寫個人感情也基於中國傳統的情,而非性,這要比赤壁里安排周瑜和小喬的床戲高明多了。在描寫男人之間的友誼的時候也是以一種志同道合的高尚的情操而非曖昧的同性友誼,並且在期間溶入了中國傳統的仁義之師的替天行道的綠林好漢的氣血,因此這個情意二字可以作為本片成功的要旨。當一個戰士犧牲了,總要響起十送紅軍的曲子來,正所謂喇叭聲咽,殘陽如血,別有一翻憂傷的滋味。
將中國的農民文化與儒家傳統結合起來,正是中國的根基。

其實我想,無論是美國的〈父輩的旗幟〉還是〈長征〉,我都喜歡,因為裡面有一種振奮人心,打動人心的東西,那就是---
信仰。
人畢竟是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無論這信仰是什麼。

❺ 長征讀後感800字左右

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成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力量。
歷史事實已經證明,長征鍛煉了中國共產黨,使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憑著長征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才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創造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人間奇跡,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最終取得長征的勝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長征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懈奮斗。
歷史也將證明,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歷史條件下,長征精神還將繼續激勵中國青年堅定地跟黨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撫今追昔,共和國和滄桑巨變令人感慨萬千;繼往開來,全面的小康社會的美好前景呼喚著我們奮然前行。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樹立忠於人民、忠於事業的理想主義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遠大的理想,必須與祖國的命運和人民的意願緊密結合。當代青年應該具有的遠大理想,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頑強奮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青年的人生道路才會煥發光彩。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堅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精神,長征給人們一種深刻的啟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支軍隊,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我們要徹底改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貧窮落後的面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進行艱苦的努力。艱苦能磨煉人,創業能造就人。青年要時刻銘記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發揚甘於奉獻和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經歷風雨,經受鍛煉,努力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走進21世紀的中國青年,一定能夠接過前輩長征的火炬,讓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
長征,你使中國更輝煌
我記不起這是我第幾次想起長征了,在我的記憶中,它就像古希臘文學中一部長長的史詩,我至今才讀懂它一個小小的章節。
在漫長的歷史與文化的進程中,我們的民族有著很多輝煌的過去,穿越時空的蒼涼與沉重,是歷經滄桑後的繁華,的確,我們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

❻ 跪求電視劇《長征》觀後感800字,初一水平。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今天,戰爭的硝煙早已從我們身邊散去,再看長征,長征留給我們的是苦痛的回憶,是全世界的感慨,是戰無不勝的長征精神!

第一,長征所唱響的是中國人民對自由的嚮往,對國家、對政黨、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有能力改變自己,有能力改變現實,有能力改變世界,有能力創造歷史!只要運用好我們的雙手,合適的運用我們自己的主管能動性,沒有什麼不可能!

長征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戰略轉移,還為新的革命階段的到來醞釀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對於人的生命、尊嚴的倡導和踐行。長征,二萬五千里一路走來,是人類對於自身生存權、發展權的斗爭。人在社會上的存在,不僅僅要貢獻義務,還要獲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條件,在當時內外夾擊、重重壓迫的情況下,人要想想獲得真正稱之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須斗爭。長征和革命都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就其精神內涵則是中國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對人的價值和權利的追求傳統的外在體現。

第二,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動力。「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中這樣寫道,而我想給它的後面加上一句——「敢於審視真實的自我」,沒有我們「敢於自省,敢於正視自己缺點,敢於努力改正自己的瑕疵」的共產黨人,就不會有長征的偉大勝利!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品質,這是我們偉大的名族精神,是他指導我們推翻三座大山,帶領我們取得長征的勝利,進一步取得改革開放的勝利!

第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一個人,一個民族發展強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動力來源。共產黨在歷史賦予的重任面前,義無反顧,卧薪嘗膽,終於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走完了充滿艱辛坎坷的漫漫長征路,帶領中國革命和社會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華民族的進取精神,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歷史上無數鮮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證明了這種精神力量的強大和重要。長征是中國革命歷史上運用這個法寶取得勝利的典範,並以其穿越時空的魅力鼓舞著新時代的建設者為了民族繁榮強盛的理想繼續奮斗。

「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雨(里格)綿綿,(介支個)秋風寒;樹樹(里格)梧桐,葉落盡;愁緒(里格)萬千,壓在心間;問一聲親人,紅軍啊;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這首歌貫穿《長征》這部電視劇中,聽著它心裡總有一些說不出的沉重,這一首《十送紅軍》唱出了人民心中的紅軍,唱出了人民心中的共產黨,我為我們國家有這樣一個處處為國為民的政黨感到驕傲,更為我加入這樣一個先進的政黨而深深地感到責任重大。我們要努力讓長征精神永遠的傳遞下去,讓紅軍精神永遠的傳遞下去,讓我們的黨的精神永遠的傳遞下去,把這首歌永遠的唱下去!

❼ 求電影《長征》觀後感,不少於1200字,感謝

長征是嘆為觀止的。
人畢竟是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無論這信仰是什麼。《長征》概括性地講述了中共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片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紅軍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一些戰士受傷怕拖累大部隊而自願犧牲的景象。還看到了戰士們過草地因沒有食物只能吃草根,喝泥水……影片最後描述了紅軍過完草地,毛主席騎著馬兒在草原上奔騰的場景,頓時,影片的高潮被掀了起來,中共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啦!

觀看完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長征是有著緊密的聯系。今年是紅軍勝利的第70周年,人們都給予廣泛的關注。中央電視台也舉辦了「我的長征,重走長征路」的活動。學校也要求雛鷹假日小隊去采訪老紅軍等等。人們重視長征,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的是無數的感人故事,讓新一代的孩子學習長征精神。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祖國和煦的陽光下成長。我們不可能也永遠體驗不到紅軍戰士過草地、雪山,與敵人奮戰的艱辛。更加體驗不到,紅軍戰士們愛國的一腔熱血。那麼多的戰士犧牲了,但我相信,他們不遺憾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為了祖國!」這4個庄嚴的字,它凝聚 了無數愛國人的力量,他們奮斗,他們艱辛,卻不求回報。我們幸福的生活正是用無數戰士的鮮血換來的,難道我們不應更加努力,學習他們的精神嗎?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首七律,是毛主席在長征過後寫出的,它蘊含著毛主席對長征的種種感受,56個字就概括了有著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長征,也能充分體驗出,毛主席對長征勝利的喜悅。正如毛主席所說:「萬里長征之邁開了第一步。」是啊,萬里長征是前人打下的奠基石,後面的路還要我們自己走……

我們祖國新一代的人才,需要沿著像萬里長征一樣的路走很久很久,長征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而真正開拓祖國的義務,在我們手中!

❽ 電影長征觀後感800字

《長征》觀後感

電影《長征》片長1.5個小時,分上、下兩集,向觀眾展示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場景。影片宏偉壯觀,深入的再現了紅軍當年長征所遇到的種種內在和外在的艱難險阻,用史詩筆觸全景刻畫了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

紅軍戰士長征途中的幾次較大的戰役和險境,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觀看這部影片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那麼一些問題:紅軍是憑借什麼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國民黨的軍隊,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為中國的革命保留了珍貴的火種?是什麼讓本來是執行戰略大轉移的一支隊伍,在漫漫的萬里長征中卻扮演了播種機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論散播到千萬戶家庭呢?
影片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為受限於電影片長的原因吧。故事是從湘江河畔,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軍隊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所以部隊帶著大量的緇重擠在湘江橋上,幾天幾夜部隊也沒有能完全通過湘江。然而,時間就是生命,在紅軍的上頭敵人的飛機在狂轟爛炸,後面有幾十萬追兵正洶涌而來,前方,蔣介石在加緊布置幾道攔截的防線。紅軍長征的第一道本來不是難關的難關就這樣橫在了全體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面前。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拚死抵擋住了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為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要不然,此役紅軍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紅軍能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珍貴的喘息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為了理想不怕犧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後衛阻擊,生還的可能性很少,但為了整個集體,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再有後面八路軍和解放軍的發展,更不要說建立新中國了。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犧牲的先烈們。
在一個集體當中,如果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大家都亂成一團,沒有眾志成城的決心,沒有凝成一股勁的凝聚力,沒有哪怕犧牲個人也要保全集體的信念,那麼這個集體決不會走得很遠,而我們的紅軍指戰員就具備有這些優良的素質,終於能夠令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中華戰爭史上的奇跡。這些精神在我們現在這個國際形式變幻莫測的時代,我們的人民更應該汲取和發揚,不要先自亂了自己的陣腳,大家團結一致,發揚紅軍精神,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強國強軍,保證中華民族

熱點內容
綠洲的主題曲 發布:2021-03-16 21:51:32 瀏覽:239
逃身連續劇 發布:2021-03-16 21:50:58 瀏覽:188
美味奇緣里的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9:11 瀏覽:827
調查插曲 發布:2021-03-16 21:48:10 瀏覽:591
女英雄台詞 發布:2021-03-16 21:47:36 瀏覽:458
加勒比女海盜3演員表 發布:2021-03-16 21:42:59 瀏覽:378
韓劇手機熱播劇 發布:2021-03-16 21:42:12 瀏覽:791
好看又簡單畫的年畫 發布:2021-03-16 21:41:54 瀏覽:4
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 發布:2021-03-16 21:40:51 瀏覽:246
落葉影評 發布:2021-03-16 21:40:19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