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3觀後感
1. 百家講壇蘇軾觀後感200
蘇軾是個名副其實的大文豪,他的詞自成一派,讓人望之感嘆。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邁的胸襟,能包容天下,雖寄情與山水之間,卻有自己獨特的政治解讀,他的政治抱負未能施展於朝野,卻通達於後人。
蘇軾的詩詞流傳下來很多,大多數都寫山水、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或自娛自樂,或自嘲於世,或與二三好友同行,或描繪世事百態。洋洋灑灑,人如其詩,詩如其畫,畫如其字。蘇軾不愧為風流才子,滿腹的才華盡顯於創作之中,有著我輩所看不透的感悟和追求。正是蘇軾的恬淡成就了他,雖然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他無奈生活的縮影,但是他苦中做樂,更有東坡肉流傳至今,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慾。東坡先生是個傳奇,他的一生悲苦,卻從容自在,他不似陸游般國家不興,死而不快。也不像杜甫般鬱郁一生為國家。他是國家用時,義不容辭,國家棄之,恬然自居。是好的詩人的心態,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
2. 品中國文人蘇軾讀後感300字初中水平
——論蘇東坡的人格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並非是成就的大小專,而是人品道屬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幹。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一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後,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麼?」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性格的體現。蘇東坡堅執的性格集中表現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飛翔。
3. 蘇東坡傳卷三讀後感,原創。
浩然正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禮之常,無足怪者。」——蘇軾某年題於潮州韓文公廟碑。
細數史上的文人如恆河沙粒,其中不乏敢於同日月星辰爭輝者。而面對蘇軾,這位政治上失意的詩詞家,這顆難覓的「北珠」時,不免遜色許多。「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一)蚌殼中的秘密
誰都知道,不是每個蛙蚌都能醞釀出珍珠。就如播下地的種子,良莠不齊,發芽的情況自然也參差不齊。在四川,有座風景宜人的小鎮——眉州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搞不清楚是眉山的鍾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造詣實屬古往今來者罕見,尤以蘇軾為代表。稍年長的文豪歐陽修就曾預言,蘇軾將來的名氣將遠遠蓋過自己,雖然六一翁是當時不可撼動的文學泰斗。蘇家深厚的家學淵源為時人所歆羨。這也是蘇軾在學問上越走越寬的重要的基石。未進學堂前,家庭就給予了很好的啟蒙教育。母親解讀經典史著,塑造人格榜樣;父親在其剛會詩詞時就教導須以淳樸風格執筆。從後來的蘇軾詩詞中,即可窺略其文品、人格大概。
(二)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在蘇軾的一生中,伴其順逆榮枯的除了其妻子,其弟蘇子由給予了無微不至的照顧。手足情深,「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二人雖均遭排擠、貶謫,但弟弟蘇轍性格沉穩、實際,能夠相時而動以明哲保身。而蘇軾則有點急躁,性情放浪,愛幻想,有詩人的情懷。遇品行惡劣的人、社會的陰暗面或不滿時局時,「如蠅在食,吐之乃已」,經常出言不慎。子由常勸他不要過於計較時弊,「一日空閑長似兩日」可以長壽。勸他「三緘其口」。後來證明,蘇子由的宦海生涯比哥哥走得更遠一點。而蘇軾在四十歲以後半生漂泊不定,從顯貴一直貶至卑微小吏,嘗盡世間疾苦。貶謫途中的蘇軾也自嘲:有的不是學問,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氏二昆仲的性格差異最終導致人生經歷的出入。
蘇軾的「言」是出名的。曾經上神宗皇帝「萬言書」,譏評時事,論辯是非,希望神宗改變變法的心意,不久即遭貶黜。此時的蘇子依然躊躇滿志,大不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時興起,作詩幾首,卻被好事者誣陷,強加對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釀成一時轟動朝野的「烏台詩案」,身陷囹圄。對自己坎坷的遭際,源於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奈何不了那樣的政治環境,蘇軾也只能苦笑:「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三)不追求政治,卻為政治所追求
早在貶至杭州途中,蘇軾對政治熱情已不似當年,曾謂其弟曰:「眼看時事力難任,貪戀君恩退未能。」二人均認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上無禮,下無義,賊民興,喪無日矣。」從政,尤其是在朋黨林立的宋朝,官員除了慎言慎行外,不免要圓滑一點,這大概是講究原則的蘇軾所學不來的。語堂先生認為,蘇軾在官宦生涯中,一面想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與生俱來的大無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顧及到明哲保身的這一人生本分,二者沖突中,天性使然,蘇軾選擇了前者。
在政治上,可能過於追求完美,過於強調個人的政治理想了。無論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當政,均將蘇軾排除在權力中心外;孰是敵孰是友恐怕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而幾朝皇太後對其的恩蔭更是絕無僅有的。神宗之後、哲宗祖母均特別欣賞其才情,輔以重任。但宋朝皇太後均是因皇帝年幼主持朝政,待其長大便及時還政於皇帝,所以,僅靠幾位賢德的女性,在官場上還是不穩定的。神宗之後的幾位帝王,雖有任用蘇軾,但似乎更仰慕其才學,賜翰林學士之類,或許只是朝廷裝點門面的一種方式,藉以籠絡知識分子。蘇軾的政治抱負根本不能盡情施展。
於是只有謙退。語堂先生稱他為謙退大師:不追求政治,卻為政治所追求。欲歸隱卻不能,一生為政治所累。
(四)「離合既循環,憂喜迭相攻。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但蘇子不失落,他始終認為秋風、明月本無常主,當時盡情去感受便了無遺憾了。天生樂觀達人,隨遇而安。
1072年赴杭州任太守,毫無對權貴的不舍,惟有兄弟手足。到達杭州後,便致力於當地建設。提出公共衛生方案,設立杭州第一家公立醫院——「安樂坊」,清潔城中居民供水,還整頓西湖,這些切合實際、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舉措立即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一般官吏注重稅收、當地治安等關乎政績的方面,蘇軾在整頓市容、注重公共衛生方面開了很好的先例。
幾年後,調往密州,物資匱乏,時常求得杞菊食之,捫腹自笑。1077年又赴徐州,喜愛當地的自然風光,稱「小住勝地」。蘇軾雖是一介書生,卻膽識過人。徐州在被洪水圍困一個多月後仍鎮定自若,一邊安撫人心,一邊疏浚、修繕工事,直至洪水退去。然而當地居民的敬慕並不能阻止一群宵小之輩再次貶謫蘇軾的腳步。及至黃州,蘇軾開始置田地,真正務農起來。精心建造農舍,與左鄰右舍的漁夫樵民為友,成了東坡居士。常自比陶潛,仿其風格,隨意作詩,苦中作樂。更加悲慘的日子是流放到嶺南,隨後又至海南。蘇軾總不願讓現實去破壞自己的詩性。初到嶺南,言「萬戶皆春色」還戲稱不久「雞犬識東坡」。及至海南,面對惡劣的生存條件,仍然覺得有所給予:「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者,聽其運轉流行次止無不可者」。詩人一般都極富生活情調,蘇軾即深諳此道。在惠州修放生池,建朝雲堂。即便身無分文,也樂善好施。蘇軾認為,解脫之道在於自然,在不知善而善。還與人研製釀酒、制墨,日子清貧卻充實。
蘇軾的樂觀達人,成就了他詩詞的盛名,而他這樣的性情中人卻與通達仕途無緣。詩人、政治家本就很矛盾,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理想一個務實。然而史上不乏合二為一者,像賀知章、高適、范仲淹、歐陽修······
(五)竹杖芒鞋,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每至一處,均喜建設。在密州建超然台,在徐州造黃樓,惠州的朝雲堂,黃州的農舍······無處不顯示著他的傲氣、恬適、安貧樂道。這些建築、屋舍均成為他詩集的名稱。在海南時,一邊注史書,一邊整理雜記《東坡居士》。東坡說做文章「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文人儒生仰慕他,皆以「夫子」呼之。張來、晁補之,秦觀及黃庭堅甘心屈居蘇軾門下——蘇門四學士。
蘇子的詩篇不可多得,而那份恬靜、豁然更令人神往,現在浮躁的世界需要這樣的芬芳。
(六)超然之道,亦或是:累了,倦了
蘇軾交友圈極其廣泛,從士大夫至布衣百姓,由佛及道,晚年尤與僧人過往甚密,貶謫途中時常蒙僧人照料。吳復古,杭州老友維琳方丈,詩僧參寥,佛印等。相傳蘇軾與佛印有個有趣的故事。蘇軾欲開佛印玩笑,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個例子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看來,僧人亦不可小覷。
蘇軾晚年練瑜珈,煉丹,修身養性。「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凡盡心,別無勝解。」想求得「道士丹」,雖然人間有「羽化」、「蟬蛻」之說,蘇軾還是堅持尋求長生不死之葯,但沒有著迷,可能只是想論證「道士丹」存在有無。後來漸漸坦然,認為合乎常理的簡單生活便能長壽:一、無事以當貴,二、早寢以當富,三、安步以當車,四、晚食以當肉。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魚蓑。」
11XX年,返往常州,久卧病床。7月28日,這顆星星隕落了,享年64歲。耳畔想起蘇子詩「我生如飛蓬······」
4. 詩游記蘇東坡 觀後感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詩詞讀後感.蘇軾雖被貶到密州,卻不以己悲,在鐵溝、黃茅岡盡顯雄姿.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氳於蘇軾胸中,厚積薄發,彰顯自己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決心,不禁令人慨嘆. 廣闊的綠野,放眼望去,雄鷹展翅翱翔.蘇軾駕馭鐵騎,馬兒嘶鳴,疾馳而去,且學天驕彎弓射大雕.這,是灑脫的快樂!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莫聽穿林竹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軾又被貶入了萬丈深淵.把酒獨飲,豈能自甘頹廢耶?此乃蘇軾也,雖屈於偏遠之地,豈可自棄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是不羈的,甩開不盡的煩惱,用最曠達的胸懷接納一切.在鄉間小院,他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於田間小路,他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這自由豪放的快樂,在蘇軾心底蔓延…… 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反復的進宮與貶謫,蘇軾選擇了釋懷.心中保留了一方快樂的凈土
5. 《蘇東坡傳》中卷三卷四讀後感,各一篇!急急急~謝謝~
浩然正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禮之常,無足怪者.」——蘇軾某年題於潮州韓文公廟碑.
細數史上的文人如恆河沙粒,其中不乏敢於同日月星辰爭輝者.而面對蘇軾,這位政治上失意的詩詞家,這顆難覓的「北珠」時,不免遜色許多.「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一)蚌殼中的秘密
誰都知道,不是每個蛙蚌都能醞釀出珍珠.就如播下地的種子,良莠不齊,發芽的情況自然也參差不齊.在四川,有座風景宜人的小鎮——眉州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搞不清楚是眉山的鍾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造詣實屬古往今來者罕見,尤以蘇軾為代表.稍年長的文豪歐陽修就曾預言,蘇軾將來的名氣將遠遠蓋過自己,雖然六一翁是當時不可撼動的文學泰斗.蘇家深厚的家學淵源為時人所歆羨.這也是蘇軾在學問上越走越寬的重要的基石.未進學堂前,家庭就給予了很好的啟蒙教育.母親解讀經典史著,塑造人格榜樣;父親在其剛會詩詞時就教導須以淳樸風格執筆.從後來的蘇軾詩詞中,即可窺略其文品、人格大概.
(二)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在蘇軾的一生中,伴其順逆榮枯的除了其妻子,其弟蘇子由給予了無微不至的照顧.手足情深,「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二人雖均遭排擠、貶謫,但弟弟蘇轍性格沉穩、實際,能夠相時而動以明哲保身.而蘇軾則有點急躁,性情放浪,愛幻想,有詩人的情懷.遇品行惡劣的人、社會的陰暗面或不滿時局時,「如蠅在食,吐之乃已」,經常出言不慎.子由常勸他不要過於計較時弊,「一日空閑長似兩日」可以長壽.勸他「三緘其口」.後來證明,蘇子由的宦海生涯比哥哥走得更遠一點.而蘇軾在四十歲以後半生漂泊不定,從顯貴一直貶至卑微小吏,嘗盡世間疾苦.貶謫途中的蘇軾也自嘲:有的不是學問,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氏二昆仲的性格差異最終導致人生經歷的出入.
蘇軾的「言」是出名的.曾經上神宗皇帝「萬言書」,譏評時事,論辯是非,希望神宗改變變法的心意,不久即遭貶黜.此時的蘇子依然躊躇滿志,大不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時興起,作詩幾首,卻被好事者誣陷,強加對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釀成一時轟動朝野的「烏台詩案」,身陷囹圄.對自己坎坷的遭際,源於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奈何不了那樣的政治環境,蘇軾也只能苦笑:「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三)不追求政治,卻為政治所追求
早在貶至杭州途中,蘇軾對政治熱情已不似當年,曾謂其弟曰:「眼看時事力難任,貪戀君恩退未能.」二人均認為「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上無禮,下無義,賊民興,喪無日矣.」從政,尤其是在朋黨林立的宋朝,官員除了慎言慎行外,不免要圓滑一點,這大概是講究原則的蘇軾所學不來的.語堂先生認為,蘇軾在官宦生涯中,一面想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與生俱來的大無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顧及到明哲保身的這一人生本分,二者沖突中,天性使然,蘇軾選擇了前者.
在政治上,可能過於追求完美,過於強調個人的政治理想了.無論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當政,均將蘇軾排除在權力中心外;孰是敵孰是友恐怕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而幾朝皇太後對其的恩蔭更是絕無僅有的.神宗之後、哲宗祖母均特別欣賞其才情,輔以重任.但宋朝皇太後均是因皇帝年幼主持朝政,待其長大便及時還政於皇帝,所以,僅靠幾位賢德的女性,在官場上還是不穩定的.神宗之後的幾位帝王,雖有任用蘇軾,但似乎更仰慕其才學,賜翰林學士之類,或許只是朝廷裝點門面的一種方式,藉以籠絡知識分子.蘇軾的政治抱負根本不能盡情施展.
於是只有謙退.語堂先生稱他為謙退大師:不追求政治,卻為政治所追求.欲歸隱卻不能,一生為政治所累.
(四)「離合既循環,憂喜迭相攻.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俯仰之間,已成陳跡,但蘇子不失落,他始終認為秋風、明月本無常主,當時盡情去感受便了無遺憾了.天生樂觀達人,隨遇而安.
1072年赴杭州任太守,毫無對權貴的不舍,惟有兄弟手足.到達杭州後,便致力於當地建設.提出公共衛生方案,設立杭州第一家公立醫院——「安樂坊」,清潔城中居民供水,還整頓西湖,這些切合實際、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舉措立即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一般官吏注重稅收、當地治安等關乎政績的方面,蘇軾在整頓市容、注重公共衛生方面開了很好的先例.
幾年後,調往密州,物資匱乏,時常求得杞菊食之,捫腹自笑.1077年又赴徐州,喜愛當地的自然風光,稱「小住勝地」.蘇軾雖是一介書生,卻膽識過人.徐州在被洪水圍困一個多月後仍鎮定自若,一邊安撫人心,一邊疏浚、修繕工事,直至洪水退去.然而當地居民的敬慕並不能阻止一群宵小之輩再次貶謫蘇軾的腳步.及至黃州,蘇軾開始置田地,真正務農起來.精心建造農舍,與左鄰右舍的漁夫樵民為友,成了東坡居士.常自比陶潛,仿其風格,隨意作詩,苦中作樂.更加悲慘的日子是流放到嶺南,隨後又至海南.蘇軾總不願讓現實去破壞自己的詩性.初到嶺南,言「萬戶皆春色」還戲稱不久「雞犬識東坡」.及至海南,面對惡劣的生存條件,仍然覺得有所給予:「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者,聽其運轉流行次止無不可者」.詩人一般都極富生活情調,蘇軾即深諳此道.在惠州修放生池,建朝雲堂.即便身無分文,也樂善好施.蘇軾認為,解脫之道在於自然,在不知善而善.還與人研製釀酒、制墨,日子清貧卻充實.
蘇軾的樂觀達人,成就了他詩詞的盛名,而他這樣的性情中人卻與通達仕途無緣.詩人、政治家本就很矛盾,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理想一個務實.然而史上不乏合二為一者,像賀知章、高適、范仲淹、歐陽修······
(五)竹杖芒鞋,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每至一處,均喜建設.在密州建超然台,在徐州造黃樓,惠州的朝雲堂,黃州的農舍······無處不顯示著他的傲氣、恬適、安貧樂道.這些建築、屋舍均成為他詩集的名稱.在海南時,一邊注史書,一邊整理雜記《東坡居士》.東坡說做文章「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文人儒生仰慕他,皆以「夫子」呼之.張來、晁補之,秦觀及黃庭堅甘心屈居蘇軾門下——蘇門四學士.
蘇子的詩篇不可多得,而那份恬靜、豁然更令人神往,現在浮躁的世界需要這樣的芬芳.
(六)超然之道,亦或是:累了,倦了
蘇軾交友圈極其廣泛,從士大夫至布衣百姓,由佛及道,晚年尤與僧人過往甚密,貶謫途中時常蒙僧人照料.吳復古,杭州老友維琳方丈,詩僧參寥,佛印等.相傳蘇軾與佛印有個有趣的故事.蘇軾欲開佛印玩笑,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舉個例子說吧,『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看來,僧人亦不可小覷.
蘇軾晚年練瑜珈,煉丹,修身養性.「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凡盡心,別無勝解.」想求得「道士丹」,雖然人間有「羽化」、「蟬蛻」之說,蘇軾還是堅持尋求長生不死之葯,但沒有著迷,可能只是想論證「道士丹」存在有無.後來漸漸坦然,認為合乎常理的簡單生活便能長壽:一、無事以當貴,二、早寢以當富,三、安步以當車,四、晚食以當肉.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魚蓑.」
11XX年,返往常州,久卧病床.7月28日,這顆星星隕落了,享年64歲.耳畔想起蘇子詩「我生如飛蓬······」
6. 蘇軾傳讀後感、、2000字 急求~!
2000字不知道夠不夠 蘇東坡傳讀後感 ——論蘇東坡的人格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並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幹。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一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後,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麼?」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性格的體現。 蘇東坡堅執的性格集中表現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飛翔。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以下簡稱《蘇》)中寫道:「蘇東坡和王安石的沖突決定了他的一生,也決定了宋朝帝國的命運。」 王安石變法的本意是好的,然而他過於自負了。他的很多新法,如青苗法,免疫法,保甲法等,實際實施時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給人民增加了很多負擔。與此同時,王安石把反對他的許多賢臣都變貶到了其他地方,反而提拔了很多趨炎附勢毫無學識的小人。蘇東坡對這些新法極力反對,連續上書皇帝,然而成效甚微,並最終在群小的彈劾下被貶到了杭州。然而這只是剛剛開始。 遭到謫貶之後,蘇東坡仍然堅持對抗新政。當他看到為躲避不堪負擔的重稅而流亡異鄉的百姓,當他聽到被關進監獄的良民的哀嘆,他胸中總是積起憤懣與不滿,而這種感情都被他寫在了詩文中。《蘇》中說:「單獨看,那些句子只是偶一置評;但合起來看,則是些動人的抗暴詩。」 他的詩文使當權的小人無法忍受,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台詩案」。 坐牢103天。 然而出獄當天他又寫了一首譏刺奸臣的詩,並自笑:「我真是不可救葯。」可見他並不為權勢所趨,並不為威逼所嚇倒,而始終堅持著自己心中的真理。 後來英宗皇後把蘇東坡召回京都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當蘇東坡來到京城之後,他仍然意志堅定的與朝廷中的腐敗無能之輩對抗,他想從根本上改革國家的吏治。 蘇東坡不會說空洞的官話,不會討好朋友,也不會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他只知道堅持他所認為正確的,並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對於這些,他是絲毫不在乎的。 蘇東坡堅持「人應當有不同意權」,堅持「廣開言路」,堅持文人的獨立思考,他也堅持廢除那些迫害百姓的新政。 他的堅持是有意義的。他的堅持使青苗法完全廢止,使赤貧百姓的欠債連利息在內一律寬免,更使腐敗的吏治出現了一絲希望的曙光。然而,「聚蚊成雷,積羽沉舟,寡不勝眾。」在無數的謠言重傷,玷辱污衊中,蘇東坡自己覺得彷彿正走在群蛇滋生的陰潮的山谷,最終還是選擇了請求外放。 之後再沒有哪位大臣像他那樣在朝中堅持著正義與群小對抗了,蘇東坡死後25年,北宋滅亡,曾經鼎盛一時的王朝在北方鐵騎之下化為了灰燼。 二 在蘇東坡的堅執下,也有一部分人格是柔軟的,溫暖的,靜靜散發著光芒的,那便是他的人道主義精神。 《蘇》中提到有三封信,可以算是蘇東坡寫的三大人道精神的文獻。 第一封是他被貶謫黃州時寫的。他對當地百姓因貧窮而殺死嬰兒的情況深為驚駭,便寫信給太守,呼籲制止殺嬰。他在信中敘述了殺嬰的情況,並作出建議:「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誘諭地主豪戶。若實貧甚不能舉子者,薄有以綢之。人非木石,亦必樂從。但得出生數日不殺,後雖勸之使殺,亦不肯也。自今以往,緣公而得活者,豈可勝記哉!」同時蘇東坡還自己成立了一個救兒會,向貧苦的孕婦贈與金錢、食物、衣裳。 第二封信是蘇東坡1092年任揚州太守時寫給太後的。一次他視察時看見各處是青翠的麥田,但大多的農家荒廢無人。因為農民無法償還高額的本金利息,為了不進監獄,只好丟下豐收的田地而逃難。《蘇》中說:「百姓的信用一旦毀滅,商業必然隨之癱瘓。萬惡必由此而生。」蘇東坡深知這一點,於是上了一道長五千字的表章,細論處理呆賬的辦法。信中引用孔子說的:「苛政猛於虎」,提出:「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終於,1092年7月,蘇東坡所催請各點,朝廷正式頒布施行。表彰中所提的公債,全部由朝廷下令寬免了。 第三封信是蘇東坡不久於人世前寫的。東坡一生屢遭政治陷害,對他下手最狠辣的大概莫過於章敦這個人。貶東坡於嶺南、於海南,想把東坡置之死地的正是此人。等到東坡終於得以北歸,章敦被貶嶺南,以一般人的見識,東坡這時即使不幸災樂禍,至少也可拍手稱快,但東坡卻不是這樣。這一點從章敦的兒子章援寫給蘇東坡的一封信和蘇東坡的回信可以看出。章援的信凄凄哀哀,誠惶誠恐,他為了老父親向蘇東坡求情。他以為北歸的蘇東坡定能拜相,而拜了相的蘇東坡大概不會忘記他父親昔日的種種迫害,所以他滿紙淚水地寫信求情。蘇東坡抱病回信,信中說:「軾與丞相定交四十餘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損也。聞其高年寄跡海隅,此懷可知,但已往者更說何益,惟論其未然者而已 。」在信中,東坡不僅把章敦認作老友,從而打消章援怕他向其父報復的顧慮,而且讓章援轉告其父如何儲葯養生。卧病在床不久就辭別人世的東坡,竟不惜耗費殘余的一點心力精力去向「仇人」的兒子親筆回信,還不厭其煩地轉告這「仇人」如何保養身體,這樣的心胸情懷在幾千年的傳統文人中鮮少見到。 除這三封信以外,還有很多事跡可以表現蘇東坡人格中的人道主義的光芒。有一次他花了幾乎是全部積蓄買了一幢房子。正要接來家眷,一天卻遇見一個哭泣的老婦人,她敗家的兒子把房子賣了,她自己卻不願搬出來。蘇東坡發現那正是他買的房子,結果把房子又退給了她,自己卻既損失了錢財,又丟掉了房子。還有一次蘇東坡把當地無主野墳的骸骨重建一大冢而埋葬,並且寫了一篇祭文,安慰那些無名死者。《蘇》中說:「他頗以那些骸骨有些殘缺不完,必須合葬為歉,只希望那些陰魂和睦相處,猶如一個大家庭一樣。」 也正是因為蘇東坡身上的人道主義的光輝,他深受百姓愛戴,成為了百姓之友。《蘇》中寫道:「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恐怕也是這個原因吧。 三 《蘇》中說:「傑作之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所淹沒,甚至歷久而彌新,必然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乎肺腑的『真純』。」而正因為蘇東坡人格中那「真純」的一部分,表現在其文章與事跡中,才得以傳得千古美名。 蘇東坡的「真純」主要表現在詩文,政治和待人三方面。 在做文章方面,蘇東坡提出「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長行於所當行,長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蘇東坡寫文章如「行雲流水」。《蘇》中寫道:「他是把修辭作文的秘訣棄之而不顧的。何時行,何時止是無規矩法則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實精確的表達出來,表達的夠好,迷人之處與獨特之美便自然而生。」而「行雲流水」不也正好是蘇東坡性格的寫照么?周國平將它稱之為:「個性的不可遏止的自然奔瀉」,這不正是一種「真純」么? 在政治上,蘇東坡亦是如此。1092年5月,在他任杭州太守時,杭州一代大雨滂沱,多日不止,造成水庫崩裂,稻田被水淹沒,豐收的期盼眼見著化為了泡影。然而當地的其他官員都於災情都一言不發,紛紛奏報豐收有望。 此種情況只有蘇東坡站了出來,他知道飢荒即將來臨,一方面開始存糧,一方面上表朝廷,陳述實情,吁請急速設法。半年之內上表七次。然而官僚辦事效率的低下,使蘇東坡最終還是未能成功,事情還未完成便被調走了,結果1901年五穀歉收,造成了嚴重的飢荒。 待人「真純」往往被認為不太懂得人情世故。蘇東坡把人人當好人,還好有他的妻子王弗照管他。蘇東坡做了官以後家裡邊經常來朋友拜訪他。王弗就經常躲在這個屏風後邊兒細細地聽。有一天一個來訪者走了,王弗從這個屏風後面出來就跟他說:「你費那麼多功夫跟他說話干什麼?他只是留心聽你要說什麼,好說話迎合你的意思。」這件事情不僅表現出蘇東坡妻子的智慧精明,同時也表現出他自己待人接物方面的「不成熟」。這方面蘇東坡或許永遠也無法成熟起來,因為那正是他人格中「真純」的一面,無法改變。 四 周國平評價蘇東坡說:「讀所東坡豪邁奔放的詩詞文章,你簡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艱難的一生。」正是因為蘇東坡人格中那豁達樂觀的一面,他的詩文自然清新,奔放靈動,豪放不羈。同時他也把這種豪放之風吹入了詞中,大大擴寬了詞的題材。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背後,是詩人廣袤千里的豁達胸襟。 《蘇》中評價他說:「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 當他被貶官黃州時,朝雲生了—個兒子讓他題詩,他嬉戲道:「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生,惟願孩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後來蘇東坡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葯,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城無數人喪生於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當蘇東坡到了黃州,失去了薪俸,成了個農民,又帶著一家老小十數口,他生活期非常簡朴,開始緊緊縮編地過日子。他把錢藏在瓦罐中,每天只能取出—百五十文,然後立刻格瓦罐收在天花板上。另外他還准備了—個大竹筒,存放剩餘的零錢以備招待意外的訪客。面對境遇的陡落,蘇東坡心中自然也苦悶難當,但是他移情於物,耕作田間,自得其樂。正如他所說的:「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無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蘇》中寫道:「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真是評價得再恰當不過了。 五 蘇東坡具有以儒學體系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滿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又由於浸染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內道」的作風,最後成為了蘇東坡性格中的超脫。 《蘇》中寫道:「蘇東坡這種解脫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遂表現在他的寫作上。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的,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詼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我想,這便是蘇東坡的超脫。 蘇東坡一直以陶淵明自比,享受安閑的田園之樂。他也從佛教和道教中汲取精華,構成自己的人生觀。他雖未入教,但卻從宗教的哲學中獲得了超脫的快樂。所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就是這樣吧! 蘇東坡經歷了「烏台詩案」之後感受到生命猶如趴在旋轉的磨盤上的螻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他為了尋求心靈的安寧而開始轉向宗教。蘇東坡在《安國寺記》中寫道:「得城南精舍曰安國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凈,染污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旦往而暮還者,五年於此矣。」 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他的「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不都是他對痛苦的超越和人生的領悟么?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鴻飛哪復計東西。」《蘇》中有一段話是這首詩最好的註解:「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剎那顯現間的一個微粒,他究竟是哪一個微粒,又何關乎重要?所以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人生。」 六 蘇東坡的人生走到了終點,可是他的「浩然之氣」依然在山河間久久回響。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帶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這種浩然之氣才是萬古不朽的。 最後引用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快哉亭作):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7. 蘇軾傳 讀後感
《蘇軾傳》是蘇軾研究專家王水照和崔銘合著的一部書,四十五萬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書寫得很好,但這卻是一部不好寫的書。蘇軾一生經歷豐富復雜,著作多,面廣,這是難點之一。還有,就是有林語堂的名著《蘇東坡傳》在前面比著,那書寫得那麼精采。
我讀《蘇軾傳》,覺得全書對蘇軾的評價,大體與《蘇東坡傳》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謂:「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蘇軾傳》大體是以這種評價展開的。不過書的副題《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們是極力從蘇軾生活經歷來理解和描寫他的。因此這書自有它的不容忽視的特點。一,它嚴格按編年敘事,而且強調蘇軾作為作家的一個方面。全書將蘇軾的詩詞文章貫穿它的一生,對比看起來,《蘇東坡傳》就不是這樣,它要照顧英美讀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詩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傳說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這本《蘇軾傳》對讀者從蘇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敘事中展開對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闡釋,而且闡釋得極好。在此,就表現出王水照先生對蘇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傳記里應用隨心自如。蘇軾的心事、文思,與天下的政事,交織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難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沒讀過蘇集的讀者,從《傳》中引用的大量詩、詞、文中,特別是從並不常見的隨筆、短箋中,能領略的,真是不少。二,林語堂酷愛蘇東坡。林寫的是文學性更強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創作。當然林氏有他充分的歷史材料證明,而我總覺其著眼點在於蘇東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愛的人格。而《蘇軾傳》則更帶有學術性。它更全面,更講究論證。的確,蘇軾的風流瀟灑,幾乎是天成。但是,環境也造就它。不論從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看生平,還是從生平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不單有瀟灑風流,而且有個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難。烏台詩案中國最可笑的文字獄之一後被貶黃州,是蘇軾生活的關鍵一步。在林、王二傳中,都重點寫。余秋雨重要散文《蘇東坡突圍》也選這一段來寫。蘇軾的人生和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此都是一個高峰。對這一段生活,《蘇軾傳》無疑寫得更豐富。它把痛苦和苦難展示得更充分,以至於驚心動魄。苦難充分,「超越」才有力。林氏過分地渲染了蘇東坡在苦難中的樂天、快活,甚至把他在「烏台詩案」里受審時的屈辱與痛苦也說成「有趣」。《蘇軾傳》則把黃州生活寫得更令人可信。比如當時蘇軾在許多信里反復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事也」。他是驚弓之鳥了。他在黃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見的民間疾苦,苦日子也嘗到。在此有一點不可不提。蘇軾在黃州時寫過許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給他的朋友也是政敵章忄享的信中對已往表示悔過。林傳說,是「一封非常貼切的回信,悔過之意,溢於言表」,是「再得體不過」,簡直可請皇帝過目;言外之意是應付,巧於周旋而已。而王著則以為「可能夾雜著個人求助的動機」。我以為寫得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對新法了。這似乎順理成章。王著寫出的詩人,更復雜、真實些。三,關於王安石變法,林氏的否定也許太簡單化。而王著則更客觀些。關於蘇、王二人,當然都是大作家,蘇比王高。此書提到變法時,曾對比蘇、王的見解說:「無論是思想的高度,還是目光的遠大,蘇軾都無法與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並論」。這也是客觀的。此書在王安石身上著墨不少,而且是從王安石與蘇軾的交往中寫的,重頭文章在王安石罷相以後。蘇軾在金陵訪王,政敵又成文友,舊懷盡釋,論文極樂。那一大段就寫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風雅,更寫出兩位大作家的可愛。
8. 蘇軾的讀後感
蘇軾著作文獻讀後感
鄧喬彬:「……因為蘇軾出入於佛老,在遇危難之時能努力做到恬然自適、隨遇而安,泰然面對一切。……蘇軾在他被貶多次。且越貶越遠後,依然能做到坦然處之。正因為他有這種不為窮通所擾、處驚而不變得樂觀精神和人生態度,所以對於柔奴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大加贊賞,以至有此詞之作。而我們也不妨可將它看成是蘇軾借柔奴之口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蘇軾在初貶黃州之時,自感政治環境的險惡,因而《卜運算元》之寫孤鴻,有『揀盡寒枝不肯棲』之句。而一旦從佛道思想中得到解脫後,他的其他作品就能寫得超曠悠然。待到自己被貶嶺南後,他還真能做到『此心安處是吾鄉』。在惠州是如此,被更遠地貶到海南的州之後仍然如此。有了曠達的情懷,就能隨遇而安。這首《定風波》似是為柔奴而寫,卻又是自己人生態度的寄寓,同時又成為今後生活的預言,確實很有意義。」
蘇軾的《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綉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鄧喬彬:「蘇軾自稱『早歲便懷齊物志,微官敢有濟時心』(《和柳子玉過陳絕糧》),有積極用世之心,但因政見上的分歧,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他也就免不了會運用《離騷》以來的『芳草美人』傳統,表現君臣難以遇合的感觸。詞中的美人應是作者自喻,她的被冷落自然也如自然生活中一樣,夢中的期待與醒後的失望,表現出心中的真實情感。至於團扇的形象,又有秋扇見捐的特定涵義。石榴花的『伴君幽獨』可看出一片忠心,而年華易逝、紅花難久則有《離騷》『恐美人之遲暮』的寓意。……蘇軾在他的經歷中,有過君臣遇合的缺憾,後來更是因為『烏台詩案』而獲罪,成為『元佑黨人』而被貶。如果寫作此詞之時他任官於杭州,還是在獲罪和被貶之前,那麼『伴君幽獨』的一片忠心和狷介之士的形象,無疑是有寄託。」
王雙啟:「蘇軾(1036-1101)是北宋時代的一位大作家,是全面多能的文學家、藝術家。在文學創作上,他兼長眾體,詩、詞、文、賦都達到了高度水平;擅作枯木竹石之類的『文人畫』能表現一種高雅的韻致,尤其是擅長書法……蘇軾能把文學藝術的多種才能集於一身,而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又能互相補益、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正是所謂一通百通,左右逢源的那種情況,所以他的詩、詞、文章都有流暢自然一氣呵成的特點。蘇軾的詞,尤其值得重視。他在詞的創作上,顯示了充分的革新精神,促成了詞的發展歷史上的一次高潮。蘇軾的路子是『以詩為詞』……」。
我們如果稍微的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出,北宋那些兼長詩詞的作家,常常將比較莊重、嚴肅的題材寫進詩中,而那些比較瑣細輕柔的題材則用來寫詞,所以就間接的造就了當時的一種情況,即「詩庄詞媚」而這些所謂的媚詞就被後來的人們歸結到婉約詞中,幾乎只要是讀到豪放詞的人都知道,豪放詞派是由蘇軾創新出來的,至於蘇軾是如何創新出新的詞風的,就要從這個「詩庄詞媚」來說起,蘇軾的「以詩為詞」,就是把用於詩裡面的那些題材用刀刺中來從而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增強了詞的表現能力,提高了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王兆鵬:「由於主體意識的強化,詞的抒情主人公也隨之發生變異。『花間範式』的抒情主人公往往不是作者自己,而是沒有確切指定性的他人或『共我』,即使是抒發自我之情,也多是假託佳人思婦之口出之。而東坡詞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作者自我,寫自我之情,也以我之口吻聲氣出之,並且『我』字直接出現在詞中,如:『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我欲乘風歸去』等等。筆者據《全宋詞》第一冊統計,蘇軾三百五十多首詞中『我』字出現六十一次,這些『我』字幾乎無一例外是指創作主體自我……」
王兆鵬:「……蘇軾一生都處在多種矛盾的抉擇、困擾之中。面對慘淡的人生,面對精神上的接踵而至的痛苦、憂患,他不做窮途之苦,而是力求從憂患中超脫出來,沖破世間榮辱苦樂的羈絆,以期達到超然自適的精神境界,求得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之中求超脫的人生態度在貶居黃州後更加明顯。《前赤壁賦》就形象的記錄了作者是怎樣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解脫憂患苦悶的心靈歷程。在黃州所作的眾多詞篇,大多是這種心靈的『記錄』。蘇軾精神上擺脫了痛苦的方式,除了參禪年佛之外,便是回到大自然,在『清風皓月』中,在對大自然的審美觀照中忘卻人間的憂患和自身的煩惱,所謂『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名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前赤壁賦》)。《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詞所表現的心態正可與此相互印證。詞寫他『乘月至溪上』,『見流水鏗然,疑非塵世』,便悠然心會,環境、外物之寧靜與主體心靈相契合,於是『解鞍依枕』、『醉眠芳草』。溪月清風洗卻了心頭的苦夢,精神上得到一種解脫,因此釀然而睡。如果不是『杜宇一聲』,幾幾乎不知東方之既白。《臨江仙》寫家僮釀然入睡,『鼻息雷鳴』,無憂無慮,反襯出自我憂患重重,心靈激盪難平,世間榮辱、人生進退難以忘卻。但在『江聲』中,『風靜』時,詞人似乎若有所悟,只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忘卻營營』,擺脫人生的憂患。當然,造物主並不讓他如此快活,但他時刻想從憂患痛苦中擺脫出來的心態,卻形成其詞的主調。黃庭堅說東坡詞『似非吃煙火食人語』,胡寅說東坡詞『超然乎塵垢之外』,王之望亦謂其詞『筆力蘊藉,超脫如此』,(《漢濱集》卷十五),說法雖不一,指的都是東坡詞的超脫精神。……」
東坡詞表現苦悶憂患,同時又力求擺脫憂患,力圖給人一種超脫感,讓人從深沉的憂患中解脫,從而去追求新的超感,追求新的自我。蘇軾在經歷人生苦悶的時候不是麻木的選擇放棄,而是在精神上尋求解脫和擺脫這種苦悶,大自然在蘇軾的眼中就如同一個拯救人心靈的華佗般,一點點治癒自己心中的傷痛。不僅如此,蘇軾還將自己的這種解脫方式進行推廣,讓越來越多的和他有相同苦悶的人們得到擺脫。
9. 百家講壇蘇軾(一)觀後感400字急
蘇軾是抄個名副其實的大文豪,襲他的詞自成一派,讓人望之感嘆。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邁的胸襟,能包容天下,雖寄情與山水之間,卻有自己獨特的政治解讀,他的政治抱負未能施展於朝野,卻通達於後人。
蘇軾的詩詞流傳下來很多,大多數都寫山水、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或自娛自樂,或自嘲於世,或與二三好友同行,或描繪世事百態。洋洋灑灑,人如其詩,詩如其畫,畫如其字。蘇軾不愧為風流才子,滿腹的才華盡顯於創作之中,有著我輩所看不透的感悟和追求。正是蘇軾的恬淡成就了他,雖然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他無奈生活的縮影,但是他苦中做樂,更有東坡肉流傳至今,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慾。東坡先生是個傳奇,他的一生悲苦,卻從容自在,他不似陸游般國家不興,死而不快。也不像杜甫般鬱郁一生為國家。他是國家用時,義不容辭,國家棄之,恬然自居。是好的詩人的心態,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
10. 讀蘇軾事跡後感300字
蘇軾詩文名垂千古,而我們若能夠品味其為人,品味他那執著而曠達的心
境,則可得出這樣的結論:蘇軾為人,行諸詩文,而高於詩文。
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狂放詩句,
充分顯示了蘇軾威武剛強的英雄本色。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
「狂」字貫穿全篇。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
邦之志。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
獵獵英姿。相較柳永的「人生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那種花前月下
的兒女情長,則更顯得豪氣沖天,別有一種至剛至韌的氣概。蘇軾此詞,更流
露了他想要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
然而,無情的命運與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烏台詩案後,他被貶黃州。
所有報國夢想都被擊得粉碎。他也曾在痛苦中掙扎,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以及「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些詞句都抒發了他九死一生後對世態炎涼的慨嘆。
《卜運算元》
一詞
是他此時落寞、孤寂、悲涼心境的真實寫照。那是一個殘月下的獨步者,他徘徊躑躅,孑然一
身,無人知曉,無人問津。只有那被驚動的未棲的孤鴻,或許可以借凄清夜月
黯淡的輝光瞥見他這個寂寞孤獨的「幽人」。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雖然厄運一次次降臨,作者依然痴心不改,高潔自許,他不願意隨波逐流,不願融於流俗,哪怕是只能孤獨於寂寞荒冷的沙洲,也不願意隨意揀一根
枝條棲息。
「不肯」二字透露了主人公的選擇。